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在大学城偶遇蒸排骨

作者 xrspook
2025年3月17日 09:46

当年今日

从科学中心出来,要去哪里吃饭呢?还不到17点。我们回家的两条路线,一个是走小洲村,一个是走北山村,走北山村路会没那么塞,但是这个没那么塞只是相对而言。我妈觉得我们应该在回家之前先把晚饭解决了,要在大学城解决晚餐。大众点评搜出来的地方,基本都在北亭村。北亭村在小谷围的大学城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很早很早以前,在大学城开建之前,我们一大家子人曾经试过从仑头坐船坐私人的船到小谷围这边,游完吃饭然后再回去。大学城里面的那个北亭村历史悠久。从大众点评或者高德地图上看,有不少吃饭的地方,但是要选哪一家呢?

最终我选的是桥边排骨,从菜色看来应该是粤菜,但实际上店员全部都说普通话。那里是扫码点餐的。在大众点评上我看到不少的菜色,但实际上扫码出来的那些东西不算太多,于是我都不知道该如何点了。大众点评上那家店的口碑算不错,是那种附近的学生吃了还会去吃的类型。那家店就在离北亭村口不远的地方,和广大的生活区很近。

进去的时候还不到17点,里面已经有两个男生在吃了,他们吃的是啫啫煲。从菜单上看那家店的啫啫煲不便宜,相对来说他们的排骨便宜一点,从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头牌应该是排骨。据说顺德容桂的排骨很出名,而某些点评说这家的排骨也不差。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个大众上面的套餐,因为发现单点的话价格比套餐还贵。我们要了一个中牌的招牌蒸排骨,一个咸蛋黄鸡翅啫啫煲,这是他们大众上口碑最好的菜色,还要了一个猪杂枸杞汤,糖水方面分别要了一个甘蔗水和一个椰奶冻。我觉得跟其它地方最不一样的在于他们的餐具、茶位费以及白饭钱都算在了两块钱里面,所以两块钱的白饭是可以随便吃的,只是你要自己去打饭。

一开始坐下,翻看他们的菜单的时候,我有种不知道该怎么点的感觉,但是当我们下定决心要了个套餐以后,就发现学生陆续过来了,而且越来越多。有男的一队,女的一队,也有男女混搭,更有一些一大帮过来。基本上从他们上菜的方式就可以看出很多都在点套餐,因为套餐的话通常最先上的是甜品。

当排骨跟啫啫煲以及枸杞汤上来的时候,我跟我妈都有点惊呆了,无论是哪一款,分量都非常大,而且无论是哪一款,味道都不错。咸蛋黄鸡翅啫啫煲里面有玉米。我觉得那个玉米的味道简直得用惊艳去形容。因为咸蛋黄有一些沙沙的咸味,再加上玉米自己一点点的甜味,实在太棒了。至于鸡翅,我对那个没什么感觉。让我觉得惊艳的还有他们的排骨,排骨上面放了很多姜丝和葱花,估计不吃葱的人会密集恐惧症。吃了那么多年的排骨,我从来没有吃过那种味道的,我妈说她也没吃过。不知道那股味道该如何形容,用的不是豆豉,也不是蒜蓉,虽然你明明知道那应该是冻排骨,但完全吃不出冻排骨的味道。我觉得他们在腌制排骨的时候是有一手的,在他们烹饪这个排骨的时候,肯定加了酒。后来在大众上看其它蒸排骨的视频,我才发现,可能他们的排骨除了蒸以外,最后还直接连盘子放在明火上像啫啫煲那样处理过,酒估计就是在那里加进去的。普通的蒸排骨,排骨不会粘在盘子上,也就只有用明火处理过的排骨才可能粘在盘子上,而且撕下来还有一些脆脆的感觉。猪杂枸杞汤里面除了猪杂以外还有鸡肠。我妈一边吃一边叫我不要把汤都喝完,因为根本喝不完,端上来那锅汤的量估计能够四五个人喝。

吃过了这一次以后,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家店在大学城的口碑能这么的好,吃过的学生会回去再吃。

去科学中心

作者 xrspook
2025年3月16日 08:00

当年今日

周四确认周五没有人过来检查,所以这周四早上我就做了个休假申请,周五又休了一个年休假。据说这个周末会出现强对流,所以把周六的我活动就改到了周五。在周四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就已经想好周五要去哪里。准确来说在较早时候我已经想好了,要去广东科学中心,那个东西在大学城。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那个玩意的存在,但是可以想象,每到节假日一定人非常多,所以我特意选择了一个工作日,但工作日非常有可能会撞上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也的确是这样的,我跟我妈大概中午12点左右到达。场馆里面有一波又一波的学生,都是小学的。在进入到科学中心之前,要路过停车场,在那里我就看到了很多大巴车,很多大巴车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个或者多个学校组织了学生去那里,实际情况正如我的猜测。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而且有不同学校的学生。之所以知道他们的年级,倒不是因为我的眼睛非常厉害,能分辨得出来,而是他们的导游都拿着小旗子,上面有标识。

和小学生们一起在某些场馆,感觉就是很恐怖。让人觉得那些东西不被玩坏已经非常了不起,实际上也的确有很多东西被玩坏了,没有反应,电线断掉了,各种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都有。下午14点30以后,学生陆续开始集合离开,那一刻开始我和我妈才算是可以比较舒服地在那里玩。科学中心很大,东西很多,但是居然2楼的场馆跟3楼的场馆有好大一部分东西都是重复的,虽然就场馆的命名来说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实际上就是一样的实验仪器,一样的原理,为什么居然会这样呢?为什么居然会重复呢?如果要重复的话,可以在附近同时安装两个或者以上的机器,但是他们选择的是在2楼的场馆跟3楼的场馆都安装类似的装置。我不知道那些策划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很久以前我跟我妈就有想过去科学中心,但一直没有去,这一次终于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我们足足走到了下午16点多才离开,因为他们工作日是16点30闭馆的,所以我们要在他们闭馆之前离开。如果是其它博物馆逛4个多小时,几乎不可能的,通常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但是科学中心真的太大,而且要玩的东西也实在太多。虽然逛了这么久,但实际上手环显示的步数却不多,可能走得太慢了,但实际上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却感觉很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妈说吃逛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但是逛各种展览博物馆的时候就会这样。我不敢跟她说,跟她一起逛琶洲那些展览的时候,可能因为我觉得很无聊,所以我也觉得挺累,但是她是注意力相当集中,各种试吃各种买买买,所以可能她的感觉没那么明显。

我们是搭公交车去科学中心的,因为我家附近的公交站就直接有一辆车去那里。沿途把大学城逛了半圈,感觉大学城真的老了。我上大学的那一年,广州大学城开始启用。到现在为止,过去了20个年头。为什么感觉华农的那些教学楼和宿舍大概差不多还是那个样子,但大学城很多东西已经显得很旧呢?我觉得最让人觉得有点难受的是大学城的那些人行道全部都铺满了落叶,很多都在施工,于是会让人有种乱糟糟的感觉。华农不会这样,起码在我读书的时候不会这样,不会人行道上满是落叶,没人清扫。

科学中心是一个很大,也会把人逛得很累的地方,所以在去之前,吃喝都准备充足,游览时间也规划得很宽裕是必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