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体检

现在基本都靠chatgpt帮忙翻译英文slug,又快又好,写博客的阻碍又少了一丢丢~感恩的心♥


自从去年10月加入公司社保之后,体检总算能够一站式搞定啦。回想我2022年的时候——

因为我是兼职而非正式员工,所以没法享受我们公司的体检福利。但因为我的健康保险是挂在豆哥名下的,所以免费接受了他们公司的乳腺检查。他们也有宫颈癌检查项目,但在我查清楚之前就因为身体不适自费做了检查,而又因为使用了保险,所以没法申请报销。另一方面,豆哥公司提供的家庭成员的常规体检必须35岁以上才能做,所以我又找到神户市的免费体检。于是就形成了在三处不同地方体检的奇幻结果——神户市役所查常规、神钢纪念病院查乳腺、家附近小诊所查宫颈。

转眼我已过了35岁,得益于神户市福利,偶数年龄检查宫颈癌有优惠,而超过40岁乳腺癌检查也有优惠。今年不正好,是奇数年龄,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明年蹭优惠,所以今年附加项就只选了乳腺超声波。

我一接到公司关于体检的通知,便立刻查询了指定医院并顺利预约。地点选在了之前一直去的神钢纪念病院,环境和体验都很好,也熟悉,没理由不去。在网站上预约好后不久,担当就给我发了邮件,我按照同事交代的提出需要开具两份体检报告,一份寄给公司本部,一份寄到我家。顺利沟通完毕,就等约定的日子5月17日。

体检当天是周六,天降大雨,但我心里还挺开心。因为周天有神户节,坡坡将会跟着小提琴老师一起参加,周六下完了雨周天肯定能放晴,就不用像去年一样冒雨游行了。到了医院,一切都跟从前一样,只是因为体检项目不同,所以内容更丰富了一些。那些常规就不赘述了,着重讲一下胃部钡餐检查(胃バリウム検査)。

这可是我来日本之后第一次做这个检查,甚至在中国我印象中也只做过一次。我本来没想太多,按照之前发来的说明于前日22点之后就再无任何进食,连水都不能喝,可怜。到了医院说胃部检查最后做,我顶着饥肠辘辘的肚子幽幽应下。好在很快就到“重头戏”了,一上来慈祥的医生爷爷就问我有没有做过这个检查,我天真地摇摇头,说在日本是第一次,在中国很久以前做过。我印象里就是拿个纸杯喝钡餐,没什么难度。爷爷闻言耐心跟我讲解,做检查之前需要先喝发泡剂将胃撑大,然后喝钡餐照X光。说完拿了一张注意事项让我仔细阅读,他先去准备药剂。我越读越紧张,怎么这么复杂。

没一会儿爷爷就拿着发泡剂过来,同时递给我一杯水说,发泡剂要一口咽下然后喝水,千万别在嘴里就融化,不然嘴巴里充满了气也没用,还得再喝一袋进胃里。喝进去之后会感觉胃胀胀的想打嗝,千万不能打嗝,否则功亏一篑。本就紧张的我听完心更是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心里默念别像我平时喝蛋白粉一样在嘴里融化之后再咽,可是那要怎么做呢?我稍微做了个预演,随后心一横药一倒水一闷,搞定!

你还真别说,胃立刻就胀了起来,爷爷还在一旁千叮咛万嘱咐别打嗝,如果想打嗝就咽口水。我也不敢开口,生怕憋不住,只是紧闭双唇点点头。接着爷爷让我站在一个机器上,他解释说这个机器等会儿会躺下来,甚至还会微微倒立,让我握紧两侧的扶手。同时他递过来一大瓶,注意,真的是一大瓶钡餐,有三四百毫升吧,我一面听他说明心里一面嘀咕,应该不用全喝完吧。

一切就绪,爷爷进入控制室,他让我听指令行事,我点点头。首先先喝一口钡餐,估计他要看看胃里的情况再进行调整。接着他又让我一口一口喝了两次,他确认无误后就让我一口气全部喝掉。我???行吧,刀都架脖子上了还能跑不成,于是我按照之前注意事项上写的不紧不慢一口口吞咽,吞了十几口终于全喝完了,是我都能感觉到好久的久,可见量多大!

喝完之后爷爷让我把空杯子放在边上的杯槽里,还细心地拿来了纸巾给我擦嘴巴。接着他回去操纵机器使我慢慢水平躺下,这过程中我看见杯槽并不随着机器转动而是一直保持垂直,心里不禁默默感叹细节到位。躺好后爷爷让我翻身,我没理解,以为机器会自转3圈,于是便默默等着。只见他急匆匆从控制室跑出来让我自己在“床”上顺时针翻滚。我依言照做,心想这个操作应该是为了让钡餐涂满胃内部的表面吧。接下来就是左转右转拍照,然后爷爷让我趴着,接着又跑出来给我左肩上安了个什么东西,说等下“床”会往头的方向倾斜,让我坚持住。我点点头,瞬间明白左肩上的是个支撑物,防止我滑下去脑袋开花。本来我以为要倒立,结果只是15度左右的倾斜,果然做最坏的打算有利于心理健康(?)。“倒立”似乎是重头戏,过了这关爷爷明显轻松了不少。最后机器左边突然伸出个棒槌在我胃部压了又压,然后就完美收官了!

出来后爷爷问我接下来要去哪里吗?我说没有,但是下午要出去。他说那你现在赶紧吃个泻药,争取早点排出钡餐。我be like:这么猛吗?总之他看着我吞了一颗,然后又交给我一颗以及一张说明,表示如果4个小时后还没排出就再吃一颗,记得多喝水。我好好应下,便换衣服回家了。

到家胃还在胀,毕竟我从小胃就不太好,据我妈说是因为小时候被保姆喂了凉茶,伤了根本(?)。仔细想想从前一晚吃完晚饭就滴水未进,到现在吃的最多的就是钡餐了,那滋味,ew!豆哥说吃了午饭就好了,确实舒服了一些,但还是一直不适到晚上。本来前两天刚买了绿豆刚吃了一锅绿豆粥还想再接再厉的我只好暂时作罢,早餐的牛奶也不喝了,过了一两天终于恢复如初。今天绿豆粥又安排上啦,可喜可贺!

这次的体检体验挺好的,下次还去,简简单单,一步到位。胃部钡餐检查如果不是必做项目,我明年就不选了,挺折腾的。最后的最后,给未来的自己提个醒,是连续两年都犯的小错——出门前别上厕所!检尿的时候真的太捉襟见肘了。

The Galaxy S25 Edge Looks Awesome—I Can’t Wait to Put a Case on It

When Samsung announced an ultra-thin version of its flagship Galaxy S25 last week, the S25 Edge, my excitement instantly kicked in. The "Edge" moniker has long been associated with Samsung's curved displays, but now it signals a return to the era when phones we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thinner. It reminded me why I’ve always liked thin phones—they’re the perfect kind to slap a protective case on.

作死的网易免费企业邮箱

当年今日

2025-05-22,突然收到了网易企业邮的一个短信,说要降低我的邮箱容量。之所以会有一个免费的企业邮箱,是因为当初我要做一个域名邮箱,腾讯和网易之中选择,我选了网易。网易的一般免费邮箱和免费的企业邮箱相比,企业邮箱没有广告,又或者说没有其它的广告,只有他自己给自己打广告。相对于免费的邮箱来说,功能会少一些,但最基本的该有都有,最重要的是可以绑定域名。这是个很个性化的邮箱,我有考虑过,如果某一天网易不干了,我还能把域名绑到其它邮箱供应者那里继续使用,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东西放进去容易取出来困难。

首先让我经历邮箱滑铁卢的是雅虎中国。雅虎中国挂掉之前,我所有邮件都在那里。但是邮箱说挂就挂,于是我也就只能把东西搬家到其它地方。阿里邮箱那里继承了雅虎邮箱,而雅虎中国挂了以后,基本上域名邮箱就是我的邮箱,直到2020年12月的某一天我被告知我的域名邮箱被冻结了,原因是发了很多垃圾邮件,但我根本不知道这种事情,唯一的解释就是邮箱被攻破了。那一次真的吓得我不轻。密码改了以后去申诉,但因为我只是个一域名邮箱,我根本没有企业,所以没办法申诉成功,最终的结果也就只能这样,不能发邮件,只能收邮件。如果我只是用个邮箱去注册,我也不需要发邮件,但在不知不觉之中,连那些第三方代收邮件的设置都不留给我了。以前邮箱就只是个地方,你可以在电脑上安装第三方收发邮件,那么你可以把邮件保存在本地,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没有了保存本地的习惯,一直都是在网页上完成。

突然被告知邮箱容量被调以后我赶紧去看了一眼,发现还有1GB的空间,我只用了40%不到,我不发邮件,收的邮件基本上都是垃圾,所以理论上不会超容量。我甚至不知道被调减之前,邮箱的容量是多少。看到那个只有1GB的空间的时候,我觉得这也太抠门了,于是我就想到,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个域名邮箱里面的东西挪到别的地方呢?比如说挪到我的免费163邮箱?进而发现要使用邮箱搬家,我又要在我这个免费的企业邮箱进行数据导出或者备份,不是一般的麻烦。如果这是一个正儿八经付费的企业邮箱。给钱了他们自然要做事,我要求客服把我的东西打包出来然后发给我,也是完全行得通的,而且正儿八经付费的企业邮箱在管理界面,有邮箱备份的功能。但是我这个免费的企业邮箱的管理界面感觉什么都没有,连一些理论上需要设置的东西都找不到入口。

回到邮箱本身,文件夹没有批量导出功能,单封邮件的确有下载功能,可以一个一个保存为eml文件。我有3951个邮件,难道你要我逐个进行处理吗?整个邮箱没有一个批量导出的接口,唯一能批量导出的就只有通讯录。这让我觉得很崩溃,我尝试下载网易自己的邮箱官方客户端,在那里收取历史邮件,发现一个都收不了。原因有可能是我的历史邮件都不在收件箱,但后来我确认了一下,我的收件箱的确是有历史邮件的。但关键是网易免费企业邮箱甚至连几个很基础的端口设定都再也没有显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以在windows的客户端收取邮件呢?在网易官方的邮件管理软件里面,的确可以通过账号密码登录,也的确能够把我的文件夹都同步过去了,但所有东西都是空的。这简直是悲剧中的战斗机。明明东西都是我的,但是我却不可以把它拿回来。凭什么邮箱这种这么基础的功能都无法实现,为什么用户不能把数据导出???

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要这么做,但是当我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发现要做这个事情,可能真没办法。

5 Early Space Colonization Ideas That Never Worked Out

You might be hearing about future plans to colonize Mars or establish a base on the moon, but these ideas are older than humankind's first forays out of the atmosphere. In fact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serious and semi-serious space colonization plans that obviously haven't panned out because there are no space colonies.

15 Free Alternatives to Some of the Biggest Paid Games

One of the coolest things about video games is the sheer variety out there. No matter what you're into, there's almost always something that fits your taste. That said, many of the biggest titles—the ones trending online or dominating the charts—come with a price tag. And when you're not sure if a particular genre or series is for you, dropping money on it can feel like a gamble.

上瘾

最近一直在关注生活节奏过快、快乐阈值升高的问题,也许老天爷就是大数据,又或者只是锚定效应在起作用,总之刷油管放松一下都能被我看到一个关于上瘾机制的视频1。视频里是一个国外博主对另一个介绍有毒动画cocomelon视频的实时点评和对弹幕的回复,看得我豁然开朗,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我之前的判断。

我在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被“快”裹挟」里说过——

昨天跟豆哥聊天,说到我有点点领悟到什么事能使我放松,且知其所以然。刷反转快的短剧、购物、看短视频,这些事都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新鲜感。

而视频中所控诉的cocomelon罪状之一就是极快的画面切换。一般来说,正常的画面切换时间是6~8秒。在老年大学学做视频的我爹说,因为人眨眼的频率是6~8秒,所以这个速度是合适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他特意强调过长的画面会令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因为这是他还没系统学习之前所踩的最大的坑。那么反之我们也就知道,如果画面切换很快,便能死死抓住观看者的注意力,一刻也不放松,毕竟漏看一秒都会影响进度。而cocomelen正是使用了这种办法,牢牢锁住儿童的注意力,毕竟他们可是比成人还要难以专注。而因为习惯了这个速度,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就感觉像被开了慢倍速,难以适应,甚至产生戒断反应,比如不停哭闹。

视频中将cocomelon比作儿童版抖音,因其快节奏的方式与抖音同出一辙,而且导致的后果甚至也可称得上一模一样。可悲的是,成年人也许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但被耽误发育的儿童则有可能留下难以弥补的缺陷。视频中指出,很多儿童因长期观看此动画而导致语言障碍,因为他们没法慢慢练习。就像我看多了短剧,也看不下长剧或电影,开2倍速更是常态。我太追求所谓的效率了,反而变得愈发浮躁,什么都进不了脑子。

本来我都是在坡坡睡着后自己一个人看短剧,后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心力越来越不足,我在娃面前也不装了,累的时候掏出手机就看。我看,坡坡自然也要凑过来一起看,在她看了十几秒后被我叫去继续做事时幽幽说了一句“好精彩”,我脑中立刻警铃大作,马上放下手机陪她一起做事。我虽然没找到我对她这句话下意识抵抗的原因,但我知道,还是尽量少在她面前看短剧。

上周跟朋友聊天时她说到她的娃沉迷抖音,是一闲下来就想看的程度。有一次她实在太困了就去睡午觉,醒来一看过了两个小时娃还在刷,她一下子火冒三丈,怒不可遏。我十分理解她的心情,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同款睡午觉,同款刷太久手机的娃。于是我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也是我给朋友的建议——带她玩点其他的,注意力自然就从手机上转开了。更重要的是让她知道,除了手机,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朋友听后顿了顿,接着有些尴尬地说,“主要我也不知道能干嘛”。我笑了笑说,我们家会一起玩球、看书、做手工,还有就是带出去玩。她说她现在就是能带出门就带出门,省得在家只想看电视。

对于把孩子交给电视这件事确实毁誉参半,给看电视怕沉迷,不给看大人得不到休息。所以视频里的博主说,虽说cocomelon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长时间放任的父母也有责任。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办法,与前篇的结论一致——做选择只看当下。如果当下我实在带不了就塞电视,但会注意内容是否合适。而根据二八法则,有能力的时候一定好好陪玩,创造更多有意思的体验,将电视的负面影响压到最小。

说起来因为我们家是投影仪,坡坡想看还得开机等一会儿,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难度,不像玩球做手工那样马上就能开始,也属于无心插柳了。而且我用手机也不仅仅看电视,我还在多邻国上学韩语、用chatgpt查资料、听歌、写博客、看照片等等,所以坡坡也知道手机是有很多用途的。

另一方面也感谢豆哥还挺乖不看抖音也不咋刷短视频,主要他是不容易沉迷的性格,也不知道他咋做到的,天选防沉迷圣体。我曾为了能向他学习而请教过个中缘由,他只淡淡说了一句——就是没有好玩到放弃其他事情。我???可能他比较钝感吧!

啊,这该死的钝感力!
啊,这该死的高敏感!

Govee Outdoor Lamp Post Light Review: An Unexpected Backyard Staple

If you’ve been searching for the right kind of Wi-Fi-connected smart light for your yard but have come up short, the Govee Outdoor Lamp Post Light might just have you covered. It's a big, bright way to light an outside space. Plus, its motion and brightness sensors are neat. The Lamp Post lighting effects aren't unique within Govee's crowded lineup, but it's another solid form factor.

扯淡的某局

当年今日

周二的时候还觉得被检查这种事情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周三理论上检查我们单位也就只剩下半天时间而已,上午如果能按照计划如期执行,我们单位的检查就算告一段落,结束一切,但实际上我觉得周三的早上是最为复杂的。之前那些都基本可以说是小case,甚至很多时候,都只是坐在那里等待被问。在这过程中,也就只能各种摸鱼,摸鱼摸到鱼都被摸光了,没法摸了。但是周三上午,突然变成了冲刺般的拼命,大概因为检查组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又不能没有发现问题,所以各个分组都在努力查找问题,又或者是当他们把东西汇报给组长的时候,组长觉得某些地方是个问题,那么他们就要找我们要各种资料找各种解释。找资料这个还比较好说,但是有些东西资料并不支撑事实本身。明明是自主轮换,明明是我自己决定一切,但实际上我又要进行报备,在某些管理文件里面又说报备其实是不需要的,直接报表视同报备。但到底要不要做这个报备呢?如果我完成轮换,我是不是要告知你一下呢?我感觉告知是有必要的。无论是出库完毕还是完成入库,都得告知一下。这个自主轮换的告知实际上在去年的某个时间点开始,我们就必须填某个大表。之所以要填那个大表,是因为某些单位居然超过轮换期限还没轮换。这种事情严格来说,其实我们也有发生过,但就看你到底要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是把一个自然年当做一年,还是把365或366天看作一年。一开始的时候,检查组的人要把自主轮换每一年至少有一个月末的库存达到100%这一条定义为上一次100%到下一次100%只能间隔12个月,我们震惊了。这样的要求无疑更高,除非你一直都有动,一直都超过100%这个数值。如果你一直不动,从储存年限来说,你又不需要动。理论上以前你只要有75%的库存,你就可以拿100%计划的储备费,但现在你得把那个75%提升到100%,又或者哪怕你真的不想动,你也得动一下。我不知道这么抠搜的想法到底是谁想出来的。那些检查组的人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觉得这动态一年是合理的。从粮食局管理者的角度考虑,这种动态的100%实际上是很难界定的,如果加上一些增加或取消计划,那更加是一个无底洞。

周三上午的冲刺让我们觉得非常无语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集团公司给我们下达可一个文件,要我们从2024-03-01起开始调整统计账的处理方式。在调整之前,因为新下达计划首次收储的原因,所以保管账统计账跟会计账是不一致的,之所以造成不一致是因为统计上离奇的设定为要收储售数量达到计划数量的75%或者90%的时候才能转作储备粮,保管账和会计账从那批粮食一入库就是储备粮。为什么居然会有这么离奇的设定呢?同样是储备粮,静态就没有这一条,只有自主能换有这个,对统计来说,这是一个很绕的东西,因为入满的那个月你得卡75%,那天前那些数量在商品粮里收入。余下的那些在储备粮里收入。谁都知道这很麻烦,但是你就是这么要求的,我也没有办法,实际上我又没看到你这么要求的文件,据说这是广东省的那些局要求的做法,国家不是这么要求的。现在这个3月的账务调整,也是广东某个局的要求。某个局有这个要求,集团公司就有这个发文,我们就完全按照这个执行。检查组觉得既然你要进行账务调整,你就不应该从3月1日开始,你应该从1月1日开始。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呢?为什么非得从1月1日开始呢?为什么你们的那些管理办法,有些是7月1日起实行,有些是10月1日起实行,你突然间3月底叫人家的报表要得这么处理,却反推人家要1月1日起执行?!我感觉归根到底有这么离谱的事情,是广东某个局在做这种要求的时候,可能根本就没有纸质文件,白纸黑字写明我就是这么要求的。一直以来都是他们脑子绕不过来,觉得75%够了以后才得算费用,所以那个时候统计上才能转作储备粮,但是实际上。什么时候计算费用,跟统计上什么时候转入没有关系,因为计算费用是会计方面的事情,他们一定会核定到能算费用的那一天。搞了这么个麻烦事情,我觉得是某局操了一些不该操的心,制造了很多不应该制造的麻烦。最后也是某局过来检查我们,但是是某局的另外一些部门,他们部门与部门之间因为没有白纸黑字的约束和解释,所以自己打架。

不清楚不了解,很恐怖。用奇怪的逻辑理解,脱离事件所处的环境,不考虑前因后果,给出所谓判定,也很恐怖。

手工奖状

为了激励坡坡再接再厉,我开始了自制奖状和证书的政策,至今已经做了5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1️⃣在自己小床上睡了一个月
2️⃣小提琴发表会圆满成功
3️⃣独自在家待了一小时
4️⃣芭蕾舞发表会圆满成功
5️⃣成为小学生


在自己小床上睡了一个月
在自己小床上睡了一个月

分床行动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喜可贺,我离自由更近了一步哈哈哈(情难自抑)。追溯起来是不记得何时开始的多年以前,刚买好小床,睡了一两次就又回我们大床上了。也好,那时候这个睡渣小孩晚上还是睡得不太安稳,在身边也好哄一些。又过了一阵子,我正好在淘宝上看到小帐篷,尺寸与小床完美适配,于是斥巨资空运过来,心想着这次十拿九稳了吧。一起布置好,坡坡也兴奋不已,睡了一周有余,突然又不香了。就这么反复几次,直到快上小学之前,我把帐篷拆了放回她的房间做秘密基地,小床又回到了原来的开阔。仍旧采取的是共同布置策略,也做好了继续反复的准备,没想到这次睡实了。而因为长大了,道理也听得懂了,面对她想回大床的请求,我的对策是睡满一个月能得到一份证书,她欣然接受。再后来,就算她偶尔靠过来,我也不会强求,逐渐过渡到等她睡熟再给挪回去,再到现在看她快睡着了喊她自己回去,她虽然嘴里会哼唧几声,但倒也听话,能够体谅我被挨着睡很热,实乃一个大大的进步。至此我宣布分床大业正式实现,接下来就等再过几年她自己提分房。


小提琴发表会圆满成功
小提琴发表会圆满成功

小提琴发表会需要和大家合奏小星星,独奏三首儿歌。为了不至于太丢脸,一向随意的我支棱了起来,扛起了监督练琴的重任。在全家人的不懈努力下,总算是练到八成熟。我也是没想到这娃是大赛型选手,在老师那边拉得可好了,拉错了也不慌不忙接下去,看来是继承了豆哥的稳重。过了老师那关,我便没有继续“强求”,轻轻松松迎来了最后的正式发表,美其名曰先苦后甜。而以这次发表会为分水岭,再加上在适应小学,练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希望坡坡早日“醒悟”,自驱力爆棚主动练琴。


独自在家待了一小时
独自在家待了一小时

今年春天的花粉太强势,一开春就发起了总攻,我又好死不死狠狠揉了眼睛,于是直接肿了。本来还打算计划一番找个吉日去看病,这下好了,家附近眼科七点关门,我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匆匆赶去,第一次留坡坡一人在家。我以往虽然也独自去取过快递,出去买过咖啡,但那都是十分钟左右的事。而这次实在是等不到豆哥回家,好在为了上小学备好的GPS有发语音功能,于是我让坡坡有事发信息,便半悬着心出了家门。坡坡一个人在家吃饭还挺淡定,倒是我有些不安和愧疚,在安静的候诊室不停小声给她发语音。

顺利看完病,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豆哥也在紧赶慢赶的归途中,不过还是我比较早到家。我回来后看她一个人在阅读角画画,问她一个人在家怎么样,她表情有些不自然地说本来想看电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卡住了,就关了去画画。我听了立刻蹲下来抱住了她,问她是不是很想看电视但没人帮忙很难过,她的不自然瞬间转变为了委屈,流下了眼泪。我心疼坏了,赶紧帮她开了投影仪,并跟她说如果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试试重启。同时我也狠狠夸她,帮了妈妈好大的忙,一个人在家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真的太太太厉害了,妈妈要给你做一张奖状!坡坡闻言恢复了平静,我也破例让她多看了好一会儿电视。豆哥回来后接着一阵猛夸,他是比我还要担心坡坡的性子,有时候太过了反而还会被坡坡嗔怪(奶凶)。


芭蕾舞发表会圆满成功
芭蕾舞发表会圆满成功

芭蕾舞发表会和上小学之所以在同一张上,是因为我做了好几张奖状和证书后吸取了经验。一来一整张太大了,便利店也没法选择百分比缩放打印,所以只能我自己人工调整。二来一次做两张也省时省力省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次我用电脑开了张A4尺寸,对半分配,互不干扰。

说起来第一次做奖状时我为了追求事半功倍用了Canva的模版,甚至照片都没换,只改了字。效果挺不错,就是改起来有点费劲,还得另装APP。于是第二次我打开了本来就有的Picsart,寻找模版换照片加字一气呵成。但它有个致命缺点(?),就是没有会员没法修改,做完发现字写错了又重来了一遍,着实心累。所以第三次我便没用模版,而是自己选了图库里的插画拼凑而成。这次干脆直接干起老本行,用Photoshop从零开始制作。我上网找了些设计参考和素材,可以说是纯手工了。当然,上小学那张偷懒了,也是因为照片本身就足够出彩了,所以只需要简单加几个字。而芭蕾舞我截取了坡坡表演中的跳跃画面,她是那一排小朋友里面跳得最高、脚开得最大的,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很押题,所以就以此为中心做了扩展。

在制作的过程中,坡坡正好来找我。当她看到电脑屏幕第一反应是认真辨认我在做什么,等她看清后立刻用小手捂住了眼睛,模样过于可爱!我按下她的小手表示没关系,反正马上就能做好送给她了。


全家福
“全家福”

刚刚拍的新鲜出炉的“全家福”。

实际上只要三天

当年今日

这一周的5个工作日,理论上检查组都要在我们单位进行库存检查,但是第1天之后发现原来不是5天都用在我们单位这里,因为我们单位存放的不仅仅是我们自有的储备粮还有一些其他单位,朱昌存在在我们这里的橱柜量,而在迎接检查的时候。因为我们是被检查库点,所以我们负责我们那些储备粮的迎检工作,而其他驻场单位,负责他们的那些部分。而之所以是这么划分是因为。我们之间是一个住处的关系,而不是代处,而如果是我们带出他们的粮食,也就是直接那个储备指标,落到我们这里的话,那么即便梁泉不是我们自己的。在被检查的时候,我们也要提供我们袋鼠其他地方粮食的那些被检查资料。

第一天我就知道,这个检查组大概会用三天时间检查我们单位的东西,余下的时间检查放在我们这里,但不是我们粮权的储备粮。这样的操作一下子我们的压力减轻了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被检查的内容还是那么多。在我的印象之中,以前没有那么多人一起负责账务部分,这一次一共有5个人,负责统计和会计,她们顺便把保管账也查了,所以她们统称账务组。在我印象之中,人少的话可能账务就只有一个人在查,有时候是一个统计一个会计,这一次配备的是两个统计两个会计,还有一个农发行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理论上8~10人的检查组,实际上却来了15个人。

这些账务检查组的人有一些是我们认识的,因为他们单位有些就在我们旁边,那个单位代储了省级储备粮,所以以前我们是他们单位的监管单位,每个月都要去他们那里检查。现在的情况反过来了。我们去那里检查,每个月都要一次。每次也就只有一个下午,虽然说是一个下午,但实际上又大概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于是也就只能快刀斩乱麻,大概差不多,赶紧核实填数据、核对某些凭证,通常不会从宏观层面或者管理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问题。我们去检查他们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挺简单的,因为就是他们得按照我们业主单位的管理要求去做各种账卡牌簿。表格填写、账本填写,都是要按我们的要求。至于我们的需要的那些东西以外的,他们自由发挥,比如会计部分,他们有他们的财务系统,只要他们符合我们的要求就可以了,至于用什么方法实现的,我们管不了那么多。

这一次别人过来检查我们。她们就不是从一个专业的检查角度去进行操作的,而是按照她们平时的工作习惯,但不同的系统之间会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差异。这会导致了大家都会有很多问题。有时甚至会出现他们觉得我们提供的资料不够完善,但实际上迎检的资料也就那些,我们没有义务主动提供其它更多的东西给她们完成检查,而实际上我们提供的那些资料是可以满足他们填写底稿需要的,但是有些数据翻查起来有点麻烦。之所以会存在这种麻烦,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报表和账本修改变动。这个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有些东西她们想直观得到某些数据,的确从我们的一些辅助报表里面是可以直接抓取所有信息,但关键是那是我们内部的报表,我们不能直接提供给他们。所以这又摆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公开被查了那些账本上面的信息不足以支撑她们获取这些信息呢?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些信息是不是她们必须获取的呢?

接受检查肯定不好过,但是换个角度思考,每一次被检查都是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己觉得没有问题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够完美,怎么才可以做得更好呢?这就需要集各家之所长,当然也要联系自身的实际。有必要修正的就积极处理,其他的东西就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楼下猫箱的小猫

当年今日

周一下了一整天的雨,而且那些雨都下得很猛,所以我猜测,雨后那些非洲蜗牛又会到处肆虐。

近期我发现,街猫猫箱里多了很多小猫,我指的不是我家楼下的那个,而是随机推荐给我的那些猫箱。关注这个东西已经大概两个月,但之前我没有觉得猫箱里会有那么多小猫,而现在好像一下子多了很多。

一开始的时候,我家楼下那个猫箱也是没有小猫,基本上都是成年,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来了一个白色底灰色毛,颜色有点深的小猫。那个小猫很漂亮,眼睛大大的,自带眼线,耳朵也很大。虽然只是个小猫,但是他很凶。他吃饭的时候别的猫过来,他会用爪子打别人。别人在吃饭,他有时也会动粗,要把别人推走。但渐渐地,我感觉他已经跟我家楼下猫箱常驻的橘猫搞好了关系。每天早上7点10闹钟,通常我都会去看一眼。某天发现他正在跟橘猫们打成一片,不停地在那里飞奔打架打闹。那是一个非常不客气的小孩子,至于他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突然他就来了,然后又不走了,并且成为我们的常驻猫咪之一,我也搞不懂。其实之前也有一个小灰,跟这个小猫有点类似,但他的毛色会淡一点。小灰经常被小霸王(橘白)欺负。小灰吃饭的时候,小霸王经常薅它的毛,不断地大口大口叼,然后硬生生地把小灰的毛拔出来。光是看都觉得残忍。一开始小灰也会有有一些抗拒的动作,比如说试图用手推开小霸王,那实际上根本没有效果,最终只能是小灰没吃饱就赶紧走了,因为不断地被薅,摄像头这边的我们也看得很心痛。我不知道为什么小霸王就只欺负小灰一个,其他猫吃饭的时候。小霸王可能也会有一些阻碍的动作,但是不会这么狠。我感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小灰的反应剧烈一些,小霸王大概就不会这么过分。让我们觉得更过分的是,其实小霸王不怎么吃一般的猫粮,小灰过来,基本上只吃一般猫粮,所以小灰过来吃饭,是完全不会影响小霸王的,但是小霸王就是不让他吃,就是要欺负他。新来的那个小猫不这样,虽然看着小霸王在那里吃,他居然敢大胆地钻进去,然后把小霸王给顶开,小霸王试图也用一些按或者推的动作把小猫弄走,但小猫吃饭的欲望太强烈了,根本搞不动,所以小霸王也就吃好假装我让位给小朋友吃。如果小霸王也对小朋友使用小灰的那一招,估计小朋友会把他打惨了。小霸王不这么干,可能因为小朋友的面相看起来就不好欺负,他身上的毛色花纹也显示他不是一个友善的猫。它的花色让人觉得他就是猫界的古惑仔,是一个花手臂,很能打的那种。实际上我也搞不懂,这个小猫到底是能打,还是说他只是小孩,很活泼,想找其他猫和他一起玩。如果这个小猫逐渐也变得不怕人,不怕经常去喂猫的ee和ef,估计他会是下一个被拿去TNR割蛋蛋的猫。如果小猫被摘了蛋蛋,他的性格会不会仍然这么爆裂呢?

理论上,性激素的改变会影响性格。

作死的平峰发车

当年今日

因为这周某个检查组再要在我们这里待一整个星期,所以周日跟往常不一样,我选择了吃过午饭就从家里回单位。一切都很正常,直到我从黄埔新港出了地铁,在那里等待618。

理论上东莞的公交车在车来了里面看发车时间基本都是很准的,但是我通常都只是在晚高峰的时候搭车,我没有试过下午搭车,我知道早高峰和晚高峰跟平峰发车车次是不一样的,早晚高峰是20分钟,平峰是40分钟。地铁还没有出站,我就开了一下车来了,理论上发车时间是13点58。因为我查的时候已经是13点27,理论上上一班的发车时间是13点22,我已经错过了。我在地铁站里面磨磨蹭蹭上了个厕所,走出地铁站的时候,大概是13点40,但是到14点的时候,我依然没有看到618,这是很不正常的。14点10的时候也没有,那个时候我也看了一下同站的车,616理论上是14点10发车的,我没有看到616。平时晚高峰,当我周日傍晚回单位的时候,无论是616、618还是86,都是准点发车的。所以那些车到底去哪里了呢?出了地铁站,在那里等618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车来了,那里显示上一趟618已经走到了新沙路,这是正常的,但是当14点10,我依然没看到616和618,再去看了一下车来了,618整条线路从黄埔新港到东莞西站一共25个站,这个方向上一辆车都没有。这意味着什么呢?上一辆车跟下一辆车的间隔大于50分钟,因为理论上这条路线大概要走50-60分钟。60分钟一趟车,你还要不要人乘坐呢?!没人会有那么好的耐心等你,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小时才一辆车,那么你更应该准点发车,但实际上你不准点发车,你不按照那个发车时间来,同时你也把发车的间隔搞成理论上两倍那么大,两倍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起码也有1.5倍。14点10我还是没有等到618,所以我就忍不住打开了微信滴滴打车。居然显示因为我好久都没用,所以从那里回单位只要21块钱。我犹豫了几分钟,叫车了。在叫车过程中,又要我加了一些车辆,那么我就容易打上车。最后叫上的是曹操,可能叫的那车不是一口价,所以比我理论上看到的那个价格贵了大概一块钱。从黄埔新港到单位,全程没有塞车,但是几乎每个红灯我们都碰上了,运气真的很差,但即便碰上了每一个红灯,但全程只用了32分钟,里程是14公里。公里数和时长数换算一下,可以得知这条路还真的不咋滴,所以如果不是公交车等不到,又或者是公交车与公交车之间接驳不上,实际上耗时并不会比打车多多少,但关键是公交车的等待时间简直是个无底洞。

在黄埔新港那个公交站等公交车。等好久才会来一辆,但来的基本都是广州的公交车。东莞的公交车在我刚出地铁站的时候,去了一个86跟一个616。我在那里等了30分钟,再也没有见过616跟86,当我叫的那辆车马上就要到的时候,我看到618发车过来了。

东莞的公交真的很操蛋,可能东城南城会好一点,但是其它镇区的有公交约等于没有公交。

夜有所思很有趣

当年今日

为什么会喜欢看中山一院周二周三晚上的夜有所思课程呢?是因为那会让我接触很多各种对我来说比较奇奇怪怪的信息。之所以那些医生会被邀请通过那个直播讲课,是因为他们的确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或者特长。有些外面的医生被请过来讲课,更是因为他们在某方面有非常不得了的技能。

我还记得有一天晚上讲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我是这个病毒其中一个中奖者,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听。那个课是一个中山三院的教授去中山一院妇科的会议室里授课的。之前我没听过那个教授。因为一直以来我研究的都也只是中山一院的教授而已,所以那些教授是不是中山医院妇科的,我一看名字大概就知道了,除非那个教授是从主治医生升上去的。在中山三院那个教授开讲之前,主持人在暖场,估计是在等外院的那个教授过去。在暖场的过程之中,主持人说接下来要给大家讲课的那个教授非常厉害。

那个中山三院的教授讲的课,我就觉得实在太牛逼了。理论上夜有所思这个课程是针对医生或者医学生的,但我是一个路人甲,我觉得我也能听懂。但如果之后你问我,我听懂了什么,我还真不知道我听懂了什么,我不知道在现场听的那些医生有没有照相,有没有做笔记,又或者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观看这场直播的医生或者医学生到底获得了什么。我可以肯定,如果这个教授还来讲课,我一定会听,因为她讲的课实在太好听了。之所以她的课好听,是因为所有那些知识点她都融会贯通,非常自如,除了数据呈现出来的事实以外,她还加入了很多她自己的经验。她经常突然就问你一个问题。表面上看,那是一个判断题,实际上可能那是一个坑,专门让你跳的,所以那不是一个判断题,那是一个问答题。有可能你得否定掉所有选项,又或者说所有选项其实都不是不对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她就会抛出问题问你,但当你试图去思考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那个题设本来就是不太合理的。有些问题,可能根本就没有答案。又或者说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有时提出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让我也思考了,我也做出选择了,但实际上到最终她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

因为我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奖者之一,所以实际上这个东西我也看了一些资料,什么指南之类的。我所用过的那些药,我也去查过,不光是看说明书,也会去知网那里看论文,看效果,看复发护具。当我听完她的课以后,我感觉,这个东西医生没有给患者做科普、做讲解,可能因为他们对这个东西其实也不是非常了解,他们也是按照指南去操作,也是按照他们科室、他们的小组、他们的教授团队的指引让患者服用某些药物或者进行某些检查。名字就叫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出来的症状千差万别,不可能有某一套方案能适用于所有人。当患者出现某些症状的时候,肯定是慌的,但如果因为医生你在这方面的知识并不全面,不能给患者做很专业详细的解释,那么患者就更慌了。我不是那种慌的人,我也大概不是那种慌了就去问的人,我会自己去找资料、找靠谱的资料,但显然,其他人肯定不是这样的。

我觉得妇科综合科的医生可能没办法回答我一些很专科的问题,所以我也就只能通过这些医生的老师的课程吸取各种知识。我不是不相信医生,我只是更习惯于直接理解知识本身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