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通渠下集

作者 xrspook
2025年2月2日 11:49

当年今日

大年初一通渠的下半部分从看完广州的烟花汇演开始。通渠大概是晚上吃过晚饭到7点开始,第1轮到8点的时候暂停,然后8点45的时候重新开始。

第1轮结束的时候,我几乎把所有的固体通渠剂都倒进去了,而且还倒了一壶热水,接着等待了45分钟。这个45分钟,其实我是挺忐忑的,因为在开始等待之前,下水管那里已经通出了一个小孔,也就是说,水和通渠剂是可以流走的,虽然可能流的速度比较慢。45分钟,理论上已经流完。如果那个地方热水溶解的通渠剂没办法留住,非常容有可能,在溶解的过程中那些堵塞物又会重新把之前已经打通的小孔封上。

45分钟结束以后,果然如我所料,正是我担心的那个问题。之前打通的小通道,仿佛又不复存在了,跟之前很不一样的就在于能看到下水管,横向部分的转弯处堆积了很多白色的沉淀物。那些白色的沉淀物有一些是从下水管上面洗手盆那根管掉下去的,也有一些是下水管垂直管壁上的,之所以管壁上的东西会留到那个地方,是因为第1次冷水浸泡的时候就把那些比较容易解决的溶解出来了。横向的那个下水管肯定堆积的堵塞物更多,所以45分钟后我看到的就是好像一半都沉淀在那个地方。就白色沉淀物的量来说,比之前更夸张了。

首先我用细读弹簧设备又通了一次,好像打通了,又好像没打通,接着我把余下的那些固体通渠剂和热水都倒进去,浸泡几分钟以后,发现水位下降了一点,然后开始用通渠弹簧设备进行通渠。细的那个弹簧是很早以前我妈买的,粗的那个是我买的,忘记了是去年还是前年。反正就是经过上一次我在家通渠以后我就知道得买一个粗一点的设备,因为细的那个的直径,大概就只有一只中性笔那么粗。我买的那款长不长,但是那个弹簧很粗,弹簧有我拇指那么粗,而弹簧的头部更加膨大,那个直径是弹簧其他部分的1.5倍那么粗。那么大的头我称之为蛇头,如果能把下水管打通,那个洞肯定要比之前的那个大很多,那么理论上通渠的间隔就可以缩短。

一开始那么粗的弹簧下去,用的是经典的旋转动作,到了某个部分,发现弹簧停滞不前的,但经过一番上下戳捅,配合着热水和通渠剂。粗的弹簧总算可以慢慢继续前进,最后可以整一条都通进去,这就意味着肯定已经通过了我家的那个堵点进入了主管道。因为我买的那个粗的弹簧有一个吐舌头,所以哪怕第1次我已经通过了堵点,到达了主管道,当我要把弹簧抽出来的时候发现蛇头会被卡在某个地方。那个时候光是蛮力已经很难把蛇头拉出来,于是只能继续用旋转的方法,让蛇头重新回来。回来以后再进去出来,反复多次。当我觉得那个弹簧设备已经可以顺畅进出以后,接下来就是后续的步骤。从我能看到的角度看,弯头的部位堆积了很多白色的沉淀物,我妈拿来了一根很硬的铁丝。她说她以前就是用那个东西把那些沉淀物抠出来,然后伸手进去把那些捞上来的,我觉得这个步骤非常的不可取。首先那个铁丝非常硬,很难用那个东西挖那个主管道弯头的沉淀物。如果很大的沉淀物掉出来了以后,要用手伸进去拿,也是一个非常自虐的操作,因为那里到处都是凹凸的水泥,还有一些PVC管的尖锐处。把手伸进那么小的一个洞里掏那些东西很危险也很困难的。所以我选择的是用带夹子的工具,一点一点凭感觉把白色沉淀物掰下来,然后夹上来。我把这个操作称之为愚公移山。夹子伸进去,可能什么都夹不到,首先是因为那条东西是软的,你不确定你到底伸到了什么地方。其次是那个夹子很小,如果沉淀物太软,夹子直接就把它抓烂了。经过多次浸泡以后,一些白色的沉淀物再也不是坚不可摧的样子。虽然也不是豆腐那么软弱,但是起码像是一些可塑型的面团。这个质地我可以用夹子一点点的夹,一开始只能夹到一点点,有时候什么都夹不到,我妈称夹上来的那个东西就好像鼻屎那么小,有些时候会夹得大一点。夹的次数越来越多,夹上来的东西越来越大,最后那一次夹上来的那一块有一个奶疙瘩那么大。可以基本这么说,把那个奶疙瘩夹上来以后,基本上在我可视范围内,最大的那个堵点清理掉了。夹的时候虽然很盲目,首先是看不到,其实是控制不了角度,但是夹的时候实际上还是会有一点手感的。当你夹到该夹的东西的时候,会感觉到夹进去了,往上提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撕扯感,就像从一块大面团里面掰出一小块的感觉。

经过最后一轮的愚公移山以后,能看到的主管道算是通畅了,最后的测试就是把洗手盆放满水,然后大水往下冲,如果水下去很顺畅,完全没有漫上来,就证明通渠成功。

最后的实验证明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我们成功登顶了。但登顶是一回事,把那些用过的工具全部都清洗干净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年初一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足足折腾到了晚上11点多,才算是解决了那个堵塞的下水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