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说一说黑神话悟空

作者 Eric
2024年9月13日 13:55

黑神话悟空的宣发确实很成功。我老婆从来不知游戏为何物,都问我黑悟空通关了会怎么样,有什么奖励?我说我也不怎么玩游戏,不太清楚,大概不会有什么奖励,游戏在于玩的过程,不在于结果。再说游戏能有什么结果,总不能通关了中个彩票。

本来是和我无关的一个事情,我既没有PS也没有独立显卡的电脑--甚至工作用的电脑都是集显的,连1060都没有,更不用提什么3060还是4060了。但是突然看到有人用普通笔记本玩,就问了一句,我新的ULTRA7的锐炬显卡能不能玩,答曰能玩;就想着给特别喜欢西游记的儿子搞一个玩玩。他比较喜欢西游记,黑神话又是比较正经的游戏,不像迷你世界那么低幼(个人偏见),想让他尝试一下。我反应慢,玩动作游戏天生不行,所以没有什么迫切想玩的感觉。要说有一点点想,就想见识一下这个被捧成神作的3A游戏,到底是各什么成色。

装上了Steam,淘宝买了码(正规码,比steam买能便宜几十块)和手柄。游戏确实很惊艳,也确实难打。我儿子和很多小孩子一样,第一天就打哭了--还不是自己打,是指挥我打。我根本打不过,一次次被虐,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绷不住就哭了。我笑了,说本来是就为了锻炼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这倒好,还没上手就哭鼻子了。

后来慢慢都适应了,他打小怪我打BOSS,好歹打过了灵虚子,大头娃娃,到了白衣秀士,明明打死了居然还有变身的二段。俩人打了好几天,最后他没说啥,我倒是意兴阑珊,觉得不能这么浪费时间了,遂加入了月影神教,上了游戏修改器。修改器一开,不动的血条和加强的攻击力,天命人一下有了大圣的真本事。我儿子放学回家都惊呆了,终于亲手过了一关,看到了得胜两个大字。随后的几天,就是每天拿着手柄在黑神话的瑰丽的世界里游走打怪,收宝贝,升装备,玩的不亦乐乎。

说回游戏本身,虽然还只玩了两章,但可以说前边的宣发不夸张,我认为这个游戏很可能成为一代经典。不论是依托于西游记的神佛鬼怪的角色的造型和画工,还是天马行空又不游离西游记本身的想象力,还有真实还原的一些自然和人文场景,都非常的用心且做的非常的精致、精彩。我甚至想,要是他们能够以这个游戏做一个电影甚至电视剧就好了,能够弥补真人版西游记的很多缺憾。

说一说黑神话悟空 - 第1张图片

某个宝箱后边的画,我儿子都能一眼认出这是悟空拜师菩提祖师,忍不住拿手机拍了一张。这种小惊喜非常多。

而且,非常独特的一点是,虽然是平常的打怪升级的设定,黑神话一方面很自然的应用了西游记里边的故事和人物,另一方面又设计了让天命人给大圣复仇并寻找大圣六根最后对战大圣残躯的情节,个人感觉这个设定还是挺高级的。等整个游戏打完了再单独水一篇这个主题。

 

摘录《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

作者 xjb
2023年9月17日 15:08

我对1946年-1949年间发生解放战争的了解,更多还是停留在影视剧和历史课本的层面,浅层次,表面化。最近在得到APP 看到一本书《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全面、更宏观、更深入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不是简简单单说只是小米加步枪,不是靠小规模的游击战,是通过系统性、全面性的战略部署,通过一场场精密谋划的战役,一城一地地打下来的。

本书以历史为序,采用史论结合的手法,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回忆录、党史资料等,从 13 个不同侧面树立了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国民党败退、共产党胜利的深层次原因,全新更新了我对解放战争的认知。

1、“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战争之初,解放军的整体实力是比国民党的军队有不少差距,但这个差距并没有非常大,国民党的军队并非不可战胜,党中央对战争前的情势有着全局而清晰的分析,相信这场战争将是艰苦的、长期的,但又是能够胜利的,原来的计划是通过5-10的斗争取得全国的解放,但后台战争的发展,大大推进这个进程,用3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胜利。这说明共产党的军队做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战术上。

2、“蒋介石给国民党打上的死结”。国民党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失去大陆,与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迅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蒋介石给国民党打的死结就是“发动全面内战”,蒋介石要推行独裁统治,就会必然反对国共合作来建国,这条路在当时国家形式和国共双方的实力对来看,注定是一条失败的道路。

十年前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还那么弱小,在国共内战中都顽强坚持下来了,经过全民族抗战虽然国民党的军力也有了一定发展,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更是取得了大发展,更何况经过遵义会议之后共产党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已经有了炉火纯青的领导艺术,长期的革命战争也使共产党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还企图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共产党问题,又怎能摆脱失败的命运

3、“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主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全民族联合和团结,是大势所趋。联合政府会取消蒋介石一直主张的国民党一党专政,使蒋介石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无论接受还是拒绝都是他无法面对的现实。于是蒋介石选择了内战,想通过战争消灭共产党的军队,达到自己独裁和一党专政的目的。

4、“为全国和平而奋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和平,反而弥漫着内战的阴影。要取得全国的和平,就必然要和国民党的独裁和反和平统治进行斗争,退让和软弱是无法争取到全国的和平。

5、“东北为我势所必争”。抗战胜利后,确立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特别是建立与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方针,是解放战争前期,巩固和发展胜利局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大战役的“辽沈战役”,正是从东北开始的,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重要标志。

6、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个战术策略,在解放战争里,被淋漓精致地贯彻,成为解放军胜利的致胜法宝。如何打破敌人的进攻,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是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毛泽东指出:“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人是一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而蒋介石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夺取中共已经控制的中小城市,并打通城市之间的交通线。这导致的局面是:地占了不少,但主力的部队的兵力损失非常大。

7、“用蒋介石的骨头熬蒋介石的油”。将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是基于经济上的考虑,战争的消耗是非常大,经济上的负担很大,如果战争只在解放区开展,对解放区的经济消耗是非常严重,必然无法持久。如果战争,不断延伸到国民党占领区,就是消耗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能力,从而改变敌我双方的经济实力。

8、“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加大炮”。“小米加步枪”并不能准确描述解放军的军力,更多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宣传说法,其实解放战争中后期,随着战场缴获的增多和解放区军事工业的发展,解放军除了没有飞机参与作战外,大炮已是为数不少,武器装备并不比国民党军逊色。战争的胜负最终是依靠军事实力,只强调精神力量就是不尊重客观事实和事物的本质。

9、“英明的统帅方法和作风”。周恩来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能够迅速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人民解放军有一个英明的统帅部是分不开的。当时,全党自觉维护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各战略区负责人高度信任,做到放手不遥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10、“补充的都是俘虏兵”。解放军在战争之初不到130万人,到了1949年战争取得胜利时,兵员增加到500万人,增加了近4倍。全面内战爆发之初,人民解放军的补充主要是动员解放区的翻身农民,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则主要依靠俘虏兵了,到这时,解放战争实际上是共产党用蒋介石送来的人员和武器装备与蒋介石进行作战。

1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这里的力量不单是军力,也包括双方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组织动员能力。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场上取得的胜利,但战争不仅仅是双方军队的较量。战争的胜负本质上还是双方综合实力的比拼,而人民群众的支持度可以说更是决定战争双方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团结了可以团结所有力量:农民工,工人,民族资本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稳定了广大的民族资产阶级,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2、“我们要消灭敌人,有两种战争”。两种战争就是公开的战争和隐蔽的战争。隐蔽的战争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入敌人内部,瓦解敌人并为公开的战争提供支持;另一种在公开的战争中要防止敌人的渗透破坏。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用兵如神,离不开隐蔽战线的特殊贡献。

13、国民党的不治之症。由于没有组织活动,国民党名义上各级组织健全,但实际上是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也不把组织当一回事。由于不开展组织活动,党员都缺乏基本的认同,党员人数虽然不少,但它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没有组织力也没有号召力,整个国民党其实是一盘散沙。国民党不能团结统一,也与其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有关。国民党没有一个完整的能够真正武装全党头脑、统一全党意志、集聚全党共识的理论体系。国民党军队虽然人数多、装备好,但说到底是一支无信仰、无明确奋斗目标的军队。

The post 摘录《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中国的人口危机

作者 xjb
2023年9月16日 16:38

读完梁建章博士2023年4月写的新书:《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对中国的人口危机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对于未来中国人口出生预测,梁先生发出了严重的警告,他甚至用了“奔溃”这个词,而这两年中国人口出生的现实状况,也似乎验证他的说法,2022年出生人口是956万,生育率跌破了1.1的水平,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仅仅略高于韩国,据预测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将跌破800万,而要达到正常的的人口更替,生育率要为2.1。对于未来中国的人口出生预测,书中这样描述:

中国的出生人口将很快跌破900万,并且进入漫长的人口负增长阶段,中国世界人口第一的位置也将被印度取代。如果生育政策不能有重大的调整,到2030年,按照低预测,很可能每年出生人口只有600万左右,即只有20世纪80年代的1/4。说成是人口崩溃,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按书里上不是最悲观的预测,只是中等生育率预测,到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只有4.79亿:“2030年,中国总人口为13.65亿;2050年,中国总人口为11.7亿;2070年,中国总人口为8.75亿;2100年,中国人口下降到4.79亿,不到印度人口的一半。” 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人口数量的减少,不是简单的数字减少,而是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影响一个国家国运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经济,科技,但这些因素够离不开“人”这个重要维度;从人口战略的角度来看,人口对一个国家经济和创新的巨大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人口和国家创新力的关系,纵观全书,梁先生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了创新力模型公式:

人口数量×人口能力×(内部交流量+外部交流量)=创新力

纵向的,从历史的角度,横向的,从各个国家的角度,列举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让人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口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比如近邻日本,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是近些年国家经济停滞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并很可能在本世纪末,不但人口数量是中国两倍,而且在综合国力上赶超中国。另外,近几年和我们有些冲突的美国,宽松的移民政策和较高的人口出生率,虽然在综合国力可能在2050年左右被中国赶超,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的大量减少,到本世纪末,美国会再此领先中国。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作者在文章介绍:“为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维持了每年2 000万左右的新出生人口。但是随着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和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生育率很快就跌至更替水平以下,到2019年,新出生人口降到了1 500万以下。虽然2016年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7年的新出生人口数据曾短暂反弹到1 700万,但是短短几年之后,2022年的新出生人口又跌到了956万的历史性低谷,生育率更是不到1.1,比同期的日本还要低。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比日本还要严重。”

中国生育率下降主要诱因是现代化和城市化。不过同样是现代化和城市,中国的低生育率问题比所有发达国家更加严重,那中国人口为什么会下降这么快呢?作者列举了几个原因:

1、中国大城市的房价相对于收入是最高的,如此夸张的高房价,极大地压抑了城市夫妇的生育意愿。
2、中国小孩的教育压力和教育成本也是最高的,使得中国的育儿成本相对于收入也是最高的。
3、中国的生育环境有待提升,在育儿福利、托幼机构以及女性平权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

当然,面对中国的人口危机,作者也为鼓励生育给出了不少的建议,他认为只要国家在政策和经济投入上下大功夫,危机的局面还是可以改善的。与其苦口婆心地劝年轻人生孩子,不如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来帮助和支持年轻人生育、养育下一代,往大点说,这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比较佩服本书的作者梁建章先生,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1999年创立携程网,8年后2007年辞任携程CEO职务,到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人口和社会研究领域、创业创新研究领域的专家。

读完这本书,我现在能理解,梁先生对中国人口危机,忧心忡忡的良苦用心。

The post 中国的人口危机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精彩的芯片世界

作者 xjb
2023年8月19日 10:40

这几年中美之间的芯片竞争愈演愈烈,时常成为热门话题,俨然成为了中美两国的国运之争的态势。虽然在IT行业有20多年了,几乎每天都在和芯片打交道,但对芯片的历史,以及围绕芯片的国与国之争,并不了解,只这几天看完《芯片战争》这本书,才算了有了大致的轮廓,并深刻理解了:未来世界关键技术的竞争是芯片竞争。

本书是2023年5月出版的新书,阅读体验很不错,引人入胜,科技冒险,商战故事,大国博弈,在书里,对于中国芯片故事的也是不少浓墨重彩的描述。在芯片的故事里,中国人渐渐出现在舞台中央。

为什么美国在芯片上处心积虑地打压中国,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击一个中国公司-华为,不单单是因为芯片有重要市场和科学价值,更是从芯片诞生这六十多年来,美国在芯片的领域霸主从来没那个国家或地区撼动过,前苏联,日本,韩国,现在的中国,用一国之力对抗和引领全世界,芯片成为推动美国发展,并使其成为超级大国的重要技术。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芯片的民用技术,加入芯片全球化市场,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中国有这全世界最大的电子消费市场,这也客观上极大促进了中国芯片技术的提高。时至今日,中国和美国在芯片领域更应该相互依赖,那为什么美国在芯片上对中国抱有这么大的敌意呢?表面的理由是什么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最核心的理由就是中国的芯片发展太快了,让美国感到威胁,怕失去领导地位,怕失去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也许是一种迫害妄想症,美国以自己的想象无端恶意揣测中国而已。

作者在书里说:“芯片行业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面对芯片战争的最新升级:退缩还是加倍努力?”答案是不言自明的,退缩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中国唯有加倍努力。

当然,芯片领域不是只有战争,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尊敬的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用芯片为这个世界带来奇迹和绚烂。致敬他们!

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英特尔(Intel)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因其咄咄逼人的风格和复兴英特尔的成功而著名,著有《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1958年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TI长期员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杰伊·莱思罗普(Jay Lathrop):光刻技术的共同发明人,曾在TI工作。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仙童和英特尔联合创始人,1965年“摩尔定律”的创造者,该定律预测一颗芯片的计算能力每两年翻一番。

盛田昭夫(Akio Morita):索尼联合创始人,《日本可以说“不”》合著者,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代表日本企业登上世界舞台。

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仙童和英特尔联合创始人,1959年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

张忠谋:全球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创始人,曾任德州仪器高级执行官。

任正非:中国电信和芯片设计巨头华为创始人。

......

这个名单很长,他们的故事无比精彩。

The post 精彩的芯片世界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提高学习力的三个维度

作者 xjb
2023年8月13日 20:12

学习是一件辛苦而逆人性的事,快乐学习恐怕只是一种虚妄。就算苦学,也未必有好的学习效果,那是否有比较科学而有效提交学习力的方法呢?《学习力脑科学》这本书提供了三个维度的思路,值得借鉴。

是那三个维度呢?就是作者讲述的学习力三元模型:认知力,情绪力,环境力。“成功的学习,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认知、情绪和环境三者力量达到平衡、和谐,并能相互促进”,三元合力就是学习执行力,换句话说三者决定了学习能力和效果。

在这个模型里,执行能力是核心,辅以三股相互影响的重要力量:认知力、情绪力和环境力。每股力量都有可以拓展的外延(图1–1中用虚线表示),可以随着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逐步拓展其影响的领域和范围。比如,以环境力为例,学习者个人所处的人际环境,可以从其所在的家庭,扩展至朋友关系、学校和其他单位及社区等。认知、情绪和环境这三股力量之间环环相扣,说明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三者的外延可以拓展,但结构上不会松散,共同形成一个强大的学习支持系统。

认知力

认知力就是通常说智商,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元认知能力,规划管理能力等,它反映了学习者的一种胜任能力。

对于记忆力,作者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也给出了不少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比如联想记忆,注重笔记。有关记忆力同时可以参考《考试脑科学》里知识点。

本书特别关注了“注意力”,它是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信息的泛滥造成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注意力的匮乏”,同时“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鲁·普日比斯基(Andrew Przybylski)提出了‘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的概念,即人们通过频繁看手机,刷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来提升安全感,因为害怕自己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而落伍,也进一步带来人际沟通障碍等负面问题”,注意力的涣散导致认知的匮乏。”

如何有效改善注意力呢?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快速定位,足够集中,尽量长久。快速定位就是快速定位学习目标,不要有太多的目标,太多反而会分散注意力,一段时间只有一个目标。足够集中就是“在对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且做到极致”。“尽量长久”就是延长专注时间,避免错过关键信息,这里作者推荐“番茄工作法”,可以把专注时间从25分钟,一步步延长之45分钟。

情绪力

情绪力是学习者的情绪管理能力,主要处理好面对自己的情绪问题,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合理认识和管理自己的学业情绪。“学业情绪是情绪的重要领域和范畴,它特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和气愤等。” 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学业情绪包括正面积极情绪和负面消极情绪。正面积极情绪主要靠学习的内驱力来推动,内在动机驱动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人的适应力(成长力)、好奇心和联结力三个方面。而负面情绪了最值得关注的是学习焦虑,特别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考试焦虑,适当的焦虑可以成为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但是过度的焦虑就是过度的担心,反而会不利于学习。

对于负面情绪,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放–管–服"。“放”就是暂时放一放,转移不良情绪;“管”就是管一管,管控情绪的边界,不放任,“认情绪问题的存在,但改变自己的看法,不让情绪的影响越界干扰自己当前的行动”;“服”不是屈服于情绪,而是接纳自己的情绪,承认自己在短期内,不能摆脱负面的情绪,让自己安静下来。

环境力

环境因素包含了学习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环境力这个词比较特别,第一次听到。对于学习来说,大多时候都是强调情绪和记忆,但对环境的要求没有那么重视,但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环境对学习心理的影响也非常大。

首先是学习环境,作者对学习的环境空间提出了六个原则:
1.学习物品在伸手可及的范围内。
2.学习空间的设计和布置应让学习者“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3.保证舒适性。
4.采用适宜的灯光。
5.控制学习空间中的噪声。
6.保证学习空间的温度在23℃左右。

对于心理环境,“基于特定学习活动构建的依恋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也能调节学习者学业情绪的稳定性和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学习效率。通过阅读报告会、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形成更大的学习小组及支持力量。最终,这种日常的、深度的联结,会扩展学习者的视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收获成长,重新认知自我,并学会和他人、世界共处。” 在提高学习力方面,作者不但做了很详细的理论阐述,也提供了非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有理论,有实践,非常有借鉴意义。

The post 提高学习力的三个维度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美丽的代价

作者 xjb
2023年8月12日 15:49

推荐给想去做医美的朋友看看这边本书:《协和肖医生写给大家的医美指南》。

最近在得到App上偶尔看到这本,本来只是闲时翻翻,我对医美并无兴趣,快半百的人,也没打算去做美容,不过这本书读下来,发现挺有趣的,学了不少有关医学和身体健康的知识,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本书作者肖一丁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优秀的医美医生,自称胖天使,他的文字幽默诙谐,在严谨求证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把艰涩难懂的医美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普及,像我这样对医美完全不了解的人,也能看明白。

本书堪称医疗美容的大全,书里详细叙述了10个身体部位美容:额头,面部,臂部,下颚,眼睛,胸部,腹部,腿部......深入介绍了30多个美容项目:自体脂肪填充,玻尿酸注射,肉毒毒素注射,激光.....同时,与时俱进,介绍国内外最前沿医美的科学与技术。

针对每个医美项目,会详细介绍某个身体部位的生理构造,提供哪些医美的方案,方案的利弊和效果,以及方案带来的后果,特别对于那些不可逆的手术方案会警告提示。对于医美的价格,会给出方案的价格区间,包括公立或私立的医院的价格,特别是提示一些私立医院会夸大效果,同时某些项目价格比较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颜值,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之一,不少人有容貌焦虑,因为颜值不佳而不自信,想改善自己的容貌。对于注重外貌的人,我觉得无可厚非,谁不想让自己好看一些,悦己又悦人呢?所幸,现在医美手段来帮助有需求的求美者重获自信。同时,不少求美者因为做了医美就遭到歧视,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无论天生丽质,还是后天完美。正如作者说的:“说到本质上,为什么有人想改善自己的容貌,想做医美?原因很简单,一个姣好的容貌更可能给别人一个了解你内在世界的机会”。

对要去做医美的人,我总结这本书给出的几个建议。

1、医美,度是关键。凡事物极必反,过度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首先要保证健康,才谈得上美丽。
2、充分了解医美项目的每个细节。依据身体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案,了解方案的细节,方案的副作用比如并发症;了解医美后的护理和保养。
3、建议选择大型公立医院。在公立医院开展的项目,都是医疗监管部门通过审核批准的项目,通过安全评审和评估的,比较有保障。某些私营的医美机构会开展一些不合规的医美项目,风险比较大。如何选择医疗机构,如何找靠谱的医生,一点都不简单,建议有兴趣可以去仔细看看书里的介绍,作者提供了非常细致的方法。
4、医美的价格,尽量先去公立医院咨询,参考公立医院的价格。某些私营医院的某个医美项目,价格如果比公立医院低很多,就要警惕了,可能比较坑,风险大。

希望每个对自己容貌不满意的人,都能通过医美获得自己想要的美丽和魅力。

The post 美丽的代价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学习是最可能的人生捷径

作者 xjb
2023年7月19日 17:39

如果说,人生成长之路有什么捷径的话,最有可能就是学习

最近看了一本书《学习的学问》,这是一本讲学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书,作者从他的角度关于学习的思考。学习,并不限定学生时代学业学习,而是泛指在整个人生阶段各个方面的学习,包括专业学习,包括一切关于人的知识。作者认为:通过终生的持续学习,来过好这一生。

学习改变命运
生活在这个比较“卷”的时代,人人都很拼,人人也都很焦虑,都希望突破圈层,走向上升的通道。但上升的路很艰难,大多数的普通人,没有好的背景,没有高的起点,没有好的资源,想要突破,最可能的“捷径”,最可能依仗的方式,就是埋头努力学习了。学习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成长方法。

如果你想真正改变自己,不要去钻研过多“逆袭”的技巧,不要贪图一时风口带来的巨变,这些更像是可遇不可求的时代馈赠。要多在学习上下功夫,学习带来的改变是缓慢的,但是经过长期积累,效果却是显著的、牢固的。有了学习的内功,再加上时代给予的放大效应,才有乘风而起的可能。

就算将来老了,退休了,也不能放弃学习,要学习和年轻人相处,要学习如何这个时代同步,要学习老年的心理和健康知识,要学习如何妥善处理好遗产分配问题,实现家庭财富的平稳过渡。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的寿命越来越大了,学习是面对晚年生活最积极的方式。

学习一切关于人的知识
关于学习内容,作者认为主要分四个方面:专业、人、历史、技术。专业学习,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生立命的重要保障。专业方面的学习,至少在职业生涯的全周期都应该持续学习。一个人的事业高度,很大程度是专业能力造就的。

如果说专业学习是纵向、垂直、专精方向的学习,而“人、历史、技术”方面的学习则是横向、水平、外延方向的学习。这个方向的学习,是学习一切关于“人”的知识,这个知识领域有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等。

学习,从每天锁定一小时开始
学习投入的时间,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毕竟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想要能做到持续的坚持学习,作者觉得就从每天一小时开始,“这一小时不要被任何人打扰,用这一小时去学一门你最想学的或者你最迫切需要学习的知识:读完一本书,学完一门课,完成一次复盘。”一小时的时间不长,难度不大,比较容易坚持,一年,十年,累计下来时间也不少。

最好的学习方法
作者觉得“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概念的陷阱,最好是没有标准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刻意去最求最好的方法,在方法中迷失,真正重要的是学习本身,不是方法。“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没有方法,硬学,然后在学习中调整。”在学习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不断的迭代优化。好的学习方法,不是找到的,是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出来的。“不用总是纠结,你只管去学,不要在意方法,先学起来,再做总结”。

你以为缺的是时间,其实缺的是把自己管住的能力。
作者反对一种学习方式:辞职在家考研。觉得这种方式风险非常大,以为有了大段的时间可以专心学习,但很可能不是缺少时间,是缺少对自我的管理能力。没有时间只是借口而已。一个人缺乏自律,无论有多少时间,无论有多少学习方法,都是徒劳。

切勿过早优化
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不要万事俱备才开始学习,马上动手学起来,最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完美的准备和计划。

“我们总是很难进入学习的正循环状态,因为跨出学习第一步,门槛有些高,而且很多人还有完美主义情结,总是希望找到某个“整整齐齐”的日期开始学习。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看短视频,却从来不挑时机,不搞“整整齐齐”,随时随地拿起手机,马上开始刷剧。”

输出就是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检测是否真的学会了,学懂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不能输出,能不能用起来,通过输出倒逼输入,检查学习效果,优化学习方法。作者推崇的一个输出的方法:写作。通过写作,“更多地展现了你有清晰的思考,你把一个问题搞通了、弄懂了、学会了。这些文字最终是学会的见证。读者之所以愿意受到影响,接受作者通过文字向他们输送的价值,是因为通过阅读作品,认可了作者这个人。”

我觉得读懂一本书最好的输出,就是写出读书心得,这也是一种写作。

The post 学习是最可能的人生捷径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行动影响大脑

作者 xjb
2023年7月5日 15:50

考试脑科学2》是我读的第二本日本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写的书,与第一本书《考试脑科学》谈论与考试有关的记忆相比,这个本书延伸了这个话题,谈了更多脑科学里一些有趣知识,比如记忆与压力、动机的关系,大脑和身体的关系,酒精为什么不能缓解压力?大脑会说谎,大脑为什么变得糊涂?大脑为什么会先入为主?作者用生动有趣语言,加上简约的配图,科普了大量的脑科学常识,读完,我发现我对大脑的了解是如此的少,虽然我每天都在用它思考。

虽然并不一定直接用于考试,但了解这些知识后对学习和考试,是很有帮助的。

考试脑科学》第一本主要是讲如何增强记忆,如何记得更快,更牢固,那么第二本重点讲如何克服记忆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这些困难包括压力、动机、身体疲惫。

压力与记忆

面对考试,很多人都有压力,有些人平时学得很好,但一旦考试,压力过大,导致失常,就是典型的压力影响了大脑的记忆力。面对压力,有人选择“借酒消愁”,但作者说,经过研究酒精并不能缓解大脑的压力,酒精只能暂时麻醉大脑,不能真正解压,反而在大脑清醒后,进一步增大压力。那么用什么办法来对抗压力呢?作者给出的方法居然是“记忆”,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能缓解压力。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

刺激海马体有助于减轻压力,因为提高记忆力可以帮助消除压力。换言之,记忆力是压力的天敌,同时压力也将记忆力视作天敌。

主动用大脑去学习(也是记忆的过程),大量刺激海马体,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来对抗压力,比如考试前多背,多记,多练习,不给大脑有“焦虑”的空间,自然就减少了压力。与其陷入压力的情绪里,不如让大脑快速行动起来,忙起来,记得越多,记得越好,让信心战胜压力。

动机与记忆

学习的动机对记忆有很大的影响。学习的时候提不起兴趣,就是学习的噩梦了。动机就是让大脑更有干劲,更积极。在动机这方面,作者强调小目标实现后的小奖励,虽然我们要志当存高远,但每个小目标的实现后的激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奖赏不一定是肉眼可见的东西,做成某件事时收获的“成就感”也是一种外在动机。事实上,实现目标后的“喜悦之情”就称得上是一种奖赏。人们常说“志当存高远”,但这样不仅会导致实现目标后获得奖赏的次数减少,而且当目标无法实现时,难免会使人产生一种挫败感。为了能够顺利达成一个大目标,在设定较大的终极目标时,最好也不断设定一些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同时,在强调动机时,作者推荐一个“身体先行”的方法,在学习前,不要什么条件都具备了才开始行动,比如等我心情好一点就开始,等我开心的时候就开始。往往这样,就会迟迟无法开始,反而给自己带来挫败感,让“身体先行”就是马上开始行动的第一步,比如记单词,先翻看书,大声朗读第一个单词,先不管是否能记住,告诉大脑我要学习了,激活记忆系统,会发现不知不觉就学进去了。用身体的行动去影响大脑,每一小步行动成果,让大脑充满干劲。

作者在书里强调了一个观点:“失去身体的大脑将一无所知...先让身体行动起来,再通过行动强行唤醒大脑。”

认为身体比大脑重要,大脑是在身体的带动下被激活的。每当看到科幻作品中未来人类的形象是一个大脑异常发达而身体已经退化的生物时,我总会想,其实身体退化也会引起大脑退化。

细小的有意义的行动,胜过完美的空想。

看了这本书,不仅仅可以让我更了解大脑记忆的科学知识,也让我对我自己更多几分了解和理解,我影响着我的大脑,同时,我的大脑也在塑造着“我”。

附录
《考试脑科学》精华学习方法:

1. 狮子记忆法
原理
①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海马体会活化,这是为了寻找食物所遗留的生存本能,此时大脑的状态利于记忆。
②走动时,海马体会认为人进入狩猎状态,同样利于记忆。乘坐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也有同样效果。
③当人感到寒冷时,大脑会认为此刻面临危险,海马体会活化。
要点
①饥饿状态。
②走动。
③感到寒冷。
饭前在凉爽的房间内边走动边记忆,是个不错的选择。
2. 感动式学习法
原理
负责产生情绪的杏仁核,也能够引发神经元的LTP(长时程增强作用,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增强,并被长期激活的现象)。换言之,人在情绪高涨时会更容易记忆。
比如说,“1815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个知识点,我们来试试不死记硬背,而是带有感情地记忆吧。请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经历过种种作战后仍然失败了的拿破仑,还要被流放到荒岛上,这是多么悲惨的境地啊。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遭受了这样的不幸,心中又会是何等的万念俱灰。像这样有感情地代入历史情节之中,大脑自然就会记住这个知识点了。
要点
分析知识点,将其与感情关联后来记忆。
3. 好奇心记忆法
原理
脑电波θ波是“好奇心”的象征。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种事物,或者第一次踏入某个地方时,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θ波。当对千篇一律的事物感到厌烦、丧失兴趣的时候,θ波就会消失。当θ波出现时,即使刺激的次数很少,海马体中也能产生LTP。记忆的销量会大幅提升。
要点
①保持兴趣。如果觉得今天不在状态,怎么都提不起对学习的兴趣,那就稍微休息一会儿再试试吧。或者干脆早点睡觉,养精蓄锐以便明日再战。
②发现兴趣。世间万物自有其深奥之处。人们常说“百谈莫若一试”,很多事如果只用眼睛观察是判断不出有趣与否的,必须亲自尝试后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而且了解得越多就越能体会到其中的有趣之处。即使在刚开始时感到无聊,也请大家稍做忍耐,坚持学习下去吧,只要坚持住就一定能发现学习的有趣之处。到那时,我们的脑中自然就会出现θ波了。
4. 分散学习法
原理
睡眠时大脑会整理当日输入的信息,从而强化记忆。与在一天内集中学习大量内容相比,每天学习一部分效果会更好。
要点
①每天学习一部分内容。
②作息规律,持之以恒。
③第二天可以做回想复习,回想时要做到100%准确,否则模糊的记忆可能会覆盖原本准确的记忆。
5. 迁移学习法
原理
记忆中的“方法记忆”(详见《考试脑科学》第175页)会将在某一领域已经熟练的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利于掌握与理解新知识。
要点
①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磨练“方法记忆”。
②仅仅记忆知识还不够,注重理解和思考,才能形成可迁移的方法。
6. 睡前记忆法
原理
大脑在睡眠期间会整理记忆信息,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学习需要记忆的内容,例如背单词。
要点
①应在睡前1~2小时来记忆内容。如果在临睡前来记,可能会让大脑产生兴奋而导致失眠。
②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以90分钟的倍数为宜。
③早上起床的时间,大脑更适合“思考”类型的学习活动。
7. 动机刺激法
原理
大脑中与动机有关的部位是“苍白球”,动机不会主动出现,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才会产生。对大脑运动区、海马体、腹侧被盖区、额叶的刺激能够有效产生行动的动机。
要点
①刺激运动区。提不起干劲的时候,可以活动下身体,通过刺激运动区来激活苍白球。
②刺激海马体。当出现与记忆不符的经验时(例如新鲜感、稍微不同的学习环境等),海马体收到的刺激会激活苍白球。
③刺激腹侧被盖区。为完成目标设定奖赏,可以对苍白球形成刺激。
④刺激额叶。想象自己完成目标后的情况,提前穿自己目标学校的校服,在墙上贴“考试必胜”的标语,这些都能够对苍白球产生刺激。
8. 压力化解法
原理
压力与记忆力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
压力会影响记忆力。神经元的LTP无法承受压力,在面对逃避不开的压力时就会减弱。换句话说,记忆力会因为压力而下降。
锻炼记忆力会减轻压力。海马体的激活程度越高,其适应压力的速度就越快。另外,长期承受压力则会造成海马体神经元减少,进而被压力吞噬。战胜压力可以促使海马体变得发达,等到下次遭受新的压力时便也能将其克服。由此一来,海马体又将变得更加发达,能抗住更大的压力。极端地说,只要锻炼海马体,我们就能不断地克服巨大的压力。
要点
①区分“压力”与“压力源”。压力是指主观的负担或重压状态,而压力源是指与个人相关的环境刺激等。压力源无法改变,但压力可以通过主观克服。
②用“适应”克服压力。例如在婚礼现场致辞时会感到紧张,不过他只要多经历几次,适应以后自然会变得从容不迫。“在人前讲话”这个外部环境,也就是压力源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人的反应却从紧张变成从容不迫。换言之,“适应=记忆”。适应是逐渐不再去感知压力源的过程。修复感受能力,并将其转换成记忆,这就是所谓的克服压力。
③找到退路。解压的关键在于,是否觉得自己拥有解压的方法。知道退路的存在,并且知道自己能够走上退路,这两点极其重要。

The post 行动影响大脑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让“厌女”被看见

作者 xjb
2023年6月15日 18:19

“厌女”这个词,是我看了日本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上野千鹤子的书《厌女》,才第一次真正接触和了解。我看的这个版本是2023年的增订版,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8年前的2015年。

“厌女”一词,最早来源于19世纪美国学者伊芙·赛吉维克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但真正把这个概念推广出来并为大众知晓的人,是上野千鹤子。那什么是“厌女”呢,作者这样定义的:厌女就是对女性蔑视。

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

作者用十八个章节的内容,阐述“厌女”是结构性、社会性的问题,回答了为什么有的男人喜欢女人,却又厌女;女人,明明是女人,为什么也会厌女呢?同时,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分析了各种厌女症,比如“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儿童性侵犯者的厌女症”,“近代的厌女症”,“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父亲的女儿’的厌女症”......虽然这些厌女症分析都是结合日本社会的现状,但我觉得也存在于中国社会,生活中,我们多少人自觉或不自觉的被代入厌女症而不自知。

正如作家贾行家评论到一样:

厌女不只是字面上的厌恶女性,更是把女性客体化,发明出一套支配和束缚的标准,比如因为你是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女孩子,那你就必须要看起来怎么样,不能去做什么,不能穿成什么样子出门……厌女的未必只有男人,也包括了相当多的女人。我观察,厌女的女人伤害起女人来,那手段是更精准,态度是更专注的。厌女者对于自身的危害是因为异化了别人而异化了自己,或者是先异化自己再去异化别人。在一个不拿女人当人的地方,男人也不会像人的样子。

厌女症是如何产生的?作者认为是男权社会导致的,然后通过父母的教导传递给下一代。比如重男轻女,也是一种厌女的表现。我们生活在一个男权视角的社会,性别歧视无孔不入。让女人“成为女人”的,是男人;证明一个女人“成了女人”的,也是男人。

正如作者所说:

在性别二元制的性别秩序里,深植于核心位置的,便是厌女症。在这个秩序之下,无论男女,无人能逃离厌女症的笼罩。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之中,如同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很多人(包括我)不自知,都或多或少有这个病症。这本书的文字,让我警醒,让我对女性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女性主义是为了让女性更好的接纳自己,而不是成为男人,抹杀女性特征。

这本书让“厌女”越来越清晰可见,也让“女性主义”越来越清晰可见。读这本书过程,感受并不愉悦,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太难了,这是血淋淋的现实。

说心里话,看这本书的初衷,我是有私心的,就是想了解一些女性主义的思想,将来给我女儿一些指导,并非是用来检讨自身,但看完书后,我发现自身也有不少厌女症状而不自知,惭愧。

我希望,我每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厌女症,都能觉醒。

The post 让“厌女”被看见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消失的女性视角

作者 xjb
2023年5月31日 18:34

刚看完《看不见的女性》这本书,内心还蛮震撼,在生活中那些我习以为常的事,竟然暗含着对女性不方便和不平等,甚至伤害。女性的权利被被系统性地漠视,完全透明看不见,默认不存在。

在得到app里,贾行家先生在解读这本书的时候说:

被漠视要比被歧视更难过,被歧视是用一套标准来看待我,而被漠视是压根就看不见我,甚至也没打算要看见我。

歧视是显形,很容易抓到它的不合理地方,歧视者会因为被发现而内疚自省,被歧视者会反抗歧视。但漠视是双方都不知道什么被“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地忽略了。

看不到的女性在哪里?被漠视的女性权利在哪里?在作者看来几乎无所不在。

比如办公室或飞机上空调温度,通常男性觉得比较合适,但女性会觉得很冷,因为温度是采用国际通用的计算公式,而这个公式的参考数据是平均年龄40,平均体重70公斤的男性生理指标,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比如汽车的驾驶舱设计,一直都是围绕这男性的身体设计的,但现在开车的女性越来越多;包括用来做碰撞测试的假人都是采用男性的身体数据。完全没有考虑女性驾驶汽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比如医疗领域,很多药物的研发,目前仍然是以男性的身体作为标准做为临床标准,这直接导致女性患者的用药剂量过大,或者根本就没效果。

比如厕所的设计,表面上是公平的,例如使男女厕所的隔间数相等,但没考虑女性的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

在任何情况下,女性上厕所的次数都可能比男性多:怀孕极大地压缩了膀胱容量,女性患尿路感染的概率是男性的8倍,而这又增加了女性上厕所的频率。面对所有这些解剖学上的差异,只有只重形式(而非实质)的平等教条主义者才会继续声称为男女分配相等空间是公平之举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几乎随处可见。同时,作者用海量的统计数据,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不到的女性”。导致这些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性别数据缺口:直接忽视了女性的数据。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反复提到了三个主题:“女性的身体、女性无偿看护的负担和男性对女性的暴力”。

这些问题如此重要,触及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部分,从公共交通到政治,从工作场所到医院手术,影响我们方方面面的体验。但是男人忘记了这些问题,因为男人并不拥有女人的身体。...这些差异均被忽略,而我们熟视无睹,仿佛男性的身体及其伴随的生命体验是中性的。这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

这里,我特别关注到“女性的无偿劳动”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75%的无偿工作是由女性完成的,女性每天花在无偿工作上的时间在3到6个小时之间,而男性的平均时间为30分钟到2个小时。”,同时,女性无偿劳动并没有算在国家经济的标准GDP里,无偿的劳动给女性的生活和身体带来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劳动的价值被不为社会所承认,“女性的无偿工作往往被视为“一种可剥削的无成本资源”。

那如何解决女性数据的缺失呢?作者给出的解决思路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去主动看见女性,和她们多交流,了解她们的真实感受。

我们必须缩小女性代表不足的差距。确保女性在参与决策、研究和知识生产时不会被遗忘。确保女性的生活和视角走出阴影。

不过,作者列举的数据里几乎看不到最中国女性的统计数据,更多是欧美国家的数据。但,我完全有理由推测:在中国这种性别数据的缺口一点也不小。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对女性世界的了解真的很浅薄。

The post 消失的女性视角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雪白山青

作者 xjb
2023年5月20日 21:00

如雪如山》是今年我读到的最打动我的一本小说。这本书是7个短篇构成的短篇小说集,7位不同身份和年龄女性的生活片段,7位女性都有相同发音的名字:lili。她们可能是立立、粒粒、沥沥、莉莉、丽丽、栗栗、俪俪。作者通过这个相似名字,隐喻着,虽然每个女性生活经历不一样,但她们却所面对着相似或普遍的生活境遇和生存状况。从这个7位女性极其普通甚至微不足道的生活里,蕴藏着女性一生可能要面对人生困境。

7个故事,就是7段人生。一位大三女学生在春运的回家火车上遭遇性骚扰;一位刚刚工作的女孩,父母离异,却无法融入妈妈的新家,母女关系出现无法弥合的疏离和痛苦;一群互不相识女人,在一家游泳馆捍卫彼此的尊严和权利,还有曾经拥有的光荣和梦想;一个在婚姻和爱情间游走的女人,一番冒险后,最终也没得到想要的自由和理想;一位产后忧郁的妈妈,内心挣扎和苦楚是无人知晓和体会的;一位中年丧子的母亲和一位失去挚爱的女孩,意外在异乡重逢后,彼此抚慰,治疗心灵的创伤;一位年迈的母亲,也是一位教育者,却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

上面这些简略而苍白的总结,并没有全面而准确地概括这7个故事的全貌,也不足以去描述这7个故事的深刻内涵。

这7个故事里,我对两个故事的印象格外深刻。

一篇叫《我只想坐下》,故事发生在90年代末,大约是1998年或者1999年,那个时候没有高铁,大都是绿皮火车,大三女生詹立立乘坐的火车回家,因为爸妈重男轻女给的钱不够买卧铺票,只能在车上站20个小时回家。在整个故事里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火车上拥挤的环境,能够坐一下都是一种奢望。幸运的是,一位帅气的乘务员看她没地方坐,让她坐到乘务室,她也对这位乘务员充满无限的好感和期待,但是,现实就是这么血淋淋的无情,在詹立立在乘务室睡着的时候,那个帅气的乘务员无耻地抚摸了她的腿,对她进行了性骚扰。而此刻她:

但她仍然瓷着,一动不动。瞪圆的双眼悬在半空,人也悬在半空。震惊造成的麻醉状态过了,她脑子里净是雪花,电视没信号那种雪花。
雪花底下还剩一点点信号,仿佛远方传来的缥缈声音说:他是喜欢我的,太喜欢我了。他喜欢我所以才摸我,他以为我肯定会乐意,他心里想的是提前摸他未来的女朋友……可另一种无声的噪音越来越响,那是屈辱与气愤的叫嚷...她跟自己这么说。但喉咙里仿佛炸开一个冰凉的催泪弹。眼珠发热发胀,有沉重的两颗水珠冷却成形,一跃而出坠落下去,从黑暗跳向黑暗

看到这里,我感到难受。在得到听书app看到这篇小说的一段评价,我深深认同:

但火车上的这段经历却揭示,一个女孩的成人礼,可能无非是从一段险象环生的生活走入另一段险象环生的生活,从一个重男轻女,甚至充斥着暴力的家庭结构中,进入到一个同样重男轻女、充斥着暴力的社会结构中,以至于最终这个女孩只能相信,她唯一可以依赖的实际只有她自己的身体。

想起前些日子热议的某编剧性骚扰事件,20年过去了,女性的生存的社会环境,并没有本质改变,依然险象环生,依然暗流涌动。

另一篇叫《雪山》,一位女性,中年丧子,为了逃避痛苦,和丈夫来到异乡,然后经历两次婚姻的离异,从一个美丽年轻女子变成了看上有些干瘪的中年妇女;一位天真无邪的少女,因为无心的错误痛失少年挚友,痛苦和忧郁一直藏在她的内心,无法释怀,她的挚友就是那位母亲的儿子。两个人在意外在异乡重逢,她们在共同的回忆里悲伤,彼此抚慰,彼此疗愈。痛失吾爱,是两位女性一生无法释怀的痛。她们的爱和思念包含痛苦,也构成她们坚韧的生命力量。

为什么会起《如雪如山》这个书名,作者这样说:

女性可如雪之柔软,被人随意掬起嬉戏,捏成雪球,撮成雪人,也可如山之坚韧刚强,不动摇不转移...你一定也认识一个张丽或王丽。你也一定遇见过她们:在医院中怀抱婴儿、正为产后抑郁症所苦的她跟你擦肩而过,在微博热帖里你读过她惨死于未婚夫之手的报道。她是住你家隔壁的早熟小姑娘,也是春运火车上坐你对面的恬静女学生。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她们的悲喜、隐秘的痛苦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她们都是lili,也都是我。这些百合花,长在荆棘丛中,长在泉水旁,雪不能将之埋没,山也不能将之压倒

我从作者的文字里,读到了她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另外,作者文笔也格外地打动我,用海量的比喻,刻画故事场景,描述人物内心,我从没看过一本书里有如此多的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并不刻意,让读者感同身受。

我希望我女儿长大了,可以读读这本书,了解女性生存的艰难,感悟女性伟大而坚韧的生命力。

德国伟大作家歌德曾说:“永恒之女性,引我们上升”。现在,我理解了这句话。

The post 雪白山青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作者 Eric
2023年10月13日 16:32

工作原因,经常要找各种标准用。和过去互联网草莽时代的自由下载不同,现在版权意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管自己有没有版权的文档(多数没有),各种文库都要圈起来收费。大的百度文库要VIP,小的文库要你微信扫码,到处都要钱。本来应该是免费、公开的文档,找起来愈发困难,也无奈付过不少费用。前几年国家出了这样一个平台,至少国标这一块是省心了: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可以随意浏览下载。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 第1张图片

但是推荐国家标准GBT,是不能下载的,只能在线浏览。不知道是基于什么考虑。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 第2张图片

擘公

作者 Eric
2023年8月10日 13:19

这几年抖音风行,很多专业人才都在抖音上发视频甚至直播。我喜欢书法,但是没怎么练过,欣赏也谈不上入门,只是单纯的喜欢。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那种比较初级的书法教学,特别是楷书教学,偶尔看到一些行书草书的作品,都是片段的,看不到笔法。抖音上关注了几个书法家以后,就会有各种推荐,见识了很多真正的书法家是怎么写字的。其中有一位著名书家崔寒柏,视频和直播都比较多,又得过书法兰亭奖,算是抖音书法家里边的顶流。他写字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点是,技法确实利害,写的比较自然,不像很多其他书法家一样心里有贴用笔画出来的感觉。我以前不怎么喜欢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看了崔的一些视频以后,开始有点理解了。

擘公 - 第1张图片
崔寒柏临黄州寒食帖

崔大师呢,确实写得很好,书艺一流,平常话说的比较满,就显得不够谦虚。这本来都没什么,直到有一天发现他给自己起了个号叫擘公。以前的作品落款都老老实实的写自己的名字寒柏,看着比较正常;现在落款是大大剌剌的擘公两个大字:

擘公 - 第2张图片

不禁哑然失笑:一位醉心传统文化且有所成的书法家,为什么敢于自称公且在自己书法作品里边署名某公?

以我对传统文化的粗浅理解,公过去一般不都是别人对年高德劭的人的尊称吗?往远里说,演义里边说玄德公,各种明公;近现代领导人称呼那些民主党派各种大佬,这公那公的都是对别人的尊称。崔大师两口子还在视频里解释,擘公的号四十岁的时候就起好了,觉得年龄不到不敢用,现在年龄到了就开始用了--本来不解释还好,可以理解成梁启超号任公那个公,这一解释就更明确了,就是那个公--对上了年纪的人的尊称。你如果取个东坡居士西擘居士,别人尊称你一句擘公,算是正常,崔大师自称擘公,真的是让人啼笑皆非。

像崔这种层次的书法家,水平高且心气高,又新得了最高的兰亭奖,狂一点也没什么。但是像这种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不尊重,技术上再牛,也难免让人感觉层次上不去。我也想过买一副他的字,毕竟他技艺一流水平稳定,写的快价格也还好,就是想想署名擘公两个大字,有点煞风景--要是单独要求他署名寒柏,怕不是要惹怒了他,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