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时间管理或许是伪命题 I

作者 ONO
2024年12月20日 12:59

要聊时间管理是「伪命题」,先需要掉入一下「自证陷阱」,否则会让人觉得我压根儿就不是个时间管理者,凭什么来对别人的时间管理进行指指点点。

2018年之前一直使用的时间管理《宪章》文件

我先后尝试过各种时间管理的方法,用得最久的两种模式:

  • 一个是「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即将自己的事件模块分成几大类,在进行分类事件时,记录用时,并最终汇总计算,用于分析一段时间内各个模块的总时长及效率;
  • 另一个是自创的「时间模块法」:是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反向利用,提前以15分钟为一个单位,规划每日的时间模块分布,其中包含日常、工作、写作、阅读、有效社交模块;

所谓的时间管理,有一个无法规避的事实——即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绝对公平的,哪怕是神患绝症的人,他们每天的时间也是24小时。时间管理显然无法让人们从24小时里,多出几个小时来(所以我当年写过一部小说来讽刺时间管理的「神圣性」,如果地球变成25小时制会如何?这是后话了)。同样的,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或许也是虚幻的春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同时无法规避一个总要因素——身体机能的极限。

举个例子,关于睡眠时长的争论,总是会阶段性地出现「保证8小时」和「成功人士只需要4小时高效睡眠」反复横跳。我当然也折腾过自己的睡眠,甚至会因为以90分钟为区间的方式,计算自己需要多少个区间睡眠,才能保证足够的精力。折腾了这么几年,我为自己得出的答案是:困了就去睡,睡不着就起来。

因为身体比我们更清楚「需要」什么。比如你某天突然很想吃一样东西,或许它是热量巨高的油炸食物、或是碳水炸弹,那就是身体发出的需要热量、糖分的信号(所谓的快思考)。这一点,在30岁之后变得非常明显,特别是当用脑过度,前额皮质的自控能力正在失控边缘时,我会非常需要糖分的摄入——这就是身体最直接的信号,违背它并不会带来任何好事——甚至你都无法驯服身体带来的「约束」。


时间管理的伪命题之一:要不要和情绪达成和解?

有一段时间,我怀疑自己有ADHD,比如我无法做到冥想;我在处理一件重要事情时,需要手边有另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脑子里多线程正在处理的另一件事,比如写剧本时脑子里出现了另一部毫不相干小说的灵感;饭桌上聊天的时候,同时在处理其他饭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或是通过偷听获取信息进而分析陌生人。

后来得到了正式的医学解答,这并不是ADHD,脑部多线程是因为感受和逻辑长期分别训练导致的结果,而ADHD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控制情绪」。通过「控制情绪」自我分析「情绪」及成因,便可以做到感受和逻辑的分离,久而久之,大脑便可以同时处理他人的情绪裹挟,还能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总结出表达逻辑以及核心。

所以,时间管理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分支——与其时间管理,不如情绪管理。

然而,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超过80%的人会觉得是「控制情绪」,只有控制好情绪,才能更加专注地提高时间效率。常常有人和我争论,「情绪是可以被控制的」,所以我都会追问一个问题「这些被控制的情绪去哪里了?」往往这个时候,我都会被骂一顿,他们觉得我在抬杠。等情绪发泄完后,我还会再问一次「刚才是在朝我发泄情绪吗?」,对方会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情绪去哪里了」。

于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分支里的分支,剩下的20%认为情绪管理是「为情绪找到正确的出口」。堵不如疏,或者说,控制情绪不如意识到情绪发生的原因、走向以及结果,为它们找到一个健康、有效的发泄口。比如攻击性-性欲、控制欲-经营类游戏、情绪化-肉鸽类游戏等等、强迫焦虑-乐高。

如果在时间管理里,出现了强烈的倦怠感,是要逼迫着自己完成计划、还是因为未能完成计划对自己进行了无法消解的负面评价、还是放纵自己一次(很有可能未来都会开天窗),不管用方法都可能对时间管理的「神圣性」进行冲击。


时间管理的伪命题之二:要不要和身体达成和解?

情绪和身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情绪可以「控制」,但是身体本能是很难违抗的。因为熬夜导致第二天的精神萎靡,这并不是几杯咖啡就能解决的事情,身体比我们更清楚「时间的绝对公平」。

在时间管理里,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分支,是习惯养成。

困了提醒睡觉、还没渴就提醒喝水、甚至早起了还要打卡、通勤的时候站着提肛。但并不是说这些习惯养成是不对的,我觉得它们恰恰有必要。比如等到真的渴了再喝水,其实身体已经进入到了缺水状态。习惯可以很好的作为「行为间章」,提醒我们在时间管理的规则之中,不能忽视身体本身的需求。

虽然我不能倒果为因地认为「时间管理」其实是破坏「习惯」,但确实很多时候,「时间管理」在违背身体极限做事。我见过最夸张的时间管理,是规定自己1点睡觉,6点起床,然后还要通过健身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当然,确实有人可以只需要5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就可以恢复精力,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将身体极限作为时间管理的「消耗品」,它也注定了时间管理不会持久。

如果在一次时间管理的规划之中,明显感觉自己正在分心,无法坚持下去,那是继续时间管理的规则,还是选择听从身体的躯体反应?但别忘了,身体的躯体反应有时候也在骗大脑,比如跑步的某一个阶段,会出现严重的躯体反应,就好像再跑下去就要猝死一样,一旦跑过了这个区间,身体又会变得轻松不少——那是要相信身体,还是履行计划?

但是这个时候,人们似乎忽略了还有第三个选项——我为什么要选择跑步?


时间管理的终极伪命题:单位时间效率

真的存在「单位时间效率」吗?这个幻觉来源于「产量=时间×效率」,但是在「效率」之中还有一个隐含的参数,就是「合格率」。时间管理因人而异的点,就在于每个人的单位时间效率是没有标准可言的——网上有一大把类似「学会这2个技巧,让你的时间效率提高200%!」的文章,他们都在巧言令色地指出「时间被打断是当事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现实问题」。

这个时代的信息因为足够繁杂,人的注意力被打断是常有的事情,加上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种「被打断」往往又受限于工作性质、身份地位、甚至是自身的讨好型人格等等。

如果把时间效率看作流水线,「打断」这件事情就显得非常严重。但如果把这个概念先剔除,我们只考虑「时间」和「结果」——这便是10000小时法则,很显然,这是一个需要付出太多时间成本的事情,是无法在短期内看到结果的事情。所以加入「单位时间效率」这个单位,就会出现如果时间缩短,也可以得到一样结果的错觉。

虽然不能说时间管理是一种「捷径成功学」,但每个人在寻求时间管理解决方案的时候,是否真的有这个目的性,则是每个人应该问问自己的。或者现在开始,摒除那个「单位时间效率」的定义,如果默认10000小时法则是可行的话,人们真的能付出这样的时间成本和坚持吗?

时间管理的「单位时间效率」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努力」这件事,但是努力和坚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个之后再聊。

那么你在追求时间管理时,你在追求什么?

  • 「时间」,这是对每个人都公平的法则,在你付出了相应的时间成本后,或许可以激发量变到质变;
  • 「单位时间效率」,这是没有任何标准的事情,它之所以迷人,是因为他可以让我们最快地看到「努力」的过程,从而忘记持续性这件事。效率能够持续,并不是跟时间管理设定的方法有关,而是你的身体能够负荷到怎样的极限——因为时间对每个人是绝对公平的;

时间管理或许是伪命题

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本原因,是我意识到很多人在追求时间管理的初衷,仍然是希望寻求「单位时间效率」这个不存在的东西。

我也有想过,我开始创作这个系列,会不会砸了一些卖时间管理课程的饭碗,但我相信我也没那么大的能量。时间管理因为会让人看到「努力」的过程,它本质上和成功学走捷径是一样的内核。我相信,每一个正在进行时间管理的人,他们的方式并不能拿出来随随便便地安插在另一个身上,因为每个人的精力、环境和目的性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样的性质,时间管理课程更应该卖的是「内核」,即当事人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但网络上贩卖的课程都是「方法论」,其具体原因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需要特别说明一下,今天聊到的「时间管理或许是伪命题」,并没有在否定时间管理的可行性,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行为,也并不是说每个人在进行时时间管理的人,都在做「错误」的事情。博客内的所有观点均未在讨论对错、是非。

下一期,就来聊聊我把时间管理找到了另一种解构的思路。

然后去了内分泌科

作者 xrspook
2024年9月16日 10:18

当年今日

昨天说到我做好了一切准备,去中山一院的妇科复诊,但是却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从妇科离开的时候,我的心情是不好的,与其说是因为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心情不好,不如说是因为某些人的回复跟我料想的南辕北辙,让我感到很失望。门诊结束交费,做完B超等待B超结果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再挂一个号。至于是内科,还是内分泌科,直到我挂号那一刻,我才决定好。我去挂号的时候,内科那个上午的号已经没有了,但是内分泌科的号还有。最早的号是10:30~11:00,所以我就赶紧挂了。我从中山一院妇科大楼离开的时候才9点出头,所以我到隔壁的瑞幸磨了一点时间,然后才去中山一院本部的门诊大楼。

之前我去中山一院门诊大楼的次数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是两次是去那里看耳鼻喉科做了两次鼻内镜。还有就是在做巧囊手术之前,去那里的其中一栋楼里做CT,最后那一次是几个月之前,我拿着无偿献血A证要在妇科大楼那边返还10块钱的普通门诊挂号费,但是他们无法做到,所以给我开了个单,叫我去本部的1楼某个收费窗口把那10块钱拿回来。除此以外,我再也没有对中山一院的门诊有任何的印象。

内分泌科挂完号以后,我只知道那在门诊大楼的3楼。我知道中山一院的内科肯定很大,肯定分了很多专科,但具体内分泌专科的诊室在哪里,不知道。一开始我只是想去了解一下诊室在哪里,结果发现地上有不同颜色的标记,黄色的是抽血标记,红色的是某些诊室的标记,内分泌科一直出现在红色的标记上。沿着那个红色的标记,拐了好多个弯,进入很多个走廊,到达很多个大厅以后,我发现原来中山一院有个代谢中心,那个地方是一个跟内分泌相关科室的集合体,候诊大厅之前有一个抽血大厅,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是早上10点多,但是所有抽血窗口都是在工作,抽血大厅也坐满了病人。为什么会这样呢?非常容易理解的就是那里很大一部分估计是糖尿病的病人,糖尿病的抽血空腹的时候吃药以后都要抽。除了糖尿病以外,其它代谢疾病估计都得进行抽血验尿之类的操作。我猜就是因为这样,居然要把抽血区域设置在那个地方。

我挂的号是10:30~11:00,但实际上我10:15左右就被叫进去了。虽然病人很多,但是估计医生也很多,所以叫号速度我感觉挺快。去看内分泌科之前,我把这么多年来体检尿酸结果又翻了出来,截了个图。历年的尿酸结果给了医生,这两年下来我自测的尿酸结果也给了医生,我把为什么要过来看内分泌科,妇科那边的事情也告诉了医生。因为我一开始就跟医生说了,之所以我要过来,是因为妇科那边觉得我尿酸持续高跟他们没有关系,内分泌这边的医生也就不好意思再把皮球踢给妇科。内分泌医生知道我正在做的是什么治疗,那实际上是一个内分泌控制,制造一个绝经状态。要做到这样,就要抑制雌激素,女性的尿酸之所以通常要比男性低,因为有雌激素的保护,所以当雌激素被抑制以后,我的尿酸高是正常的,同时雌激素也会影响钙的吸收。我跟内分泌科的医生说,碳酸钙D3片上的禁忌症写着高尿酸血症,所以我补钙应该怎么办?内分泌科医生的反应是,其实也没那么禁忌。我问医生,我要补钙应该使用什么钙剂的时候,医生给出的是用枸橼酸钙或者柠檬酸钙,因为这两种钙剂有碱化尿液的作用。简化尿液就可以促进尿酸的排出。内分泌医生说现在我的尿酸水平可以不用吃药,但如果我有需求的话,也可以开给我,于是我就再直接问她,那么我的尿酸高到什么程度才要来看内分泌科。她给我的数值是520。最后我在内分泌科没有开药,问完就可以直接离开了。我终于知道了我该怎么做,我应该补充什么钙剂,还有就是当我尿酸到达什么程度的时候我需要去看医生。如果我真的担心补钙跟高尿酸会有不良后果,她建议我可以去检测尿钙,也可以直接去做泌尿系统的B超。

一个早上,我完成了两个科室的看诊,完成了一个妇科B超的检查,一切都很顺利。之所以会这么顺利,是因为平时需要排队久等的项目居然都不用等,比如妇科门诊的缴费,还有妇科B超的排队。妇科门诊的缴费我试过不用排队,但是妇科B超我从来没有试过刚完成了报到就被医生马上叫进去。

一个早上没花多少时间,花了很多钱,跑了很多地方,但总算我的疑问都有了答案。

不知道,与妇科无关

作者 xrspook
2024年9月15日 10:29

当年今日

去妇科复诊前我就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一开始我就问医生,他们有没有研究过在进行这个唯散宁长期管理的过程之中性激素变化与尿酸变化的关系。估计接诊的综合医生被我吓到了。通常他们不干这种事,在我所了解到的那些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之中,绝大多数研究的都是这个药物控制跟病人某些疼痛相关感受,又或者是某些性激素变化。但这跟血压血糖尿酸这些最基本的健康相关因素却好像没怎么报道过。既然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在怀孕过程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这三种高,当孕期结束了以后,这三种高又会消失。绝经的女性,也会同时会有这种三种高的症状,为什么我这个长期使用孕激素抑制雌激素的病人就不会遇到这种问题呢?

医生觉得我的高尿酸跟我吃的药没什么关系。的确唯散宁的说明书上没有说它会导致尿酸高。唯散宁制造的是一个假怀孕的状态,所以我跟医生说,有些孕妇在怀孕过程之中尿酸会高,生产之后尿酸又会恢复正常,我长期处在这个唯散宁的阶段,我该怎么办呢?妇科医生居然回答,有些孕妇不会尿酸高。正常的人还不会生病呢,医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人就是那么的糟糕,就是会生这样那样的病。我继续跟妇科医生说,我是高尿酸血症,我要补钙,但是碳酸钙D3片说明书上写高尿酸血症是禁忌症之一。妇科医生居然说那么你就暂时不要吃嘛,接着我就跟她说,我高尿酸已经好多年了,十几年了,接着妇科医生居然说,其实吃这个唯散宁你也可以不额外补钙。吃唯散宁到底要不要补钙呢?说明书和相关的资料上说好像相比于其它治疗方式,唯散宁导致的钙质损失是比较少的,但是孕妇为什么要额外补钙呢?为什么绝经以后的更年期妇女要额外补钙呢?因为她们的雌激素相对而言降低了,钙的吸收就不那么好了。既然唯散宁实际上是模仿这两种效果,我真的可以不补钙吗?我马上就40岁了,如果要补钙,就应该赶紧抓住这最后的窗口期尾巴。当我把尿酸周期性的波动数据展示给妇科医生的时候,她没有兴趣。她没想过要跟我解释为什么那个周期性会如此明显,周期幅度的大小可能是她没办法判断的,但周期性的长短,以及为什么周期性会出现,我感觉如果是有研究过或者有某些数据支撑的话,是可以有解释答案的,但这个医生直接选择视而不见。所以我直接就放弃了,开了B超,开了药,我赶紧继续往后的操作。

在等待就诊之前我就看到某个科室的某个医生就是一开始建议我补钙的那个医生,这一天她有出诊。出诊的是盆底专科,当我做完B超拿回去给医生看完以后,我到那个建议我补钙的那个医生那里。我在门口站了一下,发现她的诊室没有就诊患者,也没有等待就诊的患者。所以我就进去,想咨询一下作为一个高尿酸血症的巧囊术后患者我应该如何补钙?她冷冷地跟我说,妇科不干这种事,我要去找内科。她不想回答我的问题,在我转身即将离开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血尿酸会周期性波动的问题,这个是不是跟雌激素和吃唯散宁有关?她重复了之前的那句话,血尿酸的问题我去问内科。

我不太满意,第一个综合医生的答复,而之前这个我已经看过两次的妇科医生,我希望在她那里得到一些建议,但结果是更让我觉得撞墙。她不回答我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她把这些明明跟妇科相关的东西都推给内科。为什么要这样?之前的热心跟这一次遇到的冷冰冰,区别难道就在于我之前我是看诊被叫进去了,是节假日门诊20块钱的挂号费,而这一次我想免费咨询吗?如果不是之前两次都看过这个医生,我不会知道其实她应该可以回答我的某些问题,这一次如此直接的回绝,让我觉得我不应该对这个医院的医生抱有任何的幻想和好感。

我是一个研究型的患者,但他们只是在为工作而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