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美是主观存在还是客观存在? I

作者 ONO
2025年3月4日 22:40

来聊点哲学。

话题来自于今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最近助理在做倒卖珍珠的生意,所以会盯着各种款式的珍珠饰品,在她的个人社群里分享。她早上默认了一款「不好看」的饰品,结果在我们看来确实非常有设计感。于是,我们个人的小群里,就围绕「美」展开了讨论。

很显然,美是一个没有「标准」的东西,因为它必须要以「人」作为标准的制定者。但不得不说,一些美又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巴洛克时期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代表黄金分割比例的Φ、一个由无限不循环小数π构成的圆……

当然,上述所有的「美」,也不是所有人公认的「美」。甚至就连我自己,也在某一个时期,非常厌恶鲁本斯代表的巴洛克时期的绘画作品——但随着年纪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喜欢鲁本斯对于人物细节的刻画,甚至超越了「人」这个符号。

也就是说,「美」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个体性,甚至是个体在不同时期、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喜恶的变化。

我思来想去,想用最简短的方式解释一下「美」或者「美学」的概念。在哲学世界,这是诸多哲学家都涉猎过的领域——就和哲学本身的特性一样,美这个概念并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会让人觉得每一种答案都是正确的,但它们之间又互相悖驳。

艺术的历史性划分,往往会按照「风格」的标准。我在这里想到了另一种划分方法——按照哲学时间线。


远古美学

这是哲学还未从学科分离出来的时期,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个时期,是因为我毕竟花了大篇幅聊「性癖」这件事情。从「性癖」本身的「符号联系」,是可以对远古美学一窥究竟的。


古希腊古典美学

美是「非客观」的。

古希腊的代表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并不存在于物质世界,而是人类认知对于「美」的无限靠近。提到柏拉图,就不得不提到「理型」的概念:指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的永恒、完美、不变的原型或模式。每个人的认知里,都有一个抽象的理性概念,比如「杯子」,如果你手里没有任何杯子的实物,你的大脑也会给你描绘出最接近你认为的「杯子」的形态,且这个理型在每个人的主观世界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美」是物质世界里的实体无限接近你认为的那个「理型」时所形成的——比如什么罩杯的乳房、多大尺寸的阳具等等……

美是「和谐」的再现。

既然有人提出了美是非客观的,那么就有人要反着来。这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是由规则、秩序、和谐等指标决定的。简单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基于「模仿论」存在,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并对现实实现升华的过程——比如赫拉的乳房,代表了神性里的母系,所以她的乳房罩杯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美」的标准值。

需要提一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美学的定义完全相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是从神性的角度解释美学——神创造的事物,即代表了「美」,所以那些已经存在的「美」,在宗教解释里都能找到其「合理性」;然而,柏拉图就是一个反神学的先锋……

  • 所以这里要留下第一个问题:「美」到底是主观存在,还是客观事实?

中世纪(神性)美学

美的三要素:「完整性」、「比例」、「鲜明」。

中世纪宗教兴起,美学自然而然就和神有了脱不了的干系。中世纪意大利经学派哲学家、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提出了「美的三要素」这个概念,将美变成了可视化的、仿佛是教堂穹顶描绘的创世纪绘画一样的标准。

这里我想追加一个我认为的「鲜明」,字面意思认为「鲜明」代表了色彩艳丽、对比度等创作手法。但我这里想提出一个我认为的「鲜明」——即「光影」。纵观中世纪与神学相关的艺术作品,圣光光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光代表了圣洁、神性,自然也让艺术作品有了善恶的切割。只不过是因为后来才有了丁达尔效应的命名罢了,那个时候,人们对光影的追求,已经变成了一种「美」的标准。


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美学

美是「非功利性的愉悦体验」、「非概念但普遍性」、「非目的而合目的」、「主观的必然性」。

这是哲学家的臭毛病,就是把一个简单且复杂的概念用最浓缩的方式进行表达,但要解释起来,就像是在解压一个充满了逻辑陷阱的巨大压缩包。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德意志哲学家康德。简单来说,康德认为的「美」,是完全基于主体的审美感受来确证的——美看上去是一个个体经验,是一个人对于美的经验主义,例如他从小生活在郊外有山有水的地方,经验主义会告诉他山水就是一种美,会让他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愉悦。但同时,加入了「审美」的概念后,我们个体认为的「美」,又希望他人能够理解或有同样的美感体验,于是,美学有了「普遍性」的标准。

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

在感官的愉悦条件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追加了一个条件:理念的体现。理念是绝对主观的,比肉体上感受到的愉悦更高层次,美作为一个客观事物,需要与主观契合时,才能构成「美感」。他非常矛盾而隐晦地解释了「美」的概念,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也就是说,「美」可以作为一个客观事物先存在于世,但如果它无法与个体的理念发生美妙的契合,那么这个「美」是不存在的——颇有「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的韵味。

  • 所以这里要留下第二个问题:如果无法被普遍性感知的「美」,算不算是美?

近现代美学

美是「脱离意志」的存在。

从哲学家叔本华开始,美学就变得越来越抽象。叔本华有一个重要的哲学观,他认为人类的痛苦根源,源自于「欲望」。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是可以带领人们暂时摆脱「欲望」的束缚,从而脱离意志带来的痛苦。例如沉浸在音乐、绘画创作里进入到了「心流」状态的人们,暂时因为「无我」的状态告别了欲望,也就意味着摆脱了痛苦的束缚。

美是「关于生命的美」。

紧接着,有人不仅挑战了叔本华的「禁欲主义」,甚至还挑战了在此之前的「神学之美」。这个人就是提出了「上帝已死」的哲学家尼采。尼采认为生命本身就是「美」的,当生命在面对情欲、挑战、威胁、甚至是死亡的时候,它能爆发它该有的力量、冲突、激情,这就是「美」的集合。尼采认为,所谓的艺术,是结合了两种古希腊神代表的精神:即酒神代表的激情、狂野、放荡、混沌,以及太阳神代表的理型、秩序、和谐。

美是「世界的显现」。

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的「美」,有点类似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和谐再现」,但不完全是与神性相关。正是因为有具体的实物,承载了「美」的概念,才得以可以让人们理解「美」的概念,并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通过艺术展开、进展的。比如一座供奉古希腊神明的神殿,它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建筑艺术,更是因为它可以让人们透过神殿的存在、文明的传承,理解美学在世界的存在与变化。

美是「灵光」。

哲学家本雅明,第一次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到「灵光」一词。「灵光」到底是什么,很难在这里用短篇幅解释清楚,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艺术的独特性、历史性和神秘化。在相片、录影机没有发明之前,艺术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充满了独特性。比如存放在卢浮宫的《蒙娜丽莎》,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这是符合「灵光」的定义的;但随着科技发展,《蒙娜丽莎》变成了一个被几亿像素点钜细靡遗呈现的相片后,它虽然仍然可以保留独特性,但去神秘化丧失后,这样的「美」还能称之为美吗?

  • 所以这里要留下第三个问题: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AI通过算法得出了关于最适配人认知的「美」,完全丧失独特性、历史性和神秘化的作品,还能称之为「美」吗?

现代美学

美是「符号」。

我比较偏向文学批判家、哲学家罗兰·巴特的哲学观点。他认为美是一种符号系统的产物,能够唤醒人们认知里关于美的符号。我在《性癖纵横观》里面大部分提到「符号」,其观点部分来源于罗兰·巴特提及的「符号」。有趣的是,到这个阶段,美学似乎又回到了柏拉图认为的无限靠近「理型」里的「美」,但是罗兰·巴特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是需要我们通过文化、文学、语言的塑造,才拥有关于美的认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在认知里建立一个关于「美」的「理型」。

美是「超真实」。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将美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拉到了一个更加抽象的维度——超真实。超真实并不代表「失真」,而是一种「拟像」,他认为现代美学不再关心真实,而是创造「比真实更加真实」的艺术品。例如抽象艺术、群体性的审美观、甚至是人工智能作品。

  • 所以这里要留下第四个问题:艺术是否可以脱离「人」这个客体而存在,例如完全由人工智能创造的作品?

本想在一个小节搞定的事情,竟然有了这么多内容。既然如此,关于「美」就变成一个专题慢慢呈现吧。那么本期留下的话题,就在之后的内容里慢慢解答吧。

孙哥(孙宇晨)吃了根624万美金(4500万人民币)买的香蕉


banana-art 孙哥(孙宇晨)吃了根624万美金(4500万人民币)买的香蕉 加密货币 区块链 比特币 BTC 比特币 BTC/Bitcoin 资讯

香蕉/艺术?

上个月(2024年11月21日),币圈的“大事件”之一无疑是孙宇晨以624万美金(约4500万人民币)拍下一根贴在墙上的香蕉艺术品,并随后在直播中亲手吃掉它的这一操作。这一事件充满了戏剧性与争议,为币圈、艺术界和主流舆论带来了巨大的关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析和延展思考:

孙哥花天价吃香蕉的消息火遍大江南北,上了BBC

用胶带粘贴的香蕉艺术品在纽约以 62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bbc-duct-taped-banana-artwork-sells-for-6.2m-in-nyc 孙哥(孙宇晨)吃了根624万美金(4500万人民币)买的香蕉 加密货币 区块链 比特币 BTC 比特币 BTC/Bitcoin 资讯

用胶带粘贴的香蕉艺术品在纽约以 62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孙哥的X推

justinsun-banana 孙哥(孙宇晨)吃了根624万美金(4500万人民币)买的香蕉 加密货币 区块链 比特币 BTC 比特币 BTC/Bitcoin 资讯

孙哥为什么要拍下一根最普通不过的香蕉?

justinsun-banana-6.2-million 孙哥(孙宇晨)吃了根624万美金(4500万人民币)买的香蕉 加密货币 区块链 比特币 BTC 比特币 BTC/Bitcoin 资讯

孙哥在领英上宣布拍下这根带有艺术性质的香蕉。

营销和炒作:让更多人了解币圈

孙哥以营销高手著称,这次事件明显是一次“狂野式”宣传:

吸引主流关注:艺术界、主流媒体和公众对这一事件的争议,使得币圈得到了大量曝光。

建立链接:将币圈与先锋艺术绑定,使虚拟货币的形象从金融工具拓展到一种“潮流文化”象征。

推动新用户入场:对许多不了解虚拟货币的人来说,这次事件让他们开始关注币圈,或许会吸引新一波的投机者或投资者。毕竟币圈是需要新的用户/韭菜入场的,不然没法一直玩。

艺术与区块链的结合

这一事件也可以看作是区块链技术与艺术产业深度结合的缩影:

数字艺术和NFT(非同质化代币):虚拟货币的技术基础区块链,近年来通过NFT在艺术圈掀起热潮。孙宇晨的行为,或许旨在为传统艺术和数字资产的融合树立标杆。

颠覆艺术交易模式:如果这根香蕉被代币化为NFT,这意味着即使香蕉被吃掉,其“数字所有权”仍可存在于区块链上,持续产生交易价值和市场话题。

艺术的不可定义性:吃掉香蕉也许是一种行为艺术,强调艺术的非永久性和不可量化的价值。

币圈的文化输出与娱乐化

孙宇晨直播吃香蕉这一行为,似乎将币圈的文化标签推向一种“娱乐化”新高峰:

颠覆严肃性:这次事件打破了公众对币圈的“高冷金融”印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戏谑和参与感。

争议即流量:无论你觉得他“荒唐”还是“大胆”,争议本身已经达到了吸引眼球的效果,币圈在全球范围内的讨论热度因此进一步提升。

娱乐经济模型:孙宇晨的直播不仅吸引了关注,还可能通过流量直接变现,创造出一种另类经济效益。

洗钱的疑云

这一事件引发了一些人对艺术品交易和虚拟货币的“洗钱”可能性的猜测(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就在X/推上说这个就是洗钱):

艺术品作为洗钱工具:高价艺术品常常被用来隐藏资金流动的真实意图。孙宇晨的高调购买是否涉及利用艺术交易转移资金,尤其是关联到虚拟货币领域的资金,成为讨论焦点。

币圈的规避监管问题:作为虚拟货币的代表人物之一,孙宇晨的行为不免让人联想到虚拟货币可能为资本转移和跨境交易提供便利。

反思与未来影响

孙哥这一行为是对艺术价值、消费文化以及虚拟货币应用边界的一次大胆试探:

艺术的价值是否被异化:在这种“行为艺术”中,高价艺术品是否还承载着文化与精神意义,还是沦为单纯的资本工具?

虚拟货币的社会意义:这一事件或许让人们反思,币圈是否正在试图通过与文化结合,摆脱纯粹投机的负面形象?

未来趋势:类似的营销行为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催化币圈与艺术、文化产业的融合,甚至诞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TLDR;

孙宇晨吃香蕉这一事件是一场以币圈为核心、辐射艺术圈与主流社会的“跨界大秀”。它背后的动机或许有多重解读,但不可否认,它成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于虚拟货币的潜力与争议之上。这一行为可能是“荒诞”,也可能是未来趋势的前兆。

对了,比特币ATH第一张超过了10万美金,我感觉和孙哥的这一次营销有点关系。

本文一共 1408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孙哥(孙宇晨)吃了根624万美金(4500万人民币)买的香蕉.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孙哥(孙宇晨)吃了根624万美金(4500万人民币)买的香蕉 加密货币 区块链 比特币 BTC 比特币 BTC/Bitcoin 资讯
The post 孙哥(孙宇晨)吃了根624万美金(4500万人民币)买的香蕉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2.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3. 同一台服务器上多个WORDPRESS站点的一些设置可以移出去 我自从把所有网站都挪到一处VPS服务器上 就发现很多事情省事很多 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网站 包括 WORDPRESS博客. 比如我有四个WORDPRESS博客 然后我就把通用的一些资料给移出去 移到 HTTP或者HTTPS都不能直接访问的文件夹里这样就更安全许多. 文件 wp-conn.php 存储了 相同的数据库资料. 1 2...
  4. 公司请的专业摄影师 公司来了新的CEO管理之后,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特别是一些公司对外形象的事情就特别的在意, 比如公司网站用上SSL.现在公司还有空闲的位置,请速来(钱多人不傻). 一月份出差回LUTON,刚好公司请来摄影师给高层管理照像放网站上的,于是我也凑了凑热闹(但是却还不够资格被放在公司网站上),不过没关系,放这里也差不多. 人到中年, 沧桑感强了些. 更新更新: 同事用他NB的单反给谢菲尔得办公室的人也拍了一组这样的照片.看起来很不错, 很专业,灯光,道具应有尽有.我已经用在了LINKEDIN页面上,立马高大上. 本文一共 230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公司请的专业摄影师. (AMP...
  5. 在英国给孩子换学校的经历: 孩子离开了村里的小学 由于搬了家, 孩子上学得提前半小时出门了, 因为早上堵, 也得开车半小时才能到. 之前在 Fen Drayton 村庄上小学, 早上8:45学校门开, 9点敲钟孩子排队依次进入教室, 我们由于在村里, 只需要提前5分钟出门和孩子一起走路就可以了. 现在一下子早上变得很匆忙, 得叫孩子起床, 做早饭,...
  6. 公司给配了台高配DELL笔记本 早上例会结束的时候我顺便说了一句 我的笔记本有点慢, 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经理远程用电话也参加会议了(他全程在听), senior staff SE 对着电话说, “peter, you hear that? btw, my disks are...
  7. 在英国开车的简单介绍/英国开车上路需要准备什么? 在英国合法上路需要有: 有效的驾照; MOT 车的年检; 路税 (Road Tax);还有最重要的汽车保险; 四者缺一不可. 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因为警察现在都高科技, 都能扫描车牌就能知道你合不合法. 不合法直接拦下来轻则罚款, 重则扣车上述法庭. 驾照 在英国可以用欧盟的大部分驾照,...
  8. 老婆的配偶签证被拒 郁闷死了, 601镑签证费打水漂,一去不回!费钱费力. 去年12月份我请了律师拿到了永居.老婆是T1G签证的陪工签 (DEPENDENT VISA) 2016年4月份到期. 然后我就想说得趁早把她的签证转成配偶签(SPOUSE)这样她就可以尽快走五年永居的路线. 今天收到拒签信,原因是我没有提供 有工资进帐的那份银行帐单,我提供了我和我老婆的联名帐户, 但是工资并不是直接打到这个帐单上的.所以就这一点被拒了.完全不给解释,不给补材料的机会.601镑就这样再见了. 英国的签证寄出之后是先由另一个部门先收费, 收完费才正式审理,而且不管结果如何是不退钱的.后悔没让律师弄,也不至于到现在浪费这么多时间和金钱,签证还没过.由于原签证还没到期,所以还不能上述.估计只能等搬完家后年底请律师搞定这事. 真是郁闷, 600镑, 我可以再买一个IPHONE6,或者给我的新买的车换四个轮胎....

南山博物馆与南头古城

作者 班班
2024年11月30日 15:25

被小红书种草,上周六去逛了南山博物馆,然后顺道去附近的南头古城走了走。总体来说,南山博物馆值得一去,南头古城就是纯粹商业化街区,空有历史古城的噱头,完全没必要去。

从家出发坐公交车到南山博物馆花了大概一个小时,不需要预约排队,直接进馆参观,这个体验感非常好。这次去特展不多,略显遗憾,除了常设的南山古代、近代和改革开放历史展,就一个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三代官窑瓷器展。工作人员热情得发给我厚厚的一本展览介绍小册子,印刷相当精美。

清三代官窑瓷器展

这个布展设计很细致,除了展品介绍详细之外,对于各类瓷器烧制小知识也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还在墙壁上绘制了瓷器图案的放大版,方便观众观察各类瓷器精美的图案设计。

南山古代、近代历史常设展个人感觉特色不多,基本就是本地历史的一些常规介绍。比较有趣的就是提供了一个可以体验海战炮台的互动游戏,感受古代广东沿海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另外,博物馆做了一个明朝辞沙祭妈祖大典的沙盘,模拟明代郑和等船队南下前祭祀妈祖的盛况,制作还是比较精美的。当然,也了解到了深圳(新安县)在辛亥革命期间独特而又奇葩的历史(见下图6)。

海战互动游戏
明朝辞沙祭妈祖大典
明朝辞沙祭妈祖大典
新安县辛亥革命历史

南山的改革开放历史常设展倒是有蛮多有趣的展品,比如有错别字的中共中央文件,还有鹅厂的QQ公仔、朗科优盘、大疆无人机等等。

中共中央文件也有错别字
鹅厂QQ公仔
朗科是多家声称发明了优盘厂商之一
大疆无人机

从南山博物馆出来时间还早,就顺路去了边上的南头古城转转。南头古城号称是深圳城市的原点,是原新安县城的旧址,不过目前感觉已经只剩下南北两个城门算是比较旧的物件了,新安县衙应该也属于后期修复的,其他的建筑基本没有历史建筑的感觉。整体来看,整个南头古城内部已经完全被改造成一个成熟的城市创意街区,所以最后只能是匆匆逛了一圈就回家了。

南头古城牌坊
南头古城城门
南头古城街景
新安县衙
南头古城街景

敦煌壁画艺术展

作者 班班
2024年11月17日 23:25

在小红书上看到深圳有敦煌壁画艺术展,虽然大部分展品是复制品,但似乎大家对这个展览评价还不错,今天就过去参观了一下。因为不能提前预约,只能早点起床赶过去排队取号,毕竟看大家的打卡记录,参观的人还是很热情的。

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在十点钟开始放号进场,不过和朋友大约在九点半之前到的时候,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据介绍每天放号约4000个,分上午下午放号,距离展览结束还剩一周时间。观众群体还是家长带娃的比较多,甚至可以看到有小朋友边排队边写作业的。还有的观众则是特地换了一身飞天的衣服造型,估计是想拍点好看的照片吧。

排队等待入场

大约10:20左右进入展馆,个人感觉整体展览设计不是很友好。主要是电子讲解只提供语音解说,没有文字内容,没带耳机的情况下很不方便。现场的展品介绍文字字号偏小,位置放置也不是很合理,看起来很费劲。

现场讲解人太多体验不佳

虽然有以上这些不足,但是展品还是比较精美的。即使是复制品,看起来还是蛮真实的。一些布展陈列,也可以看出设计者的巧思。

最令人惊喜的设计应该是展览快结束的时候,几个凸出来的石窟装置展品。展品介绍提示需要拍照来还原立体的石窟内部结构效果,实际一拍确实可以看到一种看似内凹的视觉效果,互动性拉满。

PIVOT Vol.8

作者 Dayu
2024年10月15日 10:27

本刊物不定期发布,您可以通过 RSS 订阅:


「为什么成年之后交朋友如此困难」
最近一项堪萨斯大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从熟人发展成普通朋友需要约 50 小时的社交时间,发展成真正的朋友需要再多 40 小时,而成为亲密朋友总共需要约 200 小时。
学生时代比成年后更容易交到朋友,因为大家每周都有大量共处的时间。成年后很难交到新朋友是正常现象。
有意识地努力与想交朋友的人长时间相处是关键,虽然这可能很辛苦。
许多人在退休或远程工作后发现自己缺乏朋友,这凸显了在工作之外建立友谊的重要性,不应让社交完全依赖于工作。

「人和动物」
在与宠物或是人互动时,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尊重它们的意愿和边界。每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肢体语言和交流方式。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体察宠物传达的信息,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
和猫咪互动的时候,先征求它的同意,如先靠近,然后让它先触摸你,然后再尝试抚摸它。
在和孩子或是异性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这样。

「长蘑菇的青蛙」
疑似妙蛙种子。科学家猜测青蛙可能受过伤,所以真菌可以附着在凹陷区域。这种真菌似乎对青蛙没有致病性,青蛙的状态也较为正常。(图片来源:Lohit Y.T., Pokémon)
CleanShot 2024-10-14 at 21.31.16@2x.png

「Artvee」
发现古典与现代艺术的最佳作品浏览并下载高分辨率、公共领域的绘画、海报和插图

「Mac 合盖掉电(休眠掉电)解决方法」
Macbook 关盖后掉电和发热问题一直挺严重的,偶尔急用的时候发现就剩一般的电量。这篇文章微调了一些参数,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每次开机时会比较慢,且默认关闭蓝牙。

「Voicenotes」
Voicenotes 是一个语音笔记软件,这几个月更新了几次,已经到了可以日常使用的状态。但月费价格还是太贵了,按现在本地大模型发展得速度,在过一段时间,也能达到这个基础效果,到时候应该会有买断制的产品出现。

  • 优化了中文识别的准确率
  • 优化了标点符号
  • 每篇会显示关联笔记
  • 提问回答得速度也上去了一些
  • 可以自动同步到 Obsidian
  • 有 iOS 和 watchOS 版

「关于中国云南农村妇女自我写真集」
由53 名农村妇女和 9 名妇联干部自己拍摄,创意很棒,接地气,很有趣的摄影集。
image.png

「SIMD」
苏格兰的生活相关信息评分网站,包括每个区域的收入,工作,健康,教育,住房和犯罪等信息。

「See How Your Weight Compares」
通过身高体重判断你的健康情况,动画效果做的很可爱。
CleanShot 2024-08-15 at 21.43.40@2x.png

「13 Feet Ladder」
之前一直用的 12ft,最近发现了这个新软件,可以自托管,稳定性会更好一些。

「Bits & Bops」
Steam 上线了一款类似节奏天国的节奏类游戏,其他同类游戏还有 Melatonin 和 Rhythm Doctor。

「Apple Podcasts loses market share to YouTube, Spotify」
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苹果播客输给了两大竞争对手,目前市场份额最高的是 Spotify。

ONCE — Writebook
在社交媒体上写博客和发帖很容易。但写书很难,Writebook 是一款非常简单的软件,允许您以简单、可浏览的在线图书格式发布文本和图片。

「96% OF CLIMATE POLICY SINCE 1998 FAILED」
自 1998 年以来 96% 的气候政策都失败了。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确认错误存在,并努力改变。

被归纳迭代统治的世界

作者 Liyun
2024年2月19日 11:09

在这个AI快速改变世界的时代,园主已经从一开始被GPT表现出来的潜在智力的震撼,到现在对于层出不穷的图像视频音频AI工具有点审美疲劳了。去年的时候和朋友们感慨,在归纳和演绎之间,这个阶段归纳的力量远远超越了演绎。算力的突破仿佛像《三体》中描述的突破智子封锁一样,让可以被计算改进的模型都深深享受着巨量数据带来的断层优势,层出不穷地展现着未来的可能性。

AI模型之外,很多产业也都被基于数据的归纳和快速迭代逐渐颠覆着。shein在快时尚的成功,是千千万万的时尚元素排列组合迭代出来的。时尚爆款可能是玄学,但只要样本量足够大、选择足够多,就一定会出现几个爆款,然后只要快速跟进就可以吃到一波流量红利。类似的玩法不仅仅局限于快时尚,但凡是“义乌制造”可以连夜复制出来的消费品,都可以用这个打法。譬如手机壳,原型相对固定,考验的是设计师的创意和流行元素变化。看一个纪录片说,人们平均一个月换一个手机壳(可能是北上广的消费数据),那么消费者对于新意的渴望就成为显而易见的需求。

从文字,到图像,到视频,到落地成为一件工业制造品,快速迭代的可能性充分地考验着人们的贪心。行业之中的人们各司其职, 努力地优化着每一个可以减少成本或者提高效率的环节。那些看似玄学的艺术和非理性,最后也没敌过归纳和迭代的降维打击。

毁灭吧,消费主义快点变回极简主义吧,要不园主实在是跟不上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了。毕竟这人脑子还是习惯基于演绎的思考,重新训练到归纳的角度有点超出人脑算力和记忆存储的局限了。以有限对抗无限,怪不得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附录:看到一个纪录片《这货哪来的》(B站的?)来的灵感,把这些观察串联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