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唯有清醒思考,方能明智行动

作者 千古壹号
2018年1月7日 19:00

是要娱乐至死,还是做乌合之众?

前言

有人问,「生命团队」公众号是一个团队在运营吗?当然不是,目前就我一个人独立运营。

安静了两个月,今天突然更新,对于喜欢的人来说,也算是一种新年的惊喜吧。本文标题的灵感源自两本书:《清醒思考的艺术》、《明知行动的艺术》。

这两个月,我也没闲着,利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看了20多本与「思维」有关的书籍。期间,我发现了一个重大的规律:

很多作者动不动就喜欢普及概念(即使是很常见的概念)。甚至不惜耗费一整篇文章,只讲一个概念。

比如,我作为读者,第一次看到有人讲“沉没成本”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很感谢作者,为我扫盲。当我第二、第三次在别的地方看到也有人在讲“沉没成本”,我就觉得不对劲了:

这些作者号称是在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实则重复贩卖二手知识。

他们表面上是知识的「生产者」,但实质上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如果你消费了时间,也就算了;但如果你因此掏了钱,那就亏大了。这就不得不提及「知识付费」这个词。

知识付费是骗局吗?

「知识付费」是2017年最火爆的词之一,“罗振宇们”如果真的是骗局,大概是因为那些付费的人觉得物非所值。“我掏了钱,可我只看到了信息,没学到知识。”公众号「扯氮集」的作者魏武挥倒是形容得很贴切:

知识付费面临的批评主要是:他们兜售的,是某种针对焦虑的「感性解药」。

对于读者而言,信息和知识的区别在于:

信息:看完一篇文章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

知识:看完一篇文章后,受到启发,改进思考问题的方式 or 做事的方法。

正所谓:没有改变行为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

对于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言,有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方为原创。

上个月趁着做活动,我购买了「知乎live」的年会员(无需单独付费,即可收听很多live节目),因为我曾花钱听过不少高质量的知乎live节目,信得过。

我集中听了几期阅读经验相关的「知乎live」,评分有高达4.6分的,有低到2分多的,老实说:打动我的内容很少。当然,这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

所以,购买知乎live年会员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降低试错成本,不喜欢的节目,我就当没买过。

我个人是相信“知识付费”的,但我更相信亘古不变的二八定律:20%**的付费知识值得付费,80%的付费知识不如免费。**

知识付费的探讨告一段落,咱们还是聊聊书籍的阅读吧。

我建议你继续读完,最后你会发现,本文的思路将一反常态

普及几个常见概念

在阅读思维类的书籍过程中,倒是有一些概念出现的频率较高,今天我就来普及一些。我不仅会告诉你这些概念的含义,还会告诉你它们在书中的来源。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这个词应该是最常见的,我最早是从《清醒思考的艺术》中了解到的。它的含义是: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要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就是看电影。比如你买了一张电影票(不能退票),买完之后发现,这电影不好看(可能是当时脑子进水了)。

这里的沉没成本指的是你购买电影票花的钱。现在问题来了,这个电影,你还要不要去看?

摆在面前的有两种做法:

  • 做法一:考虑** 沉没成本**,既然花了钱,不看就太可惜了。

  • 做法二:不考虑沉没成本,我可以去做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般人会选择「做法一」。但如果你熟悉「沉没成本」这个概念,就会选择「做法二」,这才是理智的做法。因为不管你看不看这个电影,钱都已经花出去了,沉没成本不能被改变

做法一的人可能会质疑:就算电影再烂,总能给我点惊喜吧?

我的答案是:这个时候你还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只要你进行选择和决策,就会面临机会成本。如果你抱着「再差的选择总有好的一面」这种侥幸的心理,机会成本会大大增加。

所以说,与其去电影院看烂电影,不如宅在家看新鲜出炉的电影《黑镜4》。多么痛的领悟。

「沉没成本」这个词,不仅可以让你做选择时更明智,还可以增加你在微信聊天时的词汇量(其实是装X)。比如池老师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拿到最新款的 iPhone X 之后,我尝试用iCloud进行备份,几个小时过去了,App的下载毫无进展。纠结沉没成本是毫无意义的,我索性重置了 iPhone X,开始从iTunes的本地备份恢复数据,大概用了一个多小时,所有的数据都恢复了。

你看,「沉没成本」这个词,就是这么用的。当然,我接下来讲的一些词同样具有装X的功效。

从众心理

你可能认为,「从众心理」不就是随波逐流么?它应该是个贬义词吧?

其实,「从众心理」是中性词,它仅仅指的是群体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它的含义是:

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导致自己会表现出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方式。

「从众心理」的字面意思当然很好理解,但是,我需要强调的是,「从众心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你会发现,这些现象真的很有趣。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比如有一个人喝醉的人躺在马路边上睡着了。就算此人真的需要帮助,人群中恐怕很难会有人帮忙,因为你自己无法肯定当事人是否需要紧急救助。如果你是第二个过路人,恐怕也会受第一个过路人的影响,认为倒在地上的人不需要救助。

况且,你可能会想:就算我不帮,总有人会帮。正是因为大家都这么想,就真的没有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

《影响力》这本书的第三章对「从众心理」解释得很到位:

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又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因此,潜在的紧急事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受害者倒了霉。

说白了,「从众心理」想表达的意思是:

当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我会首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甚至有些场景下,我只能参照别人的做法。

确认偏误

如果你熟悉「批判性思维」,你应该会知道「确认偏误」这个词。它的意思是:

确认偏误也叫验证性偏误,它是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对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进行排斥。

当我们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总能找到证据支持它。说得通俗一点,确认偏误的意思是:你别想说服我。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显然,确认偏误容易导致固步自封。

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这本书把「确认偏误」讲得非常通透,推荐给各位。

幸存偏误

「幸存偏误」也叫「幸存者偏差」。它的意思是:

你更容易看到成功,却看不到失败,所以你高估了成功的可能性。

比如说,听说有人买某只股票赚翻了,要不咱也去试试,肯定能赚。这种盲目的侥幸的心理就是「幸存偏误」。

比如说,一位朋友参加了某教育机构的IT培训,两个月之后找到了一份月薪过万的工作。你心里可能会想:“要不我也去参加培训呗,好好学,肯定能有出头之日。”你的这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就是「幸存偏误」,最后的结果可能是:

大公司都是看中学历的,而我这种培训出来的,被鄙视得无地自容;更可气的是,培训机构的老师还建议我简历造假。

你可以从《清新思考的艺术》中了解到这个概念。

给大家举个团长自己的例子,就很容易明白。我在上学的时候,心想着:

毕业后可以进一家小公司,跟着公司一起成长。在公司的扁平化、人性化的管理下,我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累了就喝下午茶。拿着期权,眼看着公司经历风投、A轮、B轮···最后成功上市。到时候,我也能成为公司的元老级人物。

现在毕业一年多,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我发现,很多小公司的日常是:

都到15号了,怎么工资还没到账?

公司没有食堂,吃饭是个麻烦事。

公司没有班车,上下班通勤是个麻烦事。

办公面积小,午休是个麻烦事。

份内的事情做完了,晚上终于不用加班了。可是呢,领导没走你也不能走。

被录用时,公司说是会给员工交五险一金。结果呢,干了一个月,说试用期不交,转正后才交。被坑惨了吧?

公司招聘时对学历要求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本科学历的人和初中学历的人处不来。

为什么有些人一整天磨洋工不做事,领导也视而不见?待了一个星期后发现,原来他是大boss的关系户。待了一个月后发现,公司的很多人(尤其是财务部)也是关系户。

新年到了,大boss在微信群里要求:所有人必须把公司的宣传海报发到朋友圈,并附上一段祝福语,第二天上班时挨个检查。咳咳,这也太不正规了吧?

写字楼的租金又涨了,下个月,公司要搬家。

公司经营不下去了,宣布破产。

团长目前所在的公司还算比较大,以上所列举的情形,我所在的公司都没有。

那么,我在学生时代幻想的那种理想的创业公司,在现实中存在吗?当然存在,它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小米。但最终存活下来的创业公司是少之又少。

所以说,如果你还有这种幻想,那就是抱有「幸存偏误」的想法。带你走向人生巅峰的公司是可遇不可求的,况且,为何会被你遇到?

我告诉你吧,有些公司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做大做强,这些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尤其是金融类公司,做的是钱生钱的生意。员工的流动性大?有什么关系,你走了还有别人来,公司能运作起来,就有流水进来,所以节奏必须要快。

学生时代,肯定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想着以后创业(我指的是那些只想“创业”这两个字而没有付诸行动的人)。现在看来,想想就好。

还是不打消你的积极性了,我们继续往下看。

马太效应

如果你经常看网上的文章,会发现「马太效应」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马太效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最近我还察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发现容易借钱给朋友的,反倒是那些比较穷的人,因为穷人有同情心,而富人的眼里更看重利益

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几乎是腾讯和阿里的天下,街道商贩可能没有零钱,但他一定有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两家公司各自建立起自己的帝国,而且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

现在互联网公司有一种说法叫:创业公司将来卖给腾讯还是阿里,这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当第一名和第二名在竞争的时候,第三、第四名就不见了,共享单车领域的膜拜和ofo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就是一种马太效应。

上个月,美国废除了网络中立的原则,这也容易导致马太效应。我认为大家需要去了解一下网络中立,具体概念我就不赘述了。

现在很多人都办理了腾讯大王卡(类似的还有阿里的蚂蚁宝卡),但凡使用腾讯系的APP都免流量,这本身就是一种非网络中立的现象。因为运营商对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服务正常计费、对某家公司流量补贴的行为,就是打破了网络中立性。

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如果大家都用腾讯系、阿里系的应用,那小公司就要哭了。你可能以为,我平时只用腾讯、阿里系的应用已经足够了呀。短期来看是好事;但长期来看,大公司持续垄断,会让小公司没有活路,创新自然也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试想,如果你是小公司的创始人呢?

关于网络中立,我的通俗理解是:贵族人士可以开着豪车奔驰在康庄大道,他们也有能力出资把路修得更好,而尚未脱贫的小哥就只能在旁边的泥巴路蹬三轮车了。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这个词也是随处可见,它来自2004年的一篇文章,后来作者把这篇文章扩展成了一本书《长尾理论:为什么商业的未来是小众市场》。

我猜你根据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已经明白「长尾理论」的概念了。它指的是:

那些原来不受到重视的销量小但种类多的产品或者服务由于总量巨大,累积起来的总收益超过主流产品。

比如说,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额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排名10万以后的非常冷门的书籍。

上面这张图中,右边黄颜色的部分就是长尾的部分,别看人家不高,但是人家很长。

一万小时理论

关于努力,我们常说的有两句话。一句是:“越努力,越幸运。”还有一句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关于努力,如果是一位普通的作者,就一定会给你讲到一个词,那就是「一万小时理论」。它是源自《异类》这本书。意思是:

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

之后,这位作者还会给你普及下面这一段:

学习一般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我们要待在学习区,远离舒适区,否则就会陷入恐慌区。

不过,我需要提醒你的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关键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说起「学习区」和「刻意练习」的方法论,人人都会讲。但要讲得能打动人心,讲得有感染力,我只服万维钢老师,具体可以看他在《万万没想到》这本书中的讲解。

另外,罗辑思维节目的第183期视频节目——《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讲得也是相当透彻。链接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4OTY3NjU3Ng

如果不想看书,可以在优酷上搜此视频。对了,这期节目也是万维钢老师策划的。

复利效应

爱因斯坦有句话叫: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 is compound interest. 意指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就是「复利」。

因此,「复利」也被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复利效应,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利滚利。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反复循环。

复利的神奇之处在于:收益的增长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 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就能产生惊人的结果。

关于复利,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讲得很明白。

最简单的例子,我的许多同事,支付宝里存了近十万块钱,每天能涨10元左右的利息,而本金+利息,又一起作为本金,继续涨利息。

不过,大家不一定要把眼光放在金钱上,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有复利效应的。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是在2014年6月开始在「博客园」上写技术博客,那时我在读研一。到现在已经写了三年半了,算下来,平均一个星期不到一篇,并不算多。

因为我在第一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只要我一直认真把技术博客写下去(一定要认真写),秉承“分享是一种美德”,就一定会在技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影响力是做这件事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唯一的目的)。

现在看来,我的影响力貌似有一点成效。我在办公室,经常出现的一幕是:部门的同事们会在网上搜技术问题,我老远就能看到,他们在看的是我的文章。当然,我肯定是默不作声的,如果我跑上去跟他们说“嘿,这文章是我写的”,这对同事来说,是一种隐形的打击。

在Google上搜“生命壹号”,基本是跟我有关的内容。但是一直以来,在百度上搜“生命壹号”,前几页基本是广告,昨天重新用百度搜了一下,发现百度进步了不少:

有人可能会问,写技术博客,对个人来说有好处吗?当然有好处。最大的好处是机会。写简历的时候,如果附上自己的博客链接,会增加不少印象分;会有人写邮件找你合作(比如找你当讲师、做线上培训等)。同时,这也意味着影响力和流量。如今已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流量是很贵很贵的。

举上面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

如果你明知道做一件事一定会带来复利,为什么不坚持呢?就算需要坚持很长的时间,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很着急吗?

自媒体写公众号,关注用户的持续增长同样也是复利效应。一年多了,「生命团队」公众号的用户增长甚是缓慢,毕竟更新进度慢,但这并不妨碍我继续求真务实地写下去。

当然,我也不介意有心的你把我推荐给身边爱学习的小伙伴。我和你虽不认识,但我们彼此信任。

那些看着可能会睡着的书

你可能以为,我接下来要把我那看过的20多本书好好推荐一番吧?必须不是。这一段,我要列举一些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的书。

我说这些书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可能是因为我对它们的预期是满分。我说看这些书可能会睡着,并不是说它们很糟糕,可能是说它们适合作为睡前读物。你们自己意会吧。

《黑天鹅》

「黑天鹅」这个词就来自于这本书。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所有的欧洲人都确信天鹅全部是白色的,这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而黑天鹅的出现,意味着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且带来了重大影响。

黑天鹅事件有三个特点:

  • 意外性
  • 产生极端影响
  • 虽然它具有意外性, 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 并且使它变得可解释和可预测。

需要强调的是,既然黑天鹅事件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就要适应它的存在。

至于《黑天鹅》这本书,我认为你看它的序言部分就可以非常明白,至于书中的其他内容要不要看,随意就好。

不过,书中的第七章,有一段内容我看了之后真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截图留念:

知道了这个词,你就可以跟别人去谈论黑天鹅事件的各种例子了。

《乌合之众》

这本书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光是前言和导言部分,就占了整本书三分之一的篇幅。

行,那我只读这三分之一吧。

对了,这本书中所讲到的从众心理,我认为《影响力》的第三章比它讲得好。

《娱乐至死》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逼格非常高。光看书名,似乎是在提醒我们:少玩手机多看书。

这本书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

我们并不能从电视教学(比如纪录片)中学到知识。

因为电视节目中不能有任何需要记忆、学习、运用甚至忍受的东西,也就是说,任何信息、故事或观点都要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对于电视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于是,你会看到朋友圈里的很多文章大概会写成下面这样:

我们喜欢看电视或打游戏,遇到问题会首先去网络上找答案,长此以往,我们会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尼尔 ·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文章一旦引用了《娱乐至死》中的话,档次陡然提升。我发现,只要是谈论“网络和媒体对人们的影响”的作者,基本都会引用《娱乐至死》中的话。

实质上,如果你看完了《娱乐至死》,最终留下的感慨大概也是我刚刚所描述的。

现在,你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就已经了解娱乐的精髓。下一步,你还要不要看这本书,自己决定吧。

###《先发影响力》

本书的作者在2006年写了一本书畅销书《影响力》,写得非常好,我在稍后会介绍。这位“影响力之父”在2017年又出了本新书叫《先发影响力》。

如果说《影响力》是教我们“怎样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影响”,那么,《先发影响力》就是教我们“怎样去影响别人”。

老实说,我认为作者的第二本书比第一本书逊色一些。

《明智行动的艺术》

跟上面的例子类似,作者写了一本《清醒思考的艺术》之后,紧接着又写了一本《明智行动的艺术》。我仍然认为第一本书比第二本书好太多。

《社会性动物》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是,豆瓣上的很多书评都说:看完某某书之后,不如看《社会性动物》。

于是我饶有兴趣地读起《社会性动物》,发现这本书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在我看来,同样是社会心理学的科普读物,论翻译水平、论事例的感染力、论读者的共鸣,罗兰 · 米勒的《亲密关系》要比这本《社会性动物》,好太多。

还有一些书

还有一些书,我就不挨个举例了,它们同样适合作为我的睡前读物。这些书包括但不仅限于:

  • 《思考,快与慢》

  • 《自控力》

  • 《决策与判断》

  • 《异类》

  • 《长尾理论》

  • 《习惯的力量》

  • 《反脆弱》

  • 《沟通的艺术》

  • 《非暴力沟通》

以上,我所列出的这些书可能会让你睡着,如果你想从书中学到如书名所示的能力(比如学会“自控力”、掌握“习惯的力量”、加强“沟通”等),这里需要打个问号。

如果你单纯地想从心里学的角度(或者其他角度)对这些概念做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和剖析,或者你想在做PPT的时候有一个体面的素材,再或者你想写文章的时候找点上档次的名言,那你可以读一下。

足够细致的人会发现,以上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都是老外写的,在豆瓣上的评分都是8分左右。以后你看到类似的书,心里要有个底。

有些书的评分明明很高,可你对它就是提不起兴趣,可能有几个原因:

  • 翻译不好。这是致命的,很考验读者的耐心。
  • 不适合大众读,适合专业人士读。
  • 如果一本书可以写成十页就可以搞定,那就不值得写成一本书。

再推荐几本好书

当然,强烈推荐给大众看的书,还是有一些的。我来挨个介绍。

《清醒思考的艺术》

这本书的内容被拆分为很多短文,每篇短文会讲一个概念,很有意思。从书中,你可以学到很多新颖的概念,丰富你的谈资。此书的姊妹篇《明智行动的艺术》要逊色一些。

《影响力》

这本书确实很有影响力。书中有两章我专门推荐一下:第二章中讲到互惠原则和亏欠感,第三章讲到社会认同和从众心理。其他章节的内容,有点老生常谈了。

此书的作者在2017年又出了一本《先发影响力》,略逊色。

《少有人走的路》

这本书讲到了四个部分,我唯独推荐前面的两个部分:自律和爱。

第一部分:我们总说自律很重要,但总是做不到,这本书倒是给人一种深刻的惊醒。

第二部分:爱身边的人,我们不应该仅停留在“爱”这个层面。「有爱的感觉」和「将爱付出行动」,二者是有天差地别的,这中间需要的是「关心」。

书中列举的例子倒是比较特殊,毕竟作者是一位心理医生,理解万岁。

注意,《少有人走的路》是一套系列书籍,一共有三本。我在这里推荐的是第一本书,而不是第二、第三本。

《学会提问》

第一眼看到书名,你可能以为是这样的:老师,我提个问题,这个题目怎么做?

再看书的副标题,其实是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指南。

这本书讲的是「批判性思维」,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学习批判性思维,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如今是个略有争议性的人物,但不可否认这本书对许多人(也包括我)的行动产生了实质的影响。书中的总结和感悟非常深刻。

如果你想从李笑来老师那里学到什么,应该首先阅读他的这本书。

《穷查理宝典》

查理 · 芒格号称当代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这本书的评分出奇得高。无数作者喜欢引用查理 · 芒格的名言。

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个词:普世智慧

我们对于自己的专业或许能做到客观,一旦离开自己的领域不远,就开始变得主观、教条。而查理的“普世智慧”,让他具有敏锐读到的眼光和洞察力,即使对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也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写代码的童鞋,别光顾着搬砖,适当学习下软技能也是有必要的,这本书可以作为指引。

《万万没想到》

万维钢老师的思路非常清晰,如书名所示,书中所描述的现象和规律很有趣,每篇文章都是基于数据。相比之下,网上的鸡汤文黯然失色。

《智识分子》

赶在2017年的尾巴读完这本《智识分子》真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读过这么多思维类的烂书,总算让我读了一本满分力荐的好书。

本文所列举的书中,《智识分子》是我最推荐的一本。瞧一瞧我在豆瓣上的书评:

最后一段

哪些付费知识是知识,哪些知识付费是噱头,此后你应该一秒判定。

哪些概念发人深省,哪些概念在炒剩饭,此时你应该了然于胸。

该看什么书,不该看什么书,此刻你应该一目了然。

人们喜欢谈论读书这个动作,而几乎不谈论书的内容本身。

当然,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

本文于2018-01-07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千古壹号」。欢迎有心人关注,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

参考链接

知识付费,他们兜售的,其实是某种针对焦虑的感性解药

运营商对其他互联网服务正常计费、对某家公司流量补贴的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双标,更是打破了网络中立性。

  • 《决策与判断》短评

没有改变行为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

  • 长尾理论

这个概念源自李翔在得到上的内容《20161004-长尾理论能拉平爆款效应吗》

  • 复利效应

可以看《好好学习》、《把时间当作朋友》

  • 《社会性动物》推荐链接:

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070823

  • 从众心理

其实还可以加更多的例子

A/ B测试 双盲测试

这一段略

伪科学/伪命题/证实/证伪

这一段也略

《智识分子》

万维钢在豆瓣上的评论:如果一本书可以写成十页就可以搞定,那就不值得写成一本书。

那些所谓的自媒体大咖们

作者 千古壹号
2017年10月27日 19:00

前言

上个月,「彭小六」在他同名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学习力十大顶级高手》,文章中列出了作者在自我提升过程中所学习的对象,也就是所谓的「智囊团们」。罗振宇、 李笑来等大咖都是他所认为的知识领域的顶级高手,还有很多其他的自媒体作者也包含在内。

本文的灵感由此而来。彭小六所列举的那些大牛们,团长关注了(或曾经关注过)一大部分;只是后来随着自己认知能力和分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方向的调整,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当下的自己,所以慢慢取关了很多。

既然关注了这么多大牛,我或多或少有一些个人总结和感受。即使是我长期关注和学习的对象,我也并没有对他们进行「盲从」。本文的感情基调是:

在学习领域,一个再有影响力的人物,你也不应该对他所分享的内容照单全收

你应该带着批判性思维,学习你认为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摒弃你认为其中无价值的内容。

上面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进行系统的评判,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和判断。它是一种有目的而自律的判断,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上。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概念,可以看团长的上一篇文章:《学习批判性思维,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叫做有价值的内容呢?”诚然,对「有价值」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但主观并不意味着盲目。而本文正是为了纠正「盲目」而来。

下面这一段,就列举几个大牛在我心里的看法吧。我对他们所分享的内容是完全采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的。

那些所谓的自媒体大咖们

百度百科对「大牛」的解释为:在某个领域很突出的优秀人物。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还得有一定数量级的持续关注的用户才行。换句话说,得有「流量」。

大牛们基本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所以这里就称他们为自媒体大咖吧。而我在关注大牛时,基本也是以公众号为主,然后向外拓展。

罗振宇

最初接触罗振宇,是来自他的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每天早上6:30发出一条语音,并附带文章,365天全年无休。这种惊人的毅力和坚持足矣让人震撼。另外,罗辑思维还有同名的脱口秀节目在优酷上播出,每周四更新,这也是团长最爱看的视频节目之一。

罗胖儿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是「认知升级」。的确,公众号上可以领略到各路大神百家争鸣的观点和思维,而视频节目不禁让人感叹罗胖儿对某一话题的深刻见解,他的演讲能力是如此出众。

到了2016年6月份,罗辑思维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名叫「得到」的知识服务APP 上,APP上的第一个付费专栏是「李翔商业内参」,199元/年,每日收看一篇文章。自此,“知识付费”这个词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再后来,付费专栏越来越多了,专栏的数量现已达到30个;2016年9月底,「得到」APP推出「每天听本书」的节目,听一本书要花5元钱。在北京坐地铁的童鞋应该知道,这个节目的广告已经霸屏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既然知识付费做得风生水起,付费专栏也汇集了众多知识精英,那我之前关注的“免费的知识”是什么情况呢?2017年3月8日,优酷上的罗辑思维视频节目停播;2017年5月8日起,公众号上的每日头条也不再是语音,许多内容渐渐包装成了「得到」APP的广告。我只好取关。

对了,去年元旦的时候,我还看了罗胖儿的一本书:《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根据我的阅读心得,这本书应该是几期视频节目的包装合集,而且书的内容跟标题似乎完全没有关系。我看完之后,感觉更焦虑了,作者真是太懂我了。

如今罗辑思维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得到」APP上的“付费专栏”和“每天听本书”,你可以针对你需要的内容买单,至于其他的内容,你就选择性地看吧。从本质上来讲,罗振宇是个商人,商业需要变现才能生存。

李笑来

2016年02月08日,也就是大年初一的那天早上,虽然外面的鞭炮声不绝于耳,但我还是习惯性地听起罗胖儿的60秒语音,那天他推荐了李笑来这个人,说李笑来注重生活质量,已经连续20年不过春节。我一听,这不是跟我的习惯不谋而合吗?要知道,每年的重大节日我都是宅在家里搞学习的。

然后我就顺藤摸瓜地去了解李笑来这个人,看了他的一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书的内容是关于提升心智的,让我获益良多,我甚至忍不住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我身边认识的每一个人;就连我开通微信公众号都是受到这本书的影响。

随后我又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一鼓作气翻看了作者的全部历史文章。李笑来的公众号里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是「终身学习」。不得不承认,是他改变了我的精神面貌,在学习这件事儿上,我从认知做到了践行。

在最近的一年左右(大概是这个时间),我对他的印象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的公众号里,鸡汤越来越多,喜欢不断重复着曾经的光辉历史。我在他的公众号里所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少,可能是因为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付费专栏「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上了。

2016年9月前后,李笑来组织了全栈工程师的课程培训,学费6万,耗时两个月。这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知乎上有成百上千的质疑声。

说下我对此事的看法:团长去年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硕士,两个月如果能让我入门前端这一个小小的领域,我就烧高香了,更何况是包含前端、后端、移动端在内的全栈工程师。可能是我能力不足吧。

今天再去官网「新生大学」看该课程,培训时间变成一年,学费变成 ¥19,900 / 年,但我仍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我对李笑来老师的前后判若两人的印象,着实有点匪夷所思。直到看了公众号「歪理邪说」在2017-09-09的一篇文章《李笑来,那个一顿饭点8条鲈鱼的人》,我才理清思绪。文中的最后一句是霍炬的评价:

李笑来,你这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关于李笑来和比特币的故事,不妨看公众号「老道消息」在2017-08-11的一篇文章《我觉得李笑来OK,我觉得不行》。

彭小六

彭小六最开始是在简书上活跃的,是简书上粉丝数量最多的作者,号称「简书一哥」。这个白天在公司做技术主管、晚上写作、周末参加或组织培训的有为青年,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效仿对象,因为大家都在效仿他身上的一个标签,叫做「斜杠青年」。斜杠青年的意思是:

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他是我在简书上关注的第七位作者,基本可以说,从我开始用简书起,就已经在关注他了,我从他的文章里学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内容,其中有一个关键字是「执行力」。更巧的是,我们对电脑文件夹的命名格式,都是不谋而合。

这是彭小六的文件夹:(他的122篇文章)

这是我的文件夹:(我在研一期间的部分海报设计)

2016年6月,彭小六出版了一本书,名叫《让未来现在就来:成为高效能的行动派》:

这本书我也是第一时间购买,实际上,看完这本书后的收获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豆瓣上对这本书的打分还算中肯。

说下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书中大部分内容是源自彭小六之前在简书上的文章;书的内容一半干货,一半励志文(励志文与鸡汤不同);书太薄了,可以再忍一段时间的。这本书我给三颗星。

2016年底,彭小六离职,带着一个行李箱、一台电脑,来到深圳,开始做起了自由职业者,并到处传授他的成功经验: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打造自我品牌。

如今,彭小六也做起了知识付费,而公众号上的文章质量,个人认为,有所下滑。

我之所以说彭小六的很多文章是励志文而不是鸡汤,是因为,他一直在用他自己的生活举例,他是多么的用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能成为今天的斜杠青年,并成功变现。

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有必要做一点提醒:

彭小六所分享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励志而已,我们可以借鉴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元素,比如阅读方法,比如任务规划等;但是,读者却无法成为第二个彭小六,因为你很难做到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看书,很难做到每天写一篇文章,很难做到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被学习填充,。很难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有人肯定会反驳:“我虽然不能成为彭小六,但我可以无限接近彭小六呀。”

你要知道,有一种人,一直以来都是处于勤奋好学、永不止步的状态,做事的时候可以很专注,与人交往的时候可以很活跃,说话的时候表达可以很清晰。这种人,无论让他做任何事,都可以很成功。这种人与自身的学习品质、人格魅力有关,这种人的数量极少。这种人可以写出《我懂得了这些才开始月入10W》,但你不懂得。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学习别人,而是看清自己

他很成功,但他成功的例子不具有「普适性」,这是我对读者们的告诫。所以,辩证性地学习即可。

我关注过不少其他的自我提升类的公众号,这里谈一下个人看法。

公司的首要目的是盈利,自媒体的首要目的是变现。这么一说,你应该能豁然开朗了。有人说,自媒体的首要目的是获得影响力。可一旦有了影响力,想要变现,也很容易。至于其他的,就要看自媒体人心中的那杆秤了。

如果你发现自我提升类的公众号有以下三点规律中的任何一条,可一定要留个心眼:

第一、不断重复几个概念。这些概念包括但不仅限于:时间管理、番茄钟、知识管理、碎片时间、行动派、如何克服拖延症等。这些概念是很科学,但作者反复炒剩饭也没什么意思。

第二、字里行间在潜移默化地打广告。比如作者昨天拜访了某个人,获益匪浅;今天又去参加什么线下的社群,认识了很多爱学习的小伙伴;明天打算自己建一个付费的线上社群,欢迎大家加入。这种隔三差五地打广告行为,只让我想到了两个字:传销。

第三、文章的同质化严重。连续翻看几篇文章,感觉像是同一篇文章。这在鸡汤类的文章中尤其普遍。

对于上面这三点,我对读者的建议是:

请先具备足够的知识再谈知识管理。如果你有自制力,时间无需管理;如果你没有自制力,你也管不了时间。

PPT学习相关的公众号

我在2016-10-29《与其亲自做PPT,不如利用好大牛们的PPT模板》的文章里推荐过很多PPT大牛,文中可以看出,我曾经也是个重度的PPT爱好者,但那只是在我的学生时代。我对PPT的个人看法是:

如果你还在上学,擅长PPT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技能,而且可以获得台下观众的惊叹声,如果你爱好PPT,推荐你学好它。

如果你已经参加工作,除非你的工作和PPT有着较为紧密的接触,否则,很多人是很难得去研究PPT的,因为时间成本真的很高。相反,有相当一部分人一听说要做PPT,就会头皮发麻。

这时候,你可能要提问:“团长你这么说不妥。学习PPT的时候,还可以学到PPT以外的东西呢,例如电脑操作小技巧、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等等”。

这个理由我并不反对,学任何技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很多自媒体作者走起了“以PPT分享为由,实际分享的内容却五花八门”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站在读者的角度讲,作者的这种行为「很花心」。

如果你是因为喜欢PPT带来的酷炫的视觉效果,但又不太喜欢做PPT,此时你可以了解一下Mac系统下的Keynote。各种科技公司的大佬开产品发布会时的幻灯片,就是用Keynote软件做的。

关于PPT,我想用和菜头的一篇文章来代表我的看法:《我恨PPT

至于我不想再研究PPT的理由,可以继续看下面一段。

推荐软件工具的公众号

公众号「曹将」发布的内容算是相对优质和贴心的了,然而作者在2016-12-10的一篇文章《如何高效写日记》引发了我的思考。文章推荐了六个写日记的软件(或APP)。看完之后我就懵了,我到底该用哪个软件写日记呢?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我是不是每个APP都要安装体验一下?正好文章的评论区有读者提问:“如果只用一个APP,你用哪个?”作者答:“印象笔记”。

我倒认为,上面这个答案比那一大堆文字来的实在。

我看过不少推荐APP类的公众号文章,这种类型的文章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万一有个软件我觉得很神奇呢?这方面,我谈一下自媒体人的自我修养。

如果没有重度体验过APP就上来推荐,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另外,推荐各种APP固然是好,但至少应该加上自己的主观使用感受和使用优缺点,否则,就和「AppSo」、「少数派」等推荐媒体无异了。

有作者可能会提问:“我只负责推荐我喜欢的,我的粉丝们是否喜欢,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用户关注你,也会关注你的态度和评价,这才是「有态度」的自媒体。这样的作者称之为「意见领袖」。

说到「有态度」,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公众号上的第一篇文章是《使用云笔记,记下永恒的财富》。文章里推荐了“印象笔记”和“为知笔记”这两款笔记软件。知乎上关于这两款软件的讨论更是众说纷纭,光说没有用,谁用谁知道。我在每个软件上的笔记数量都达到了上千篇,自认为是有资格做评价的。

两款笔记软件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功能是用户的痛点,那就是“搜索”。当笔记数量越来越多时,我们几乎只能靠搜索来找。印象笔记在搜索关键字时,可以达到秒搜的程度。在搜索的精准、速度和性能上,为知笔记是远不如印象笔记的(这一点上,为知笔记近两年做了很大的改进,但仍需提升)。因此,目前来看,我更推荐你使用印象笔记。

有个推荐APP的个人公众号是不错的,名叫「高效工具搜罗」。有读者可能质疑:“作者罗列了一大堆软件,好像没有看到他的态度呀?”要我说,作者的内容定位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两个字:搜罗。

我本身是做APP开发工作的,喜欢把玩各种APP,留意他们的体验;且自认为对常见的电脑操作非常敏感和娴熟。我在以前的历史文章中也写过不少“电脑操作和软件推荐”方面的文章(在公众号后台的底部菜单栏进行了归档分类),写这些文章时,我还在上学,如今我已毕业一年有余。

如果让我这个公众号一直写这方面的文章,理论上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在保持对APP的猎奇心理下,我无非就是时刻关注一些常见的APP推荐平台即可,比如「高效工具搜罗」的在2017-03-23的文章《发现好App的途径》中所列举的。比如,公众号「黑马公社」里有很多手机、微信等操作技巧,这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源。

在体验一系列的APP之后,我也可以形成自己的软件操作体系,比如日程管理上用哪一套软件、看书做笔记用哪一套软件。但我为什么没有把APP(这里的APP泛指全平台的软件工具)推荐类的文章一直写下去呢?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安装一些重度使用和迫切需要的APP,就已经足够;掌握10%的软件操作技巧,就可以解决90%的问题。除非是重度使用和强烈推荐,否则我不会轻易写成一篇文章。

另一方面,是时间成本的问题。如果你还在上学,业余时间是相对充足的,这无可厚非。等参加工作了,加完班、挤公交,到家后洗澡、洗衣服,刷个微信,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很多单身屌丝,周末会习惯宅在家打游戏、看电视;如果你有妻儿老小,基本没有自己的空闲时间了。

最后一个原因,是选择的问题。大学毕业,再混个两年,估摸着都快奔三了。我们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工作、阅读、旅行、社交、自我提升、家庭、健康……我们需要牵挂和参与的事会越来越多。

手机消耗着我们的时间、精神,但我们却乐此不疲。与其盯着手机一小时,我宁愿多看一小时的书。面对一块块冰冷的形影不离的电子屏幕,有一天,也会想逃离。

如今,00后都快成年了,我们可不要像三毛说的那样: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走路的时候多看看周围,吃饭的时候多和对面的人聊一聊,放假的时候多出去晒会儿太阳,生活会越来越美好的。

我所推崇的自媒体

公众号越来越多,每个读者的时间有限,单个公众号能分到的平均时间会越来越少,打开率自然下降。

曾经,我关注的公众号也有四百多个,经过大浪淘沙,现在只剩下几十个了,而每天都在看的公众号也才不到十个。

这里,推荐几个我所推崇的公众号,以互联网类为主,我认为他们是精神独立的人(我在其他段落的字里行间也提到了一些公众号,如果觉得不错,可以关注)。

如果你关注互联网,就一定要关注「小道消息」这个公众号,作者冯大辉老师在圈中人脉极广,行业内各种消息都能第一时间被其知晓,且为人富有正义感。通过他的公众号,你可以了解IT行业的各个方面。

公众号「MacTalk」的作者池建强老师和上面的大辉老师是多年的好友。池老师文笔细腻,把很多做人做事的复杂道理讲得清楚透彻,池老师也是我在Mac方面的启蒙老师。我在2017-01-11的文章中专门推荐过池老师:《MacTalk池建强: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公众号「caoz的梦呓」的作者曹政对互联网行业有很深的理解和把握。他的部分文章已经整理成一本书《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这里也推荐一下。

公众号「望月的博客」,内容有点像“虎嗅网”、“36氪”等互联网媒体,不过我更喜欢望月温和的态度。

公众号「老道消息」,文章信息量大,敢说真话,所以内容也被删了不少。现在爬虫技术这么先进,你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其被删的文章。

另外,我也喜欢万维钢和卓克分享的内容(虽然他俩分享的内容不在微信上)。

万维钢擅长用理工科的思维看世界,他的两本书《万万没想到》、《智识分子》推荐大家看看。

卓克在喜马拉雅和「得到」APP上的播客节目「卓老板聊科技」,不说废话,只讲科学,是真材实料。

我认为,一个好的自媒体作者,需要克服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更新频率的问题。

如果太忙,作者倒不如把自己的脚步放慢一些,可以适当降低更新频率,尽可能保证质量,而非数量。这方面,公众号「可能吧」、「歪理邪说」、「二爷鉴书」、「菜刀少爷」是业界楷模。

试想,你要求一个人每天都分享干货,这是很难的。况且有些作者还很年轻(比如团长我),作者自己也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每天都有干货,到现在估计也已经被榨干到骨瘦嶙峋了吧。

第二、内容和广告的边界。

公众号获得影响力后,广告肯定越来越多,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要知道,光靠你们可怜的打赏,还不够作者坐公交的。

然而,一些自媒体的关注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级后,开始各种打广告,建立收费社群,甚至做起了吊吊的自由职业者,实现财富自由。

广告没有错,但应该把握好尺度,把握好内容和广告的边界。公众号「局座召忠」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你可能不知道,作者张召忠已经65岁了。

说说「千古壹号」这个公众号

有些公众号的营销色彩过重,虽然内容质量不高,但是包装得好,看上去也舒服,这方面我做不到,也没这个能力。

有些公众号的内容,没有营养,却有观众。这无非就是获得了读者的认同感:“哎呀妈呀,这篇文章说的不就是我么?赶紧转载到朋友圈。”

如今,在信息繁杂的时代,想认真写点干货实在是太难了,不利于传播。白米饭有营养,不过炸薯条更好吃。这方面的感受,公众号「菜刀少爷」在2017-04-24的文章《写干货很吃亏啊》,我深表认同。

有些公众号很擅长「标题党」。「标题党」就是使用吸引眼球的标题,来增加文章的关注度,实际内容和题目的关系并不大,甚至完全没有关系。

为什么会有标题党的存在呢?为了点击量,为了KPI。万恶的KPI。

曾经,我的几篇文章也尝试过标题党,比如这篇《信息太多看不完?有这一个APP就够了》。每每想起自己的这种行为,都在忏悔。

于是, 在起标题这件事上,我开始务实起来。渐渐的,我的很多标题形成了一种结构:前半句描述学习的内容,后半句描述学习的目的。比如这篇《学会使用Markdown,因为它是为写作而生》。

抵制标题党,从我做起!

费曼说,写作使人精确。我的文章标题太实在了,导致并没有带来惊人的阅读量,但至少我做到了精确。已经足够了。

所以这也就注定,我这个公众号是不温不火的。

我也不是什么大牛,也就做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像池老师的文章里所说的:《我只是个普通人》。我唯一的区别是

别人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剧的时候,我在端着 kindle 看书。我从来不打游戏,对电视剧也没有兴趣。

我自认为自己写的文字还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原因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理解的,我也写不出什么“高大上”的东西来。

我就这样日拱一卒,量变引起质变。学到了什么好东西,我就实实在在地分享给大家。

说说看书这件事

我的阅读来源,一方面是来自几个特定的公众号,因为他们的内容类型符合我的style,且具有时效性,但这方面只占了一小部分;另一方面,则主要来自书籍的阅读,因为它们的内容更系统化。

对公众号的点评就告一段落,我们来说说看书这件事。

「樊登读书会」在2013年就开始了,梁文道的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是我所喜欢的,「得到」APP上的“每天听本书”火了,各种荐书、拆书的付费栏目、付费社群兴起了,连娱乐圈的明星都开始跨界教我们读书了。不少自媒体作者动不动就列一个长长的书单,从万能公式般的推荐语上来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读过那本书,还是另外一回事。

网上还有个付费的节目我看着挺逗的,说得浮夸一点,大概意思是:“如何做到一年阅读300本书?”村上村树的职业是小说家,我看这位作者的职业应该是「翻书」。

在知识付费的今天,人们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挖掘真正高质量的知识和内容,而是盲目地变成粉丝对名人的崇拜。大多数人已经懒得进行知识探索,而更希望快餐式的讲解。各种大V正肆无忌惮地发挥着自己的号召力。

通俗来讲,大部分读者的心态是:“我喜欢大咖们教我读书,我喜欢大咖们把知识放到我的碗里,最好送到我的嘴里。”但是这么做,岂不是「舍本逐末」?

针对读者的这一现象,我只想提醒的是:

大咖们获取的知识并不是来自别的大咖,而是来自书籍。而我们学习大咖们提供的知识快餐,是永远达不到大咖的高度的。

有人认为看知乎等网站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老实说,看新闻、逛知乎,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消遣,打发时间。

建议大家多看看书,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书,公众号「书单来了」推荐的书籍,质量都挺高,我看行。至于其他的渠道给你推荐的书,适当地看看吧,不要有收藏癖。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籍教我们再多,却没有教我们人情世故,没有人可以活在真空里。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如果关系处理不善,谈学习谈理想的时候也是没有心情的。

那些所谓的畅销书

明星和演员是两回事;票房高的电影,不一定是好电影;畅销书不一定是好书。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往往只是因为他们有个好名字

纵观畅销书的排行榜,位于榜首的是以PPT、PS为代表的工具书。大辉老师在2016-09-10的文章《技术之外》中就提过这个现象:

即使多数人觉得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只要有人钻研得极深极透,都可以挟之以自重,还能「赚大钱」。

说到读者对于PPT的痴迷,我的简书就是一个缩影。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一般都会同步到简书上。而我在简书上的文章,基本都是不温不火,阅读量平平,唯独那篇写PPT的文章,至今为止还在不断被收藏:

那些所谓的自我提升类的书籍:

国内畅销书的「好名字」,在“自我提升、励志、鸡汤”这类的书中表现得是淋漓尽致。我需要单独拿出一小段来强调。

自我提升类的书籍,我更建议大家读国外的。国内的好书是有的,比如我在2016-08-17的文章《国内首本印象笔记认证的这本书,把知识管理做到极致》中推荐过李参的书。

总体来看,自我提升类的书籍,国内的好书实在是太少。你会发现,国内的书,一直在强调我们的主观意识,并不断鼓励我们。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但实际上,国外的书籍早已经对我们人类的心理活动从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学科上做了一个科学的透彻的分析。不信你就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看这一本书抵得上几十本畅销书。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太长,不妨看看《给青年诗人的信》这本书,虽然此书只有短短的一百多页,但我敢保证,你随便拿出书里的任何一句话放在朋友圈里,品味都能上升一个档次,这比鸡汤类的畅销书好多了。

如果你还是不想看书,那我强烈建议你看曹政在2017-09-20的文章《有些答案,写出来其实蛮简单》。他的观点是:面对学习,心存敬畏

国内的畅销书 PK 国外的好书,我再给大家看个例子:《好好学习》这本书是中国书,作者是中国人,但是书的最后附上的30本参考书籍全是老外的(老实说,这30本书还真不错)。

怎么看豆瓣读书的评分

有人说:“我也知道看书很重要。但是我看完一本畅销书之后,感觉很失望,还浪费钱。”怀着这种心态的人,我的分析:肯定是因为看了一本烂书

好书是有的。比如说,你看《消失的微生物》这本书,会对抗生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本书连顺产和刨腹产的区别都讲了。

从哪里可以获取好书的信息呢?我在上一段推荐了「书单来了」这个公众号,里面推荐的书质量都很高。另外,「豆瓣读书」这个网站推荐大家经常逛一逛,里面对书的评分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参考。尤其是,「豆瓣」APP近期上线了“找图书”的功能,我们可以针对指定类型的书看排名:

上图中,我就是通过添加“互联网”、“科普”这两个标签,找到了《网络是怎样连接》这本书。看完之后,如获至宝,这本书讲的就是“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开始,一直到显示出网页内容为止”的整个过程。这个问题是程序员面试必问呀。

我一般会先看「豆瓣电影」的评分,再决定要不要去电影看那部电影;「豆瓣读书」也是一样的用途。豆瓣读书的评分是怎么来的呢?满分是五颗星(即10分),所有用户打分的平均分,就是这本书的最终得分。

不一定所有的评分都符合你的预期,在看一本书的评分时,如果评论人数过少,这个分数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当评分的人数足够多,评分才相对有价值。

这里我谈一下我对豆瓣读书评分的判断

9分以上的书,是好书,而且很经典。如果你觉得不好,应该是你没读懂,或者不适合你。

8~8.9分的书,是好书,如果你感兴趣,就读它。

7~7.9分的书,好坏参半。这种书的内容,肯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肯定也有不被读者认同的地方。

6.9分以下的书,不要看了,没时间看。

有人问:“评分人数很多的书,也可能存在刷分的嫌疑吧?” 这是肯定的。以上,我说的是普遍性,特殊性当然总是存在的。

有人问:“是不是以后只用看豆瓣评分就可以了?刚上架的新书,没有评分,该怎么办呢?” 评分只是参考之一,有经验的人,会看看书评、作者的来历等等。

还有人问:“8.9分和9分有什么区别?” 你这是抬杠。

书的评分和质量不一定成正比,这需要你自己去试错。从概率上来讲,老外很少会让中国人来刷分,国外图书的评分更为客观。

豆瓣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如果你热爱电影、热爱阅读,可以在上面活跃活跃。看完一本书,在上面打个分,写一两句话的简评,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有人说买纸质书太贵了。热爱读书的人基本都有一个kindle阅读器(亚马逊或京东上搜“kindle”),你可以在亚马逊上购买很便宜的电子书,然后在kindle上阅读。

电子书的常识,我认为你很有必要了解,可以看我在2017-01-27的文章《电子书有哪些常见格式?以及该怎样阅读它》。这篇文章写于「大年三十」,写了一整天。

我们自身的问题

自媒体们有这么多,别光讨论他们,说说我们作为读者的自身的问题吧。

我一直在思考:为何有些文章明明看着毫无营养,阅读量却有10W+呢?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获得认同感吗?

渐渐的,我有了答案。

读初中的时候,我很喜欢看《读者》、《意林》这样的杂志,里面会讲一些寓言故事,让人深受启发;那个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每晚都会从《智慧背囊》这本书中念一段小故事给大家听。

小故事,大道理。那个“拾麦穗的故事”,对恋爱中的人,是很有启发的: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但不能回头,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珍惜眼前人,眼前人就是最好的。

如果现在让我重新拿起《智慧背囊》这本书,我受到的启发不会太大,因为我的观念已经基本成型,但我要感谢它曾经对我的教育。

为什么励志文和鸡汤文如此受欢迎?因为总有一群人需要它。

有的人,一喝鸡汤,就满满的正能量;有的人,一看到精美的句子就欢欣鼓舞。

只要效果是好的就够了,管他内容写的是什么。这种方式没有错,我们的人生当中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

拿我自己来举例。《一念之间,一念执着》这篇文章,是我在读大三时候写的。当时写完之后,我自认为文笔还不错,而且的确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悟。但现在我肯定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而且如果再让我看到类似的文章,我一定会觉得作者是在「矫揉造作」。这就是心境的变化。

拿看书来举例。我把看书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我不需要看书。看完一本书,也没见得我变得有钱了呀。

  • 第二个阶段:我喜欢看书,我经常看别人的文章推荐好书,但我从来不买书。

  • 第三个阶段:我喜欢看书,我也买了一些书,但我看的少。

  • 第四个阶段:我喜欢看书,我也确实在看书。

上面这四个阶段,每上升一个阶段,都是很困难的,不信你试试。

第一个阶段我就不做点评了。大部分爱学习的人,都是处在第二、第三个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里,就已经知足了,至少看上去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至少在心态上是积极向上的。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直都是处于第二个阶段,那个时候微信还没有火起来,信息很封闭,也没有人告诉我关于读书的事情。从研二开始,我才慢慢从第三个阶段过渡到第四个阶段。你看,我自己也是后知后觉。

不过,现在有了团长的文章,希望你能加快步伐。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其实是想衷心地告诫大家

某个阶段让我们受益,但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那个阶段。我们要keep moving,永不止步。

上学的时候,老师反复教导我们“知识改变命运”。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似乎很难意识到这一点。知识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但我认为这里的知识并不是指上学,而是指“阅读”

光读某个领域的书可不够,经济学、逻辑学、科学、心理学、文学等方面的通识,我们都应该去了解(推荐《为人文教育辩护》这本书)。

一切的答案都是自律:

其实,当你开始自律了,一切疑问,也就迎刃而解并豁然开朗了(关于自律,再次推荐《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

爱学习和爱恋人一样,我们不应该仅停留在“爱”这个层面。「有爱的感觉」和「将爱付出行动」,二者是有天差地别的。

最后一段

有人肯跟会对我质疑:“你又不是大咖,你凭什么对大咖们点评得头头是道?” 这你就理解错了,自媒体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在成为大咖之后才形成的,而是在一开始就确立的,这才是所谓的「不忘初心」。

知乎上有一位用户的「想法」很有意思,我不禁拍手称快:

知乎上看到很多答题全是什么优秀、习惯、时间管理、读书、成长、提高、思维方式的答主,我都直接屏蔽。

然而这些人的这些答案往往一呼百应,配几个树状图、流程图、韦恩图马上千赞起步,上万收藏。

不想怼人,只是怎么说呢,想到有不少人真诚的希望学到东西,最后却只能到互联网上问道于这些货色,在所谓自我提升的仪式里虔诚的原地打转而不自知,有点凄凄然。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大咖们分享的内容的好坏。他们的内容是有价值的,至少在你人生当中的某个阶段是有价值的。

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你是否具备分辨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是否做到知行合一,是否真的沉淀下来读完一本书。

希望你能学会独立思考,过滤这个时代的杂音,去粗取精。希望你能带着批判性思维去审视那些“有价值”的内容,包括本文。

慎思而不盲信!

本文于2017-10-27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千古壹号」。欢迎有心人关注,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

赞赏语:文中提到的作者,可以自觉赞赏。

推荐链接

发现【好工具 / App】的途径:[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43086]

如何找到值得学习的优质公众号?:

关于老道消息公众号的推荐:[http://www.jianshu.com/p/ca8dc5ff5a47]

“有人说,想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就去看他关注了哪些公众号。此话不假,很大程度上你关注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

发现【好工具 / App】的途径:[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43086]

“有人说,想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就去看他关注了哪些公众号。此话不假,很大程度上你关注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

上面句话的来源如下:

如何找到值得学习的优质公众号?:

在知识付费的今天,人们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挖掘真正高质量的知识和内容,而是盲目地变成粉丝对名人的崇拜。大多数人已经懒得进行知识探索,而更希望快餐式的讲解。各种大V正肆无忌惮地发挥着自己的号召力。

“标题党”就是使用吸引眼球的标题,来增加关注度的文章或者节目,实际内容和题目的关系有时候并不大,甚至有时候完全没有关系。

推荐了小道消息公众号。

学习批判性思维,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作者 千古壹号
2017年10月3日 19:00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学会独立思考。

前言

我发现,把一件事情描述准确,这是一种能力。

“我明天上午 10:00 去你那里。”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应该描述清楚是「十点出发」还是「十点到达」。

“今天晚上大家一起吃顿饭啊。”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应该事先声明是「AA」还是「你请客」。

再举个例子。微信上,经常有人主动给我发这样的消息:“在吗?”那么问题来了,你是要请我吃饭还是要找我帮忙?我内心的OS是:人生苦短,别问在吗。

就是这些简单的本应该毫无争议的陈述,有写童鞋在表达的时候,却含糊不清,以至于让人无法获得关键信息。

把事情描述准确是一种能力,可就算你具备这种能力,但还有一种能力也格外重要,那就是:你的观点或结论,怎么才能让别人信服。换而言之,也可以表述为:别人的观点或结论,怎么才能让你信服

大家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如果观点产生分歧,很容易发生争论或争执甚至争吵;当然,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沉默,他们认为“沉默是最有力的反击”。

表述不准确,或者观点不信服,这二者是导致沟通和开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与其针锋相对或避而不谈,不如让自己的思维和言语训练有素。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专家A说应该这样做,专家B说应该那样做,那到底该听谁的呢?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人缺乏对正确信息的分辨能力。

今天我们要讲的「批判性思维」,目的就是要让你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各种观点(包括我们自己的观点),能够提出质疑,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要了解「批判性思维」,首先要了解「批判」这个词。「批判」指的是评价、评判。批判并不是批评。

批判性思维的英文是Critical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明辨性思维更为合理。因为“批判”这个词会让有些人误以为是否定和质疑,而“批判性思维”则会被误以为是负面的批评,这种误解是需要纠正的。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进行系统的评判,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和判断。它是一种有目的而自律的判断,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上。

这个世界是否存在正确答案

在自然科学和物质世界方面是存在正确答案的,比如我们肯定“日心说”,而否定“地心说”。

但如果问题涉及到人类行为或者社会问题,就会异常复杂,几乎是没有唯一的答案,我们难免会把个人喜好带入到问题的讨论之中,而且我们更热衷于相信那些与我们的期望一致的解释和描述。

说到这里,我还要告诉你一个事实:就连科学研究也是没有绝对确定性答案的。比如,医学研究和生物学研究喜欢拿小白鼠做实验,但是在小白鼠身上验证通过的实验不一定适用于人类。

再拿人际关系科学来举例,现在要研究“越外向的人是否越容易交到朋友”这个论题,第一步是要选取研究对象,也就是选样本。如果是选身边容易接触到的人(比如电子科大的一群学生),很难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如果是在每个省市都找一群人来研究,这种研究成本是极高的。要同时保证样本的广泛性、多样性、随机性,是很难很难的。

好吧,那些研究专家一般都是将大学生作为样本,为啥呢?因为大学生单纯呗。

就算样本选好了,接下来的第二步是场景的选择。如果把场景选在实验室,优点是能够有效控制外在的、无关变量的影响;如果把场景选为日常生活环境, 优点是参与者会感到舒适和放松。这两种场景的优缺点恰好互补。你看,场景的选择也是一个难题。

就算场景也选好了,还有一个影响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年龄。是啊,就算你研究出了越外向的人越容易交到朋友这个结论,你怎么能保证不是年龄的影响呢?所以你看,只要人际关系的研究涉及到年龄,研究的复杂度又多了一个数量级。

当然了,如果要研究“越宅的男生是否越难找到女朋友”,以上分析,同样适用。

综上所述,每一种科学研究都有它的局限性,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怀疑每一个研究结果、怀疑每一种观点和结论呢?答案既是肯定的又是否定的。我们应该批判性得来看待它们:

任何一个单一的研究或结论都可能存在不足,但这些不足却能够被其他的研究所弥补。通过不同的研究逐渐去描绘事实真相。

所以,我们应该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没有一种研究是完美的,但每一种研究都有它的价值所在。真理就在前方。

该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对于一个观点,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以下这些词汇的基本概念:

论题、理由、结论、论证

为了理解上方着四个词汇的概念,我们举个例子吧。来看下面这句话:

那些外向的人,他们善于社交,乐于进行社交活动,表达能力也不错。所以我认为,外向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

上面的例子中,论题是:

外向的人是否更容易交到朋友?

理由是:

因为外向的人善于社交、善于表达。

结论 or 观点是:

外向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

论证是:

理由+结论。

也就是说,理由+结论构成了论证过程,也称之为推理过程。

那我们该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呢?答案是四个字:学会提问

对于一个观点,您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

理由是否充分?

哪些词语有歧义?

推理过程中存在谬误吗?

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是否有重要信息被遗漏?

对于“越外向的人是否越容易交到朋友”这个论题,你可能会很不屑地说:

一般来看,越外向的人当然越容易交到朋友了,这是一种普遍规律、一种大概率事件。当然了,也不能外向得过于极端了嘛,毕竟什么事太极端了都不好。”

上面这句话中的“一般来看”、“普遍规律”、“不要过于极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它完全是凭借我们的感觉和经验得出的。针对上面这句话,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你,就要开始提问了:

怎么区分一般和特殊?

怎么确信它是普遍规律?

极端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极端?

这句话只是说出了结论,并没有说明理由,有哪些理由作为支撑呢?

我们还是不要凭借感觉和经验说话了,来看看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吧:

对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的研究表明,那些搞IT的程序猿们,他们的心思和时间主要放在搞科研上,根本没多少时间进行社交,以至于性格也变得内向和闷骚,看到女生的时候,还没打招呼就开始害羞脸红(他们也不敢打招呼)。不得不承认,那些搞IT的男生,实在是太屌丝了,如果稍微主动一点,应该就能找到不错的妹子,毕竟985的学生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针对上面这个研究(团长的脑洞也是够大),我们也要开始提问了:

样本的范围有多大?

电子科大的学生都是搞IT的么?

内向和闷骚、屌丝之间有什么联系?屌丝难道不是草根精英?

男生不主动确实是找不到妹子,但是男生主动也不一定能找到妹子吧?

上面这个例子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对各种观点提出质疑,并给出自己的判断。

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时,除了不断提问,我们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我将在下面的三段中列举一些。

什么是确认偏误

正如第三段所述,我们更热衷于相信那些与我们的期望一致的解释和描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喜好。在此,我需要向大家普及一个概念:确认偏误。它的意思是:

确认偏误也叫验证性偏误,它是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对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进行排斥。

当我们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总能找到证据支持它。说得通俗一点,确认偏误的意思是:你别想说服我。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显然,确认偏误容易导致固步自封。我们在培养和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强调要不断提问,提问并不是一味地对他人的任何观点提出质疑,这种提问同样也包含自己的观点,这就叫做“自省”。

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这本书中专门有一章讲到了确认偏误,链接入下:

区分相关性和因果性

原因表示 X,结果表示 Y,我们来看看相关性的概念。

相关:X 和 Y 有某种关联吗?

相关系数:表示相关程度的数值,在-1和+1之间。

如果 X 和 Y 完全正相关(意味着它们一起上升或下降),则相关系数为+1。如果X和Y完全负相关(即按照相反的方向变化),则相关系数为-1。如果X和Y没有任何关联,则相关系数为0。

注意,相关只是告诉我们 X 和 Y 之间之间存在关联,它并没有告诉我们X和Y之为什么会关联,甚至,第三方变亮 Z 也可能会同时引起 Y。相关并不能保证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比如说,“今天天气好,我的感冒也好转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只能说明,天气好与感冒好转存在关联,但不能说因为天气好所以感冒好了。说不定是因为你的心情变好了呢。

到这里,我们可以学到一些说话技巧。比如说:

推荐的表达: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事件A和事件B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不推荐的表达: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因为有事件A,才导致了事件B的发生。

推荐的表达: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事件A可以作为事件B发生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有一种场景是:

别人的论证过程看似无懈可击,但我就是不同意,就是不服,可是我也无法找出其中的破绽。

这种现象怎么解释呢?

这个很好理解,团长之前看过一句电影台词(电影的名字忘记了):

听一个人说话,别光听他说了什么,还要听他没说什么。

意思是说,别人在陈述观点的时候,是有一些约束条件和前置假设的,只是他没有明说。这里,我们要普及两个词: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学会提问》这本书给出了定义。

假设

这里的假设并不是假如,它指的是一个看法,没有明说却理所当然。

价值观假设

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近义词是价值倾向和价值取向。

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就是没有说出来的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样的一种看法。

描述性假设的概念不是很好理解,我们举个例子。小明说:“超市有两款毛巾,一款是5元,一款是8元。那我就选8元的吧,因为8元的质量更好”。这个例子中,小明的描述性假设是:贵的一定是好的。只是他没有明说。

价值观假设归根结底是价值观在起作用。我们也举个例子。没读书的小黑认为:

上大学真是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你看我,初中毕业,攒了几十万,早就买了车买了房,如今老婆孩子热炕头。

但我认为,上大学以及读研对我来说是更有价值的,因为在我看来,智慧远比物质的成就更重要(说到这里,会不会有人以为我是书呆子)。

因此,你要善于发现话语中隐含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避免无谓的争执。

推荐一本书

你大可把本文作为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导读,如果要系统性地学习批判性思维,还是得看书。这里只推荐一本书,名叫《学会提问》:

第一眼看到书的书名,我还以为是这样的:老师,我提个问题,这个题目怎么做?

再看书的副标题,其实是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指南。

另外,还有一本《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这本书也是讲批判性思维的:

《超越感觉》这本书,书的目录很吸引人,但是翻译有点糟心。所以,你看《学会提问》就够了。

最后一段

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提出探索性的问题,检验各种观点和论据(包括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结果是要求我们虚心地接纳各种观点并理性评判,然后决定接受哪些思想或采取哪些行动。

这个时候,我好像听到小白说:“我女朋友要求我什么都听她的。每次她生气的时候她就怪我没听她的,说我是个骗子。这个时候,我把女朋友批判批判,会是什么结果呢?”结果是这样的:

这就需要你充发动男人的智慧:一切都听她的,就好哒~好好反省吧,少年~

本文于2017-10-03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千古壹号」。欢迎有心人关注,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

引用

第二段中,“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是引用《学会提问》这本书。

“这个世界是否存在正确答案”这一段,很多内容是节选是《亲密关系》这本书的第二章:研究方法。

相关书籍

《超越感觉》:[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903266/]

《学会提问》

《好好讲道理》

《超越智商》

《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

万维钢的文章:
确认偏误:别想说服我:[http://blog.donews.com/tongrenyuye/archive/2013/06/03/20.aspx]
“人们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这句话是用的万维钢的文章。

番茄工作法:保持专注的最有效方法

作者 千古壹号
2017年1月1日 19:00

新年,团长回归。

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我发现大家对工具类的内容(例如高效软件、PPT制作、成为表格女王、摄影技巧等)都非常感兴趣;可如果东西罗列太多,也只是一键收藏而已。

在很多场景下,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比使用再多的工具要好使得多。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番茄工作法」,这个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容小觑。

那在什么场景下会有用呢?团长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专心工作的时候,经常被别人打断。本来是在做事情 A ,又不得不转向去处理事情 B,甚至转向事情 C。

事情做到一半,想去上厕所、想接开水、想吃零食、想刷一遍朋友圈、想看团长的公众号有更新没(靠,两个月过去了,怎么还不更新?)

说好的今晚把报告赶完呢?等会儿,京东上在做活动,我先去买几包纸。满200减100唉,还不剁手?我控制不住我记几啊。

你看吧,本来正在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做得好好的,却被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因素打断。

面对这种困境,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呢?答案:番茄工作法。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的概念是:

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设置25分钟的时间(一个番茄时间)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短暂休息5分钟。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25分钟的专注工作时间 + 5分钟的休息时间。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给我一个番茄钟的时间,我会把这件事情搞定。”、“今天的会议尽量简短一点,不能超过两个番茄钟。”这里说的番茄钟其实就是“25分钟 + 5 分钟”。

看完上面这段话,你可能会觉得番茄工作法的概念很简单,并表示不屑;甚至会抛出各种质疑:

划分个时间就成了发明啊?掉在我头上的苹果,也有好几个呢。

工作时间凭什么是25分钟啊?30分钟不行么?45分钟又怎样?

休息时间为啥是5分钟?我不想休息了,我可以一直干下去!

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待团长阐述番茄工作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你定会峰回路转、拍案叫绝。

一个番茄钟里采用25分钟作为工作时间,这是番茄工作法的发明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从1分钟到120分钟的大量测试中得出的结果,25分钟是专注与干扰之间的平衡点。

这里所说的干扰既有来自自身的生理需求(喝水、上厕所等)和心理需求(自拍、刷朋友圈等),也有外部的中断(比如产品和开发撕逼、开发和测试撕逼、被领导叫去谈话等)。

番茄钟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具有可塑性,并不是一尘不变的,你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重点不是你要不要自定义番茄钟的时间,重点是你要不要用这个方法。

为什么要用番茄工作法

我承认,当我们在做爱做的事情的时候,的确可以一气呵成,坚持两三个小时都妥妥的,比如汉子打游戏的时候、比如妹子追剧的时候。好吧,但我们现在谈的是工作,工作上的事情,哪有什么你愿不愿意做。

工作或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很多问题造成无法完成任务。列举一二:

问题一:面对复杂,望而却步。

那些复杂的、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任务,往往会造成拖延。拖延总能让我们苟且偷安,但难题并没有消失。别考虑问题有多复杂, 重要的是开始。我们可以把一个大的任务以番茄钟为单位,拆分成多个子任务,通过比较“预估番茄数”和“实际完成所用番茄数”,可以让你在每一步得到及时反馈。

问题二:小事忙一天,大事一样没办

番茄工作法要求在每天早晨做计划,为自己当天分派为数不多的活动。然后在每个番茄钟之前,重新评估活动的优先级,这样的话,最重要的一项代办活动会跃然纸上。确保你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别的事。

问题三:从休息到工作,无法调整

早上八点上班,开个电脑,倒杯水、刷个微博、看个网页、查收一下邮件、开个早会、接个电话、上个厕所,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点了。吃点儿东西,趁领导不在,下个单、聊个微信,艾玛,一上午过得好快,又要吃午饭了。

每天上午刚上班,或者吃完饭回来,时间经常会在你面前溜走,还没来得及把心思拉回来。然而,番茄工作法是以动作为导向的,启动番茄钟是动作,遵守铃声是动作,填写“今日待办”是动作。习惯成自然,充分利用条件反射的力量。

充分利用番茄工作法,很多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效率也会随之高很多。而且,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会忽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番茄工作法的最大好处是:

不仅能帮助人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提醒人及时休息。

第二大好处是:

学会克制。

对于“克制”二字的理解,你马上就会明白了。

怎样使用番茄工作法

步骤一:列出“今日待办”清单

不是你想得那样,在桌子旁边贴满了便利贴,而是:拿出一张纸,在纸的顶端写下标题“今日待办”,想想你今天需要完成的活动,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不要考虑重要程度,不要考虑优先级,也不要写出具体做法,只需要写活动完成后的状态。例如:

  • 写邮件给领导

  • 工位整洁

  • 表格统计并打印

  • 给女朋友打电话

你可以将几项小的活动合并到一起作为一个番茄钟的任务,将它们写在同一行。

上面列出的是“今日待办”清单,另外,你还需要列出“活动清单”表格。二者的区别在于:

今日待办”是你在今天对自己的承诺,只让你看到今天可以达到的目标,所选出的活动应当具有可行性;如果某件事你今天不打算做,就别填进去。

活动清单”里的内容和数量没有限制,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也可以加进去,不用担心其重要程度。

因此,每天早上,你需要从“活动清单”中选取部分活动,将其纳入“今日待办”,这项策略可以保证你做正确的事情,并全心全意地投入。

步骤二:一个番茄钟,只做一件事

仅仅列出工作清单是不够的,关键在于选择。在当下,你决定进行一项活动,等于隐含着决定不去做其他的事情。将重要的活动放在第一位,并全力以赴,会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全感。

需要强调的是:在25分钟的番茄钟里,你只能做一件事。或者说,这25分钟是不可分割的,这被称为番茄的“原子性”。但在番茄钟之间,你完全可以重新思考,重新选择。

步骤三:休息5分钟(5分钟可以用来干什么)

可以喝水、上厕所、散步、看窗外。

但一定不要刷微博、逛淘宝、刷朋友圈等。因为这种参与性较强的“休息”方式,难以在5分钟结束时刹车;而且很有可能管不住自己,无法及时回到工作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们往往起不到放松的作用,无法让你恢复状态。

另外,这五分钟里,不要看邮件,也不要看新闻,仅仅看一下邮件的主题和新闻的标题应该很放松了吧?然而并不是,你可以试试。如果真要做这些事,可以专门给它们提供一个番茄钟。

步骤四:记录和总结

也许你在工作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完成的有效活动却很少。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你胜利完成的25分钟时间段太少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专门对番茄钟做一个每日回顾吧,这样才能持续改善,你也可以把它写到日记里。

该怎样处理中断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在番茄钟内,不应该切换活动,也不应该停止当前活动。

但我们会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中断。面对无法控制的中断和干扰,该怎么处理?

首先,需要接受的是:中断是常态,因为新的需求总是会不断冒出来。

其次,我们需要将中断进行分类:(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自己造成的“内部中断”。是直觉向心智发出信号,告诉自己去做当前专注活动以外的事情。

第二种是别人造成的“外部中断”。有人找你咨询问题或寻求你的帮助,并且等你答复。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该怎么处理这两种中断(我需要把它们单独列成一大段)。

内部中断的处理:接受、记录并继续

刚开始番茄钟的时候,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开启一个番茄钟,开始专注于一件事情,然后突然饿了;又想起有个电话要打;忍不住逛逛网站;收到邮件后想第一时间回复;甚至还有其他很多随心所欲的事情,这些事情其实跟工作没有太大关系。

面对这种情况,最佳的做法是:首先接受它,然后记录它,然后立即继续你手头的工作,避免真的被打断。

我没有马上打电话,而是把这件事情在“今日待办”的表格下方记录下来(把这件事放在表格里,而不是放在脑子里)。我没有马上去接开水,而是在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做这件事。对,就这么做。

对于内部中断,不要太屈服于它的诱惑。

外部中断的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外部中断具有互动性,因为有人正在等你答复。你总不能跟他说:“我正在进行番茄钟呢,等会儿再说”。那也太二了。

如果是回复邮件,发邮件的人不会期待你在25分钟内就回信。你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或多个番茄钟进行邮件的阅读和回复。

Getting Things Done》这本书中提到过:如果外部中断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完成,那就立刻完成。这么做是因为:两分钟基本上是一道时间分界线。在这个分界线内,你对某些情况进行归档保存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当你第一次发现这个问题时就动手解决所需要的时间。如果这个中断的处理只需花费两分钟,处理完后,继续番茄钟;如果处理中断的时间过长,处理完后,要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番茄钟,别忘了番茄钟具有原子性。

如果有人找你面谈,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可以请求对方尽量推迟。在对方接受的范围内,尽量往后排,用稍后的番茄钟重新计划这个中断,而不要在当时直接处理。像下面这种句型是经常可以派上用场的:

“要不等一会儿吧?我这边还有点事情没处理完”。

“很急吗?不急的话,我一会儿再回你”

外部中断策略总结:

(1)告知:“我手头有事,正忙。”

(2)协商:“周五再帮你做,行吗?”

(3)计划:写下活动名称,稍后为它计划未来的番茄钟。

(4)答复:按照承诺回电或答复,不然的话,下次别人就没法信任你了。

谨记:不管是内部中断还是外部中断,请写下来并从新调整番茄钟,不要让它占脑子。

一些其他问题

问题1:在25 min 的工作和5 min 的休息之后,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做完,那下一个番茄钟是否仍要做这件事?

答案:不一定。番茄工作法并非“工作 + 休息”的二元循环,而是“选择 + 工作 + 休息”的三元循环。每个阶段以选择开始,以休息结束。当你花掉一个番茄钟做事情 A 后,下一个番茄钟未必要继续事情 A,你完全可以换到事情 B,如果你的判断是:事情 B 更紧要;当然,也有可能是想换个心情。

但是,在25分钟的番茄钟里,你只能做一件事。

问题2:番茄钟的长度可以调节吗?

番茄钟没有最佳的时间长度,决定时间长短的人是你自己。如果你经常遇到中断,可以考虑缩短番茄钟的时间。

刚开始的时候,你最好坚持原版的番茄钟,按照它的方法做,至少坚持两周。

问题3:正在专心番茄钟,来了电话怎么办?

答案:自己看着办。

有哪些推荐的番茄工作法APP或工具

APP推荐1:可以使用「番茄土豆」这个APP。官网是「pomotodo.com」。国人开发的APP,番茄土豆以最简洁实用的方式,将番茄钟和 to-do list 的功能进行结合。有全平台客户端和网页端。时间是番茄,任务是土豆,用番茄消灭土豆,这APP名字起得也是绝了。

APP推荐2:最近还发现一款番茄钟的APP,名叫「潮汐」,刚上线不久,小清新。官网是「tide.moreless.io」。有Android版和iOS版。界面好看到哭:

APP推荐3:还有一款创意番茄钟,名叫「Forest」。这个APP用的人还挺多的。每个番茄钟以一颗种仔的成长为周期,30 min,滑动手机小树会变成枯树,如果成功坚持则会有一颗健康的树,枯树和健康的树都会种植到自己的森林中。对手机依赖严重的或者想创建无手机工作环境的可以试试。

其实也不一定要用软件,自己给自己定一个闹钟,到了点儿就提醒,也是不错的方式。

番茄钟的计时有很多种方式。工具是其次,方法是第一。

最后一段

番茄工作法的最终目标:成为一个自律、高效、专注的人,并学会克制

当你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可以等番茄钟结束了再掏出手机。当你在加班赶任务的时候,可以等番茄钟结束了再喋喋不休。当你怀着选择恐惧症逛淘宝时,一旦番茄钟结束,利用最后5分钟的时间马上下单,不要再纠结买哪件了。晚上上网聊天的时间不要太久,超过一个番茄钟,就早点睡吧。

团长只是给你科普了一把「番茄工作法」的妙用,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全面一点,可以看《番茄工作法图解》这本书。如下:

通过团长的这篇文章,如果你觉得自己涨姿势了,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我在2017年给自己定的一个学习目标是:从零开始入门和学习「前端技术」,并作为一技之长。新的一年里,你有什么学习目标?在下方留言,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留下见证!

本文于2017-01-01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千古壹号」。欢迎有心人关注,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

一念之间,一念执着

作者 千古壹号
2016年12月26日 19:00

又到了千古壹号自作多情的时候了。知道你和我一样,喜欢很现实的去追问做某件事情的意义,类似于读的人会问读的意义,写的人会问写的意义。我也不禁去想对于这篇文章的问世,意义何在?

此刻,是心灵的触动让我通过这种方式抒发心中的憧憬和对未来须努力前行的意志,也算是一种精神鼓舞。现在的思考总结和对未来的踌躇满志,其实是暗藏着曾经枉为少年的佐证;可是,现在已在刚刚成为曾经,而将来也会在现在过去之后成为曾经,这就是历史重演。所以,与其说是鼓舞,不如说是忏悔录。

真理就是: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但不要让《忏悔录》写完一生。若是过客三千中的一瓢能够在此处泛起心中的点点涟漪,那便甚好,暂且让我找到了继续这些文字的意义,我也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进入正题。

意志再不朽,也磨成沙漏。过去总算渐渐都还过得去,未来就等来了再决定。回忆多少还留一点点余地,还不至于回不去,一个转身,一个遗忘。谁的青春没有浅浅的淤青,谁能任性不认命。

总会有一群人,他们或许颠簸流离,或许浮生如逆旅,或许正在目睹着曾经牵她右手的那个人正挽着另一个人的左臂。但他们从不会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他们就在这里眺望着远方,带着梦想的涓涓溪流,汇聚成海——这是真正“追风筝的人”。

提到感情,如若之前的关心是真心的,现在无心,也是真心的。席慕容说:“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忽然我乱了。”紫霞仙子答:“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你和我一样,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二楼回复:“放开了拳头,反而更自由。”

也许只有等到与意中人分开之后才会发现谁更离不开谁。但毕竟已经分开了,最投入的人最受伤,即便他曾是你最重要的决定,可也没能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来得及说一句:“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奇迹。”

“如果一个人本身内敛,遇人真诚,遇事沉稳,但在你面前却大大咧咧,好不掩饰,这说明他已经深深的···”说过这句话的人定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纵然“琐碎的牵绊,滋长不满”,但也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一个不小心,你就真的会和 ta 白头偕老。没吃过葡萄的人也更要相信葡萄是甜的。至少对于在幸福中有意向白头偕老的这对人来说,来年,定是个丰收之际。他们会提醒自己:如果不能包容你的坏,就不值得拥有你的好,胡闹,原本是一种依赖。

有点扯远了,我必须开始反感矫情的人,包括自己。还是接着写《忏悔录》吧,纵使这远远比不上卢梭的水平。

第一章:思想至上

道家讲究无中生有,有中生无。佛家常言佛渡有缘人,讲的是事物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若是缘,再苦味也是甜。倘若人有缘,而佛无缘,等你一切准备周全了,他却去渡别人了,奈何?

失意在所难免,曾经也会发现自己是个特别不知道方向的人,然后在原地打转,重复着过往的悲伤。但如果不坚强,软弱给谁看?举例:诗人在穷酸潦倒的时候才会造出古今吟唱的句子,那多难兴邦,乱世出英雄就可以与之完全统一啦。那你还在为自己的窘境而自责吗?说不定下一刻就可以见证奇迹。

读书人总是比较敏感的,倚靠着公交车的窗口,望着外面一个个掠过的瞬间都能让人浮想联翩。外表波澜不惊,内心却可以风起云涌,这是工科生的特质,真是死性难改。

读书人也就是这点好,饿的时候还有精神食粮聊以慰藉。所以如果有一个人哪怕只是一个抽象的事物能在你失意的时候给以引导,在努力的时候给以激励,该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

我们喜欢和伟人谈理想,和普通人过日子,可有一点,伟人也需要过日子,揭开面纱才发现,大家都很普通。故,伟人只是知道了你暂时不知道的东西而已,例如各自回家的路。所以,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想法。

大一的时候看过这样一句话,现在还记忆犹新: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将组成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将导致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将形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形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将影响你的命运。听起来有点庸肿,但不可否认思维的重要性,因为它将直接支配你的行为。

第二章:思想的解放代替不了现实的解放

话说,许嵩的歌词串起来居然能够巧夺天工,不信试一下:风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撑伞走过那路口。表情无喜无悲的冷漠,沉默的华丽像一颗遥远的恒星,是这座城市的符咒。夏初里带一点闷热,有换季的颜色。一个夏季熬成一个秋,幻化的雨下错了季候,当美景都重叠,视线丢了焦点。温存迷醉,吵闹清醒,都还在脚绊兜转不清。站在故事的最角落,听说幸福很简单,简单到时间一冲就冲淡。太坚强是软弱,太颓唐是折磨,可能是时光让耳朵变得宽容,这矫情的措辞结构,经历过的人会懂。有一些问号,也许对你并不重要。想象之中,付出会有结果,等着你去开发宝藏,就算一路跌跌撞撞,一年一年,把心海铺满。我做我的改变,又何必纠结,但昨天的叛逆某天终会成熟,享受生命中每一个脚步,是劫是缘随我心。不必反反复复想太多,每天都要过得更洒脱,看得透,放得下,拈花一朵。

小时候看奥运心想自己长大了也要这么厉害,现在看奥运:“哇,这帮90后的老将怎么这么厉害?”思维固然可以无限强大,这便是为何心境可以如此丰满,而现实可以如此骨感。在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统一的情况下诞生的伟人艾思奇早已揭示这一规律:

社会形态决定社会意识。唯心主义者走的只是静止孤立片面一沉不变的死亡路线。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走在路上低头沉思着,突然重重的撞在前面的柱子上,不要怪路人嘲笑你,他们有可能是在温馨提示你:“伙计,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哦~”这时我会揉揉你那受伤的脑袋说:“你丫不仅没好好看路,连车都不好好拉,一个劲儿的在那里空想,能搞毛线?”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生活的导演,当然,在做导演之前,鉴赏别人的作品也就成了必要的准备工作。一个电影,一件事例,一幕场景,一段文字,都有可能被深深地打动。例如看《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开始想着要为最爱的亲人多做一点;重温《肩上蝶》,会越来越相信爱情的永恒。

那先来说说我所涉世不深的爱情,若是在荧幕中看到男主人公的勇敢追求,亦或是女主人公的苦苦等候,最终双方历经磨难,走上幸福的殿堂,这该是多么美好,从而坚定了现实中的我们彼此守候并且相信会一直走下去的的信念;如若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不幸经受不住感情的重伤和曲解,或是遗憾地邂逅了彼此的真心,留下的会是观众的扼腕叹息,观众会自然而然将其当做现实中真实的场景,告诫自己,要好好珍惜彼此,引以为戒。至于在各种感情中处于首脑地位的亲情,《感动中国》、《海洋天堂》之类对于我们而言早已耳熟能详,我们需要身边这样的事例来激发我们的孝心。活了二十载了,感触是最深的,若再是用文字再描述倒显得做作了。

一切都显得这么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等等,这里似乎忽略了一个小细节:欣赏他人的作品时,作为第三者的观众是多么地有优势,因为他可以将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种种表现一览无遗。而现实中的自己却只能做唯一的一方。可能女主人公无法体会到在下雨天两人一起共伞时男主人公被淋湿后的冰凉,以及打完电话各自说晚安之后男主人公依旧在午夜挑灯夜战完成白天未完成的任务的执着;也有可能男主人公无法获知,在两人各自强颜欢笑之后女主人公会突然躲在某个角落怀念那最后的温柔而抱头痛哭的场景;可能你能体会到父亲母亲那白头发日益增多的辛酸,却没有注意到他们哪天又掉了多少根白头。用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来打比方:成功者的光辉总是显而易见,而他背后的辛苦总是深藏不漏。

诚然,起触类旁通或前车之鉴作用的他人作品固然不能剪接属于自己的微电影,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微笑和泪滴成为主角。于是又不得不感慨一句:戏剧源自生活,而生活却变成了一场戏剧。

暑假回家待了三天,书包坏了,让老妈缝两针,结果缝了二十针,我忽然明白了“润爱细无声”。当毕业的时候只剩下照片,当年华老逝,母亲变成桃姐,父亲及不上板车哥,然后你问自己,就像我问自己:“《忏悔录》这本书现在是不是可以华丽地进入下一个篇章?”

第三章:做个地道的现实主义者/经验主义者

在这之前,允许我来做几个辩证的思考题:

问题 1:

甲:“我觉得你很固执,一般人都很难改变你的想法。”乙答:“理解和宽容是相互的,为什么你固执的认为我很固执?”

问:谁固执?

问题 2:

甲:“我无法接受你的冷漠。”乙:“冷漠只是一时的,人都有喜怒哀乐,没有表情,只是碍于表现而已,并不代表没有这份心。你无法接受我这一面,对于这一点,我暂时无法接受,不过会慢慢改善。”

问:“是谁接受不了谁?”

问题 3:

甲:“我突然有点不太相信自己了。”乙:“没关系,我相信你,就算你不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我啊!”

问:“甲该相信自己还是相信乙?”

高中时最擅长的是物理,最头疼的是语文,就连高考作文都是提前背好的,现在碰到这种逻辑性的问题,用物理的逻辑思维倒是让我纠结一番。不解了,能解出来也无非是庸人自扰。

既然做个空想主义者是遥遥无期的,那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做一个现实主义者?

看来我又要多想一步,从思想和行为的角度将我们这些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社会文明的实践者做个不成文的分类。

第一类:似乎漫无目的,偶尔有过瞬间的小伤感,但这并不影响生活的主旋律,因为明天还会继续感叹曾小贤获得500万巨奖的惊喜,以及获奖之后给我们带来的续集,也可能是畅快的网游之旅激励着自己在键盘上挥舞着手指.

第二类:似乎很少去追求精神上的意义,但偶尔也会表现出愤青的态度,比如中国选手拿到金牌时会拍手称快,与冠军失之交臂时会谴责韩国人的死皮赖脸和伦敦人制定的不公平规则,做事虽很少考虑精神层面的含义,但目的性很强,重在积累社会经验和丰富阅历,病来医病,饿来买米,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将来定是个靠谱的居家好男人或是好女人;

第三类:精神主义者,做事之前会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会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鼓励自己,做的时候会认真对待,事后又会总结反思,不论结果如何,总是相信自己能遇逆境处之坦然,遇顺境初之淡然,并最终厚积薄发。

这以偏概全的分类感觉有点像分析星座运势的趋向。但似乎每一类都没有明确的界限,又或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处于不同的类型。做一个经济适用男多好,不必反反复复想太多,等到哪天开始为半斗米折腰的时候,也无暇想那么多了。空想主义者有时挺纠结,等到经历日后必须经历的的人人情世故后反而会抱怨感叹种种世态炎凉,种种不解,而后继学别人一样默默无闻地为自己的半斗米折腰。就像瑞德对肖申克所说:

“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

当到了某个宁静的时刻,眼下的处境获得暂时的安分,又会有异军突起,焦点开始转向手机或电脑。当文字成为内心隐忍的独白,当网络成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当空间成为交互的必需品时,原因有两种:第一,证明自己是客观存在的;第二,证明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主观存在的。当潜水成为主流时,原因也只有两种:第一,看看别人在自己眼里是如何主观存在的;第二,看得到别人的存在,却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但最终还是得回到接下来的第四章。

第四章:励志篇

“我喜欢苹果,可是你给了我一车香蕉,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然后你告诉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钱给我买了一车香蕉,可是我却没有一点点感动,我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我的人品确定是有问题的,我只是喜欢苹果而已。”

我妈常说:“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 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如果上帝要让人人都一样的话,他会给每人一双脚撑。”

有些故事注定会成为经典,但对有些人讲,ta 会继续笑你的铁石心肠,继续无视阿甘的大智若愚。当你还在为这种甚嚣尘上的不良风气而捶胸顿足时,我真想在旁边对ta说一句:“你是不是少根筋?”现在知道区别在哪里了吧?精神财富是不值一文的,但也是无价的。

“翻滚吧,阿信”、“请不要闭眼,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瞧,思维的力量该有多强大。

总结得再多,但不是所有感悟都可以通过推理论证的,毕竟感性与理性并存。或许“不是所有···都可以···”本身就是一个用来归纳结论的老土的句型。同理,“或许”这两个字也好不到哪里去,说得好听是朦胧美,说的不好听是似是而非。

每每至此,要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诫自己:“伙计,你经历的还太少,下个路口或许···哦,不,一定会有会有不同的遇见。”

文字不仅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更是行动之后的写照,才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之成就,否则便只能作为日后文学鉴赏的次品。

第四章截止意味着一切已经接近尾声了,等到以后我也开始为自己的半斗米折腰时,我也会怀念当初此刻的童真和美好。最后用一句话作序吧,三毛早已为其量身定做好了:“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忏悔录》读完了,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个矛盾的综合体?我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效仿了王小波的奇思妙想。不用恐慌,如果能将目光从开头坚持到这里,那该是一个多么强大的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在否定之否定的推动作用下才能成长。

能看穿了别人的结局,却参不透自己的故事,这便是真理的局限性,道理是用来说服别人的,自己经历时却一样溃败下来,但也不得不承认主观能动性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翻滚吧!

生活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那些文字带来的感动,是心悸,也是心迹。再次借汪国真吉言:“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返顾!”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失望之夏,这是希望之春。

年轻时一无所有,所以也是轻装上阵,背的起种种笑话,而今后等到人们不敢再笑他,他倒是怀念起这主动寻来的荒唐。

谁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没有,树木稍稍皆低头,便是一阵风吹过。

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奇迹!

本文为旧文,于2012-08-06写于QQ空间,那年我20有余。

本文于2016-12-26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千古壹号」。欢迎有心人关注,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

来自团长的告白

作者 千古壹号
2016年6月18日 19:00

是的,这篇文章并没有如期而至。

三天一篇文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是的,这篇文章并没有如期而至。公众号运营两个多月以来,我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硬性要求:三天一篇文章。

两个月下来,我发现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贡献给了公众号,而且是在紧张写论文的前提下。

三天一篇的节奏,对于读者而言是很慢的,但对于目前的我而言,我已经贡献了几乎全部精力。

感谢公众号,感谢自己的坚持,感谢亲们的支持;不然的话,如果连续写两个多月的毕业论文,重复做同一件事,会很无聊的。

在忙着做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的同时,如果还能找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虽然会更忙,但不亦乐乎。而公众号就是我的爱好,我就是闲不下来。

​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有更新文章

毕业答辩结束,也就意味着我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输入,才能带来更好的输出。我和大家一样年轻,区别在于:我更喜欢折腾、整理、总结、分享。

重新规划,这并不意味着公众号会停止更新,只是频率会有所降低,但一定会保证每周都有更新。

更重要的是,日后分享的内容会更加精彩并愈演愈烈,因为团长还憋着大招呢。忘了我是谁么?我是那个在技术领域写作最走心的人,在写作领域最懂技术的人

我的个人信息

  • 学校: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计算机专业。
  • 方向:在校期间,工程上的研究方向为APP开发,学术上的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
  • 星座:是摩羯座,不是处女座。

如果你要问我年龄有多大?我只能说,二十年的求学生涯中,我一直都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

我的网络信息

  • 微信公众号:千古壹号

  • 技术博客:cnblogs.com/smyhvae

  • GitHub:github.com/qianguyihao

这三年我做了些啥

  • 研一

当了一年的研会宣传部部长,主要负责所有活动的海报、拍照、新闻。

大部分业余时间献给了研会,而大部分在研会的时间献给了做海报,一百多张的海报设计,不知道贡献了自己多少个日夜。现在看到路边的海报都会下意识地分析好坏,研究色彩搭配,并一眼能认出用的是什么字体。

正是因为自己参与到了每个活动当中(包括活动前的宣传,活动时的拍照,活动后的总结),所以不小心成了辅导员的二把手,地位仅次于研会主席(强行秀一波)。

不过在研一时还有一件事情特别有意义。辅导员让宣传部负责给学院拍一段学生视角宣传片。关于宣传片的创意和题材,开会讨论过很多次,辅导员和其他学生干部提过很多意见和idea,但都被我否决了。反正我是觉得:创意这个东西,越讨论越没有创意

后来辅导员也没再过问和干涉,索性这件事情就交由我全权负责了。好吧,其实关于怎么拍,我自己早就有想法了。

拍摄素材花了三个月,所有素材均源自真实场景;视频剪辑弄了整整三天三夜。

从拍摄素材、台词撰写、旁白配音到视频剪辑都由我一人独立完成。作品最终完成后,大家的反响都很好,可谓一鸣惊人,书记也是不停地赞赏(又秀一波)。默默无闻耗时三个月的处女作品总算是把当初无数的质疑声给压下去了。

感谢辅导员又发掘了我做视频的爱好,不过时间精力有限,暂时没办法把这个爱好变为专长。

  • 研二

基本每天都坐在教研室,毫无周末的概念,偶尔打打羽毛球。

这一年来,从一个小白开始,慢慢地学计算机知识,学APP开发。越来越发现:自己本科时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这是一个致命的伤。

也是这一年中,从学技术的第一天开始,就养成了写技术博客的习惯。记录小白的学习过程,没准哪天就成了大神呢。

  • 研三

研三主要就两件事:找工作和写论文。

工作在深圳,如果有在深圳的小伙伴,团长很乐意交流~

关于读研

很多童鞋在后台问我关于是否考研的事情,我在这里做一个总结:

  • 1、读研不光只是搞学术,搞学术的人只是一少部分人,大部分理工科研究生都是在做工程,做项目。

  • 2、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硕侧重搞学术,专硕侧重搞工程。我们电子科大的专硕人数占大部分。

  • 3、读研不光是为了文凭和工作。文凭和工作是最直接的好处,也只是最小的好处,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见第4条和第5条。

  • 4、研究生这三年,是自主的三年,三年独立思考的时间足够让你想明白很多事情,明白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需要学什么,并为之付出行动。对于有些人而言,如果你直接去工作了,可能就一直碌碌而为,甚至一辈子碌碌而为,一直抱怨,一直问为什么。两种选择,意味着两种大不相同的人生轨迹。

  • 5、读研最大的收获是培养心智和思维,站在更高的位置、更好的平台(前提是考个好学校),提升眼界和认知。记住,眼界和认知,这是一辈子的收获。

PS:以上是我自己的感受,仅供参考,不代表是你的。有些人不一定适合考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个月的计划

七月份就要入职了,这个月需要赶紧把学过的专业技能补起来,已经快一年没写代码了,罪过。

如果连自己的工作(尤其是第一份工作)都不准备好,这将失去准备做好其他事情(包括公众号)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撑。

未来工作上的计划

  • 学好APP开发,并学习前端开发。

  • 考虑到平面设计是自己的爱好且有过经验,准备接触美工方面的知识。

  • 自认为细心且爱折腾,我还会往产品经理的方向靠拢。

呵呵,是的,我就是要做一个全栈工程师。

我能给你们带来什么

公众号的内容定位:

  • 分享心智:有知识增量、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技能。

公众号的人群定位:

  • 爱学习的在校大学生。
  • 初入职场爱学习的人。
  • 怀着以上两种心态的人。

如果你是属于以上三种类型,我想,公众号的内容应该不会让你失望。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群小伙伴,欢迎将公众号分享给他们,因为他们很可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有些东西不会的时候很难,会的时候却感叹如此简单,而这些东西,似乎很多过来人都不太愿意讲清楚。我就是要破这个例。一件事情讲清楚、说明白、做彻底,很难吗?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其实有很多高效科学的方法,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也不打算学习,那么你将一直处于低效率的状态之中,并且还觉得目前的节奏还不错。不会当然没什么损失,可一旦学会了,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很多时候决胜的关键就只是在于:他知道,而我不知道。

如果公众号的作用能让各位能少走一些弯路,早点学会那些迟早要学会的技能,这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在这里,我将和大家一同成长,一起见证。

给自己和大家的三条建议

  • 锻炼身体
  • 学好英语
  • 培养心智,持续学习

总结一句:求知莫畏羊肠,励志当怀虎胆。专注品质,工匠精神。我们的名字叫年轻。

本文于2016-06-18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千古壹号」。欢迎有心人关注,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