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Follow、或许是博客创作者的暂时解药

作者 ONO
2024年12月2日 08:00

原标题是“独立博客创作者的暂时解药”,讨论“独立博客”是个浩大的工程,它是个标准无法统一的、令人不悦的、观点纠缠的话题。它的定义可以先留在这里,就单单从博客创作者来讨论这件事,在今天的话题里,或许又能在过程中找到“独立博客创作者”的定义。

我想从另一个视角来聊聊火了一阵的信息流整合订阅平台Follow。


Follow是治疗信息焦虑的良药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使用Follow的方法,在这里就不赘述。我跟@杜郎俊赏一样,一开始是希望利用这个软件整合不同平台的信息源,从而解决“红点”带来的信息焦虑感。但事实上,信息订阅软件并不会因为订阅的方式和流程变化,从而缩减或取代人在阅读时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思考。

或许一直害怕被主流社会淘汰,这只是下意识的抵抗。但最终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信息过载越来越严重,即便我主动追寻都赶不上最新业态了,我的精力也跟不上。接受这种必然之后,心态平和了一些,但留下信息焦虑的病根治不好了。

——《Follow 治不好我的信息焦虑》|杜郎俊赏

目前,Follow已经接入了简单的AI功能,无论多长的文章,都可以提炼成简单易读的一段话。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依赖这个功能的,用这种方式最快地读“完”他人的文章。我个人对AI的依赖程度不大,AI总结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导读”,但阅读全文我是为了理解创作者的内在逻辑和观点的推演过程。

我相信未来AI接入会更加的彻底和丝滑,甚至可以通过“重构”的方式将创作者的内容完全拆解,压缩内容、精简逻辑、拆除个人情感。那时候,会不会完全变成一个充满恐怖谷效应的AI加工品?


AI是否是创作者的毒药?

这是一节题外话,接续上面的话题。我相信未来AI的功能会更加强大,并形成“创作者-AI-读者”的关系。AI或许可以为读者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但如果读者完全依赖AI的功能时,那还需要“创作者”吗?

前段时间,大量的创作者从X平台逃离。是因为新版X服务条款提到,平台打算把用户的文字、图像、视频用来训练AI,而且会出售给第三方合作伙伴。其中并未提到退出机制,换句话说,在11月条款正式生效后,用户在X里发布的内容都将成为训练AI的素材。

如果AI将创作者的内容作为“血液”不停榨取,这或许是对创作者的一种不尊重。特别是当读者完全依赖AI,就算创作者统统离开,AI因为收集了足够的作品,是否也可以创造出读者已经习惯阅读的作品?

单从「写作场景」来看,这种“普遍认知”会持续分化“能写作的人”和“完全依赖 AI 的人”。这种分化不仅关乎写作技能,更关乎思考模式、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认知能力、组织结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等,甚至包括底层/本质的学习力和竞争力。

——废话集 ℠

中文博客圈的无可救药

我在《无聊的中文博客圈》提到一个点——博客因为严重的滞后性,从创作发布、到被人看见、再到引发共鸣互动,因为观点的互动,本身会受限于“沉默螺旋”。最近我找到一个非常精准的名词来形容中文博客圈——递归岛屿

图片由ChatGPT生成

中文博客圈首先就是一个巨大的孤岛,过时的载体、技术开发门槛及成本过高、备案后的“自我审查机制”、非即时性地信息呈现、普通阅读者获取路径复杂等;孤岛的内部是另一个海域里再分布着的不同孤岛,这些孤岛正是我们这些所谓的“独立博客”。有把域名当做宝的、有三天两头就捣鼓模板的、有不停创作孤芳自赏的、也有很长时间失联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孤岛之间的自娱自乐,久而久之的抱团,互动的人群、模式、甚至是评论内容都变得公式化。

递归岛屿的内部孤岛之间翻起再大的浪花,也只能在这个孤岛内部的海域里无人问津。而中文博客圈孤岛以外的海域发生着朝代更迭的战争,个体的独立博客又还在自娱自乐。但是战火迟早会延烧到孤岛,但那个时候为时已晚——博客时代最终的结束,一定是当递归岛屿内部的所有所谓创作者都在玩一样的自问自答游戏、发出一样的声音、群体吞并群体、乌合之众猎巫独立个体的那一天。

这样看起来,中文博客圈真的无可救药了。


概念式春药只管勃起不管活好

最近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当我的博客开始在Follow上作为一个信息源出现后,它在短时间内得到的关注度、阅读总量已经接近博客的三年运营。在递归岛屿的中文博客圈,独立博客很难做到真正的“被看见”或者说是“引发共鸣地被看见”。

因为Follow的曝光,越来越多人关注到内容本身,甚至会有人透过文章预留的Telegram参与互动,或是跟我直接就文章的观点进行交流和讨论。Follow是通过RSS抓取博客的的文章发布,并不会就博客关于里的生平小作文、设计风格、创作概念进行抓取,独立博客的“内容”回归到了本位。

概念,是一个非常抽象、私人的存在。特别是当作品未完成、完成度有困难、无法坚持完成、甚至作品根本不存在时,概念就成了暂时的春药——不停地向人阐述自己将会创造多么牛逼的作品、能够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启示、能够引发众人多深的思考——但是作品呢?“还没写出来呢,你先看看这个概念,看看这设计风格,多牛逼啊!”

没有“创作内容”,自然就不会被抓取,不被抓取就不会被看见,也不会点进原本的博客里看到那牛逼的“概念”。


Follow或许是博客创作者的暂时解药

既然Follow抓取的是博客的内容,且是按照时间线抓取的内容。博客内容发布即成,变成了期刊的概念,这是信息流遵循的规则。于是在这个规则之中,也能直观地看到博客本身的创作频率;回归内容后,读者可以免于博客设计元素的打扰,看到博客本身的创作质量。

我之所以提到了“暂时”这个词,也是保留了对AI的态度——如果真的形成了“创作者-AI-读者”的结构,创作者会不会因为AI的吸血而再一次出现孤岛化的情况。另外,我在《中文博客圈的“鸩酒”与止不了的“渴”》里也提到,创作者对AI的依赖,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Follow的用户群远超过原本中文博客圈的量级,确实可以让独立博客暂时脱离递归岛屿的困境,但Follow能够走多远,会不会也因为无法真正解决信息焦虑,很快沦为“概念”。另外,Follow依赖的并不是社交属性,所以无法让读者和创作者形成互动。互动缺失本身也是孤岛化的构成要件之一,但如果通过订阅可以引发思考,进而引导至互动空间,这又是博客功能对Follow功能的弥补。

当然,也可以通过利用RSS只抓取摘要的方式,避免Follow可以显示全文,使得用户需要进入博客阅读完全文。但用户是否愿意跳出APP,特别是手机端的Follow上线后,这是需要另说的事情了。

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核心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创作者本身是否真的能够坚持创作、坚持高质量创作。当独立博客的内容被丢入全面的信息海洋时——那些自娱自乐的部分,就必然要接受更多受众的审视和裁判。


那独立博客到底是什么?

在中文博客圈的递归岛屿里,孤岛之间可以按照占领的时间、岛屿大小、抱团的程度来选出“最有话语权”的“主岛”。或许在孤岛内,还会有见面三分情、大佬要面子的规则。一旦信息完全公开至孤岛以外的平台,就必然要接受来自他人“价值标准”的认定。

问题就立马从“我为什么要创作博客”变成了“我为什么要订阅你的博客”。这和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并不矛盾,而是来自外界的价值认定我们既不能统一标准、也不能让别人闭嘴。除非我选择关闭博客的RSS抓取、拒绝自己写给自己的作品被投放至公共领域。Follow的信息可没有“先来后到”一说,用户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订阅信息源,不是靠你我形成几个创作联盟就可以垄断,将他人拒之门外的。

举个话糙理不糙的例子。一百个人都在写日记,用户就算订阅了全部日记,也会挑选有趣的查看——对一些人而言,“性爱日记”当然要比那些“吃喝拉撒日记”更吸引人眼球。如何从这一百个人里脱颖而出,不仅仅是标题党这么简单,Follow回归“内容”,那内容就变成了当下的直接评判标准。

每个人对独立博客的定义不同,但“内容”又是大家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的核心,否则大家只需要批量生产概念即可。这个话题可以留在以后细聊。如果你有任何想要分享的观点,欢迎透过莫比乌斯频道或博客内联系方式进行互动。

AI巴别塔与信息焦虑 III

作者 ONO
2024年11月28日 11:00

前段时间,一个未留下联系方式的朋友,后台私信了我Follow的邀请码。我试了试这个信息源订阅工具,确实要比一般的RSS订阅方便很多,但同时我也对自己发出了一个疑问——我对RSS订阅软件在期待什么?

你对这些信息源的软件又在期待什么?


2021年年底,我在注销豆瓣之前,把“想读”的书单特地导出备档,书单到今年才陆陆续续读完。也算是完成了对自己的一项承诺——所谓的“想读”不是在标注完之后就代表我读完了这本书,更不代表这本书反映了我想要装小我的符号。在Follow之前,我也会用RSS订阅软件,订阅我常看的博客和几个单一的总数不超过10的信息源平台。我对“未读红点”这东西非常反感,就像是皮肤上的红疹,它在未留意的时候成倍增长,但是我的阅读精力每天只有这么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999+,像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又一次宣告这个信息订阅软件变成了手机应用里的图标装饰。

试着回想一下,你在折腾笔记软件时,是不是也非常享受笔记从一个笔记软件导入另一个笔记软件的过程?为它们挨个打上tag,然后让笔记和笔记之间形成网络关系图。然后,又开始寻找下一个别人口中“更好用”的笔记软件。工具并不会让创作变得容易,反而会变成停滞创作的借口——因为下一个软件或许才是最好用的。

对此,我会建议你先确定一个核心问题:你的仪式感是为效率服务,还是你迟迟不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借口?写作很简单:记下灵感→把它完成。但是迈出第一步很难,所以仪式感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借口。

——《创作灵感从哪里来的?》

写文章没那么难,去掉一些仪式感,扔掉那些不存在的门槛。只要清晰地表达你的想法,很简单的点子也可以写成文章。

——《我与社交媒体》|極客死亡計劃

如今,创作或许还在变得更加举步维艰。信息源持续爆炸式增长、AI量产作品混入其中、甚至是创作者习惯性依赖AI辅助,这些正在发生的事实,我们很难评判它的对错。但我们也实际看到了纷杂信息、AI作品对个体带来的破坏性的影响——失去独立思考、失去“深度”、失去属于个人的“系统性”、对“稍后阅读”的依赖形成多巴胺效应。


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与思考“深度”

从看书、到视频演讲,从微博到抖音,文字内容越来越短、视频内容无限细化切割;现在甚至还发展出了有声读书,包括Follow有一个让我翻白眼的功能:我今早不小心打开了我博客文章的“朗读”功能,于是,一个别扭的男性合成音无情地读着我的博客文章——这他妈是什么恐怖谷效应啊!AI朗读剥夺了阅读所有的“思考瑕隙”,段落与段落之间预留的停顿,原本是让读者有时间去检索自己的经历,并找到类似的情况。完全没有留白的空间,不去思考也变成了惯性。

不是说有声不好,而是在没有“系统性”的框架下,这些朗读的内容不过是一听而过的白噪音。它和谈话类播客不同,播客本身因为有聊天气口和互动,会让思考从主持嘉宾回到听众的思考范围。

我有时候会开玩笑说“抖音其实是佛教产品”,这句玩笑蕴含了非常恐怖的“个体主体性丧失”过程。因为切碎的视频,一无法引起深度思考;二就算你正打算要思考,下一个被切碎的烂肉又出现在你面前,打断你的深度思考。这仿佛就是佛教里的“戒断”,让你放弃追问和恼人的深思,享受当下的感受和回应。

从「信息传播者」的角度,利用信息受众“偷懒(不愿高度专注)”的心理,音频、视频的作者能够更高效地收割受众的注意力,但受众却很难从中获得深度思考。从「信息受众」的角度,听音频、看视频比读书可以更轻松地获取信息,耗费的心理能量少,不需要高度专注。但获取信息的单位时间效率和准确度都不高。好书好比我们吃荤素搭配的大餐,我们的大脑好比是整个消化系统。而音频、视频则就像是我们不吃饭,改输营养液。

——《如何快速阅读「闲书」及有效「输出」》

当深度被切断,就像是无法继续生长的树根,只汲取浅表的营养,树无法生长、也无法扎根,更无法形成个人的“系统性”。说白了,这些知识都不是你的,在你点开、未读红点消失、变成阅读者数值之一后,它又消失了茫茫的数据海洋之中。

要我说,Follow就应该开发一个“阅后即焚”的功能,看过的文章不应该是“归档”,而是彻底被删除——“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系统性知识框架是为了随时扩展的认知边界

图为丁锐给我的《动力系统》,原本是用于创作剧本时构建人物原型的工具,如今我在上面添添补补,已经变成我能够轻松拿取的知识框架。

《AI巴别塔与信息焦虑》这个系列正是我今年上半年陷入到严重信息焦虑后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我用脑图整理过自己的“知识框架”。比如,我之前在博客和频道提过的“贱人总是成对出现”,这是一句在知识框下联动了好几个知识之后浓缩成的一句“吐槽”。比如它涵盖了安全缺失症、神经官能症、亲密关系中的虐恋关系、群体关系里的乌合之众、意识形态-社会道德中的自由主义、以及认知束缚里的情绪ABC原则等等。

为什么需要系统性知识框架?我无论是在阅读信息流、书籍、甚至是无聊时刷到的短视频,都能试着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回到这个知识框架的书架上,因为共同的底层逻辑,要理解这些碎片化的东西就变得更加容易。而当我需要创作内容时,我又可以从这个知识框架的书架上,按照分门别类的方式取下对应的书籍。比如《中年男人的独处时刻》里,就是一个同时抽取好几本书的思考结果。

不能忽视的是,系统性知识框架本身也是“认知束缚”和“确认性偏差”的罪魁祸首。如果这个知识框架非常狭隘,认为美帝国主义就是导致中国一切矛盾的罪魁祸首,那这个知识框架可能会运作得非常好,但同时也会有失偏颇地越走越狭窄。所以,才需要“社交”和阅读来作为保持边界的持续拓展。

系统性知识框架就跟自动驾驶一样,它要收集的数据不是那些符合认知规则的、包含在知识框架内的东西,而是要不停地收集“事故”,通过“决策逻辑透明性”的方式,尽可能地、客观地、摒除情绪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理。比如,这是一个完全超脱知识框架认知的事件,它为何发生;我对一个人或事分析偏差,是我的认知偏差还是超脱了系统。但这样的自查结果常常伴有强烈的羞耻感,因为我既要承认自己的系统性知识框架出错(甚至全盘出错),又要接受他人的观点并理解观点形成的过程。

光是这一点,我并不觉得大部分人做得到,甚至是有些所谓的独立博客创作者也做不到——因为他们连接受不同的声音都很难,更别说要重新修正自己已经固有的认知,和放弃因为“资历”得到的群体领袖地位。

但是我又不赞同人们去做系统性知识框架,我会在下一期的《AI巴别塔与信息焦虑》着重提到。

除了系统性知识框架,其实你只需要做到,重新发现自己的生活、过往完成的“作品”(至少是你经过思考后所完成的),从这些只属于你的宝贵经验里抽出“内核”,也就是所谓的“底层逻辑”;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过程:摒除情绪。所谓的摒除不是压制,而是通过识别、分析成因、引导情绪的方式让自己越来越客观理性地看待人或事,而不是用条件反射的方式去攻击他人,捍卫自己脆弱不堪的尊严——这才是所谓的“打败自己”。

所谓“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并不一定是指他们不害怕“失去”,而是因为他们有“重新开始”的能力和勇气。


“稍后阅读”的稍后到底是多久?

标记“稍后阅读”是一件非常容易成瘾的行为,因为在你存入容器里时,你的大脑已经完成了“奖励机制”——“我要把这个东西存起来,之后慢慢读,哇我真是一个爱阅读的人啊”。说不定你的大脑伏隔核正在习惯了这样的刺激,点“稍后阅读”的那个行为就已经可以完成奖励带来的快感。

现在,打开你所有用于保存“稍后阅读”的容器,例如豆瓣的“想读”、浏览器的“稍后阅读”、Notion里的网页保存,数一数有多少“稍后阅读”到最后事实上都没有读过。那么,现在就去把它们读了吧!

AI巴别塔与信息焦虑 II

作者 ONO
2024年9月4日 16:07

借助AI,人类能够创造出更多超越认知的作品?还是因为其便利性可以制造越来越多不经审查的“垃圾”?

这并不是一个短期只能可以看到结果的事情,AI时代才刚刚开始,而人类是否会被取代,目前我们还停留在“凡人类制造的,人类只需要保留最后拔掉插头的权力即可”,就是对人工智能最后一层自信。

前些日子,我在Instagram刷到诸如此类的广告:全程翻译外国语大学教授的课堂内容,或是将一篇长达10万字的论文导入AI由他精简其内容,或是将一个长达1小时的演讲导入AI由他总结出只需要5分钟就能看懂的文字版——当然,5分钟的阅读时间,对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言还是太长。所以人们在标注“全文阅读时间”的同时,都倾向于在文章的最开始,整理出3行字就能“理解全文”的重要内容。

那为什么还要创作一本书、一篇文章或是一大段的文字——是不是任何信息都可以变成3行字,以便满足所谓的“适读性”?

——Previously on AI巴别塔与信息焦虑

我认识一个“创作者”,他至今对ChatGPT都充满了“恐惧”。恐惧的底层是对“未知”没有掌控感,那到底AI的“未知”在哪里——如果你是一个常用AI辅助工作的人,就会很快发现它的局限性——它很难做到真正溯源。所以真的要严谨地完成论据-结论的工作,仍然需要人类作为审查机制。

如果要用“我知道更多知识”作为一个评判标准,那人类在AI面前几乎就是沙漠里的一粒沙——我们假设一个人可以活到80岁,从10岁开始阅读书籍,每年平均阅读50本书,那么这个人类这一生也只能读完3500本书。现阶段,人类已经创作的书籍粗略估计早已经超过上亿本。3500之于100000000,已经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在书籍之外,互联网的兴起让这个数值变得更多,出现了奇点式的增长。更何况很多人一年也读不了50本书……活不活得到80岁再说,毕竟65岁才能退休呢。

再说全科知识,人类更难做到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深入学习。因此两点,人类在AI面前一败涂地。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得换一个思路去理解AI,如果它是一个超级存储器,可以记录全科百科,甚至是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上亿本书籍。那我们或许可以用它做一件事:把这一亿本书每一本都提炼出300字的观点或中心思想,按照人类平均每分钟阅读200字的能力,不吃不喝不睡觉地读完这一亿本书的摘要,也需要285.7年的时间。

当然,这些数值并不是“确信值”,但这个极限值确实存在,现代社会我们能接受的信息远超过这个“极限压力”的数值。


今年上半年,我一直处于某种可以被感知的“焦虑”之中,但这种焦虑区别于死亡焦虑的目的性,它几乎找不到原因。这两天我也在朋友圈总结过:

今年整整5个月,我都处于一种“慢性焦虑”之中,所谓慢性焦虑就是不实质影响生活,但又能够明显感知。和之前死亡焦虑不同,我都不知道它源头在哪儿。

精准的分割线就是从香港看完苏打绿的演唱会之后(因为从朋友圈发布质量看出来的),在香港观察城市和人的时候,脑子调取了《制造宠物》这本书,然后牵扯出了我高中时上课无聊看各种故事解构的“课外书”,再到帮北影的毕业生写关于“城市构建与毁灭”的毕业论文。我发现我有很多零散的信息开始大量地出现在脑子里,不同跨度的事件被一瞬间callback。然后那个时候脑子“乱”了。

我为了对抗这种慢性焦虑,继续找书看、把思绪绕在主轴上的坚持写作也没有停、健身、体检报告也OK、狗造成的催产素也仅仅影响情绪。于是看-输出-看-输出就成了吗啡一样,麻木接受的信息越来越杂,其中掺杂着大量AI杜撰的垃圾文,又得花大量时间溯源,为了突破信息茧房“什么都看看”,输入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想错过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于是,信息焦虑的构成要件全都齐了。


信息大量出现,甚至有越来越多不经验证和溯源的信息出现;

信息间的联系因为信息茧房出现非关联性,从物理上被作了切断。这一点不得不承认,抖音更像是一个“佛教用品”,它的每一个信息都是独立的,短暂而丰富,因为一条信息开始需要思考“为什么”的时候,下一条信息出现,切断了上一条信息可能带来的“执念”——它确实像是一种“放下执念”的训练工具。

我虽然很厌烦APP的提醒功能,但有些软件我会打开提醒,例如微信、RSS订阅软件、博客评论提醒功能。我已经尽量地做到了“免打扰”,但是每次打开APP,都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未读红点。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因为强迫症需要去确认这些红点,后来才意识到,这种强迫性行为,是因为“不想错过信息”导致的。

我细数了一下,可以作为信息来源的社交软件、信息订阅软件竟然有13个,他们分成被动提醒和主动索取两种,但无论哪种,我就得在这个电子产品上花费更多时间。信息来源越多,就意味着我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得更多。虽然我对信息并不上瘾,但当信息过载积压时,我会觉得我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被错过”的信息。

于是,这四个点共同构成了信息焦虑的关键原因——信息过载、信息茧房、不愿意错过信息和精力被过度分散。一旦出现信息焦虑,就会疯狂地寻找更多的信息以满足焦虑感,但事实上这个时候接收信息会因为杂乱而变得更加无序。过量获取的信息因为混乱无序而在内部形成“熵增”情形,只会导致越来越多原本有序的信息也跟着错乱,直到引发全面的精神焦虑。


当人们面对信息焦虑时,能想到的,无非是切断信息源,冷静一段时间;或是继续找寻下一个更加“优质”的信息源——这两者都是滞后性的商业模式;前者是提供替代焦虑的各种认知倾向,例如利用化学药剂的倾向,为焦虑者提供更多的酒精、药品或叶子;也可以利用能量平衡的方式,为输入焦虑的人提供能量输出的平衡——比如参加可以评判别人甚至是释放负面情绪的活动;后者,也是现在很多人在利用AI做的工作,例如将一本书、一部电影通过AI变成“捷径”,让人花最少的时间去对抗必须亲自读完书或看完电影的时间。

很显然,这两个方向并不能根治信息焦虑,反而会制造更多的求知缺口,让自己变得更加麻木。

当知识占满了整个认知空间时,对外对己的感应被切断时,一个人距离抑郁也不会太远了,这个话题下一期再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