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近期使用电脑的一些习惯改变

作者 陈仓颉
2023年3月14日 15:33

过去一段时间在使用电脑方面有一些习惯上的改变,主要如下:

关于浏览器

Edge 浏览器开启垂直标签页并隐藏标题栏。这样带来的结果是纵向工作区域更大,横向只多了一小节(垂直标签页设置自动隐藏标题,鼠标指向后弹出),对我而言是一种更舒服的浏览器使用体验。前期开始会有些不习惯,总想着往标题栏找标签,后面习惯后,看到左侧的图标也能很快分辨出想去的标签。

说到标签页从完整标题变成仅图标,也是受到 Windows 11 的影响。Windows 11 强制合并任务栏,过去二十多年的使用习惯都是开着从不合并,由此我能最快速度找到已经打开的程序,直到 Windows 10 都手动设置永不合并。Windows 11 强制合并让我很不悦,也没有简易方法可以修改,只能适应。现在仍然没有完全适应,不过仅显示图标已经不太影响我的日常使用,也就习惯了。

设置垂直标签页后还有一个好处,页面最顶就是 URL,不存在标题栏,干扰项瞬间减到最少。Edge 111 甚至增加了分屏窗口,可以左右侧同时显示两个标签页的内容。

关于文本编辑器

我的默认纯文本编辑器一直都是 Windows 默认记事本,简约、稳定,极简设计。后来我装上了 Notepad--,使用它的起因纯粹出于开发者 README 中的一段话:

我们的目标是要进行文本编辑类软件的国产可替代,重点在国产Uos/Linux系统、Mac 系统上发展。

一个支持windows/linux/mac的文本编辑器,目标是要国产替换同类软件,来自中国。

对比其它竞品Notepad类软件而言,我们的优势是可以跨平台,支持linux mac操作系统。

鉴于某些Notepad竞品作者的不当言论,Notepad-- 的意义在于:减少一点错误言论,减少一点自以为是。

枪口直指 Notepad++ 的政治言论和傲慢态度。起初安装 Notepad-- 是为了支持顺便替代默认记事本,然而这段时间使用下来,我发现这是一个比想象中强大的文本编辑器。

  • 支持多标签。这个功能 Windows 默认记事本也支持了(11.2302.16.0),不过 Notepad-- 的标签页用起来手感总是更加舒适的。
  • 支持缓存内容。有时我不会手动保存某个标签页或者保存到合适的位置,关闭软件后也没有提示,后来发现再次打开会把之前没有保存的或者已经打开的标签页原封不动重新打开。这一点必须给好评,我相信其他文本编辑器也有这个功能。
  • 默认开启行号和高亮当前行。这个功能没用之前觉得没什么,用过之后发现少了这两样总感觉不是一个完整的编辑器。
  • 编程语言语法高亮。我原本用不上这个功能,但是最近学习编程,查看源代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个功能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 支持对不同语言设置不同字体。这一点也很香,我英文喜欢用 Consolas,中文用微软雅黑,这样下来的纯文本非常好看。如果未来能支持行间距和字间距的设置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还有暂时用不上的功能,比如文件对比高亮、行编辑和列块模式等。最近版本号来到了2.0,希望 Notepad-- 越来越好!

关于输入法

在微软官方输入法的基础上增加了 RIME 小狼毫输入法。以前简短使用过,后来再次安装时花了点时间配置,目前的方案是小鹤双拼、竖排候选词和黑白配色。

相比微软输入法更好的地方:

  • 超高自由度,想怎么配置就怎么配置,随心所欲。
  • 开源免费,有一个比较固定的社区,由此带来丰富的配置方案、皮肤和词库。开发者文学气息浓郁,即使不用这个软件,读他写的文字也如沐春风。
  • 稳定性似乎比微软输入法更好。在使用微软输入法时,偶尔会碰见输入法卡死或失控的情况(在微信中尤甚,我怀疑是微信太垃圾的原因),而使用小狼毫以来基本没有卡顿过。
  • 因为软件本身的气质和美感带来强烈的打字快感。这个属于玄学部分了,仅适用于我本人。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我至今还没有去解决,例如输入顿号会出现候选符号,而我只是想直接上屏该符号;双拼模式下似乎不能缩写选词,例如我打什么时习惯输入 um 然后出现这个词,在小狼毫需要输入 ufme 完整的双拼符号才能出现这个词。将来我会解决掉这两个问题。

关于记录

使用 TiddlyWiki 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发觉这个软件的美。目前它是我的主力笔记软件,日常笔记、工作日志还是个人维基都建立在 TiddlyWiki 之上,博客依然是现在这个 WordPress 引擎。也有考虑过使用 TiddlyWiki 建立博客,不过那样一来就非常不方便留评论交流了。

以前重度用过的 Obsidian,Trilium Notes 以及更早的印象笔记早已弃之不用。Notion 只在偶尔的场景下会用上。在电脑上的记录大抵分为这几个使用场景:工作、学习、生活,都由 TiddlyWiki 完成。上面提到的 Notepad– 用来记录临时草稿和笔记,写一个小短文或者写代码会用上。


电脑里的开源系越来越多,以后可能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活跃的开源软件支持者。现在还有不少软件离不开大公司的闭源项目,例如 Windows 以及依赖于此的 Office 系列,OneDrive,国内几个大厂的必要软件例如微信 QQ 钉钉等。短期内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就无法让所有软件都使用开源。否则 Ubuntu,Fedora,Debian 都是好选项,甚至 OpenBSD 也会考虑(主要是因为看了这篇文章)。

如何在服务器上部署一个基于 Node.js 的 TiddlyWiki

作者 陈仓颉
2023年2月9日 14:16

pimgeek 的数字花园即为此模式,现记录部署过程。什么是 TiddlyWiki?

前置条件是要有一个域名和一个 VPS。

安装 Node.js 和 TiddlyWiki

  • 更新软件包 apt update
    • RedHat 系使用 yum
  • 安装 Node.js apt install npm
  • 全局安装 TiddlyWiki npm install -g tiddlywiki
  • 检查 TiddlyWiki 版本 tiddlywiki --version
  • 创建 TiddlyWiki 目录 mkdir ~/wiki wiki 可以替换为想要的名字
  • 在 TiddlyWiki 目录下创建基本文件 tiddlywiki wiki --init server
  • 创建用户权限文本 vim ~/wiki/users.csv 或者用 nano 等文本工具

users.csv 文本内容:

username,password
johndoe,!@#$%^

其中首行为必填项,第二行为用户名和明文密码,英文小写逗号,不包含任何空格(具体参考官方文档:WebServer Parameter: credentials

安装 Nginx 和 Let’s Encrypt

熟悉的话这一步可以略过。重点是设置好反向代理。

  • 安装 Nginx apt install nginx
  • 创建并编辑代理服务器配置 cd /etc/nginx/sites-available 然后 vim example.com
    • 其中 example.com 为域名

example.com 文本内容:

server {
    server_name example.com
    client_max_body_size    100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0;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其中 client_max_body_size 条目设置最大上传文件大小

  • 链接并启用代理服务器 ln -s /etc/nginx/sites-available/example.com /etc/nginx/sites-enabled
  • 安装 Let’s Encrypt 以及激活 nginx 插件 apt install certbot python3-certbot-nginx
  • 创建 SSL 认证 certbot --nginx 按照说明进行设置
  • 运行 TiddlyWiki 并访问域名测试是否启动成功 tiddlywiki wiki --listen credentials=users.csv "readers=(anon)" "writers=(authenticated)"
  • 其中 creadentials 字段指定用户权限文本名称,readers 为只读权限(此处的 anon 为匿名,即任意访客),writers 为读写权限(authenticated 读取 credentials 中指定的用户)

安装 pm2 并设置后台运行服务

  • 全局安装最新版本 pm2 npm install -g pm2@latest
  • 准备 TiddlyWiki 启动脚本 vim ~/tw.sh

脚本内容:

cd /root
tiddlywiki wiki --listen credentials=users.csv "readers=(anon)" "writers=(authenticated)"
  • 赋予 tw.sh 权限 chmod +x /root/tw.sh
  • 通过 pm2 守护进程运行 TiddlyWiki pm2 start /root/tw.sh
  • 保存当前状态 pm2 save
  • 设置开机自启 pm2 startup

至此便可以访问首页 Node.js 版本的 TiddlyWiki,并且通过一些方式登录修改了。

参考文献

几种笔记软件的使用感受

作者 陈仓颉
2022年3月10日 17:07

这两年是一头扎入笔记工具这个领域的两年,寻求各种软件如何与工作和生活结合,把它们使用出 “生产力工具” 的效果,以及达到 “让生活过得更有条理” 这个目的。这个念头不坏,但是过程中好几次差点过头,导致平衡打破,顾此失彼了。好在及时反应过来,意识到应让工具为我所用,而不是反过来让我为工具所用。


我能找到最早的笔记内容,要从大学时期学习计算机专业时算起。那时用着大名鼎鼎的 Evernote 和印象笔记,纳闷为何有两个账号,现在明白过来了,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进入国内市场并不一定会使一个软件更加本地化、追求用户体验,这完全取决于开发团队的良心。

除了印象笔记,我还使用过为知笔记,这两者是我大学时期用得最多的笔记软件。我在使用为知笔记的过程中学会了 Markdown 语法,让我获益至今。但因为一些原因,我没有重度使用为知,而是后来在工作上用回印象笔记,我在印象笔记中存有大量跨境电商相关的笔记,从网络上剪藏的文章到上课笔记和公开课照片,以及工作日志和较为敏感的信息,几乎囊括所有工作相关。

这些笔记对我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充了几年的会员。那时候的印象只有免费账户和标准账户,现在再次打开印象笔记的账户页面,已经多了高级账户和专业账户,想必未来还会继续增加。除此之外,软件日益臃肿,广告越来越强奸用户的眼睛,直到2020年,我实在受不了印象笔记糟糕的使用体验,开始寻求另一个更加合适的地点存放我的笔记。

notion 和 teambition

首先我找到的是 notion。这个软件在笔记圈子内大有名气,甚至一定程度上出圈了。另外一个有相同现象级的软件是 Roam Research,不过高昂的售价和学习曲线没有让我想去学习的欲望,于是学习使用 notion。刚开始接触 notion 的几个月,它几乎成为我记录的全部,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上有什么内容都一股脑扔进去,博客草稿箱里还有一篇文章叫做《人生苦短,我用 notion》。显然我没有也不打算继续完成它。当时虽然只有英文和韩文,网络连接不稳定,不能离线本地,但不影响我的使用。不过这个时期我没有把握到 notion 的精髓:block 和 database,而是把 notion 用成了另一个印象笔记,最终上面提到的缺点(加上极不方便甚至不可行的导入导出)成为我不再重度 notion 的原因。

工作上强烈的需求使我不能停下记录的脚步,我看到 teambition 被阿里收购,同时做了全面的本地化,我成为第一批改版后的 teambition 用户(参考博文)。他的项目模块可以区分工作和生活,又从这个时期接触到 all-in-one 这个概念(现在回头看,这是一个相当不好的概念),开始着手把所有东西丢进去。至此我已经在好几个笔记软件之间转移数据,这浪费了许多没必要的时间。teambition 同样因为其仅 web 端的限制,无离线本地和时不时出现的小 bug 和掉线,以及阿里大量的黑历史,我开始理性地思考我需要的一个笔记软件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刚性需求,有哪些不是必要的。

经过大量重度使用几个笔记软件后,我清晰认识到自己的需求:本地离线,纯文本通用格式,方便的导入导出,多平台同步

Tiddlywiki 和 Obsidian

2021年3月我接触到 Tiddlywiki,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从哪里得知这个神仙应用了。它的理念十分迷人,Tiddlywiki 官网中的哲学:记录和组织所有信息使其将来可重复使用;记录信息的价值与其重复使用的难易程度成正比;把信息切割为最小的有意义单元,并且重新建模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供新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应用本身,即原子化笔记,用标签关联,再灵活结构化。除此之外,Tiddlywiki 是开源且完全免费的,作者和社区从04年一直开发迭代到今天,去年12月版本号更新至 5.2.1,是笔记软件里的常青树,在笔记圈子里有一定数量的拥趸。国内也有几位大佬做出大量贡献,贴在文章结尾。

我从 Tiddlywiki 学到了不少。我不再纠结于 all-in-one 的想法,而是用好每一个手上的工具,即是发挥工具的优点,忽略它的缺点,并通过其他工具来弥补。我开始个性化自己的笔记软件,这是在印象或者为知做不到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笔记,第一步链接(正向链接,和与之相伴的反向链接),第二步溯源,把笔记的来源也一并记录,也就是一直应用至今的一元笔记法:以时间轴记录所有内容,时间戳作为索引;记下任何想要记下来的内容;通过链接关联;时常回顾并整理。这一点是我在用 notion 时没有做到的,当时我只是建立了一个 database,然后使用 calendar 视图,把记录放在每一个日期格子里。这样的结果是,时间一长,既不方便回溯,也不方便整理,等于是做了一段时期的无效输入。还有一个更关键的一点,即抛弃剪藏,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所有笔记,这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之一。

接下来又认识到 Obsidian。不过我不是一开始就使用 Obsidian 作为长期笔记软件,而是在 Tiddlywiki 和 Obsidian 之间互相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发掘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我能否适应这些因素。为此我有一篇笔记:Tiddlywki vs Obsidian,里面列出了两者所有优缺点和共同点:

  • Tiddlywiki 默认单页面信息量/笔记数量相比 Obsidian 更多,方便笔记之间跳转;Obsidian 支持笔记多窗口,自由排布
  • Tiddlywiki 可以不依赖任何软件运行,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 HTML 文件,而 Obsidian 还是一个 Markdown 编辑器,可以在不打开软件的情况下增删改所有笔记
  • Tiddlywiki 的编辑器较为局促,写作空间没有 Obsidian 敞亮
  • Obsidian 的标题和列表缩放功能是我的刚需,Tiddlywiki 缺乏这个功能或者需要插件辅助
  • 两者都是全平台,社区强大氛围好,但 Tiddlywiki 免费开源,官方不提供任何付费服务,纯粹的用爱发电项目,而 Obsidian 免费但不开源,官方提供付费同步和发布服务
  • 两者均开放,故支持各种不同的同步/备份方式,不受软件本身限制
  • Tiddlywiki 基于 wikitext (方言)语法,Obsidian 基于 Markdown,前者的表格表现形式比后者稍好一些
  • Tiddlywiki 自带单个笔记加密和整个笔记本加密功能,Obsidian 原生不支持加密功能(本质上是管理本地文件夹)

在这个期间,从少数派和部分知乎文章里接触到 “PKM” 和 “工作流” 之类看似高级的概念,把自己搞糊涂了。经过一年想明白,方法论只是方法论,不能转化成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仅仅是方法论,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自己的即使是野路子也是好理论。

Tiddlywiki 自带一个新建 Journal 笔记的功能,新建后自动以日期命名,并且带一个 Journal 的标签。这是我使用上述提到的一元笔记法的起始,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后面用过的所有笔记软件里,这个在其他的笔记软件被称作 Daily Notes

Trilium

我短期用过的 Trilium,和 Tiddlywiki 类似,由个人开发者开发维护,开源免费,数据保存在数据库文件里,跨平台并有多种同步方案。Trilium 的风格更理工,你可以从老版本的 UI 里看出一点冷机械工业味,我特别喜欢这个味道。它有别于其他笔记软件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文件夹即文件,逻辑上有文件夹的形态,实际上文件夹本身也是一个笔记文件,同时能记录笔记和列出这个文件夹内所有笔记;二是可克隆目录树,即同一个目录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父目录下,此处修改,彼处同步,类比像 notion 的一个较新功能 sync blocks,不过我对这个没有需求,不知具体体验如何。另外还有一个贴心的小细节,例如 Daily Notes 中会显示当天修改过的文件,其他软件里暂时没有见过这个功能。

不继续使用 Trilium 的原因有几点,一是部署服务端对我而言有些困难,尝试几次均未成功,便不能在移动端同步我的笔记内容;二是软件体积有些大,portable 模式转移也不方便;三是文件存储在数据库里,不能做到在多台设备同时修改一个文件。我对此有需求(所以 Trilium 和 Tiddlywiki 都被排除了,反而 notion 能很轻松地做到这一点,毕竟后者是纯云端笔记);四是笔记数据(.db 数据库文件)保存的位置不能方便地选择调整。Trilium 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笔记软件,只是由于上面提到的这些原因不适合我,所以没有继续使用下去。


如今我的主力笔记软件是 Obsidian,一个正在慢慢从笔记软件发展为插件平台的资源管理器,满足了我几乎所有的笔记需求,开发者更新频率很高,也有很热闹的英文和中文社区,大量插件开发者给这个软件注入灵魂。我因为对移动端的强需求,只有赞助者能获得早期移动端安装包,于是在21年5月赞助了 Obsidian 成为一个 Insider,也因此能提前用上全平台的内部版本,换言之是做小白鼠,也算是为社区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另外还有些笔记软件使用时间或长或短,没有获得足够的体验,却因为某些原因让我没有继续使用下去的,就不展开说了:Joplin,思源笔记,myBase,logseq,OneNote,有的很优秀,有的快要死去,有的还在茁壮成长。篇幅已经很长,想详细说说自己的笔记心得,但会使文章显得过于臃肿。下次一定。


Tiddlywiki 和 Obsidian 相关:

笔记相关:

Youtube NickMilo 的视频: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什么 – 清明

作者 陈仓颉
2021年4月2日 01:00

三月结束了。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忙碌的三月。忙碌,却没有感到特别充实。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想不起来,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寻找。干脆不想之,过好每天,记录当下。

小米

昨天和前天,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雷军站台。好像很久没有见到雷军了,可能是我没有好好关注,不过这一次的发布会与以前不同,官方的造势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近年来比较重要的一场发布会。果然第一天就有几个爆点,小米11 Pro 和 小米11 Ultra,两台非常有竞争力、非常扎实的高端旗舰机,是小米踏入高端市场的稳重一步(这句话听起来真是官方),比之前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以及小米11的几个版本)更强大。我特别喜欢小米11 Pro,配置拉满的同时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压了前段时间的一加9 Pro一头。我本是一个一加多年老用户,这一次可能真的会选择小米11 Pro。

为什么不选小米11 Ultra?因为它太重了。虽然有市面上最强的影像系统,虽然 DXOMARK 已经不再纯粹,但是143这个分数打出来还是惊讶了不少人。更离谱的是,雷军把黑卡拉出来现场对比。对比过程对黑卡着实有些不公平,但效果却是清清楚楚放在观众面前。我前段时间和朋友说,今年我的目标是买一台微单,可能在黑卡、理光或者富士之间选。雷军掏出黑卡对比完后,朋友问我,“你还考虑黑卡吗 哈哈哈哈”把我给问住了。我一直说微单在成像上永远都会压着手机一头,因为物理条件限制在理论上决定了不可超越,可是这一次 GN2 的底有1/1.12英寸啊!

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几个数码自媒体发布了上手和简单评测的文章。对比对象出现了 一加9 Pro,非常遗憾,在大多数场景下,小米11 Pro都压制了一加9 Pro一头。一加9 Pro发布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和好友去一加线下 Pop-up,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入场,看不到真机,倒是见到了张老板。身形略显消瘦,一脸友善的微笑,不愧笑面虎之名。前几年一加7 Pro发布的时候我也和好友参加了 Pop-up,去晚了没见到张老板,倒是现场买了真机,还参加抽奖活动获赠一个一加背包,一背就是近两年。

Pop-up 没有,我和好友灵机一动,不如去顺电看看?一去好家伙,一共就两个顾客在看一加9 Pro,不用在楼下排长长的队伍。现场放了一款绿色版和一款黑色版,绿色版非常漂亮,漂亮到不论拍照还是亲眼看到都是迷人的,优雅低调又不失品质感,上一次一加这么好看的颜色应该是一加6的电光紫。一加8系列的颜色真的不好看。缺点也明显,一是价格没有太大竞争力,二是指纹模块的位置非常反人类,三是镜头质量有翻车嫌疑,而我已经在一加的影像系统上栽过两次跟头了。如果今年我有换手机的打算(不买相机的前提下),小米11 Pro顶配会是我的首选。


除了11系列,小米还发布了MIX。等了好多年,结果今年出来的MIX是一款折叠屏,MIX Fold,发布会结束后,线下真机让很多人失望了,外屏很小,还特别细长,像一个遥控器;边框特别黑粗大,用一个网友的说法,像小米自家的多亲手机。内屏的折痕也明显,网上一些消息透露,铰链用的是三星初代Fold的技术,已经被华为淘汰了的。前段时间在线下体验过华为Mate X2,那个质感简直了,楔形设计,又薄又轻(其实并不轻,这个造型让持机手感很轻),是市面上最好看最实用的折叠屏手机,没有之一。华为供应链相当成熟,用了一代,就把整机做到如此成熟度,希望小米能迎头赶上。MIX Fold的目标不仅是打开折叠屏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我想除了把价格打到万元内,更重要的是在自家黑灯工厂100%制造,为以后迭代铺路。有些朋友认为MIX Fold不该被称为MIX,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初代MIX的惊艳,到现在都叹为观止,可以说只手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方向不为过。接下来的几代愈发沉闷,MIX这块招牌都快被打烂了,于是米粉憧憬下半年会有一台真正的MIX,就像DC粉希冀扎导正联的存在一样。

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

正义联盟导演剪辑版是真的存在的!从去年施耐德放出消息,到今年一点一点透露的消息,DC粉的信心越来越充足。4年多以来粉丝、扎导、演职员和华纳之间的恩怨情仇,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加让人激动,特别燃,比那什么还燃。许多自媒体和知乎高票答案把这个故事讲得清楚,也有专门的网站展示时间线,我尝试简短总结:AT&T财大气粗,HBO MAX想要打响头炮,扎导藏着心愿,诺兰在各个高管之间奔波,演职员一齐出来发声,还有粉丝们的热情和热爱,华纳看到其中的机会,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一笔7000万美元的投资换回皆大欢喜的结局。

起初扎导想作为4集或6集的电视剧集形式,一周放出一集,后来改为一次性放出全部集数,最后干脆当作一部4个小时的电影来放映。DC粉/扎导粉就像过年一样,我开心到四处奔走欢庆,直到正式放出的前一天,网络上意外流出原片资源。其中有各种可能性和阴谋论,在此不多提。我开开心心下载完,花了2天的时间,把导剪版认认真真看完。不少段落来回拉片,体验和院线版几乎完全不同。

基本一致的故事主线,重做了荒原狼形象,改了大量台词,钢骨和闪电侠人物弧光完整,增加许多篇幅介绍各个英雄,没有院线版工具人的情况出现。蝙蝠侠人物本质还是不太像漫画中的行为逻辑,女侠比院线版也好了不少。超人的复活前中后期说得过去,不会有突兀感。路易斯也比院线版更合理,没有了奇奇怪怪的台词和行为举止,换句话说,导剪版把人物的所有动作合理化了。院线版是导剪版的增删改版,几乎已经是另一部电影。缺点也有,扎导的习惯是升格过多,过于注重油画般的构图和色彩,讲故事的弱势依然存在,但我认为远远好于院线版。期待了这么久,最终扎导和工作团队交出的答卷,十分让人满意。

扎导说后期还会出一个灰版(黑白版)正联,除了色彩以外,和导剪版没有多大区别。我觉得有一个4小时的导剪版,已经足够影迷漫迷们开心很长一阵子了。还有上面提到的恩怨情仇,开个脑洞,不如把这一段故事也影像化?万一真做了呢。


2月18日以来,我在 notion 记录了不少事情,时事类、IT类、影视类,大多为一句话,或者带一个链接。现在时间久了,反而不太想再提起。3月3日我从搜索引擎得知了一款笔记软件 TiddlyWiki,一发不可收拾,当天开始深度学习使用,一步步代替 notion,作为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软件。因为其私有、单文件、信息之间强关联的特性,大大戳中了我的笔记需求,甚至刷新了一遍我对笔记该有的使用方式。3月29日,在群里讨论笔记软件时,博友阿钧提到了一款 eDiary,同样地,我也被这个软件的理念和开发者的理想主义击中。那段讨论挺有价值,值得好好记录下来。三月一头一尾,我找到了数码世界的新鲜又亲切的落脚点。

草稿箱里有一篇《人生苦短,我用 notion》,短短几个月,我连 notion 都想逐步脱离,走向私有离线。这能不能算是云时代的PTS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