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4年11月21日首页

东野圭吾《秘密》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11月20日 23:09

《秘密》这部小说很好看,看得很感动。刚开始车祸后发生的灵魂转移看起来很不真实(也不适应),后来慢慢理解了作者这样设计的妙处,也正是这种现实中不会出现的情景,才让人看得既猎奇又惊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对妻子和女儿的真挚情感。

这部小说最精彩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看的时候感觉有点像《红手指》和《黎明之街》,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却有着波澜起伏的心理活动。

我一度以为它是推理小说,因为男主一直在不停地「调查」肇事司机疲劳驾驶的原因,也因为小说的名字叫作「秘密」,可心里却一直期盼着不要有什么秘密和反转的真相,也不要有其他的灵异事件发生。一直到结束,小说都没有推理情节,事故的原因也是很普通的家庭生活。

看的时候总是纠结男主在妻子和女儿之间怎么选择,作为女儿的妻子以后该如何收场,他们俩的生活该怎么办。作者给出的结果在情理之中,也是最合理的解决方式,毕竟男主比女儿大了几十岁,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女儿身边,女儿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但这样就彻底牺牲了男主,也埋没了善解人意、懂事又贴心的妻子。在妻子要永远离去了的那段,我感动得想哭,不想她离开,不想男主孤独终老,但是她不离开,女儿永远无法成长,总得有人要离开。

昨天以前首页

东野圭吾《彷徨之刃》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11月9日 18:59

我不喜欢《彷徨之刃》这部小说,简单的故事用了太多的笔墨,拖沓又啰嗦,看着很无聊。书中除了长峰重树塑造得比较成功外,其他的人物完全是「纸片人」(只是个标签,不立体)。

它不是推理小说,而是讲述一个无解的「少年犯」的问题,自始至终只是抛出「少年犯了罪,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少年法只是保护他们,并不能改变他们」的观点,却不给答案。同样是讲述「少年犯」的《告白》却高明很多,从各个角度剖析人物的心理成长,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角度和看法,从而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物的成长经历和事情产生的原因,引人深思。

书中的破绽非常多,比如嫌疑人(被害人的父亲长峰重树,杀了一个凶手后潜逃)主动给警方写信,让警方等他报仇后再去抓他,本来警方还在侦破没确定他就是凶手,这下他立即被全国通缉,让自己寸步难行。嫌疑人带着手机到处跑,手机号码都没换,只是关机,偶尔还会开机看短信和接打电话,警方却一直不知道他在哪里。民宿女老板很快就认出了易容后的嫌疑人,知道嫌疑人持枪的情况下还义无反顾地去帮助他,却只是让他「找到凶手,让凶手道歉」而已,后来劝嫌疑人去自首,又去报警,在紧要关头让凶手跑掉,导致嫌疑人被杀。民宿女老板随便翻了翻杂志就找了凶手躲藏的地点,警方也通过墙上的地图同时找到了地点,也太容易和巧合了。警方一遍遍看令人作呕的强奸视频,试图找到线索,这多少有点牵强。最后的「密报人」竟然是警方里的人,这也太反常理了。

《阳光下的罪恶》《谋杀启事》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11月2日 19:07

又看了两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分别是《阳光下的罪恶》和《谋杀启事》,这两本书都看得很快,两三个晚上就看完了。已经看过好几本阿加莎的小说了,觉得她的小说很稳定,语言精炼,故事紧凑,构思精巧,逻辑紧密,推理精彩,而且都是单时间线叙事,我喜欢看这种叙事方式,节奏感强,看得过瘾。另外还有个感受,她的每本书大约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看起来比较沉闷(可能是因为交代故事背景和人物),过了这段时期,之后精彩的故事才会纷至沓来。

《阳光下的罪恶》

这部小说场景设计上有点不太真实,把一堆人放在一座小岛上,侦探波洛在案发前就已经在现场了,还预示罪恶将要发生——这让人感觉设计(不自然)的痕迹过于明显。大侦探出没的地方不一定就会有事情发生,也可能他仅仅只是在度假。

波洛在推理思考的过程中,看了前几年类似作案手法的案宗,竟发现有一宗凶杀案和现在的案子很像,于是推理出凶手还是同一个人——我觉得这个有点牵强。

除了以上两点,我觉得这部小说很完美,读起来很享受,凶手的作案手法让人拍案叫绝,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消磨时间的推理小说。

《谋杀启事》

和《阳光下的罪恶》凶手只做一次案不同,《谋杀启事》里的凶手接连作案,第一个谋杀案后故事发展得比较缓慢,之后又连续发生了两起凶杀案,让故事变得紧张。

这部小说的人物比较多,情节错综复杂,凶手的作案手法虽然没有《阳光下的罪恶》精彩,但是接连发生的谋杀让故事情节逐渐紧张,不知道下一个会是谁。最后的「真相大白」的谜底让人大跌眼镜,如果作者不说,完全不知道她竟然会是凶手。我觉得看不透谜底也很正常,作者在前面交代得并不清楚,通过那些仅有的线索很难推断出谁是凶手。

这部小说是以警察为主角,而不是以私家侦探为主角进行推理的。

我觉得有以下几处地方不合理:

第一,两个人在家里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案情推理,就差一点就指认出了凶手,正好这时一个人需要出去办事,另一个留下来的人被凶手灭口。

第二,是找一个人演戏,当着凶手(嫌疑人)的面,把那天凶手的作案过程表演出来,让凶手破防,从而承认罪行。这个手法和《Z的悲剧》一模一样,但我却觉得不真实。

第三,凶手被识破之后,在客厅还有警察的的情况下,却铤而走险去杀人,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正旁证了自己的罪行了吗。

《西游记》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10月30日 08:46

一直都没有读过《西游记》。小的时候看过好多遍《西游记》的电视剧,觉得《西游记》的剧情了然于心没必要再去看书,长大后以为《西游记》是儿童读物,也没想着去看书。现在知道影视作品和书籍是不同的艺术形式,观看体验完全不一样。《西游记》电视剧之于小说,一定改过或删掉不少内容,所以想看下原汁原味的故事内容。

刚拿到厚厚的纸质书,有点怵,不知道八百多页什么时候可以看完(不同版本的页码不一样)。先不管了,看上几页再说。没想到实际上比想象的看得快得多,大概二十个晚上,随随便便就看完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西游记》的语言简显易懂,故事性强,我又跳过人物、景物、打斗、诗词等「文言」的描写,又略过重复的内容,读的就快了起来。

《西游记》书中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每回双方交战都要自报家门,孙悟空每次说的长长的一段话几乎是一样的。发生过的事情讲述给别人听,总是重头说起,内容和之前的一模一样,只是简略了些,相当于让读者看了两遍。看来作者也有凑字数之嫌啊。

书中的好多故事有固定的模式:遇到一座高山,唐僧就害怕,悟空会安慰两句,之后唐僧被妖怪抓去,悟空和妖怪大战几百回合,妖怪掏出个宝贝,悟空败逃,悟空去求各路神仙降伏妖怪,救出唐僧。

书中大小妖怪都来抢唐僧,男妖怪要吃唐僧肉,女妖精就要和唐僧结婚。因为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与唐僧同房采集元阳真气,可以成仙。看来唐僧真是个宝贝。但是妖精抢到唐僧后也不急于吃他的肉或成亲,都先绑到后厨,等孙悟空来营救。孙悟空来叫阵,妖怪都亲自出马迎战,很少让小兵小将去当炮灰,道德高尚、勇气可嘉、值得表扬。

书中的妖怪没有妖权,只要是妖怪就可以被随意打杀,唐僧也不会怪罪。宝象国公主和妖怪生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被悟空抓住,被八戒和沙僧从天上摔下,「掼做个是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荆棘岭的几个树精只是和唐僧夜里吟诗作对,并没有伤害唐僧,也被八戒「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颗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只因为他们是妖怪,「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悟空降伏了妖王,常规操作是一把火把妖怪的山洞烧了,不管小妖死活,以绝后患。

不管是佛主、菩萨还是唐僧都会生气,被骂了或是被怠慢了,也会不高兴,也要打击报复,还以为他们会荣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神仙和凡人也没什么两样,给经书时还要索贿,如来竟也应允。

书中的主角无疑是孙悟空,遇事冲锋陷阵,而且足智多谋。猪八戒用处却不大,打怪不行总被抓住,不讲兄弟义气,总使绊子,背后挑拨离间,致悟空几次被驱逐。沙僧存在感更低,打怪不行,眼力也不行,总站八戒的队。唐僧看起来窝囊又脓包,但是他本来是肉眼凡胎,又有慈悲心肠,几次上了妖怪的当,也是没有办法。

《西游记》是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大部分故事精彩绝伦、引人入胜,比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小说好太多了,就是厚了点。

相关文章:

  1. 算命之后来读书

毛姆《刀锋》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10月24日 23:12

看完书也不知道为什么书名叫作《刀锋》,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和「刀」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如果纯粹讲故事大概只需三分之一就能讲完,作者文笔很好,人物描写得立体丰满,故事写得有声有色,就是有点啰嗦。刚开始看前面二十多页,看不下去,枯燥乏味,后面作者开始讲故事才看了进去。

故事的主人公是拉里和青梅竹马的伊莎贝尔,两人已经订婚。拉里参加一战当了飞行员,见证好友的死亡,回来后像变了个人,也不肯工作,又退掉别人给他介绍的好工作。伊莎贝尔的家人本来很赞成他们的婚姻,也没有嫌弃拉里家穷,但是看到他变得整天吊儿郎当的,就心生不满。伊莎贝尔还是很爱拉里,让他先去闯荡几年,自己愿意等。拉里去了巴黎,租了个逼仄的房子,整天去图书馆看书。两年后伊莎贝尔也去了巴黎,见到了拉里,和他谈论婚后生活。拉里觉得贫乏的物质也能过好生活,省吃俭用即可。但是伊莎贝尔要的是富足的生活,不想跟着受苦,也想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于是他们分手了。伊莎贝尔和别人结婚,拉里先去矿场又去农场,后来又去环游世界。拉里救助了苏珊和索菲,又去印度求学,自认为获得精神解脱,返回美国当出租车司机。

我看不出来拉里到底爱的是谁,对伊莎贝尔有没有真感情,为什么可以自私地自己到处寻求解脱,而不顾对方的幸福?我觉得伊莎贝尔的选择很对,没有盲从于爱情,浪漫的爱情迟早要落脚到琐碎的柴米油盐当中去,知道自己受不了苦,也没必要受苦,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宁愿不要爱情要生活。拉里视金钱如粪土,不屑于追逐金钱,身无分文却能环游世界,还好年轻身体好无病无灾。拉里在不同国家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给他传道授业解惑,让他受益匪浅。我觉得这多少有点假,过于浪漫了,社会大学哪有这这般好,对于普通人只能是浪费时间。书中有很多宗教知识,我没有看懂。拉里不信上帝,觉得基督教解决不了自己的困惑。但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拉里到印度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

我个人不喜欢这本书,虽然它评分很高,读起来并不享受,也不认同主人公苦苦寻觅精神救赎的方式和最终得到的结论,可能我就是个俗人吧。

我读的这本书的译者是周煦良,翻译得顶好,偏爱用「顶」这个字,我觉得这个字不常用,估计是哪个地方的方言,读到会咯噔一下,不过整体语言地道不生硬,读起来顺畅自然。

《悲情城市》观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10月13日 11:50

不少人提到过《悲情城市》,里面有梁朝伟,却一直都没有看过。最近想看电影,就想起了它,先上豆瓣看下评分,竟然有9分之高。

刚开始观看才发现电影中讲的话都听不懂,又去找中文字幕。以前看台湾的电影都是国语发音,不用字幕也能听懂,没想到这部电影却这么另类。

电影主要讲了两个家庭。一家兄弟四个,分别是文雄、文森、文良、文清,文森一直没出现,文清是个聋哑人。一家是兄妹两个,分别是宽荣和宽美。宽荣和文清是朋友,经常小聚,宽荣针砭时局,文清和宽美相识。文良招惹了黑帮,被打傻。文雄手下和黑帮手下斗殴,文雄强出头,被打死。宽荣和文清去台北「闹事」,文清被抓,宽荣逃走。文清被放,回去继续经营照相馆,文清和宽美结婚。宽荣被抓枪毙,文清又被抓走。

电影中的人物很多,看的时候好多人不知道是谁,直到最后看了演员表才恍然大悟,比如大哥的妾爹和妾哥。好多情节没看懂,后来看了别人的讲解才知道电影的背景是「二二八事件」。台湾的「二二八」以前也听说过,但了解不多,这次结合电影和解说才明白台湾的本省人和外省人、本岛人和外来政府的矛盾。

电影中的人物穿着很时髦,即使放在现在也不过时,说明七十年前的本岛人的生活过得很不错。

电影里的梁朝伟很青涩很帅气,但是演的是个聋哑人,交流只能靠写字,写的又很慢,看得很着急。Jasmine说,可能梁朝伟不会说国语,所以让他演哑巴。后来看了电影解说,确实如此。

老大文雄脾气火爆、满口脏话,既然那么痛恨老爸赌钱,为啥又跑去死对头的场子里赌博,意气用事丢了性命。

这是一部历史电影,节奏很缓慢,一段走路、一首歌就能用几分钟,没什么戏剧冲突,可能「不好看」,但值得一看,后劲大,看完后不会让你觉得浪费了时间。

《姥姥的外孙》观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10月8日 19:21

看到“姥姥的外孙”这几个字,完全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如果不是看到豆瓣评分那么高,估计也不会看这部电影。我觉得台湾的“金孙爆富攻略” 和英文“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的译名技高一筹,名字更能够概括电影的主旨。

这是一部泰国电影,讲的是华人家庭的故事,讲述了老年人的孤独和患病后的痛苦,中年人无法照顾老人的无奈,重男轻女的财产分配观念。电影中有太多的中国文化的元素,比如土葬和祭祖、拜观音、重男轻女、春节和戏曲,时不时冒出的潮州话,家长里短的生活和我们很接近,看的时候觉得很亲切,就像讲我们身边的故事。电影的节奏很缓慢,就像《海街日记》一样,讲的都是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但又不是无聊的流水账,剧情如涓涓细流打动人心,看得很感动很动情。

电影的剧情如下:姥姥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成年外孙,平时自己住,子女们只是周末过来聚聚,十分寂寞。后来姥姥得了癌症,外孙为了获得遗产去照顾她。最后姥姥把房产给了不成器赌性成瘾的小儿子,外孙心灵受伤,气愤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后来外孙调整好心态,把姥姥接回家照顾,直到姥姥去世。外孙意外得知自己的银行账户有大笔存款,原来是姥姥一直给他存下的,内心再次崩溃,想念姥姥的好,给姥姥买了块风水宝地。

整部电影的基调是悲伤的,看起来很压抑,姥姥对两个儿子无脑地包容,忍痛穿大儿子买的不合脚的小鞋,知道大儿子一家人都没有想过她时,为他辩解:「他有家人,他必须先为家人着想。」小儿子偷她存下的钱,她也没有生气,还把房子给他抵债。她去找哥哥要钱买墓地,抱怨当时爸妈分遗产时自己什么都没有分到。哥哥却说那是父母的决定,而且当时她也在场同意。妈妈小的时候为了补贴家用早早辍学,长大后任劳任怨地照顾姥姥,为了带姥姥看病特地将工作改为夜班。后来随口抱怨道:「儿子继承遗产,女儿继承癌症。」剧中的女人为了家人无私付出,自己作为重男轻女家族的受害者,之后又成为这种制度的维护者。

看完电影在想,这样的故事我们到处都是,为什么外国能拍出来我们自己却拍不出来?现实中大多数的老人几乎没有遗产,如果末尾姥姥没给外孙留下大笔存款,孙子的内心会怎么想?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9月25日 19:14

《美丽新世界》描绘了未来的世界的样子: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没有衰老,没有争斗,没有父母,没有子女,没有道德约束地肆意纵欲,人们各司其职,食物应有尽有,每个人都道德高尚、快乐无边。

未来世界的人们都是试管婴儿,从瓶子里培养,出生之前就被标记成三六九等,决定了以后的工作岗位。他们都是同卵多胞胎,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接受着同样的教育,做着同样的工作。

这样的世界看起来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直到文明世界外的一个野人闯了进来,这个人从小没有受到睡眠教学法的灌输教育,没有受到「制约」,不懂得游戏规则,不喜欢感官电影,反感没有限制的交媾,认为麻索是毒药。他看着像蛆一样的的多胞胎,想去解救他们,想让他们获得自由,却受到了他们的攻击。后来,野人离开文明社会独自生活,他要神,要诗歌,要独立,要思考,要感受到肉体的痛苦,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美丽新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世界的一种可能,社会高度发展,科技和医疗水平高度发达,消灭了一切丑陋的、罪恶的东西,同时也消灭了艺术,限制了科学,人们不懂得什么是美丽,什么是善良,只是按部就班行尸走肉般生活,靠麻索麻痹精神。这样的世界看似美丽,实则丑陋不堪。

《局外人》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9月19日 22:36

《局外人》是一部中篇小说,一百页多点,几个小时就能看完。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写的是男主的日常生活,下部写的是被控谋杀的庭审过程。对比起来,我更喜欢上部,语言精炼,故事精彩,下部显得冗长和乏味。

读的时候总让我想到王小波,语言风格相似,总觉得主人公是王二,特立独行的做派,冷眼旁观可笑的世界,正直、独特,不惧惹人非议。

小说一开始说男主的母亲死了,他和母亲在家里无话可说,因为负担不起看护费用,于是把母亲送去了养老院,只是偶尔才去看望,最近的一次还是一年前。他觉得这对他俩都好,双方都得到了解脱。守灵的当晚只是坐在棺材外边,没有亲眼告别,葬礼上也没有一滴眼泪,按部就班犹如局外人。葬礼回来第二天就去看电影和约会,完全没有痛苦。这些看起来在道德层面值得批判,此人没有亲情观念,没有尽孝,更没有守孝。但法律审判不了他,他依然我行我素,不过正好失手杀了人,被抓住了审判。审判庭上一直认为他没有爱心,心肠恶毒,蓄意杀人,危害社会,理应该被重判,正义才会彰显。他在被告席上坐着不能说话,觉得他们很可笑,谈论的都是和案件没关系的东西,他感到了厌烦,恍恍惚惚总是走神。最后就是因为他对母亲的恶劣态度,判他斩首示众。

看完小说很佩服男主这种与众不同的处事风格,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别人「死活」,若是没遇到人命官司,大概也能过得潇洒自在。话又说回来,天气炎热使身心烦躁也不能是夺人性命的正当理由呀,成年人应该有一点儿自制力吧。

《华丽人生》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9月17日 22:31

看到豆瓣上伊坂幸太郎的《华丽人生》的评分很高,于是就看了起来,看完后却很失望,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原以为是推理小说,没想到一点儿推理的情节都没有,没有侦探,也没有警察。

这部小说的特色是杂乱的时间线,几条看起来毫不相干的故事分别发展,作者讲完这个讲那个,每次都是戛然而止,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叙述方式,看起来很不过瘾。随着故事的发展,才发现这些时间线是相互衔接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小说中主要写了不理解父亲的青年、失意的画商、杀人未遂的心理咨询师和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男人,分别写了他们逐渐成长的内心世界,最终找到了苟活在世上的「三观」。

看的时候觉得书中不合理的地方还不少,比如能瞬间移动的小偷,被易容的死尸,汽车撞到的死尸,粗糙的谋划杀人方案。

这部小说的布局设计得过于明显和生硬,为了让小偷和老同学相遇,故意描写得像小偷被抓了现行,后来又突然反转,看起来不太真实。

人生多艰,世间疾苦——《逆行人生》观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9月8日 00:27

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了徐峥主演的电影《逆行人生》,看的时候一直担心让小孩子看这种反映现实社会的电影会不会太早,转念一想,让她们了解生活的不易说不定可以端正一下学习的态度。电影结束,Jasmine问我,这部国产片不是烂片吧?她知道我一直都对国产片不屑一顾。我说,绝大多数是,这部不是。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讲的是名校毕业的程序员中年失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父亲住进ICU,女儿上国际学校交不起学费,还要每月还高额的房贷,被迫当了外卖员。刚开始不适应,拉不下脸,脾气也不好,总被打低分,差点就不干了。后来为了赚钱养家,为了给父亲治病、还房贷,又看到有的骑手拼命赚钱为了给孩子治白血病,有的骑手拼命赚钱给人还债,有的骑手带小孩一起送外卖,痛定思痛后振作起来拼命工作,最终当上了「单王」,还上了当月的房贷。电影这种先抑后扬的讲法和早期香港电影很像,生怕它会落入俗套,还好并没有照此发展。后来男主没有办法总是这么拼命(为了当单王,被车撞得满脸是血,还坚持送到——这段有点夸张和煽情),一家人卖掉了房子,女儿也没去上国际学校。最后有个彩蛋,男主业余写的送外卖程序被一个大厂看中,将要被录取——我觉得这可能是男主做的一个梦吧。电影用极普通的方式讲述了中年人被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用群像的方式展现了世人的艰辛。

这些年经济下行,中年失业的人普遍从事「铁人三项」的工作:外卖员、快递员、滴滴司机。新闻里总是夸大这些行业的收入,痛斥作为读书人的孔乙己们脱不掉长衫。这部电影却用现实的方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即使脱掉长衫也没那么容易生活,更不可能赚大钱。叫外卖的就那么多,送外卖的人再多也只是相互竞争,你抢了别人的蛋糕,别人就会少了蛋糕。「世界之味苦涩,人生即为磨难。」

《悉达多》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9月1日 23:23

Jasmine借了一本书,名叫《悉达多》,我之前没有听说过。她介绍说这本书很出名,豆瓣读书TOP250里面排名很高,评价很好。后来她看了开头就看不下去了,我看这本书才150页,劝她说,这么短的小说即使难看,忍着看很快就能看完了。

今天周日,想起这本书既然评价那么好,于是就看了起来。读过的体验和《小王子》有点像,书中的道理好多没有看懂。我所看懂的故事内容如下:

高贵的婆罗门之子悉达多表明光鲜,但内心苦闷,精神没有得到满足,离家去森林里跟着三个沙门苦修,学到了「摒弃自我」的本领。学习了三年后,悉达多觉得「脱离肉身」只是短暂的「麻痹自我」,跟着老沙门没法达到涅槃。于是离开老沙门,去寻找佛陀乔达摩。听过乔达摩的一节经课后,他决定离开,觉得「没有谁能够通过讲经传道获得解脱」,也就是跟着佛陀学习也没法成为佛陀,这时他已经懂得有些事情要自身体验,别人教不得。他到城市里遇到妓女,向她学习情爱之道,又向迦马斯瓦学习经商之道,慢慢入了凡尘。经历过凡夫俗子的生活后突然惊醒,决心继续思考。在河边遇到船夫瓦苏德瓦,和他一起生活,学会倾听。后来莫名得到儿子,又突然失去儿子,痛苦让他学会了放下家人,停止与命运抗争,停止烦恼痛苦,懂得了顺应生活,「融入了统一」。

我对佛教不了解,我觉得讲的好像是精神救赎的故事,如何理解周围的世界和人,如何获得精神的解脱。书中让我觉得惊奇的是,身无分文只会「思考、等待、斋戒」的沙门,竟然能迅速敛财,发财之道如此简单。

书中的大部分理论集中在最后几页,也就是悉达多得道以后,摘录如下。

凡人的生活和烦恼

现在他理解他们,理解并分享他们那并非有思想和认知主导的生活,而是仅仅有本能和欲望主导的生活。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盲目的爱,一个自负的父亲对自己独生子的愚蠢而盲目的自豪,一个贪慕虚荣的年轻女子对珠宝首饰、对男人赞赏的目光盲目而疯狂的追求,所有这些欲望,所有这些幼稚的表现,所有这些简单、愚蠢但又极为强烈、极为活跃和极为顽固的欲望与贪求,现在悉达多已不再觉得幼稚愚昧了。他看出人们就为这些活着,就为这些忙碌终日,四处奔波,相互攻击,彼此争斗,吃不完的苦,受不尽的罪,没完没了地烦恼。可他却因此爱他们,在他们的每一种激情和每一种行动中,他都看到了生活,看到了那种生气勃勃的、坚不可摧的精神,看到了梵天。在盲目的忠诚、盲目的刚强和盲目的坚韧方面,这些人可爱又可敬。他们无所欠缺,学者和思想家完全不比他们高明,只是除了一件小事,一件唯一的区区小事:就是意识,就是对一切生活的统一性的清醒认识。悉达多有时甚至怀疑,对这认识、这想法是否能评价这么高,它是否没准儿也是思索者的一种幼稚表现,也是思考的俗人的幼稚表现呢?总之,在其他所有方面,凡夫俗子都与智者贤人不相上下,常常甚至还远远胜过他们,正像在顽强而坚定地完成必须完成的行动方面,动物有时还会显得胜过了人类一样。

人容易受目标的约束

“一个人探索的时候,”悉达多说,“很容易眼睛只盯住他所寻找的事物,结果就什么也找不到,什么也不能吸收,因为他总是想着要找的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便受到这个目标的约束。探索意味着有一个目标,发现却意味着目光自由,胸怀坦然,没有目标。可敬的人呀,你也许事实上是个探索者,因为你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却看不见某些眼睛跟前的事物。”

智慧是无法传达的

不是开玩笑。我讲的正是我的发现。知识可以传达智慧却不能。人可以发现智慧,可以体验智慧,可以享有智慧,可以凭智慧创造奇迹,却不能讲述和传授智慧。这便是我年纪轻轻时已经预感到,并驱使我离开了那些老师的发现。我发现了一个思想,果文达,它是我最好的想法,可是说出来你又会以为我在开玩笑或者胡说八道。它就是: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也就是说:一个真理如果是片面的,那就只能挂在嘴边不停地讲,不断地形诸文字。能够让人思考和能够言说的一切,通通都是片面的。一切都片面,一切都是局部的,一切都缺少完整性,都缺少圆满和统一。乔达摩佛陀讲经时谈到这个世界,不得不把它分为轮回和涅槃,分为虚幻和真实,分为痛苦和解脱。没有其他办法,想传道就只有这一条路。然而世界本身,这围绕着我们和在我们心中的实际存在,从来也不片面。从来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或者整个轮回或者整个涅槃,是完全神圣的或者完全罪恶的。只是看起来像这个样子,因为我们让虚幻慑服了,以为时间是什么实在的东西。时间并非实在,果文达,这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过。既然时间并非实在,那么存在于现世与永恒之间,痛苦与极乐之间,以及恶与善之间的分野,也就是虚幻的错觉了。

没看懂的一段理论

一切罪孽本身就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就蕴含着老人,所有新生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生。没有一个人可以从另一个人身上看出他在自己的路上走了多远,强盗和赌徒有望成佛,婆罗门则可能成为强盗。在深沉的禅定中,有可能忘掉时间,把一切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生活通通视为同时,于是一切都善,一切都完美,一切都附属梵天。因此,我觉得存在即是善,死即是生,罪孽即神圣,聪明即愚钝,一切肯定皆是如此,一切都只需要我的赞成,我的同意,我的欣然接受,因此对我来说都好,都只会促进我,决不会伤害我。我以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体会到,我非常需要罪孽,需要肉欲,需要追求财富,需要虚荣,需要最可耻的绝望,以学会放弃抗争,以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希望的、我臆造的世界相比较,与一种我凭空想象的完美相比较,而是听其自然,而是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王小波《白银时代》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8月29日 20:04

在读《1984》《动物农场》和《美丽新世界》的时候,我总在想国外的作家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却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按理说我们的作家应该更专业才是,什么时候也能出这样的作品呢?读了王小波的《白银时代》,我知道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作家。

白银时代包括《白银时代》《我的舅舅》《2015》《2010》等作品,未竟稿里的《大学四年级》《黑铁时代》《黑铁公寓》和这种风格一脉相承,写的都是未来的世界,充满着混沌、荒诞、颠倒和不合理,却越看越发现似曾相识。

《白银时代》我看了两遍,看得似懂非懂,看来自己的功力尚浅,以后还要再读。和第一次比,这次读懂了什么是「白银时代」。作者是这样说的:「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在热寂之后。」——「在热寂之后整个宇宙会同此凉热,就如一个银元宝。众所周知,银子是热导最好的物质,在一块银子上,决不会有一个地方比另一块更热。」——「白银世界的人蒙神的恩宠,终生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一直到死,相貌和心境都像儿童。」这个白银的世界和我们梦寐以求的世界如此之像,不过书中的人物却生活得了无生趣,一切都要按部就班,工作和生活都要循规蹈矩,连夫妻生活也要被安排,还要事后汇报。男主在不停地写小说,不过每次写完都会发现审稿后的文字和最初的版本一字不差——这说明这个世界是一成不变的。突然男主的一位女手下过腻了这种生活,要出去体验生活,却遭到了生活的毒打——「手脚被竹篾条拴在笼栅上,嘴也被栓上了,不能讲出大逆不道的语言。」

《未来世界》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写《我的舅舅》,双线叙述,分别讲了舅舅和小姚阿姨、舅舅和F,用的是现实主义写法。下篇写的是《我自己》,因为写的文章被吊销了历史学家和作家的执照,被抓去改造,先是做建筑工人,后又被安排写作,用的是魔幻主义的写法。

《2015》写的是一个作画家的舅舅,被吊销了执照,被抓去习艺所进行思想教育,又被押到碱厂进行劳动教育,在碱厂和女管教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男砸女管的生活。

总的来说,《未来世界》《2015》和《白银时代》相比,故事更紧凑,更容易看懂,可能因为那时的世界荒诞的程度更低一些吧。

《动物农场》读后感

作者 Jasmine
2024年7月29日 12:28

继村上春树的《1Q84》之后,近期读了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

第一阶段是里甲农场的动物在几头猪的带领下赶跑农场主并实现自治。老少校是生活在里甲农场里的一头种猪,他认为农场动物的悲惨生活源自人类的暴力,“人是唯一光消费不生产的生物,强迫动物工作,只把最少的劳动成果还给他们充饥,剩下的则通通归自己所有。动物们过着悲惨的生活,不得寿终正寝。”老少校认为只要把人类推翻,动物们就能过上美好的日子。在临死前,他号召全体动物起来造反,提出“所有人类都是敌人,所有动物都是同志”的观点,带领动物们一起合唱《苏格兰的牲畜》,歌声让其他动物陷入极度激动的状态。老少校去世之后,另外两头猪雪球和拿破仑继承了他的遗愿,将老少校临死前的讲话改造成一套包括七大纪律的动物主义思想。造反很快取得成功,整个夏天农场的动物就像机械表的发条那样不知疲倦的工作着。里甲农场的主人琼斯先生被赶跑了,动物们翻身做了主人,将农场改名为动物农场。

第二阶段是动物农场内部发起“政治斗争”,拿破仑赶走雪球,变成唯一的领袖。由于拥有较高的智力,雪球和拿破仑为代表的猪们担当了领导其他动物的“重任”,并在牛棚大战中成功挫败了琼斯先生的复辟进攻。雪球拿出了修建风车的全套方案,带领动物们畅想农场的幸福美好未来,而拿破仑则从开始就宣称发对修建风车。随后,和拿破仑意见相左(利益相悖)的雪球在政治斗争中败北,一出生就被拿破仑驯养的带着铜项圈九条大狗把雪球赶出了动物农场,拿破仑变成唯一的领袖,并到处散播雪球是罪人、叛徒、危险人物,有着很坏的影响力,把农场风车倒塌等事故原因统统归结于雪球蓄意已久的报复,增加动物们对雪球的敌对仇恨情绪。农场里的”底层动物”如马,奶牛,绵羊,驴,山羊,母鸡,鸭子等辛勤劳动,奋力建设代表美好未来的风车,经过几番磨难,风车终于修好,但动物们的生活却始终没有改善,甚至变得越来越差。

第三阶段是猪和人类因共同利益结成同盟,猪已经不再属于其他动物的行列。为了改善经济状况,拿破仑把农场的木料卖给了瘦田农场的弗里德里克,结果因为收到假币而跟对方发生了战争。动物农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风车却被摧毁了,只能艰难的再次重建,在这个过程中大权在握的拿破仑逐渐废除动物主义的七大纪律,《苏格兰的牲畜》被封杀,改为诗歌《拿破仑同志》“拿破仑同志啊,你就是那天空中的太阳神”,风车被命名为拿破仑风车,动物农场重新更名为里甲农场。“我们有理由怀疑雪球的秘密特务现在就潜伏在我们当中”,通过几场政治运动屠杀处决的一些敢于表达不同意见的动物,经过大清洗,拿破仑建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独裁地位。农场充满血腥和恐怖的氛围,但很多动物的记忆力却很短暂。农场颁发了新的规定:“如果猪和其他任何动物在路上迎面相遇,其他动物必须让路。”最后,猪学会了用两条后腿走路,甚至还跟以狐狸林农场的主人皮尔金顿先生为代表的其他人类农场主把酒言欢,看到这个场景的其他动物则面面相觑,再也分不清人和猪有什么区别。

只要把人类推翻,动物就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赶走农场主后,这些被猪鼓动造反的动物们的确感觉到心情畅快,工作效率提高,每一口食物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因为那是真正属于他们的食物,是他们为自己生产的,而不是刻薄的主人施舍给他们的。在他们看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一小撮游手好闲、偷盗成性的人类。猪将牛奶和苹果据为已有,作为一个转折点,拿破仑逐渐变的专横而残暴,在此之前动物农场的确曾经有过短暂的幸福生活。但在此之后,由于猪认为比其他动物高级,而其他动物不加质疑的任何这种观点,动物农场的动物们就再也没有轻松愉快的日子了,当然猪和狗除外。

冬天十分难熬,粮食短缺,很多动物们分到的口粮很少,忍冻挨饿,除了农场的常规劳动和重建风车,他们还要给小猪盖学校,工作量逐渐增加,他们像奴隶般卖命劳动,仍旧不惜力气和牺牲。农场似乎越来越兴旺,但动物们却没有越来越富裕,动物们普遍吃不饱,在稻草上睡觉,在池塘里饮水,在田里劳动,冬天要挨饿挨冻,夏天饱受苍蝇骚扰,年老的动物已经想不起来和之前相比生活是好是坏。他们认为,就算吃不饱也不是因为要养活残暴的人类,就算他们很辛苦,但至少也是为自己而劳动。身为动物农场的成员,这些动物们没有放弃希望,没有失去光荣感和优越感,因为他们仍是全国唯一有动物拥有和管理的农场,这些动物们觉得他们当中没有用两条腿走路的生物,全体动物都是平等的。比较愚笨的动物根本记不住七大纪律,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浓缩成一句话:“四条腿好,两条腿坏”,宣称同样蕴含着动物主义的精髓。绵羊们特别喜欢这句话,牢记在心,每当在田野里休息,他们往往会连接连绵的叫上几个小时从来不会厌倦。

“动物不能对同类实行专制统治,无论是孱弱还是强壮,是聪明还是愚蠢,我们都是兄弟动物,不能侵害任何其他动物,全体动物都是平等的。”公平需要经济和身份的平等。经济上是有多少付出就应该得到多少回报。身份上则是不管男女老少,富贵贫贱,肤色种族,籍贯出生,职位高低,聪明愚笨,美丽丑陋,所有人格(动物格)都应均等。然而平等和专制却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经济上的不平等的根源是专制,而专制的根源又是身份上的不均等。有些造反或革命最终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社会变革,而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权利变革。动物农场推翻了人类的“剥削”后,那些没有独立思想、缺乏记忆力的动物们仍旧在被“剥削”,甚至实际生存状况更差,只是更换了“统治阶层”,纯属“底层动物”的“一厢情愿”。

关于动物农场的纪律。最初订立的七大纪律具体内容为:“一、凡是两条腿走路的就是敌人;二、凡是四条腿走路的或者有翅膀的就是朋友;三、动物不得穿衣;四、动物不得睡床铺;五、动物不得饮酒;六、动物不得伤害其他动物;七、全体动物是平等的。”随后,第四条更改为“动物不得睡有被单的床铺”,第五条修改为“动物不得饮酒过量”,六条修改为“”动物不得无故杀害其他动物“。到最后七大纪律都被抹去了,只剩下一条纪律:”全体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些纪律被篡改或增加几个字,看似文字游戏,背后都是猪的利益和欲望使然,作为统治阶层的猪最终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和“底层动物”渐行渐远。通过种种手段,拿破仑篡改历史,篡改主义,甚至篡改动物们的集体记忆,实现农场动物的阶级分化,狗被驯养为替他维持独裁恐怖统治的工具,也因此跻身依附权力的既得利益阶层。拿破仑的一堆孩子们全部接受特殊的精英教育,而农场里新出生的其他动物则全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

关于动物农场的几个动物。农场最让人心疼的动物是拳击手。他是拉货车的公马,从早到晚不停工作,总是出现在任务最繁重的地方,有时候整个农场的活好像都落在他强壮的肩膀上,力气好像有其他动物加起来那么大。为了完成修建风车等任务,他和一只小公鸡约好每天早上在其他动物起床前提前把他叫醒,然后在正常的开工时间之前自愿到需要帮忙的地方去劳动。拳击手作为最忠诚的信徒,几乎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从不缺席集体会议。他对每个问题每次挫折的回答都是“我会更努力的工作”,这已经变成他的座右铭。后来又多了一个信条:“拿破门永远是正确的。”后来,拳击手在战争中受伤,蹄子的裂伤迟迟没有痊愈,而他连多休息一天都不肯,也不让别的动物知道他有伤在身,认为这才是英雄本色,只有在夜里他才私下苜蓿(一匹母马)承认那只蹄子实在疼的厉害。苜蓿和本杰明(驴)都劝他别那么卖力劳动,“马的肺是经不起那么折腾的”,但拳击手不肯听,他只剩下一个愿望,就是在退休前看到风车落成。 拳击手忍着饥饿长时间劳动,意念坚定从不动摇,但是其他动物还是发现他的外表出现变化,毛发没从前那么亮,壮实的后腿似乎有些萎缩。当他绷紧全身肌肉,拖着沉重的大石头,他会显得很吃力,看上去好像纯粹靠完全的意志才能站得住。终于在夏天的某个黄昏,拳击手摔倒了,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当拿破仑获悉农场最忠诚的劳动者遭遇不幸之后非常“悲伤”,安排把拳击手送到威灵顿的医院接受治疗。拳击手满心期待着等康复好,再活三年,能够到大牧场的角落过上安详的退休生活。最后,大货车乘着动物们白天劳作时(掩人耳目)把拳击手运走,本杰明发现货车上写着“马匹屠宰和熬胶商,经销皮革和骨粉”的字眼。当天晚上,从威宁顿来的杂货商货车运来一个大木箱,传来玻璃碎裂的巨响,动物们都不知道拿破仑从哪里弄到的钱,又给自己买了一箱威士忌。

本杰明能够识字,保持着清醒,洞悉拿破仑的阴谋,有着阻止拿破仑极权统治的可能(智力方面和猪还是有差距),但他和造反前没什么变化,认为谁统治都一样,干起活来依旧又犟又慢,从不偷懒,也从不自愿多做额外的事情,对于造反和随之而来的各种后果,也没有任何看法。他记得漫长一生中的每个细节,知道过去的生活不比现在好,但也不比现在差,知道挨饿、辛劳和失望是永远不变的生活规律。他唯一的一次的发声是为了挽救好友拳击手的生命,但为时已晚。而拳击手是有力量推翻这个残酷的极权统治的,他却愚昧而不自知。通过拳击手和本杰明两个动物,能直观体会到无知、受教育程度低的“底层动物”是如何被煽动和统治的,有能力反抗的动物从未弄清楚他们真正的敌人是谁,而保持清醒的动物却无动于衷。

拳击手没有等到退休,而农场里其他的动物实际上也从来没有真的退休。将农场划出一角供老年动物使用的话题早已不再被提起。其他动物在工作中也是各尽所能。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猫的行为就很古怪,每当有活要干,猫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他会失踪好几个小时,然后到开饭时间或者傍晚工作结束时再露面,而且还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拿破仑身边除了驯养的狗,还有尖嗓客(公猪)。他口才很好,能将黑的说成白的,很擅长舆论造势,消除“误解”,平息议论,四处奔走做动物们的思想工作。如动物们发现牛奶和苹果搅进了猪食,尖嗓客能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很多猪是很讨厌牛奶和苹果的,吃这些东西的唯一目的是维护健康,已经得到科学的证明。作为脑力劳动者,承担管理和组织农场的重任,日夜为动物们的幸福而操劳。虽然牛奶和苹果吃进猪肚,但全体动物都获得了好处。如动物们怀疑大货车将拳击手运走屠宰,尖嗓客则到处游说声情并茂说二手货车没有及时涂掉旧的名字,纯属大家的误会。

这是一本寓言故事,篇幅不长,情节简单,语言生动简洁,而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却丰富而深远,具有超现实主义意义。即使创作距今已近百年,书中很多场景仍旧鲜活。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在书中这些“底层动物”身上,或多或少找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是逆来顺受、还是奋起反抗?是革命成功、还是被镇压屠杀?是无自主意识?幡然醒悟?还是始终保持清醒?同一人的不同人生阶段随着阅历和经验积累,也可能像不同的动物。

关于本书序言和作者思想。除了1943年的《动物农场》,作者乔治·奥威尔的经典作品还有1948年的《1984》。他被称为超越时代的政治预言家,一代人的冷峻良知,曾被视为危险的异端,以先知般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他在1945年为《动物农场》写的序言《英国的出版自由》,抗议这部小说在寻求出版过程中遭到的不公平待遇,并提出“是不是每一种观点,无论他是多么不受欢迎,甚至是多么愚蠢,都有资格被听到?”的问题。他认为几乎每个英国知识分子都会觉得应该说“是的”。然而答案往往是“没有”。作者认为,凡是触犯到主流的正统思想,言论自由的原则就会崩溃。只要组织化的社会继续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审查就将永远存在。保卫民主就是彻底摧毁思想的独立性。在作者看来,用一种正统思想取代另一种正统思想并不是进步。

穷养孩子未必出息——《抓娃娃》观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7月22日 22:03

刚看了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抓娃娃》,看之前没看过介绍,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内容,所以在看的时候也没有心理预期。看过后觉得这是一部合格的电影,剧情简单、笑料百出(有时过于明显略显尴尬),看起来很轻松,但是深度不够,是那种一笑而过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孩子的教育,沈腾为了孩子可谓煞费苦心,本身是个「富爸爸」却要装成「穷爸爸」,给孩子打造了一个「家徒四壁」的环境,雇了一堆人扮演成邻居街坊处处为孩子服务,给孩子定了考上北大清华的目标。首先,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是一厢情愿,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能促进学习,也可能会适得其反,不然清北早就挤满了农村孩子。其次,富裕的环境并不一定就是美丽的陷阱,不一定对孩子就没有好处,金钱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教育环境,有钱也可以让孩子体验更多的人生经历,比如海外留学、环游世界、跳伞马术等贵族生活。再次,既然那么有钱何必在国内卷教育,世界上比清北好的学校还有很多,大可以放眼世界。

我也是个教育的外行,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有时也会对孩子歇斯底里。我觉得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充当「导师」和「朋友」的角色,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引导孩子,培养他的兴趣,让他能够自由发挥、自由成长。我认为「以身作则」的榜样的作用很大,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部电影中破绽很多,尤其是老奶奶打篮球那段显得太假了,而且周围的演员演的也不真实,男主早就应该看出破绽了才对。可能这是导演有意为之,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这个荒诞的世界。

观影中总让我想起《楚门的世界》的里的情景,生活在人为铸造的一个虚假的世界,人生被规划,处处受监视,犹如一个巨大的牢笼。

一个人的战争——《1917》观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6月22日 22:46

好久没有看战争类型的电影了,这次独自一个人,找来颇受好评的《1917》,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享受了两个小时的视听盛宴。我觉得好的战争电影,不仅是宏大的战争场面,震耳欲聋的狂轰滥炸,众志成城的的冲锋口号,拼的你死我活的血性意识,而且应该有深入人心的,让人反思反省的,富有个人意识的鲜活个体。《1917》就是这样好的一部电影,看完之后「余音绕梁」。

这部电影几乎没什么大的战争场面,情节很简单,就是派两个人到十几里外的地方送一封信,这封信关系到1600个士兵的生命。两个人就单枪匹马地出发了,经过铁丝网、废弃的工事阵地、废弃的房子,镜头的调度看起来如身临其境,好多地方看起来很揪心,都不忍心看下去。生怕他们两个人(之后变成了一个人)会正面遇到敌人,被敌方的狙击手射杀,不小心踩到地雷,被追击的敌人射中,在河水里淹死。

他们俩对待敌人又是那么仁慈,第一个人试图救敌方的飞行员,肚子上被捅了刀子,流血过多而死。第二个人遇到敌人后,捂着对方的嘴, 让他不要大喊大叫,没想到松开手之后,对方就叫了起来。

电影大多数时候都聚焦在一个人身上,只有他一个人在战斗,看起来好孤单。看完电影,让我看到了战争的可怕,不仅有流血,还有对意志的摧残。为什么会有战争,人类为什么要受这样的苦,和平多美好啊!

埃勒里·奎因《Y的悲剧》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6月28日 14:02

《Y的悲剧》比《Z的悲剧》好看很多,情节更紧凑,推理更严密,故事很吸引人,为了看到凶手是谁,想赶紧看完,整个阅读过程很舒服,但是看完之后还是会觉得推理过程有些牵强。

作者设计了一个完美的作案场所和每个房间的布局,像迷宫一样。又设计了一个存有毒性物品的化学实验室,为凶手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材料。太完美了显得不太真实。

看过小说,我有几个疑点:

1.老太太到底是怎么死的,一个曼托琴拍到脸上因为有心脏病就被吓死了?

2.老太太到底有什么传染病?让整个家族变得不正常。看起来像是遗传病,会传给子女,但怎么又能传给丈夫,让丈夫死了?书中说是可怕的细菌,但是细菌又不会遗传。我觉得这一点交代不明。

3.老太太去世前立了复杂的遗嘱,涉及到财产分配,我还以为是因为财产问题引起的凶杀,没想到根本不是。这份遗嘱很奇特,有多个继承选项,让几个继承人去选择,但是书中并没有交代最终是怎么选择的。

4.本书的最后十几页交代了凶手整个的作案过程,著名神探最终锁定了凶手是一个孩子,于是良心纠结,迟迟不揭发凶手。但是凶手却突然死了,到最后也没看明白是怎么死的?

5.小说中警察就是一个摆设,什么用都没有,侦破按键全靠一个私家侦探。按理说凶手作案总归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且小说中凶手几次三番作案,不至于什么有用的发现都没有吧?

6.私家侦探的权利太大,竟然让驻守在还没有结案的现场的警察都撤掉(包括一位防止食物被投毒的专家),最后发生了一个小孩被毒死,私家侦探不必为这件事情而负责吗?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6月20日 20:00

在读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前,我已经抱了不好读懂的想法,之前在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时看得很痛苦,故事情节不连贯,作者讲着讲着就发散了出去,讲了一堆的理论,等回来继续讲故事时,我都接不上了。可能我已经习惯了他这样的写法,也可能这部小说本身的故事很精彩,这次读《生活在别处》觉得很好,很快就看完了。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吸引我的地方是,书中描写了与我们目前生活相似的生活和制度,我想看看主人公在那样的环境下是怎样地生活和挣扎的。

这部小说的时间放在1940年代,男主和妈妈家是资产阶级,后来遇到了社会主义改造,家里的商店被充公,但住的别墅竟然还能继续住下去,生活也没多大的影响,该上大学上大学,该当工人当工人。

男主的妈妈是个「儿宝妈」,从小溺爱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认定孩子是诗人,在他身上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对他的生活进行着无微不至地照顾。有极强的控制欲,生怕儿子抛弃她。

男主小的时候很乖,长大了很想表现自己,积极融入新的社会,厌恶旧的社会和制度。为了出名,先是写各样的宣传标语,后来写诗向杂志投稿。之后遇到了一个长得丑,自己并不喜欢,但很好控制的商店服务员女朋友,渐渐地厌倦了,于是就抛弃了她。用现在的看法来说,男主就是一个不成熟的渣男。后来被一个漂亮的女人抛弃,患病而死。

这部小说故事还算好看,人物不多,主要讲述了男主的成长和思想的变化。书中有大量的诗歌,我没怎么看懂(我不喜欢读诗),不过觉得以下的论述很有意思:

在诗歌这片领地上,所有的话都是真理。诗人昨天说:「生命就像哭泣一样无用」,他今天说:「生命就像笑容一样快乐」,每回都是他有道理。他今天说:「一切都结束了,在寂静中沉没」,明天他又会说:「什么都没有结束,一切都在永恒地回响」,而两句话都是真的。诗人根本不需要证明;惟一的证明就取决于他的激情的程度。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作者 hillway
2024年6月13日 20:19

余华的《兄弟》我还没有读完,先放到了一边,文革中那种批斗人的惨状实在看不下去,而且也不喜欢看被过分设计不切实际的桥段,比如厕所偷窥掉进粪坑淹死,三个高中生总是一起出现作恶,刘光头用独家秘闻换面吃。这次随手翻了翻《在细雨中呼喊》,心想前面不好看的话后面就不打算看了,没想到前面很好看,于是就看完了。

这部小说分为四章,每一章写一个主题,时间线穿插和跳跃。我觉得第一章写得最好,故事框架扎实,内容精炼。第二章最烂,完全是在凑字数,青春期的男孩没有那么无聊和花痴。第三章写了祖父年轻时的精明和年老时的憋屈,为了吃口饭被儿子嫌弃和糟蹋,一心求死又死不了的无奈之感,写得很传神。第四章写的是小学生的玩伴和生活,有点啰嗦。我生怕作者又写到文革的生死惨状,还好没有。

余华很会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节奏感很好,不紧不慢,读起来很舒适。但是这本书里有的故事很精彩,有的却很无聊,好看的内容大概只有一半,能再压缩提炼一下会更好。书中我让记忆深刻的是弟弟溺水后河水平静的表现:

刚刚吞没了我弟弟的河流,丝毫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平静。我望着远处村里的灯火,随风飘来嘈杂的人声。母亲嘶叫般的哭声时断时续,还有几个女人为了陪伴母亲所发出的哭声。这就是哀悼一个生命离去的遥远场景。刚刚吞没了一个生命的河流却显得若无其事。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在远处哭喊的女人和悲痛的男人,同样也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他们从菜地里割下欢欣成长的蔬菜,或者将一头猪宰杀。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