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掌控习惯

作者 陈仓颉
2025年3月27日 18:01

我订阅了 James Clear 的 The 3-2-1 Newsletter,每周四固定发一篇心灵鸡汤给我,其中包含:3 Ideas From Me(James Clear),2 Quotes From Others,1 Questions For You,老实说我很少能在这上面获得非常有价值的内容。两年多下来,这些订阅邮件能让我感受到触动并记录下来的不过区区十几条。后来我发现 James Clear 写过一本书叫做 Atomic Habits,中文名《掌控习惯》,于是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共7个小时仔细读完,并做下不少笔记。不得不说,James Clear 在一本书内讲的内容价值,于我而言远远超过他每周一篇鸡汤。

读完后近一年时间里,我在日常生活中仍会常常想起他在书中所写,也发现能够精准应用日常生活中去。因为他的核心就像书名说的那样,小小的习惯带来的巨大势能可以改变一切。

part 1 微习惯的力量

全书的核心是序中的这一段:

只要你愿意坚持下去,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变化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复合成显著的结果。我们都要面对挫折,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生活品质往往取决于我们保持的习惯的质量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你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享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是只要养成了更好的习惯,则凡事皆有可能。
在我从医学诱导的昏迷状态到入选学术全美队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唯一的决定性时刻,而是有很多这样的时刻。这是一个渐进的演变,由一系列的小胜利和微小突破串联而成。我取得进步的唯一途径——我唯一的选择——是从小事做起。

很正确,也很鸡汤。剩下的是具体如何执行的方法论:

  • 包括正向的复利代替负向的复利
  • 当下的状态(相对)不重要,整体路线更重要
  • 构建体系代替设定目标。

作者对于 Atomic Habits 的定义(我觉得翻译为 原子习惯 也许更好些):

微习惯指的是微小的变化、边际收益、1%的改进。但是微习惯无论多么微小,它们绝不仅仅是一些旧的习惯,它们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正如原子是分子的组成部分一样,微习惯也是显著结果的组成部分。习惯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原子。每个基本单元都对你的整体进步有所贡献。起初,这些细微的惯常举动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很快它们就开始相互依存,为更大的胜利注入动力,其翻倍扩张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最初投入。它们微小,但很强大。这就是“微习惯”一词的含义。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有规律的练习或惯常举动,本身微不足道且简便易行,却是不可思议的力量之源;另外,它也是复合增长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的注释也很有价值:

你可能会问,运气怎么样?运气当然很重要。习惯不是影响你成功的唯一因素,但它们可能是你能控制的最重要的因素。唯一有意义的自我提升策略是专注于你能控制的事情。

这句话让我想起《飞驰人生2》中张驰那句:我努力过无数次了,机会只会出现在这其中的一两次。张驰在剧中控制的就是所有自我提升的时机,然后在最后的比赛中抓住为数不多的机会。

用构建体系代替设定目标。设定目标会把人限定在“狭隘的幸福观”里,而导致结果的根源是体系,需要改变的是体系而不是用设定目标来误导自己。并且设定目标可能导致两个结果:目标达成,动力大概率会因此消失;目标失败,可能影响情绪和自我认知。目标是“赢得这场赛事”,体系是 “持续参加这个赛事”

目标是关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体系是涉及导致这些结果的过程。
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好的结果,那就别再紧盯着目标不放,而要把精力集中到你的体系建设上。

在这个过程里,落实一个好的体系比完成或拔高目标更有效也更重要,应追求过程而非结果。以我为例,如果我把目标定位成“写出一百篇文章”,远远不如定位成“写出更受自己和读者喜爱的文章”。前者是一个固定的 KPI,后者是一种系统的升级。或者另一个例子,我把学习法语的目标定义为“可以看懂法语文学”也要比“在多邻国上通关所有法语课程”更好些。

part 2 习惯塑造身份

行为反映身份,相信某种身份影响行为/习惯,越是以某个身份为傲,越容易保持维持该身份的习惯。我认为我是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身份的某个方面),别人相信了我是一个作家,我就会为了维护作家这个身份,给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一种正向复利,也是“内在激励的终极形式”。体系=信念+假设。《人类简史》中提到,人类是想象的共同体。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人们都相信某一个事物,那么这个事物更容易朝着大家都希望的方向发展。

将健身融入自己身份的人不需要说服自己去定期锻炼。这事做起来很容易。

按照这段理解,自律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原来想过关于“自律”是不是伪命题的问题,如果一个行为是习惯,没有消耗任何精神或抵抗任何事情,它是否应该被成为自律?“律”这个字有一种强迫之意,如果带有强迫性,那就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那么也就不是一种习惯了。“我是一个把健身融入日常生活的人”,而不是“我今天必须得去锻炼打卡”。

证据是关键要素,习惯塑造证据,证据越多就越相信自己是想成为的的那类人。书中给出了过程:1. 决定想成为那类人;2. 用小赢证明给自己看。其中的小赢就是一个个微习惯。习惯塑造身份,身份也反过来塑造习惯。

随着你持续将微小的变化层层叠加,人生的天平开始偏移。每次改进就像在有利于你的天平的一侧添加一粒沙,使它慢慢地偏向你。假如你能坚持下去,最终你会达到产生重大偏转的临界点。突然间,坚持好习惯变得轻而易举。整个系统开始偏向你,不再与你作对。

part 3 微习惯四步法

习惯创造自由,而不是限制自由。因为习惯一旦建立,大脑就会花更少负荷去完成这些习惯,释放更多负荷留给其他任务,“释放心智能力”。在后来读过的工具书籍里都提到了这一点,包括在《认知觉醒》中提到的“心智带宽”。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概念,当我看到这个概念时,我立马理解了为何我时常在事物过多或者情绪波动时没法定下心来完成必要之事,因为我的带宽已经被其他事情占满。

习惯形成的四个阶段:提示 -> 渴求 -> 反应 -> 奖励

提示即线索,是我们想要获得的预期奖励,包括重要奖励和次要奖励。重要奖励是生存所需,次要奖励则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渴求。渴求是一种动力(但不是习惯本身),是习惯带来的状态变化,对某些事物渴求越大,反应(行动力)就越大,如果行动的需要超出预期付出,那么根本不会有反应,也不会构成习惯。奖励是最终目标,这个目标是获得满足感,包括解脱、愉悦、想要娱乐等情绪。一旦奖励获得满足,这个行为就会和最初的提示相关联,从而激励下一次循环循环的开始。

完成习惯循环,需要这四个环节都满足条件。任何一个环节缺失,习惯都不会形成。没有提示就没有习惯的开始,渴求不足就没有动力行动,行动过于困难则不会有奖励,奖励不满足需求则不会进行下一次循环。《稀缺性大脑》中也有提到类似观点。

习惯循环里分为问题阶段(提示、渴求)和解决阶段(反应、奖励)。

奖励的两个目标:1. 满足自身渴求 2. 对我们教益。

你的大脑是奖励探测器。在你的一生中,你的感觉神经系统会不断监测哪些行为能满足你的欲望并带来快乐。快乐和失望的感觉是反馈机制的一部分,帮助你的大脑区分有用和无用的行为。奖励会终结反馈回路,完成整个习惯形成的循环。

所有的行为都是由解决问题的欲求驱动的。有的时候,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你注意到一些好东西,你渴望得到它。另一些时候,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你经受着痛苦的折磨,你渴望减轻这种折磨。

part 4 改变习惯四大定律

  • 让它显而易见(无从显现)
  • 让它有吸引力(无吸引力)
  • 让它简便易行(难以执行)
  • 让它令人愉悦(令人厌烦)

这四个定律同时适用于养成好习惯和改变坏习惯。作者强调,设定的改变计划不能违背人性。

让它显而易见

生活中如果有一个指差确认系统,就能在改变习惯方面保持警觉。指差确认系统是一个对自己当下行为和情绪觉知的系统,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第三方来观察自己的方法,与《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 系统2 控制 系统1 有相似之处。要点是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无意识的)行为,察觉它,记录它,然后改变它。书中介绍的方法是使用习惯记分卡。在实践中使用习惯记分卡,来辅助自己建立一个指查确认系统,有助于让我们更快走上改变习惯之路。

对于坏习惯要保持警觉。第一要务是要发现和认清自己的坏习惯。通过习惯记分卡记录,通过指差确认来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增加每次执行坏习惯的行动难度。同理,想要习得某好习惯时,通过指差确认,让自己意识到行动的必要性,减轻去行动的难度。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有意识外,还需要利用自己的感官能力和周围的物理环境。

书中提到,视觉是人类最发达的感官,主动塑造环境是构建提示的有效方法。人是环境的反应器。让提示成为生活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让习惯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环境/物体并不是重点,我与物体的关系才是重点。

因此,新环境(比旧环境)更容易养成新习惯,在新环境中旧习惯更容易被改变。如果无法获得新环境,布置旧环境也可行。

环境设计让你重新掌控自己,成为自身生活的建筑师。你要争取成为自己世界的设计师,而不仅仅是它的消费者。

让它有吸引力

对于想要养成的好习惯,可以使用习惯叠加+诱惑绑定公式:

  • 继 [当前习惯] 之后,我将 [我需要的习惯]
  • 继 [我需要的习惯] 之后,我将 [我想要的习惯]

所谓超常刺激,就是提高了我们行动欲望的加强版现实。诱惑绑定其实是创建任何习惯的加强版本的方法之一,具体做法是将它与你本想要的东西相关联

对于坏习惯则让其没有吸引力。书中这样解释:

看看养成习惯的任何一种产物,你会发现它并未让人产生新的动机,而是攀附在人性的潜在动机之上。 … 你的习惯其实是用以满足古老欲望的现代方法,也就是旧恶习的新形式

我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与自己相关的事件,而未必是事件本身的客观现实。 … 你一直都感觉得到这些提示,但是只有预计到再不改变现状就会陷于不利时,你才会采取行动。 … 你当前的状态和你想要的状态之间的差距为你提供了一个行动的理由。欲望就是你的现状与你设想中的未来状况之间的差别。哪怕是在最微小的动作背后,也隐含着想要改变现状以获得不同于当前感受的动机。

一个简单的方式,把【得(děi)】need to 换成【想】 want to。这样能把一个原来是负担的行为看作是一个新的机遇。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欺骗自己的形式,但这是用在好事上,属于好心用坏方法办好事,所以也不会有太多包袱。

建立仪式感(激励仪式,把习惯和喜欢的东西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方法。例如在 NBA 比赛中,几乎所有球员都会罚球前拍几下球、深呼吸几次,这样的仪式感已经形成肌肉记忆,无意识中能提高罚球命中率。

写到这里,信息量已经非常大,限于篇幅不再叙述。后面再慢慢补上和优化。

是时候在我这里聊一下人工智能了

作者 石樱灯笼
2025年3月26日 02:22

疯狂的热度也该过了吧。

也是时候冷静的看待这个问题了。

screenshot-downloaded-image

这篇文章写得特别长。懒了,没有拆成多篇文章。


目录


一、个人初接触AI技术

1. waifu2x

我第一次开始接触并使用 AI 技术,应该是 waifu2x 这个图像缩放工具。

确切的说 waifu2x 并不是人工智能技术,只是使用了和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相同的 「卷积神经网络」

这东西其实不用多介绍了。

这东西实用性能满足日常需求,而且本地部署也只需要不到50MB的空间,方便又整洁。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8_22-57-18

论清晰度其实 waifu2x 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平时出的原图的时候不符合各种破视频网站分辨率最低要求的时候,用 waifu2x 糊弄一个高分辨率图,然后再被这些破网站压缩成 320×180 的小图。

唯一想说的就是当时这个技术可是被小鬼滥用到极致,最火爆的期间各种互联网古董图片都被这些小鬼用waifu2x放大之后发到网上,然后大叫“我找到XXX的高清原图了!”。不明真相的人要是跟他讲这是“放大的”,他还会继续跟你解释“这是高清原图!”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醒的人。

2. style2paints

接触到的第二个 AI 工具应该是 style2paints 。这是一个线稿上色工具。

最初接触这个软件的时候还是V3版本。

screenshot_EHDsLiyVAAAhjDF

网上的AI线稿上色功能基本已经烂了,但是完成度也是稀烂,可以说根本没法用。

Screenshot_2025-03-18_at_23-06-03

最早那一阵子还因为随便上色了一个线稿,画师直接就把我拉黑了。

screenshot_snap2888-starbreaker

screenshot_snap2930

style2paints 出 V4 的时候我写过这么一篇文章:https://blog.catscarlet.com/202002203604.html

202002203604_play_s2pv4/1046.png

screenshot__ERL3IRbUwAADPz-

后来 style2paints 出完 V4.5 之后,说要出 V5,而且放出了不少预览图,效果很棒,但是再也没有过下文。开发者在 GitHub 上还是活跃状态的,只不过全部都是私有提交了。

网上也再没出现过独立的开源上色工具。各个大厂虽然有各种所谓的线上AI图像处理工具,却基本上没有免费的线稿上色功能。收费的倒是一大堆,但是AI出图的效果本身就稀烂,谁知道输出一次期望中的结果之前得花多少冤枉钱。

3. rife

这算是第三个我使用的AI工具。功能是:补帧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项目还是叫做 arXiv2020-RIFE ,后来才改成 ECCV2022-RIFE 的。

但是实际上这玩意放在个人手里意义不是很大。最多就是把互联网早期的GIF表情包改得流畅一点,但是很多情况下 AI 对于补帧和人脑还是两回事。

bilibili:整了个支持Alpha图层GIF动画的放大加补帧转VP9的脚本

在有遮挡性的图像变动的时候,补帧出来的图像就会出错。4.22版本。

screenshot_00000054

(我本地是有更新的模型版本的,但是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主机断电的状况。能确定不是电源供电不足,但具体是什么愿意无从得知)

现在这个技术也被滥用了。

  • 网上有一堆原生30fps被补到60fps的动画资源,看着特别的果冻。也有电影,甚至 YouTuBe 上有 60fps 版本的 复仇者联盟1 看着就像游戏过场动画一样。
  • 很多电视台的代理(IPTV)和电视盒上游,会把 30fps 的视频补到 60fps,看着十分的诡异。
  • 最烂的当然还是显卡厂家,直接搞出 DLSS 这种帧生成的恶心玩意。

我自己看这种全局的恶意补帧视频时觉得就挺恶心的,头晕得很快。但是后来发现大多数人都是瞎子,别说补帧了,帧错误亮度错误对比度错误在他们眼珠子里都没有区别的,盯着一个坏掉的显示器看上几个小时愣没察觉到自己显示器是坏的旁边显示器是好的,瞎。

4. 其他

其他的基本上就没有接触过了。最多就是个 rembg 去背景工具,我也用不上。

再往前还有 AlphaGo,谷歌在打完围棋之后跑去打星际争霸,然后难产了好一阵子。最后不了了之,在网上搜谷歌AI打星际的视频,只能搜到一个播放列表,是 ArtosisTV 解说的 AlphaStar vs Serral,但是解说内容是基于非星际争霸玩家的,AI的每个行为以及星际争霸的每个兵种和技能都要解说一遍,中间夹杂着各种暂停和战术解释,节奏超级慢,12分钟的游戏解说了半个多小时,根本看不下去。这其间谷歌的AI就彻底凉了。

那几年 AI 爆火的时候 Python 从个只是底层干活的脚本语言一跃成为 不学 python 你就落伍了 这种骗术主流。我是懒得去学,这玩意个人学了也是屁用没有。AI 这种技术注定要被大厂捏得死死的。


二、爆火的 DeepSeek 把国际 AI 大厂的股票打废了

国产的 DeepSeek 把以 Nvidia 为首的国际AI大厂打废了,这是事实。但理由并不像国内鬣狗自媒体和阿Q人一样,因为鬣狗阿Q的思路就是成功啦崛起啦疯狂嗷嗷叫,谁叫得声音大谁有理。

Nvidia和其他大厂之所以市值蒸发,是因为他们一直声称的 需要更多硬件更多算力扯蛋

确切的说, Nvidia 摆烂也不是有 AI 才开始的。先是在挖矿潮期间摆烂,后又开搞各种与游戏算力不相关的各种糊弄人的技术。其他各厂基本上也是一样,微软在那搞的 onnx 的也是稀烂(之前我参与修复的 rembg 不能正确使用硬件加速的 bug 就是 微软 onnxruntime 和 Nvidia-CUDA 联手造成的,可见其代码是有多烂)。

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DeepSeek 却用了很普通的过时硬件做出来一个捅了行业技术天花板的产品,这直接戳破了 英伟、微软、英特尔 这么多年来一直给市值吹肥皂的核心理念。 算力不是最重要的 不需要什么大厂技术也能做 一直吹牛逼的玩意其实屁都不是 ,这乐子直接打得 Nvidia 的50系显卡一点都不香,微软的 Win12 不知道该怎么塞烂功能,英特尔的 Ultra 系列定位完全翻车。 活该!

至于 DeepSeek 究竟怎么样?看着那个推理过程好似挺有趣的,但其实推理流程过于营销号,复杂一点的问题就开始胡说,网上难搜到的东西就开始瞎编,就和其他 AI 一样。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00-42-48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00-43-22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00-43-43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00-43-48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01-06-0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01-06-1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01-06-17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01-06-28

(部分错误引用和内容均用红框标注)

这表现实在是太像一个初中没毕业结了婚有了娃,娃娃问你一些客观存在但你完全不知道的知识时,就在那瞎引用瞎推理瞎解释,着实一个爹味浓厚的鬣狗阿Q,着实让本来就生活在这种恶劣环境的人反胃。


三、目前的 AI 到底能做些什么?

首先这个得分场景考虑,也就是,AI 这项技术在谁的手里时才有什么用。

1. 大型IT企业

首先一个前提得讲清楚:

目前的 AI 技术就是 给一个算法喂数据养模型,当相应的数据是 由人类创作的 情况下就十分有争议,说难听点就是 抄袭 。编程AI抄代码,绘图AI抄绘画,医疗AI抄病例,这也是目前相当多一部分人反AI的核心理由。

我的个人观点是:

  • 以一定的目的使用特定的数据训练AI并以此谋私利,那就是 抄袭
  • 将整个互联网数据全部用来训练AI,并公开数据模型,供所有人无偿使用,那不叫抄袭,那叫 人类的知识库

很可惜 人类的知识库 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实现不了。想使用 将整个互联网数据 的就只有大型IT企业,而目前的这些企业都是清一色的自私自利行业毒瘤,他们的存在多数都是对行业弊大于利,唯一的那点利也知识为了保住他们的自身地位罢了。(举例的话就是微软英特尔之流目前在开源界贡献的代码排在首位,但是他们贡献的全他妈的是他们自家用的驱动代码和调用代码,对整体行业有个屁用啊)

2. 中小型IT行业企业

首先中小型企业很少能有能力自己研究算法,在有限的资金和精力之下无法对行业技术作出突破性的贡献。你也不能怪罪他们,很多公司本身为了能正常运营就已经很努力了。

这才是行业真实现状。他们的产出才是老百姓真正能接触到和获益的。

目前据我能看到的,超市电子秤 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传统的大型商超的果蔬摊位基本上都是要有个 负责称重的功能,有些是有专人上秤打标签,有些则是自主称重。现在很多超市都是AI电子秤,把果蔬放上去之后,能直接识别到品名(可能会识别到多种,再人工选择),这个工作量要比纯手选低多了(一个果蔬商超一般都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标签)。当然,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我不知道,可能是电子秤公司自己训练模型,也可能傻屌公司每次都得调用一次大厂的云服务进行图像识别。

当然了!

也可能反过来,因为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可能就不是IT行业出身的,很可能就是个投机人。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了:《Employment for computer programmers in the U.S. has plummeted to its lowest level since 1980—years before the internet existed》

你甚至可以尝试阅读这篇文章的中文AI总结:《财富》:程序员就业降 – 豆包

事实上国内中小型IT行业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已经进一步滑坡了,你可以看一下这个 用户端验证时间 的神奇逻辑:《海航888元的随心飞偷跑了!》,基本就是什么人要写个需要验证时间的代码结果直接丢给AI就复制粘贴了,人脑里连产品设计的逻辑基础都没有。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9_19-59-14

3. 非 IT 行业的企业

首先摆烂的一定不会是普通老百姓。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2_14-22

https://weibo.com/2645861077/Pi3jJBv1w

普通老百姓摆烂都抢不到热乎的。

更别说还有人人喊打的 AI 客服了。


四、目前的 AI 在个人手中到底能做些什么?

1. 作为问答式搜索引擎

因为目前的AI就是一个特速算法的搜索引擎,所以当搜索引擎用是最基本的功能。尤其是在如今搜索引擎(不论中外)的搜索结果质量都暴跌,很多人都期望能在AI上得到好一些的结果。

只不过AI也是从搜索引擎拿结果的……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6_20-38-25

啊不是,我要是自己愿意自己逐像素框选的话那我还问你干球?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7_21-49-05

这是怎么把一个街机游戏识别成 999 和 11eyes 的?还把俩游戏标题合并到一起了?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1_23-29-24

Jay Smith 的 Bad Romance 与 Lady Gaga 的 Bad Romance 是什么关系?你这 DeepSeek 这是要往哪里推啊?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25_20-44_1

我已经无语了。

不得不说很多问题有时候答案是烂得不行。

2. 写垃圾文案

简直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辉煌!废话文学的巅峰!狗屁不通高考满分作文上树!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2_00-03-52

当然我也找到了点正经有点用的功能,那就是语法检测。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2_00-20-26

这玩意对于非母语用户还行,就是也很喜欢在有得没得的地方反复胡扯。没有中文版是个遗憾。国内的产品会拿你的文档做训练,所以千万别用。

3. 编程

・项目

作为一个差不多快被社会淘汰的程序员,说实话,我到现在 IDE 还是在用 Pulsar (原 GitHub 被微软收购后被抛弃的 Atom 的社区派生版本)。什么AI插件我都没安装。

我对于 AI 编程不是很了解,我也不知道这玩意现在到底能干啥。反正大家都吹得天花乱坠的。于是找了某之名 AI 编程 IDE ,cursor,在本地试了一下。

我这手里有一些对我来说解决起来很麻烦的问题,就是不是我自己写的旧代码不兼容新环境的问题,工程量太大,业务逻辑完全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研究这些项目的具体实现。

我就想着,AI工具既然可以导入项目,那可不可以直接让AI把代码过一遍,然后针对新环境的版本把旧代码中不兼容的地方全找出来改掉。

想得美!现在的AI编程工具和搜索引擎一样,还是问答式的。

试着导入了一个项目,然后 cursor 一直不停的有得没得一直在废话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对于因新环境和新框架不兼容的问题一个都没发现。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05_20-14

不得不说,很多人活得非常的 人机

・功能片段

那既然,AI编程这玩意仍然是问答式的,那就干脆继续当搜索引擎用就罢了,根本不需要什么编程插件或IDE编辑器,更不需要什么按量付费编程接口。

事实上,AI在问答式编程输出的结果还挺不错,尤其是在很多 理论上可行且应该有人实现过,但周围所有认识的人都没接触过对应技术 的场景下极为有效,而作为一个腐朽的程序员,我没事就会遇到这种 技术上应该能实现但是我不知道对应技术的入口在哪,而身边完全更是没一个比我更了解响应技术领域的人 ,这时要是在像文中 《我是救兵请来的猴子》 提到过的环境下,至少身边人都会想办法帮你找对应的资源,但是事实上现在国内大部分公司,同事人人自危根本顾不上你,甚至有人巴不得你翻车然后下次被优化的就是你,领导更是觉得「员工遇上瓶颈」乃是天大的 职场PUA 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比如 《从豆包下载无水印图片》 这个用户脚本的核心理念是 跨域下载并重命名图片 。本身下载并重命名图片是 HTML5 协议中<a>的的一部分,但是掺合上跨域后就报废了。理论上这是个安全无风险的功能,但是实际上就是做不到,封死了。绕路办法,如果在网上搜,大部分资源都是告诉你使用 <canvas> 对图片进行跨域下载,但实际上却有更好更干净的办法。这个的确在AI中可以搜到,而在传统搜索引擎搜索的时候,搜索结果却会被 <canvas> 的结果淹没。

・繁琐复杂又没技术含量的代码

在编程开发这一块中,有很大一块工作内容都是 繁琐复杂又没技术含量的代码,尤其是前端开发,经常要计算渲染后图像的位置,或者单个元素的样式。这一块基本没人愿意写,但是很多时候不写不行。

这种工作交给 AI 却是非常的巴适。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2_00-41-37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5_20-49-15

有些时候国内AI编程的确会给出点惊艳的地方,比如需要临时文件或文件夹的时候知道 mktemp 。微软这种背靠 GitHub 的 Copilot 甚至都只会原地拉屎。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06_14-18

但是却并不 100% 可靠。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6_01-36-48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6_01-38-28

・复杂逻辑的编程

上一点复杂逻辑,AI编程就很容易挖坑。

比如AI会犯最经典 初级程序员错误 ,第二次循环时忘记把标志位重置。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06_14-23

(原链接找不到了只剩下文件了)

以及基础命令经常想当然,上下文对应不上。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7_06-36-16

红框位置的 type -f 对应的是 文件 ,但是上下文里写得清清楚楚的是在处理 软链接,应该改使用的是 type -l 才对。

只要上一点逻辑,那出错的情况就特别多。而且由于这代码不是你亲自写的,所以你要重新读一遍所有代码才能理清其逻辑,之后才能找到 Bug 所在。

经典的 编程即是10%的时间写代码,90%的时间找bug,那 10% 才是编程的真正乐趣。而大范围引入AI进行编程后,编程是1%的时间写代码,99%的时间找bug

把编程唯一的快乐送给AI,把屎留给自己吃。

4. 绘画

这一块既是最有争议的一块,亦是我用到的最多的一块。

说来也挺可乐的,程序员在AI领域用到最多的功能不是AI编程……但话又说回来,我自己会编程我为什么还要找一个不靠谱的AI给我添麻烦?没上过班没被同事坑过还是怎么回事?

其实2022年那阵我就接触过 dalle-mini ,然而当时AI绘图基本上只能到这个程度: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2-06-08_15-24-18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2-06-08_14-22-06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2-06-08_14-08-33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2-06-08_14-04-19

怎么说呢,有些输出的确是带着灵魂的,但是整体上一塌糊涂。你可以看到每个输出中都或多或少带着核心细节。

现在AI出图已经今非昔比了。

screenshot-生成特定风格图片-2136008435344130-20250322221645

screenshot-生成特定风格图片-2134056610409986-20250322215006

・尝试本地化

首先当然是尝试在本地部署这玩意。在网上搜了下,基本都在说 comfyui 。这玩意我看了一下,支持 Docker ,那就毫不犹豫部署了。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19_17-50-18

然而实际使用效果不太乐观。

comfyui 的默认模型出图基本是这样的: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19_19-56-15

离实际能使用差太多了。

而目前可以在线上无限次数使用的AI生成图像工具,我找到了两个:豆包和百度,他们的出图效果是这样的。

豆包: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19_20-07-18

百度: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19_20-06-59

百度英文解析: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19_20-07-33

(豆包不支持纯英文解析)

百度的出图效果要比豆包差一些,但是在关键字很少的情况下精度比豆包要高,但但是关键字超过一个限度之后百度的精度就急转直下彻底崩了。

我检查了一下,comfyui 应该是需要手动添加模型。但是我尝试了几个例子看起来很不错的模型,在执行到 VAE Decode 时,主机就会直接断电重启。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2_01-14

我个人认为应该不是电源供电不足的问题,因为在 KSampler 阶段,显卡就已经跑满 200w 了。同样的问题也在 rife 上出现过(前文也提到了),使用 4.22 模型就正常,使用 4.25 模型就会断电重启。虽然我也怀疑是显存不够的问题,但是 comfyui 比较小的模型只有 2G 多就会导致我断电重启,而 rife 4.25 模型与 4.22 模型都只有不足 20M ,这就不太像是显存不够的情况。而且我的显卡是 GTX1080 8G 版本的,实测最多也只用掉 6G 多一点。

只能怀疑是驱动问题了,毕竟 GTX1080 这个老显卡是诞生得比挖矿潮还早。但没有办法了,我之前把系统升级后(从 Linux Mint 20.3升级到 Linux Mint 22.1,基于Ubuntu20.04到Ubuntu24.04),驱动版本还是550,CUDA也只是从12.2升级到了12.4而已,而最新版本貌似是12.8。我也不清楚到底是 GTX1080 只能装这么高,还是有什么其他限制。Nvidia 官网倒是有一个 575版本,Linux Mint官方没说正式支持,我也不想试。毕竟即使跑 comfyui 的默认模型,显卡的噪音都超大,温度直达 70 度以上(风扇57%转速,再提高那噪音就真的难以忍受了),而仍然要等很久才能出一张图。

本地化部署这事只能暂时放弃,等有新电脑新显卡再说吧。

・放大图片工具

出图只能用线上工具,那顺带看看线上工具都有哪些功能,结果发现百度放大图片的功能效果竟比我本地的 waifu2x 要好。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22_20-26-52

(左图:百度放大。右图:本地 waifu2x 放大)

这我可接受不了。立刻把本地的图片放大工具换成 Real-ESRGAN ,测试一下。

把图片缩小,然后再用 Real-ESRGAN 放大,然后离谱的就来了。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23_00-11-47

(左图:Real-ESRGAN animevideov3 模型。右图:原图)

animevideov3 不知道为何图片变得有点鲜艳了?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23_00-12-01

(左图:Real-ESRGAN x4plus 模型。右图:原图)

x4plus 放大后竟然比原图还清晰!太离谱了。

这让我想起了网上传闻的「断崖上未融化的雪块被相机AI补全成坠崖的白色尸体」的乐子了。

・去背景工具

本地化了 rembg ,因为命令行真的太好用了,比起线上工具实在太方便。然而 rembg 的代码质量稀烂,依赖的环境(onnxruntime,cuda-cudnn)更是烂到彻底。为此做了不少工作。我根本就不是个写 Python 的。

反正最后调通了,而且把模型更新到了 birefnet ,效果比默认的 u2net 好非常多。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20_15-32-10

(左图:u2net 模型。右图:birefnet 模型)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2-20_15-32-20

(左图:u2net 模型。右图:birefnet 模型)

・线上出图工具

前文也讲了,我找到的可以在线上无限次数使用的AI生成图像工具有两个:豆包和百度。豆包出图效果比百度强一点。

只不过除了模型比较强大以外,豆包仍然有着所有AI图像生成工具都有的毛病:不听话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03_11-27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03_11-28

这完全不日系赛璐璐芳文社好吧,这都给干到韩国去了。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0_17-12

特别喜欢给妹子穿过膝袜。裤袜搞错就已经很烦了,裤子都给你忽略了。

screenshot-生成动漫风格图片-1804857296308738-20250310150611_realesrgan2x-1

我之前想搞一个倒霉OL妹子的插画想做个有连续剧情的系列,比如妹子加班后下班下大雨,顶着雨去地铁站,结果豆包不会画折叠雨伞,我总不能让妹子淋雨吧?这个就算是情节也实在太不礼貌了,结果发现豆包也不会画「湿衣服」,可乐。

百度却非常的会画「湿衣服」,不仅如此,貌似百度画出来的衣服全都是湿的。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0_19-0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2_01-15

发觉百度的输出都特别的色情……

然后是如果遇到AI完全不能理解的内容,出图就特别的诡异。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09_22-43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09_20-5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09_20-50_1

(开车很困难)

有时候干脆就是精神污染……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2_23-52

不仅如此,线上工具还有敏感词屏蔽词和谐词汇,而且理由也过于欧亨利了。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2_22-06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3_23-29-39

这是有多怕有人用AI生成「铁链女」的照片啊?

你就只能靠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绕过屏蔽词。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2_22-08

另一大问题就是让图像上拥有超过1个的关键性事物。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3_01-39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3_11-35

一个人拿着一个有特性的事物,或者两个人,就会出错。

貌似这个问题是AI的通病,AI不听话乃是日常,因为人类一句话能讲讲明白一件事情哪个关键词轻哪个关键词重是主观的,两个人能顺利交流那是电波对上了,不能顺利交流那至少一个人看另一个人是傻逼。AI 不一样,AI 没得交流,现在的 AI 只是「训练」出来的。

网上传闻 FLUX 就要靠谱很多,但是本地部署的要求则高得更加离谱。本来在研究这玩意期间发现需要研究的内容就不仅仅是 ComfyUI,还有 LoRA、ControlNet、IP-Adapter 这一堆看着就乱七八糟的玩意就烦了,我又不是专门画图的画师,专门画图的画师也不会用这种完全是另一个领域的工具坑自己。烦了烦了,不研究了。

・线上改图工具

这算是出图工具的子集。

screenshot-赛璐璐风格少女绘制-1843589592669954-20250312154607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2_15-32

百度的出图效果就巨烂,改图效果更是差劲。事实上百度的那个AI图像编辑废柴得不行。

而豆包则超可笑的只要看到特朗普就生成失败。

最后单独生成了个图片然后用 rembg 去掉背景后再用 GIMP P上去。

screenshot-生成动漫风格图片-1845130723445762-20250312162334

screenshot_-Part-GTY-2202534763-1-1-1_realesrgan2x-1


五、目前我的态度

1. 对个人

我目前个人认为,AI 在个人手里最多只是个大玩具。

讲了这么多工具类的产品,没有多少是能在生产生活中切实获益的。或许像抠背景这种工具在艺术照或者COS照方面能有点用途,或者黑白老照片上色(但是能本地化的上色工具我又没找到)。

可能做创作时可以用 AI 做一些单页插画。但是做漫画就很困难,因为内容的连续性基本无法维持,很容易崩坏。

编程方面,虽然有牛逼吹说有人完全靠AI开发了APP,我觉得那是真吹牛逼。仅是编程环境搭建这一块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令人生畏的第一座大山,大部分人根本走不到 Hello World 这一步就早早崩溃了。

剩下的就只能用来做坏事了。

2. 对各个企业

・国际

英伟达微软英特尔,仨破玩意早崩早开心。就是不清楚先被 DeepSeek 揭开丑陋真面目后又被川普背后捅刀子的股票崩溃后,到底能对这仨死玩意有多大伤害。

其实我觉得 英伟达 内心是害怕的。当年挖矿潮,捅他刀子的并不是显卡商,而是 ASIC 。我觉得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得挨真刀子,所以他得把 CUDA 这一块跟 微软 绑得死死的。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5_23-05-41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5_20-16-44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5_20-17-04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15_20-18-12

(至今我们仍然不知道 ASIC 将如何跨过 AI运行环境 这个门槛)

就是不知道其他大厂到底和英伟达是不是一条心。

screenshot-生成特定风格图片-1932475492982018-20250315210448

而微软的 onnx 烂得曾让我想干脆把看到的 AI 小项目都改写成 腾讯 ncnn 的。这玩意如果要做对比的话:

  • onnxruntime 和 cuda 组合起来的运行环境一般需要 2GB 到 几十GB 的硬盘空间(不包含模型文件),启动速度超级慢,安装各种依赖包很可能搞崩溃你的系统。跨平台安装有完全不同的安装依赖。在日常主机上安装高风险高困难,只有使用 Docker 这种容器才能安全的保证主机不被污染。
  • 腾讯的 ncnn 则完全不需要用户安装任何依赖包,只要操作系统的驱动正确就可以了,整套环境是基于 Vulkan API 实现的,。整个运行环境大概在 几十MB 左右(不包含模型文件),非常的轻量。跨平台只要预编译对应的二进制文件即可。纯绿色。

然而一个巨大的门槛挡住了我,ncnn需要的编程语言基础是C系,对我来说完全是另一个领域,搞不定。

・国内

百度风投 和 DeepSeek 一栋楼。

腾讯有着最好的 ncnn 但是学习门槛略高,而且很明显国际老流氓们都提防着这个山寨王。

阿里?谁他妈的为了个问答系统还要专门安装一个浏览器,甚至产品主页都没适配PC端的桌面浏览器。烧钱疯狂投广告搞得各个平台都跟得了癣病似的。能滚多远滚多远。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4_00-35-27

国家超算互联网中心?我跟你讲要不是因为秋风于渭水写的这一篇DeepSeek R1 可免费/白嫖网页版一览,我都不知道这玩意存在。这玩意是来搞笑的吧,自己建了一个 DeepSeek 服务但是这鸡巴什么玩意?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4_00-56-25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5-03-24_00-57-46

互联网的里程碑在这破玩意嘴里被贬成了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六、结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篇文章写到中途的时候发觉内容太多太长。想过从中间拆开,分成多篇文章发布,但想了半天,去他妈的。

The post 是时候在我这里聊一下人工智能了 first appeared on 石樱灯笼博客.

2025 二月读地球科学 设计理论 文学小说 传记 佛经…… 10 本

2025年3月5日 01:17
过去的一百年,人类的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对世界的认识,也突飞猛进。对比90年前写就的《46亿年的地球物语》和最近的《地球的故事》,能看出人类对目前已知的唯一的生命栖息地–地球–的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还有许多谜题要解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地上地下,均没有前进多少距离。即便睁开双眼,宇宙就涌入脑海,人们还在为眼前的利益而争斗。 有时,有些想不明白,人类写那么多书,从中都学到了些啥?睁着眼睛,看似眼神明亮,实际上还不如睡着的时候好些。 残思飘忽意徘徊
孤舟探幽感人怀
落花流水怜君远
斜月三星载梦来 祝愿今夜无人失眠。

2025 一月读科学史 心理学 宗教 育儿小说…… 11 本

2025年2月12日 19:44
历史有两种:一种是记录发生了什么,一种是基于事实的阐发,解释,重建。 有时候,很难将两者分清。比如,记录什么不记录什么,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某种视角的重建。 有时候,我们所相信的事实,其实是编造的故事。而,编造者是自己。也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深信不疑。

我拥有的只有我的死亡

作者 dimlau
2025年2月8日 12:30

今年第一篇博客提到,定格咖啡馆搞读书活动,每月共读一本书,读完的朋友可以到定格咖啡馆免费喝一杯咖啡——不是比赛领奖品,而是以咖会友。一月份我们共读的是《斐多》,是《柏拉图对话集》的一个篇章。我是笨人,读书也只是闲暇娱乐,所以很少反复读一本书。但是写人赴死的书,却经常打动我,让我想反复读。《斐多》写的是苏格拉底临死前的一些对话,我也读了好几遍了。

亲友们愿意为他花钱买命,愿意帮他逃亡,为什么苏格拉底非要接受不公正的审判,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因为他认为如果违背自己曾经教导他人去遵循的原则,活下去又如何自洽呢?别人或许可以自欺欺人,而他却是认为「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的人啊。

从三是单数这个概念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热与冷的概念、冰与火的实例,苏格拉底带着我们推导出了灵魂不灭这个结论。《斐多篇》里的这段论证着实让我热血沸腾,十分想要推荐所有人一起阅读和辩论。读罢妳或许还会有所质疑,尽管提出来,希望苏格拉底不灭的灵魂在某处能够听到,和妳一起继续论证——这正是他所追求的,他说:「一个人最坏的毛病就是厌恶论证……我并不热衷于是自己所说的话在听众心中显得真实……那是次要的事,主要的是(通过辩论)使我自己相信它」 1

苏格拉底真的不怕死亡吗?我不敢揣测,但他临终的论证,请求朋友加倍地提出质疑,并且在最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类似高维度时空的,灵魂将要去的,更好的所在,这些都让我忍不住流泪。我们有时会说,为了某些信念愿意付出一切。其实我们所拥有的,归根到底只有自己的死亡,而苏格拉底付出了他的所有,我愿追随他。


  1. 章节编号 89D、91A。 ↩︎

fin.

纸质书

作者 dimlau
2025年1月24日 18:43

读一本纸质书的大部分时间,心情都是愉悦的,能轻易看到自己的进度——离读完并不遥远;已经读了这么多了。被已知内容引领向未知内容的悸动中,种种反馈都是好的。但是读到末了,眼看着剩下的越来越薄,意犹未尽,担心结束得仓促,安慰自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时的那种忧伤,随着每次翻页,越来越深。合上封底,翻来覆去再把书本反复打量。这种实感,读电子书体会不到。

fin.

为什么读书

作者 dimlau
2025年1月1日 21:10

咖啡馆历来会在开年做些活动,今年是搞鼓励大家多阅读的活动。活动开始之前感觉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读书、为什么一个咖啡馆要做读书活动。

能讲出许多读书的好处,比如说从书中接触未知进而去了解未知,又比如在有限的生命里感受无限……我因阅读受益,但我不喜欢这个逻辑——为了好处而读书。读书不为什么,可以读就去读。非要按照这个句式回答的话,那么读书就是为了不去做明知不好的事。刷短视频妳知道不好,为什么不用那个时间来读书呢?颓丧着自怨自艾妳觉得不好,为什么不把那个功夫用在读书上呢?我们这里不是讨论什么事好或不好,只是说,妳觉得不好的事情,就可以不去做。读书正好可以填补那些空出来的时间。明知不好却无法止步,这是我最无法接受的说辞,其后往往还会跟着「人总要吃饭」之类的废话。NO!NO!认为错的事就不要去做,这是基本,然后才有资格谈尽力去做对的事——妳认为错的就不做,这本该简单,所以追求真理,在行动之前就有何为真理这个问题需要仔细探究,所以显然是更难的事业。

扯远了。我从来没有野心或信心改变世界。但另一方面我始终坚信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影响周遭。于是就希望组织简单的小游戏、小活动,能对那些尚在迟疑的朋友有些鼓舞作用。读书活动当然就是其中之一。

fin.

夜晚的潜水艇

作者 dimlau
2024年12月30日 21:16
题图

首先是被陈春成的想象力吸引住了。小时候我也是会对着阳光下的灰尘发呆的小孩,多久没有那样自顾自地幻想了呢?想象力当然是会退化的,即便刻意凝视灰尘发呆,也会发现,再也没法长时间地专注于构建一个每粒灰尘皆为星球的宇宙了。

但是——不排除是因为羡慕嫉妒作者的想象力才会这样觉得——他偷懒了,肆意挥洒想象力已经足以折服读者,所以就少了些让人感觉到辛苦的、笨拙的、真实的东西。绚丽的想象力构建出另一场更动人心弦、更跌宕起伏的邂逅,却始终没能渗透进王子和公主平淡的婚后生活里去。甚至在某些篇幅妳会感觉作者把想象力用在了为接受按部就班找理由,而我这个挑刺儿的读者,总还是期待着看到平凡日常里开出的花。

尽管如此,让我评分的话:5/5。为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喝彩,为全情投入的感受干杯;这样我们就不会永远活在遏制感受、抹杀灵感、限制自由的世界里。

fin.

2024年的已读书单+观影记录

作者 Jeff
2024年12月31日 20:00

2024年依然是忙忙碌碌的一年,但再忙碌,阅读、观影和听歌都不可或缺。今年完成阅读量较去年提高,一共读了88本,读完60本(专业书籍除外),可能和读了几本小书凑数有关系。今年坚持348天有拿起书本(更多是电子书),其中微信阅读699小时,保持平均每天阅读2小时。书籍偏重文学类,主要作者有鲁迅、村上春树、戴维·梭罗、三毛、黑塞、莫泊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继续把梭罗和黑塞的其他著作读完,重读三毛、鲁迅和村上春树。今年还读了李娟和庆山(安妮宝贝)的新书,让人汗颜,可能是我欣赏不来。

纸质书的购买逐年下降,电子书比重已经达到70%以上。水墨屏阅读体验已经很好,多设备之间阅读进度实时同步,笔记整理效率更高,便携性更高。硬件我用过 KPW1 和 KPW3,更换到小米多看 Pro II 主要为了安装微信读书。而纸质书除了特别经典的,都是逐年在清理。(书架强烈建议买有柜门的,不然没几年书就发黄严重,灰尘还不好清理。)

阅读计划上,明年可能会进行佛学、园林和极简方面的专题阅读,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关注极简方面的新书。但读书还是比较随性,遇上什么读什么。

建议不要带着功利心去阅读,不要追求读完有多少收获,会让你浮躁,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除了阅读,今年观影68部,较去年下降很多。主要感受是现在的电影真的不咋样,看电影只是为了打发一些苦闷的时间,而不是像以前去寻找去欣赏一部好电影。消费,而不是欣赏。听歌方面全年应该在600小时以内,偏少。基本听老歌,大爱老歌,下半年古典音乐偏多。原计划今年入手一款木质书架音箱,最终担心吃灰搁置。

目前使用纯文本的方式记录已读+观影+听歌的内容,已经脱离某瓣运行3年,情况良好。那些“傲气”又不思进取的应用和网站都等待消亡吧。离开某瓣之前,我用“豆坟”全量导出了所有数据,至2021年共使用某瓣13年,书籍标记已读589本,想读53本,电影已看2425部,想看5部,音乐已听1251专辑,想听6专辑。

2024 已读书单

1. 《野果》[美]亨利·戴维·梭罗 / 梁枫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2018-08 / ★★★★
2. 《缅因森林》[美]亨利·戴维·梭罗 / 路嵩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2019-04 / ★★★★
3. 《四季之歌》[美]亨利·戴维·梭罗 / 仲泽 / 译林出版社 / 2020-10 / ★★★★
4. 《一个人的远行》 [美]亨利·戴维·梭罗 / 任小红 / 哈尔滨出版社 / 2018-01 / ★★★★
5.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雷殿生 / 中译出版社 / 2017-05 / ★★★★★
6.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05-12 / ★★★★
7. 《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 [美]艾米莉·狄金森 / 董恒秀、赖杰威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9-07 / ★★★
8. 《北方的空地》 杨柳松 / 重庆出版社 / 2011-04 / ★★★★
9. 《地下室手记》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 曾思艺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20-05 / ★★★★
10. 《地下室手记》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 臧仲伦 / 漓江出版社 / 2019-10 / ★★★☆
11. 《形影不离》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 曹冬雪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22-02 / ★★★
12. 《布鲁克林有棵树》 [美]贝蒂·史密斯 / 梅静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23-03 / ★★★★
13. 《读梦:村上春树长篇小说指南》 译文讲书工作室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4-01 / ★★★
14. 《挪威的森林》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1-02 / ★★★★
15. 《且听风铃》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07 / ★★★
16.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1-11 / ★★★
17. 《1973年的弹子球》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8-08 / ★★★★
18. 《寻羊冒险记》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3-06 / ★★★★
19.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7-07 / ★★★★
20.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3-06 / ★★★★
21. 《舞!舞!舞!》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07 / ★★★☆
22. 《奇鸟行状录》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9-08 / ★★★☆
23. 《斯普特尼克恋人》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06 / ★★★★
24. 《海边的卡夫卡》 [日] 村上春树 / 林少华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08 / ★★★★
25. 《四季之歌》 [美]亨利·戴维·梭罗 / 仲泽 / 译林出版社 / 2020-10 / ★★★★
26.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 南海出版公司 / 2022-04 / ★★★★
27. 《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 三毛 / 南海出版公司 / 2021-10 / ★★★★
28. 《两地书》 鲁迅 许广平 / 古吴轩出版社 / 2020-10 / ★★★★
29. 《天工开物》 [明] 宋应星 / 李经邦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2023-03 / ★★★
30. 《鼠疫》 [法] 阿尔贝·加缪 / 李玉民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18-03 / ★★★★
31. 《命运》 蔡崇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22-09 / ★★★
32.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 / 南海出版公司 / 2023-01 / ★★★★
33. 《觉醒时刻》 鲁迅等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23-04 / ★★★★
34. 《一生》 [法] 莫泊桑 / 盛澄华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1-01 / ★★★★
35. 《龙与地下铁》 马伯庸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24-01 / ★★★
36. 《极简父母法则》 [英]理查德·泰普勒 / 侯文帅 / 钮跃增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7-09 / ★★★
37. 《羊脂球》 [法] 莫泊桑 / 郝运 / 王振孙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1-01 / ★★★★
38. 《笔记的方法》 刘少楠 / 刘白光 / 新星出版社 / 2023-10 / ★★★★
39. 《漂亮朋友》 [法] 莫泊桑 / 王振孙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0-08 / ★★★★
40. 《清冽的内在》 庆山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3-12 / ★★
41. 《火车快开》 李娟 / 花城出版社 / 2022-09 / ★★
42. 《彼得·卡门青德》 [德] 赫尔曼·黑塞 / 胡其鼎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3-01 / ★★★★
43.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德] 赫尔曼·黑塞 / 易海舟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19-01 / ★★★★
44. 《伤逝》 鲁迅 / 赤尔斯 / 2023-10 / ★★★★
45. 《项链》 [法] 莫泊桑 / 周丽霞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2018-03 / ★★★★
46. 《鸳鸯六七四》 马家辉 / 花城出版社 / 2020-09 / ★★★★
47. 《独处的人:蒙田随笔》 [法]米歇尔·德·蒙田 / 全志钢 / 微信读书 / 2024-07 / ★★★
48. 《我在岛屿读书》 余华 / 苏童 / 西川 / 房琪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24-04 / ★★★
49. 《夜色和月光》 [美]亨利·戴维·梭罗 / 仲泽 / 译林出版社 / 2020-10 / ★★★★
50. 《这才是我说的》 鲁迅 / 花城出版社 / 2022-04 / ★★★★
51. 《野草》 鲁迅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4-11 / ★★★★
52. 《彷徨》 鲁迅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1-08 / ★★★★★
53. 《至少还有文学》 宗城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22-03 / ★★★★
54. 《萨达那》 [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 钟书峰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2-11 / ★★★
55. 《杨绛散文》 杨绛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3-12 / ★★★★
56. 《故事新编》 鲁迅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1-07 / ★★★★★
57. 《呐喊》 鲁迅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1-08 / ★★★★★
58. 《滕王阁序》 王勃 / 北京汇聚文源 / 2024-09 / ★★★★
59. 《岳阳楼记》 范仲淹 / 简读互动 / 2024-08 / ★★★★
60. 《旋转木马》 毛姆 / 刘钟梁 / 东西时代 / 2023-04 / ★★★★

2024 观影清单

1. 《花月杀手》 2023 / 美国 / 2024-01-06 / ★★★
2. 《不虚此行》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06 / ★★★
3. 《二手杰作》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07 / ★★★
4. 《热搜》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09 / ★★★
5. 《走到尽头》 2023 / 日本 / 2024-01-10 / ★★
6. 《河边的错误》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10 / ★★★
7. 《画江湖之天罡》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11 / ★★★
8. 《白塔之光》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16 / ★★★
9. 《红色天空》 2023 / 德国 / 2024-01-19 / ★★★
10. 《绝境盟约》 2023 / 西班牙 / 2024-01-19 / ★★★
11. 《涉过愤怒的海》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23 / ★★★
12. 《洋子的困惑》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25 / ★★★
13. 《别流淌呀,河水》 2023 / 日本 / 2024-01-25 / ★★★
14. 《茶啊二中》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1-27 / ★
15. 《杂种》 2023 / 丹麦 / 2024-01-27 / ★★★★
16. 《农民》 2023 / 波兰 / 2024-01-28 / ★★★
17. 《坠落》 2022 / 英国 / 2024-01-29 / ★★★
18. 《养蜂人》 2024 / 美国 / 2024-02-17 / ★★
19. 《瞒天过海》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2-20 / ★★★
20. 《首尔之春》 2023 / 韩国 / 2024-02-24 / ★★★★
21. .《年会不能停》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3-02 / ★★★
22. 《动物王国》 2023 / 法国 / 2024-03-03 / ★★★
23. 《周处除三害》 2023 / 中国台湾 / 2024-03-09 / ★★★★
24. 《美国小说》 2023 / 美国 / 2024-03-11 / ★★★★
25. 《那些野兽》 2022 / 西班牙 / 2024-03-12 / ★★★
26. 《完美的日子》 2023 / 日本 / 2024-03-14 / ★★★★
27. 《黑暗物质 第三季》 2022 / 美国 / 2024-03-27 / ★★★
28. 《一生》 2023 / 英国 / 2024-04-01 / ★★★
29. 《机器人之梦》 2023 / 西班牙 / 2024-04-01 / ★★★
30. 《老狐狸》 2023 / 中国台湾 / 2024-04-05 / ★★★★
31. 《沙丘2》 2024 / 美国 / 2024-04-11 / ★★★★
32. 《繁花》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4-20 / ★★★★
33. 《僧侣和枪》 2023 / 不丹 / 2024-04-20 / ★★★★
34. 《第二十条》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4-27 / ★★★
35. 《飞驰人生2》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5-01 / ★★★
36. 《城中之城》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5-12 / ★★★
37. 《盟军敢死队》 2024 / 美国 / 2024-05-13 / ★★★
38. 《火星特快》 2023 / 法国 / 2024-05-15 / ★★★
39. 《银河写手》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6-04 / ★★★
40. 《鲭鱼罐头》 2022 / 日本 / 2024-06-12 / ★★★★
41. 《职业杀手》 2023 / 美国 / 2024-06-20 / ★★★
42. 《庆余年2》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6-24 / ★★★
43. 《九龙城寨之围城》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6-25 / ★★★
44.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2024 / 美国 / 2024-06-28 / ★★★
45. 《走走停停》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7-16 / ★★★★
46. 《犯罪都市4》 2024 / 韩国 / 2024-07-20 / ★★★
47. 《谈判专家2》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7-21 / ★★★★
48. 《猩球崛起:新世界》 2024 / 美国 / 2024-07-23 / ★★★
49. 《填词L》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7-27 / ★★★★
50. 《绝地战警:生死与共》 2024 / 美国 / 2024-07-30 / ★★★
51. 《逆行人生》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8-10 / ★★★
52. 《年少日记》 2023 / 中国香港 / 2024-08-12 / ★★★
53. 《泳者之心》 2024 / 美国 / 2024-08-13 / ★★★★
54. 《龙卷风2》 2024 / 美国 / 2024-08-14 / ★★★
55.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8-15 / ★★★
56. 《狗阵》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8-23 / ★★★
57. 《我的阿勒泰》 2024 / 中国大陆 / 2024-08-24 / ★★★
58. 《富都青年》 2023 / 马来西亚 / 2024-09-12 / ★★★
59. 《逆岭》 2024 / 美国 / 2024-09-13 / ★★★
60. 《孤注一掷》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09-17 / ★★★
61. 《姥姥的外孙》 2024 / 泰国 / 2024-09-19 / ★★★★★
62. 《劫机》 2024 / 韩国 / 2024-09-27 / ★★★
63. 《双狼》2024 / 英语 / 2024-10-05 / ★★★
64. 《乘船而去》 2023 / 中国大陆 / 2024-10-06 / ★★★
65. 《荒野机器人》 2024 / 美国 / 2024-10-26 / ★★★★
66. 《变形金刚:起源》 2024 / 美国 / 2024-12-10 / ★★★★
67. 《剑来》 2024 / 中国 / 2024-12-17 / ★★★
68. 《因果报应》 2024 / 印度 / 2024-12-20 / ★★★★

附:2023年的已读书单2022年的已读书单2021年的已读书单

2024 十二月读美国史 小说…… 4本

2024年12月31日 01:06

总结

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的阅读,交代给了美国历史。 读了两本通史,一本是保罗·约翰逊的《美国人的历史》,坎里克·方纳 的《给我自由!》。中间,穿插的是美国独立战争后建国的那几年的历史,由约瑟夫·J.埃利斯写的《缔造共和》。 比较起来,方纳是自由派,约翰逊是保守派,埃利斯因为研究的是开国元勋们,而很少在作品中表现出政治倾向。

夜晚的潜水艇

作者 dimlau
2024年12月30日 21:16
题图

首先是被陈春成的想象力吸引住了。小时候我也是会对着阳光下的灰尘发呆的小孩,多久没有那样自顾自地幻想了呢?想象力当然是会退化的,即便刻意凝视灰尘发呆,也会发现,再也没法长时间地专注于构建一个每粒灰尘皆为星球的宇宙了。

但是——不排除是因为羡慕嫉妒作者的想象力才会这样觉得——他偷懒了,肆意挥洒想象力已经足以折服读者,所以就少了些让人感觉到辛苦的、笨拙的、真实的东西。绚丽的想象力构建出另一场更动人心弦、更跌宕起伏的邂逅,却始终没能渗透进王子和公主平淡的婚后生活里去。甚至在某些篇幅妳会感觉作者把想象力用在了为接受按部就班找理由,而我这个挑刺儿的读者,总还是期待着看到平凡日常里开出的花。

尽管如此,让我评分的话:5/5。为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喝彩,为全情投入的感受干杯;这样我们就不会永远活在遏制感受、抹杀灵感、限制自由的世界里。

fin.

2024 十一月读军事,觉醒,黄易……7 本

2024年12月4日 22:07

总结

黄易的《日月当空》从十月开始看,看到 11 月份,一共 18 册,花了六十几个小时。算作一本。觉得他的武侠连载,都在给他的第一本武侠《破碎虚空》重开时空,重写故事。 战争。人类真是爱打仗。赢了要战备,输了更要战备。要么是在打着,要么是在准备下一回。永远是总有个地方在打。打着打着,历史就出来了。 于是,总觉得,外面有什么需要拯救。开了宗教,普度众生。开了博物馆,在一个文明或文化失落之前,保留其物质信息。一面彼此消灭,一面彼此保留。 于是,一面看着这一切,一面惊奇不已。

WordPress RSS 排除特定分类 & 推送旧文更新

作者 Kevin
2024年11月7日 17:44

最近 Kevin's Space 被我折腾的挺凶,已经逐步从轻量级个人博客慢慢变化成综合性网站了。当然啦,网站内容方向和之前的并没有变化,只是数量上可能更多更细了,且难免会有一些转载的或者大多数博友不那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我需要在 RSS 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屏蔽,可能会是整个目录,亦有可能是某些特定文章。

同时呢,还有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文章我会反复更新,我可能也会去再次推送 RSS 给订阅者。以下是我对这些操作的简单记录,您各位老鸟做个参考。

1. 在 WordPress RSS 中排除特定分类文章

因为考虑到 Kevin's 有不少 RSS 订阅者,但同时呢我这又要更新不少订阅用户不喜欢看的内容,所以要在 WordPress 的 RSS 中隐藏特定分类的发布。如此便需要对 functions.php 文件进行一些修改以筛选 RSS 的输出内容。这是一个基本的步骤描述:

  1. 打开您的 WordPress 主题文件夹,找到并编辑 functions.php 文件。
  2. 选择一个对应的隐藏分类的 id。
  3. 在 functions.php 文件中,加入以下的 PHP 代码:
function myFilter($query) {
    if ($query->is_feed) {
        $query->set('cat','-5'); // 这里的 -5 应当替换为您想隐藏的分类 I..... [ 阅读全文 ]

原文链接: https://www.shephe.com/website/wordpress-rss-enhance/
版权声明: Kevin's Space 版权所有,转载请用明链标明本文地址
本站相关: 随机文章 | 站长微博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捐助作者

读完易经 我给川普算了一卦

2024年11月6日 03:12
今天是美国大选的投票日,正在计票。忽然想起来我学 易经 的时候,给川普的竞选卜过一个卦,并且写了一篇文章。 卦是7月10日卜的,文章是 7 月底就写就了的。给少数几个人看了之后,似乎就忘了发出来。 现在,大选尘埃未落。将其公布出来,大伙儿跟我一起看看是否应验,也不枉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下面是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