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换个机吧

作者 离心
2021年11月17日 00:25

iPhone XR 用了三年,7 代 i5 的台式机陪了我四年有余,在换了三个女朋友的几年间这二位始终对我不离不弃,纵使此般情谊仍然没能抵挡我更换设备的决心。没办法,真滴卡。

本来去年该换 12 的,但是没有高刷实在下不去手,只能买了个三星 S21 当备胎机感受 120Hz 的快感。但备胎机如其名,只有少数场景能用到,一周临幸一次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主力机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今年发布 13 Pro 后,一方面欣喜于高刷,一方面又忌惮于 200 克的重量,于是没有在第一时间预约,官网要等懒得下单,一下子两个月过去了,官网还是没现货,尤其是银色。最终还是在好兄弟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帮助下搞到了手,还便宜了几百块,真香。

电脑也纠结了很久了,最近显卡终于有所回调,虽然还是溢价不少,但目测短期内也就这样了,甚至随着币圈的回暖还有小幅上涨,于是果断列配置去华强北配了一套 5900X+3080,对于我这种没有 Kill Open Windows 习惯的多线程用户来说,三年不卡问题不大,3080 偶尔 3A,也算完美。

换机就像换女朋友,要把在前任那里存储的数据导入到现任脑中,还要多花点时间检测能否兼容。这是个适应的过程,是告别和迎接仪式、悲伤和喜悦情绪之后的常态化经营。

还有几件事情,EDG 夺冠、LOL 手游、双城之战动画,虽然都是同一个游戏的事情,但都属于有生之年系列,值得记录。

The post 换个机吧 first appeared on 离心时间.

整点报时

作者 dimlau
2024年8月12日 10:22

不记得为什么把Apple Watch丢在床头有一阵子没戴了,所以当它轻轻震动,我抬起手腕却没看到有新消息的时候,大脑用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然后一瞬间仿佛穿越了时间,回到小时候——某个下午,和煦的阳光穿过玻璃打到窗台边兰花的半边叶子上,像有重量似的,压得一根兰花叶子上下摆动;我盯着那叶子出神,渐渐才听到钟表滴答走时的声响;转头望室内看,靠墙的条案上摆着座钟,条案旁是歪着头靠在沙发上打盹的外公;我侧耳听他的呼吸,平稳而轻柔;突然座钟深处一阵齿轮的咔哒咔哒声打破了安静,接着是咚的一声,我看向表盘……下午一点半,手表沿袭了座钟的整点和半点报时功能,但可能永远也无法像座钟那样,在那一瞬间把周遭人全都连在一起。

fin.

iPad更换外屏

作者 三棵树人
2024年5月4日 16:57

手上有个老款iPad,应该是17款的5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办公使用的。当初刚到手就把屏幕右上角给碰了一下,因为是金属边款,所以iPad本身没事,但屏幕就此裂了三条纹路,虽说屏幕是裂了,但是用手指划过裂纹,是没有丝毫刮手感的,而且也并不影响触屏的使用,因此就没想着更换。

有一说一,iPad质量是真好,我把定位、通知、后台刷新全部关闭,几年用下来电池依旧战斗力不减。只是这触屏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开始不听使唤,甚至自己胡乱点击不受控制,这时候就只有立即锁屏,压一压屏幕再解锁,触屏才能恢复正常。难道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潮湿的空气穿过外屏进入了内部的触屏部分,引起了“短路”?

要说节约一点,每次遇到触屏失控的时候立即锁屏,压一压屏幕再解锁,也是能用的。但是免不了人多的时候,屏幕突然开始自己胡乱点击,怎一个尴尬了得。再加上屏幕右上角被碰的地方开始掉细碎的玻璃渣了,手指划过也变得不再安全,因此换屏事宜也就提上了日程。

刚开始去了一家门店,这家店只卖产品不提供维修,好在店员可以联系上家,问了下有配件,便径直去了上家的店。到店后维修小哥接过iPad把玩一番,然后打电话让人送外屏过来,同时开始关机然后用吹风机对着屏幕边缘加热,再用拨片剥离屏幕。一个小时不到,iPad重焕青春。

外屏花费大洋480块,还能接受。


除非注明,三棵树阁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链接:http://www.sksren.com/archives/1825.html

2020还适合聊苹果吗?

作者 王隐
2020年10月20日 18:36

突然发现,今年 WEB VEW 选题大多集中在苹果发布会,「苹果电台」称谓并不是空穴来风。

这样其实不好,一方面暴露了我们更新的懈怠,另一方面也显得选题匮乏,自己对于科技的理解也越来越迟钝。

而最重要的是,聊苹果,最好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了。

苹果不行了

虽然你所感知到的,无论是从媒体还是市场反馈上,苹果仍日中天。

这里说的不行主要是指,由于手机发展进入平台期,厂商们发现各种花样玩完之后,发展的方向大多雷同:更好的镜头,更好的芯片,以及要把它们塞进去的更厚机身。

苹果不是不好了,只是少了 iPhone 4 横空出世时的惊艳与革新,现在的硬件和软件更多是一种缝缝补补,给人带来的再也不是「哇,手机还能这样」,取而代之的是「手机不就应该这样吗」。

所以,作为我们节目的原始素材,耀眼的时代过去了,留给我们的,则是一个想法设法调整产业结构,保持收入稳定增长的优秀公司。

没有好食材,再好的厨子也难做出好菜。

聊苹果的人不行了

好厨子,食材不好,做不出好菜,差厨子就更不行了。

其实可以很骄傲的说,WEB VEW 的苹果节目,要比市面上大部分的播客要专业,这当然得益于嘉宾的知识沉淀和行业积累。

但是总聊,人就会疲倦,尤其是每次苹果都在堆硬件,我们好像很难再从产品、设计角度给出到位的评价。

当不断弱化对苹果的个人感受,重点放在普及行业知识,自然就会让节目缺少生气,缺乏「嗯,就是这样」的共鸣评价。

当然了,这取决于节目制作者的技术水平,毕竟拾苹果牙慧的是我们。

日本电影《红鳉鱼》中,北野武出演的立川谈志谈到批评家这一角色,是这样说的:

不好意思,我不相信评论家,没有人能比我更冷静地分析我自己了,还有,这些人的饭碗不是你决定的,他们要是有人能独当一面,出名了,是你靠评论他们的表演吃饭,你的饭碗是他们给的,把这个逻辑弄错可不好。

说苹果是饭碗,有点大了,不过说是节目选题与灵感来源,不夸张。

关注苹果的人不行了

2007 年,一个叫做 apple4us 的群体博客成立了,很多人在上面写介绍苹果的文章,交流自己对苹果的理解,有些作者名字你应该很熟悉:创新工场张亮、知乎创始人黄继新、一天世界李如一、周源、flypig、Rio 等。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苹果是最具创新力的公司,而他们这些人无疑是当时的先行者,苹果作为一种先进互联网物料,被带给访问网站的人。

那个时候,无论作者、读者,还是苹果,都是先行者。

而当一个产品逐渐成功变为商品,先进的意义自然就褪色很多。地铁里,人们拿着苹果手机,连连看、抖音、微信、淘宝,这些通用 App,用 A14 还是 A13 芯片真的区别大吗?人们会关注这些吗?人们也应该关注这些吗?

当一个新生事物逐渐大众化,那它被关注、讨论的先行意义就不大了,而附属于它身上的延展话题也显得没那么有吸引力。

WEB VIEW 目前对于科技话题的探讨深度与广度并不低,不过对于当下,如何精准找到这一小部分愿意了解这些脱水知识的人,或许很难。而更大的一种可能性:作为缓解生存焦虑的 Knowledge Porn,我们还做得不错。

比Intel快2倍的传说,Mac用苹果处理器的一点想法

作者 欧阳洋葱
2020年7月31日 10:31

苹果 PowerPC 时代,我在上高中。那时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我们班有个很懂计算机的人,拿着一本计算机杂志,跟我安利 iMac G4,说你看这个电脑多好看啊,多牛逼啊,比 Windows 电脑不知道好看了多少倍。而且他还跟我强调说,你知道吗?这台电脑的 PowerPC 处理器比你们奔腾处理器快 2 倍。

我当时还是个高中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 PowerPC,我当时就只知道 Intel 的奔腾处理器(还听说过 AMD),听他说完就觉得苹果好牛逼;而且他那么懂电脑,他说快 2 倍,那就应该是 2 倍吧。iMac G4 用的处理器是 IBM 的 PowerPC G4(具体应该是 PowerPC 7445 之类)…

iMac G4

苹果芯片的精准制导

其实“快 2 倍”这个说法,好像也是当年乔布斯在发布会上吹出来的(也可能是当年某本苹果杂志的编辑写出来的)。最早苹果在宣传广告中提到,PowerPC G3 比当时的奔腾 II 要快 2 倍;后续说 G4 比奔腾 III 快很多;G5 比奔腾 4 快很多。差不多就是这样。(我高中时期,时代一脚刚刚跨入到奔腾 4 等灯等灯)

当年乔布斯曾经公开对比过 Mac 和 Windows PC,对比的方式是双方自动执行一组 Photoshop 任务。当时 Mac 以快得多的速度完成工作,碾压奔腾处理器的 Windows PC……当年奔腾正在搞超长流水线,处理器主频不知道飞跃到哪里去了。PowerPC 那会儿走的线路更偏宽核心,频率是低很多的。苹果那一时期还做过一个叫“The Megahertz Myth”的宣传,主要就是教育公众,别迷信时钟频率。

Intel 奔腾 III 处理器

这事儿吧,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乔布斯的这次对比,PowerPC 的胜出,主要是因为 PowerPC G4 处理器配了个 AltiVec 加速单元,这是个 128bit 的矢量处理单元,可以单周期内执行 4 路单精度浮点数学运算(或者 16way 8bit/8way 16bit 之类),而且还是超标量设计,同时可以执行 2 个矢量操作。Photoshop 就能充分利用这个单元。AltiVec 效率比那会儿的 MMX 扩展指令要高。

就这个角度,也能一定程度解释,为什么现在的 iPad Pro 剪视频那么流畅,但桌面 PC 同等操作下却没那么快。这其实跟处理器设计的思路有很大关系。我觉得这么对比,并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而且奔腾 4 当年在路子上的确出了比较大的问题。

只不过你不能就此得出一个结论说,PowerPC G4 就比奔腾 III/4 快多少。那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只对比一下充分利用 AVX512 的特定任务,来让 Intel 和 AMD 比比,后者会不会被 pia 出银河系吗?这是不合理的。

拿某些固定工作单元去比性能的意义,其实没那么大,尤其是对通用性很重要的 CPU 而言。这一例中,且不说究竟有多少程序代码能用上 AltiVec 单元(就像现在很多人质疑 AVX512,说用不到它);应该要比的还是日常消费用户比较频繁的操作,在效率上怎么样。苹果日常就非常善于呈现一些他想让你看到的数字,虽然没在说谎,但也未展示事物全貌。

MacBook Pro

我觉得,在 CPU 通用计算发展思路,该用的技术基本上都用过一遍以后(比如乱序执行、分支预测、超线程等近代技术),CPU 单线程性能推进本来就遇上了瓶颈。这时候是需要引入专用处理单元的,这也是一个常规思路——典型的像是在 GPU 领域,NVIDIA 为光线追踪引入了专用处理单元,这是提升性能和效率明显收益更高的方案。

苹果面向消费用户,或者目标群体时,一向都十分清楚自己需要针对硬件(或软件)做什么样的强化。所以事实上,苹果自己掌控处理器的设计,对目标群体的确是一件好事——就像它也掌控操作系统和软件一样。比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量 Mac 用户用苹果电脑来剪片子,而 Final Cut Pro 在软件优化上的苹果平台加成,就是 Premiere 和 Davinci 都望尘莫及的,不管是视频编辑时的实时渲染、编码预览,还是输出速度。硬件层面为此若进一步做加成,还能再度提升效率。

iPad Pro 实现一些简单视频后期,效率明显比 x86 的 MacBook 更高,即是这一思路的集中体现。不过我也始终觉得,这种思路是有明确目标用户定位的。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些需求,如果我压根儿不用 Photoshop,那么像 AltiVec 这样的专用单元只能成为一种资源浪费。至于很多人,把这类思路解读为苹果在芯片设计上的黑科技,那也大可不必;毕竟 Intel 在服务人群的思路上和苹果是大相径庭的;就像高通也不可能面向 Android 阵营极为草率地,推出一颗性能与苹果 Ax SoC 相当的产品一样。

Arm 效率真的高过 x86 吗?

自从苹果宣布 Mac 要开始用 Apple Silicon,就一大堆媒体说了,看那个 iPad Pro 牛逼坏了——A12Z,一个功耗那么一点点的处理器,性能那么彪悍了,要是苹果给它提个主频、核心数,那岂不是立马把 Intel/AMD 之流轰出地球了吗?

有关这一点,早前的文章《MacBook 要采用 Arm 处理器,难度有多大?》我也用一个段落提到过,即 A12/A13 这些芯片的能效比,似乎还挺美好的。但实际上,如果苹果给这些芯片暴力提频,提到桌面处理器的程度,则其功耗和能效也会立马崩边——因为频率提升,越往后,给功耗带来的压力就会显著更大,而不是平缓变化的。当然我觉得这种描述略有些片面了。

我们还可以来看看 Cortex-X1 的设计——就是前不久 Arm 发布的一个微架构 IP。这个微架构被 Arm 设计出来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就是面向高性能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它是以一定程度牺牲功耗和能效,来提升性能的——这跟 Cortex A78 的设计就很不一样。Cortex A78 是纯面向移动平台的那种传统核心,就是必须在 PPA 上做权衡,面积、性能、功耗都必须考虑在内,做到针对手机这类设备尽可能的最优解。

Arm Cortex-X1 与 Cortex-A78/A77 微架构性能对比。其实我也挺想说,CPU 层面增加一些扩展指令集的能力,包括上面这张图列出了机器学习性能提升,也表明:现在很多人认定,x86 CPU 增加 AVX512 这样的支持没有必要,是在浪费芯片尺寸和功耗(Linus Torvalds 为代表),而应该完全让专用处理器(比如 NPU、GPU)去处理这些事——这类想法可能是十分片面的

但 Cortex-X1 的指导思路就不是这样。Arm 给的一些数据是这样的:相比 A77 在相同频率下,X1 的峰值性能提升 30%。具体应用中,X1 的提升理论上还会更大,因为频率肯定比 A77 要高。不过 Arm 基本没提功耗和面积的事情。AnandTech 预计,X1 的核心大约会比 A78 大出 50%,包括 L1 L2 cache 部分;功耗估计也要多出这么多。

AnandTech 认为,在实际实施方案里,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大,X1 的功耗可能会达到 A77/A78 的两倍;能效(energy efficiency)会比 A78 差大概 23% 左右。不过讲真的,这根本没什么大不了。Arm 现在大部队都期望去攻占 PC 平板市场,X1 也符合这种设定。

AnandTech(Andrei Frumusanu 博士)假想的一张图,可以表示 Cortex-X1 3GHz 5nm AT Projection(蓝色点状条)的能耗与绝对性能情况。这张图的左边柱状条表示的是 SPEC2006 测试全程消耗的能量(单位:焦耳),柱状条右边有两个数字,一个是平均功耗(单位:瓦特),另一个就是柱状条长度表示的能量(单位:焦耳)。右边柱状条则表示绝对性能,即跑分数字。

但这至少表明了 Arm 并没有什么黑科技,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跟 Intel x86 比起来效率高到天上去——上面这些数据还是在台积电的 5nm 工艺不要出什么大纰漏的情况下;Arm 要做高性能,牺牲效率和功耗也是必须的,这事情真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简单,苹果做个高性能处理器就等比放大下 A 系列处理器就可以的。

之前我写 Mac 要用 Arm 处理器有多难的时候就提到过了,性能提升和功耗提升,这不是线性的关系。把 A12Z 提到 3GHz 频率,你看它功耗会崩到哪里去…

所以针对以上段落的总结是:苹果给 Mac 上自家芯片自然是好事——这里的“好”,体现在苹果收拢自家生态,Mac 迭代节奏也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更重要的是,面向目标群体(比如做设计的、vlogger、搞摄影的等等)实现硬件层面更高效的支持,因为苹果可以更具针对性地去做硬件和芯片,Mac 设备的体验也因此可以更好。这也是苹果一直以来,对生态掌控力的固有经验——iPhone 即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之所以等到现在,Mac 才使用 Apple Silicon,也是因为苹果现有的技术储备已经足够。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芯片技术领先到了哪里去,更不表示 Arm 现如今在桌面市场比 x86 平台已经表现出了多大的技术优势。

番外:苹果需要做几颗处理器?

苹果用自家处理器,另一个我觉得挺现实的问题是,Mac 产品线有那么多不同的产品,比如 MacBook Air/Pro、iMac、Mac Pro 之类。如果要全线用自家芯片,那是不是要做一堆不同型号的处理器出来?

好吧,就算苹果能通过芯片体质的 binning 来自己划分个 A14-a,A14-b,A14-c 几个档位的 SoC 出来(比如针对较弱体质的就屏蔽掉两个核心之类的,或者用更低的频率,用在低端产品线上,那这样还节约了设计成本,桌面 CPU 本来也是这么搞的嘛)。问题是,Mac 一年的销量才多少(而且还要划分不同设备类型的不同芯片)?

Apple Silicon

之前的文章《摩尔定律失效,FPGA迎来黄金时代?》曾经提到,用尖端工艺去设计和制造芯片,所需耗费的成本不菲——这个成本并不是哪个行业都耗得起的,就算是汽车产品,其出货量也走不起最尖端工艺的量(汽车销量爆款能达到百万就很不错了)。iPhone 之所以能用自己的芯片,而且性能炸裂,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iPhone 的年销量非常高。所以苹果能走得起最先进制程工艺,比如现在的 7nm 制程。iPad 本质上是沾了 iPhone 的光,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都可以有效控制。

Mac 年销量才多少?开一个 5nm 的产线要多少钱?如果走不起量,就不可能用得起最先进的制程。去年 Mac 全产品线的销量是 1800 万台左右;iPhone 预期是在 1.9 亿部上下。这个就有 10 倍出货量差距。

如果给 Mac 重新设计高性能处理器,这里面的设计成本负担其实也非常高,尤其是配合每年的最先进制程——每年还要迭代,苹果又不是专门做芯片的,没有客户摊薄成本(这一点和 Intel、高通这些厂商就显著不同);生产成本已经说了,走不走得起这个量,我觉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算一下(苹果肯定也算过这笔账了,或者苹果有某种高端的解决方案,衰 O_o)。

当然苹果也可以不去刻意设计高性能处理器,比如跟 iPad 用一样的处理器,或者也就改个款,或者可能有什么黑科技,规模化放大设计(有了解芯片设计的朋友跟我说,有这样的可行性)…那我觉得这样的话,至少就现在来看,苹果的 A 系列芯片起码在通用性上,日常操作在 Intel 面前真没什么特别的效率、性能优势(虽然 Intel 现如今正在渡过自己非常难堪的一段时间)。

Mac Mini

另外,在 GPU 方面——看很多分析文章提到,未来苹果极有可能完全采用自家集成在 SoC 内部的 GPU,放弃 AMD 家的独立 GPU 设计——这一点从苹果现在的开发者文档能看出些端倪,AMD、NVIDIA 统统被苹果归到旧款 Mac 设备行列了,这也符合苹果一贯以来的尿性;毕竟苹果的 Metal API 也搞这么久了。如果是这样的话,Radeon GPU 还真是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嫁衣——可见老黄不愿意支持苹果 Metal API 的决策是正确的…(逃

这篇文章谈的比较散了,真像 Intel 的软文——实际上,我的确不希望 Intel 在 PC 市场没落。

聊聊新款 MacBook Air 的 CPU 与奇葩散热设计

作者 欧阳洋葱
2020年3月23日 17:25

关注苹果 MacBook Air 产品线的同学应该知道,从前两年开始,MacBook Air 已经换上了 retina 显示屏,设计也改头换面了。不过在产品线布局上,MacBook 系列发生了一些变化:12 寸 MacBook 已经退出人们视野(这个产品系列应该已经开始和 iPad Pro 打架了,所以退出也是必然的),MacBook Air 正式接棒了 12 寸 MacBook 的 fanless 无风扇设计。

说是无风扇设计,其实 MacBook Air 还是有风扇的,只不过这个设计相当奇特——后面我们再谈。但有一个核心资讯是 MacBook Air 用户需要在意的:如今的 MacBook Air 全部采用 Intel 超低压酷睿 Y 系列处理器。注意是超低压,而不是低压 U 系列(MacBook Pro 13″ 一直在用低压 U 系列)。也就是说,MacBook Air 已经正式成为 Mac 家族中性能最弱的设备,加上其价格——尤其 2020 款 MacBook Air 起价 7999 元,MacBook Air 成为了 Mac 系列中最低端的一个系列。

这也算是产品布局的一个精准调整了,当年乔布斯从信封里拿出 MacBook Air 之时,这个产品的价格可实在是不菲的,定位绝对不亚于 MacBook Pro。

这篇文章面向轻度技术爱好者,并且具备一定的导购价值,各位可酌情阅读。不想看我乱弹的,可以直接拉到本文最后看结论。

img
MacBook Air

无风扇设计?

国外很多媒体说 MacBook Air 是 fanless 的,当然我们拆机就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MacBook Air 还是在内部配了一枚风扇的。不过实际上,在很多人的理解中,Intel 的超低压 Y 系列处理器,的确可以不配风扇,比如当年的 12 寸 MacBook 就没有风扇。

今年 Intel 超低压酷睿 Y 系列处理器由于首次提升到了四核心,所以 TDP 提至 9W,看起来已经和低压 U 系列的 TDP 15W 非常接近了。TDP 功耗上的差异,也让酷睿 Y 系列和 U 系列在起步的基频(base clock)方面就不大一样,Y 系列普遍的基础频率在 1.x GHz 的程度(现在的基频可认为是在 TDP 功耗下,CPU 全核可长时间坚挺的一个频率)。两者的睿频好像差不多。

这两者更具体的差别,我没有具体去研究,但至少包括 cache 大小差异,以及 I/O 方面的区别:比如就第十代酷睿而言,Y 系列的 PCH 高速 I/O 通道是 14 条,而 U 系列是 16 条;Y 系列核心部分支持的 USB-C 接口数量会略少;还有包括 Y 系列不支持 DDR4(而只支持 LPDDR4x);至于核显,两者都是 Iris Plus(GT2?),在规模上官方标的都是至多 64 EU,不过不知道在频率方面是否有差别之类。[1]

总之,MacBook Air 现在在用的处理器是一种更省电的方案。TDP 9W 听起来好像的确可以不需要风扇了,人隔壁 iPad Pro 的 A12X 大概 7、8W 的平均功耗就没风扇。当然了,这里咱不说,这个 TDP 本身现在所具备的参考价值可能越来越脱离于其原本热设计功耗的意义,毕竟现在大家都把睿频当基频在看,连什么 cTDP up/down 之类的数据看起来都不靠谱。

img
来源:iFixit[2]

不过 MacBook Air 从改头换面以来的风扇设计就相当之奇特,上面这张图是 2018 款 MacBook Air 拆开后壳以后的内部结构图。内部左上角位置显然就有风扇,不过你知道 CPU 在哪儿吗?CPU 本尊并不在风扇附近,而在中央那块散热片下面,下图用红框将其标出了。

img
CPU 上方的散热片

需要注意的是,从各种拆解来看,CPU 之上并没有一根导热管连接至风扇。那么这枚风扇究竟在给谁降温?迷之风扇!针对这个问题,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网上对此的猜测颇多。YouTube 有一些技术向的 up 主提到,这颗孤独的风扇 “just for ventilation”,它负责带走 MacBook Air 内部主板的整体热量,而且在内外造成气压差,这样内部也会主动“吸入”一些冷风。

Reddit 上面也有一张帖子是专门讨论此事的[3]:这张帖子是针对 2019 款的 MacBook Air,表明这种设计后续没有变。这张帖子里有人提到,这种设计可能是依赖于内部的密闭结构,空气流向通路上会带到 CPU 上方的散热片。不过无论如何,这种设计针对 CPU 的散热效率都是比较低的,可能与 MacBook Air 追求极致轻薄有关(但实际上我们后面还会提到,MacBook Air 如今真的不能算薄)。

单就 CPU 而言,这还真的算是 fanless,因为虽然有风扇但却不是针对 CPU 的;所以 CPU 真的仍然可以说是被动散热;或许在超低压处理器范畴内,这种设计是合理的,真的是这样吗?

与 MacBook Pro 的性能差距

网上已经有部分 up 主,包括上周我在参与 WEB VIEW 的播客节目时,都谈到了,今年的 MacBook Air 真的十分超值;主要是因为 SSD 最低容量升级到 256GB,内存也换用了 LPDDR4x,存储性能会有较大提升(虽然 MacBook Air 的 SSD 速度一直以来都比 MacBook Pro 慢一截);另外就是处理器更新到了酷睿十代,除了最低配的酷睿 i3,更高 i5 配置都开始改用四核处理器(所以苹果宣称快 1 倍),核显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而且,价格更便宜。

就纸面数字来看,我之前甚至还提到,2020 MacBook Air 已经比 2019 MacBook Pro 13″ 更牛了。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2020 MacBook Air 用的虽然是四核处理器,但却是超低压版的酷睿 Y 系列。而 MacBook Pro 用的是低压酷睿 U 系列(2019 款 MacBook Pro 13″ 用的八代酷睿低压 U 系列)。那么除了 TDP 功耗数字差异,这两者到底如今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img
2020 与 2019 款 MacBook Air 内部结构对比,来源:Max Tech

另外,Max Tech 的拆解已经提到,2020 MacBook Air 仍在沿用以前的模具(chassis),所以上述这种加了个风扇,但不吹 CPU 的设计仍然存在,如上图所示。

Intel 酷睿 Y 系列四核处理器,没风扇能镇压吗?其实从理论上来说问题也不大,被动散热中的典范是 Surface Pro。之前我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探讨无风扇的 Surface Pro 性能如何,结论是无风扇的 Surface Pro 相比同配其他有风扇的超级本,持续性能差距大约有 25%[4]。即便如此,Surface Pro 的表现依然令人满意,可以认为是被动散热设计中的楷模。而且 Surface Pro 用的还是酷睿 U 系列即低压版的处理器,MacBook Air 用的 Y 系列更不成问题了吧?

就已公开的情报来看,2020 MacBook Air 最低配的酷睿 i3 处理器具体型号为 Core i3-1000NG4,酷睿 i5 处理器具体型号为 Core i5-1030NG7。从这个型号就不难发现,这并非 Intel 公开在售的版本,“N”应该特别指代这是给苹果的特供版,或者合作开发版之类。具体跟公开版本的 Core i3-1000G4、Core i5-1030G7 有何区别,我们就不知道了。

市面上貌似还没有可参照对比的十代酷睿 Y 系处理器实际性能,所以我们就只能看 2020 MacBook Air 自己的实际表现了。严肃技术向的科技媒体还没有十分严谨的测试数据——NBC 的数据库里面也还没有这几款 CPU 的成绩,这里我捡一些不够可靠的分数,都是 CineBench R20 测试:

Luke Miani 给 MacBook Air 酷睿 i3 版(Core i3-1000NG4,双核)的测试得分为 640 分,酷睿 i5 版(Core i5-1030NG7,四核)测试得分大约在 1060 分左右 ;但 Max Tech 针对酷睿 i5 版的测试得分一次是 863 分,一次是 1019 分 ——我猜这可能与设备测试前的运行状态有关(真心是不负责任的 up 主啊!),这里的 863 分很有可能是持续性能成绩,而超过 1000 分的成绩则是在设备温度较低时第一第二轮跑分能够获得的成绩。

img
MacBook Air 与 MacBook Pro 13″ 的 CineBench 测试成绩

毕竟不是什么正经测试,那我们就取个中间值吧:960 分——恰好和一家日本测试站点 PC Watch 给的结果差不多 [7]。上一代的酷睿 i5 版(Core i5-8210Y) MacBook Air 的 CineBench R20 得分为 632 分[8]。所以粗略估算,2020 MacBook Air 酷睿 i5 版相比上一代的 CPU 性能提升幅度大约是 52%-60%,也算是很给力的成绩了(知乎上貌似有数据说是提升 200%,不知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另 Geekbench 5 多核测试成绩有将近 80% 的性能提升)。当然我们暂时还没有机会了解多轮测试的持续性能表现。

不过这个成绩相较酷睿低压版 U 系列处理器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比如 MacBook Pro 13″。这里放上 2019 款 MacBook Pro 13″(Core i5-8279U,八代酷睿低压处理器)以及我自己测试的 Surface Laptop 3(Core i5-1035G7,十代酷睿低压处理器)成绩对照,如上图。

GPU 核显部分其实也是这次提升的一个亮点,尤其酷睿 i5 版用上了满血的 64 EU(不过考虑到 Y 系列超低压处理器的 TDP 限制,我猜其图形性能应该还是会低于 U 系列的低压版)。不过那些 up 主的数据感觉都偏离很大,而且也不标测试工具版本和测试环境。PC Watch 给的数据是,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1.0 测试中,2020 MacBook Air 相比上一代平均帧率提升将近 1 倍——这也基本符合我们对于这次 Iris Plus 提升的认知。在 Max Tech 的 Geekbench 5 Metal 测试中,2020 MacBook Air 相比上一代得分大约有 1.2 倍的提升。

其实针对 GPU,也很想加入 Surface Laptop 3 对照(就能看看同样是满血版 G7,低压版和超低压版上的 Iris Plus 核显有什么差别了),不过这些媒体完全不说测试对象,比如测试 API 是否用的 OpenGL,高画质、抗锯齿与否等,所以我也没法测(而且我的测试也一向那么那么不严谨O_o)。不过从早前笔吧的十代酷睿核显测试来看,GPU 性能提升的确很多,但实际使用却没有这么给力,原因应该是当 CPU 也一同跑起来的时候,CPU 和 GPU 会开始争抢主内存资源,造成数据带宽瓶颈——这在一些需要较多调度 CPU 的游戏中就能体现出来。

img
MacBook Something…

这里再多插一句,看到有人对比 Unigine Heaven 测试,2020 MacBook Air 最终平均帧率 8.8 帧,2019 MacBook Pro 13″ 平均帧率 10.9 帧。这个数据仅供参考,或与 eDRAM,以及后者 28W TDP 有关。

如果我们只看 CPU 性能的话,即便和 2019 款 MacBook Pro 13″(中配 Core i5-8279U)比,2020 MacBook Air 都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两者 CineBench R20 多核性能差距在 58-65% 左右。而且由于散热设计上的差异,持续性能理论上还会拉开更大的差距。

说白了,新款 MacBook Air 在性能上仍然是弱鸡,只不过的确比上一版提升很多。与竞品比较的话,其性能和 Surface Pro 7 甚至都有较大差距,这两者还都是被动散热(MacBook Air 的“被动”散热打个引号);而价格其实还差不多。

超低压 CPU 的发热很低吗?

在之前我们探讨过低压 CPU 的实质以后,我愈发觉得,其实超低压和低压 CPU 的区别,可能本质上也还是比较小的——只在于给了一个人为限制的 TDP,便有了更小的基频。如果不考虑功耗墙和温度墙,那么这两者大概就仅剩 I/O 的那点差别了(未深入考察,纯个人 YY,别当真)。

从 Max Tech 的发热测试来看,在 2020 MacBook Air(Core i5 版)跑 CineBench R20 的时候,四核全开,短时睿频可蹿升至 2.4-2.7GHz,此时的功率大约为 13W(在 Max Tech 刚刚更新的测试中,据说功率可以一度达到 26W,全核在极短时间内达到更高频率[10]。这还是超低压 CPU 的节奏吗???或者苹果的确对其间限制做了改动);但似乎在极短时间内(具体多久不知道)就撞了温度墙,CPU 核心温度很快蹿升到了 100℃,全核心便降到 1.5GHz 左右。

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主动散热来努力一把,那么睿频还是可以坚持更长时间的。只不过前面也提到了,MacBook Air 如今的散热设计比较奇特,那个独立的小风扇依靠坚强的毅力来为散热片吹风。

另外,MacBook 轻薄本(主要包括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13″)在散热设计上还一直有个传统,即宁可降低频率,也要让风扇保持安静。所以 MacBook 用户应该会发现,风扇是几乎不发出声音的,这大概也算保证体验的一种方案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Linus Tech Tips 做的一个视频 “Macs are SLOWER than PCs. Here’s why.”[9],里面提到了 MacBook Pro 在 macOS 系统下这种调节机制的特性(不过 Linus Tech 一直是著名果黑)。

似乎苹果更相信,让风扇尽可能保持低转速,而在一定限度内牺牲性能,是一种可达成体验加成的方式(其实我也这么认为…)。实际上 2020 MacBook Air 的情况也很类似,即 CineBench R20 测试期间,所有核心全开,CPU 核心温度到 100℃ 了,风扇转速也才 4000RPM(全速是 8000RPM)——不过由于这风扇离 CPU 这么远,估计就算转更快、效果也就那样了。

而苹果在 Mac 设备散热上的黑历史,也实在是一言难尽;也包括大尺寸的 MacBook Pro 移动工作站。实际上,苹果在寻找散热设计与极致轻薄间的平衡点时,指针始终在向后者偏移。或许在苹果看来,如果你那么在意性能,为什么不买个台式机呢?好像也有点道理。

img
Intel Core Ice Lake

OEM 厂商的市场定位把戏

看看,MacBook Air 性能和 MacBook Pro 13″ 还是存在实质上的差距的(更不用提屏幕亮度和色域覆盖差别)。所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一台 MacBook Air,你并不能获得 MacBook Pro 13″ 那样的硬件水准。而且实际上,追求轻薄性的各位不妨去苹果官网看一看 MacBook Pro 13″ 与 MacBook Air 在重量和厚度上的差别,这两者不仅最厚处是一样厚的,而且 Pro 只比 Air 稍重了一点点(当然 Air 还有楔形设计)…

在市场策略上,以 Intel 酷睿超低压处理器(Y 系列,MacBook Air)与低压处理器(U 系列,MacBook Pro 13″)拉开性能差距,再加上前者散热上的负优化(误),这两条线的产品不会存在性能上打架的情况。另外,如果今年 MacBook Pro 13″(或 14″)开始采用 AMD Ryzen 4000 处理器,则这种差距还能被进一步拉大。于是,MacBook Air 成为名副其实 Mac 系列产品中性能最差的存在,优势就是价格便宜。

从 OEM 厂商的层面做产品定位的明确差别,还有一例其实是微软。Surface Pro 的酷睿 i5 版不带风扇,而酷睿 i7 版带风扇——原本在低压处理器这个层面上,酷睿 i5 和 i7 的性能差距是相当小的(除了这次核显规模上选择的差别),不过微软在这个散热抉择间,硬生生让 i7 比 i5 性能提了一档,这才是让选择了酷睿 i7 的 Surface Pro 用户真正感觉物有所值的一种方法…(至于 i5,那就当时静音体验吧)花样还真是多。

最后,给出本文的一些推论:

  1. 2020 MacBook Air 性能比 2019 MacBook Pro 仍然有着很大差距;
  2. 2020 MacBook Air 模具没换,仍然用了 2019 款的设计;
  3. 如今 MacBook Air 的散热设计是个悲剧,而且非常奇特(虽然有风扇,但 CPU 依然算是被动散热);
  4. 相比上一代 MacBook Air,2020 MacBook Air 的 CPU(多核)性能提升至少 60%,图形算力提升 100%(实际可能没有);
  5. 导购建议 1:如果你在意性能的话,不要考虑 MacBook Air;如果你在意轻薄性的话,也不要考虑 MacBook Air,因为 MacBook Pro 13″ 其实和 MacBook Air 的厚度、重量差不多;
  6. 导购建议 2:如果你是旧版 MacBook Air 用户,那么十分推荐升级,因为这次的硬件提升十分给力!
  7. 导购建议 3:不建议购买最低配 Core i3 款 MacBook Air,因为 i3 款仍在使用双核,而多加点钱就能用上四核。

参考来源:

[1]Intelligent Performance 10th Gen Intel® Core™ Processors Brief – Intel
[2]MacBook Air 13″ Retina 2018 Teardown – iFixit
[3]New macbook air fan cooling system doesn’t make sense – Reddit
[4]聊聊无风扇的Surface Pro:性能比一般笔记本差多少? – WEB VIEW
[5]The CHEAPEST MacBook is better than ever: Base model 2020 MacBook Air – Luke Miani
[6]2020 MacBook Air Benchmarks & Thermal Throttling Tested! – Max Tech
[7]「MacBook Air 2020」を一足早く開封。前モデルと性能を簡単に比較してみた – PC Watch
[8]Intel Core i5-8210Y – Benchmark and Specs – cpu-monkey
[9]Macs are SLOWER than PCs. Here’s why. – Linus Tech Tips
[10]2019 vs 2020 MacBook Air – Every Difference Tested! – Max Tech

谈IOS 12细节

作者 王隐
2018年9月18日 23:39

本文不涉及 iOS 12 更新的明眼可见之处,以及像「屏幕使用时长」这样为主打卖点的新特性。而更侧重于交互体验,UI 设计上的些许提升,或你不认可的那些改变。

通知信息的消除按钮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主动推送从来不是什么好事。除了添加相同 APP 合并推送外,在消除信息按钮上,苹果进一步提升了交互性,删除的按钮做的更大,点按的难度也小了很多,再也不像以前按半天也按不到那个「X」。

这是进步的设计。

语音备忘录

语音备忘录是少有的也有可能是唯一的在 icon 上做了改动的原生 APP。

两点改变:

  • icon 上的音轨图从原来的黑白改为现在的红白拼接
  • 红白交接处添加或许为时间「进度条」的指针。指针或为音频剪辑中的时间剪辑点,就像时间的指针,随着它的移动,音频不断推进,你可以在指针停留的地方进行段落的删除,切割,复制等剪辑操作。

进入语音备忘录主屏

或许 APP icon 的指针就是在强调移动设备上的编辑功能。

苹果的很多原生 APP 都处于一种「不受重视」的状态中:日历,短信,邮箱,提醒事项,文件。

原生 APP 在使用体验上有着第三方 APP 不能比拟的优势,简洁的交互,没有乱七八糟的UI,以及强大的系统级支持。

但是人们好像并不重视,或者说发现不到它们的美。

iphone 作为一种录音设备,在音质方面也算是可靠。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录音要求。

在移动设备上进行简单的剪辑,苹果或许在鼓励你这样做:别用第三方和 pc,你并不需要。

这是进步的设计。

Apple Music 歌曲内边距

Apple Music 中显示所有歌曲时,每首歌所占的视觉面积都要比以前要大,具体体现在每首歌都比以前加了padding,也就是内边距,把一首歌所占的视觉面积撑起来了。

这个不像前边两个改变就直接定义成「进步」,但在设计领域上下留边界确实是常见的做法。

Apple Music 在用户体验上并不完美,它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这是进步的设计。

后台播放中的锁屏界面

在最新的 iOS 12,后台播放界面从原来的毛玻璃(图二)改为了深色界面(图一)。

如果只是改个颜色,实在很难判定是否是好的设计,但如果对比 iOS 10(图三) 的「大专辑封面」显示效果,很明显,iOS 11 和 iOS 12 都是退步的设计。

当然了,你认为「弱化专辑视觉化」是一种退步的前提是:认为图像也是音乐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退步的设计。

补充一位读者@34C的观点:

不同意 “弱化专辑视觉化” 就是不认同 “认为图像也是音乐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观点。专辑封面确实是创作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在每一个界面都要去强调它。在 iOS 10 的时候很多次按了 power 键要看时间,都不能马上看到。还有就是 iOS 11 之后,音量控制条 更靠下了,符合单手握机时快速调节音量、包括切换曲目。这些细节都是因为没有大封面图阻挡带来的改进。尊重创作固然重要,但在不同的 UI 中,分清要表现的主次,更符合用户操作体验,我觉得是一种进步。至于 iOS 12 相比 11 改了改色,哪个好看,这个因人而异吧。

其实这个改进于我而言觉得是退步了,但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确实是进步了。

比如我喜欢以前的大专辑封面,但是大专辑图在用户体验上也有严重的问题。

大专辑图强化了音乐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同时也弱化了时间显示以及下面的通知中心。

大部分用户真的有非要看大专辑图的需求吗?或许只有像我这样的原教旨音乐爱好者才会不分场景的,以牺牲用户体验的方式强行崇尚大专辑锁屏图。

workflow/捷径

workflow 本身作为第三方 APP,它涉及了太多系统级别的操作(打通APP通路),得到了苹果的青睐,被苹果收购,变成了系统级的 APP。

这次的改版:

  • APP 名字:workflow——捷径
  • 界面

这次 workflow 汉化为「捷径」,或许不是好的设计,因为它会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苹果的非折腾用户,中文语境下,你很难将它和「APP通路」联系起来。

workflow改版,界面是好的设计,汉化或许不是

信息

进入信息聊天界面后,iOS 12 在顶端的联系人位置新增了「通话」「FaceTime」「短信」新入口。

将原先界面右上方的「叹号」取消。

这一改动也减少了在短信中进行更多交流的操作步骤。

iBook

iOS 12中, iBooks 更加拟物化,比如在你的书架中,书封面添加了阴影,模仿实体书的观感。

勿扰模式

iOS 12 中通过上划呼出控制中心后,长按勿扰模式会出现更加精细的控制选项。除了加入规定时间内勿扰之外,同时也加入了「直至我离开此位置」判定是否勿扰。

苹果不只是科技公司

苹果已经是这个星球上市值最高的的科技公司了。

苹果同时也是家设计公司。从最一开始的字体排版,拟物,扁平化,到最新 iphone 官网上对渐变色的大胆尝试,对大写字母小写化的尝试。

每一次,苹果都没有迎合过潮流,刘海屏从一开始的被骂到后来几乎所有安卓厂商的跟进,最新 xs 的官网显示图使用了渐变色的设计,这是以前在国内代表着廉价低劣的  PPT 时代的技巧,苹果的这次尝试好像也效果不错。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所以你才会觉得苹果总是有哪些地方和别的厂商不一样。

再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这次更新只有1.3G。

补充:关于更新包大小,不同机型下载的更新包大小也不同,网上1.3G,1.5G,2G的都有。

一堆可拍照的古董设备的成像效果「多图」

作者 石樱灯笼
2024年3月25日 15:38

很早之前就想做了,然后一直拖……一直拖……想起有这么个事,但天气不好……一直拖……一直拖……一直一直拖……

终于在了一个晴天多云的日子,找了个看起来还不错挺干净的景,背着一大包的设备,在同一时间段同一角度拍照片。


设备列表

根据设备购买年份排序

  • Canon PowerShot A3300 IS
  • Nokia C2-00
  • Nintendo 3DS
  • Sony Ericsson Xperia mini pro, SK17i
  • 红米2
  • VIVO Y51A
  • Sony Xperia XZ1
  • iPhone 8

都是古董。

本来手里能拍照的设备还有一个小米平板1和iPad4,但是反复检查了好几遍这俩机器,还检查了定期备份,都没发现当日的照片。可能是忘记拍摄了?

红米1虽然也能拍照,但是早就自杀无法开机了。

拍照效果

因为是无限远景,所以均未使用手动对焦。而且非触屏设备也没有手动对焦的功能。

所有图片均为原图,保留了EXIF信息但删除了所有GPS相关的meta。文件使用 Leanify 的 mozjpeg 进行无损压缩。

想要查看具体的EXIF信息,可以另存图片到本地,然后用EXIF工具查看。

图片是走 Cloudflare CDN 的,因为都是原图所以文件比较大,国内打开很慢很正常。

Canon PowerShot A3300 IS

1600万像素(4608 × 3456)。CCD。未使用光学变焦。

image_IMG_6646_a3300

image_IMG_6647_a3300

image_IMG_6648_a3300

image_IMG_6649_a3300

Nokia C2-00

30万像素(640 × 480)。

2007怀旧画质。

image_0002_c2-00

image_0003_c2-00

Nintendo 3DS

30万像素(640 × 480)。未使用3D效果。

2007怀旧画质 x2。老任个抠逼用这么低端的硬件也是传统艺能了。

image_HNI_0026_3ds

image_HNI_0027_3ds

Sony Ericsson Xperia mini pro, SK17i

500万像素(2592 × 1944)。使用 Free Xperia Project, CyanogenMod-7.2.0-mango 系统的相机应用。

不对比都发现不了,这手机拍照发黄?赶紧翻了下2013年时拍的照片,发现还真的偏黄,只是不严重,单拿出来发现不了。

image_IMG_19800107_225749_sk17i

image_IMG_19800107_225753_sk17i

红米2

800万像素(3264 × 2448)。使用 LineageOS 15.1-20200223-NIGHTLY-wt88047 系统的相机应用。

拍第一张的时候自动光圈抽风,非常暗。

拍第二张的时候,这镜头前飞过来的这是个啥虫子???

反正这画质是够烂了,当年那么多人吹小米拍照(现在也很多人吹),也不知道有多少是水军。

image_IMG_20230825_154135_hongmi2

image_IMG_20230825_154143_hongmi2

VIVO Y51A

800万像素(3264 × 2448)。使用系统自带拍照应用。

如果说 SK17i 是发黄,那 Y51A 就是发蓝。

image_IMG_20230825_154134_y51a

Sony Xperia XZ1

1700万像素(5504 × 3096)。使用系统自带拍照应用。自动模式,未开启 HDR。

像素比相机A3300还高,清晰度明显更占优势。但在手机镜头的硬件功能上差很多,相机永远是相机。

image_DSC_7854_xz1

image_DSC_7855_xz1

iPhone 8

1200万像素(4032 × 3024)。使用系统自带拍照应用。自动模式,开启 HDR。使用JPG作为保存格式。(垃圾HEIF)

破玩意卖得贼拉贵,像素低,颜色微微发蓝(当然可能是太阳光照角度的问题。天气嘛,变幻莫测)。

image_IMG_0085_iphone8

image_IMG_0086_iphone8

image_IMG_0087_iphone8


对比

以佳能A3300为基准做对比。

使用 BCompare 进行对比。对像素较少的图片进行缩放,以高度未基准(这意味着XZ1这个有更高分辨率但图像高度低,要被放大后才能追上A3310)。

几个不是一个级别的硬件就不跟 A3300 比了,其实也就 3DS 和 C2-00 单拿出来比一下就好。

3DS VS C2-0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4-03-25_00-31-40

XZ1 VS A330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4-03-25_00-44-46

红米2 VS A330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4-03-25_00-38-38

Y51A VS A330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4-03-25_00-40-29

SK17i VS A330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4-03-25_00-41-35

iPhone8 VS A3300

screenshot_on_b85m_by_flameshot_at_2024-03-25_01-09-43


总结

都是古董。

以 A3300 的战斗力仍然能坚挺。2011年的千元卡片机直到2017年才被高端手机追平(还得是无光学变焦的前提下)。

只不过现在有 HDR 这种东西存在,解决了高对比度高点光源的问题,拍照难度下降一大截,而且现在手机都是多镜头(个人认为屁用没有,我甚至怀疑各个APP是否有真的调用过多镜头)。

而且索尼的运营策略也太过奇葩,就如同applemiku说的:索尼的产品总是把本应能做的功能,硬是留到下一代产品当卖点,恶心人,明显拥有两个版本周期的巨大优势,硬是要拖到下一个版本,然后发布出来时仍是半成品,然后半个版本周期内友商就做出来完成品,两个版本周期的巨大优势 被硬搞成 半个周期的一般特性,手机照相APP的HDR功能就是,默认不开启,必须进入手动模式才开启,然后内核不支持RAW进而导致第三方应用无法支持硬件HDR,作为一个卖点是照相的拍照手机来讲,这一块做得实在太拉胯了。更别说索尼还搞了个基于相机+六轴感应实现的3D建模扫描,做到一半服务器也崩了,谷歌Drive接口也崩了,崩得一塌糊涂,结果三星下一个版本就做出来了更好的应用,并作为核心卖点进行宣传,行业内甚至都没人想得起这玩意其实是索尼先开始做的。

反正现在我拍照也不拍场照了,漫展什么的自从荷花遍地之后就不感兴趣了,跑展甚至看不到什么原创商品,以前认识的作者基本上全都退圈了(不然呢,快40多岁还跑展摆摊,那身体得多棒才跑得动)。

现在拍照基本上就是拍拍景。点光源特别亮的那种景,即使是现在有 HDR 的手机也没见谁拍出来(猜测是人的拍照技术问题)。拍人的话顶多就是给家里老人拍照片,人家要求必须要用短视频APP开美颜拍照然后自动配乐……就当哄老人乐子了,什么构图什么清晰度都不需要。

再说现在遍地魔怔人。前几天我说我有台 Xperia ,结果某个群里就嘲讽上「这么破旧的手机你也用」,我也没说我用的是啥型号,Xperia 1 V 是2023年5月发布的,还不满一年。这就有人跳起来嘲讽,这互联网上疯子是真多了。

当然我是想买新手机新相机的,但是没钱。

The post 一堆可拍照的古董设备的成像效果「多图」 first appeared on 石樱灯笼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