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两个娃的过程中,有时(不经常)会想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今年四月份以来,因为自身和外界一些事情的触动,更加集中思考这个问题,也想解决自己的一些困惑,于是特意去了附近的区图书馆,试图从书中找到一些启发和解答。去借书才知道,原来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如此之多,摆满了几排长长的书架,书名也是五花八门。
借书时,被hillway投来一种怀疑的眼光,但我觉得自己能主动去反思,总比不学习的有一定效果。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发现理论和现实的差距。比如两个娃不认真写作业或打闹争抢东西,看到后生气急躁起来还是会大嗓门。没想到小猪仔会去拿来我借的书,说:“书上写的要做温和的父母,不吼不叫,还是你自己借来看的书呢。”这样提醒一下很有作用,这时我也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尝试平静下来讲话。而反思自己做父母的过程,不仅是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与孩子相处,也是在反思如何做自己。细想来,其实与人相处之道、交流沟通的本质都是一致的。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借了十几本,有网上推荐的,也有一些是自己在书架前挑选的。翻多了发现,有些书观点都比较类似,有些书观点比较另类,有些书说教味理论性太强(有些书还未看)……感觉还是那种贴近现实生活接地气,有实操性说服性,类似谈心聊天的表述方式,比较容易让人读下去。以下是自己觉得有帮助和启发的段落,整理了出来(并非书中原句):
《妈妈这样做,孩子更聪明》 (【日本】谷亚由未)
(一)为人父母要做的事情
1.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孩子在12岁前尽早养成自主学习和一定生活自理的能力,多认同鼓励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识,父母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形成自我意识有很大影响。
2.孩子的人生由父母的说话方式来决定。说话的态度和内容等,会印进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自我意识。语言具有强大能量,一切从正面的、积极的潜意识中所激发出来的语言,都能够给孩子的未来增添一份勇气和干劲。传达信息多以“我”“我们”为主语,而不是“你”。平时对孩子多些耐心、少些脾气,多用正面引导语句,表达关怀和信任,而不是负面的苛责的反问句,会不自觉传递出消极的焦虑和担心,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和自暴自弃。
3.用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对待孩子,学会聆听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意见和难以抑制的情绪搁一旁,注意孩子的情感变化,附和孩子说话的内容并表示赞同,让孩子完全放开戒备心,感觉到父母愿意接受真实的自己,这样孩子感觉踏实,才会充满前进的动力,拼命努力茁壮成长。
4.家长也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每天乐观快乐的生活,应该有自己的世界,拥有自信和受人尊敬的形象,而不是每天满腹牢骚愤愤不平,这样才能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
5.孩子的未来由父母打造,父母的想法决定孩子的高度。父母的义务是培养孩子创造幸福的能力,不要做追求完美的父母。而孩子的幸福是要自己创造出来的。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超越自己。
(二)孩子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
1.热衷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自信心以后,再面对其他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有勇气去争取做的更好。
2.自己做决定。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目标,在人的意愿上差别是很大的。面对任何事情都应该具有自己的判断力。清楚了原因,明确了目标,孩子自己做了决定后,就有了完成的计划和责任感。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义在于让孩子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才去做的,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让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找到学习的乐趣。做父母的懂得放手,应该做的就是不能过多的指导孩子。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只会阻碍孩子成为自立自强的人。
4.勤学好问,不懂的问题要当场解决。不管是谁,只要想生存下去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者去帮助他人,相互关照懂得合作,才能拥有很强的生存能力,更好的生活。
《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这样表扬批评孩子才会听》(【日本】岛村华子)
育儿方面的优秀领导者就是指那些既能与孩子正面交流考虑其感受,同时也会设定必要的限制给孩子以指导的人。
给予奖励(物质奖励、随意表扬等)或惩罚(剥夺物质、体罚等)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控制孩子行为的方式,在这一点上两者的本质非常相似,也是一种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得失,而不是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简单表扬是不够的,有效表扬有三大要点: 一是不赞结果,赞过程(如努力、态度、做法)。不去称赞孩子的能力或性格,而是具体谈及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勇于挑战的态度或者勤于思考的做法等。 二是更加具体地表扬,而不是敷衍式、泛泛的表扬,否则孩子很难明白自己的优秀之处和尚待努力的地方。 三是进一步询问,重要的是孩子自身的感受,不轻率评价,不虚假赞美。 批评方式的要素:尽量不说不行不对。看重努力或过程,而不是结果。说明反对某些行为的理由。如实传达父母的心情。
《厌女》(【日本】上野千鹤子)
现今社会虽然也给了女性提供了在竞争中获胜的机会。然而孩子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育儿变得轻松。相反,正因为孩子数量少,所以育儿成为一项决不允许失败的压力很大的工程。在这样少子化的社会里,女儿也像儿子一样被期待,被关注,被真爱,成为投资的对象。精心养大的女儿们走上社会后,发现眼前是一个性别歧视的社会,是布满“男性凝视”的磁场的社会,是一个即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报的社会。
厌女症就是男人的女性藐视和女人的自我厌恶。女人对“偏离规格”也存在恐惧和痛苦,比如很多人要去减肥、医美、不孕治疗……可是当成功地克服恐惧达到“规格”时,方才知道自己陷入厌女症之中。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女性主义者并非是让女性成为强者的思想,而是一种寻求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的思想,“成为男人那样”不应是女性主义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