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什么 – 辛丑

作者 陈仓颉
2021年2月18日 23:06

春节假期过去了,今天是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这个假期说长吧,一下子就过了;说短也不短,满打满算也有半个月时间。

春节最重要的事情是陪伴家人。今年因为疫情,身边大多数朋友都响应国家号召原地过年,我们也一样,有记忆以来第二次在深圳过年。从前几年开始,我发觉年味渐消逝,今年因为人们都集中在城市里,反倒比原来多了些年味。

比如城市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是在除夕开始直到今天,晚上仍能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偶尔能看到烟花。人类的浪漫是无法阻挡的啊。

还有超市天天放着的恭喜发财,各种过年喜庆歌曲,电视里放的春节节目,家里新贴上的春联,都在提醒着我,这还是一个春节,2021,辛丑年,无闰月。

没有家乡好吃又熟悉的食物,没有手持烟花棒跟小朋友一起嬉闹,没有时代气息的老街,“年”这只怪兽,它不出来了。


看见

我是一个相当反感国内社交媒体的人。其实仔细想来,全世界的互联网巨头都一样。他们是辩证的,矛盾的,正邪共存的。尤其经历去年的美国大选闹剧,原来白莲花般的 twitter 等社交媒体也露出獠牙。声称最具有言论自由的国家终脱下伪善的面具。

国内的几个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跳动我都没少喷,这几年的新起之秀 拼多多 更是被舆论打成落水狗。拼多多活该被臭骂,不论是对外的狗皮膏药式营销和杀不死的假货,对内层层剥削和那篇“我在拼多多的三年”所揭露的。腾讯的微信喷了三篇。

但换个角度,百度的搜索技术和世纪初的搜索引擎普及,贴吧的繁荣,腾讯的(通讯)基础设施和科技向善公益,阿里的电商和支付系统,甚至字节的企业制度革新都是向阳的一面。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批判是无用的,鼓励好的那一面,也不忘坏的那一面,我觉得是更理性的态度。(拼多多的低价?)

上个月底看到一条微博,标签是#让无力者可见#,来自深大传播学院的一位教授常江。他提到,像微博、推特这类公共信息平台达到一定的垄断程度,能体现出来的价值是巨大的,如同“信息时代拥有的最底线的一张安全网”。

这种平台的基本属性是“人人可看见”、“人人可发声”,且很遗憾,这样的平台,在国内只剩下新浪微博一家,其他的社交媒体都趋向于封闭化和私人化。这是违背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的,微信、抖音、淘宝皆如是。微博的恶,想必也不用多说,用过的人都体会过。

摘录微博其中一段:

微博、推特这样的公共信息平台始终有着私人社交平台无可比拟的价值,归结起来,就是“让无力者可见”(visualizing the powerless)。一方面,公共信息平台的产品设计逻辑从一开始就将信息公开内化为自身的基因,故而对行动者的要求很低:只要你愿意关注公共议题,并随手帮忙转发,就能够成为“聚力”的一部分,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在公共信息平台拥有了广泛的影响力之后,各级政府也一定会重视对这类平台上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并以之作为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如微博这样的平台也为传统信息传播结构中的“无力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简便的发声渠道,使得他们能够绕开阻滞信息的各种社会障碍,直接向“所有人”讲述自己的遭遇。任何一种私人叙事,只有在获得与公共议题的连接通路时,才能转化为公共叙事,进而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而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正在于为无数个体提供这样的“通路”。

via @常江SZU

举一个自身例子,微信公众号是优秀的创作平台,是“作者友好”的,“去中心化”的,同时也是封闭的,孤岛化的。它不能使文章在微信以外的渠道合理方便地流通(分享、导出),也不能让作者一对多地交流(同一条评论只能作者和评论者交流,第三者无法基于原有评论继续评论),甚至做不到公平地交流(选择性放出评论)。这是我选择博客弃公众号的原因之一。

微博平台的公开属性,让更多人看到和更多人发声成为可能,人们能付诸实践,也能看到这种公开带来的益处。然而,这也是一种孤岛效应,因为我们只有新浪微博可选。这是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管理者和使用者如何用它,它便是什么样子。

#让无力者可见#很理想,需要每个人都去执行,会有牺牲,也会产生价值。尽管我对日益寡头的社交媒体保持悲观态度,我仍希望能在邪恶的土地上开出更多善良之花。


巨头们

特斯拉和电网

特斯拉中国深陷各种负面新闻。车机黑屏,电门、刹车失灵,远程删除行驶记录,销售经理嘲讽友商,各种类型都有,都能理解。最离谱的是某位特斯拉车主在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充电,结果车子断电无法启动,特斯拉售后把锅甩给国家电网,还不让退换车,这简直就是一脚提到钢板上。

后续我们能猜到,国家电网下场回应,特斯拉中国道歉,然而回应的内容是继续把锅甩给录音被剪辑。从特斯拉进入中国开始,特斯拉的产品就是不会出现错误的,一定不会是特斯拉的错,一定是消费者的错。有点苹果内味了是吧?

Clubhouse

Clubhouse 这个应用因为马斯克的站台爆火。我没有用过这个软件,一方面我没有兴趣,另一方面我不是 iOS,没法用。

根据我的了解,Clubhouse 是一个语音聊天室,只有邀请制,只有关注和被关注的关系,不能发私信,不能发文字或图片,不能发语音。语音聊天的载体是 room,分为公开和私密。一个房间里的麦克风权限非常严格,加入门槛高,用户社会地位较高(互联网高管和CEO、娱乐圈艺人等),参与者的平均质量也相对较高。我的日历里第一次出现 Clubhouse 关键词是2月2日,爆火时间只会更早,我在包括微信群、朋友圈、Telegram、微博等几乎所有平台都在求邀请码,热度之高,很少见。

我只是不太理解,类似功能的产品早在十年前就有出现,此时爆火是为何?仅仅是因为马斯克的一句话吗?但至少从爆火至今,养活了相当多的自媒体,10w+的相关文章特别多。

Bilibili

B站在月初也出现了负面新闻。我对那件事并不了解,我不看B站的番,也不认识陷入其中的up主,但我看到了女拳的影子,还是出拳没有章法,没法防。不过这次,围观群众更多的是以看笑话的心态,实在是没有必要继续下场逼逼赖赖,不划算也不值得。


这个春节看了几部电影,下一篇观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