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阅读书摘
11月阅读记录
- 《格里格外》Done
- 《一生之敌》Done
-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Done
-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48%
- 《一团坚冰》36%
- 《为你的生活写作:布洛克小说一日课》51%
11月阅读书摘
一生之敌
- 书名: 一生之敌
- 作者: 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
- 简介: 我写了17年才赚到第一分钱(一个从未制作过的剧本的3500美元稿费)。
我写了27年才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小说(《重返荣耀》)。
在那段时间里,我在11个州做了21份不同的工作。
我在学校教书,开拖拉机拖车,做广告,在好莱坞做编剧,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工作,像移民工人一样摘水果。
有一个季节我住在这所房子里。它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门,没有窗户。租金是每月15美元。
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写作。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
因为这本书是为了能让你从我的错误中学习。
因为这本书是为了让你避免那些我在成为作家之前所陷入过的所有绝境。
你本该成为一名画家、企业家、运动员;你本该从昨天开始穿上跑鞋、拿起画笔、出门旅行。你屈服于止痛药、流言蜚语和手机成瘾,你本该成为的人只存在于夜深人静时的幻想。你屈服于这位一生之敌,浪费着自己的天赋。作为一个曾跌入谷底的过来人,作者普雷斯菲尔德以其毕生的经验,为我们总结了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源——内阻力,并指出这位敌人是我们过上另一种人生面临的zui大挑战,而战胜它的方法是付诸行动,成为职业选手。本书为每一个人而写,尤其是创作者、创业者、拖延症患者、浪费天赋、缺乏行动力犹豫不决的人群,作者在给出一记响亮耳光的同时,也给予了无比慷慨真诚的鼓励。
- 出版时间 2024-07-01 00:00:00
- ISBN: 9787553530215
- 分类: 个人成长-励志成长
-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我所知道的
- 📌 难的并不是写作。而是坐下来开始写。
内阻力会招募盟友
- 📌 通常,夫妻或亲密的朋友,甚至整个家庭,都会进入一种心照不宣的协议模式,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尽力确保自己和所有亲朋好友困在同一个坑里,他和他所有的亲友就那样躺在坑里,无比舒适。一只螃蟹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叛国罪,就是跳上桶口的边缘。
内阻力与拖延
- 📌 拖延是内阻力最常见的表现,因为它最容易被合理化。我们不会坦然承认,“我永远不会动笔去写我的交响乐。”相反,我们会说:“我会写的——只是明天再开始。”
内阻力与自我治疗
- 📌 我曾在纽约一家大型广告公司担任文案。那时,老板常常对我们说:去发明一种疾病。他说,只要造出个病来,我们就可以卖药了。
内阻力与不快乐
- 📌 作为艺术家和专业人士,我们有义务发动我们自己内在的革命,在我们自己的头颅里掀起一场属于个人的起义。在这次起义中,我们要摆脱消费主义文化的暴政。我们要推翻广告、电影、游戏、杂志、电视和MTV编定的程序,这些东西从摇篮时期就开始催眠我们。我们拔掉电网插头,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把可支配收入贡献给“狗屎股份有限公司”来完成它的底线目标,这永远无法疗愈我们的不安,唯一的办法,只有工作。
内阻力与合理化防御
- 📌 合理化是内阻力的代言人,会帮助它掩饰藏在身后的大棒。它不展示我们的恐惧(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羞耻,进而促使我们去做我们的工作),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看似中肯、合理的正当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去做我们的工作。
职业选手不找借口
- 📌 他尊重内阻力。他知道,无论借口多么合理,只要今天屈服了,明天屈服的可能性就会是今天的两倍。
接近神秘
- 📌 因为,只要我们能够每天都坐下来,不断地“磨”,一些神秘的事情就会开始发生。齿轮开始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上天必定、必然会对我们伸出援手。会有看不见的力量加入我们的事业进程,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加持我们最终的目标。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 书名: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 作者: 亚历
- 简介: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是意大利青年作家亚历用中文写下自己六年中国漫游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2016年,23岁的毕业生亚历在衰老的意大利看不到出路,决心投奔冉冉升起的电影制作热土——中国。他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学导演,出演瓜子和手机广告,在主旋律战争片中当46号群演,用蹩脚的普通话录电影播客,给纪录片当翻译,也参与过地下独立电影制作。
六年间,亚历从零开始学中文,在豆瓣上写日记,在大城小镇与不同的人对话,在每一次微小的相遇中见证中国的广阔:在北京,和宿管阿姨学习怎么切菜;在广州拍广告,开工前喝早茶,拍完片喝断片;在上海,把客厅当成写作沙龙,创造一个临时的家;在四川农村,把白jiu当成暖气,跨越寒冬和方言的隔阂。
亚历用冷静又不乏幽默的文字,记录自己在中国的观察和日常,书写近年的个体遭遇和时代变化,也写下无论全世界青年人共同面对的时代情绪和现实困境:在失序且孤独的时代,勇于拥抱生活的不确定,保持流动,渴望自由,跨过隔阂,与人连接。- 出版时间 2024-06-01 00:00:00
- ISBN: 9787549642632
- 分类: 文学-散文杂著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前言
- 📌 从差不多十岁的年纪,写作就是我最靠谱的朋友。写作能解答我的疑惑,挖掘我的感受,带来新的结论。它在我的生活中是一个很低调的存在:有时候,它会放你走,让你该忙忙、该玩玩,不会限制你的活动。它不急,因为知道你迟早不得不坐下来面对那张空纸慢慢说事。我试过忘记自己有这样的精神义务,却次次都回到了电脑前,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吸引。这是我的命运,和它较劲完全无效,我只能常年接受写作的召唤。
来中国才是正经事
- 📌 中国的电视剧能创造一种独特的既和生活有关,又不反映现实的平行世界:现实中,没有那么多摆在房间各角落显眼的酸奶盒。
过日子的老外
-
📌 这个世界无疑简单,有时狭窄又无聊,却熟悉到令人欣慰。
-
📌 生活在别处,不熟悉的一切是每一天的挑战。我们选择抗拒和怨恨,还是包容和好奇,会决定我们的生活体验。我要努力做后者;如果发现做不到,就回家。
北京,北京
-
📌 我感觉自己是一名到处抵抗邪恶寒气的孤独的战士。我没有明显的疾病,却陷入了深深的危机感。
-
📌 我们的生活在平行的轨道上进行,却总是有交叉。
和人交流
- 📌 说起各种疫情前的习惯,好像说的不是自己,而是曾经活着的某个人。
海边的老师
- 📌 我们产生情感交流的速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以为年龄差距和生活经历的截然不同会阻挡双方对彼此的深度理解,像成年人一样,待在自己的同温层并排斥和层外的世界交流,似乎听什么播客可以决定你和他人日后交往的可能性。但是学生立刻习惯了我的存在,用简单的一句“老师再见”将我纳入他们的日常之中。那些我以为会成为沟通障碍的因素,反而促进了我们的交流。我们对彼此没有任何预设,像是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去探索一片未知的土壤。我适应了学生的思维——周日下午那些既能引用《愚公移山》,又能讲到在洛杉矶生活的东北博主的作文。在去食堂的路上遇到学生打招呼会给你一种归属感。我原本觉得自己只是来这里体验、观察、了解,却很快就动了心。
何处才是家?
-
📌 我尽量推迟做决定,在漂泊的自在中躲避。北京像是一个前任,有美好的回忆,但是是回不去的。它又像一段离不成的婚姻,总以某些借口牵绊住你。我们已经分居了:我在上海参加电影节,出门在外有快一个月了;它在家等着,保管我的行李,默认我早晚要回来。
-
📌 冰箱中看似多余的草本植物会营造一种家的感觉。在这一点上,我已经脱离了现实。我需要的不是草本植物,而是它们的氛围。我用实实在在的金钱去买感觉。也许只有当下的自己才会懂,一个没有罗勒叶的家有多么莫名其妙。
花园坊的春天
-
📌 我特别珍惜自由职业所带来的安静,它让我回归社会的观众席,欣赏日常工作间隙的小剧场。
-
📌 这个群确实改变不了世界。不过,在失序的生活中,小社群的存在给每个人带来某种更坚固的依靠。不管是用来发泄无力感或不解,表示无奈或迷茫,或只是为了求食用油,它说的是:在花园坊,你不是一座孤岛。
流动中的人
- 📌 “格林豪泰酒店-大柏树店”,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哪里。加上摆在地上的洗衣篮,“大柏树”那三个字把我带回一个已经没落的时代。上下班、创业园区、奶茶、烧烤、火锅店、出差、同事、酒醉、开房。白色的防护服和棉签将我们虚无主义的人生一扫而尽。我们在这里从罪恶中赎回自己,怪不得不需要付房费。那是曾经的世界。现在,不用交钱。要交上被成功净化的灵魂。
唐先生的故事
- 📌 在酒席上遇到年轻人时,我心里会渴望这种事情发生——一种抛开过节的场合规则、作为同龄人的精神连接,能让我们聊点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他们有时候会坐我对面,但是一次又一次敬酒的节奏容不下字面意义上的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