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
我最早接触到科研论文是大三申请博士的时候,听说有一些文章挂名,会更容易找到国外的组愿意接受自己。所以我找到本科所谓的“导师”,导师跟我说发论文很简单,我暑假就留下来帮硕士师姐洗了瓶子,当然结局是没论文。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我是不可能在那得到什么论文的。
后来我进了博士的组,我向日本人教授急切地表达了我需要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这样才能回国找到好的教职。老师回答我:USJ去了么?箕面瀑布去了么?刚来日本要好好玩一玩啊。我的第一篇论文写了一年半,我甚至为了这个论文和老师吵起来,为什么迟迟不发表?我的副教授,小导师,把我拉到办公室:发表可以,现在只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的数据是真的么?
我气的跳脚,做了三年,你天天看我周报月报的,数据真的不能再真了,想什么呢?
第一篇论文经过副教授精心修改以后发表了。在那之后,我又有了些论文,有的甚至只写了一周。还有的,写完递交给老板,老板几乎没有改动就提交发表了。
我曾经因为嫌弃日本的文章慢,档次低,也来美国追求过大的论文,得过Nature Communication 的大修意见,虽然修完以后拒稿了。所以在学术论文上我有了些自己的见解。
我开始慢慢搞懂了,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钱才是魔术布下面的把戏。科研行业里面,论文就是魔术布。如果盯着布,是没有办法搞懂魔术的,因为魔法不在布上。
杂志的编辑一般都是做得好的组的老板,为了避嫌,不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那么他们在哪发呢?编辑们一般在更高级的杂志上发。
有些组经常发最顶尖的杂志,他们一般是又拿项目又发论文,钱和文章双修的组。非常容易理解,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需要大量投入。即使有了好的现象,一个工作要想做的很清楚,需要大量的实验,也是钱堆出来的。这些组里出来的独立开实验室的子弟,往往就可以发在第二档的子刊上,他们同时做次一档杂志的编辑,筛选符合自己想法的文章发表。
虽然论文数量庞大,也有异数,但是总体来说就是个自上而下的结构,传承了金字塔顶端的组的意志。那么问题来了,顶尖的组在做什么课题?当然是资金愿意支持的课题。
美国有三大科研经费机构:NSF,DOE, NIH,对应着基础科学、工程、医疗。机构每年会放出很多项目,就像悬赏一样,不同的组会揭榜领钱做相关项目。
这样就很明确了。这个系统内的文章其实主要受资金的指挥。整个论文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论坛,讨论着美国政府最关心的议题,有的被标记为精华置顶帖,而更多的则是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补充贴。
如果日本的科研以论文为导向,那么整个日本的学术界就在给美国政府打工。诚然,美国放出来的议题确实重要,但是很多的是对于美国重要,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况且,尚有很多美国政府不允许发表论文,暗中进项的项目。凡是参与这些项目的人,就会表现为:没有论文可以证明自己的学术成果。于是他们只能一直做这种秘密项目,或者离开科研界。
所以日本政府怎么才能摆脱美国对于科研界的管控呢?这也是日本的很多教授致力于的事业:创办自己的杂志。日本政府也应当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发布项目经费。这中间会有很多腐败和结党营私,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总体而言对国家还是有很多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