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几种笔记软件的使用感受

作者 陈仓颉
2022年3月10日 17:07

这两年是一头扎入笔记工具这个领域的两年,寻求各种软件如何与工作和生活结合,把它们使用出 “生产力工具” 的效果,以及达到 “让生活过得更有条理” 这个目的。这个念头不坏,但是过程中好几次差点过头,导致平衡打破,顾此失彼了。好在及时反应过来,意识到应让工具为我所用,而不是反过来让我为工具所用。


我能找到最早的笔记内容,要从大学时期学习计算机专业时算起。那时用着大名鼎鼎的 Evernote 和印象笔记,纳闷为何有两个账号,现在明白过来了,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进入国内市场并不一定会使一个软件更加本地化、追求用户体验,这完全取决于开发团队的良心。

除了印象笔记,我还使用过为知笔记,这两者是我大学时期用得最多的笔记软件。我在使用为知笔记的过程中学会了 Markdown 语法,让我获益至今。但因为一些原因,我没有重度使用为知,而是后来在工作上用回印象笔记,我在印象笔记中存有大量跨境电商相关的笔记,从网络上剪藏的文章到上课笔记和公开课照片,以及工作日志和较为敏感的信息,几乎囊括所有工作相关。

这些笔记对我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充了几年的会员。那时候的印象只有免费账户和标准账户,现在再次打开印象笔记的账户页面,已经多了高级账户和专业账户,想必未来还会继续增加。除此之外,软件日益臃肿,广告越来越强奸用户的眼睛,直到2020年,我实在受不了印象笔记糟糕的使用体验,开始寻求另一个更加合适的地点存放我的笔记。

notion 和 teambition

首先我找到的是 notion。这个软件在笔记圈子内大有名气,甚至一定程度上出圈了。另外一个有相同现象级的软件是 Roam Research,不过高昂的售价和学习曲线没有让我想去学习的欲望,于是学习使用 notion。刚开始接触 notion 的几个月,它几乎成为我记录的全部,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上有什么内容都一股脑扔进去,博客草稿箱里还有一篇文章叫做《人生苦短,我用 notion》。显然我没有也不打算继续完成它。当时虽然只有英文和韩文,网络连接不稳定,不能离线本地,但不影响我的使用。不过这个时期我没有把握到 notion 的精髓:block 和 database,而是把 notion 用成了另一个印象笔记,最终上面提到的缺点(加上极不方便甚至不可行的导入导出)成为我不再重度 notion 的原因。

工作上强烈的需求使我不能停下记录的脚步,我看到 teambition 被阿里收购,同时做了全面的本地化,我成为第一批改版后的 teambition 用户(参考博文)。他的项目模块可以区分工作和生活,又从这个时期接触到 all-in-one 这个概念(现在回头看,这是一个相当不好的概念),开始着手把所有东西丢进去。至此我已经在好几个笔记软件之间转移数据,这浪费了许多没必要的时间。teambition 同样因为其仅 web 端的限制,无离线本地和时不时出现的小 bug 和掉线,以及阿里大量的黑历史,我开始理性地思考我需要的一个笔记软件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刚性需求,有哪些不是必要的。

经过大量重度使用几个笔记软件后,我清晰认识到自己的需求:本地离线,纯文本通用格式,方便的导入导出,多平台同步

Tiddlywiki 和 Obsidian

2021年3月我接触到 Tiddlywiki,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从哪里得知这个神仙应用了。它的理念十分迷人,Tiddlywiki 官网中的哲学:记录和组织所有信息使其将来可重复使用;记录信息的价值与其重复使用的难易程度成正比;把信息切割为最小的有意义单元,并且重新建模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供新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应用本身,即原子化笔记,用标签关联,再灵活结构化。除此之外,Tiddlywiki 是开源且完全免费的,作者和社区从04年一直开发迭代到今天,去年12月版本号更新至 5.2.1,是笔记软件里的常青树,在笔记圈子里有一定数量的拥趸。国内也有几位大佬做出大量贡献,贴在文章结尾。

我从 Tiddlywiki 学到了不少。我不再纠结于 all-in-one 的想法,而是用好每一个手上的工具,即是发挥工具的优点,忽略它的缺点,并通过其他工具来弥补。我开始个性化自己的笔记软件,这是在印象或者为知做不到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笔记,第一步链接(正向链接,和与之相伴的反向链接),第二步溯源,把笔记的来源也一并记录,也就是一直应用至今的一元笔记法:以时间轴记录所有内容,时间戳作为索引;记下任何想要记下来的内容;通过链接关联;时常回顾并整理。这一点是我在用 notion 时没有做到的,当时我只是建立了一个 database,然后使用 calendar 视图,把记录放在每一个日期格子里。这样的结果是,时间一长,既不方便回溯,也不方便整理,等于是做了一段时期的无效输入。还有一个更关键的一点,即抛弃剪藏,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所有笔记,这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之一。

接下来又认识到 Obsidian。不过我不是一开始就使用 Obsidian 作为长期笔记软件,而是在 Tiddlywiki 和 Obsidian 之间互相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发掘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我能否适应这些因素。为此我有一篇笔记:Tiddlywki vs Obsidian,里面列出了两者所有优缺点和共同点:

  • Tiddlywiki 默认单页面信息量/笔记数量相比 Obsidian 更多,方便笔记之间跳转;Obsidian 支持笔记多窗口,自由排布
  • Tiddlywiki 可以不依赖任何软件运行,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 HTML 文件,而 Obsidian 还是一个 Markdown 编辑器,可以在不打开软件的情况下增删改所有笔记
  • Tiddlywiki 的编辑器较为局促,写作空间没有 Obsidian 敞亮
  • Obsidian 的标题和列表缩放功能是我的刚需,Tiddlywiki 缺乏这个功能或者需要插件辅助
  • 两者都是全平台,社区强大氛围好,但 Tiddlywiki 免费开源,官方不提供任何付费服务,纯粹的用爱发电项目,而 Obsidian 免费但不开源,官方提供付费同步和发布服务
  • 两者均开放,故支持各种不同的同步/备份方式,不受软件本身限制
  • Tiddlywiki 基于 wikitext (方言)语法,Obsidian 基于 Markdown,前者的表格表现形式比后者稍好一些
  • Tiddlywiki 自带单个笔记加密和整个笔记本加密功能,Obsidian 原生不支持加密功能(本质上是管理本地文件夹)

在这个期间,从少数派和部分知乎文章里接触到 “PKM” 和 “工作流” 之类看似高级的概念,把自己搞糊涂了。经过一年想明白,方法论只是方法论,不能转化成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仅仅是方法论,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自己的即使是野路子也是好理论。

Tiddlywiki 自带一个新建 Journal 笔记的功能,新建后自动以日期命名,并且带一个 Journal 的标签。这是我使用上述提到的一元笔记法的起始,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后面用过的所有笔记软件里,这个在其他的笔记软件被称作 Daily Notes

Trilium

我短期用过的 Trilium,和 Tiddlywiki 类似,由个人开发者开发维护,开源免费,数据保存在数据库文件里,跨平台并有多种同步方案。Trilium 的风格更理工,你可以从老版本的 UI 里看出一点冷机械工业味,我特别喜欢这个味道。它有别于其他笔记软件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文件夹即文件,逻辑上有文件夹的形态,实际上文件夹本身也是一个笔记文件,同时能记录笔记和列出这个文件夹内所有笔记;二是可克隆目录树,即同一个目录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父目录下,此处修改,彼处同步,类比像 notion 的一个较新功能 sync blocks,不过我对这个没有需求,不知具体体验如何。另外还有一个贴心的小细节,例如 Daily Notes 中会显示当天修改过的文件,其他软件里暂时没有见过这个功能。

不继续使用 Trilium 的原因有几点,一是部署服务端对我而言有些困难,尝试几次均未成功,便不能在移动端同步我的笔记内容;二是软件体积有些大,portable 模式转移也不方便;三是文件存储在数据库里,不能做到在多台设备同时修改一个文件。我对此有需求(所以 Trilium 和 Tiddlywiki 都被排除了,反而 notion 能很轻松地做到这一点,毕竟后者是纯云端笔记);四是笔记数据(.db 数据库文件)保存的位置不能方便地选择调整。Trilium 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笔记软件,只是由于上面提到的这些原因不适合我,所以没有继续使用下去。


如今我的主力笔记软件是 Obsidian,一个正在慢慢从笔记软件发展为插件平台的资源管理器,满足了我几乎所有的笔记需求,开发者更新频率很高,也有很热闹的英文和中文社区,大量插件开发者给这个软件注入灵魂。我因为对移动端的强需求,只有赞助者能获得早期移动端安装包,于是在21年5月赞助了 Obsidian 成为一个 Insider,也因此能提前用上全平台的内部版本,换言之是做小白鼠,也算是为社区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另外还有些笔记软件使用时间或长或短,没有获得足够的体验,却因为某些原因让我没有继续使用下去的,就不展开说了:Joplin,思源笔记,myBase,logseq,OneNote,有的很优秀,有的快要死去,有的还在茁壮成长。篇幅已经很长,想详细说说自己的笔记心得,但会使文章显得过于臃肿。下次一定。


Tiddlywiki 和 Obsidian 相关:

笔记相关:

Youtube NickMilo 的视频: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什么 – 清明

作者 陈仓颉
2021年4月2日 01:00

三月结束了。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忙碌的三月。忙碌,却没有感到特别充实。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想不起来,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寻找。干脆不想之,过好每天,记录当下。

小米

昨天和前天,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雷军站台。好像很久没有见到雷军了,可能是我没有好好关注,不过这一次的发布会与以前不同,官方的造势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近年来比较重要的一场发布会。果然第一天就有几个爆点,小米11 Pro 和 小米11 Ultra,两台非常有竞争力、非常扎实的高端旗舰机,是小米踏入高端市场的稳重一步(这句话听起来真是官方),比之前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以及小米11的几个版本)更强大。我特别喜欢小米11 Pro,配置拉满的同时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压了前段时间的一加9 Pro一头。我本是一个一加多年老用户,这一次可能真的会选择小米11 Pro。

为什么不选小米11 Ultra?因为它太重了。虽然有市面上最强的影像系统,虽然 DXOMARK 已经不再纯粹,但是143这个分数打出来还是惊讶了不少人。更离谱的是,雷军把黑卡拉出来现场对比。对比过程对黑卡着实有些不公平,但效果却是清清楚楚放在观众面前。我前段时间和朋友说,今年我的目标是买一台微单,可能在黑卡、理光或者富士之间选。雷军掏出黑卡对比完后,朋友问我,“你还考虑黑卡吗 哈哈哈哈”把我给问住了。我一直说微单在成像上永远都会压着手机一头,因为物理条件限制在理论上决定了不可超越,可是这一次 GN2 的底有1/1.12英寸啊!

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几个数码自媒体发布了上手和简单评测的文章。对比对象出现了 一加9 Pro,非常遗憾,在大多数场景下,小米11 Pro都压制了一加9 Pro一头。一加9 Pro发布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和好友去一加线下 Pop-up,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入场,看不到真机,倒是见到了张老板。身形略显消瘦,一脸友善的微笑,不愧笑面虎之名。前几年一加7 Pro发布的时候我也和好友参加了 Pop-up,去晚了没见到张老板,倒是现场买了真机,还参加抽奖活动获赠一个一加背包,一背就是近两年。

Pop-up 没有,我和好友灵机一动,不如去顺电看看?一去好家伙,一共就两个顾客在看一加9 Pro,不用在楼下排长长的队伍。现场放了一款绿色版和一款黑色版,绿色版非常漂亮,漂亮到不论拍照还是亲眼看到都是迷人的,优雅低调又不失品质感,上一次一加这么好看的颜色应该是一加6的电光紫。一加8系列的颜色真的不好看。缺点也明显,一是价格没有太大竞争力,二是指纹模块的位置非常反人类,三是镜头质量有翻车嫌疑,而我已经在一加的影像系统上栽过两次跟头了。如果今年我有换手机的打算(不买相机的前提下),小米11 Pro顶配会是我的首选。


除了11系列,小米还发布了MIX。等了好多年,结果今年出来的MIX是一款折叠屏,MIX Fold,发布会结束后,线下真机让很多人失望了,外屏很小,还特别细长,像一个遥控器;边框特别黑粗大,用一个网友的说法,像小米自家的多亲手机。内屏的折痕也明显,网上一些消息透露,铰链用的是三星初代Fold的技术,已经被华为淘汰了的。前段时间在线下体验过华为Mate X2,那个质感简直了,楔形设计,又薄又轻(其实并不轻,这个造型让持机手感很轻),是市面上最好看最实用的折叠屏手机,没有之一。华为供应链相当成熟,用了一代,就把整机做到如此成熟度,希望小米能迎头赶上。MIX Fold的目标不仅是打开折叠屏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我想除了把价格打到万元内,更重要的是在自家黑灯工厂100%制造,为以后迭代铺路。有些朋友认为MIX Fold不该被称为MIX,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初代MIX的惊艳,到现在都叹为观止,可以说只手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方向不为过。接下来的几代愈发沉闷,MIX这块招牌都快被打烂了,于是米粉憧憬下半年会有一台真正的MIX,就像DC粉希冀扎导正联的存在一样。

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

正义联盟导演剪辑版是真的存在的!从去年施耐德放出消息,到今年一点一点透露的消息,DC粉的信心越来越充足。4年多以来粉丝、扎导、演职员和华纳之间的恩怨情仇,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加让人激动,特别燃,比那什么还燃。许多自媒体和知乎高票答案把这个故事讲得清楚,也有专门的网站展示时间线,我尝试简短总结:AT&T财大气粗,HBO MAX想要打响头炮,扎导藏着心愿,诺兰在各个高管之间奔波,演职员一齐出来发声,还有粉丝们的热情和热爱,华纳看到其中的机会,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一笔7000万美元的投资换回皆大欢喜的结局。

起初扎导想作为4集或6集的电视剧集形式,一周放出一集,后来改为一次性放出全部集数,最后干脆当作一部4个小时的电影来放映。DC粉/扎导粉就像过年一样,我开心到四处奔走欢庆,直到正式放出的前一天,网络上意外流出原片资源。其中有各种可能性和阴谋论,在此不多提。我开开心心下载完,花了2天的时间,把导剪版认认真真看完。不少段落来回拉片,体验和院线版几乎完全不同。

基本一致的故事主线,重做了荒原狼形象,改了大量台词,钢骨和闪电侠人物弧光完整,增加许多篇幅介绍各个英雄,没有院线版工具人的情况出现。蝙蝠侠人物本质还是不太像漫画中的行为逻辑,女侠比院线版也好了不少。超人的复活前中后期说得过去,不会有突兀感。路易斯也比院线版更合理,没有了奇奇怪怪的台词和行为举止,换句话说,导剪版把人物的所有动作合理化了。院线版是导剪版的增删改版,几乎已经是另一部电影。缺点也有,扎导的习惯是升格过多,过于注重油画般的构图和色彩,讲故事的弱势依然存在,但我认为远远好于院线版。期待了这么久,最终扎导和工作团队交出的答卷,十分让人满意。

扎导说后期还会出一个灰版(黑白版)正联,除了色彩以外,和导剪版没有多大区别。我觉得有一个4小时的导剪版,已经足够影迷漫迷们开心很长一阵子了。还有上面提到的恩怨情仇,开个脑洞,不如把这一段故事也影像化?万一真做了呢。


2月18日以来,我在 notion 记录了不少事情,时事类、IT类、影视类,大多为一句话,或者带一个链接。现在时间久了,反而不太想再提起。3月3日我从搜索引擎得知了一款笔记软件 TiddlyWiki,一发不可收拾,当天开始深度学习使用,一步步代替 notion,作为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软件。因为其私有、单文件、信息之间强关联的特性,大大戳中了我的笔记需求,甚至刷新了一遍我对笔记该有的使用方式。3月29日,在群里讨论笔记软件时,博友阿钧提到了一款 eDiary,同样地,我也被这个软件的理念和开发者的理想主义击中。那段讨论挺有价值,值得好好记录下来。三月一头一尾,我找到了数码世界的新鲜又亲切的落脚点。

草稿箱里有一篇《人生苦短,我用 notion》,短短几个月,我连 notion 都想逐步脱离,走向私有离线。这能不能算是云时代的PTSD?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什么

作者 陈仓颉
2020年12月15日 22:57

evermore

没有任何预兆,Taylor Swift 突然在 12 月 11 日发行了新专辑:evermore,此时距离上一张专辑 folklore (7 月 24 日)仅仅过去 140 天。

作为创作歌手,在 31 岁的年纪有如此旺盛的创作欲,巅峰当下,未来可期。我甚至还没听熟 folklore,本身 folklore 就以大量生僻词和历史故事梗著称,evermore 又是 folklore 的姊妹专辑,估计会苦了不少母语非英语的歌迷朋友。我购买了数字专辑,在实体引进以前,会如同 folklore 那样不停循环。

evermore

知识管理和写作

前段时间收到了 teambition 的内测邀请,我立马把所有工作笔记转移上去,包括文档、待办事项、项目管理和网盘。半个月下来,最好用的功能是网盘,能够把我工作所需资料以一个相对便利的形式保存于云端。但是 UI 设计不够完善(毕竟还在内测期),有些 bug 和频率稍高的断线和丢失很让人苦恼。且 teambition 仍以 团队协作 为核心体验,对于个人使用而言,总有些功能多余,又有些功能缺失。

teambition 声称个人使用完全免费,内测用户云盘 2T 的容量(另外还有一个内测项目 阿里云盘,内测用户能有 1T 免费使用空间,加起来完全满足个人使用)速度能够拉满,分享较百度云网盘方便(那是必然)。出于测试版本和某些原因,我尚未把分散各地的网盘(包括但不限于百度云、Google Drive、OneDrive)转移过来。日常在不同设备间的文件交换在某些情况下还是能用的。不过在安卓手机端,teambition 和 阿里云盘 app 就是 beta 中的 beta,不堪一用。说到这里,我依然没有一个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方便地(不受网络限制地)转移各种文件的方式。各大平台提供的软件,用 VPS 自建 Nextcloud,我技术水平能够实现的方法几乎都尝试了一遍,仍然不是特别实用。

闪亮亮的金标标

在使用 teambition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个应用有一些难以理解的体验。比如明明是国内企业应用(在被阿里收购以后),访问速度却非常玄学。在web端,teambition、印象笔记、飞书、notion、为知笔记、语雀这几个应用里,teambition 的打开速度居然是最慢的。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出现过卡死现象。不知是否我的网络问题,但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公司网络,这个问题都没有答案。打开首页后to do是一片空白,切换项目、日历、网盘大概率出现蜜汁卡顿。在thoughts里,一篇超过2000字的文章打开需要超过5秒,拖动中伴随大量卡顿。

在使用 teambition 期间,我还尝试了 notion、语雀、飞书等各类知识管理工具,其中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脱离印象笔记。印象笔记和为知笔记是我使用时间最长和最深入的笔记软件,从 2012 年有云笔记概念起,我的所有文章草稿和收集都在这两款软件上。为知最初是我特别喜爱的笔记产品,但随着时间推移,产品的稳定性越来越弱,功能较少,后期转移到印象笔记上使用。使用印象笔记时有两个账号,一为国际版即 evernote,二为国内专供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把印象笔记作为主战场。

我购买过印象笔记的会员,标准账户¥98/年。因为产生了依赖,对多设备和使用流量的需求提升,也对印象笔记比较信任,于是重度使用两年的标准账户。后来出现高级账户和专业账户,没有升级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价格也不在我的接受范围内。再后来印象笔记无孔不入的账户升级提示把我搞烦,PC 端软件的优化像一坨屎,我又转而寻找更加合适的管理软件。

插播一段,此时此刻这段文字我正在使用安卓端应用 纯纯写作 撰写这篇文章,同步到 Google Drive坚果云,目前尚在思考如何在不同端同步文章。此前用notion安卓端写,发现由于notion的block设计导致无法复制整篇文章所有段落(web端可以实现,安卓端仍不能),这是一个致命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纯纯写作是手机端码字的现有解。其实使用印象笔记便可多端同步(安卓、PC、web),只是我内心已经十分抗拒印象笔记软件和它的团队。

notion

上面提到了 notion。我的上一篇文章完全在 notion 上完成,包括web端和手机端。虽然有网络原因限制,在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基本实现了在什么设备都能随时拿出来续写。

写作只是 notion 功能中的一部分。

在发现 notion 以后,我毫不犹豫抛弃teambition,把工作、待办和笔记搬迁至notion,只留下teambition网盘继续使用。毕竟不限速容量1T的条件不是谁家都能提供的。

我的notion已经成为一个工作台和线上知识管理库,工作内容、待办事项、阅读电影写作、文章收集都能用出花来。block和database是notion最大的卖点,大部分工具和应用都已有block功能,甚至包括 WordPress 的古滕堡编辑器;但因为notion database的存在,block的使用直接提升两档。这里放几篇notion相关文章:

https://linmi.cc/3373.html
来自 @Linmi 大佬的文章

想要玩转 Notion?你需要这份快速上手指南 via@少数派

Notion 的支撑者 via@少数派

未来也许会写一篇notion。国内有一家公司,像素级模仿notion,叫做 我来。开发者毫不避讳,直言在notion上获取了相当多灵感。当我使用过后发现,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我来 有几个比 notion 好的地方,一是网络,毕竟服务器在国内;二是对中文的优化。我的写作时会遵循一个习惯,当我正式提及某一产品/人名/软件等的英文时,我会在英文前后都增加一个空格。大部分笔记软件里我是手动添加两个空格,而 我来 对此有像素级的优化,效果相当好。

但是选择不使用我来的理由就更多了。我只需提一个:没有 database 功能。

我来 提供了一个 简单表格 功能,顾名思义,这就是个简单的表格,只能插入文本。根据我来的最新进展,团队已经在开发 database 功能,挺期待未来这个功能具体效果如何。但如今我已离不开notion database了。

notion也有一些缺点。网络问题是其一,但于我称不上问题,国内访问也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对我来说缺点一是如上所述的中英混合的问题,二是inline database似乎不能选择展示数量,而是显示所有,在filter和sort中也没找到合适的设置选项。除此之外,notion用起来非常得心应手。还有一个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即安卓端没有遵循 Material Design。对于类iOS设计,我已经非常疲劳了。

2077

日夜期待,赛博朋克2077 终于在2020年12月10号正式上线了,不用等多57年。我的笔记本显卡是4年前的GTX960M,能打开2077我就烧高香了。结果不出所料,我把特效调至最低,分辨率降至1366*768(相当熟悉的分辨率),更新首日补丁和N卡补丁,游戏帧数高达20-45帧。对于我这种剧情党/非画面党,只要能玩,我便能接受,只是赛博朋克2077无法开高画质是一件特别可惜的事情。

截止12月15日,我的游玩时间11.7小时,已经深深被剧情所吸引,遇到了约不到100个BUG,我想我的笔记本已经很用力地吹着风扇,随时让我能榨干这台年将5岁的机器。

我在购买游戏前想过在GOG平台购买2077,因为100%的收入都将归波兰蠢驴,最后还是妥协了,把298块送给G胖,已经习惯steam多年,没有精力再开一个新平台。

后翼弃兵

这是今年下半年最火的剧之一。国际象棋题材的影视剧完全提不起我的兴趣,完全冲着女主角 Anya Taylor-Joy 去看的(这名字也太长了),在2016年的电影《分裂》里被她的表演和灵气吸引。Anya在《后翼弃兵》里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一个大女主确实撑起这部7集迷你剧。

这部剧在服化道上可以拿满分。演员妆容、道具、服装、布景完美还原了50、60年代,没有一秒钟让人出戏。更惊喜的是,剧情节奏把控相当到位,把国际象棋这种缓慢安静的运动拍出了惊险刺激的感受,每一场戏都刚刚好,且所有的感情线和比赛都为“女主角的个人成长”这条主线服务,7集下来没有一点冗余和拖沓。

Beth.

今年还有两部特别喜欢的剧,《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越来越觉得这种买断式剧本比边拍边写剧本的电视剧更加有味道,比如《越狱》、《行尸走肉》、《绿箭侠》、《闪电侠》,剧情走向慢慢崩溃,最终不得不弃剧。


不记录,便会遗忘。我想尽可能记录下我所思所想所见,就如2019年尝试的一个实验:每月梦呓,缺点在于记录的内容平均质量低,虽名为梦呓,最好少点梦呓。接下来会用这篇文章的方式来记录,在已有的工具里写下每一个灵感,然后把有价值的/值得记录的撰写成文。多年后回过头来看,就会像我现在回过头看5年前的文章一样。

Notion AI 来了~

作者 Notion
2022年11月16日 23:30
我在 Notion 的旧金山办公室给你写了这封信,在那里我们有一幅计算机先驱道格-恩格尔巴特的画像。1962年,他在其论文《增强人类智力一个概念框架】-- 它们可以成为有能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机器,而不是房间大小的计算器和打字机。 他的想法(以及他同时代人的想法)是我们建立Notion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又迈出了一步。 我们推出了 Notion AI 的 alpha 版本,将人工智能的力量直接带入你的 Notion 空间。 我们的使命是使软件工具制作无处不在,而Notion AI将帮助实现这一目

Notion 工程师带你从底层理解数据库

作者 Linmi
2021年1月17日 01:11
本文是 Notion 工程师 Chet 通过一个警局内警察信息管理的案例,揭开数据库的由来与使用。文章中有说到一句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数据库和信息架构的技术素养。这句话其实已经说明了为什么现在各种数据库表格类产品雷声大、雨点小,最终选择面向 B 端求生存。

Notion 2.10:期待已久的 Timeline 终于来了

作者 Linmi
2020年11月12日 10:52
去年的 8 月,Notion 在 Twitter 上发了一条关于 Timeline 即将要到来的推,时隔一年之久,Timeline 模式终于来了。 不过我已经提前体验了两周,整体对比之前的 Timeline 模式,功能完备,有的都有。按照周期管理的任务,使用 Timeline 再合适不过。话不多说,直接看 Notion 2.10 更新了什么。 更新一:Timeline 模式 说 Timeline 估计不好理解,换个名词甘特图,就清晰明白了。 甘特图是条状图的一种流行类型,显示项目、进度以及其他与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

Notion 2.9:反向链接与行内页面?️

作者 Linmi
2020年9月18日 06:40
本月初,作为 Notion Pro,我先行拿到了反向链接(backlink)的测试权限,在最近使用过程中,的确在一些重协作的场景上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关于 Notion 添加反向链接,Notion 中文社区的 Power User 成员?羅蔔多克  RobDock 在群里聊到的一个点让我很是印象深刻。 Notion 的使用拓扑逻辑应该是,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结合,中心化着重体现在目录分类里,方便检索,查找,主要体现内容的条理性。去中心化则主要应用在 backlink 上面,针对的是 page 内文本对 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