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地方碰钉子
当年今日
- 2025 : 去新地方碰钉子
- 2024 : 该怎么短途接驳呢?
- 2023 : 异地个账为啥不能刷
- 2022 : 核酸焦虑症
- 2021 : 清明之味
- 2020 : 小米平板1重生记
- 2020 : 状况连连
- 2019 : 钢笔啊,墨水啊
- 2018 : 科技积木控
- 2017 : 无谓的怨恨
- 2016 : 过节的邪门
- 2015 : 失败连连
- 2014 : GAS10E18碎碎念
- 2013 : WM这个苦逼
- 2012 : 忽然笑忽然哭
- 2011 : 神,debut了
- 2010 : 这一坨原来是那一坨
- 2009 : 很隐晦地说
- 2008 : 前世今生
- 2007 : 恍然大悟,我的C300
- 2006 : 镜中菌
- 2006 : 奋斗!奋斗!
- 2005 : Be Myself
第一次听说中山一院的妇科要从百子横路的那个大楼搬到新建的刘銮雄综合大楼的时候我就知道以后的日子难过了。刘銮雄综合大楼到底在哪里呢?当我在中山一院的APP上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中山一院内部的导航甚至都没有把那个大楼标注出来。还有几天妇科的门诊就要搬过去的时候,护士站的老护士居然都说,她也没去过那个地方。
门诊从一栋大楼搬到另一栋大楼,远远不简单。因为中山一院的妇科门诊患者很多,专科很多,教授很多,简单来说就是同一个时段有非常多个诊室的诊台在开诊,所以在中山一院的妇科看门诊,首先你得在护士站门口看那个大屏幕你所挂号的那个专科或者教授在什么诊室,然后你才能去找那个诊室,看门口的大屏幕。旧的那个地方2楼的妇科门诊空间很狭小。人满为患的时候,我觉得跟春节逛花街没什么区别。我第一次去那里就已经是那样了,所以两年下来,我已经习惯了那个状态。2楼门诊的那一个楼层,工作日的时候有收费窗口,但周末去的时候就只能去1楼的收费窗口。拿药去1楼拿,但是拿药的那个地方从来就是那种到了就能拿的状态。拿药在1楼,门诊在2楼,所以虽然那里只有两个垂直电梯,那可以直接上其他科室门诊或者住院部,但我基本不会等那个电梯,因为不就爬一层楼而已,很简单的事情。让我觉得方便的是妇科门诊一边是诊室和护士站,另外一边就是B超的检查室,所以除非预约不上,否则的话,所有东西都很紧凑,虽然人很多。要搬到刘銮雄大楼,据说收费是可以在同1楼层完成的,但是拿药需要去门诊大楼的2楼。B超好像要去4楼,我没看清是门诊大楼的4楼还是刘銮雄大楼的4楼,反正妇科门诊跟B超不在一个楼层了。
除了妇科,我去中山一院的几率不高,但在我印象之中,中山一院的门诊大楼是个让人很头痛的地方,尤其是几个月前我去过内分泌科,那只能用迷宫来形容。
4月的开药,我去的就只能是刘銮雄综合大楼,上去还比较简单,但是垂直电梯出来以后,让人有点迷糊。首先我走到了护士站,但是护士站旁边的总览电视呢?那一刻我是没找到的。接着我站在那里就马上用APP进行了报道,看到那个排队信息的时候,我简直傻掉了,我挂的是15点30-16点的号。我是那个时段的第1号,但关键是当我到达那里的时候,14点30的第2个号还没叫进去。我到那个我可以报道的地方的时候已经大概15点15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那个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我没有挂过这个专科,还要开药我挂的都是妇科综合,但因为这一次开大看到对口的专科有开着,所以我就挂了。这一次妇科综合同时开了两个诊室三个诊台,而且几乎没有人在等待,那一刻我真的是后悔死了。因为知道很久都不到我,所以我就把妇科的那一层楼逛了一下。发现那就像一个迷宫,因为是一个王字型的结构,中间是通道,但是你要找的那个诊室到底是在哪个通道里呢?门诊的诊室在一边,另外一边是护士站,就这样的结构来说,我觉得护士站更合理了。另外一个让我觉得很无语的是洗手间。老远你就看到洗手间的标志,当你走近的时候发现直走到底是男厕,然后是第三卫生间,那么女厕在哪里呢?你得向右看,尽头就是女士,但是走廊比较深,那个标志牌又是在那个平行的墙上,所以你很难一眼就看到。有些视力不好的,估计走近才发现原来在那个地方。如果你熟悉了这个结构,没有一点问题,但如果你是第一次来的,肯定会让你很迷茫。刘銮雄综合大楼好像一共有起码6个垂直电梯,也有扶手电梯,他们的连廊和门诊大楼联通,至于是不是每一层都连通我没有研究过。妇科是一个门诊量很大的科室,但是在同一楼层的收费处实际上只设置了一个窗口,我去的时候,收费处的门也打开了,门的那个地方又设置了第二台电脑,所以现在是两个窗口在收费。高峰这根本顶不住,顶不住的时候也就只能去门诊大楼的综合收费处了。
没去新地方之前,我就已经料想到,这很不容易。第1次去,的确也让我碰上了好大的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