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5月16日首页

借助AI快速开源了三个小工具: 写代码越来越像做产品了, AI 真把我宠坏了(Vibe Coding)


程序员的未来?Vibe Coding + AI 一起上!

借助 AI 快速开源了三个小工具

最近,我利用 ChatGPT-4o 和 o4-mini 快速开发并开源了三个小工具。起因其实很简单——每次想转换 YAML/JSON 或进行 Base64 编码时,我总是得去 Google 搜索在线工具。时间一久,我不禁开始思考:既然每次都要用,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实现一个呢?正好我也在学习 React,把这个过程当作练习岂不是一举两得?

于是我开始“扮演”产品经理,向 ChatGPT 提出需求,它很快就为我搭建好了基础框架。包括项目结构、CI 工具(单元测试、ESLint——后来我换成了 Prettier)、README 文档,甚至是 GitHub Actions 上的自动化测试和部署流程,全部一气呵成。

这几个工具都部署在 GitHub Pages 上,开源、带测试、写了文档,虽然小巧,但功能完整,不需要自建服务器就能稳定运行,部署成本几乎为零。

YAML/JSON 转换工具

用于在 YAML 和 JSON 格式之间进行双向转换,支持美化和压缩,简单直观。

yaml-json-converter 借助AI快速开源了三个小工具: 写代码越来越像做产品了, AI 真把我宠坏了(Vibe Coding) ChatGPT (OpenAI) 人工智能 (AI) 小技巧 程序员 程序设计 编程 资讯 软件工程

Yaml/Json数据格式转换React小程序

Github开源库 | Github Pages在线工具

Base64 编码/解码工具

支持文字和文件的编码解码操作,可以将文件内容直接转换为 Base64 字符串,或者反向解析恢复文件。

base64-converter 借助AI快速开源了三个小工具: 写代码越来越像做产品了, AI 真把我宠坏了(Vibe Coding) ChatGPT (OpenAI) 人工智能 (AI) 小技巧 程序员 程序设计 编程 资讯 软件工程

Base64编码解码React小工具

Github开源库 | Github Pages在线工具

ROT47 混淆工具

这是一个轻量级的字符串混淆工具。ROT47 的特点是“加密两次即为原文”,类似于异或操作,适用于简单场景下的信息模糊处理。

rot47-converter 借助AI快速开源了三个小工具: 写代码越来越像做产品了, AI 真把我宠坏了(Vibe Coding) ChatGPT (OpenAI) 人工智能 (AI) 小技巧 程序员 程序设计 编程 资讯 软件工程

ROT47 Cipher文本混淆React小工具

Github开源库 | Github Pages在线工具

程序员的门槛正在降低

AI 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现在生成代码的质量不仅更高,出错率也更低。即便出错,只需将报错信息交还给 AI,它就能分析并修正。程序员的角色正在转变:与其说是手工写代码,不如说是理解需求、与 AI 高效沟通,并拼装整合它给出的解决方案。

对我来说,项目最初的搭建一直是拖延的主要原因。ChatGPT 正好擅长这一环节——自动生成 boilerplate,让我几乎能“秒启动”一个新项目,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

我已经养成每天使用 AI 的习惯,甚至已经很少再使用 Google 搜索。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直接问 ChatGPT,不仅快,还能一步到位解决问题。

Vibe Coding:AI 驱动的编程方式

Vibe Coding 这个概念今年特别火,核心思想是“用氛围编码”。也就是说,程序员不再执着于每一行代码的细节,而是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让 AI 来实现代码的生成、重构与调试。

Andrej Karpathy (2025)

TLDR;Vibe 编码是一种新兴的软件构建实践,它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你想要的内容 – 然后让 AI 处理代码和测试。
TLDR; Vibe coding is the emerging practice of building software by describing what you want in plain language – and letting AI handle the code and test.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倾向于这种方式。遇到 bug,第一时间就将错误日志扔给 ChatGPT 处理。虽然效率很高,但也让我逐渐失去了深入思考和调试的乐趣。

现在还有很多支持 Vibe Coding 的工具,比如 Cursor,或者在 VSCode 中配置 AI Agent。你只需告诉它“我要实现什么”,它就能完成代码编写、框架搭建,甚至进行模块拆解和逻辑优化。而你要做的,仅仅是审查和接受它的建议——这不就是产品经理的工作吗?

初级程序员的挑战与机会

AI 工具的普及正在重塑编程的边界,传统“照着教程敲代码”的模式已经远远落后。未来,初级程序员面临的挑战不再是“学不会写代码”,而是“不会用 AI”。

想要不被淘汰,最重要的是掌握如何高效地与 AI 协作,提升自己的系统思考与设计能力。AI 是强大的助手,但人类的洞察、判断和创造,依然无可替代。

未来属于那些善于利用工具、不断精进自己思考能力的人。也许“写代码”的定义正在改变,但“解决问题”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AI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执行力和创造力会更加重要。软件工程师需要懂得怎么用AI来干活拧螺丝(开发/调试/解决问题)。感觉程序员的门槛瞬间变得好低,只要懂得看懂AI生成的代码,懂得基本的软件工程就可以了。

ChatGPT 可以拿来做什么?

ChatGPT 通用人工智能

Grok 3

字节/豆包/AI

英文:From Idea to GitHub Pages: Building Tools with AI and Vibe Coding

本文一共 1266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借助AI快速开源了三个小工具: 写代码越来越像做产品了, AI 真把我宠坏了(Vibe Coding).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借助AI快速开源了三个小工具: 写代码越来越像做产品了, AI 真把我宠坏了(Vibe Coding) ChatGPT (OpenAI) 人工智能 (AI) 小技巧 程序员 程序设计 编程 资讯 软件工程
The post 借助AI快速开源了三个小工具: 写代码越来越像做产品了, AI 真把我宠坏了(Vibe Coding)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特朗普加关税的公式竟然是EXCEL里弄的? 这两天中美关税大战越演越烈,据说,特朗普加关税的计算方式竟然是直接在EXCEL电子表格里弄的,具体如下: 其中 I 是 Import,进口;E 是 Export 出口。 优美又实用的公式家族又添新成员 勾股定理: 欧拉恒等式: 牛顿运动定律: 爱因斯坦质能等价公式: 特朗普的“互惠关税”公式:,其中 I...
  2.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3. 测测你的幸运 – Linux Fortune-Teller LINUX 下有很好很好玩的命令,之前已经介绍过: figlet, rig, curl. 现在推荐另一个 命令 fortune 是用来随机显示一段(句)话的.fortune 在英文里就是幸运的意思. 这个命令可以不需要 参数 如果没有 可以通过 apt-get...
  4. 教娃编程有趣的瞬间 vlog视频集合 教娃700天:写在教娃编程700天, what’s next?。有很多有意思的瞬间记录一下,持续更新。 和孩子一起打闹,学习,成长。 教娃编程孩子有趣的瞬间 vlog(Day 641) 娃说我不够 Senior(Day 701) Bro.. I thought you’re like...
  5.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6. 用 SB2000 的 FBASIC 计算圆周率后80位 英文同步 SB2000 的 FBASIC 是浮点 BASIC 的意思, 就是说可以用在计算一些数值,高级计算机.今天我们还测一下它的计算性能,之前大概知道很慢.. 计算圆周率有很多公式,收敛度不一样, 我们挑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比较容易实现的..比如这个: 在SB2000上,80位要算5 小时; 40位1个小时; 20位几分钟, 真得很慢....
  7. 推荐一款 CHROME 插件 – Wappalyzer 这个CHROME浏览器插件很方便的可以让你知道当前标签页里的网页 有用到哪些 技术. 你可以用它来检查是否插件正常工作. 1. CLOUD FLARE CDN 2. ADSENSE 3. GOOGLE ANALYTICS 4. Gravatar...
  8. 你要找什么样的老婆? 找媳妇的标准 昨天和网友在剑桥面基, 网友奔现, 他从爱尔兰过来, 小我12岁, 就聊到了找对象的标准. TLDR; 找老婆不要(只)看颜值, 而要注重性格, 为人处事和顾家等更重要的品质, 当然性和谐也很重要. 在当今社会, 人们对于找伴侣的标准有所不同. 有些人认为颜值是最重要的, 因为外貌吸引力可以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愉悦, 这是人的本性,...
昨天以前首页

瓦里奥大陆2:被盗的财宝

作者 大致
2024年6月14日 23:56
Z2FtZV8wMDAwMDAwMDE1MDI2LmpwZw==
原名:ワリオランド2 盗まれた財宝 / Wario Land 2 别名:瓦力欧大陆2 / 瓦力欧乐园2机种:GBC厂商:任天堂类别:ACT发行年月:1998-10耗时:55
Wario_Land_2_131
在我的游戏生涯里,这是款命运多舛的倒霉蛋。这个游戏的通关画面,我已经等了快25年。
1999年从汤球球手里盘来二手GBC的时候,他打包给了我两盘卡:《R-TYPE》、和《勇者斗恶龙怪兽篇》。不久之后我又自己买了两盘,正是本作《瓦里奥大陆2》和《口袋妖怪银》。
大部分时间在玩银了,但本作也没少玩。不幸的是,GBC和这4盘卡不久之后就丢了。丢的时候打了十几关吧。
Wario_Land_2_137

实机丢了,就在模拟器上找回来。2001年的GBC模拟器已经相当成熟,作为GBC首发游戏的本作当然不在话下。
又打了20多关,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寝室的PC,硬盘挂了,啥都不剩。于是心灰意冷,这一扔下,20多年就过去了。
Wario_Land_2_089

有实体卡的时候,因为资讯的不完全,担心一旦错过关卡中的秘宝和关卡末的拼图之后没有后悔的机会,故而玩得叫一个步步为营,每关拿不到秘宝和拼图就立刻软重启。
实际上我是被没有选关这件事吓到了。这一作有5大结局。只要打到任意一个结局,就可以像一代一样开启选关画面,一次一次地陷入刷金币和秘宝的桎梏之中。
Wario_Land_2_127

本作故事承袭前作,说的是瓦里奥盖好了城堡之后,每天宅在城里呼呼大睡。结果某日遭了贼,前作的BOSS,长得像茉莉公主的那个女人带了三个枪栗,把瓦里奥的钱给偷了。瓦里奥睡醒后勃然大怒,奋起追回财产。
Wario_Land_2_017

本作的秘宝固定成了“神经衰弱”小游戏,而金币的左右也变成了开启隐藏关和过关后换取刷碎片的机会。于是在可以任意使用SL大法的模拟器上,过关变成了简单的找秘宝和隐藏分支,前作中拼老命挣钱为了达成完美结局的动力不复存在。不使用SL大法?臣妾做不到啊!
Wario_Land_2_099

窃以为本作的耐玩性是不如一代的。虽然瓦里奥有多种新变身以及不死之身,但“变身不能出门”这一特点,使得变身的乐趣大大降低。有变身的场景,唯一要判断的就是要利用变身找隐藏门还是个干扰条件。而限于GBC的机能限制,场景不可能很大,所以变身的谜题设计也就只能流于表面表面了。
唯一眼前一亮的“变身”是“金币钓人”,第一次遇见的时候不由得大呼我艹。
Wario_Land_2_033
Wario_Land_2_027
Wario_Land_2_029

BOSS有些敷衍,一小半的BOSS沿用前作,还有一百倍枪栗出现了多次,颇有些缺钱的感觉。
Wario_Land_2_011
Wario_Land_2_015
Wario_Land_2_069
Wario_Land_2_079

隐藏门的设置也比较单调,大部分是通关开关改变地形达成。而秘宝的数量虽然从15个增加到了50个,却鲜有留下深刻印象的谜题。
Wario_Land_2_117

5大分支剧情也差不多。不过是在不同的场景追上金币小偷,把钱抢回来而已。5个BOSS特色也不很鲜明。
Wario_Land_2_045
Wario_Land_2_047
Wario_Land_2_059
Wario_Land_2_065
Wario_Land_2_073
Wario_Land_2_083
Wario_Land_2_095
Wario_Land_2_097

倒是城堡内分支路线的进入方法有点脑洞:游戏开始的时候瓦里奥听到闹钟响之后,只要不起床(不按任何按键),就可以进入隐藏分支了。
Wario_Land_2_057

每种结局的通关画面都差不多。收集全部秘宝和地图碎片后倒是会出现一个非常俗烂的特殊画面。
Wario_Land_2_109
Wario_Land_2_103

5大结局都看完之后,会出现最终的隐藏关。
隐藏的最后一关,是我最讨厌的类型。是容错率很低的动作极限操作。包括变态的加速后下蹲,变态的加速后高挑,变态的跳起后拉右立刻拉左,变态的踩敌人高跳。其中有个连踩敌人9次才能跳过去的大坑,我可是足足跳了三个小时,左手拇指都快脱臼了。
Wario_Land_2_121
Wario_Land_2_129

两年以后,与React道别

作者 KotoriK
2022年12月22日 17:56

Photo by Alex Kubsch on Unsplash 雪猫社从来都少不了折腾。 先是雪先生要求加的表情包FacePack,然后又为了精确统计浏览量连了GA桑的API。之后,因为小图片不能放大看,又加了点击放大图片(Sakurairo里面更喜欢叫灯箱)的simple-img-modal,还为了显示EXIF加了EXIF读取功能。而驱动这些的,自然是前端脚本。 最开始雪猫社的这些附加组件都使用了React作为框架,现在回头看,这并不是一个很匹配我们的使用场景的选择,最直接地体现在React框架给我们带来的重达100kb的额外脚本上。这个大小的脚本会严重地拖慢我们的脚本解析速度,带来性能影响。但其实这也是当时无奈的折中之选:与React 16.x同期的Vue 2.6.x 包大小也要90多近100KB,虽然比React可能小20/30k左右,

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