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这个思路,很快就想通了。最终目的是使用,就如创建博客的目的是书写,科学上网的目的是上网,然而仔细审视一下这些需求,其实并非如此。折腾代码本身也是一种目的。如果自己的终极目标不变的话,那么这些次要目的就作为衍生品,同样成为我满足好奇心和成就感的小小 flag。按照教程调试通了一个代理配置方案,或者实现了博客的一个小功能,都是如此。达成这些 flag 自有其中的乐趣。
行车四十分钟来到火车站附近,下榻全季上海站南广场店。我的入住办理很顺利,可其中一位同事 X 的预定订单酒店前台没有收到。他拿出手机自己检查,恍然发现下单到了另外一家酒店,全季上海站天目西路店。惊慌之余看了下路程,仅在几百米开外,步行过去不算远,这才放下心来,约好次日集合时间,悻然离去。折腾了一整天,关闭房门后疲惫感十足,草草洗漱熄灯就寝。
起初我对 K 神只是有耳闻,实际接触很少,直到他开始打乒乓球。不得不说高智商加上一点运动天赋,能量是可怕的。他去年开始研究这项运动,从最初的一个只在学生时代浅玩一些的初学者,到前一阵子跟我这个几乎每天都打球的“老手”打得有来有回。K 神很勤奋,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在球室对着发球机训练或者找对手玩儿。历经一年,虽然他的动作依然很僵硬,可是现在我已经很少能赢他了。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水平有所提高,他还用了一种特殊的乒乓球拍胶皮:长胶。
平常玩玩或者练习,都是重在娱乐。这个月单位办了乒乓球个人赛,我正好跟 K 神分到了一个半区,我们俩也都顺利晋级到四强并相遇了,虽然知道有很大的难度,我却是真的很想赢他。比赛安排在晚上。那天中午我没有去球室,而是一直在网上看视频教程研究怎么对付长胶。即便知道光从理论层面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可我必须先从这做起。研究了好几个视频,初步的理论牢记于心,到了晚上比赛,依旧打得艰难。事先做足了心理建设,我并没有慌乱。
起初我用自己事先计划好的战术,控制住回球落点,全部打到 K 神的正手位。因为他的正手是反胶,接过来的球我非常适应,结果没想到前两局我轻松地拿下了。第三局开始,K 神有所变化,他居然站在正手位用反手长胶的一面去接球。球回过来的旋转突然变得变幻莫测,我也从前两局的极适应一下到了三四局的极不适应。第三局我努力调整了一番,没有顶住,第四局输的更快,比分是 1:11。
第五局是决胜局,我发现不能再这么被动的相持了,必须放开手脚,采用我平常惯用的正反手调动打法。打法贯彻的是不错的,不过对长胶仍旧举步维艰,再怎么努力我还是落后,比分到了 6:9。K 神发球,我努力控制好接球质量,几个回合下来,K 神失误球出界,我得了一分。接下来两个发球,我有意做出变化,K 神都是接发球直接失误,我又拿下两分,追平 9:9 了。K 神发球,我仍是努力控制住回球的落点和质量,找准机会进攻,再拿下一分,10:9!丝毫没有犹豫,我叫了个暂停。想想下个球的战术,也把压力给到 K 神,我太疲惫了,真想直接一蹴而就拿下比赛算了。但事不遂人愿,K 神的这个发球我没有接好,球落网了。10:10 后的两个球,我和他依次各发一个球。具体的过程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清楚的记得最后一个球是 K 神回球失误,那洁白的塑料球偏出了球台侧面落到了地上,12:10。
K 神表情凝固了,我攥紧拳头大吼一声,简直是太释放了。我跟同事说,赢下这场晋级决赛,我实在太高兴了,这应该会比我拿下冠军都难,都高兴,我已经不在乎能不能赢下决赛了。结果一语成谶,我是亚军,虽然决赛的对手在平时的较量中,我们是互有胜负的,可我的求胜欲确实在比赛里没那么强了,0:3 速败。赛后无暇思考,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一丢丢感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