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微信公众号支持手机端一键注册发布文章,这是要搞啥?

作者 Maie
2025年4月27日 19:25

最近,微信又悄悄搞了个大动静!在 V8.0.58 版本中,微信开启了一项新功能的灰度测试 —— 个人微信能直接在手机上注册公众号,还能发表文章!这可在微信用户和自媒体圈子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今天的观察就来简单聊聊这件事。

要知道,以前注册公众号那可麻烦去了。得从 mp.weixin.qq.com 这个网址进入,很多人不熟悉,一不留神就点错链接。注册的时候,又要邮箱,又要身份证,还得经过各种认证,手续繁琐得很。而且发布文章,只能在 PC 电脑端编辑排版,发布之后发现错误,连修改都不行,别提多让人头疼了。所以以前的公众号,就像一个封闭又狭窄的小空间,更多是商业企业用来发布信息的地方,普通用户很难参与进来。

现在呢,情况变得有些不一样了。我们都知道,微信对圈内圈外界限分的很清楚。圈内就是微信朋友圈,它是熟人社交的私人空间,大家在上面分享生活点滴。但这几年,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为啥呢?可能觉得有些隐私不想被太多人看到,也可能是发了也没多少人关注互动导致广告流量变少。而圈外就是公众号,公众号呢由于平台限制有高价值的原创内容太少,低质的同质化的内容又太多。而微信这次允许在手机端注册发布公众号,到底是想打通私人和对外展示的空间,让大家有个新的分享平台,还是因为自身流量增长遇到瓶颈,想通过这个新功能吸引更多用户,增加流量呢?这可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记得张小龙老师那句振聋发聩的一声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同时他提出微信开放公众平台的八大法则:鼓励有价值的服务、打破地理限制、去除中介环节、真正实现系统去中心化、构建生态系统、让平台成为动态系统、挖掘社交流量场景以及将用户价值置于首位。此次微信公众号改版,是否正是对这八大法则的深度践行呢?仔细研究这次微信灰度测试的个人手机端注册 / 发布公众号功能,我们能发现微信背后有着一系列重大的战略转型趋势。

一、内容生态走向平民化
以前创作公众号内容,技术门槛可不低。得会在电脑上操作复杂的编辑软件,还得懂排版设计,对于很多没有专业技能的普通用户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但现在,微信把公众号创作流程简化得和发朋友圈差不多。不用再依赖电脑,也不用专门下载独立 App,只要有手机,随时随地都能创作内容,真正实现了内容生产的移动化。就算你是个技术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不仅如此,新用户想成为公众号创作者,门槛也大大降低了。以前申请公众号,要提交各种资料,等待审核,过程漫长又繁琐。现在呢,新用户在手机公众号上点击「发表」按钮,简单填写点信息,马上就能快速注册,瞬间获得创作者身份。从以前的 “申请制” 变成了现在的 “即用制”,这就好比以前进一家高级餐厅,得提前预约,经过各种审核才能进去,现在变成了随到随进,大大方便了创作者。

二、短内容战略加速推进
以前在公众号发布内容,得在电脑前花大量时间构思、撰写、排版,一篇文章往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这就导致公众号内容大多以长篇大论为主。但现在支持手机端即兴创作,情况就不同了。大家在坐地铁、等公交,或者突然有个灵感的时候,马上就能掏出手机,写下自己的想法,配上几张图片,快速发布出去。这样一来,公众号内容开始向 “碎片化记录 + 轻量化表达” 转型。

而且,现在公众号图文发布流程和朋友圈越来越像。以前发朋友圈,选几张照片,写几句文案,轻松就能分享出去。现在公众号发布图文也是类似的操作,这预示着公众号将和社交短内容形成协同生态。以后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像朋友圈动态一样轻松有趣,但又比朋友圈更有深度的公众号短内容。

三、平台竞争策略调整
在当下的互联网内容平台竞争中,短视频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大量创作者和用户。很多原本喜欢创作图文内容的创作者,也被短视频平台的高流量和便捷性吸引过去。微信这次通过降低 50% 以上的操作步骤(和传统电脑端发布相比),就是想把这些流失到短视频平台的图文创作者重新拉回来。

从灰度测试的数据来看,效果还真不错。灰度用户日均发文量提升了 2 – 3 倍,这充分验证了 “低门槛 = 高产出” 这个模型。当创作变得简单容易,创作者们自然更愿意去创作内容,平台上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四、商业逻辑悄然演变
随着公众号内容数量的井喷式增长,广告库存也将随之扩充。以前平台上内容有限,广告位也不多。现在内容多了,就能设置更多原生广告位,预计信息流广告填充率能提升 30% + 。这对于微信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商业变现机会。

另外,个人号与公众号深度绑定,让 “朋友圈 – 公众号 – 社群” 的私域链路变得更加通畅。以前很多人想通过朋友圈推广自己的公众号,或者把公众号粉丝引流到社群,过程很复杂,效果也不好。现在,用户可以更轻松地在这几个场景之间切换,实现私域流量的高效转化。

这次调整,很可能会引发 “小绿书效应”。啥意思呢?就是公众号既保留了深度内容的属性,又吸收了像小红书那样轻量化的体验,形成一种全新的混合内容形态。目前灰度测试数据显示,新用户注册转化率比旧流程提升了 400% ,这数据相当惊人!不过呢,新功能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内容质量管控机制还没同步更新。以前公众号内容因为创作门槛高,相对来说质量有一定保障。现在门槛降低,人人都能创作发布,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参差不齐的内容。微信接下来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得而知。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老化,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逐渐被短视频等内容分割蚕食,微信降低公众号的发布门槛,是否意味公众号生态开始缺内容了呢。但是公众号的这种形式似乎并不能很好地能够承载短内容的形态。有注意到手机端公众号图文发布入口,发布的内容呈现为小红书样式的图文布局。自从微信修改推荐算法以后,很多高质量的创作者都没法获得流量。想想看,除了时事新闻类的文章,我们在公众号上能看到的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不多。

这并不是说创作都们没有创作的欲望,而是由于没有正向的数据激励,很难维系创作者们的热情。反过来从读者来说,读者想要表达也是应该被场景激发,就是看完文章之后的互动交流,比如以前网易评论盖楼,短视频的弹幕。

总的来说,微信这次在手机端开放公众号注册和发布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调整。它让公众号的创作和使用变得更加便捷,可能会改变整个微信内容生态的格局。但是不管怎么说微信内容生态已经出现了数量和质量的短缺迹象。未来,微信公众号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家有中考生

作者 Maie
2025年4月7日 18:14

有感于网络梗而发,没有对错,仅记录当前状态,不代表任何观点,对事不对人。

清晨六点半起床
晚上九点半回房
半夜十二点还没能进入梦乡
我忙着上班,他忙着上学堂
每天起早又贪黑,饭都顾不上尝
我每天辛苦上班,也就混个肚儿圆
他每天努力上学,成绩刚过及格线

我上班不见钱
他考试不见分
但我们都在坚持
我在等他早点发光
他在等我早日发财
我们天天喊着: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可闹钟一响,你我还是忙碌牛马
我是想躺躺不平
他是想卷卷不赢

天天早出晚归迎风又冒雨
回来反锁屋里伏案继续写
看似花了大把时间,卷得很努力​
实则效率低得可怜,自律性差又没规划
做的全是无用功,自己把路给堵死​
一条道来走到黑,十头牛拉难回头
好方法自己想不出,别人的又不接受​
说了听不进,听了又不去做​
做了还不拼,这可怎么行
一顿操作猛如虎
考分不到四百五

三月报名心发慌,素质教育填报挠得头发光​
二五年来中招政策强,五大优化机会广
十种途径上高中,三大举措来护航
普高扩招,省重线取消
合并批次,志愿增加
平行志愿投档更妥当
四月二诊很重要,指标到校它定调
成绩不佳心烦恼,不知接下来怎么搞
体测对墙垒球和一千米跑要过关
平时不重视临考才知体能是座山

其实想开很简单,人生也就三大桌
出生时摆一桌,结婚时摆一桌,嘎的时候摆一桌
第一桌不会吃,第二桌没空吃,第三桌看着别人吃
幸福无关穷与富
知足才能乐呵呵
所以我们以后要记住:
该吃吃来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
每天微笑看看表,开心一秒是一秒
彼此包容多理解,谁也别去埋怨谁

(题图来自网络)

孔大壮与阿桂

作者 石樱灯笼
2024年12月18日 22:01

这个按分类的话,应该算是同人小说。


站着喝酒的孔大壮

赵家庄的酒馆的格局,与别处无他。大柜台备着热水,可以随时给收工的人温酒。

我因家就住在这附近,打小就在家旁边的酒馆当伙计。

店里长衫短衣的都有,大家都坐在店里吃酒。长衫要酒要菜,短衣则要酒要肉。每当有人点肉,掌柜就调侃:「赚这么点钱,全吃肉了。」短衣帮也不客气:「吃肉才有力气!有力气才能赚钱!赚钱才能吃肉!」

孔大壮却是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健硕,焦黄脸色,满脸皱纹,眼神却十分犀利。身穿短衫,说脏不脏说破不破,看着却又像穿了多年一般,大腿胳膊把袖腕裤腿都撑满了。对人说话也直率得很,但有时却又很高深,跟短衣帮直来直去,跟穿长衫的却不仅能之乎者也,甚至有时还会冒出几句洋文。因为他姓孔,身材粗壮,所以小名叫孔大壮,叫得太久,没人记得他原来的名字了。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大壮没读过书,年幼便四处打短工,努力营生,赶上如此乱世,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一身好体力,地主家都喜爱他来做苦力,换一碗饭吃。又幸得一次,路遇洋人打洋人,孔大壮上去逞能,竟把打人的洋人吓跑了。被救的洋人说是教堂的主簿,说是要好生报答大壮,大壮竟才转运。


茴香豆

孔大壮喝过半碗酒,座下的人便问道,“大壮,你当真认识洋文么?”孔大壮看着问他的人,很显然知道大家又想逗笑了。他们便接着说道,“大壮去捞个秀才吧?”孔乙己立刻显出一副嫌弃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听着貌似有啥深意,但完全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确是阴冷的脸。有时候还会拉住还站在柜台旁的孔大壮,表示大壮不能和他们谈天。孔大壮也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了,有什么以前没读过书时的感想?」我想,只是一个苦力,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大壮等了许久,却不见回应,只是叹了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已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大壮,大壮便专门点上一盘茴香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的碟子。大壮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娃娃们要不要学写字?」然后用手指站着酒在桌子上写了个回字。娃娃也照着大壮的办法写字,写出一个字,大壮就给发一个豆,豆子没有了,这一群孩子也都各回各家了,大壮一个茴香豆都没吃,却心满意足的把空盘子端了回来。


赵家丁

一日,街上大乱,掌柜的叫我去门口看是如何,我刚走下台阶,就见孔大壮正举着一个巨大的扁担砸向一个逃跑的男子。

「在让我看到一次,我就打断你的腿!」孔大壮如此大吼着。

掌柜的竟也出来看了,竟径直走向孔大壮,一把拉住,「你怎么能打赵家丁啊?他可是赵老太爷家的家丁!你怎么惹得起的啊!」说罢竟把孔大壮拉入了酒馆,赵家丁见状就此跑得不见踪影。

孔大壮竟在酒馆坐下来,巨大的身高配上巨大的扁担,坐在狭窄的板凳上,显得突兀。「我正在赵老太爷家做工,那厮竟当着众人的面调戏吴妈,我忍不得!」

掌柜竟端了碗酒过来,「消消气。」

不大一会,阿桂竟来到店里。


阿桂

没人知道阿桂是什么身份,一贫如洗,无家无业,大家只知道他住在山上的寺庙里,平日只给人家做短工,赚了钱,却只能吃饱肚子,不吃酒肉不见赌,不知道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就是一直很穷。

每当有人问他叫什么,什么身世,他只敷衍「先前阔」和「我的儿子会阔多啦」,可见是真话一句不讲。加以他进了几回城,该是见识高,便更该是自负,却越越卑微,实在是看不懂。

阿桂很少来酒馆,简直是稀客。「你这祸事,六尺的大个头跑得真快。赵家丁那厮竟然还能跑掉。我在后面追,实在是追不上你们。」阿桂气喘吁吁,竟端起掌柜的给大壮的那碗酒喝了起来。

喝完酒,阿桂对大壮说:「赵老太爷叫你回去。」


秀才和假洋鬼子和洋人

赵家丁说是被赵老太爷赶出来了。

孔大壮成了赵家的长工。

赵府大公子却说要办学问,四处求人,洋人。孔大壮竟把赵大公子介绍给了洋教堂。没过几天,赵大公子竟把辫子剪了。

得了,赵秀才成了假洋鬼子了。

阿桂却还是那一副模样,只在庄上做短工,偶尔还会去城里,回来时经常带着大包大包的好货,在庄里卖上好多钱,却并不见他日子有变好。阿桂还是那一副模样,唯独来酒馆次数变多了一些。阿桂会小曲,有时边喝边唱,店里更加快活。

「君子固穷」,阿桂如此说到,「好像这词不是这么用的」。


断腿

某日,店里突然有声音说:「赵家丁的腿被人打断了!现在是个跛子」

孔大壮竟十分兴奋:「阿桂打的!」

店里突然就热闹起来了。

孔大壮竟又点了一碗酒,边说边喝。

「那厮,当时调戏吴妈不成,被我满街追着打。学尖了,竟然搞偷的,去了山上的尼姑庵,想要欺负小尼姑,却忘记阿桂家就在庙上,撞了个正着。别看阿桂那人小,打起来真不含糊,竟然把赵家丁的腿打断了!」

这次掌柜的却没去阻止大壮,却躲在柜台里偷笑。

「他姓赵?他也配姓赵?」

店内外再一次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秋风

孔大壮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邻里的小孩冒出来,问大壮是否许久没来了,掌柜的却也一愣,忽然说,「大壮长久没有来了」,随即却把茴香豆端出来给小孩子。小孩子却不肯接。掌柜竟然叫我教小孩子学写字。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啊?」

「赵老太爷家里前些日子遭了抢,赵跛子带着几个洋人冲进赵家大院,当场把大壮抓了现行。」

「后来呢?」

「赵跛子逼着大壮写服辩,大壮一不跪二不写。」

「再后来呢?」

「当场打折了腿!」

「打折了怎样呢?」

「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掌柜也不再问。

「听说阿桂上次进城后就再也没回来。」


初冬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在我还发愣之时,掌柜的竟过到柜台:「你怎么敢的啊!」


这一回是现钱

这一男子,上身披着一件破旧的夹袄,头上带着一个破败的帽子,声音低沉。

掌柜:「所有人都在找你,你怎么敢的啊!」

男子:「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听罢,端出两碗酒,一碟茴香豆。

男子并未付钱,却掏出一个包递给掌柜。

掌柜小心翼翼打开包,往里面看了一眼,又把包重新系上了。

掌柜的又拿出两块布,把茴香豆分成两份,一块布包一份。「你去赵老太爷家一趟,把这份茴香豆送过去。再去一趟教堂,给他们的主簿。」


人去

到赵老太爷家门前,偌大的园子,在门外却感受不到一丝生机,只是一个伙计开门,打开小包看到茴香豆后,付给我几枚铜板。

又到教堂。主簿看到茴香豆后,付给我几枚铜板,上下左右比划,嘴上念叨些什么,然后竟然开始收拾起来了。

回到酒馆,把铜板交给掌柜。

掌柜却又把铜板递交给我,然后开始在那算账。

「明天起就不用来做工了,我准备回老家了。」

忽然又说:「不要跟别人提起,今天阿桂来过。」


包好

深冬。

酒馆停业也有好一段时间了。在家百无聊赖。

忽然邻居的小孩来砸门。

「大妈!大妈!有了!有了!包好!包好!」

我去应门,小孩才发现敲错门,转头又去砸邻居大妈的门。

「大妈!大妈!包好!包好!」


酒醉不快活

我跟着人群来到了菜市场。

上面站着的竟是赵跛子。

而下面跪着的人,身高足够6尺,全身青黑,头上带着个大黑罩子,看不到脸。僵硬在那里,身上的衣服也已经烂了,一动不动。

赵跛子在上面吼着什么我听不清的话语,只听到什么「篡夺」「革命党」「不知悔改」,然后砰的一声,如似炮仗一样的巨响。人群中酒醉似的喝彩,听起来却并没有酒馆那时的快活。

或许枪毙并无杀头那般好看。


描红纸

回去的路上,邻居的小孩跟在我后面一起回来。

脑子里竟然在回想当初在酒馆做工时听过的小曲,但自己却一句也学不来。

路边有卖描红纸的。花了钱买了些,塞给邻居小孩,问他是否识得这些字?

小孩说识得:

「上大人孔乙己」

The post 孔大壮与阿桂 first appeared on 石樱灯笼博客.

节假日调休何时修?

作者 Maie
2024年4月28日 16:19

近日“五一其实只放一天”全网吵翻了,针对节假日调休是否应该取消引起了媒体和网友的讨论和共鸣。Maie 从个人遇到的情况来看,觉得这调休确实可以改一改修一修了!

节假日调休是怎么来的

1999 年十月,为提振经济刺激旅游消费市场,第一个调休凑整的国庆“黄金周”登上历史舞台,到今年已经伴随着国人度过了 25 年的时光。

当然这个“黄金周”不是说人人都能挖到黄金都能赚钱,实际上是一部分人消费,一部分人赚钱,是“黄金”的转移,是不同阶层代表的利益格局分配。调休这一制度避免了节假日与周末之间间隔 1 个工作日,造成“节假日碎片化”的情况,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积极的。

 节假日调休带来的问题

尽管调休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避免节假日碎片化,但随时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种调休制度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增加了心理压力,调休制度并未真正带来休息,反而加剧了工作与生活的失衡,降低了休闲质量。主要弊端如下:

  1.  工作时间更长:调休安排并未实质增加假期总量,而仅是通过调整工作日与休息日的顺序来拼凑长假。导致原本的双休日变成了单休,甚至很多时间需要连续工作六天,这种为了调体而“凑假”模式让大家感到不满。
  2. 休息时间更少:尽管调休看似增加了假日总数,但实际上并没有增加真正的休息时间,反而因为调休而减少了休息日的数量,使得连续几个星期都是“单休”。别人问你听说你们五一又放五天,你该怎么解释只放了 1 天。
  3. 打乱了正常外出办事的节奏:比如按正常时间去政务大厅、医院等地方办事,结果到了才发现遇上节假日调休,白跑一趟。
  4. 打乱了正常学习生活的规律:这个经常遇到吧,本来定好的闹钟赶上周末调休没响。想周末睡个好觉,忽然想起还要上班。
  5. 增加人力资管理行政负担:国家和企业都要专门的人员来规划管理调休。
  6. 影响生产效率与团队协作:频繁的调休可能导致工作流程中断,项目延期,以及工作量分配不均,影响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
  7. 交通拥堵:集中调休休假还引发了景区和高速交通拥堵、旅游景点人从众、酒店价格飙升,以及非旅游正常回家买票难、花钱买罪受等”黄金苦旅“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会让人望而却步,宁愿选择“宅”在家里。其实还是因为经济不好,穷人玩啥呀,不搬砖就没钱,不干活就没饭吃,休得超长越不心安。生活在底层的未富先衰的中年劳动人民,上有老下有小,即便能在大假随心安排出去游玩,也不要统一一个时间出去好不好。

拭目以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谁规定假期一定要出行?就不能躺着吗?” 年轻人更加渴望拥有自己手中定义假期的权利。优化节假日安排,减少”功利性“的调休,增加”人性化“的假期,优化带薪休假制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提升国民幸福感和社会整体福祉。连央媒都呼吁将调休选择权交给劳动者,不如就革新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