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OCBC的大门关上了……

作者 土木坛子
2024年11月11日 00:00

Opportunity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之前推荐过大家去线上开通新加坡OCBC的银行账户,难得有这种线上就能直接开户的国外实体银行。

再用OCBC银行账号配合开通新加坡的券商账号,可以购买包括各种加密ETF在内的所有股票,实在是一个好的组合和机会。

这两天从不同的消息渠道得知,OCBC现在只对在新加坡的用户才能开户,开通时需要会有以下要求:

请提交任何以下的文件,以便我们处理您的申请要求。我们将在21天内通知您结果。符合我们要求的文件(日期必须在近3个月内)

  • 就业录取通知书;
  • 学校录取通知书;
  • 移民与关卡局(移民局)原则批准函;
  • 其他文件(新加坡):水电费账单、电信账单、租赁协议、房产购买证明;
  • 有效通行证复印件

这摆明了不让身处中国大陆的朋友申请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因为太多的中国大陆人士开户,导致某些政策合规性受到了影响。至少未来一段时间这个机会没有了。

又或者就像大城市的车牌一样,刚开始随便申请,到后来饱和后,就只能摇号了。

这个世界经常是这样,刚开始有个小口子的时候,就是最方便的机会,等一些人上车了,就要关车门了,但在车上,也不能把人扔下车。

其实机会并不缺乏,连我这样慢半拍的人都能经常发现机会,并随手就分享给了我的读者们。

只是有多少人会抓住这样的机会呢?这就是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了,我觉得最好的就是“在知中行、在行中知”,获取机会,采取行动。

说再多也无益,就这样吧。

读书还有用吗?

作者 土木坛子
2024年10月21日 00:00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假期在老家跑步,有次跑到小学母校,发现教学楼比当年多了一行烫金标语: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我看了一会儿,当即和现任校长打了个电话,夸赞这句标语加得好。

这在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文凭贬值比货币贬值更快的今天,有多少人还相信这句标语的分量?

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学习还能成就未来吗?简而言之,读书还有用吗?

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四所大学都待过的人,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知识依然能改变命运,只是不以常人想象的方式改变。

我们总是过分夸大了当下的困难,而忘记了当年的不愉快,总以为过去是美好的,未来是更加艰难。

回想起当年是否要继续读书求学深造,16年前的我也一样迷茫:读不读博士?

你也许会抱怨当下的大环境不好,但2008年的情况我们也一样迷茫。16年前,我们好些同学都不愿意继续求学,很功利地觉得读太多的书、获取一个博士文凭没有那么重要。

回过头来复盘,那些放弃读书学习深造的同学是做了正确的决策吗?我不得而知,但我大概知道自己的情况。

这里狭义上的读书学习,是指求学深造,很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历文凭——它的确是一个管点用的敲门砖。

显性方面,读书求学提升文凭和拓展人脉,能够直接带来回报,但是这方面这些年来确实在贬值,国家各行各业产能过剩,人才供应也就变得相对过剩了。

隐性方面,有目的的求学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培养了个人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应对离开学校后的和各种挑战和机遇。个人水平提高了,路能走得宽一些,路好走了,朋友也自然多。

因此,读书求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拓展人生的可能性,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启迪思维、提升情商和智商,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个人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这其实就跨越到广义上的读书求学,它培养一个人一生的学习习惯,对事情充满着好奇心,能不断拥有自己的思考力,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识别机会并能抓住机会,至少也可以避免当韭菜被收割。

我在读书求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本身并不一定很有价值,但从中训练自己以上的这些能力有一点收获。例如,我很早认为,既然不同形式的工作都是为了谋生赚钱,那就直接用做科研的方法研究赚钱和守财。

具体是如何做的?我不过是保持好奇并不断思考,获取大量的知识和资讯,多方比对鉴别信息的真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将获取到的信息机会知行合一地变为行动,假以时日和自己的品行,抓住一两次大的机会并避免风险,基本盘就稳了。

这就是巴菲特所谓的“成大功,避大险”和“一生只需富一次”。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两条原则:一不从政,二不经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就够了,拥有知识并利用知识谋生,人生可以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些难道不是当年读书求学带来的收获?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不以我想象的方式改变,比如,文凭本身带来的直接收入,和其他打工人的收入差异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但间接收获,已经无法衡量了。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今天的我已步入中年,当有人再找我一起研究赚钱的时候,我更检视自己的智慧、认知和德行是否足够,而这些依然要通过持续的学习去获取知识、提升自己,我依然坚信: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独立博客自省问卷15题

作者 Domon
2024年10月12日 21:08
独立博客自省问卷15题

看到雅余这篇 《独立博客自省问卷》,很有意思。做个接力,希望感兴趣的 Blogger 也可以接力填一填。

你的博客更新频率是多少 ?

1 个月1-2篇。刚开始写博客时是在百度空间(暴露年龄),那个时候还没有屏蔽 CSS 样式,Copy 别人的代码弄的很酷炫(当然也很卡)。当时的更新频率是看心情,现在的更新频率至少为每个月

你的博客上次更新是什么时候 ?

本周,例行月更读书笔记。

你的博客文章是原创的吗?

坚持原创。不是当农夫的料,但自留地里的歪瓜裂枣,过程还是结果,都让我收获颇丰。

你觉得自己的文章对他人有帮助吗?

或许吧,不过这不重要。首先要取悦自己,其次,都是其次。

你上次换博客主题/程序是什么时候 ?

2018 年

你上一次捣腾博客主题代码是什么时候?

疫情中。增加了彩虹鼠标样式。

你会对博客主题进行二次开发?

刚开始写博客那几年很频繁,现在几乎不动。不再折腾,可能是专注于内容,也可能是年龄大了。

你多久打开自己博客自我陶醉一次?

只有发布文章或者收到评论的时候会打开。事实上博客里的内容我很少去做回顾,它们代表了彼时彼刻,而我想过好此时此刻。

你近期对自己博客域名什么感受 ?

十多年老玉米,觉得还好。当初为什么选择 Domon,因为玩山口山里的角色起名为 Domon,至于为什么用这个昵称,我也忘记了。后来习惯了,也就这样保留了,甚至还给它找到了解释 Do + Mon,星期一开始时行动。

你每天都会看网站的流量统计吗?

自建了umami,但是不看。神马流量都是浮云。

11、你通过博客的广告赚到钱了吗?

没考虑通过博客广告赚钱。当然网络缘分一线牵,有陌生人请喝啤酒,我还是很开心的。

你去浏览别人的博客/网站主要为什么?

去看看独立的有趣灵魂。大家写博客各有各的风格,但无一例外都是有趣的。

看到别人分享了一篇文章,你打开第一反应是什么?

大概扫一眼内容,甄别之后放到 read later

你觉得博客哪方面更重要?

内容。毫无疑问是内容,一切其他都服务于本质。

近期通过写博客有哪些新收获?

专注。享受写作时的过程,喜欢时间飞逝,腰背酸痛的感觉。

各位GGMM在下方留言,我一定会回踩哦。

成大功、避大险

作者 土木坛子
2024年10月10日 00:00

薛定谔的碗

最近平淡无事,南方的秋天是我觉得最为舒爽的季节,秋日和风,凉爽宜人。秋季学期开学之后,才度完暑假,中秋、国庆又紧随而来。假期太多有时候也无聊,日常工作之余,基本上以爬山、跑步、戏水、徒步、聚餐、喝茶和读书为主,写作几近停止,我太懒了……

无聊之余,倒有一事值得玩味,好些久未联系的朋友问我最近内地股市的事情,有的甚至直接问我盈亏。我只能如实告诉他们,我连A股账号都没有,何来这些事情?更何况我向来是一个极度风险厌恶型的人。很多人是亏钱了不开心,赚钱了嫌赚得不够,也不开心。这种超出我认知范围内的事情,我自然不参与。

还有一事值得分享,9月初和一大哥打赌一顿饭局,他认为美国2024年9月份美联储不会降息,我下注一定会降息。结果降息了。在他请我吃饭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过程中,说他可能是全校力气最大的人,我和他握了握手后,试探和他扳手腕再赌一场饭局,他以他1米8的大高个俯视了一下我后,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接招,没想到,我二局二胜……和大哥斗智斗勇,劳心劳力。

于是,昨晚约了几个朋友兑现我们的赌约,找了一处餐馆,再度关心我的粮食和蔬菜。席间还是不免有朋友一而再的直接追问:接下来的股市走向?大哥娓娓道来,有如广东巴菲特、清远索罗斯之风范。我也只好默默倾听,暗暗思考。

其实,我向来觉得太短期、太具体的事情是很难预测的,所以高人一般也说短期的具体走向,因为他也说不准,又或者说,说出来那一刻,变化已经产生了,就像那薛定谔的碗(见本文最开始的配图),它到底是一叠好碗还是碎碗?

绝大部分人还是急功近利。从政追逐权力也好,经商获取利益也罢,别出新裁可以,但是违反了最基本的规律,都无一例外遭到反噬,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正如《随机漫步的傻瓜》作者塔勒布先生所说,黑天鹅一定会出现。又像俗话所说: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

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回来后我向大哥发了一段话:

扎南多老师,结合最近的事情和今晚的聚会,我有点感想向你汇报一下,我回顾过去十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总的来说,还得坚持长期主义,选对目标,宁可放弃1天10倍的暴富想法,也要选择10年10倍甚至100倍的路子。我们太着急了,总是高估一年的短期线性效果,而低估了10年的长期指数级增长。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专注最重要的事情,这就是巴菲特所谓的“成大功”。一切的前提,当然是不要炸毁,安全第一,所谓“避大险”。这一切都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德行,同时感谢上苍对我们的照顾,努力之外,运气也不可或缺。最后,感谢扎南多老师不时的指点,嬉笑调侃之间,依然对我有所启示。

写上面这些话的时候,我想到了《随机漫步的傻瓜》中的一段话:

看尽人世间形形色色、无数的不幸之后,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享乐而狂妄自大,或者赞美稍纵即逝的幸福快乐。世事难料,未来变幻莫测。只有承蒙上苍垂怜从此能幸福以终的人,我们才能称之为幸福快乐。

年轻时觉得这些车轱辘的话简直就是废话,如今人到中年,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有时候觉得简直就是至理名言。保持一份虔诚的敬畏心,不至于得意忘形、失意忘身,因此动作也就不会变形。

在历史的垃圾时间里做什么?

作者 土木坛子
2024年7月4日 00:00

惠州苏轼雕像

我坐在出差的车上,表弟发来信息,问我在不在。久未联系的人突然联系,我一般的感觉不太好。

但出于亲戚的份上,我回了一句:什么事?他仅回了一个字:唉。我于是让他打我电话。

倒没有我想的那么差。原来他最近开了一个外卖小龙虾店,经营一段时间后亏钱了,找我借钱。

我有点无语。开之前也不问问我。失败了来找我借钱,就算我是银行,估计也没有办法。

无独有偶,就在这之前的几天,一个原来房地产的朋友,告诉我说他在长沙投资的火锅店,一年不到也是亏损状态。

之前看到过一个专门做餐饮行业二手设备回收的人做的总结分析:《中年地产人,在杭州捡倒闭餐饮店》,我能理解——2024年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怂恿他开店。

原来的房地产行业、互联网大厂行业的精英们,都加入到餐饮行业,供应端增加,而需求端的消费者,要么数量减少,要么消费降级,总之是需求端减少。结果就是餐饮经营难以赚钱。

努力有错吗?无论怎么做都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有人说,我们现在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上,不做事情比做事情更好。对于那些以前取得成绩赚到钱的人来说,可能守住以前凭运气赚到的财富,不亏就是赚。垃圾不垃圾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遇到了转折期,社会的进步是螺旋式的,有高潮就有低潮,重要的是平稳渡过低潮期。

垃圾时间(英语:Garbage time),是一个用在多种限时制体育赛事中的术语。指一场比赛中,双方队伍的分数差距太大,难以改变胜负结果时,其剩余的比赛时间就称之为垃圾时间。此时其中一方或双方的教练可能会指派后补人员替代主力上场,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候补人员增加经验,另一方面也可让主力人员休息,减轻疲劳、降低受伤的风险。从经济学的逻辑来看,当某段历史正处于违背经济规律、个人又无力改变、且必然走向失败的阶段,我们将其定义为“历史的垃圾时间”。

在我出差到惠州逛惠州西湖的时候,发现宋人苏东坡居然在惠州待过两年七个月,一生被贬的苏轼,他可以说是处于他的历史垃圾时间,他如何应对呢?他的应对大法有三:

  1. 重修生存法则。黄州生活窘迫,官费少得可怜。苏轼“痛自节俭”,每月初取官费4500钱,分30份,小袋装入后悬之于梁,日取一袋,绝不超支。节流之外,苏轼更重开源,躬耕东坡之上,补贴酒钱,辅以待客。
  2. 更新快乐法则。于黄州闷烧猪肉,于惠州炙烤羊蝎,于儋州淡煮海蛎,苏轼知道美食可以改变心情,日常生活发现的每一份“小确幸”,就是给快乐赋予新色彩。
  3. 寓物而不留意于物,超越庸常,澡雪精神,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等凡夫俗子做不到像才子苏轼那样,但也需要过日子,面对当下的一切。当年轻人来问我的时候,我通常会建议,既然赚不到钱,那就赚经验体验人生吧,分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多尝试一些小众方向——国家发展从过去生存型发展到未来的发展型发展(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已经足够,但质量需要提升),找到让自己快乐甚至幸福的事情,虽然收入不高,但能让自己体验到过程的幸福,既然结果不如人意,至少当下没有那么痛苦,相反,找到一直从事让自己幸福的事情后,结果通常也不会太差。

人生的幸福不是你赚到一千万后的幸福,不是你当上了某个企业总裁或总经理后的幸福,也不是你评上了比如教授或博导那一刻的幸福,何况达到上述里程碑后也未必会感到自己以为的那么幸福,也躺不平,能躺多久也世事难料。人生的幸福应该是一直幸福,或者尽可能一直幸福,哪怕是垃圾时间段。

对于我来讲,无论何时,少做点让自己不开心快乐的事情,多做点让自己幸福的事情,比如低欲望、不折腾、少焦虑,多健身、常写作、广阅读,保持好身体健康、增长自己的智慧,做时间的朋友。就像投资一样,通常都是牛短熊长,重要的是熬过熊市那段垃圾时间,活到牛市才能获利。

石家庄小游记(一)——出发

作者 Domon
2024年6月21日 19:18
石家庄小游记(一)——出发

十一恰逢中秋节,回老家待了两天,第一次在老家操场跑了个半马,除了风大了点,都还不错。据爸妈说下秋雨已经半个多月了,刚好就我跑步当天放晴了,运气算挺不错的了。有半年没有出过省了,那就出发,踏向另一片土地,来场短暂且没有台本的旅行。

晚上十点多从老家回到西安,便买了第二天早晨驶往石家庄的高铁票。为什么是石家庄,我也没有答案,只是心里隐隐约约的在重复着「如此生活三十年」,便想过去看看。如果时间允许,也打算顺路去寻找一下「关于郑州的记忆」。

为了减轻一点屁股和腰椎的压力,选择了复兴号。贵 80 多但可以节省 50 多分钟,还是挺值的。这是我首次乘坐复兴号,诺大的 1 车厢,我坐在前排。回头望了望,没有几个人,显得十分舒服。车厢缓缓驶离北客站,我扣上耳机,掀开电脑,见缝插针的处理了一些工作。

眼看着窗外宽阔的黄河逐渐地消失,一排排风力发电站也缓慢地驶向后方,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起身,合上电脑,站在车厢门口。点开 Spotify,放起了摇滚乐。

摇滚和火车真的很配。窗外疾驰而过的风景,让我感觉自己的生命都跃动了起来。那些残缺模糊的视觉碎片,就像自己的过往。它们曾经出现过,也跟着时间消逝。火车只是帮我加速了挥手告别的过程。

五彩斑斓的绿透过车门中椭圆形的玻璃,散落在我奶白色的衬衣上。我明白,那些记忆并没有真正的离开,它们依旧照耀着我,指引我继续向前看。

生活好似这辆疾驰的火车,终点和目的地一样清晰,但在每次的行进中,仍能寻觅到些许美好。目的地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享受路边的风景,聆听此刻地心情,一样不容错过。

虽说是没有台本,但也不能出了高铁之后就瞎溜达,至少也得把晚上的落脚点给预订了。打开电脑,对着地图和马蜂窝,我开始搜寻值得游玩的景点或者地标。并将它们一一的打在了 Apple Maps 的图钉上,确定大致的几天计划之后,又预订好景点附近的酒店,一切准备的工作几乎完成。抬手看了眼指针,离列车到站还剩二十多分钟。

拿出 Kindle ,许知远正在谈论着《没有颜色的青春》

介于理想主义与网络一代之间的年龄,让我们有点尴尬,我们想做梦却丧失了空间与时间。同时又不能完全抛弃梦想。这种情绪让我的青春分外乏味。
我总是试图拾起别人的青春回忆来填充自己的空白心灵,但这实在太困难了。我无法找到给我的青春带来鲜明色彩的回忆。
或许人的心灵永远只能活在一种假想状态里,我所期盼的那些年代不可能比我幻想的更美好。
于是,我终于知道,我至少拥有青春中一个关键的情感——迷惘。

这让我联想到了脑中许多的青春回忆,这些记忆里一部分可能并未真实的发生过。或许是自己模糊的记忆出现了偏差,也或许是别人上演的青春故事。这些记忆不会因为数量的多寡而焕然一新,也不会因为情节的起伏而五彩斑斓。

它们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时不时地告诉我。

青春里,那片缺失的空白,始终就是空白。


于 2023/10/11

出售企业主题Factory

作者 从良未遂
2024年4月20日 07:45

之前一个朋友想让我给他的企业做个官网,由于水平有限,直接入手了XinTheme的付费主题Factory。后来朋友取消了建站计划,导致这个付费主题一直无用武之地,现在决定拿来出售,相关信息和说明如下:

1、官网Factory介绍

2、我购买的是1个站点授权,原价468,现出售价300。

3、为确保安全,我直接把官网账号密码给买家。

4、证明信息如下图所示,有意者留下微信号。

 

中式旧核

作者 Domon
2024年4月19日 19:49
中式旧核

昨天看到一个说法,叫作「中式旧核」。「旧核」指代了一种视觉艺术风格,它可以是图片,视频,用一种梦幻又怀旧的视觉呈现千禧年的旧物件。看这些作品时,会给我一种穿越的错觉,那些图片里的内容,曾经都是我真实接触过的,但似乎又与我有着无比远的距离感。这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勾起模糊不清的回忆之余,又让我有些忧伤。

当我在网络里搜寻着更多的视频之后,我明白了不只有我存在这种感觉。作为千禧年之前长大的我们,在走向世纪之交这个历史的分割点时,总能看到世界被一个五彩斑斓的泡泡笼罩。

市场在开放,经济在腾飞,生活走向了快车道。朴树在唱着「是的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新世纪来得像梦一样,让我暖洋洋」。

我同李雷和韩梅梅一样,对未来充满了无尽的畅想。它是什么颜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定是通透,明亮,可被幻想的。

「向前走你的路,猜猜未来给你什么礼物」。

就这样我们加入了WTO,迎来了奥运,坐上了高铁,驶向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道。车窗外的景色呼啸而过,透过小小的玻璃窗,眼花缭乱的颜色杂糅在一起,模糊,短暂。

我坐在绿皮车的玻璃窗旁,听着轮胎压着铁轨的刺耳声,将盗版磁带放进复读机,按下播放键。风猛烈的捶打着我的眼睛,我试图眯成一条缝去对抗它。在缝隙之间,我看到了远处的山和近处的花草。它们具体,它们认真,它们实事求是。

当火车钻入秦岭隧道时,强劲的吸力,几乎快要把我从硬座上卷走。我既恐慌,又兴奋,随之而来的便是18460米漫无边际的黑暗。

我不记得过了多久,远处出现了一个白点,而后变成一个球,最后铺满我的双眼。

我抬起头,看了看四周,想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却发现高铁的窗户固执的没有开口。再忍忍吧,前方就即将到站。

背着包,回头望了眼身后,绵延的铁轨骤然消失在远处的转角。

我明白了,即使我能短暂的回到过去,但是那里早已经没有人了。

谨以此文纪念韩哥:你会是谁 ?

作者 从良未遂
2022年3月25日 19:38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容易伤感的人,但是看到大学群里HDY同学离世的消息心里还是有种莫名的难过。

当想起一个个熟悉同学名字的时候,我能想象的容颜都关乎青涩。都说,当人慢慢变老时都会变得怀旧。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余生还在,我们可以慢慢感受这种体验。乐观一点看,这是好事,毕竟,至少还有时间去怀,至少还有旧可怀。只是,韩哥走了,他无法体验。

当老教父走过一生风雨,与孙子在菜园玩耍时突然倒地不起,当二代教父躲过枪林弹雨,交棒之后独坐长椅身体一斜。你知道,没有人可以逃离那个话题。只是没想到,对韩哥而言竟然来的这么早。

“事已至此,尽点微薄之力吧”。很多道理讲起来都说懂,但是没有真正经历很难体会。当看到正哥在群里发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起前段时间高中校友跟我说过同样的话。他的大学同学去年离世,几位同学为了逝者的一双儿女劳心劳力。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同学身上时,对这句话感受总是特别。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疫情封城,来去受限,有人喊出: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那么,人生才多久?大学就四年。况且,那是青春的四年。

青春是啥?青春是无畏的人生,敢想敢为,抽烟、喝酒、打牌、游戏、运动、学习、考研,好的坏的都可能集中于一人之身。我跟学生说过这句话,说的时候自己也很无奈:长大的过程实际上不那么有趣。所谓成长,可能就是不得不去接受一些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最近很忙,四星复审,材料大几万字,但是也想想写点文字纪念韩哥,写了;最近很忙,四星复审,材料大几万字,不想写不想看,不得不写不看。对于我,韩哥就是青春的代名词。以前没有特别的感受,韩哥的离去发出了信号:青春不重来,夕阳近黄昏。

这又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蒋勋说,《红楼梦》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什么,谁都不知道。如果作者要写的是自己一生的梦幻,繁华根本是一场梦,他或许根本不在意结局。他只是告诉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你,知道是空,你还是执著。知道的归知道,执著的归执著。

这段话我个人非常喜欢,尤其是那句“知道的归知道,执著的归执著”,我在很多场合也引用过。我们都知道没有人可以逃离那个话题,但是既然还在自由呼吸,就要精彩快乐。

知道的归知道,执著的归执著。

我在蒋勋说红楼里还听到一句话:“生我之前谁是我,死我之后我是谁”。我不想知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就取字面意思吧。那么请问韩哥:来生,你会是谁?

我不会煽情,我不喜欢煽情,以上皆有感而发,谨以此文纪念曾经的好兄弟!

几天前的春天

作者 Domon
2024年3月22日 17:42
几天前的春天

雷锋纪念日没多久,植树节又到了,我都快遗忘掉还有这样一个节日。互联网中浸泡的越久,越容易认为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事是生活的所有。显然是我错了,线下的生活远远要比线上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看到省图书馆的植树节活动,小小的参与了一番。只需要在社交媒体上面打卡,便可以领取一份格桑花的种子。我很喜欢这个活动的标语「#头脑发芽 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勇气」。史铁生也曾说过的,「春天的美丽也正在于此,在于纯真和勇敢,在于未通世故。大家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我想它们都是在传递上帝的神谕,好让我重新找回破土而出的力量。

接着又在淘宝上又买了两包种子,一包向日葵,另外一包绣球花。希望能在今年的夏天,看到向阳而生的向日葵和五彩斑斓的无尽夏。

当然我也想晨跑时带几颗种子,就像《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里那位住在郊区的老板一样,洒落在我跑步的道路两旁,种植出一片我自己的向日葵花园。
几天前的春天

几天前的春天

最后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勇气和心情,也永远不要丧失成长的决心和信念。

两周前的春天

作者 Domon
2024年3月21日 17:20
两周前的春天

在公园里,鸟儿们一刻都没有闲着。树木虽还未发新芽,但各种大小,各种品类的鸟儿却早早占领枝头,语无伦次的表达着对于春天难以掩饰的爱。跑在公园的道路上,此起彼伏,层叠组合,萦绕在心头。

鸭子和大鹅比起冬天更显得有精神,时不时冒出水面的小鸭子,也在用自己的勇敢,体会着生命之初春。

忽然脑中浮现出,南京市民曾唱过的《米店》。

「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真想去看看远方的春天,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因为在我所生活的北方废都里,春天是极其短暂的。

花开花落转瞬即逝,春去春来岁月如梭。

美却永久保存在了照片,记忆和时间里。

一个多月前的春天

作者 Domon
2024年3月16日 12:57
一个多月前的春天

冻雨刚刚结束没两天。寒冷的冬天似乎已经退场,虽然还有些许的冰雪未化,但我确实能够知道春天已经来了。它不紧不慢,悄悄地点亮沉睡的枝条,唤醒尘封的土壤。要不了一两周,所有人便会惊艳于春天的脚步。

周末的长距离,在河道往返跑时,回头一瞥,一抹桃红惊艳了我的眼。在远处的白色草地上,棕灰色的枝条里,挂满了黄豆大小的红色花苞,显得更加的充满活力。

春天带来的生命力就是有如此的穿透力。我当然也知道,要不了几周,这些棕灰色也会退场,不同层次的绿色最终会灿烂。这些生命压抑了一个冬天的渴望,经受了严寒的拷打,仍然坚持的冲向新一年的轮回。

生活仿佛也是如此,每年伊始,大家都在打起十二分精神去面对它。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有理由去坚信,春天就是崭新的开始。
我所要做的,无非是

给时间一点点时间
让过去过去
让开始开始

四年前的春天

作者 Domon
2024年3月15日 17:53
四年前的春天

全城封控,稍微放开了一点点。带着口罩,提心吊胆的下小区走了一圈。一个多月没有出门,刚刚打开闸门那个瞬间,感觉太美了。我感受到了春风,沐浴到了朝阳。眼前一棵枯树,居然开出了桃红色的花。小小一朵花,足矣让我泪目。

我,应该是「活」过来了。

那天在公司管理层例会上,主持人 HR 似乎是急切想给这段时间画上一个句号,准备了一个阶段性的问题。

「疫情期间,你最想感谢的是什么?」

有人说「我感谢老总,老总给了我们坚定的力量」
有人说「我感谢同事,同事给了我们积极的乐观」
还有人说「我感谢团队,团队给了我们持久的温暖」
只有我说「我感谢春天,春天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让我们明白了自然的包容,让我们理解着生命的轮回」。

在短暂的几秒沉默里,透过千兆网络,我能清楚的感受到,屏幕前写在他们脸上的诧异和藏在心里的困惑。

「好,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一加 Ace 2 Pro 使用体验

作者 陈仓颉
2023年11月14日 01:46

在购买一加 Ace 2 Pro 之前,我已经使用过五款一加手机。原本在红米 K60 Ultra、iQOO 11s 和 iQOO Neo 8 Pro 之间选择,但一加 Ace 2 Pro 临近发布,各方面硬件和外观功能都符合我的需求,价格便宜,加之我已经习惯一加独有的设计,便不如直接继续使用一加。发布会后没有犹豫多久并决定选它,8月23日开售1分钟之内下单完成(16GB + 512GB 钛空灰 ¥3399),第二天早上到手使用至今。

外观方面,后置影像模组继承一加11系列的丑陋马桶盖设计。因为材质有所升级,所以看多了也就习惯了,甚至觉得还有一点好看。面板使用曲面屏,虽然上一台用的 一加 8T 是直屏,但回到曲面屏也没有太多不适应,反而很惊喜能回到丝滑的返回操作手感。屏幕尺寸来到 6.74 寸的 FHD+(数码圈常称的【1.5K】)刷新率 120Hz,重量也因此达到 210g,比当年用过最重的一加 7 Pro 还要再重一点点。然而因为配重更科学,拿在手上并没有明显的坠手感,圆润的边框和圆角设计使其手感特别好。屏幕用上中置挖孔设计,相比一加 8T 的角落挖孔更和谐,起初不太适应,用久了便忽视了挖孔,比任何刘海屏或灵动岛都更好看和实用。屏幕面板来自京东方,色域很广,支持 ProXDR 显示,有些照片开启这个模式后特别好看。

一加祖传三段式开关重新回到 Ace 2 Pro 上,是属于一加的灵魂。8T 之后有几代取消了这个设计,引来怨声一片,终于在一加11回归并继续延续下去。这一次一加把三段式开关放在机身左侧,音量键放到机身右侧,由此带来的缺点是快捷截图操作(音量减 + 电源键)无法任意手完成,只能左手持机的情况下食指和中指绕过机身背部到机身右侧按下两个按钮这样别扭的姿势完成。于是我渐渐习惯上用 ColorOS 系统的侧边栏功能截图。因为机身左右侧按键排布改变的关系,我起初常常误操作,例如在想调节音量时按到电源键直接息屏。除此之外,这次的三段式开关没有前作那么扎实,而是有点松松垮垮,容易在尝试拨到震动时拨到静音。

这一代的影像系统我没有特别留意,可能已经到了【退烧】时期,给我一台过得去的手机,我随时可以掏出来拍拍拍,不那么在乎市面上最强的影像旗舰。虽偶尔羡慕身边朋友用上拍照超强的手机同时只用来扫码,不过很快就能放下这个执念。CMOS 用上 IMX890,是一加11同款 CMOS(IMX766 的升级款),比一加 8T 上的 IMX586 强上一大截。默认 0.6x 1x 2x 三个段位,均是等效 35mm 焦距。实际体验下来能够满足我日常拍照需求,能拍一些普通的风景和人像或有意思的人文街拍,但拍不了超远焦段或者超级夜景,也拍不了高解析的超广角或超细腻的微距。就现在拍的三四百张照片而言,我是满意手上这个影像系统的,不功不过,偶有惊喜,配得上这个马桶盖模组。我最喜欢用的是 2x 这个倍率,拍出来的照片干净、好构图又不失细节。拍照如同写作或者笔记一样,就应该无压而享受。


一加 Ace 2 Pro 的 SOC 是一代神 U 高通骁龙 8 gen 2,性能超强同时能耗优秀(在 8 gen 3 和 天玑9300 出来之前确实如此),日常高强度使用既不发热也不卡顿,这是一加的长处(现在也许是 OPPO 的长处)。最大的体验是后台应用保留数量和保留时间大幅提升,经常出现前一天晚上打开的应用第二天起来仍然在原页面并且能继续使用。我开启了 ColorOS 的内存拓展功能(存储空间拓展为运行内存)并拉满至 12GB,总内存达到 28GB(仅理论),早已不再在意应用保活问题。

充电是一绝。150W 超级闪充,5000mAh 的电池容量,支持 45W PD,不存在任何电量焦虑的可能。实测十七八分钟能从零充到满,平时剩余 10% – 20% 的电量15分钟左右充满,就是看书一章节或者看一个中视频的时间。外出带上 PD 充电头,基本上也能在半小时左右充满。晚上充电有充电保护,平时充电满速充满,对于手机这种设备我不是特别在乎电池寿命,不如在有限的使用时间里发挥其满载充电功力,享受使用手机的每个当下。

其他方面,震动马达很舒服,配合 Gboard 输入法打字哒哒哒的快感依然在。指纹模块是屏下超薄光学指纹,比短焦指纹好太多,并且位置很符合人体工学,解锁速度想闪电一样。极少出现解锁失败,反而是在系统层面会有指纹识别失效的情况。专门为湿手做过优化,在手指沾水的情况下也能正常操作屏幕。外放效果比一加 8T 优秀,但不知与其他手机相比如何,外放功能较少使用。缺点是屏幕亮度自动检测偏暗,偶尔需要手动拉高一点亮度。手机尺寸在特定场合下会突出过大和过重,即使当前市场上几乎都是又大又重的手机。没有在手机上玩游戏的需求,因此也不清楚游戏表现如何。


前段时间手机摔了一次,没有摔碎屏幕或者背壳,而是出厂膜有点破损。我找一天路过 OPPO 旗舰店,和店员简易交谈,我发现我能终身免费更换出厂贴膜(机器上显示一年三次,实际上无数次),有一台机器可以当场把需要的手机膜尺寸切割出来,店员再上手贴好,整个流程下来只用十分钟。我使用数码产品以来很少体验过官方服务,这一次让我印象挺深刻。

我怎么看博客

作者 陈仓颉
2023年6月16日 14:47

灵感来源于这篇文章

中文独立博客圈是一个小圈子,本质上和数码圈、胶佬圈、装机圈之类没有任何区别,都属于小众爱好。自从建立博客以来,我的乐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折腾自己的博客,另一部分是观察浏览别人的博客。折腾博客不细说,各自有各自的折腾法;看博客值得一说。

前段时间读完上面提到的文章,我发现自己在看别人博客时也有特定的习惯。我参考原文方式叙述一番。

URL

独立博客的特点便是域名和服务器都完全自主可控,如何选择一个域名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看过数千个博客,各种各样的后缀都有:以 .com 和 .org 居多,一个是第一大顶级域名,另一个是“非营利性组织”域名,这两种后缀基本上不会出大问题。其次有 .net 和 .cn,然而 .cn 的名声已经相当不好听。再者是独立博客中比较个性的后缀,例如 .me .im .info .life .co .top 甚至更冷门的 .blue .ink(没错我说的就是她的蓝 风清)。这些域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博主对于个性化的需求。

在名称选择上,有些博主会使用真名或者词语的拼音/简写,也有英语单词的组合,或者干脆胡乱起的字母组合。这些不重要,一个博客如果足够出众,多难记的名称都会有人记得,也会被人加入进列表或者收藏夹。于我而言,名称具体是什么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长期不变,让人感觉到该域名 = 某个人。(防杠声明:买很多域名或者经常换域名也没所谓)

还有一个小细节我也喜欢观察,就是当进入二级页面时,URL 会如何展现。有些是把文章标题以英文呈现,比如我就有这个强迫症,并且翻译要尽量信达雅,并且完全遵循 博客域名/文章名称 这种格式。有些是文章标题的拼音,有些是数字,有的博主甚至会用生成随机码,还有一些 /?=xxx 之类的古早 PHP 语法。我对这些并不反感,毕竟我看的是文章而不是 URL,但是一条漂亮的 URL 能增加一点好感度(不适用于所有人)。

内容

除非是通过文章进入的博客,第一件事一定是看关于页(若有)。这是对一个博主的第一印象,我特别喜欢在逛博客期间翻阅关于页,读完后能形成大概印象。关于页通常会有一些链接,然后通过点击这些链接了解博主本人,最后再去读博主的文章本身或者归档列表。通过归档列表能了解到博主的更新频率、涉猎范围。了解到博主的三观、文风、有趣程度之后,便可以确定这个作者值不值得订阅。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内容。

文章本身,我喜欢关注博主有没有固定的写作原则和错别字出现的数量。如果一个博主的文章读得多了,在读到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时,有几率通过文风和行文习惯判断这篇文章出自哪个博主。也是丰富大语言模型的养料

有的文章能反映出博主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遇到不同的立场我不会排斥,但是如果价值观或者有些方面有问题(例如只有情绪输出或者明显没有经过基本逻辑训练),我不会再有兴趣读下去。

除了文章以外,有的博客会放其他类型的内容,例如照片墙、读书笔记、想法(类朋友圈)、旅游地图或者作品等,作为链接出现在菜单里。这些链接会丰富博客的内容,我总是饶有兴致地去翻阅这些新鲜事物,因为这个博主在我面前更加立体了。

博客程序

然后是博客程序。WordPress 占大多数,通常看到一个喜欢的主题,我会打开开发者后台搜一搜主题的名字,然后试图安装到自己博客上看看效果(最终都会回归 2019)。另外是一些诸如 Hugo Typecho Hexo 这类静态博客程序,近几年来能观察到越来越多博客使用这种后台。我的个人感受是静态博客可折腾的部分不多,最简化输入-输出流程。有不少博客干脆挂在 GitHub 上(这也没有什么不好,GitHub 已经是互联网基础设施之一),人们可以更加专注于内容而不是样式,只不过在我看来不太符合最初【独立博客】的定义。

还有一个特例,便是博客程序是作者手搓出来的。印象中有一个大佬,用 PHP 从零写了一个博客程序,至今已经稳定运行许多年,可惜想不起来了 经提醒,这位大佬是勇哥

样式

最后是博客样式。这个也是比较不重要的一项,有些博客可以做得非常漂亮,然而文章只有寥寥几篇,读完后便失去兴致。有些博客是默认主题风格,但是文章内容特别吸引人,这类博客让我流连忘返。还有一种干脆不做样式,赤裸裸把文字砸在你脸上,但你又忍不住一句句读下去。当然,如果博客好看内容又好,这是最好不过了。这种例子相对于其他的有些少,我想原因可能是因为把时间花在样式上,相对地花在内容上的时间就少了(也有一些例外)。

我也会观察博主所使用的字体,最近很流行霞鹜文楷,已经有不少于五个博主在使用。实际情况使用默认字体的博客居多,有些会使用苹方,有些会调整字体的重量和字间距/行间距,还有字体和博客的配色。一个正常审美的博客通常不会出现蓝底红字的情况。

讨厌的点

我没有讨厌的点,我尊重个人自由并可以用脚投票。

GPD Win Max 2 Review

作者 陈仓颉
2023年4月23日 11:09

英文写作练习。

Recently, I purchased the GPD Win Max 2, and I am thoroughly enjoying it. This UMPC is exactly what I have been longing for over the years. While it is slightly heavier and larger than its predecessor, the Win Max 2020 (WM1), everything else about it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board

The first best part is the improvment of the keyboard and the layout. I am a keyboard guy and I basically type on every keyboard if possible, real or virtual. The WM1 has a not-very-normal layout keyboard and it took me a year to get used to it. Some keys are hard to find and locate when fast typing. The Tab and the Backspace and the Delete key (these are keys I often use) are in very weird places. The ten Number keys and twelve Function keys are extremely smaller than other keys. The tab key is not to the left of Q key. No need to mention some of the Symbolic keys. I can point out many keys that are not where they should be normally.

Now I had the WM2, I need to get myself back to be used to normal layout keyboard (which is a nice thing). It also has 2 level backlit and the lightness is better than WM1 too. I enjoy typing on this keyboard very much. This is how a nice UMPC should be. I can even hit FN plus some Alphabet keys to type numbers! By the way the right Alt and right Control keys are back on WM2 even though I don’t know what they are for. The Function keys of lightness and volume adjustment are placed differently from WM1. It takes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Arrow keys stay the same, and I wish that would be better if they are the same height.

Display

The second best part is the display. WM2 has a bright large 10.1 inch bezel-less(almost) IPS display with a 2560 x 1600 resolution which is super beautiful and is good for eyesight protection. This makes the WM2 look like a modern device. By contrast, the WM1 has an 8 inch 1280 x 800 screen with wide bezels, which makes it not that pretty. The color is not accurate due to the quality of the panel. It kind of makes the device look retro. And for that small resolution, you can not always read everything clearly in a web page or some software that are designed for high resolution. The WM2 fixed that problem.

Furthermore, the display panel is finally landscape rather than portrait. That means you will not run into any issue when reinstalling OS or playing retro games. Anyways the display is way much better that I can stop looking at it just to find the pixels. It is even good for reading a book! The brightness and the response time is just that wonderful. I thank to GPD that they keep the display ratio at 16:10 which is perfect for read documents or write contents and will not affect to watch a movie. This is the perfect ratio for me.

The display supports 10-point capacitive as usual and a pen support. It seems nice for someone who would write notes or drawing on it.

Although there is an AMD R7 6800U, the fan is unexpectedly good. It does not run loudly and high-pitched like the one on WM1, I can totally live with it even when I am gaming. The WM1’s fan is sometimes a nightmare when you are using it in a silent environment. This is a great improvement too.

Controller Sticks

The Hall Sensor Control Sticks (I actually don’t know what that means) are great. The ones on WM1 is pretty nice already, but this one is even better. The primary update are the analog triggers (I drive better in Dirt 3 now!). The clicking feels great and you don’t feel tired soon when you play games like Sifu. I worried about the size and weight of WM2 that it would be held uncomfortable, but it turns out holding it is actually more comfortable than expected. The WM2 is indeed heavier but it is also wider than WM1 (22.7 cm to 20.7 cm), so holding it feels more ergonomical than WM1.

Comparing to WM1, the mouse-xbox controller switch is moved to the left of the trackpad. The SELECT/MENU/START buttons are to the right of the trackpad and placed vertically. This design is much more reasonable than WM1(these buttons placed on the hinge and are very thin to press). The ABXY buttons color removed(they are black and white now). These satisfied me a lot. The trackpad is larger and feels smoothier than WM1, and easier to use.

One pretty design is that the WM2 comes with two metal covers for covering the control sticks! This is REALLY a deal breaker for people who would use it as productivity device and have it taken everywhere. I have always wanted something like that since I had my WM1, now the dream comes true! Besides the covers could easily slide into two ports in the back of the device. What an interesting design!

Performance

Then there is an AMD R7 6800U CPU. That thing is a monster. It comes with a AMD Radeon 680M Graphics so that we can play AAA games easier. Other than those, there are lots of hardware updates I can’t show them all.

I don’t really need that performance much. I often do some web browsing, writing, media watching and play some games like Dirt 3 and Sifu. Sometimes Arkham Knight and something like that. I would like to set the TDP lower in order to increase battery life. I would use Office and Photoshop on WM1 since it was my working device, I may not use WM2 as my productivity tool but it definitely will do the job well. A PC with a great performance always lasts longer, I have used my WM1 for over 2 years, the WM2 will only last longer.

The memory is 16GB LPDDR5 6400Mbps. There is a 32GB version available but it is out of my budget. I searched for some info says that there are some memory are used as GPU memory and I checked that in task manager. I don’t see any reduction on performance.

There are 9 ports in the WM2. I don’t need to point them all out, I basically use each one of them. The AMD version does not support Thunderbolt but USB4 instead.

Conclusion

I am a long-time GPD product user. From GPD Win1, Win 2, Win Max 2020 to Pocket 1 and MicroPC. There products are not that good at first, then they just become better. I never stop loving UMPCs since I had a Fujitsu LifeBook U1010(U810). I’ve always wanted a portable solid little device like that. It was the Pocket 1 then MPC, then Max 2020, then here we are, the GPD Win Max 2.

So far, everything is just great. There are some cons below:

  • The keyboard is way better when touch typing because of the normal layout, but thumb typing become a bit harder also because of the layout. I have normal human palms (20cm from wrist to fingertip) and still find it hard to type keys like YGHB56 with my thumbs. That is not a very big deal. I mostly touch typing when I am writing long content (like this one) and thumb typing when gaming or doing some web browsing. Anyway I think the improvement on touch typing is always better than on thumb typing when you have a handheld device size like 10 inch.
  • The size and weight shorten gaming time. It is also not a big deal because it is not healthy gaming too long on this device for myself. I consider it as a reminder of time control.
  • Lacks of RJ45. This is a very useful port for IT manager or people who need faster network. I use it sometimes when I have a WM1. Now there is no longer RJ45 but I find it ok though.
  • Weird front camera. I don’t need that and I don’t care if it is clear or not. I just don’t use it. But here it is and it makes me wonder if my device’s camera got hacked, someone may see me. It may sound sensitive but that’s who I am. I would like to cover it with a bandage tape or something.
  • The USB-A ports are up-side down. I sometimes fail to plug things in because of that. Maybe there are some adjustments to the motherboard. I wish they stay the same but they don’t.

I can’t not think of more cons of the WM2 by now. I am going to use it longer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it. So far it is the best UMPC that I ever had.

2023-03-25 update: I missed the SD and MicroSD slots. That is something I really need when I use the WM1, I often store movies, TV series and softwares in MicroSD card. I even bought a 512GB one. The speed is ok for watching a movie, 100MB/s give or take just to save room for the SSD. The WM2 even comes with an SD slot, the big one. I thought that would be great for people who take photos or videos and edit them right away.

There is also a thumb fingerprint unlock function on the power button, right in the front of the device. But I find it not very sensitive, it doesn’t recognite my fingerprint everytime. So I mostly just type in my password.

The speaker is better too. I watched some Youtube videos without headphones and it sounds nice. The speaker is better too. I watched some Youtube videos without headphones and it sounds nice. I didn’t even notice there is a fan spinning because of the fan is not loud at all.

近期使用电脑的一些习惯改变

作者 陈仓颉
2023年3月14日 15:33

过去一段时间在使用电脑方面有一些习惯上的改变,主要如下:

关于浏览器

Edge 浏览器开启垂直标签页并隐藏标题栏。这样带来的结果是纵向工作区域更大,横向只多了一小节(垂直标签页设置自动隐藏标题,鼠标指向后弹出),对我而言是一种更舒服的浏览器使用体验。前期开始会有些不习惯,总想着往标题栏找标签,后面习惯后,看到左侧的图标也能很快分辨出想去的标签。

说到标签页从完整标题变成仅图标,也是受到 Windows 11 的影响。Windows 11 强制合并任务栏,过去二十多年的使用习惯都是开着从不合并,由此我能最快速度找到已经打开的程序,直到 Windows 10 都手动设置永不合并。Windows 11 强制合并让我很不悦,也没有简易方法可以修改,只能适应。现在仍然没有完全适应,不过仅显示图标已经不太影响我的日常使用,也就习惯了。

设置垂直标签页后还有一个好处,页面最顶就是 URL,不存在标题栏,干扰项瞬间减到最少。Edge 111 甚至增加了分屏窗口,可以左右侧同时显示两个标签页的内容。

关于文本编辑器

我的默认纯文本编辑器一直都是 Windows 默认记事本,简约、稳定,极简设计。后来我装上了 Notepad--,使用它的起因纯粹出于开发者 README 中的一段话:

我们的目标是要进行文本编辑类软件的国产可替代,重点在国产Uos/Linux系统、Mac 系统上发展。

一个支持windows/linux/mac的文本编辑器,目标是要国产替换同类软件,来自中国。

对比其它竞品Notepad类软件而言,我们的优势是可以跨平台,支持linux mac操作系统。

鉴于某些Notepad竞品作者的不当言论,Notepad-- 的意义在于:减少一点错误言论,减少一点自以为是。

枪口直指 Notepad++ 的政治言论和傲慢态度。起初安装 Notepad-- 是为了支持顺便替代默认记事本,然而这段时间使用下来,我发现这是一个比想象中强大的文本编辑器。

  • 支持多标签。这个功能 Windows 默认记事本也支持了(11.2302.16.0),不过 Notepad-- 的标签页用起来手感总是更加舒适的。
  • 支持缓存内容。有时我不会手动保存某个标签页或者保存到合适的位置,关闭软件后也没有提示,后来发现再次打开会把之前没有保存的或者已经打开的标签页原封不动重新打开。这一点必须给好评,我相信其他文本编辑器也有这个功能。
  • 默认开启行号和高亮当前行。这个功能没用之前觉得没什么,用过之后发现少了这两样总感觉不是一个完整的编辑器。
  • 编程语言语法高亮。我原本用不上这个功能,但是最近学习编程,查看源代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个功能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 支持对不同语言设置不同字体。这一点也很香,我英文喜欢用 Consolas,中文用微软雅黑,这样下来的纯文本非常好看。如果未来能支持行间距和字间距的设置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还有暂时用不上的功能,比如文件对比高亮、行编辑和列块模式等。最近版本号来到了2.0,希望 Notepad-- 越来越好!

关于输入法

在微软官方输入法的基础上增加了 RIME 小狼毫输入法。以前简短使用过,后来再次安装时花了点时间配置,目前的方案是小鹤双拼、竖排候选词和黑白配色。

相比微软输入法更好的地方:

  • 超高自由度,想怎么配置就怎么配置,随心所欲。
  • 开源免费,有一个比较固定的社区,由此带来丰富的配置方案、皮肤和词库。开发者文学气息浓郁,即使不用这个软件,读他写的文字也如沐春风。
  • 稳定性似乎比微软输入法更好。在使用微软输入法时,偶尔会碰见输入法卡死或失控的情况(在微信中尤甚,我怀疑是微信太垃圾的原因),而使用小狼毫以来基本没有卡顿过。
  • 因为软件本身的气质和美感带来强烈的打字快感。这个属于玄学部分了,仅适用于我本人。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我至今还没有去解决,例如输入顿号会出现候选符号,而我只是想直接上屏该符号;双拼模式下似乎不能缩写选词,例如我打什么时习惯输入 um 然后出现这个词,在小狼毫需要输入 ufme 完整的双拼符号才能出现这个词。将来我会解决掉这两个问题。

关于记录

使用 TiddlyWiki 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发觉这个软件的美。目前它是我的主力笔记软件,日常笔记、工作日志还是个人维基都建立在 TiddlyWiki 之上,博客依然是现在这个 WordPress 引擎。也有考虑过使用 TiddlyWiki 建立博客,不过那样一来就非常不方便留评论交流了。

以前重度用过的 Obsidian,Trilium Notes 以及更早的印象笔记早已弃之不用。Notion 只在偶尔的场景下会用上。在电脑上的记录大抵分为这几个使用场景:工作、学习、生活,都由 TiddlyWiki 完成。上面提到的 Notepad– 用来记录临时草稿和笔记,写一个小短文或者写代码会用上。


电脑里的开源系越来越多,以后可能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活跃的开源软件支持者。现在还有不少软件离不开大公司的闭源项目,例如 Windows 以及依赖于此的 Office 系列,OneDrive,国内几个大厂的必要软件例如微信 QQ 钉钉等。短期内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就无法让所有软件都使用开源。否则 Ubuntu,Fedora,Debian 都是好选项,甚至 OpenBSD 也会考虑(主要是因为看了这篇文章)。

如何在服务器上部署一个基于 Node.js 的 TiddlyWiki

作者 陈仓颉
2023年2月9日 14:16

pimgeek 的数字花园即为此模式,现记录部署过程。什么是 TiddlyWiki?

前置条件是要有一个域名和一个 VPS。

安装 Node.js 和 TiddlyWiki

  • 更新软件包 apt update
    • RedHat 系使用 yum
  • 安装 Node.js apt install npm
  • 全局安装 TiddlyWiki npm install -g tiddlywiki
  • 检查 TiddlyWiki 版本 tiddlywiki --version
  • 创建 TiddlyWiki 目录 mkdir ~/wiki wiki 可以替换为想要的名字
  • 在 TiddlyWiki 目录下创建基本文件 tiddlywiki wiki --init server
  • 创建用户权限文本 vim ~/wiki/users.csv 或者用 nano 等文本工具

users.csv 文本内容:

username,password
johndoe,!@#$%^

其中首行为必填项,第二行为用户名和明文密码,英文小写逗号,不包含任何空格(具体参考官方文档:WebServer Parameter: credentials

安装 Nginx 和 Let’s Encrypt

熟悉的话这一步可以略过。重点是设置好反向代理。

  • 安装 Nginx apt install nginx
  • 创建并编辑代理服务器配置 cd /etc/nginx/sites-available 然后 vim example.com
    • 其中 example.com 为域名

example.com 文本内容:

server {
    server_name example.com
    client_max_body_size    100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0;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其中 client_max_body_size 条目设置最大上传文件大小

  • 链接并启用代理服务器 ln -s /etc/nginx/sites-available/example.com /etc/nginx/sites-enabled
  • 安装 Let’s Encrypt 以及激活 nginx 插件 apt install certbot python3-certbot-nginx
  • 创建 SSL 认证 certbot --nginx 按照说明进行设置
  • 运行 TiddlyWiki 并访问域名测试是否启动成功 tiddlywiki wiki --listen credentials=users.csv "readers=(anon)" "writers=(authenticated)"
  • 其中 creadentials 字段指定用户权限文本名称,readers 为只读权限(此处的 anon 为匿名,即任意访客),writers 为读写权限(authenticated 读取 credentials 中指定的用户)

安装 pm2 并设置后台运行服务

  • 全局安装最新版本 pm2 npm install -g pm2@latest
  • 准备 TiddlyWiki 启动脚本 vim ~/tw.sh

脚本内容:

cd /root
tiddlywiki wiki --listen credentials=users.csv "readers=(anon)" "writers=(authenticated)"
  • 赋予 tw.sh 权限 chmod +x /root/tw.sh
  • 通过 pm2 守护进程运行 TiddlyWiki pm2 start /root/tw.sh
  • 保存当前状态 pm2 save
  • 设置开机自启 pm2 startup

至此便可以访问首页 Node.js 版本的 TiddlyWiki,并且通过一些方式登录修改了。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