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Herstory 岩中花述

作者 JiaYin
2024年9月20日 20:34

发现这档节目很偶然,只是因为偶然看了最新的脱口秀和它的朋友们,里面的一个参赛选手在结束自己的脱口秀表演后,和嘉宾之一的鲁豫交谈的时候,提到了鲁豫主持的《岩中花述》,于是我随手搜索了一下,才知道了这个播客节目。这个播客节目是由意大利时装品牌GIADA为GIADA WOMAN出品的一档播客节目。Slogan我很喜欢:见识过世界,也体味过生活的GIADA女性聚集在这里进行自由的表达,交流人生思考,讨论专属于这个人生阶段的女性议题,传递出坚韧与温柔并存的女性力量。

播客这种表现形式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但一直以来我开车上下班的路上大都是以听音乐为主,漫无目的,甚至有些浪费时间,我想我之前都不怎么喜欢听播客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为播主的口音,我很反感长时间地听我不太喜欢的口音语调,其二可能是不太喜欢长时间地听一个人在那里不停地说,即便是一些特立独行的思想火花。而当鲁豫的这档节目印入眼帘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就开始听了,一是因为我挺喜欢鲁豫的声音,尽管她的形象一直都是竹竿身材大头娃娃的造型,但不妨碍她高速运转的大脑和流畅自如的表达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其二是因为这个播客的名字,岩中花述,仿佛是倾听岩石中盛开的花朵们的一种诉说,生动又形象。

这是一个访谈类的节目,每期都持续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时长,每次都会请到不同领域的女性,探讨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境遇的女性的过往经历、想法感悟、人生抉择等等。这个播客节目已经更新到第六季第二集了。翻了一下历次的节目表,它是从2022年4月开始出品的,最初的两季主持人并不是鲁豫,而是一位男性。鲁豫是从第三季开始接过主持的角色,我好喜欢听她开始主持以后的那些节目。

我把第三季开始的所有节目都听了一遍,每天上下班路上打开这个节目是我最近最期待的事情,甚至有时我都希望堵车再久一点,我才可以把这篇节目听完再上班。作客的女嘉宾各有千秋,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音,有些也未必是我喜欢的,但鲁豫的声音始终是舒适的,而且她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比如年轻时候的职场对话,她父亲去世对她的触动,对爱情的观点,对自己本人的定义等等。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

鲁豫对话彭兆君,她是做财务出身的,现在是永乐拍卖的董事总经理,拍卖行业里对艺术的感知和把握;

鲁豫对话张静初,她在事业的顶峰全身而退去美国读导演;

鲁豫对话赵冬梅,北大历史学者,赵冬梅老师的声线真的好好听;

鲁豫对话胡如珊,女建筑系主任在建筑这个男性为主的行业里的生存;

鲁豫对话张羽,妇产科医生从女性生理的角度剖析人生的意义;

鲁豫对话范贝贝,在南极跑马拉松的国外电视剧集出品人的经历;

鲁豫对话何雨珈,自由译者在翻译时对于作者的笔触的感想,她的声音我也好喜欢;

鲁豫对话Melody,台湾口音+加州英语口音的女性分享自己的成长,也是极度舒适的声音。

太多鲜明特色的女性在节目中述说、分享,尽管只是用耳朵在倾听,但还是可以在眼前展现出很多的画面。而且这个节目的另一个我喜欢的点是,嘉宾们都会分享或者是提到看过的书或者是电影,前一阵子刚好购买了微信读书的会员,每每听到鲁豫或者嘉宾分享书籍的时候,我都会立马打开微信读书搜一下,并且保存进书架,有时间再看。最近就在看第六季第二集的嘉宾吉井忍的作品《东京八平米》,讲述她在东京租借的只有8平米的一间小屋里生活的故事。

从这些嘉宾的分享中,了解到她们中的一些人也曾经极度的不自信,也有不少人经历过抑郁症,还有出过严重车祸的,经历过各种各样抉择的,这些经历即丰富又曲折,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她们成为了现在的她们,就像岩石中绽放的花朵一样,即坚韧不拔又温文尔雅。

今天把第六季的前两集听完了,坐等后续更新。鲁豫已经54岁了,但声音和样貌一点也看不出,而且她曾经在一集里有说起,具体是哪一集我有些记不清了,对于女性的事业心,她是这样说的:人到一定阶段,与其说事业需要你, 不如说你需要这个事业。人最终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意义,有些人可能从生活和家庭中找到意义和快乐,我需要从一些工作中找到。

现代女性每天都在分饰着不同的角色,承受和男性同样甚至更多的压力,把这个节目推荐给朋友们,尤其是女性朋友们,也许可以为大家沉闷而琐碎的生活增加一些些感悟和启发,希望这个节目可以一直做下去。

哦~另外,GIADA这个服装品牌上海也有专卖店,有空去看看~

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

作者 JiaYin
2024年8月6日 23:16

这次暑期的河南自驾之行,除了到访河南原本的传统景点,比如少林寺、白马寺、龙门石窟、包公祠等等以外,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位于郑州东面,中牟县的一个叫做“只有河南”的戏剧幻城。没去之前,我就在点评上看到过帖子,当时觉得,这应该就是个人造景点吧,原本并不在行程的计划之中。那天原来的计划是结束少林寺的参观后,就开车去开封了,没想到开封暴雨,预定的酒店打来电话说积水已经到小腿肚了,让我们谨慎前往,于是我们决定在中牟县暂住一晚。第二天感觉也没必要匆匆前往开封,于是就来到了这个戏剧幻城。

这块地方很有意思,是一个由15米高的巨型墙体组成的巨大正方形,每一条边长328米。到达以后首先是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停车免费。游客过了检票区后,就会看到这成片的庄稼地,东西伸展也差不多是328米,种在城墙前面,烈日炎炎,玉米地周围还不断喷着水雾,为游客降温,这片百亩庄稼地真的就很河南,一眼望不到头,据说这片土地一年两季庄稼,麦子和高粱,入口处有个斜角,像是城墙开了一个巨门。

城墙内由21个不同大小的剧场或者人文主题空间组成,通过56个迷宫般的格子院落连接,用表演的形式讲述着河南的过往,包括天子六驾、与苏轼有关的河南、与曹操有关的河南、解放前闹饥荒的河南,中原米字型铁路定型发展的河南等等,非常新颖的人文艺术表现形式。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剧场中,有三个大剧场,每天的入场门票会包含其中一个大剧场的演出,我看的是火车头剧场的演出,讲述的是饥荒时期,一个铁路站长的故事,这个剧的剧场表演是沉浸式的,跟着剧情的变化会移动4次到不同的场景里观看,第一个剧场是圆形的,观众站立在中间,演员则是在周围的一圈圆形的高台上表演,声光电的把握真的很极致,令我感到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下图第一张照片就是偶然抓拍的,这其实是三个演员,在圆形的高台上表演,前面有一块纱幕,灯光和投影打上去的视觉效果,特别好看。一圈圆形的舞台布局,让演员可以跟随着投影奔跑一圈,加上声光电的巧妙融合,即便是站着观看,也毫无负担。第二张照片则是另一个场景,铁幕隔开了饥饿的人群,为了可以要到一些粮食种子,兄弟之间来回拉扯,难舍难分。这场演出有40分钟,看着还挺有意思的。第三张照片是最后一个场景,观众此时是移动到了一个类似影院的空间内,落座后面前就是一个正规的舞台,舞台上种满了麦穗,通过自动的机械装置表现河南人走出了饥荒的阴霾,种植粮食,繁衍生息的意味。

说起来我也是看过很多剧,包括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沉浸式戏剧,这个火车头剧场的表演还是让我觉得挺震撼的。这里除了三个大剧场以外,还有好多15-20分钟的小剧场,也很有意思,只是人有点多,排队需要挺多时间,一天根本看不完所有剧场的演出,这里还特别周到地准备了实时更新的小程序,可以看到表演场馆的排队情况,我觉得这东西做得不比迪士尼的差。

除了剧场以外,一些小方格里还有很多人文元素,似乎让河南人都多了份情结。比如刻有“不要忘了河南的土”的巨型土墩,还有刻满河南省所有县市乡镇名称的墙,以及硕大的“我是河南人”五个大字,非常大胆和出挑的表现手法。

夜幕降临,这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灯光的映衬显得格外耀眼,坤台和乾台变成了夜场灯光表演的秀场,张家大院也在上演露天的宴请,虽天气炎热,但大家都站着观看,兴致高涨。更出彩的是,白天高15米的城墙,到了晚上就变成了一块长328米的天然的巨型屏幕,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投影其上,美哉、妙哉!

非常难得的是,这里的餐饮价格和外面市面上的价格几乎相同,破除了主题公园餐饮价格翻倍的怪圈,而且好吃,非常不错。在我游玩过的所有主题乐园里,从来没有见过像这家一样,餐饮价格如此接地气的,而且品类繁多,各地的口味这里都能吃到,主题乐园的餐饮思路我觉得都可以学学这里。另外,观众引导之类的指示牌也都非常清晰温馨,一种友好的氛围随处可见,确实颠覆了我对河南的一些固有的印象。

我们在这里待了将近12个小时,我感觉还意犹未尽,网上查了一下,这里是河南知名企业建业集团耗资近60亿投资兴建的,并且邀请了王潮歌来制作策划的整个剧场作品,2021年6月6日开幕,难怪有些“印象系列”的影子。只是时间不多,于是我们只是玩了一天,这地方值得二刷,以后再有机会去河南,我应该还会再去,很不错的体验,高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