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有bug的造旧手冲壶

作者 xrspook
2025年1月16日 08:36

当年今日

昨天说到周五回家的路上,我没有下单手冲壶,但实际上我已经把一些款式放到购物车里了。回到家里,窝在床上,等待单位作业结束的时候我又刷起了手机,我这一次看的不是淘宝,而是闲鱼。在淘宝上已经研究了一番,闲鱼自然知道我想要什么。一开始,我就被某个手冲壶吸引住了。那是一个造旧的手冲壶,是304不锈钢的,但是看上去就是一个旧货的模样。28块钱,450毫升,304的不锈钢,我觉得这个我可以接受,这个东西是个瑕疵货,至于瑕疵在哪里我不知道,反正只要不影响使用我都无所谓。从评价看来那家店买家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们卖的最多的是一个造旧600毫升手冲壶,现在那造旧的款式已经卖完了,只剩下拉丝的款式。在450毫升跟600毫升面前,我感觉对我来说450毫升更合适。从评价看来,卖家说600毫升的造旧已经卖完,不会再有新货。这个450毫升买的人不算太多,收藏的人也不多,估计是一个上新的产品。看那个东西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首先是因为它的造型,我感觉挺好。通常手冲壶的手柄都是用木头的,而它用的是不锈钢。壶用的肯定是不锈钢,至于那个把手是不是不锈钢就不知道了。从壶嘴看来,应该能做出垂直的水流。壶嘴的直径看上去要比我之前的那个粗很多,所以估计能做出大水流。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那个壶的内部,出水的地方做了一个水阀,保证了出水的稳定性。在地铁上研究手冲壶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只有贵的手冲壶才配有水阀,便宜的一律不会有。如果手冲壶配有水阀,淘宝上起码要接近50块钱。从大家都评价以及看上去那个壶的功能,我都很满意,所以几乎没怎么纠结,我就下单了。

收货的时候打开包装,第一眼我觉得比较惊艳。那个玩意实在太结实了!但是在洗壶的过程之中,我就很疑惑。一开始我用的是洗洁精,洗完我觉得干净了,就用纸巾擦干,接着发现有一些灰色的东西,然后我就再洗了一遍,依然有那个东西,没办法之下我只能用纸巾死命擦,擦到我觉得几乎没有那个东西为止。第二天我用清洗茶渍的活氧粒子对付它,结果洗完以后用纸巾擦,依然能擦出一点点灰色的东西,那玩意到底是什么东西?后来我发现可能那个是不锈钢自带的属性,在抛光做旧的过程之中那应该是某些打磨用的东西。我感觉除非我真的用百洁布一点一点地刷,否则的话还是会有那些东西存在,所以我就放弃了,直接不刷。

第一次手冲咖啡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在我预热了滤杯之后,我把手冲壶放在桌面上,在我倒咖啡粉的时候,水居然自己从手冲壶的壶嘴里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我才意识到,那个壶的壶盖上面居然没有洞,理论上应该有一个插温度计的洞,但是那个壶盖非常的密实,完全没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事情,肯定是因为密封性太好了。经过一点的摇晃,壶里的热气膨胀起来。刚好壶嘴那个地方还有一点残水。空气就只能往壶嘴那个方向排,所以水就自己出来了。就像虹吸一样。如果壶盖上有一个孔,两边的空气可以达到平衡,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卖壶帖子上的样品,壶盖上是有洞的,是可以用来放温度计的,但为什么我收到的货没有呢?

经过那么一次以后,以后预热滤杯的时候,我只往手冲壶里倒一点水,把水倒干了放在那里,等待预热完毕,然后再往手中壶里注水。如果我不这样干的话,也可以盖盖子的时候不盖那么严密。

我终于买到了自己想要大容量一点的手冲壶,但这个手冲壶又自带了一些必须得我自己开动脑筋解决的bug。

咖啡磨

作者 xrspook
2024年11月15日 08:30

当年今日

为什么之前我要从喝咖啡粉变成喝咖啡豆呢?可能是因为我发现辛鹿咖啡除了挂耳以外,其它卖的都是咖啡豆。现在不一样了,辛鹿咖啡很多,豆子都有磨粉这个业务。如果之前他们也这么干,估计我就不会买咖啡豆。当然也不会迷上磨豆机这种东西。

我第一个入手的咖啡磨豆机是最原始又或者是低廉的那种,磨芯是陶瓷的。当时其实我也看过磨芯是钢的。好像那种咖啡磨就只有手持式。无论是手持式还是我那种,都有点像古典咖啡磨。陶瓷磨芯能通过调节旋钮来控制出粉的粒度,但关键是没有一个标准,所以都是凭感觉瞎折腾。当时我觉得陶瓷的应该更耐用,但实际上陶瓷的真的很难磨,因为不够锋利。其次是虽说那个是陶瓷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光滑的那种,不像陶瓷水果刀那样锋利,可能陶瓷做到那种锋利程度的话就很脆了。遇到咖啡豆可能咖啡豆没有磨碎,陶瓷自己碎了。陶瓷的磨芯决定了那个东西不可能很锋利,而且硬度也不太好。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磨起来的时候很费劲。我用那个陶瓷磨磨咖啡粉的时候,实际上我对手冲咖啡粉的粒度到底是怎样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认知,因为那个时候我才开始喝挂耳没多长时间。但实际上在喝挂耳之前,我已经喝过很多年的咖啡粉了,第一次买咖啡粉是在家乐福,买的是进口哥伦比亚咖啡粉,之所以买咖啡粉是因为大学的时候通过某个博客活动赢回来了一台美式咖啡机,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在家乐福买了进口的咖啡粉和进口的滤纸。当时也只能买进口的,因为国产咖啡的区域根本没有这两种东西。那个时候的确也有淘宝,的确有网购,但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起来。在家乐福买过咖啡粉,然后好长一段时间买的都是宜家家私的瑞典咖啡粉。双11的时候,我也有趁着特价买过意利的咖啡粉。我妈说意利的那个咖啡粉特别细,后来隔了好多年我才明白到,可能那个意利的咖啡粉就不是为了你用来手冲的。来自于家乐福哥伦比亚的咖啡粉以及宜家家私瑞典的那个咖啡粉到底那个粒度最适合用什么方式萃取咖啡,我们从来都没有研究过。所以当我用那个陶瓷咖啡磨磨咖啡粉的时候,我妈一直在说,那个粉太粗了。但我不断调整以后,当粉的粒度足够细,发现磨起来真的非常非常累。累了之后,喝的效果还不好。那个陶瓷手摇咖啡磨,实在让我太累了以后,我忍不住又低价买了一个电动打粉机,我只能称呼为打粉机,因为那根本不是一个标准的咖啡磨,那只是通过很钝的刀片把固体打碎。如果你需要打得很碎,只要停留时间足够长就可以了,但关键是咖啡粉要根据不同的萃取方式决定咖啡粉的粒度,并不是越细越好,太细的咖啡粉很难过滤。即便等的时间足够长,过滤出来的那个滤液也不好喝。那个打粉机到底用多少的咖啡豆打粉多长时间才大概差不多呢?我试验了一次又一次。这个试验跟放进去的豆子的量有关,跟打粉的时间有关,跟豆子的软硬程度也有关,但最后一个条件,我是完全不去判断的,因为我的确也没有什么好的判断方法。所以我需要控制的因素是大概每次放进去的豆子量都差不多,然后我就开始控制打粉时间。我的经验是大概10秒就好了,我也没看秒表,就是默数10个数,如果觉得数太快了,就再多数两个。出来的那些东西,粗细肯定是不均匀的,所以在装进瓶子的时候,我还得先混一下。这个步骤我很熟悉,因为在做谷物水分测量的时候,磨出来粉也是需要先混合一下再装瓶,然后去做水分的。在不知不觉中,这样凑合着用打粉机磨咖啡豆已经好几年。

既然萃取咖啡是一个很科学的事情,所以今年我决定也稍微用上一个比较靠谱的咖啡磨来处理那些豆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