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想知道你在英国社会中属于哪个阶级?BBC最近推出了一款别开生面的英国阶级计算工具(点这里),颠覆了我们对传统“上层-中产-工人”阶级的理解方式。通过几个简单问题,这个工具可以判断你最匹配的是英国社会的哪一个“新阶级群体”。来看看你是不是真正的中产,还是你一直以来的“阶级自信”其实是错觉?

🏠 它是怎么判断你属于哪个阶级的?

BBC这款工具基于2013年《大英阶级调查》(Great British Class Survey),由社会学家分析70多万份问卷数据后开发。判断维度包括:

  • 经济资本:年收入、房产、储蓄;
  • 社会资本:你认识什么职业背景的人;
  • 文化资本:你参与哪些文化活动。

和你老爸老妈那一代“有房就是中产”不同,这套体系全面考虑了人脉圈子和生活方式——比如你去不去博物馆、听不听古典音乐、有没有朋友是科学家。

📊 举个例子:你属于哪个阶级?

工具会问你这些问题:

  • 税后年收入是多少?(低于£10K,还是超过£100K?)
  • 你拥有多少房产?有没有存款?
  • 你是否认识艺术家、大学讲师、清洁工、首席执行官……?
  • 你平常是打游戏,还是逛美术馆、听爵士乐、去歌剧院?

你的答案会被综合分析,最后得出你最可能归属的一个“新阶级类别”。例如:

  • Elite 精英阶层:最富裕、最有文化资本的一群人。常去博物馆、听古典音乐,有广泛的社交圈,很多人受过私立学校和名校教育。
  • Established middle class 稳定中产:高收入、高教育水平,文化活动广泛,但略逊于精英阶层。
  • Technical middle class 技术中产:高收入但社交圈较窄,文化参与度较低。
  • New affluent workers 新富裕劳动阶层:收入不错,活跃在社交媒体,偏爱现代流行文化。
  • Traditional working class 传统工人阶层:资产较多但收入较低,文化参与度也低。
  • Emergent service workers 新兴服务工人:年轻、文化活跃但经济不宽裕。
  • Precariat 无保障阶层:经济和社会资源最少的一群人。

🤔 为什么它值得一试?

英国人历来对“自己是不是中产”特别在意——有人赚六位数还不认自己是“精英”,也有人住在Council House却坚信自己是“中产”。这个工具提供了一种更科学、也更刺激的方式,帮你打破阶级幻觉。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你不是中产(韭菜),而是精英!或者,你以为自己“挺有文化”,结果算法说你是“新兴服务工人/新生代农民工”也说不定……

我感觉只要收入超过100K就大概率是精英了,毕竟超过100K应该收入在Top 5%了。

你每年的家庭税后收入是多少?

bbc-class-calculator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生活 资讯

BBC英国阶级计算器:税前工资(一家)多少?租房来是自己有房子?有多少存款?





你拥有房产还是租房?


房产价值:




你有储蓄吗?






以下哪些人是你在社交中认识的?

看一个人混得怎么样就看他/她周围的朋友。每个圈子认识的人都是一样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你的社交网络往往就是你的位置坐标,它反映的不仅是你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更是你的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甚至是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

在BBC推出的这款英国阶级计算工具中,有一项特别引人注目——“你认识哪些职业的人”。这是它判断你所属阶层的关键维度之一。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平时接触的人都是教师、护士、清洁工,那你大概率属于传统的中下层阶级;但如果你身边不乏律师、科学家、CEO、艺术家,那恭喜你,你可能已经处于“精英阶层”的边缘,或者正稳坐其中。

这不是鄙视链,也不是偏见,而是现实的映射。社会网络的“同温层”效应决定了你所能获取的机会、资源、视野,很多时候并不来自于努力,而是来自于你是否站在了那个信息流动的交叉点上。

所以说,你是什么人,不只是看你挣多少钱、住什么房,更要看——你身边都坐着谁。

bbc-class-calculator-page-2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生活 资讯

BBC英国阶级计算器:你认识什么职业的人?


















以下哪些文化活动是你经常或偶尔参与的?

业余时间的爱好,有些人活着就用尽了全力,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兴趣”。他们下班只想瘫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或者刷刷短视频,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放松时刻。而有些人呢?在剧院听歌剧、去画廊看展、练瑜伽、上高尔夫课,似乎生活从不只是“活着”,而是一种精致的、有选择的表达。

这正是阶级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BBC的英国阶级计算器把“你参与哪些文化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维度,不是为了猎奇,而是它确实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爱好,也是一种特权。你是否有条件发展“高雅”兴趣,不仅取决于时间和钱,更是你生活方式的缩影。

有人在周末兼职跑外卖,有人却在参加周末陶艺班;有人通勤路上听脱口秀,有人听古典音乐;有人下班后练习写代码找跳槽机会,有人下班后练小提琴准备家庭音乐会。看似是个人选择,其实背后写满了结构性不平等。

所以,当你打开BBC这个阶级测试小工具,认真点选每一项问题时,不妨也问问自己:你过的,是哪一类人的人生?

bbc-class-calculator-page-3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生活 资讯

BBC英国阶级计算器:你平时有空都做些什么?工作之余
















你的结果:

你最接近的阶级群体是:

精英阶层(Elite)
这是英国最富有、最具特权的群体之一。根据《大英阶级调查》的结果,这个阶层的很多人:

  • 喜欢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和聆听古典音乐
  • 曾就读于私立学校和顶尖大学
  • 与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交往频繁
bbc-class-calculator-elite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生活 资讯

BBC英国阶级计算器-精英

bbc-class-calculator-elite-summary-scaled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生活 资讯

BBC英国阶级计算器-各类阶级所占比例


我以为我是妥妥的中产/韭菜,结果却显示我是精英?!
Share on X


本文一共 1962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生活 资讯
The post BBC推出了英国阶级计算工具: 来看看你是不是中产/韭菜, 还是精英?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2. 深度体验: OneKey虚拟货币出金卡(美元黑卡) 出金/变现的几种方法 出金:也叫Cash out/变现,一般把虚拟货币(如比特币BTC或以太坊ETH)变成法币的方式就叫出金。一般有几种方法: P2P:也叫线下,最直白的方式就是私下一手交钱/法币,一手交币。大型交易所都会有一个P2P的交易,比如币安和HTX火币都有。之前localbitcoin也是这种方式,可惜在2023年倒闭了。我曾经在微信上卖了几十个STEEM,当时是几美元一个的时候。一手交人民币,一手交STEEM币。这种P2P私下的方式不受监管,但是要互相信任。可以当面交易这样减少风险:见个面喝个茶,就把交易做成了。 变成法币:之前我用过Coinbase直接卖成英镑,然后通过发到Paypal再提现到英国银行帐号上变成实实在在在的英镑,不过这一趟下来,手续费不低,就当学费了。 直接花掉: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方式,有几种Crypto Visa/Master银行卡,可以把虚拟货币卖成法币然后购物花掉。大部分是需要有一个卖币成法币的过程,也有少部分是实时转换虚拟货币成法币,当然基本上是稳定币:USDC, USDT泰达币等。 在英国,想把虚拟货币出金,可以用几种选择: Wirex:支持波场U,支持各种Defi产品,比如定期30天存USDT可以达16%年利率,世界好多国家都支持Wirex卡,上次去塞尔维亚就刷了一次,不过发现汇率并不划算(有5%-10%的差别)。Wirex提现费用较高,不过转换成法币汇率较好。Wirex在乌克兰有个开发办公室。 Crypto.com:这家总部好像在香港,也是不错的,去年的时候它家的DEFI利率挺高,但后来越来越少,直接分成三档/Tier,有次无意和Wirex比较,发现它家USDT转英镑的利率比Wirex低多了,于是不怎么用了。Crypto.com也是需要先把币变成法币。 Crypto Ledger:这是家做硬件钱包的,最近一两年搞了这个产品,它家是直接刷稳定币,也就是消费的时候再兑换虚拟币成法币,有一个2%的费用,不过选择它家平台代币BXX就可以拿回这2%的返现/cashback,相当于不花钱。选择USDT或者BTC返现只有1%。它家的卡是支持加入Apple Pay的,所以可以用在线下支持,日常买菜吃饭都可以出金,很是方便。 OneKey:本文接下来要讲的。...
  3. 微软终于弃用VBScript, 一个时代结束了 VBScript是我最喜欢的编程语言之一,因为其简单的语法,性能稳定,而且在Windows上和COM组件结合,可以做很多事情,Windows管理员在Powershell出来之前用VBScript来完成各种管理工作。VBScript也是我早期学会的编程语言之一(还有LOGO海龟作图,FoxBase数据库,Pascal等)。现在我的任务栏还有VBS Editor,因为我很有时候需要验证些数学或者其它事情,我就会用VBScript来写。比较复杂的我就会用Python。 据说比尔盖茨对Basic语言情有独钟,因为他老人家当年就是设计并开发了Basic语言,后来一直在Windows产品中支持Basic,比如Visual Basic,VB for Application,ASP等。 2023年10月份也就是这个月,微软发布声明,说弃用VBScript了。因为现在,Powershell更为强大,可以完全取代VBScript。VBScript的语法简单很多,而且已经十几二十年没有更新了,已经跟不上主流语言的各种语法糖和框架,和COM结合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比如当年VBScript来写一些恶意脚本还是非常容易的。 可以在微软的这个页面看到: In future releases of Windows, VBScript will...
  4.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5. 你给SteemIt中文微信群拖后腿了么? 这年头不缺算法, 就缺数据. 这两天花了很多时间在整API上, 整完之后自己用了一下还觉得真是挺方便的. 今天就突然想看一看自己是否给大家拖后腿了, 于是调用每日中文区微信群排行榜单的API, 刷刷拿着 NodeJs 练手: 1 2 3 4 5 6...
  6. 简洁的 C# LINQ 写法 – 例子 1 LINQ 的全称是Language-Integrated Query, 在 .NET 2.0 之后就可以使用这种简洁的语法. 使用 LINQ 可以使代码变得简短, 清楚. 比如: 1 2 3...
  7. 同一台服务器上多个WORDPRESS站点的一些设置可以移出去 我自从把所有网站都挪到一处VPS服务器上 就发现很多事情省事很多 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网站 包括 WORDPRESS博客. 比如我有四个WORDPRESS博客 然后我就把通用的一些资料给移出去 移到 HTTP或者HTTPS都不能直接访问的文件夹里这样就更安全许多. 文件 wp-conn.php 存储了 相同的数据库资料. 1 2...
  8. 和媳妇聊聊 区块链 (Web3.0, 还有共识算法 PoW, PoS, DPoS) #blockchain #blockchaintechnology #区块链 #共识算法 #Web3 #web30technology #web30 #pos #dpos #pow #consensus 闲聊区块链, 很多方面讲得不是很详细, 轻喷. 主要是给媳妇普及一下区块链,...

辞任会长

作者 sys
2022年5月21日 22:46

问起爱好,每个人回答的出发点可能都不尽相同。

有的人说爱好唱歌,可能他并不是我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爱好唱歌,而只因为他实在是说不出什么爱好,却能面对歌词、配着伴奏唱几首还不错歌,所以这成了并不一定有爱的爱好,我觉得不如说“我‘会’唱歌”;

有的人说爱好篮球,可能他的确是个球迷,场场比赛都即时跟进,每支球队的特点和球员姓名都能侃侃而谈,而他却从来没有打过篮球,这成了毫无体验的爱好,我觉得不如说“我爱好‘看’篮球”;

有的人说爱好踢足球,可能他在学生时代着实参加过学校的球队,也拥有令人羡慕的球技,可参加工作后却因琐事缠身,或找不到合适的场地、玩伴,而多年再未触碰足球一下,也变为了如前所说的荧幕球迷,这成了好汉也提当年勇的爱好,我觉得不如说“我‘曾经’爱好踢足球”;

有的人说爱好打乒乓球,可能他喜欢看比赛而看得一知半解,可能他了解顶尖选手的持拍方式而不通晓其技术精髓,可能他每天都会抽时间打上个把小时球却水平不再突飞猛进……不过他是真的对这项“游戏”有热情,也不计较拿出一部分个人时间与精力参与、组织赛事。我觉得这算是当之无愧的爱好。

爱好,既要感兴趣,又要有条件亲身体验,这个体验,重要的是不要放下太久。客观条件有限制,这并不成为阻挡亲身体验的制约因素,真正爱好的人会有热情、有激情,会想尽办法用主观能动性打破客条件观带来的限制。

我对于乒乓球的爱好,跟上边描述的差不太多。我会几乎每天跟同事打球,而这也不是我抱着必定要锻炼身体的目的去的,对我来说打球更多是玩儿。之所以我在前边称它为游戏,是它对我而言,游戏性要强于运动性。运动与锻炼当然是积极向上的,好的习惯都会让人不舒服,玩儿却能让人上瘾。

我作为乒协负责人也组织了很多届公司乒乓球团体赛。组织活动相对于打球,虽然我的热情要弱很多,而我也越发不情愿在这上头开销自己的时间,但是几年来,我仍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甩手不管这摊事。公司工会领导认可我的热情,也相信我的所谓能力,我一直不好意思辜负了这份相信。

的确,人的精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再不好意思也不得不跟现实低头。上个月我向工会负责人面谈提出乒协会长换届,并推荐了新的人选,辞任的原因也讲得很直白:不想再把精力花费在组织赛事上了。当然也有一些听起来稍微冠冕堂皇的理由:更年轻的同事会有更丰富的想法,可以把协会活动操办得更多样、精彩。没想到当即就获得了批准。多聊了会儿才知道原因:我并不是首例,其他协会也有类似的情况。

当然爱好对我来讲仍不会变,仅仅是把更多可投可不投的时间收归己用而已。

464. 闪亮的日子 丨听雨雅集① 收官

作者 ningqun
2023年9月10日 12:02

友圈记录

本想做些总结,待要开口却发现不知从何说起。公司同仁灵光一现,说你的朋友圈发文,有时间线,不就是最真实的感受么。细想的确如此,后续总结是给自己看的,当时的各种感受,自然在文字间有所流露,流水如下。

0908

周五早市,见见老友,祝贺外都询问下一步。和前辈请教,多勉励警策,铭记于心。午后蒙中福王总批示,让出十二月初档期,成全听雨雅集之四季设想,感恩知遇。为补前回缺憾,展商只接受好友和好友推荐,需审,见谅。

0903

收官,最大的收获是一批挚友,和团队,感激之情言辞无从达意,来日方长,尽全力,不辜负。认真算来,呗美王总是我该学习的前辈,无论在商业方向,还是网络逐浪,初衷助行业出路不改,愿出一份薄力。

0903

今日收尾,连夜和团队沟通后,达成共识,高柜师友精品,凡标价者一律七折展销。仅想实证两点,上海有藏家群体,中福以精品平价。也建议展商尝试善终,前期观望的藏家群体,在慢慢向雅集聚拢,此条可随意转发。

0902

李老师昨天开玩笑,问我有没有什么限定或者不能讲的,会影响里面的古玉商家吗?会不会走出不出中福,我说李老师随意,其实邀请的这些朋友,大部分都是由收藏爱好,而进入商家的。指出东西不对,难过外会感到高兴,因为眼力上了一个层次。

0902

昨晚回到家,发现皮鞋底磨坏了。看看手环步数:28288,能凑一个半马。却觉不出累,翻翻朋友圈,看到好友们的图,躺在床上傻笑。得到太多师友的建议和帮助,也错过很多和新朋友好好聊天的机会,招待不周,见谅!

0901

如果说这三天上海最值得打卡的地方,应该是上海博物馆。4日青铜、雕塑、陶瓷、印章、货币,还有,钟爱的玉器馆,将闭长待迁。公益讲解场次图是博物馆曹老师制作,从最早的手写,表格截屏,到如今的大片感,用心。不要错过。

0831

明日开展,恭候师友莅临指导。有个很强烈的感受,当真正不计得失做一件事情时,会有很多朋友帮忙。有时觉得缺憾愧对,却得到更多的鼓励。年轻时一些想法不敢试错落地,其实错失了太多贵人和师友。

0829

太熟悉的朋友,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太多的事情澎湃而来,失去头绪。数十年的交往,还能在一起喝喝酒,当为人生的眷顾。有段茅台掉价,周兄对此味颇有心得,三番五次循循善诱。粗钝如我,也慢慢品出酒和人生的好坏。

0829

昨日商谈展柜布局,晚间盯着小朋友做图,头一歪就睡着了。只好拖延到上午通知各位,见谅。报到布展确定,31日周四下午1时起,6时止,诸兄内部交流。需1日进场的,需早间9:45联系带入。余见备忘录和物料图,不赘。

0827

临时加绣纪念T恤,公司小朋友居然电脑生成印稿,哭笑不得,杨兄友情救场。今日再抽核部分展商展品,明日确定展位,不再预留。还望各位细选展品,现场会有雅集同仁巡看,如建议收起部分,也请谅解配合。

0823

自己开始喜欢古玉时,一直想搞明白,经验和望气以外,有没有什么确定的点,可以明白工艺和断代。慢慢找到对岸的网站和书籍,知道杨建芳先生的团队在做,不过系统理论,就是科学,并不容易掌握。偶遇杨门李老师讲学,颇多获益。

0819

最想,也最难把控的,是开门度。每天数十个电话微信,大多婉拒,挫折感很重。甚至碰到以他人图片,取展位资格,发现一瞬,既笑且苦,何德何能。尽力弥补漏网,友圈偶尔看到朋友的推介,始有过河小卒之感。

0817

印象中,轻舟兄是一种厚积薄发式的横空出世,各个形制的藏品都是仓储式的量。而抱着去粗存菁理念的轻舟兄,如今有了自己的艺术馆,令人羡煞!此次预览轻舟兄自行提供摄图,光影真义,公司制图小姑娘追摹良久。

0815

结识篆刻罗老师的时候,恰逢自己开始志愿讲解印章馆,人和人还是有着某种缘分的。间歇请教些问题,和太太两人涵养极好,对于门外汉的胡搅蛮缠,微笑以对。注册商标时慌乱用了个印稿,现在想起来,应该请篆刻家起草。

0813

陈兄说起早年喜欢古玉,就去报了个班,动刀治玉,对料对工有了新的认识。心生敬佩,把一件事儿往深里钻的朋友,身边颇为不少,各有建树。这次说起办听雨雅集,马上提醒注册,当时后背发凉,枉做了这些年的广告公司,致谢!

0811

因为也做公司,顾对组织效率极为敏感。即便以挑剔的眼光看,中福王总团队执行力保持在很高水准。凡沟通必有结果,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也是愿意做听雨雅集的初因。只是于个人的褒奖,汗颜而不敢当,全赖师友协助。

0809

先睹为快③ 华堂主人 :徽章孙慧荣 沪上文玩代表,作为晚辈,无论是灵石路轩昂的形象,还是中福城高亢的声音,都有些不敢近前。不过交往多了,其实和音量一样,是个很爽朗的性格。聊记闲事一两则,至今引以为省。

0809

先睹为快② 古缘堂主人:老魏 结识已久,早年每周藏宝楼早市会面,互相就很了解喜好和品味。展会请益良多,倒张不开口道谢了。圈内诸友,意向参展、预留柜台、或此前联络时间待定者,还请尽早确定,顿首。

0806

尽力说服身边的藏家,把沉淀下来的自珍,这次拿出来公开展示。只是说服别人,向来拙于此道,只能很直率地表白。却顺利得出奇,得到了很多前辈师友的赞同,幸福得有些飘飘然。自然不辞其任,抛砖引玉,先睹为快。

0803

前期确定参与师友,已经逐一联系确认;邀请后待定的玉友,不便过于打扰,如仍有意向,可私聊联系我。英雄帖发出后,圈内新添加朋友,如有意共襄雅聚,展位优先。十日后广而告之,柜台按次序发放,不再保留。

0802

办展比想象中难,头回上轿处处需着力,比如意外的商标注册和商用字体问题,满头冷汗。但比预计的又顺利很多,因时有师友指点,不胜感激。不知不觉展期进入倒计时,诸事逐一落定,但求无过,不贪有功,果彻因源。

0718

逐一邀请师友,也很开心得到诸多鼓励和建议,譬若不可过度自得其乐。设计和文案很容易陷入自我欣赏而导致语焉不详。譬如柜台、包间是展厅名词,房间是选择入住,避免因极简而造成混淆。闻过则改。

0716

沟通大概是自己的弱项,人众容易社恐,独面则会话痨到不知所云。筹备阶段二者兼有,一路请益,所获良多,很多事情在闲谈间慢慢有了轮廓,全赖师友相助。只是喜好古玉初心不改,方案基本定型,望师友不吝指正。

0707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爵士组曲的Waltz II,压抑纵放。铜管迷离低沉,弦乐堕入角落奏出舞曲。铁幕时期的旋律华美至极,又孕育着落魄的忧郁。广播里响起一时记不得曲名,好在微信有了听音的功能,也用在库布里克《大开眼戒》的片首片尾。

0705

知识分享后的获益是,有师友指出缺失错漏。这件龙沟行文时未敢确定材质,只猜测是玉质提油。午后玉友凌兄发来消息,曾在展厅请教策展的上海文物商店,回答是,起初也不很明确,后来做了光谱测试,发现是翡翠。日有一得,致谢!

近读青铜器史,才发现海内三宝之大克鼎,上博镇馆之一,另有冷僻名曰膳夫鼎。这位“克”厨外征番邦,内聆民意,按周礼列鼎制度,权重堪比王侯。可见大鹅厨师受宠拥兵,古已有之。抓住胃就拿下心,不独是说给女生听的。

请暑假赋闲在家的高中生,画张简易交通图,晚上交上来居然不是涂鸦,一张powerpoint生成再转存的jpg。说本来让ChatGPT生成3d、过于魔幻作罢,明天让妹妹试试彩绘,看看会有什么新花样。

0702

逐一邀请师友,也很开心得到诸多鼓励和建议,譬若不可过度自得其乐。设计和文案很容易陷入自我欣赏而导致语焉不详。譬如柜台、包间是展厅名词,房间是选择入住,避免因极简而造成混淆。闻过则改。

0701

禁不住师友撺掇,试试能不能做一次古玉交流会。心头本也有这个念想,又有便利条件沟通场地和藏家,时机凑巧。英谚有云,总要有人做,为什么不是我?这些年得师友照顾良多,此次当尽力而为,不负友朋。

再次致谢诸位师友,来日方长!

不足之处,如我后补。

 

9月丨听雨雅集 上海古玉交流会 展品预览 ①

作者 ningqun
2023年8月7日 18:44

写在前面

办这次上海古玉交流会,有两个初衷,第一个是尽量开门度高,所以到现在为止,都是在雅集成员集体讨论后,才通过邀请名单。

第二个就是,劝说相交已久的藏家,把沉淀下去的自珍,拿出来向公众展示。即便这样显然是在向非盈利方向发展,但自然而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不辞其任。

以为这件事会很难,说服别人向来不是长项,时常劝着劝着,会觉得对方占着逻辑的高处,而自己实在拙于讲道理,非但乖乖交了白旗,偶尔还会助敌为虐。

顺利得出乎意料,在很直白的表达这个想法后,几乎得到了百分之百的赞同,在飘飘然之际,有些前辈还会提出建议,自告奋勇去邀请其他藏家,幸福得有点脑晕。

在经济环境并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暂时要在商业上停滞的话,也可以好好读书,好好看看东西。
那么,利用展前这个月,在能及的情况下,介绍一部分参展的藏品,也为上海古玉交流会做个热身。

文中所有古玉,均会在现场展示。

从自己开始吧。

龟鹤遐龄 聼雨斋藏品

龟为四灵之一,
《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谓之灵龟。
民间素以龟鹤为长寿瑞物,鹤寿千年,龟龄万载,
以此系带,意在添岁增寿。
— 《中国玉器赏鉴》 薛贵笙

此纹饰始建于宋,元代流行,
明清皆有仿制。
龟鹤同龄 乃同享高寿之意

《韵会》:“龟为甲虫之长。”
龟寿万年,是长寿之象征;
鹤是仙禽, 《崔豹古今》 “鹤干年则变苍,
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

巧色玛瑙,中心隆起,倭角,
外表利用黄褐色玛瑙皮凸雕灵龟,
口吐灵芝状祥云。
龟灵献祥瑞,俏色留天成。

立意独特的巧雕,保留自然之灵气,
寥寥几刀,宛若人工天成。
观之灵动,妙趣横生;
思之含蓄,意味无穷。
形神合一,精妙绝伦。

形态生动,云纹“品”字形,
同类“龟吐云纹”的饰物在出土元代玉器与金器中均有发现,
上海松林区西林塔出土过一件元代青玉龟吐云纹带饰,
北京地区元代铁可墓中出土过一件“龟云四合”金饰。

该专题系列共计二十余件,
均会在本次古玉展中亮相,
期待与您的相遇!

462. 做了一次展览的策展

作者 ningqun
2023年7月15日 06:50

一段忙到不可开交,因为朋友的怂恿和自己的好奇心,开始筹备两个月后,不,一个半月后的展览。很多事情做起来,才发现和想象的不一样,当然,大多数是复杂程度增加,如果非要用数值来形容,五倍以上是妥妥的。

起因是多年一起交流古玉的朋友,说既然已经在古玩城喝茶了两年,为什么不索性办一次古玉雅集?场地方也熟悉了,工作人员大多也认识了。心里一动,倒是一直有这个念头,因为自己开始喜欢古董,喜欢古玉的时候,最迷茫的就是满世界的这些古玩,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这种分辨,除了多看博物馆,多看书之外,其实很需要一些真正做古玩的,有诚信的人的帮助,需要可以经常看到对的东西而非假货赝品。

毕竟书上的知识,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博物馆的精品,只能看不能摸,没有一个体量和重量感,也不能翻来覆去地朝夕相处。眼睛里去伪存真是个很痛苦的过程,这大概就是学习古玉最大的门槛,很漫长的一个过程。待到自己心有所悟,偶尔和朋友交流时,也经常心有所慨,如果早些遇到他,或者他遇到我,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也是本次古玉雅集的初衷,召集一帮喜爱古玉收藏古玉的老友,身边有聚集了一批想要了解学习的新朋友,那么在尽力保证藏品和交流品的真实之后,是否会有比较好的化学反应,也请了朋友开两次公益课,具体入微的从科学分析入门,尽力避免玄乎的望气断代,那个对新手来说太难了。

麻烦的事情就在于,沟通场地,沟通藏家,沟通老师,而自己本身是偏内向的人,做这些事情多少有点勉为其难。但这一路下来,虽然有些累,实在心有所得,很多念头和建议,都在聊天沟通中有了新的进展,日有所进,是很开心的事情。

博客里有很多技术和推广方面的朋友,所以有两件事情也咨询下大家,先行谢过。

一是我们想做一个鉴定的网上小数据库,简单来说,就是收藏者送古玉到我们雅集来鉴定,如果是真品,那我们会给他出具一张证书。证书上会有个编码或者二维码(这个比较方便),然后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会导到浏览器或者小程序(好像是潮流,也更便捷),展示出来的是关于这个藏品的五六张照片,和我们的文字鉴定结果。其实宝石鉴定这些流程和查询已经很成熟,我们试着在古玉方面也尝试一下。

二是这次上海古玉展的费用,全部是我个人承担,公益性质,因此除了朋友圈口口相传,和场地方的一些固定宣传渠道外,可能没有更多的钱去投广告。所以也请教做推广的博友,是否有适合的渠道?自己可以说确实是好酒,但确实也需要让受众知道,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有愿意做些传统文化方面赞助,或者热心公益活动的支持,则不胜感谢!

非常感谢大家!

461. 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记住青铜器的名称和用途?【转载】

作者 ningqun
2023年6月28日 10:21
这篇问答很棒,深入浅出,基本把青铜器的分类交代清楚了,看了下可以注明出处可以转载,转过来看看,主要是自己学习备用。
作者:信古斋主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396015/answer/863805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简单的方法真没有。根据用途分类,逐类而记,大概比死记硬背要好些吧。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实物。

根据马衡先生《中国金石学概要》中的讲法,我们可以将历代铜器分为礼乐器、度量衡、钱币、符玺、服御器、古兵这六种。其中又以礼乐器与兵器为高古青铜之大宗。以下就按这六个门类简单讲讲。

一、礼乐器

礼乐器又可分为礼器与乐器两类。礼器按照功用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这三大类;乐器种类比较少。

1、食器

有鼎、鬲、甗、豆、敦、簋、簠、盨等。这其中又可分为蒸煮食物所用的炊器及盛放食物所用的食器。

鼎:这个不用多说,都知道是什么。

西周 大盂鼎 最典型的鼎式之一 三足两耳 圆腹垂倾 三足之间可添柴置火 两耳便于把持

鬲(音li 四声):《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款者,空也。鼎足中空者,谓之鬲。很多人以为鬲都是无耳的,其实有耳无耳并非判断鼎鬲的标准,足部是否中空才是其根本区别所在。足部中空是为了增加所盛食物的受热面积。

一组馆藏的青铜鬲。前三器为无耳鬲,末为有耳鬲。

甗(音yan 三声):蒸器。可以简单理解为在鬲上边增加一个铜锅(甑),甑与鬲之间用一个带很多小孔的铜片(箄)隔开。在鬲中放水,甑中放食物,水蒸气通过箄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其原理和今天的蒸锅类似。

商代 青铜饕餮纹甗

中间隔片箄的图片找不到,放个网上找的仿品图片吧,反正也是按照真的做的。水蒸气就是通过中间的小孔将上部的食物蒸熟。《世说新语》中记载:“陈元方季方炊。。。忘著箄,饭落釜中成糜。”就是在讲用甗蒸饭时忘了放中间的隔片,饭落入水中,煮成了稀饭。。

鼎、鬲、甗这三样属于彝器中较常见的炊器。至于战国以后流行的鍪、釜之类的平民用炊器,就不展开细说了。

豆:《说文·豆部》:“豆,古食肉器也。”可知豆这种器物是用来盛放肉酱的。《国语·周语》:“觞酒豆肉箪食。”具体形象可以参考我这个回答:

什么是假腹豆? – 信古斋的回答

敦(音dui 四声):为盛放黍稷之器。这个器型产生比较晚,最早见于春秋中期。

造型特别好记。器盖与器身扣在一起成一个球,盖子上也有足,揭开后放置在桌上也可以单独作为餐具使用。

簋(音gui 三声):盛黍稷之器。簋与鼎一样,属于先秦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祭祀时用鼎用簋的数量直接与贵族的等级挂钩。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

簠(音fu 三声):与簋一样,为盛黍稷之器。二者的区别在于造型。《说文·竹部》:“簋,黍稷方器也。”“簠,黍稷圜器也。”认为方形的为簋,圆形的为簠;按照出土器物的自铭,许慎正好将这二者给弄反了。

河南省博陈列的鼎簋组合 七鼎六簋

“虢季”青铜簋

象首纹青铜簠

圆为簋,方为簠。还是很好记的。

盨(音xu 一声):这个器型是从簋变化来的,流行时间很短。

河南省博 “虢季”青铜盨 它很像一个簋簠的复合体,方形圆角,盖上有四足,翻过来可以作为食器使用。

豆、敦、簋、簠、盨这几样属于彝器中较常见的食器,用来装已经蒸煮好了的食物。除了用来装调味品肉酱的豆,其他几种装黍稷的大多有盖,这是由于黍稷尚温的缘故。

以上这些都是用来做饭和吃饭的。看着很多,其实很好记。做饭的就三样,鼎、鬲是用来煮食物的,甗是用来蒸食物的。装食物的有五样,其中最重要的是簋,这几样器型都很有特点,结合实物很容易记住。

2、酒器

有尊、罍、壶、卣、觥、盉、爵、觚、觯、角、斝等。《礼记》之中凡是盛酒之器皆曰尊,饮酒之器皆曰爵。实际情况很复杂,有不少酒器的功能争议很大。其中尊、罍、壶、卣为盛酒之器,觥有盛酒、饮酒两种功能,爵、觚、觯、角、斝为饮酒之器,盉为调酒之器。

尊:最重要的盛酒器之一。古人讲青铜器,概称“尊彝”;尊在汉语中表示的是尊重、尊崇之意,可见古人对尊的重视。尊作为一种酒器,其形圆,硕腹侈口。还有很多动物形的青铜酒器,也一概称之为尊。

商代 龙虎尊

鼎鼎大名的四羊方尊

商代 象尊 其实这种动物形的酒器具体该不该叫尊,是有待商榷的。

这几张图片的来源:

青铜系列之 尊

北京一位藏家老师的公众号文章,推荐

罍(音lei 三声):《诗经》中常常提到的酒器。“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金罍即青铜罍。罍的容量一般来说要大于尊。

我们四川出的神器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西周彭州竹瓦寺窖藏所出,一共出了俩,一在国博一在川博

壶:这个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了。脖子细,肚子大而垂倾的一般叫做壶。

西周中期 十三年兴壶

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方壶

卣(音you 三声):卣之制如壶,差小而有提梁,俗谓之提梁卣。

西周神器 伯格卣 好像是在陕博

尊、罍、壶、卣,这四种属于较常见的盛酒之器。

觥(音gong 一声):王国维谓觥兼饮酒盛酒之用,而马衡认为饮酒之觥与盛酒之觥并非同一种器物。《诗经·卷耳》有“我姑酌彼兕觥”一句,酌谓以勺取之,故知其为盛酒之觥;而《诗经·七月》中有“称彼兕觥”之句,“称”犹“举”也,所以说称彼兕觥,与举爵扬觯同意,都是执器直接饮酒。所以觥有盛酒、饮酒两种用途。

弗利尔美术馆藏 商代 青铜兕觥

上面那个太凶猛 这个是南博所藏的萌萌的小觥

觥的造型很类似于一个带盖的铜匜,这二者容易搞混,一会后面写水器的时候再说。

爵: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种酒器。二柱三足一鋬耳,前有流,后有尾。铭文一般在鋬内,也有在柱上的。

西周青铜爵 铭文在鋬内

燕侯旨爵 铭文“旨作”,在柱上

角:和爵造型差不多,但没有柱,前后皆是尖角,所见大部分都是带盖的。

10年佳士得拍卖的 带盖青铜角 整体和爵差不多,就是没有俩突起的铜柱,前后都是尖角

斝(音jia 三声):青铜斝和爵也很像,三足两柱一鋬耳,区别就是口部没有流,整体是呈圆形的。

盘龙城出土 二里头青铜斝

觚(音gu 一声):也是一种酒器(酒器是主流意见,亦有学者认为是单纯的祭祀礼器),很像我们今天的花瓶,宋代以后很多收藏家都用觚来插花,所以也叫花觚。其实这个名称是宋代金石学家给定的,目前出土的青铜觚没有一件是自铭为觚的,反而有一件自铭为“同”。所以此器型名称还有待商榷。

故宫博物院藏 商代青铜觚 确实很适合拿来插花

觯(音zhi 四声):觯是一种很典型的饮酒用器。一般尺寸都不大,双手持之饮酒。《礼记·礼器》云:“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商代 鸮纹铜觯

鸮即猫头鹰,商人所崇拜的战神

爵、角、斝、觚、觯,一般认为属于青铜器中较常见的饮酒之器。

盉(音he 二声):这个其实说不清楚能不能算在酒器里边,大部分学者认为它是用来调和酒味的。《说文·皿部》云:“盉,调味也。”清代金石学家端方在陕西得一新出土的铜禁,其上陈列一尊、二卣、一爵、一觚、四觯、一角、一斝、一盉,前者全是酒器,而盉与这些酒器同列,故结合《说文》的记载推测为调和酒味的用具。

陕博所藏鸟盖青铜盉

霸国墓地出土 青铜盉

以上这些都是用来盛酒和饮酒的。看着很复杂,实际上也很复杂。尊、罍、壶、卣,是用来装酒的;爵、觚、觯、角、斝,是直接用来饮酒的;觥既可盛酒,也可饮酒;盉是用来调味的。

3、水器

有盘、匜、钅和、鑑等。水器很简单,盘、匜、钅和这三样通常同组所出,属于沃盥之礼所用的礼器;鑑则是用来装水或装冰的大铜盆。

之前看到山西那边一古玩商发的图,刚出的一整套青铜水器。

盘、匜(音yi 二声):古代在祭祀和燕飨之前,都要先行沃盥之礼,即参与祭祀和宴会的贵族用专门的礼器来洗手。古人洗手还是非常讲究的,用青铜匜装水,泻水于手,底下用青铜盘承接用过的污水。盘一般有双耳三足(或圈足),匜则与上边发过的觥非常相似,只是没有盖。

工艺非常复杂的青铜盘匜

西周 青铜盘

西周 青铜匜

钅和(音he 二声):这个字电脑打不出来,左边一个钅,右边一个和。这种器具宋代人定名为舟,但根据近年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应该定名为“钅和”。用途不明,古人多以为酒器,但由于多与盘匜同出,定为水器比较恰当。

我之前收藏的一只很漂亮的春秋散虺纹青铜钅和。。╮(╯_╰)╭ 。。可惜年前缺米,转给一武汉的藏家了

鑑(音jian 四声):《说文·金部》云:“鑑,大盆也。”想象一个装水的大盆子,就是它了。

上博 交龙纹大铜鑑

鑑也有用来装冰的。最著名的无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冰鑑了。

曾侯乙墓出土 青铜冰鑑

再说乐器。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金居其首。传世青铜乐器种类其实不多,无非钟、鼓、錞于、铎、钲、句鑃、铙这几类。

钟:这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青铜编钟。当然里边可以细分出编钟、甬钟、鎛钟、钮钟等好几种,差别都不大,非专业研究者不必去细分。

著名的曾侯乙编钟

鼓:鼓这个东西,一般是以革木制成,中原地区极少见有铜鼓传世。但是在先秦两汉时期,云南、贵州、广西这些属于滇人、越人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处却留存有大量铜鼓,其形制比较奇特。

广西藤县出土 汉代铜鼓

錞于(音chunyu 二声):《周礼·地官》载鼓人“以金錞和鼓”,錞于作为乐器,常常被用来与鼓相配合。《太平预览》引《乐书》云:“錞于者以铜为之,其形象铲,顶大,腹揳,口弇,上以伏兽为鼻,内悬子铃铜舌,凡作乐振而鸣之,与鼓相和。”今天考古发掘所见的錞于,其外形与古文记载相合,但内里大多不见铜舌。

战国 虎钮铜錞于

铎(音duo 二声)、钲(音zheng 一声)、句鑃(音gou 一声 diao 四声)、铙(音nao 二声):这四样形制都差不多,只是有大小长短的不同。形似编钟,但是是倒过来插在座子上敲击的(铎除外,铎是在孔内插木柄,里边有个小坠,手执摇动发声的)。

先秦 青铜铎

国博藏 战国 青铜钲

淹城博物馆藏 青铜句鑃一组

南博藏 兽面纹大铜铙

以上即为青铜器中较常见的几类乐器,除铜鼓多见于西南文化圈,钟、錞于、铎、钲、句鑃、铙这六件皆为主流文化圈内流行的打击乐器,且造型都差不多,很不容易分辨。

礼乐器大概就这些。总结一下,有鼎、鬲、甗、豆、敦、簋、簠、盨、尊、罍、壶、卣、觥、盉、爵、觚、觯、角、斝、盘、匜、钅和、鑑、钟、鼓、錞于、铎、钲、句鑃、铙。好像真的很多很难记的样子。。不过按照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这几个大的分类,平时再多去博物馆看看实物,没多久也就对古代青铜器很熟悉了。

二、兵器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实际上,存世量最大的青铜器并非最受重视的宗庙彝器,而是用以杀伐的兵器。兵器按照使用方法,可分为句兵(即勾兵)、刺兵、短兵、射兵、斧钺、甲胄这几类。

1、句兵

有戈、戟。句兵,即勾兵,主要用于横击,钩杀敌人,在车战中非常有效。车上的武士只需横持勾兵,在两车相交之时即可借助车的冲力钩杀敌人。

戈:《考工记》曰:“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早期戈无胡,晚期戈均由内、胡、援三部分组成。

戈的结构名称

早期的戈无胡

三年吕不韦戈 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讋丞义工沱

刃口锋锐 杀人有如切菜

戟:戈装上矛刺即为戟。《说文》曰:“戈,平头戟也。戟,有枝兵也。”早期有戈、刺铸成一体的戟,晚期基本都是戈、刺分装的。

西周早期 侯戟

此器的出处没找到 应该不是中原王朝的兵器

晚期戟是这个样子的 就是一矛刺一戈组装到一起

还专门有一种组装的戟 一矛刺 多把戈 这样的叫多果戟 这又是曾侯乙墓出土的 为仪仗用戟 无益于实战

2、刺兵

有矛、铍、铩等。刺兵,顾名思义,为一种专门用于刺击的长兵器。

矛:与今天的矛区别不大,捅杀。

秦 寺工矛

吴王夫差矛

铍(音pi 一声):是一种将剑身加于长柄上的杀器。一般是护卫所用的兵器。《左传》中记载,专诸刺王僚时,“抽剑刺王,铍交于胸”,吴王僚的护卫即是手持长铍,挟持专诸上前献鱼。

战国 青铜铍 看着很像剑,与剑不同的是后边是装在长柄上的。

铩(音sha 一声):铍上加镡即为铩。

上面钩起的即是镡。可以用来格挡敌人的攻击

目前存世较多的是这种铜铁复合的铩。铩身用铁铸成,镡用青铜铸成。

3、短兵

有刀、剑、匕首等。短兵即武士随身所佩,手持格斗用的兵器。在车战占据主导地位的春秋时代以前并不常用,到了战国时期方才大兴。

刀:早期的刀和今天的刀并没什么两样。反而是汉代兴起的环首刀与今天的刀大不相同。

新干大洋洲出土 商代青铜刀

商代 管銎刀

汉代 青铜环首刀 刀身是直的

剑:也没啥可说的,大家都认识。

东周 青铜剑

匕首:更好理解了,就是短剑。

刺客专用

4、射兵

有弓弩、矢镞两种。其实就是一种,射远之兵曰矢,发矢之兵曰弩。弓弩主体结构为木质,出土时早已朽坏。好在兵马俑坑出土的铜车马上带有一具保存非常完好的铜弩模型。

此车名为戎立车,是皇帝出行车队中的护卫车。御者佩剑一把,弩一具。

秦始皇兵马俑里的铜马车为什么是四匹马? – 信古斋的回答

顺便安利一下之前答的一个铜车马的问题,这个答案没人看真是好忧伤。。

一般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弩机构件就是这样的了。木质的弩身完全朽坏,只余下铜质的扳机与铜匣组件。

5、斧钺

有斧、钺、斤、戚、斨等。其实都是一种东西,钺为大斧,斤为伐木斧,戚即为钺,斨为方銎斧。钺为先秦时期军事权力的象征,最早其实是斩首用的刑具。《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以黄钺斩纣头”、“(对纣王的宠姬)斩以玄钺”,都是以钺砍头之意。

很魔性的商代亚丑钺

管銎斧,即《说文》所谓之斨

6、甲胄

铜质甲胄出土数量很少,比较常见的只有青铜胄(头盔)这一种。兵马俑坑出土过一套石质的铠甲,还有一面非常罕见的青铜彩绘盾牌。

战国时期 青铜胄

秦兵马俑坑出土 石质铠甲

兵马俑坑出土 彩绘青铜盾牌 也是铜车马上所配的防具

之前在成都本地所收的一副滇文化青铜臂铠。本来还有一副正面的身铠,可惜碎为十余块,卖家索值甚昂,就只买了这副臂铠。身臂分离,想想也真是可惜

兵器大概就是这些。比礼乐器要好记很多,冷兵器时代的杀戮之器总是没有什么太大改变的,也没有那么多生僻字。大概就是戈、戟、矛、铍、铩、刀、剑、匕、弓、弩、矢、斧、钺、斤、戚、斨、胄、盾这几样。

彝器与兵器是青铜器中的大类,公众普遍关注的也就是这两类。剩下的钱币、度量衡、符玺都没什么好讲的,就只有服御器非常麻烦。带钩、铜镜、车马器,尤其是车马器,各种小零件特多,字又特别难认,估计也没谁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就这样吧。。 (´・ω・`) 大家看完了不要忘记点个赞啊。毕竟码字配图还是很辛苦的。。

458. 简书markdown 文章中 图片旋转

作者 ningqun
2023年6月7日 10:18

痛苦了好几天,因为想把上传到简书中的图片,转90度或者180度。

前段跑上海博物馆比较勤,很喜欢这个古籍大展,买了图录,还按照次序拍了图。发现个小秘密,图录和现场陈设的页面很多不重合。不知道是不是布展者的苦心,既要维持图录的权威,又要照顾现场的流量。

图呢,一股脑传到简书上,最近蛮喜欢这个app,小巧,能同步,有网页版,平时编辑比较方便。有些图呢,不知道是不是iphone的设置问题,会颠倒或转向,想markdown这么多人用,应该不难找到办法转一下。

不料发布前搜索半日,结论是,几乎没有办法,只能现在手机中调正保存后再上传。

唯一的方法,是html语法调整。尝试了网页markdown转html,挺快捷,不过html好像不能直接贴到简书里面。只好用notepad编辑存储,浏览器打开,再贴过去。一看效果,差点晕倒,图片又回复了原先颠倒的模样。

惊喜的是,公众号编辑器显示是正确的。于是先发公众号,再拷贝到简书……

吐槽下,
1 简书从markdown编辑器转换到html,文章页面有按钮,但始终不起作用,直到去主页设置才生效;
2 markdown语法无法旋转图片;
3 即便通过html调整了图片旋转,贴回简书不起作用。

附: 云中观展(二)上海博物馆 玉楮流芳(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