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养是为害
给大家讲两个最近发生在周边的事情吧,道听途说,大家当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听听,莫当真。
第一件
老父亲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结果很不争气,快四十岁了还没结婚,成天到处混日子,到棋牌室打麻将。
不巧,那几日手气不好,连连输了好几天,手头了一分钱都没有了,于是找老父亲要钱。
老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以农活为生,这一次给了儿子 300 块。可是一天就输完了,第二天接着找父亲要钱。
可是父亲已经没有钱了,儿子说"你几百块钱都没有?搞什么搞?"拿起砧板上的菜刀就要砍父亲,父亲见状赶紧跑。
没曾想,刚跑出家门,慌张中被绊倒了,儿子趁势将父亲乱刀砍死,据说现场惨不忍睹。
第二件
话说有表兄弟二人,表哥五十出头,表弟四十七八,均为穷光蛋,日子倒也过得平和。
去年修一条高速,表哥家里补偿了 5.5 万块钱,表弟知道了,就去找表哥借钱,说是借 2 万,表哥就把银行卡给了表弟,表弟把钱全部取了,用了。
表哥当然不开心,就去找表弟要。表弟说我没钱还,咋办?
春节的时候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表弟勉强还了 1 万,还差 4万5,于是表哥就经常上门讨要。
在某一天,表弟被逼的烦了,就把表哥给结果了。
老何有话说
什么是教育?私以为教育的本质是改变人的思想,因为有了思想才和动物有了明显的区别,要知道东西是分你我的。
以下是AI对两件事情的分析。
这两个悲剧都暴露出人性在压力与欲望交织下的扭曲,其根源在于长期失衡的家庭关系与社会支持系统缺失。
第一起案件中,成年子女对亲人的暴力行径,折射出长期啃老与精神啃噬形成的畸形依存关系。四十岁男子将赌博失败的责任外化,反而迁怒于供养者,折射出个体责任感的全面溃败。父亲持续无原则的经济支持,实则纵容了子女逃避成长责任的行为模式,最终酿成不可逆的悲剧。
第二起案件则凸显经济压力对脆弱人际关系的冲击。四万五千元债务成为压垮亲情的最后一根稻草,暴露出贫困状态下个体应对风险的脆弱性。表兄弟本为血缘至亲,却在长期经济不平等中积累怨怼,最终因区区债务突破道德底线。这警示基础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使弱势群体在生存困境中更易陷入暴力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