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4月4日首页

小破车第三次测试成功

作者 xrspook
2025年4月4日 08:32

当年今日

在开始小破车第三波测试之前,其实我不确定即便我已经做了两种加固,到底有没有效果。能不能冲出新港南路?我没有十分的把握。出门的时候我把梅花扳手塞到了裤兜里。起码万一真的发生了掉链,我仍然可以把链条挂回去以后,然后后轮螺母松开,然后张紧再拧紧。我个人觉得第二次张紧螺母链条的时候,已经装得比较紧了,当我用扳手去敲的时候,基本上是不怎么晃动,但是当我把螺母上紧了以后试了一下,好像那个链条没有我一开始张紧的那个时候那么紧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之所以我对第三次没有完全的信心,是因为这么个现象。既然我只是踩了几圈几十米,那个链条就已经不像我刚张紧的时候那么紧绷,我把车踩出去,经过那么高频的震荡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这一次,冲出新港南路我没有选择正常方向的车道。出去的时候,我踩的是反向车道,回来的时候,踩的是正向车道,也就是说,我完全避开了深粮物流、水泥厂、新港码头以及国丰门口的那些路段,,但即便这样,我依然避免不了宏远汽车的那一段。出去的时候是晚上,其实是有风险的。又或者说无论是正向反向都是有风险的,因为路上都是飞驰而过的大货车。因为路面凹凸不平,虽然我已经尽力控制车把,但万一失控了呢?这就是很危险的原因,如果路是平整的,我觉得这个风险不大,但因为路是凹凸不平的,如果外加车的不确定性,我就很危险了。要离开新港南路,除了11路车,那就只能用4个轮的车。我不知道那些开电动车上下班的人到底什么感觉。相对汽车来说,那肯定要便宜一大截,但关键是,他们不觉得有点心有余悸吗?尤其是下雨天、尤其是天黑的时候。

第二次冲出新港南路,经过深粮物流门口的时候,我正在加速,我想飞快冲过那一段。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到那些很糟糕的路段,我采取慢慢来的策略,之前之后可以加速,到那段路,基本上不怎么用力,甚至只是停着让车溜过去。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谈不上要拼出什么样的速度,在这种路况下,安全是最重要的。

我终于安全地冲出了新港南路,到达了新沙路的单车径那一段我感觉真的是飞上天了。那条单车径实在太好骑了,真想那永远都不要结束,但偏偏中间又有一段封住了,围了一点点大车的路出来,让行人和单车走,我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这路才刚修好没多久,为什么又有这一出呢?

我的计划是骑到漳澎文化广场,应该是5公里,但实际上还不够,因为前面有个电动车打横着要掉头,把路挡了,所以我就直接在那里结束,然后折返。回去的时候天黑了,我只能更小心翼翼,走在滨江左岸的那条路上的时候,我更加小心,因为有些上坡下坡很急,甚至你可以称之为断头。理论上那应该是一个斜坡,但实际上那跟一个台阶没什么区别。回去的时候我没有完全走新沙路,而是走了一段可以说大概和新沙路平行的路。直到富民路,我才转出去。这样的好处是我避开了新沙路单车径围蔽的地方。

再次回到新港南路,那是一个必须冲起来的节奏,因为车就在后面。要不跟着大车,要不跑在大车的前头。我没觉得我冲得很疯,后来从是FR255的数据看来,那一段我冲得挺猛的。

最终,小破车的第三次测试成功完成。我完好无缺地回到了单位,小破车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朋友说如果链条张太紧了,踩下去的脚感会很重,但我没这种感觉,任何时候都没有,平路的时候没有,上坡的时候也没有。反倒是在新沙路的单车径上飞驰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我把座位调低了一点,所以我没办法用前脚掌放在脚踏上,而是把脚弓放在了那个位置,速度太快的时候,会有种快要抽筋的感觉。如果发力点是对的,如果那是动感单车,根本不会有这种事情。

户外单车很刺激,但也很危险。

5 Ways to Make Your Word Document Easy to Navigate

作者 Tony Phillips
2025年4月4日 06:00

A Word document that is difficult to navigate is pretty much useless, even if it's full of amazing content. That's why you should take some time to ensure people (including you!) can easily find their way around your work without losing patience. Here's how you can do just this.

昨天以前首页

How to Fax a Document From Your iPhone, Android, or PC With Municorn Fax

作者 Sponsored
2025年4月3日 20:00

Not many of us still have printers in our homes, but even fewer of us still own the ultra-antiquated fax machine. This relic of the 80s and 90s used to be a standard form of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and could be seen in pretty much any office. It may feel like this method of sending information has gone extinct…until you’re asked to do it.

Elegoo Centauri Carbon Review: There's No Reason to Buy Anything Else

作者 Sydney Butler
2025年4月3日 18:00

The Centauri Carbon is one of those rare market-disrupting products that makes you re-evaluate every other product it competes with. The Carbon would be an excellent product at twice the price, which makes it almost unbelievable that Elegoo is offering so much, for so little.

第二次张紧链条

作者 xrspook
2025年4月3日 08:54

当年今日

不知不觉之中,我跟修单车这种事情干上了,实际上我也没修什么,就是只是在折腾那个链条而已。估计让我真的发狂的是那个刹车,无论是前轮的钳刹,还是后轮的抱刹。如果那两个玩意真的出了状况,我就真的要请大师出马了。

上周三小破车的第二次测试,还不到600米,在深粮物流门口就挂掉了。我知道肯定要把单车的后轮螺母重新松开,然后再次把那个张紧螺母调紧,但我实在没什么时间了,因为周四晚上就得离开,周一又遇上一个月末日,周二是固定的跑步,所以我也就只能周三去进行这个维修。维修到底要花多长时间呢?之后我还能不能进行第三波小破车测试呢?还是说如果维修完毕以后,天色已晚,我也就只能把小破车放在那里,等一周再去做测试。为什么我要这么坚决要进行这个测试呢?因为掉链了第1次,掉链了第2次。这两次以后,我看了很多,问了很多,想了很多。因为这些很多,我就有一股劲,我觉得在知识层面,我已经积累得足够多,所以我必须在实操的时候把这个体现出来。

第二次掉链之后我入手了一个15的呆头扳手。之前那个呆头扳手是双头的,一个13一个15。现在我确认我要的是15,之所以要买一个新的呆头扳手,是因为之前那个不知道什么东西配过来的实在太短了,不好发力。我的技术又太差,用活扳手的话很难卡得紧那个螺母。卡不紧那个螺母又强行发力,最终结果就是螺母被我搞滑丝了,试过一两回以后,我已经不敢继续下去,因为一旦滑丝,把那个螺母搞变形了,即便梅花扳手到了,也没有用武之地,因为螺母已经不是螺母应该的样子了。这次买的梅花扳手,我图便宜,所以就选了一个短了两厘米的。15的扳手一边是开口的,另外一边是梅花的,梅花扳手更好发力,但我不确定那个螺母是不是已经被我搞变形了,梅花扳手能不能套上,结果发现梅花扳手实在太好用。开口的呆头扳手有时我也会害怕,没卡好,卡歪了,但是梅花扳手,完全没有这种焦虑。之前我觉得我已经把后轮的两个螺母尽力锁到最紧,但结果梅花扳手套上去以后,几乎可以这么说,比较轻松地就把它们给拧下来了。所以这是不是得出一个结论,之前的那个小呆头扳手的确没办法让我使出足够大的力气把螺母上紧。

除了入手新的呆头扳手以外,我还入手了几个M10,1毫米牙距的法兰螺母。收到那个法兰螺母的时候,我觉得那要比现在自行车轴上的那两个短一点。我不确定自行车上的那个到底是9.5还是10。如果是公制的话应该是10,这个小破车的轴为什么要搞个英制呢?从这个层面考虑的话,不应该用9.5。新买的那几个M10螺母法兰螺母是不锈钢的。我没想过要替换掉原装的螺母,我知道原装的螺母外面还留了一段螺柱,我打算在那段螺柱上套上新买的不锈钢N10法兰螺母。双重螺母的话可以让螺母松开的概率降低一点点,但前提是我买的M10螺母是合适的。如果那根螺柱真的是M9.5。估计我这个M10的螺母只会制造更大的松动风险,颠两下估计就下来了。

跟第一次张紧链条相比,第二次我就显得比较轻车熟路了。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把张紧螺母上紧了以后,我就用活扳手敲了一下链条,感觉那个绷紧的状态的确是要比上次好些,从那个张紧螺母进深的幅度看来,比上一次又拧进了大概一个螺母的位置。

把链条张紧了以后,我拍了视频给网友,但是不巧,他估计又没空给我答复。我把可以做的都做完了,发现还不到18点30,所以我就拿了个衣服,开始进行小破车的第三次测试。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Turn Any Website Into a Standalone App with Nativefier (and Why)

2025年4月3日 01:30

Mobile apps have become a way of life since the dawn of the smartphone era. However, you'll find far fewer offerings in the way of native applications on your actual computer. Fed up for years, I've found peace in using Nativefier to create apps out of my most used sites.

19点多就结束了

作者 xrspook
2025年4月2日 08:09

当年今日

3月的月末,老天爷非常给力,晚上19点出头,省储的业务就结束了,但实际上那个时间估计中转的业务也结束了,但是业务科室的人在接近20点的时候才把数据发出来。只要我确切知道省储的业务结束了,我就可以开展我那一系列的操作。虽然有些还是没办法做彻底,但起码很多都已经可以做了。接近20点,同事把数据发出来的时候,省储大部分的东西我都已经完成了,所以到晚上21点多的时候,我就可以悠闲地去拿原始凭证。之所以要晚上去拿,是因为据说第二天早上9点就有人过来做一个省储入库确认的操作。账本早就准备好了,但是因为涉及那个东西的报表要等待其它业务结束才能一并报出,所以报表没办法提前准备,也就只能等待月末的作业全部结束了,才能把报表弄出来。之所以要晚上去拿单,因为第2天再去拿,早上8点上班,9点之前就要准备好东西,这有一个多重签名盖章的过程,任何一个签名接不上卡住了,要在9点之前准备好一切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要处理这一切,原始凭证我肯定会最后才去拿。这样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我自己,还有中转业务的那些凭证。我不确定最后那一天作业什么时候才结束,但在我搞定了大部分是事情以后去拿原始凭证,是我一开始就已经计划好的。幸好月末最后那一天没有出船,所以我不需要去更远的地方去拿凭证。于是这也带出了一个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那些凭证不是他们交给我,而是要我主动去拿呢。那个叫计量中心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个地磅房,之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抗拒这个操作,是因为我觉得走走更健康,下雨的时候特别厌恶除外。办公楼跟宿舍几乎可以这么说,是连体的,饭堂也连在一起。每天如果只是三点一线,基本没什么路走,哪怕即便现在所有上下楼我都是走楼梯,但这也没有多少步数,所以去拿个原始凭证,我觉得这个散步挺好的。虽然这个散步其实也没多少路,但是走走总比完全不走好。有时我会故意制造一些机会,到处走走。我一直都不觉得,一天到晚都坐在办公室很幸福,我觉得一直坐在那里,跟坐牢没什么区别。夏天的时候出去可能走一走就一身汗,但现在这个季节,很适合出去外面走走,晒晒太阳,吹吹风。一直窝在那个压抑潮湿的室内,人会发霉的。

虽然说老天爷给力,晚上19点多就结束了所有,但当我做完所有事情,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晚上22点多,所以即便我已经非常紧凑,也得需要接近三个小时才能干完。当然,其实如果硬是要拆分的话,有些操作不一定得一起完成,可以分到第2天再去做,但实际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有了那种我要把我能做完的都一次性结束。第二天我发现还是有一个东西漏了,因为那个文件不在月报的那个文件夹里,而是在一个下级的文件夹,于是我就把它漏了。之所以会漏了,另外一个原因是,那是一个不需要报送的表格,但我以防某一天上面神经质,需要我报送,所以我每个月都会准备那个。明明有系统,明明数据都可以抓取,但是他们却总是要人肉干这种事情。如果策划那个系统的人,真的清楚整个流程,又非常明白自己需要的汇总数据是什么,很多东西实际上都是可以避免这般人肉一次又一次折腾的。很多时间都耗在一个又一个同类型的表格的校对上面。如果保证数据都出自同一个地方,汇总完全是根据那些生成的,只要逻辑正确,根本不需要这般一遍又一遍的校对各种款式的东西。系统上了一个又一个,但系统之间又各自独立,靠人肉连接,最后结果就是人不得不一遍又一遍校对各种各样的数据表格。

但总算我又挺过了一个月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