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再见,爱人(妈妈)

作者 ONO
2024年10月27日 11:00

前几天,和说脱口秀的朋友聊到了《再见,爱人》这档综艺节目,说得他们那个眉飞色舞啊,由于禁不起诱惑也和妻子看了一两集。我在Telegram提及了脱口秀和我叙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建构”和“解构”,脱口秀更像是把一个底层逻辑建构成一个带梗的故事,而我们做的事是在不停拆解事件,最终找到底层逻辑。所以两种视角来看这个节目,就显得格外有趣。

先不说节目本身,我很佩服芒果台的剪辑功夫,非常细腻地按照“平和-冲突-平和-冲突”以及阶段性的“起承转合”在排布内容,让观众非常自然地进入到了摇摇欲坠的三对婚姻关系之中。里面的三对关系也是精心安排的:男强女弱(爹味)、女强男弱(妈味)、和对抗冲突。

说实话,留几手和他老婆的婚姻是最“健康”的,因为他们还能争吵,且能吵到一件具体的事情上面,而不是总是围绕着“你不爱我了”这样的哲学命题。黄圣依和杨子那一对就不说了,他们虽然也吵,但是每一次黄圣依找到一个具体事件想要展开争论的时候,杨子就逃走了,进入到了一个毫不相干的哲学命题——因为他的眼里没有别人。


最可怕的,就是李行亮和麦琳,之所以说可怕,是因为他们婚姻关系里无时无刻透露着的“窒息感”。他俩的婚姻看上去很“甜蜜”,但所有的甜蜜都是“程式化的筹码”。比如李行亮每一次和麦琳旅游,到一个陌生城市,都要给麦琳求一次婚——为什么?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关于爱的证明,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人问过李行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发自肺腑地想要、还是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去完成他的任务、还是如果有一次他没这样做他们的婚姻就会出现问题?麦琳无时无刻都在“关注”李行亮,他的衣着是否有问题、牙龈是不是有问题、你为什么不笑、你手指是不是脏了……

而问及她对婚姻的期许,她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为了李行亮,希望他能够成就自己的音乐梦想……李行亮很不解麦琳的“节约”,比如他给麦琳买礼物,麦琳拒绝接受礼物甚至是会拿着礼物去退货,因为她觉得自己不需要,而这些继续都应该留给李行亮,去完成他的梦想……


说到这里,这种窒息感应该蔓延开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在这样的“窒息”中长大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妈妈”的形象和做法,无时无刻都把“我为了你好”挂在嘴边,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在承受痛苦,甚至是以苦为乐。我知道一个案例,是助理的老公,他的妈妈也是这种模式。他们俩从很远的地方回家,小男孩想打车回家,妈妈执意要坐公交车,于是她给儿子叫了一辆出租车,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我们听到这个故事,都不禁感慨:“儿子跟母亲坐出租车是犯法的吗?”这个母亲为了体现出“好”,甚至跳过了逻辑和智商,选择用最直接的方式证明自己“吃苦”是为了孩子的“好”。

为什么?来说说底层逻辑的事情。


女性的原始动力是爱与归属。她为了追求归属感的稳定,会需要通过试探的方式去确定自己以身相许的男性能否照顾自己,特别是在自己怀上对方孩子、生育、养育后代的时候,自己不会被抛弃。所以一些女性会开始选择“作”——就像是登山时,要确定绳索是否绑紧,要拉扯几下才敢爬上去一样——只不过有些人,会更加害怕被抛弃和失去爱与归属,所以这个“扯绳子”的行为一直在重复、甚至越来越强烈。

麦琳的“作”不是对李行亮的不信任,而是“自己不配”,从她对自己身世只言片语的描述,她是农村出身,接受的教育也是“相夫教子”。而李行亮是音乐创作人,他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经历,才能够源源不断为他提供灵感。这种“精神上的无法同频”是一种绝对的“不安全感”。中国的传统婚姻观里,认为妻子需要理解丈夫、辅佐丈夫、甚至是顺从丈夫。如果女性不知道男性在想什么,那办法就是“试探”和“索要证明”。

我不要你送我礼物——你送了我礼物我知道你还爱我——如果你听信了我的话真的不送我礼物了——那你就是不爱我了。

我要你证明你爱我——言语上的爱已经不够满足我的期待——你开始在不同城市向我求婚——我们很久没有出去旅游了——你没有再向我求婚——那你就是不爱我了。


这种不信任感是内在的,不会因为一个外在的表象而得到满足,它只会寻求更加“真诚”的证明——直到她意识到,自己无论怎么证明都得不到对方的真心、或是短暂地得到,一段时间之后他又会成为不可控的存在,于是她开始在关系里寻求另一个更加高高在上的地位——自我圣洁。

之前我提到过,女性对男性有天然的评判权,这种评判会让女性在潜意识中产生对男性的凌驾和支配感。如果一个女性在一个绝对上位的时候,男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是错的,因为她作为一个黑箱可以任意地调整比赛规则。我生病的时候需要你递给我一杯热水,但是你拿错了杯子让放在床头的水很快冷掉,你这就是不够关心和细心——别不信,这是真实案例。

麦琳和李行亮的婚姻,就像是麦琳用一种软性道德绑架的方式,把他们的婚姻筹码努力抬到了她期待的那个最高点,等着有一天婚姻破裂的时候完全做空,让她自己可以获得最高程度的自我圣洁——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到最后都不理解我对你的爱——这个点是一个霸王条款,哪怕是被人指出了麦琳的行为是在束缚李行亮,她也可以为自己找到完美地借口——这是因为我爱他。


然而,最后一个底层逻辑是不太好听的——“贱人总是成对出现”。李行亮之所以接受了这样的婚姻关系,或许也是他一开始并没有“断奶”,给自己找了个妈而已。

他俩的婚姻不是再见爱人,而是要做到“再见妈妈”。

最小单位的雌竞

作者 ONO
2024年8月8日 20:48

需要说明的是,雌竞并不是单指女性之间的潜在竞争,具有女性特质的男性也会有雌竞的情形。


晚上在宠物友好的民宿吃烧烤,露天天台上除了我和老婆以及奶子(我家狗)以外,还有今天入住民宿的“四女之家”,女主人带着自己的婆婆,以及7岁左右的女儿,和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女儿。从我们落座开始,7岁的姐姐就开始疯狂“表演”——孩子有表演欲是天性,但是得看她“为什么”要表演。

我是一个擅长收集碎片信息,并推导出底层逻辑的人。所以我得知这是一个原本就养狗的家庭,姐姐对着我家狗各种“害怕”撒娇时,只有她母亲没有理解这其中的真实原因。姐姐一直抱怨狗很可怕,但是又不肯躲在远处,一个劲地接近狗,在我面前晃荡,然后不停地表演“这只狗真可怕”。但期间我并没有对她有任何的“回应”,她妈妈也不通情理地让她换一个位置落座,但是小女孩就是不肯挪位子,就是需要坐在最靠近狗的位置,不停撒娇。见我们没有任何回应,她便开始唱歌,各种无意义地唱歌,哪怕已经打扰到吃饭的人,她也仍要疯狂表演。

可惜,我和老婆依旧无视她。我甚至还把狗从靠近他的位置换到了离她更远的地方。她的表演开始收敛,因为全程没人关注她,甚至婆婆也只在关心她怀里抱着的小孙女。后来,她终于开始有了“我们期待看到的剧情”——妹妹一直苦恼,婆婆和妈妈的目光都被吸引走,于是姐姐拿着烧烤用的夹子和剪刀,“童言无忌”地说道:“妈妈,妈妈~以后如果妹妹不听话,我帮你教训她,就用这个吓唬她,跟她说,如果不听话的话,就把她的手指一根一根剪下来~”

其实“底层逻辑”很简单,这话说起来有点“不要脸”——因为我是晚上那个场域里唯一一个男性,小女孩一开始最希望博取关注的是我(看她跟母亲的亲子关系,合理推测姐姐跟父亲的关系更好,但近期父亲的关注在减少,开始转移到了妹妹身上),被我无视后(我是真的很反感女性特质强烈的人,抱歉),随后扩散到所有人。而她跟妹妹的那段对话是真心的吗?我不好断言,但她这句话里藏着的刀,或许在她长大之后,就可以磨成利刃。


另一个场景,是我在前几个月吃饭时记录在朋友圈的。

吃饭的时候,观察了一个标准的二胎男孩家庭。夫妻带着男方的母亲,和俩姐弟。

姐 弟
———奶
父 妈

姐姐大概有5、6岁左右,弟弟3、4岁,姐姐有好几个神情很像我家狗在接受命令后,等待我们给出食物的眼神——黑眼珠在白眼仁里面滴流转,斜眼看人观察大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当奶奶归位后,小女孩一直面无表情地斜眼查看奶奶,像是做错事的小狗。奶奶倒不太关注这个女孩,全程都围着弟弟团团转。

期间,小女孩试图用把海苔叼在嘴里的方式,“钓鱼执法”自己的弟弟。弟弟看见姐姐嘴里的半片海苔,伸手就暴力扯了过来。姐姐向父亲抱怨。父亲刚要教育弟弟,就被奶奶打断了魔法:“哎呀他想吃就让他吃。”

姐姐想要喝弟弟的奶茶,刚拿走,弟弟就着急推开奶奶喂在嘴边的勺子,奶奶马上教育姐姐:“你让她好好吃饭,别打扰他。”

吃饭的时候,姐姐让妈妈拿出了一面小圆镜,她放自己面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吃拉面,从各个角度观赏者自己。父亲看着手机,母亲也看着手机,而奶奶只关心弟弟。她的每一个动作无时无刻都在传达一个单一信息:“看看我看看我看看我看看我……”


这里就不做结论和推演了,免得又再“加戏”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