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需要板书的线上教学实现方式

作者 从良未遂
2022年4月10日 20:56

自有疫情始,线上就学就是情况严重时延续教学的唯一选择了。此文不谈线上教学的效果,只谈实现方式。之所以现在还谈实现方式,是因为今天消息发出后还有很多同事在实现较好过程的线上教学方面还有不少疑问。

一、软件选择

现在实现线上教学的软件还是比较多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推荐使用的腾讯课堂老师极速版,这是企鹅公司推出的疫情专用版本。软件功能强大,基本可以满足常规上课场景,学生只需要点击教师分享的链接就可以进入课堂学习。教师端支持Win和Mac两种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版Win桌面版、Mac桌面版、网页版、安卓客户端、iPhone端和iPad端等6种方式在线上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了解详情,

对于文科教师来说,本来需要板书的内容就少,书写的内容可以提前做成PPT。但是像数理化这种课堂上需要大量板书的学科,教师线上教学的时候还需要配有专门的手写板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网上提供的线上教学专用的手写板也不贵,2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了。我个人觉这种手写板有两个弊端:一是书写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只能在电脑上才看到书写的内容,二是线上教学停止后手写板基本派不上用场。



二、手写实现方式

1、硬件:Win或Mac电脑,iPad平板

2、软件:iPad平板手写软件(随手写、CollaNote)、Airserver(投屏软件,也可以使用其他投屏软件)。Airserver是一款付费软件,支持Win和Mac系统,提供30天的免费试用,一般情况下,30天的时间应该够了,付费的话价格也不贵。PS:也可以网上找TNT。

3、思路:电脑客户端正常上课,需要板书的时候,直接打开iPad的手写软件,通过Airserver把iPad屏幕投屏到电脑,因为电脑的屏幕已经分享给学生了,所有学生也能看到投屏到电脑的iPad屏幕,这时候直接在iPad上书写就可以了。

说明:老版本的iPad只能支持手写,一般场景可以应付了。更高要求的话可能需要更新你的iPad了,2018年开始的iPad支持Apple pencil,可以用笔书写。Apple pencil的价格不低,如果不是精修图片这样的需求,某宝上买个电容笔也是极好的。

浅谈苹果的命名困局:从Pro、Air说开去

作者 王隐
2021年9月14日 19:17

西方语境中,13 不是一个好数字,背叛耶稣基督的犹大,据信是最后的晚餐餐桌上第 13 个就座的人。于是,西方人不喜欢数字 13 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少有人宴客会邀请 13 个人,12 或 14 人都可以,13 不行。

不巧的是,9 月即将发布的新 iPhone,按照产品迭代,正好是 iPhone 13。苹果会考虑另一个名字来代替它吗?就像 iPhone X 那样?

具体选用哪个字母或数字,还要等到发布会才会揭晓。不过,回顾苹果产品线的命名史,其实可以窥见苹果虽然以简洁的市场文风著称,但有时仍会陷入不可解的命名困局。本文以 Mac、iPhone、iPad 三大产品线的命名演变史,来尝试还原苹果在开辟产品线及市场定位上的诸多困局与转变。

Mac:经典四象限命名,演变至今

之所以要先提 Mac(泛指苹果电脑产品线,下文同),是因为其 Pro 和 Air 命名影响了太多后来者。

后来者对苹果产品外观的模仿很容易让人理解,但为何连命名都要直接借鉴?原因无非两点,一是苹果自身的品牌跟进效应,二是这样的命名确实可以让消费者快速知晓产品线的特点与不同。

很明显, 无论是西文还是中文语境,Pro 让人联想到 Professional,主打专业与性能;Air 则让人联想到空气,主打轻薄便携。

这样精准、简洁的命名来源于乔布斯。

很长时间里,苹果都是作为一家电脑公司出现在人们视野,电脑产品线上根据「Apple」「Macintosh」延伸出多种多样的型号。

比如:

苹果之前种类繁多的产品线

1990 年,乔布斯重回苹果,他将苹果的产品线缩减为简单的四象限,横轴两边分别为「消费者」「专业」,竖轴两边分别为「便携」「桌面」。消费类产品带有前缀「i」,而「Power」则保留给专业级产品使用。

乔布斯当时的四象限命名法

这样的结果是:乔布斯的四象限命名法帮助苹果精简了产品命名上的诸多历史问题。

Power阵营 VS i 阵营

四象限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可以明确每种产品的用途,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直到 2006 年,苹果都在沿用四象限命名法。

2006 年,苹果将电脑芯片从 Power 转向英特尔芯片阵营,这一年,除了 iMac 和 Mac mini 不变,其他所有的电脑名称都发生了变化。

面向消费者的 iBook 系列变成了 MacBook,面向专业消费者的 PowerBook 系列变成了 MacBook Pro,而面向专业消费者的 Power Mac 台式电脑系列变成了 Mac Pro。

消费者 VS专业消费者

乔布斯的四象限到此结束,Power 被 Pro 所取代,i 变成了 iOS 设备所专属(iPad、iPhone、iPod,除了 iMac),而在后面晚几年登场的 Watch、Pencil、TV,苹果重新沿用了 Apple 前缀,分别命名为 Apple Watch、Apple Pencil、Apple TV。(有意思的是,TV 最早代号是 iTV)

MacBook家族演变史

可以看出,乔布斯的第一次命名调整帮助苹果梳理了内部产品线,使之更为简洁,而第二次命名调整则是和公司整体战略相关。

iPhone:较为混乱,稍有秩序

Mac 作为生产力领域设备,同时模块化较强,无论是 CPU 强劲程度,显卡配置、屏幕尺寸都需要明确市场定位,从而可以让各种需求的消费者,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设备,这也是 Pro、Air 至今仍沿用的根本原因。

但是 iPhone 作为最为大众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大部分人关注的可能并不是性能,那苹果要如何做好市场定位及品宣,尽可能多地占据市场份额呢?

多品类出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这也同样给 iPhone 带来了命名混乱。

其实,客观来说,从 2007 年的一代 iPhone 到现在的 iPhone 12,苹果起初定型于以每两年做一次数字迭代的方法命名新产品。(如一年 iPhone 5,下一年 iPhone 5S)

两年大迭代的频率持续到 iPhone 6 为止,也是在这一年(2014),各大手机厂商开始了大屏时代,这一年,新型号 iPhone 6 Plus 登场。

iPhone 6、iPhone 6 Plus

Plus 除了表示更大的屏幕之外,还有别于原版一些功能特性。如iPhone 7 Plus 相比 iPhone 7 ,多了一颗摄像头。

2015 年是让苹果开心的一年,这一年,iPhone 总销量达到历史巅峰 2.312 亿台,销售额达到 1550 亿美元。

或许是觉得「S」在人们眼里是小版本的修修补补,如何让抱着「下个版本见」的用户也加入换机浪潮,是苹果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于是,接下来,「S」不见了。

2016 年 iPhone 7 发布,2017 年 iPhone 8 发布,再也没有中间态「S」了。但是苹果手机的销量并没有因此而提升,反而持续下滑,2020 年营收下滑到 1377 亿美元。

苹果每季度营收情况,2015年开启了年度巅峰

2017 年 11 月,苹果在已经发布过 iPhone 8 的前提下,又发布了新机 iPhone X,直接跳过了 9 的命名。

而到了 2018 年,新机命名好像又回到了微更新「S」时代。

  • iPhone XS
  • iPhone XS Max

同时,Max 首次登场,这一年苹果手机销量逆势反弹到 1662 亿美元。

同年,苹果更新了 iPhone 5c 的继承品——iPhone XR,但 R 从何而来,我们目前找不到一个特别自洽的解释,只能说苹果希望表明它是「X」字辈,但又要和 XS 区分开。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如 iPhone 5S 的「S」,iPhone XR的「R」,苹果习惯于将这样位置的字母,虽然大写,但是用更小的字体来展示,并外接边框,突出强调。

如:iPhone XS

iPhone XS 的S实为大写,只是字号变小

还有更早之前的 iPhone 3GS:

iPhone 3GS 的S

到了 2019 年,苹果的新机命名又发生了变化,引入 Mac 经典命名 Pro,并将大屏旗舰从 Max 改名为 Pro Max。

  • iPhone 11
  • iPhone 11 Pro
  • iPhone 11 Pro Max

新引入的 Pro 接棒原来的 Plus,而 Max 特指屏幕大一号。

2020 年,在 11 以往产品线的基础上,又添加了 iPhone 12 mini,作为大屏时代下的小屏补充。

  • iPhone 12
  • iPhone 12 Pro
  • iPhone 12 Pro Max
  • iPhone 12 mini

至此,iPhone 的产品线稳定下来。从命名上,可以看到,iPhone 的产品比 Mac 更为混乱,只能说少有秩序。

iPhone家族史

在苹果召开的 2021 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我们看到同样的命名延续下来,也就不意外了。

  • iPhone 13
  • iPhone 13 Pro
  • iPhone 13 Pro Max
  • iPhone 13 mini

不过,发布会讲到iPhone 13 部分时,我们发现一个小细节——Pro 更加自成系列。

首先,iPhone 13 mini 和 iPhone 13 放在一起讲解。接着单独讲解人、单独过场动画的 Pro 系列登场。

苹果品宣 13 Pro 的点还是性能(A15 Bionic)、相机(前置深感、3摄等)、耐用性(外观、耐磨、耐腐蚀)、屏幕(Promotion、Oled、XDR),来包裹 Pro系列的核心关键词——专业性。

除了这些基本的参数讲解外,13 Pro 还引入电影导演的拍摄场景,来向用户传达:iPhone Pro 系列不是手机、是能干活的摄像机。

至此,苹果从 iPhone 11 推出 Pro 系列,经过三代演变,将乔布斯当时定下的消费者命名「i」,硬拉到「Pro」级别。使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在硬件与生态领先后,为消费者打造出一种使用消费级产品,也能产出专业级内容的向往。

这种向往非常有鼓舞性:

尽管我不是大导演,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只要我做一件事,就有成为他们的可能,那就是购买 iPhone 13 Pro。

至此,iPhone的产品可以分为普通消费:

  • iPhone 13 mini
  • iPhone 13

以及专业级向往:

  • iPhone 13 Pro
  • iPhone 13 Pro Max

iPad:最为混乱,反正 Pro、Air 用起来没区别

如果说 iPhone 的命名演进看起来稍微有点混乱,那见识到 iPad 之后,或许你就释然了。

iPad 可以说是所有苹果设备中命名最为混乱的产品线,从 2010 年的 iPad 到 2011年 的 iPad 2 还规律可循。

2012 年,iPad 3 被命名为「全新 iPad」,作为首款配备 Retina 显示屏的iPad。这样的名字也着实敷衍,在产品角度,iPad 3 为了强上 Retina 屏,续航、重量、处理器、图形性能都差强人意,于是仅仅在存活 7 个月后,iPad 4 快速迭代了出来,三代随之停产。

iPad 4 名为「配备 Retina 显示屏的 iPad」,同时发布的还有第一代 iPad mini,当时,两台设备3天内共售出300万台,表现着实不凡。

2013年,iPad Air 发布,外观的改变促成了本次对 MacBook Air 的借名,iPad Air 仅厚 7.5毫米,重量从上代的 652g 速降至 469g,同时借鉴 iPad mini 的窄边框设计让 Air 更加名副其实,转年推出 iPad Air 2。

2015 年,最被苹果报以「生产力」期望的 iPad——iPad Pro 登场,2017年,iPad 基础版命名再次出现,不过这个时候,苹果的产品线终于已经稳定下来,入门款 iPad、轻薄款 iPad Air,性能版 iPad Pro,以及 iPad mini 同台竞技。

2017 年是一个分界线,这一年,iPad 的所有产品线后面都不再带有数字,如新推出的 iPad 改为 iPad(第 五 代),iPad Pro(第 二 代),这种只写产品线本名,将第几代弱化到详细说明中附属括号的表现方式,苹果沿用至今。

苹果主宣传页面并无括号后缀(第几代)

为什么 iPhone 命名会将产品名+第几代数字连写,而 iPad 不会,反而弱化到括号中?

苹果主宣传页面则保留命名代数数字

或许是因为 iPhone 是以一年的更新频率规律更新,且随之附带的 Pro、Max 等也会随之相应规律更新。但 iPad 并不是这样,可能今年的 9 月更新 iPad Air,也可能转年的 3 月更新,也可能好几年都不更新。用户没办法通过数字快速知晓在售的这台 iPad 到底是哪年的新品,而且 Pro、Air、mini 的后缀数字也早已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了。这样一来,为何不直接去掉第几代,让消费者认为当下的这台就是最新款,无需对比历史机型。

于是,在 iPad 这一产品线上,苹果根据市场反馈,细分出 iPad 基础版、Air 轻薄版、Pro性能版、 mini 便携版。但在数字命名上,苹果选择了弱化第几代的方式进行呈现。

在 2021 年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上,iPad mini 6 如期而至,尽管我们这样叫,但在官网的显示上,也早已将第几代写入括号中,并且不在官网主页面展示。

不过这样的产品线,到底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还是只为了制造阶梯价格区间,收获更多利润,苹果或许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就以 Air 和 Pro 为例,iPad Air、Pro 之间的差别显然不如 MacBook Air、Pro 之间那样清晰。(MacBook Air 代表更轻的重量、MacBook Pro 代表更强的性能)

在 iPad 上所表现的的,11 寸(三代) iPad pro 重量为 466g,稍微比 iPad Air(四代)458g 重 8g 而已,但是厚度上,Pro 反而要比 Air 还要薄 0.2 毫米。实在体现不出来 iPad Air 的 Air 在哪里,再加上 iPad Pro 强硬件+弱软件的大马拉小车现状,也难以配得上 Pro 的称谓。

这样一来,iPad 的产品线定位更像一种价格阶梯,入门买 iPad,稍微预算高一些买 Air,想一步到位则买 Pro,尽管这三者,在目前移动办公、娱乐的使用差距上,真的很难拉开太大差距。

可以看出,乔布斯的四象限命名,已经在 iPad(亦可延展到苹果整体产品线)渐行渐远,无论是苹果刻意或无意为之,其产品线命名都在向营收导向而转型,苹果确实仍关心细分消费人群,只不过是从之前关心术业有专攻的不同需求人群,转为关心你口袋里的钞票是一张、五张、还是十张。在这里不禁要为 Mac 担心,美妙简洁且对消费者友好的四象限命名方式,还能维持多久?

定位困局,苹果求变成功了吗?

作为一家崇尚简洁的公司,可以看出,苹果相比其他厂商的命名已是十分克制,甚至对比其他厂商,苹果已然做的不错。

比如在 Lenovo 官网,可以看到,笔记本阵容分为 Thinkpad、ThinkBook、YOGA、LEGION 等五大产品线,仅在 Thinkpad 产品线下,就有将近 9 大系列,可以说是笔记本领域拥有最多 SKU 的厂商之一。

仅仅1个产品线下,就有9大系列,消费者如何挑选?

苹果的一个理念就是崇尚简洁,这种理念贯穿于其产品及对外宣传上,不过从产品命名上,却感觉苹果每次都很难考虑周全,有时做的好,有时做的一般。

在这里暂且举两个产品线消亡的例子,来一窥苹果更名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12 寸 MacBook,难逃历史的车轮

第一个要提的产品是 MacBook(不带后缀)。2015 年,苹果发布 12 寸全新 MacBook,主打轻薄,去除了一切旧的物理接口,只留下 3.5mm 耳机插口与 Type-C 接口,移除风扇,厚度锐减到  1.31厘米,重量不到一公斤。然后于 2019 年 7 月从官网下架,空缺以新款 MacBook Air 代替。

苹果为什么要在已有 MacBook Air 的前提下,还推出 MacBook?并且为什么推出 4 年后反而砍掉?这还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

说回 MacBook Air,Air 产品线刚面世时,是绝对的高端产品线,价格甚至超过 Pro。但随后,Pro的产品形态也逐渐变得轻薄,Air 也就随之沦为 MacBook 系列中的低端型号,Air 于是不再走轻薄路线,但没让苹果想到的是,Air 的销量一直都非常不错。

于是,苹果认为,是时候重拾轻薄路线了,而在定位上,自然不会低端,因此,12 寸 MacBook 随之而来。

MacBook 不带后缀的产品线也非首次,早在 2007 年,苹果就有俗称「小白」的同名 MacBook 低端产品线,而 2015 年,苹果只是把这个产品线重拾了起来,并做了定位高端的品牌升级。

2007年推出的「小白」MacBook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苹果当时推出 12 寸 MacBook 契机也到了。

当年,intel 的超低功耗处理器走向成熟,这类 CPU 的明显特点是 TDP(热设计功耗)功耗仅 5-7W,且不带风扇,于是,苹果认为超低功耗 CPU 该崛起了,且非常适合极致轻薄设备。于是,苹果在机械结构、设计上做了很多努力,蝶式键盘的 MacBook 就与我们见面了。

而后其退出历史舞台,也有很多综合性因素,例如蝶式键盘口碑很糟,intel 不再强力,更重要的是 M1 的出现,让 Air 直接可以去掉风扇,变得更为轻薄。这就导致高端型号 12 寸 MacBook 并没有与低端型号 Air 拉开差距。存在感变得越来越低,从而退出历史舞台。

iMac Pro,并非 Mac Pro 竞对?

另一个消亡的产品线是 iMac Pro,不过提及它之前,不得不吐槽下 iMac 的命名,如果以当时乔布斯的意图,i 明显是赋予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专属命名,如现在的 iPhone、iPad 等产品,像 iMac 这样强劲性能的产品,赋予 i 标签,或许只是一个权益之计。

2017年,苹果推出 iMac Pro,杂糅的命名(i、Pro并存)、强大的性能(浮点运算能力 24Teraflops)、不菲的售价(4万)2021 年初该款产品停售。

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iMac Pro 与  Mac Pro 是竞争关系,而大多数人用不上售价昂贵、性能溢出的 iMac Pro。

工作站级别iMac Pro

但这样的答案显然站不住脚。首先 iMac Pro 是一体机,定位更高,Pro 更像是四象限失效后,修饰 iMac 的形容词,定位于给需求更高的设计师使用。

而 Mac Pro 是工作站,定位于给像 使用 CAD 这样工业工程的专业级用户使用,而且设备可拆卸、可升级。

iMac Pro退出历史舞台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 M1 的出现。苹果的野心是自己电脑全线配备 M1,但这真的很难。

苹果毕竟不是芯片公司,不可能为每一个产品线定制化芯片,所以我们看到 MacBook 全线+iMac 都用上了 M1。

但在 iMac Pro 工作站上,还能沿用 M1 吗?M1 再强,定位也只是低功耗处理器,TDP 顶天30 W,这和工作站的高性能还有一段距离, iMac Pro 需要的是 M1 X 这样的更强心脏,TDP 至少上百瓦才配得上工业级工作站的定位。

所以,在高性能芯片没出来时,iMac Pro 的定位着实尴尬,强上 M1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那就会和 iMac 的定位冲突了。

一种乐观的预测是: iMac Pro 只是暂时下架,等 M1 X 或是 M2 诞生,那就是它与消费级产品拉开性能差距,王者归来的时候。

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刻,一个产品线的兴起和衰亡,与芯片更加息息相关,市场反馈则次之,要不就是出现了更强的芯片,可以让新产品线发挥垂直优势,要不就是合适的芯片还没有出现,只能先暂时别过。

内在革新 VS 外在创新

最后值得说道的还有 iPhone ,iPhone 作为目前苹果最为为大众所熟知的产品线,贡献的收入比例决定了苹果必须为该产品线分配更多的市场营销脑力与预算。

iPhone营收仍占苹果6成以上份额

而一年一更新的苹果或许早已知道,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率和自己开新品发布会的频率总是对不上的,「凑活能用」的人们总比「永远用最新」的人要多。

如何让这一部分人乖乖掏钱,可以说是苹果最为头疼的问题,那就再开拓新的产品线吧,顺便赋予一个全新的名字,这样总比简单的数字迭代要看起来有购买欲望。

2014 年,面对大屏手机竞争,苹果开启全新型号 iphone 6 Plus 对抗安卓阵营,2015 年,小屏 SE 面世,这一年,iPhone 总销量达到历史巅峰 2.312 亿台,销售额达到 1550 亿美元。可是随后的 6 年里,苹果再也没有超过这个数字,无论是新型号 mini、Pro、Max 轮番登场,销量上,截止到 2020 年,iPhone 持续下降 14%,这是因为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小米、华为等过于强劲了。

我们之所以无法在 Mac 市场上看到同样的命名突破,或许是因为 Mac 只占苹果 10%-20%的收入比例,同时对于专业人群,新的产品线,人们可能也并不那么感冒。

直到 2020 年,M1 芯片横空出世,告别 intel 之后,苹果为旗下 MacBook、iMac 注入更强劲的芯片,以真正实力再次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不是市场营销层面的文字游戏。

2020年推出M1芯片Mac后,苹果Mac销量明显上涨

这或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尽管(内在本质)革新要比创新(外在方法)难,但想办法开拓更多的产品线,并赋予一个新名词,不如打磨好已有的产品线,能获得的认可会更稳定。

本文首发少数派,同步 WEB VIEW,感谢欧阳洋葱的内容支持。

比Intel快2倍的传说,Mac用苹果处理器的一点想法

作者 欧阳洋葱
2020年7月31日 10:31

苹果 PowerPC 时代,我在上高中。那时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我们班有个很懂计算机的人,拿着一本计算机杂志,跟我安利 iMac G4,说你看这个电脑多好看啊,多牛逼啊,比 Windows 电脑不知道好看了多少倍。而且他还跟我强调说,你知道吗?这台电脑的 PowerPC 处理器比你们奔腾处理器快 2 倍。

我当时还是个高中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 PowerPC,我当时就只知道 Intel 的奔腾处理器(还听说过 AMD),听他说完就觉得苹果好牛逼;而且他那么懂电脑,他说快 2 倍,那就应该是 2 倍吧。iMac G4 用的处理器是 IBM 的 PowerPC G4(具体应该是 PowerPC 7445 之类)…

iMac G4

苹果芯片的精准制导

其实“快 2 倍”这个说法,好像也是当年乔布斯在发布会上吹出来的(也可能是当年某本苹果杂志的编辑写出来的)。最早苹果在宣传广告中提到,PowerPC G3 比当时的奔腾 II 要快 2 倍;后续说 G4 比奔腾 III 快很多;G5 比奔腾 4 快很多。差不多就是这样。(我高中时期,时代一脚刚刚跨入到奔腾 4 等灯等灯)

当年乔布斯曾经公开对比过 Mac 和 Windows PC,对比的方式是双方自动执行一组 Photoshop 任务。当时 Mac 以快得多的速度完成工作,碾压奔腾处理器的 Windows PC……当年奔腾正在搞超长流水线,处理器主频不知道飞跃到哪里去了。PowerPC 那会儿走的线路更偏宽核心,频率是低很多的。苹果那一时期还做过一个叫“The Megahertz Myth”的宣传,主要就是教育公众,别迷信时钟频率。

Intel 奔腾 III 处理器

这事儿吧,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乔布斯的这次对比,PowerPC 的胜出,主要是因为 PowerPC G4 处理器配了个 AltiVec 加速单元,这是个 128bit 的矢量处理单元,可以单周期内执行 4 路单精度浮点数学运算(或者 16way 8bit/8way 16bit 之类),而且还是超标量设计,同时可以执行 2 个矢量操作。Photoshop 就能充分利用这个单元。AltiVec 效率比那会儿的 MMX 扩展指令要高。

就这个角度,也能一定程度解释,为什么现在的 iPad Pro 剪视频那么流畅,但桌面 PC 同等操作下却没那么快。这其实跟处理器设计的思路有很大关系。我觉得这么对比,并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而且奔腾 4 当年在路子上的确出了比较大的问题。

只不过你不能就此得出一个结论说,PowerPC G4 就比奔腾 III/4 快多少。那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只对比一下充分利用 AVX512 的特定任务,来让 Intel 和 AMD 比比,后者会不会被 pia 出银河系吗?这是不合理的。

拿某些固定工作单元去比性能的意义,其实没那么大,尤其是对通用性很重要的 CPU 而言。这一例中,且不说究竟有多少程序代码能用上 AltiVec 单元(就像现在很多人质疑 AVX512,说用不到它);应该要比的还是日常消费用户比较频繁的操作,在效率上怎么样。苹果日常就非常善于呈现一些他想让你看到的数字,虽然没在说谎,但也未展示事物全貌。

MacBook Pro

我觉得,在 CPU 通用计算发展思路,该用的技术基本上都用过一遍以后(比如乱序执行、分支预测、超线程等近代技术),CPU 单线程性能推进本来就遇上了瓶颈。这时候是需要引入专用处理单元的,这也是一个常规思路——典型的像是在 GPU 领域,NVIDIA 为光线追踪引入了专用处理单元,这是提升性能和效率明显收益更高的方案。

苹果面向消费用户,或者目标群体时,一向都十分清楚自己需要针对硬件(或软件)做什么样的强化。所以事实上,苹果自己掌控处理器的设计,对目标群体的确是一件好事——就像它也掌控操作系统和软件一样。比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量 Mac 用户用苹果电脑来剪片子,而 Final Cut Pro 在软件优化上的苹果平台加成,就是 Premiere 和 Davinci 都望尘莫及的,不管是视频编辑时的实时渲染、编码预览,还是输出速度。硬件层面为此若进一步做加成,还能再度提升效率。

iPad Pro 实现一些简单视频后期,效率明显比 x86 的 MacBook 更高,即是这一思路的集中体现。不过我也始终觉得,这种思路是有明确目标用户定位的。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些需求,如果我压根儿不用 Photoshop,那么像 AltiVec 这样的专用单元只能成为一种资源浪费。至于很多人,把这类思路解读为苹果在芯片设计上的黑科技,那也大可不必;毕竟 Intel 在服务人群的思路上和苹果是大相径庭的;就像高通也不可能面向 Android 阵营极为草率地,推出一颗性能与苹果 Ax SoC 相当的产品一样。

Arm 效率真的高过 x86 吗?

自从苹果宣布 Mac 要开始用 Apple Silicon,就一大堆媒体说了,看那个 iPad Pro 牛逼坏了——A12Z,一个功耗那么一点点的处理器,性能那么彪悍了,要是苹果给它提个主频、核心数,那岂不是立马把 Intel/AMD 之流轰出地球了吗?

有关这一点,早前的文章《MacBook 要采用 Arm 处理器,难度有多大?》我也用一个段落提到过,即 A12/A13 这些芯片的能效比,似乎还挺美好的。但实际上,如果苹果给这些芯片暴力提频,提到桌面处理器的程度,则其功耗和能效也会立马崩边——因为频率提升,越往后,给功耗带来的压力就会显著更大,而不是平缓变化的。当然我觉得这种描述略有些片面了。

我们还可以来看看 Cortex-X1 的设计——就是前不久 Arm 发布的一个微架构 IP。这个微架构被 Arm 设计出来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就是面向高性能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它是以一定程度牺牲功耗和能效,来提升性能的——这跟 Cortex A78 的设计就很不一样。Cortex A78 是纯面向移动平台的那种传统核心,就是必须在 PPA 上做权衡,面积、性能、功耗都必须考虑在内,做到针对手机这类设备尽可能的最优解。

Arm Cortex-X1 与 Cortex-A78/A77 微架构性能对比。其实我也挺想说,CPU 层面增加一些扩展指令集的能力,包括上面这张图列出了机器学习性能提升,也表明:现在很多人认定,x86 CPU 增加 AVX512 这样的支持没有必要,是在浪费芯片尺寸和功耗(Linus Torvalds 为代表),而应该完全让专用处理器(比如 NPU、GPU)去处理这些事——这类想法可能是十分片面的

但 Cortex-X1 的指导思路就不是这样。Arm 给的一些数据是这样的:相比 A77 在相同频率下,X1 的峰值性能提升 30%。具体应用中,X1 的提升理论上还会更大,因为频率肯定比 A77 要高。不过 Arm 基本没提功耗和面积的事情。AnandTech 预计,X1 的核心大约会比 A78 大出 50%,包括 L1 L2 cache 部分;功耗估计也要多出这么多。

AnandTech 认为,在实际实施方案里,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大,X1 的功耗可能会达到 A77/A78 的两倍;能效(energy efficiency)会比 A78 差大概 23% 左右。不过讲真的,这根本没什么大不了。Arm 现在大部队都期望去攻占 PC 平板市场,X1 也符合这种设定。

AnandTech(Andrei Frumusanu 博士)假想的一张图,可以表示 Cortex-X1 3GHz 5nm AT Projection(蓝色点状条)的能耗与绝对性能情况。这张图的左边柱状条表示的是 SPEC2006 测试全程消耗的能量(单位:焦耳),柱状条右边有两个数字,一个是平均功耗(单位:瓦特),另一个就是柱状条长度表示的能量(单位:焦耳)。右边柱状条则表示绝对性能,即跑分数字。

但这至少表明了 Arm 并没有什么黑科技,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跟 Intel x86 比起来效率高到天上去——上面这些数据还是在台积电的 5nm 工艺不要出什么大纰漏的情况下;Arm 要做高性能,牺牲效率和功耗也是必须的,这事情真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简单,苹果做个高性能处理器就等比放大下 A 系列处理器就可以的。

之前我写 Mac 要用 Arm 处理器有多难的时候就提到过了,性能提升和功耗提升,这不是线性的关系。把 A12Z 提到 3GHz 频率,你看它功耗会崩到哪里去…

所以针对以上段落的总结是:苹果给 Mac 上自家芯片自然是好事——这里的“好”,体现在苹果收拢自家生态,Mac 迭代节奏也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更重要的是,面向目标群体(比如做设计的、vlogger、搞摄影的等等)实现硬件层面更高效的支持,因为苹果可以更具针对性地去做硬件和芯片,Mac 设备的体验也因此可以更好。这也是苹果一直以来,对生态掌控力的固有经验——iPhone 即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之所以等到现在,Mac 才使用 Apple Silicon,也是因为苹果现有的技术储备已经足够。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芯片技术领先到了哪里去,更不表示 Arm 现如今在桌面市场比 x86 平台已经表现出了多大的技术优势。

番外:苹果需要做几颗处理器?

苹果用自家处理器,另一个我觉得挺现实的问题是,Mac 产品线有那么多不同的产品,比如 MacBook Air/Pro、iMac、Mac Pro 之类。如果要全线用自家芯片,那是不是要做一堆不同型号的处理器出来?

好吧,就算苹果能通过芯片体质的 binning 来自己划分个 A14-a,A14-b,A14-c 几个档位的 SoC 出来(比如针对较弱体质的就屏蔽掉两个核心之类的,或者用更低的频率,用在低端产品线上,那这样还节约了设计成本,桌面 CPU 本来也是这么搞的嘛)。问题是,Mac 一年的销量才多少(而且还要划分不同设备类型的不同芯片)?

Apple Silicon

之前的文章《摩尔定律失效,FPGA迎来黄金时代?》曾经提到,用尖端工艺去设计和制造芯片,所需耗费的成本不菲——这个成本并不是哪个行业都耗得起的,就算是汽车产品,其出货量也走不起最尖端工艺的量(汽车销量爆款能达到百万就很不错了)。iPhone 之所以能用自己的芯片,而且性能炸裂,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iPhone 的年销量非常高。所以苹果能走得起最先进制程工艺,比如现在的 7nm 制程。iPad 本质上是沾了 iPhone 的光,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都可以有效控制。

Mac 年销量才多少?开一个 5nm 的产线要多少钱?如果走不起量,就不可能用得起最先进的制程。去年 Mac 全产品线的销量是 1800 万台左右;iPhone 预期是在 1.9 亿部上下。这个就有 10 倍出货量差距。

如果给 Mac 重新设计高性能处理器,这里面的设计成本负担其实也非常高,尤其是配合每年的最先进制程——每年还要迭代,苹果又不是专门做芯片的,没有客户摊薄成本(这一点和 Intel、高通这些厂商就显著不同);生产成本已经说了,走不走得起这个量,我觉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算一下(苹果肯定也算过这笔账了,或者苹果有某种高端的解决方案,衰 O_o)。

当然苹果也可以不去刻意设计高性能处理器,比如跟 iPad 用一样的处理器,或者也就改个款,或者可能有什么黑科技,规模化放大设计(有了解芯片设计的朋友跟我说,有这样的可行性)…那我觉得这样的话,至少就现在来看,苹果的 A 系列芯片起码在通用性上,日常操作在 Intel 面前真没什么特别的效率、性能优势(虽然 Intel 现如今正在渡过自己非常难堪的一段时间)。

Mac Mini

另外,在 GPU 方面——看很多分析文章提到,未来苹果极有可能完全采用自家集成在 SoC 内部的 GPU,放弃 AMD 家的独立 GPU 设计——这一点从苹果现在的开发者文档能看出些端倪,AMD、NVIDIA 统统被苹果归到旧款 Mac 设备行列了,这也符合苹果一贯以来的尿性;毕竟苹果的 Metal API 也搞这么久了。如果是这样的话,Radeon GPU 还真是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嫁衣——可见老黄不愿意支持苹果 Metal API 的决策是正确的…(逃

这篇文章谈的比较散了,真像 Intel 的软文——实际上,我的确不希望 Intel 在 PC 市场没落。

聊聊新款 MacBook Air 的 CPU 与奇葩散热设计

作者 欧阳洋葱
2020年3月23日 17:25

关注苹果 MacBook Air 产品线的同学应该知道,从前两年开始,MacBook Air 已经换上了 retina 显示屏,设计也改头换面了。不过在产品线布局上,MacBook 系列发生了一些变化:12 寸 MacBook 已经退出人们视野(这个产品系列应该已经开始和 iPad Pro 打架了,所以退出也是必然的),MacBook Air 正式接棒了 12 寸 MacBook 的 fanless 无风扇设计。

说是无风扇设计,其实 MacBook Air 还是有风扇的,只不过这个设计相当奇特——后面我们再谈。但有一个核心资讯是 MacBook Air 用户需要在意的:如今的 MacBook Air 全部采用 Intel 超低压酷睿 Y 系列处理器。注意是超低压,而不是低压 U 系列(MacBook Pro 13″ 一直在用低压 U 系列)。也就是说,MacBook Air 已经正式成为 Mac 家族中性能最弱的设备,加上其价格——尤其 2020 款 MacBook Air 起价 7999 元,MacBook Air 成为了 Mac 系列中最低端的一个系列。

这也算是产品布局的一个精准调整了,当年乔布斯从信封里拿出 MacBook Air 之时,这个产品的价格可实在是不菲的,定位绝对不亚于 MacBook Pro。

这篇文章面向轻度技术爱好者,并且具备一定的导购价值,各位可酌情阅读。不想看我乱弹的,可以直接拉到本文最后看结论。

img
MacBook Air

无风扇设计?

国外很多媒体说 MacBook Air 是 fanless 的,当然我们拆机就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MacBook Air 还是在内部配了一枚风扇的。不过实际上,在很多人的理解中,Intel 的超低压 Y 系列处理器,的确可以不配风扇,比如当年的 12 寸 MacBook 就没有风扇。

今年 Intel 超低压酷睿 Y 系列处理器由于首次提升到了四核心,所以 TDP 提至 9W,看起来已经和低压 U 系列的 TDP 15W 非常接近了。TDP 功耗上的差异,也让酷睿 Y 系列和 U 系列在起步的基频(base clock)方面就不大一样,Y 系列普遍的基础频率在 1.x GHz 的程度(现在的基频可认为是在 TDP 功耗下,CPU 全核可长时间坚挺的一个频率)。两者的睿频好像差不多。

这两者更具体的差别,我没有具体去研究,但至少包括 cache 大小差异,以及 I/O 方面的区别:比如就第十代酷睿而言,Y 系列的 PCH 高速 I/O 通道是 14 条,而 U 系列是 16 条;Y 系列核心部分支持的 USB-C 接口数量会略少;还有包括 Y 系列不支持 DDR4(而只支持 LPDDR4x);至于核显,两者都是 Iris Plus(GT2?),在规模上官方标的都是至多 64 EU,不过不知道在频率方面是否有差别之类。[1]

总之,MacBook Air 现在在用的处理器是一种更省电的方案。TDP 9W 听起来好像的确可以不需要风扇了,人隔壁 iPad Pro 的 A12X 大概 7、8W 的平均功耗就没风扇。当然了,这里咱不说,这个 TDP 本身现在所具备的参考价值可能越来越脱离于其原本热设计功耗的意义,毕竟现在大家都把睿频当基频在看,连什么 cTDP up/down 之类的数据看起来都不靠谱。

img
来源:iFixit[2]

不过 MacBook Air 从改头换面以来的风扇设计就相当之奇特,上面这张图是 2018 款 MacBook Air 拆开后壳以后的内部结构图。内部左上角位置显然就有风扇,不过你知道 CPU 在哪儿吗?CPU 本尊并不在风扇附近,而在中央那块散热片下面,下图用红框将其标出了。

img
CPU 上方的散热片

需要注意的是,从各种拆解来看,CPU 之上并没有一根导热管连接至风扇。那么这枚风扇究竟在给谁降温?迷之风扇!针对这个问题,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网上对此的猜测颇多。YouTube 有一些技术向的 up 主提到,这颗孤独的风扇 “just for ventilation”,它负责带走 MacBook Air 内部主板的整体热量,而且在内外造成气压差,这样内部也会主动“吸入”一些冷风。

Reddit 上面也有一张帖子是专门讨论此事的[3]:这张帖子是针对 2019 款的 MacBook Air,表明这种设计后续没有变。这张帖子里有人提到,这种设计可能是依赖于内部的密闭结构,空气流向通路上会带到 CPU 上方的散热片。不过无论如何,这种设计针对 CPU 的散热效率都是比较低的,可能与 MacBook Air 追求极致轻薄有关(但实际上我们后面还会提到,MacBook Air 如今真的不能算薄)。

单就 CPU 而言,这还真的算是 fanless,因为虽然有风扇但却不是针对 CPU 的;所以 CPU 真的仍然可以说是被动散热;或许在超低压处理器范畴内,这种设计是合理的,真的是这样吗?

与 MacBook Pro 的性能差距

网上已经有部分 up 主,包括上周我在参与 WEB VIEW 的播客节目时,都谈到了,今年的 MacBook Air 真的十分超值;主要是因为 SSD 最低容量升级到 256GB,内存也换用了 LPDDR4x,存储性能会有较大提升(虽然 MacBook Air 的 SSD 速度一直以来都比 MacBook Pro 慢一截);另外就是处理器更新到了酷睿十代,除了最低配的酷睿 i3,更高 i5 配置都开始改用四核处理器(所以苹果宣称快 1 倍),核显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而且,价格更便宜。

就纸面数字来看,我之前甚至还提到,2020 MacBook Air 已经比 2019 MacBook Pro 13″ 更牛了。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2020 MacBook Air 用的虽然是四核处理器,但却是超低压版的酷睿 Y 系列。而 MacBook Pro 用的是低压酷睿 U 系列(2019 款 MacBook Pro 13″ 用的八代酷睿低压 U 系列)。那么除了 TDP 功耗数字差异,这两者到底如今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img
2020 与 2019 款 MacBook Air 内部结构对比,来源:Max Tech

另外,Max Tech 的拆解已经提到,2020 MacBook Air 仍在沿用以前的模具(chassis),所以上述这种加了个风扇,但不吹 CPU 的设计仍然存在,如上图所示。

Intel 酷睿 Y 系列四核处理器,没风扇能镇压吗?其实从理论上来说问题也不大,被动散热中的典范是 Surface Pro。之前我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探讨无风扇的 Surface Pro 性能如何,结论是无风扇的 Surface Pro 相比同配其他有风扇的超级本,持续性能差距大约有 25%[4]。即便如此,Surface Pro 的表现依然令人满意,可以认为是被动散热设计中的楷模。而且 Surface Pro 用的还是酷睿 U 系列即低压版的处理器,MacBook Air 用的 Y 系列更不成问题了吧?

就已公开的情报来看,2020 MacBook Air 最低配的酷睿 i3 处理器具体型号为 Core i3-1000NG4,酷睿 i5 处理器具体型号为 Core i5-1030NG7。从这个型号就不难发现,这并非 Intel 公开在售的版本,“N”应该特别指代这是给苹果的特供版,或者合作开发版之类。具体跟公开版本的 Core i3-1000G4、Core i5-1030G7 有何区别,我们就不知道了。

市面上貌似还没有可参照对比的十代酷睿 Y 系处理器实际性能,所以我们就只能看 2020 MacBook Air 自己的实际表现了。严肃技术向的科技媒体还没有十分严谨的测试数据——NBC 的数据库里面也还没有这几款 CPU 的成绩,这里我捡一些不够可靠的分数,都是 CineBench R20 测试:

Luke Miani 给 MacBook Air 酷睿 i3 版(Core i3-1000NG4,双核)的测试得分为 640 分,酷睿 i5 版(Core i5-1030NG7,四核)测试得分大约在 1060 分左右 ;但 Max Tech 针对酷睿 i5 版的测试得分一次是 863 分,一次是 1019 分 ——我猜这可能与设备测试前的运行状态有关(真心是不负责任的 up 主啊!),这里的 863 分很有可能是持续性能成绩,而超过 1000 分的成绩则是在设备温度较低时第一第二轮跑分能够获得的成绩。

img
MacBook Air 与 MacBook Pro 13″ 的 CineBench 测试成绩

毕竟不是什么正经测试,那我们就取个中间值吧:960 分——恰好和一家日本测试站点 PC Watch 给的结果差不多 [7]。上一代的酷睿 i5 版(Core i5-8210Y) MacBook Air 的 CineBench R20 得分为 632 分[8]。所以粗略估算,2020 MacBook Air 酷睿 i5 版相比上一代的 CPU 性能提升幅度大约是 52%-60%,也算是很给力的成绩了(知乎上貌似有数据说是提升 200%,不知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另 Geekbench 5 多核测试成绩有将近 80% 的性能提升)。当然我们暂时还没有机会了解多轮测试的持续性能表现。

不过这个成绩相较酷睿低压版 U 系列处理器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比如 MacBook Pro 13″。这里放上 2019 款 MacBook Pro 13″(Core i5-8279U,八代酷睿低压处理器)以及我自己测试的 Surface Laptop 3(Core i5-1035G7,十代酷睿低压处理器)成绩对照,如上图。

GPU 核显部分其实也是这次提升的一个亮点,尤其酷睿 i5 版用上了满血的 64 EU(不过考虑到 Y 系列超低压处理器的 TDP 限制,我猜其图形性能应该还是会低于 U 系列的低压版)。不过那些 up 主的数据感觉都偏离很大,而且也不标测试工具版本和测试环境。PC Watch 给的数据是,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1.0 测试中,2020 MacBook Air 相比上一代平均帧率提升将近 1 倍——这也基本符合我们对于这次 Iris Plus 提升的认知。在 Max Tech 的 Geekbench 5 Metal 测试中,2020 MacBook Air 相比上一代得分大约有 1.2 倍的提升。

其实针对 GPU,也很想加入 Surface Laptop 3 对照(就能看看同样是满血版 G7,低压版和超低压版上的 Iris Plus 核显有什么差别了),不过这些媒体完全不说测试对象,比如测试 API 是否用的 OpenGL,高画质、抗锯齿与否等,所以我也没法测(而且我的测试也一向那么那么不严谨O_o)。不过从早前笔吧的十代酷睿核显测试来看,GPU 性能提升的确很多,但实际使用却没有这么给力,原因应该是当 CPU 也一同跑起来的时候,CPU 和 GPU 会开始争抢主内存资源,造成数据带宽瓶颈——这在一些需要较多调度 CPU 的游戏中就能体现出来。

img
MacBook Something…

这里再多插一句,看到有人对比 Unigine Heaven 测试,2020 MacBook Air 最终平均帧率 8.8 帧,2019 MacBook Pro 13″ 平均帧率 10.9 帧。这个数据仅供参考,或与 eDRAM,以及后者 28W TDP 有关。

如果我们只看 CPU 性能的话,即便和 2019 款 MacBook Pro 13″(中配 Core i5-8279U)比,2020 MacBook Air 都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两者 CineBench R20 多核性能差距在 58-65% 左右。而且由于散热设计上的差异,持续性能理论上还会拉开更大的差距。

说白了,新款 MacBook Air 在性能上仍然是弱鸡,只不过的确比上一版提升很多。与竞品比较的话,其性能和 Surface Pro 7 甚至都有较大差距,这两者还都是被动散热(MacBook Air 的“被动”散热打个引号);而价格其实还差不多。

超低压 CPU 的发热很低吗?

在之前我们探讨过低压 CPU 的实质以后,我愈发觉得,其实超低压和低压 CPU 的区别,可能本质上也还是比较小的——只在于给了一个人为限制的 TDP,便有了更小的基频。如果不考虑功耗墙和温度墙,那么这两者大概就仅剩 I/O 的那点差别了(未深入考察,纯个人 YY,别当真)。

从 Max Tech 的发热测试来看,在 2020 MacBook Air(Core i5 版)跑 CineBench R20 的时候,四核全开,短时睿频可蹿升至 2.4-2.7GHz,此时的功率大约为 13W(在 Max Tech 刚刚更新的测试中,据说功率可以一度达到 26W,全核在极短时间内达到更高频率[10]。这还是超低压 CPU 的节奏吗???或者苹果的确对其间限制做了改动);但似乎在极短时间内(具体多久不知道)就撞了温度墙,CPU 核心温度很快蹿升到了 100℃,全核心便降到 1.5GHz 左右。

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主动散热来努力一把,那么睿频还是可以坚持更长时间的。只不过前面也提到了,MacBook Air 如今的散热设计比较奇特,那个独立的小风扇依靠坚强的毅力来为散热片吹风。

另外,MacBook 轻薄本(主要包括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13″)在散热设计上还一直有个传统,即宁可降低频率,也要让风扇保持安静。所以 MacBook 用户应该会发现,风扇是几乎不发出声音的,这大概也算保证体验的一种方案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Linus Tech Tips 做的一个视频 “Macs are SLOWER than PCs. Here’s why.”[9],里面提到了 MacBook Pro 在 macOS 系统下这种调节机制的特性(不过 Linus Tech 一直是著名果黑)。

似乎苹果更相信,让风扇尽可能保持低转速,而在一定限度内牺牲性能,是一种可达成体验加成的方式(其实我也这么认为…)。实际上 2020 MacBook Air 的情况也很类似,即 CineBench R20 测试期间,所有核心全开,CPU 核心温度到 100℃ 了,风扇转速也才 4000RPM(全速是 8000RPM)——不过由于这风扇离 CPU 这么远,估计就算转更快、效果也就那样了。

而苹果在 Mac 设备散热上的黑历史,也实在是一言难尽;也包括大尺寸的 MacBook Pro 移动工作站。实际上,苹果在寻找散热设计与极致轻薄间的平衡点时,指针始终在向后者偏移。或许在苹果看来,如果你那么在意性能,为什么不买个台式机呢?好像也有点道理。

img
Intel Core Ice Lake

OEM 厂商的市场定位把戏

看看,MacBook Air 性能和 MacBook Pro 13″ 还是存在实质上的差距的(更不用提屏幕亮度和色域覆盖差别)。所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一台 MacBook Air,你并不能获得 MacBook Pro 13″ 那样的硬件水准。而且实际上,追求轻薄性的各位不妨去苹果官网看一看 MacBook Pro 13″ 与 MacBook Air 在重量和厚度上的差别,这两者不仅最厚处是一样厚的,而且 Pro 只比 Air 稍重了一点点(当然 Air 还有楔形设计)…

在市场策略上,以 Intel 酷睿超低压处理器(Y 系列,MacBook Air)与低压处理器(U 系列,MacBook Pro 13″)拉开性能差距,再加上前者散热上的负优化(误),这两条线的产品不会存在性能上打架的情况。另外,如果今年 MacBook Pro 13″(或 14″)开始采用 AMD Ryzen 4000 处理器,则这种差距还能被进一步拉大。于是,MacBook Air 成为名副其实 Mac 系列产品中性能最差的存在,优势就是价格便宜。

从 OEM 厂商的层面做产品定位的明确差别,还有一例其实是微软。Surface Pro 的酷睿 i5 版不带风扇,而酷睿 i7 版带风扇——原本在低压处理器这个层面上,酷睿 i5 和 i7 的性能差距是相当小的(除了这次核显规模上选择的差别),不过微软在这个散热抉择间,硬生生让 i7 比 i5 性能提了一档,这才是让选择了酷睿 i7 的 Surface Pro 用户真正感觉物有所值的一种方法…(至于 i5,那就当时静音体验吧)花样还真是多。

最后,给出本文的一些推论:

  1. 2020 MacBook Air 性能比 2019 MacBook Pro 仍然有着很大差距;
  2. 2020 MacBook Air 模具没换,仍然用了 2019 款的设计;
  3. 如今 MacBook Air 的散热设计是个悲剧,而且非常奇特(虽然有风扇,但 CPU 依然算是被动散热);
  4. 相比上一代 MacBook Air,2020 MacBook Air 的 CPU(多核)性能提升至少 60%,图形算力提升 100%(实际可能没有);
  5. 导购建议 1:如果你在意性能的话,不要考虑 MacBook Air;如果你在意轻薄性的话,也不要考虑 MacBook Air,因为 MacBook Pro 13″ 其实和 MacBook Air 的厚度、重量差不多;
  6. 导购建议 2:如果你是旧版 MacBook Air 用户,那么十分推荐升级,因为这次的硬件提升十分给力!
  7. 导购建议 3:不建议购买最低配 Core i3 款 MacBook Air,因为 i3 款仍在使用双核,而多加点钱就能用上四核。

参考来源:

[1]Intelligent Performance 10th Gen Intel® Core™ Processors Brief – Intel
[2]MacBook Air 13″ Retina 2018 Teardown – iFixit
[3]New macbook air fan cooling system doesn’t make sense – Reddit
[4]聊聊无风扇的Surface Pro:性能比一般笔记本差多少? – WEB VIEW
[5]The CHEAPEST MacBook is better than ever: Base model 2020 MacBook Air – Luke Miani
[6]2020 MacBook Air Benchmarks & Thermal Throttling Tested! – Max Tech
[7]「MacBook Air 2020」を一足早く開封。前モデルと性能を簡単に比較してみた – PC Watch
[8]Intel Core i5-8210Y – Benchmark and Specs – cpu-monkey
[9]Macs are SLOWER than PCs. Here’s why. – Linus Tech Tips
[10]2019 vs 2020 MacBook Air – Every Difference Tested! – Max Tec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