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山城印象:立体的重庆在细节中生长

,这座以立体地形和魔幻交通闻名的城市,总能在细节中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魅力。无论便捷的交通网络,还是市井巷陌的烟火气息,都让这座城市充满故事。有很多细节我们很容易忽略却又往往很影响我们对一个地方的。我喜欢火车也喜欢坐,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看看当地的火车站。在我个人的旅居评价指数中,火车站便是一个城市旅居度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本文中就来写写对周边站房的观察

重庆印象

垫江站:静谧中的诗意与现实

垫江高铁站位于重庆东北部,低调的像一座被遗忘的驿站,在渝东北的暮色中独自矗立。

垫江高铁站
垫江高铁站

站前广场宽敞开阔,空旷得能听见风掠过的声音。只有两个小姐姐在广场上旁若无人地直播。

垫江高铁广场直播的小姐姐
垫江高铁广场直播的小姐姐

穿过广场可以直达对面的一片绿意盎然的文笔湖生态公园 —— 步道蜿蜒如绸带,樱花与黄角树交织成四季的屏风。候车的闲暇可在站外漫步,享受片刻的悠闲时光。然而走进站内,却陷入 “空腹困境”:除了几台自动售货机,再难寻到热食的踪迹。诺大的地下空间,空空如也,除了洗手间,真是啥也没有,售票大厅也是一个椅子也没有。可能是人流实在太少,当地文旅觉得不值得在这里放点垫江特产。这种 “站前公园美如画,站内餐饮冷如冰” 的反差,恰似当代县城发展的缩影。

垫江高铁站广场前文笔湖公园
垫江高铁站广场前文笔湖公园

不过垫江站旁边过了公交站再往前走没多远高山湾就有吃饭的地方,价格很便宜,菜的份量很大就是有点咸。

成都到垫江的高铁时刻表更让人哭笑不得。早班车 G1475 在 6:31 划破晨雾,回程末班车 G3481 在 18:15 收梢,掐指一算全天仅 5 趟列车。若贪恋垫江牡丹的娇艳,错过 了,便只能在县城过夜。这种 “白天看花海,晚上困围城” 的”末班车焦虑”在跨城通勤时尤为明显。让人想起那句调侃:”垫江的慢,是高铁都追不上的浪漫。”

江边在建的桥墩
江边在建的桥墩

万州高铁站:风景与市井的完美的融合

相比之下,‌万州站则显得”接地气”许多。

万州北站堪称重庆高铁枢纽中的“宝藏站点”。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郑渝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接入后将达到 7 台 15 线,成为重庆市主城区外最大的高铁站。

万州北站一角
万州北站一角

万州北站的出场自带 BGM。站房如鲲鹏展翅,站前广场樱花如云霞,远处长江如银链缠绕山间。更妙的是地下负1层别有洞天:重庆小面蒸腾的雾气、凉虾冰粉碰撞的脆响、万州格格和万州烤鱼飘出的椒香,香气在站内弥漫,构成了立体的挥之不去的美食地图。这些排档没有华丽装潢,却藏着江湖味道 —— 老板会热情地多舀一勺油辣子,食客们用塑料凳拼桌畅谈,仿佛把码头文化搬进了高铁站。川渝小吃、本地特色菜肴琳琅满目,价格亲民,这种市井气息在其他高铁站难得一见。更妙的是车站本身就像个观景台,凭窗远眺,层层叠叠的山城风貌尽收眼底。

万州北站高铁美食广场
万州北站高铁美食广场

重庆北站:高效与设计的典范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重庆北站堪称“交通界的MVP”。重庆北站站台规模为‌ 14 台 29 线,而且站台层设计合理,候车区座位居中,检票口分布在两侧,这种布局既避免了人流拥堵,又提升了通行效率。相比之下,成都东站的检票口集中在候车室内中部,高峰时段容易造成拥挤,候车区座位也相对紧张。

重庆北站候车大厅
重庆北站候车大厅

重庆北站的地下空间同样令人惊叹:负1层直达列车站台和出租车停靠点,负2层社会停车场可容纳 1300 余辆车辆,负 3 层连接南站房的城市通廊更是缩短了换乘时间。无论是乘坐高铁、地铁还是长途汽车,这里都能实现无缝衔接,真正做到了“快进快出”。

重庆北站地铁出口换乘层
重庆北站地铁出口换乘层

民心佳园夜市:秩序中的烟火气

如果说重庆的火锅是城市的灵魂,那么民心佳园夜市便是市井生活的缩影。民心佳园夜市的蜕变堪称城市治理中夜市治理的重庆范式。

重庆民心佳园附近夜市
重庆民心佳园附近夜市

这里曾因流动商贩无序经营饱受争议,但如今已焕然一新完成华丽转身。夜市摊位统一入驻,统一店招、分类垃圾桶、错峰经营制度让这里整洁有序。更值得称道的是 “摊主自治” 机制:商户代表组成管委会,制定《夜市公约》,违规者将被列入 “黑名单”。干净整洁的地面,整齐划一的排列和人性化的管理让游客既能畅享美食,又不必担心占道乱象。

重庆食光漫巷
重庆食光漫巷两侧都是路边摊

对比成都的”地摊经济”基本上还处在“打游击”状态,而且味道真心不好吃啊。而民心佳园通过 “疏堵结合”,既保留了江湖烟火气,又维护了居民权益。这种 “政府引导 + 市场运作 + 居民参与” 的治理模式,为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样本。

夜市里的美味令人难忘:酥脆的土豆饼夹着折耳根和酸萝卜,贵州糯米团配脆哨,还有本地特色的蛋包洋芋……每一种小吃都藏着川渝人的味觉记忆。吃货都是貌美帅气,摊主们也热情好客,“李妹妹”的葱油饼摊位每天卖出 600 余个,而“向姐姐”的鸡嗉子耙耙凭借直播火遍全网。这里不仅是吃货的天堂,更是城市活力的象征。

重庆的魅力,在细节中生长

重庆的高铁站,既是现代交通效率的体现,也是传统市井文化的延续。

从垫江站的诗意留白,到万州站的云端烟火气;从重庆北站高效的交通美学,到民心佳园的夜市规范秩序,这些碎片化的体验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真实面貌,拼接出立体的重庆。这座 8D 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轻轨穿楼、立交桥层叠的魔幻建筑,更藏在每一趟准时出发的列车、每一个热气腾腾的小摊里。 正如《重庆记忆》浮雕上凝固的吊脚楼与索道,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一座城市对民生温度的执着坚守,既拥抱现代文明,又珍视本土肌理,这就是山城印象,也永远是山城最动人的旋律。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重庆,不妨亲自走一走这些地方——它们或许不会登上旅游攻略的封面,也从不刻意讨好谁,却在每个角落都藏着打动人心的“重庆味道”。

我若浮云自在游: 湖区和 Tripsy

计划

Tripsy 是一款包括在 Setapp 中的旅行计划和管理应用,最近去湖区旅行,试着用它进行旅行规划。

刚开始有挺多不习惯的地方,看了些小技巧之后,发现还是很不错的,适合规划多日行程。如果是 1-2 天的行程则没必要用它。

  • 可以分享行程计划给同行的人,他们不需要会员即可使用软件协作。不过,同步的时候有延迟。
  • 转发住宿和火车邮件收据到 Tripsy 中,可以自动生成旅行线路,识别 Reservation Code,并将文件存档。
  • iOS 版和 iPad 版比 macOS 版好用,可以从谷歌地图直接分享地点到 Tripsy,iPad 上还可以从 Apple map 拖拽地点。
  • 推荐用 iPhone 将所有地点分享到 Tripsy 后,再回到 MacBook 连接路线。
  • 可将行程同步到日历中。
  • 点击地点,能跳转 Google map 或 Apple map,不必再标记一次。
  • Itinerary 界面中会显示多日的天气。

女友则更喜欢用纸币记录旅行计划。

IMG_4092

旅行

湖区的美在于湖与山的呼吸,更在于晴雨之间那迥然不同的风格和景色。

是亲身走过,淋过雨,出过汗,才能感受到的豁然开朗。

路上是长满苔藓的石墙和大树,潮湿处茂盛的野韭菜,和金黄色的水仙花。

不经意间,能瞥见知更鸟驻足的身影。

窄路之后是大片的草坪,漫步的羊羔,椋鸟成群的飞行。

希望自己来这里之前就读过 William Wordsworth 的诗歌,那样或许在看到美景的时候,心中会回响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的韵律。

我若浮云自在游。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R0001185
R0001209
IMG_4025

我为什么要去西藏自驾游?

西藏

2025年春节前夕,我自驾游去了一趟西藏。我为什么要去西藏自驾游?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很保守,厌恶风险。因此,此前当C大哥三番五次邀请我去西藏自驾游的时候,我都婉拒了之。

芒格说:

“我只想知道我会在哪里死,这样我就永远不会去那里 。”

我有限的经验告诉我,西藏冬季自驾游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是,在我上次提到办理边防证的时候,其实就是为了去西藏自驾游。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首先,我在我最近一次过生日时,审视自己,中年的我是不是已经缺乏激情?我便对朋友们说,2025年,我要做出一些改变。其实就是下定决心在寒假跟着C大哥去西藏自驾游。

于是我去理了一个寸头,是为了减少在西藏洗头的次数,也减少了剧烈运动,以防进藏前身体感冒。

其次,我觉得各方条件也比较成熟。

  • 车子是全新的进藏神车——坦克300。

  • C大哥是一个老司机,穿越过西藏的无人区,本次包含丙察察路段的滇藏路线已经自驾走过一次。

  • 加入此次自驾游的W姐已经拥有11次进藏经验,她为我们做的准备工作很充分,氧气瓶、冰爪、防滑链、补胎胶、葡萄糖等等物资应有尽有,甚至连速效救心丸都帮我们带了。

  • 网上查到目的地区的天气似乎也会不错。

既然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那就大胆体验一下祖国的山河吧,毕竟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屋脊。

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第一次体验沪港动卧

元月5日晚上10点15分,我搭乘了G899次复兴号动卧列车前往香港西九龙。在去香港的那么多次行程中,我有两次是搭乘列车抵港的,一次是2013年3月,当时是应老爸要求,搭乘T99绿皮卧铺,因为老爸想体验一把陆路进入香港。而这次,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次列车抵港,我特地选择了搭乘高铁抵港,已是今非昔比。G899沪港动卧列车,是去年10月刚刚升级的全新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组,让整个沪港行程变得更舒适和轻松。

到达虹桥站还挺早,提前15分钟进站上车,到达包厢,四人一个包厢干净清爽,和以前软卧的配置类似,但各种细节满满。洗漱包和小零食摆放在床铺上,洗漱包里有压缩毛巾,洗面奶,面霜,牙刷梳子。零食包则是甜咸皆有。包厢里为四位乘客提供了一次性拖鞋,而且是分四种颜色的,以免穿错。

小桌子上还有书籍,鲜花,热水壶,香港地铁图等等,真的是温馨的小桌角。电源插座也是配齐,衣架也是每人一个。

洗手间宽敞明亮,尤其是无障碍卫生间,大得超乎想象,门是按钮自动开关的,洗手液、纸巾、三层厕纸、马桶垫圈纸都配得足足的,水龙头出的也是热水。

最贴心的是每个乘客床铺都有的遮光帘,而且搭扣不是那种上古的尼龙贴贴面,而是帘布包裹一体的方形吸铁石片,细节到位,私密性强,我甚至是做了100个V型抬腿卷腹才睡觉的,同房间乘客完全不知。

对于我这种在哪里都可以睡得好的体质来说,夕发朝至正正好好,再也不用一飞就折腾6-7个小时浪费整个白天了,出入境丝滑,全程行李就在虹桥做了一次简单的过机,再也不用脱下穿上,拿进拿出了!7点24分到达西九龙,先是出大陆关,再是入香港关,8点多就到公司了,时间充裕,好不耽搁,以后要多坐~!

2024总结

例行回顾一下今年都发生了什么吧,毕竟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不写下来容易忘事儿。

第一条,应该是今年是过去十几年旅行最少的一年。除了十月份去了一趟Bora Bora,整一年都没有出门玩。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家里有个小宝贝拴着,没法轻易地出门。短途的旅行也几乎没有,原因一是没车,二是小宝贝窝里横出门就怂,我也只能跟着家里蹲。有个高敏宝宝还能咋样呢?这打字的功夫人家往我怀里一窝,圆滚滚的小脑袋往手心一倒,咕噜咕噜地开始踩奶,老母亲还能咋的,投降呗。

真的,过来人的经验,养猫就应该一开始养两只,兄弟姐妹那种一起长大的,否则一个猫在家里太孤独了,也没法接受新的陌生猫。只能自己充当另外一只大号猫室友了。

说到毛孩子,就不得不说一定要去买宠物保险,至少在美国。今年夏天小毛球动了个手术,吓得老母亲签字的时候手都在抖,然后整个人浑浑噩噩地找了个图书馆等着。好在最后恢复得不错,老母亲只是看到账单又心痛了一下。最后保险报了大部分,算是风险共担了。

第二条,说说学语言吧。目前的强迫症是每天必打卡doulingo,法语已经刷完了就每日复习一下下。今天打完卡,800天完成,也是一种坚持。然而真正的法语使用能力却一直在退化,毕竟离开了语言环境。不过鉴于在法国的时候我的英语也一直在退化,回到美国后英语就自然而然恢复了,希望后面法语也有机会不时恢复一下吧。

第三条,感慨一下消费降级吧。看了看今年的账单总结,对比以往,自己是反而越来越不会花钱了。以前水果零食没断过,现在去costco都不知道买啥。车到现在也没买,也是选择困难症也是觉得养车太麻烦。可能唯一多消费了的就是租房,换了个大点的房子我和猫都爽一些。然而过去几年频繁的搬家让我对于大件物品的购买愈发谨慎,连衣服几乎没怎么买,除了一些必要的更换。这是一种奇怪的消费降级,主要是心态上不知道怎么花钱会让自己更开心了,反而觉得花钱很麻烦,索性就不花了。这样不好,明年争取找到新的花钱的方向让自己兴致更好些。

2024也算是折腾了不少,也是增加人生记忆的一年。


再加一条,2024长胖了,衣服都穿不进去了,人到中年果然一不留神就发胖。

颠沛流离的香港行

或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标题《颠沛流离的香港行》会配上一张香港的离境图作为开场,请听我慢慢道来……

11月初的一个晚上,我在和朋友商量着月底去一趟新泽西和纽约过感恩节。去年感恩节也是在那儿过的,只不过去年开车真的开吐了。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她忽然提到自己12.1要回国,而我本来就已经在躁动的回国之心又燃起来了。上次在国内还是在疫情期间,2021年才又回到美国。满打满算已经有三年没有回国了。

晚上行动力非常强,我当即就打电话给家里,商量回国的事情,过两天我就买好了回国的机票。而这也是我颠沛流离旅途的开始。

我的护照在2026年就要过期了,而我的签证早在2022年过期。我这次回国的计划是先飞香港,在香港续签,然后回到内地,正式开启我的快乐寒假。因为我的护照将要过期,我打算先在美国换发护照,稍微计算了一下时间,大概率能在我起飞之前拿到护照。

换发护照

  • 11.09(周六) 提交申请,理由是容貌变化过大
  • 11.11 初审未通过,要写一份声明并且提交容貌变化过大的证据(生活照)。我当即补充材料,再次提交申请。
  • 11.12 初审未通过,因为声明格式不符合规定。
  • 11.13 初审通过,寄出护照。
  • 11.15 大使馆签收护照
  • 11.18 复审通过,待制证。
  • 12.04 已寄出
  • 12.06 本应该今天寄到,但是却没有,打算第二天去问问。
  • 12.07 早上七点去usps蹲工作人员,没有蹲到。九点半又去了一次,工作人员已经装完第一辆车,而第二辆车上没有。承诺会第一时间到我所在的社区送快递。
  • 12.07 下午一点半,正在学校参加期末考试,考到「现在这些分差不多够用了」出教室。出教室收到邮件快递已经在中午十二点送到家门口(比平时提前了三四个小时)。
  • 12.07 下午两点半到家,拿到护照,开始收拾行李。下午四点启程去机场,登上六点的飞机启程回国。

根据小红书和其他朋友的时间线,我当时预测我可以在11月底拿到护照,而没有想到,我在起飞前四个小时才拿到护照。不过幸好及时赶上,否则改签或者错过飞机付出的金钱不知道可以买多少好吃的。

预约美签和抵达香港

我的第一程是先飞到美西,要飞大概五个多小时的时间,而我的期末考试还有一部分没有做完。我这节课是强制在教室里写一部分期末考试,另一部分可以回家写,而回家写需要在当天晚上11:59之前做完。我在抵达登机口时,就开始写期末考试。到了飞机上,买了Wi-Fi,继续写期末考试。终于在三个小时后交了期末考试的卷子。

前往洛杉矶飞机前的登机口
前往洛杉矶飞机前的登机口

在交完卷子后,我还有大概两个小时的富裕时间。于是我开始预约美签。在香港续签F1的好处在于,可以很快约到面签位置,并且出签也很快。我在飞机上约到了12.12的面签,而我(又一次)预测我可以在12.13拿到贴签的护照,并离开香港,所以我把酒店订到了12.13为止。我在12.09的早上六点落地香港,开启了我在香港为期一周的颠沛流离之路。

12.09

香港的早晨似乎很平静,尤其是还没日出的时候,公交车上也是静悄悄的。我先去酒店寄存行李,离开酒店时还不到八点。其实我从订完机票就开始思考,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我要怎么度过这中间的八个小时。我从酒店出来后,打算在附近逛一逛。我偶然路过了一家Cafe,进去等了十分钟才意识到,要先举手,服务员才会来问你要点什么。我点了一份「招牌沙嗲牛肉面」,尝了几口,口感很一般,味道也很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一想到只要港币$41,差不多美元$5左右,还送一杯热饮,就觉得这是个「能吃就行」的价格;但一想到人民币三四十块才吃这个,又感觉非常贵。
吃完早饭,我想找个地方坐着休息,于是买了一张英皇的电影票,去看《破。地狱》。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712987/

《破。地狱》是一部很催泪的片子,看完整理一下心情,转转悠悠去了星光大道。虽然很多年前考 ACT 的时候来香港,维多利亚港周围基本都逛遍了,但这次又别有一番感慨。当时对未来有无限憧憬,当时一切仿佛都还在慢慢变好。这么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处在时代的洪流里,我能做的事情太有限了。或许可以化用苏轼的一句诗来形容我现如今的感受:哀吾生之须臾,羡维多利亚港之无穷。

旁边新开了一家 K11 Musea,而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会在香港走进 MoMA 礼品店。看来人无聊了,真的什么都能做出来。在 K11 简单逛了逛后,我在附近找了家餐厅吃牛腩面(我真的好爱吃面)。是汤面,喝着身子暖暖的,装入杯子里的新鲜柠檬茶比盒装的好喝太多。

在MoMA看到的可爱 Miffy 阴天拍的维多利亚港 牛腩面

我吃完午饭后往酒店的方向走,边走遍逛,到酒店时正好 check in, 在酒店里躺到我妹妹抵达香港。我这次邀请我妹妹和我一起玩香港,她的飞机下午抵达,因此我可以在酒店里趟好一会儿,舟车劳顿,实在是需要好好休息。从美东飞到美西时,我全程都醒着;从美西飞到香港时,我在飞机上睡了一半的路程。幸好提前休息了,否则在香港真的很难晃荡一整天。我妹到了之后,我们在附近稍微又走了走,而因为实在太晚,很多餐厅已经关门,我们去了一家麦当劳。哪怕是麦当劳,香港的也比美国的要好吃太多太多。

12.10 && 12.11

第二天去了利东街,顺便逛了逛皇后大道东,而后去了铜锣湾,买了据说是香港最好吃的「bakehouse」家的蛋挞。夜幕降临后的铜锣湾非常赛博朋克,灯红酒绿的街道仿佛是在欢迎我们的来临。吃完我们去坐了叮叮车,从铜锣湾坐到中环。中环码头附近先坐了摩天轮,又搭乘天星小轮回尖沙咀,至此,我和我妹妹对香港都非常满意。

第三天我们先去了深水埗,尝了尝早茶。因为我第一次吃早茶是在北卡,所以我很难说我有没有吃到香港地区很好吃的早茶,但香港的早茶比北卡的要好吃很多。逛完之后,我们去了一趟香港故宫博物馆,欣赏乾隆的「墨宝」和艺术作品。因为明天要去签证和去西贡,所以今天没有再计划别的游玩行程。
晚上又去了一次 K11,这次来得早,很多店铺都还开着。我们晚饭在多贺野Takano, 朋友推荐我来这里尝尝沾面。我之前从来没有吃过沾面,餐厅的推荐吃法是先空口尝一尝,再放进汤碗里稍稍加热,最后再吃下去。果然惊为天人。推荐你们如果之后来香港,可以尝一尝。

12.12 && 12.13

第四天的早上去面签,约的早上11点,我稍微提前一些到,离开领事馆的时候才10:59分。面签非常顺利,只问了学校和专业。可在下午我收到领事馆发来的邮件,说我的性别信息和 SEVIS Record 上的不符,收到这封邮件后,我知道我 12.13 一定无法拿到已经贴签的护照了,所以我直接先联系了学校的留学生办公室帮我「更正」信息。

在收到邮件的时候,我正在和朋友去西贡的小巴上。之前来过这么多次香港,还从来没见过香港的海滩,也还没坐过香港的小巴,这次都体验到了。小巴可以刷八达通,有的也能刷支付宝,下车全靠喊,如果不是有朋友带或者懂粤语,乘坐体验可能不太好。这次跟着朋友走,旅途上不会太担心。我们去了西贡海鲜街和西贡公共码头,还有旁边的海滩。这里人虽然多,却也不能说是热闹。有可能因为当天是工作日,游客比较少。最终我们在一个叫作「沙下」的地方停了下来,再往前走已经无路可走了。快乐聊天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开始往回走,去将军澳附近吃寿司郎。上次在国内吃日料不知道是多久之前的事了,不知道要怎么对比,不过相比较美国的日料来说,同等价位的日料店里,寿司郎算是不错的选择。

我的朋友回家需要大概两个小时,所以吃完寿司我们和朋友就各自回家了。我八九点回到酒店,依然没有收到留学生办公室的回复。我直接约了个凌晨一点的meeting,简单洗漱后直接睡觉。我一觉醒来,快速和她解释了我现在的处境和遇到的问题,她也说会快速帮我更新信息。这个时候已经快要两点了,我后面也因为放心不下而没有睡着。我七点半发了一封邮件给领事馆,询问信息是否更新完毕,八点多大使馆说没有。我又联系了一下我的advisor,并且在早上十点的时候又meeting了一次。advisor还很好奇,我中间到底有没有睡觉,我说我其实是睡了的(睡了三四个小时也算睡吧)。我当时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提前把护照拿出来了,我的advisor建议我问假设性的问题,看他们怎么回答。我收到领事馆的回复,说我可以提前提取护照,但不会贴签。我之后可以把护照重新拿给他们,不需要重新面签。于是我和领事馆说,先把护照拿回来。

因为之前预计周五就能拿到护照,所以我的酒店订到了周五。而又因为领事馆说我今天下午应该就可以拿到护照,所以我没有续一晚。反之,我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我要尽快离开香港,回到内地。我们退房之后,把行李寄存,然后在周边转了又转。因为我晚上没有休息好,所以我也不太想去太远的地方,而且取护照的地方本身也蛮远的。下午四点多,我决定先前往筲箕湾碰碰运气,我让我妹妹自己在附近玩一玩,如果取不到护照的话可以直接订个酒店再住一晚,而如果取到护照的话,我离开香港也需要先经过这里。

四点多到筲箕湾,工作人员说要六点半之后才能知道今天会不会有护照来,所以我被迫又在筲箕湾附近转了转。晚饭在「安利鱼蛋粉面」,就在筲箕湾地铁站出口的不远处。虽然小红书上有不少人推荐,但食物真的一言难尽。当时抱着香港最后一顿的想法在吃,哪怕不太好吃,也没关系,反正要离开了。在吃完后,我去找工作人员,她说今天不会来了。我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我真的不想再在香港呆多一分钟一秒钟,而我却不得不要在香港多呆一天。没有办法,我只能和我妹妹发消息,让她看一下酒店和提行李,我直接往回赶。如果只能在香港呆着,那我也不愿意在香港的街头再呆多一分一秒,我宁愿在酒店里躺着。

我和我妹在提取行李的地方见到了,我们一起去今晚下榻的酒店,然后再出来给另一个朋友买点 Brown Cheese 带回去。只可惜,逛了好些店铺,都没有找到朋友想要的牌子。

12.14

一大早,我就收到消息,可以去取护照了。今天下午约好了和深圳的朋友一起在香港玩,所以只要在下午之前拿到护照就没问题了。我们退房之后,先存了行李,我和我妹一起去了筲箕湾,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护照,和一张221g纸条,上面写着我收到纸条是因为urgent travel和need update i-20, 并且还有详尽的drop off护照的流程。就此,我终于不用担心在香港超时停留了。

和朋友约好在湾仔见,我们提前到了湾仔,逛了逛金紫荆广场。记得上次来金紫荆广场,是跟着考试团的大巴,和一起考试的同学朋友一起走马观花看了一下金紫荆广场。这次近距离接触,和之前的感觉并没什么两样。我抱着非常好奇的心情,问我妹妹对香港的印象如何,她说之后不太想来了。我也是真的不太想来了,如果不是因为回程机票从香港起飞,我估计之后很少会再来香港了。

圣诞树

因为许多不同的原因,有一些朋友我从来没有在线下见过,或者离上次见面间隔太久,这些情况下我都会有点紧张,这次也不例外。和我一起玩西贡的朋友是我第一次见,这次来湾仔的朋友也是我第一次见,不过来湾仔的朋友我们认识更久一点。我们在三联书店的门口见到了面,之后一起去吃了聪嫂甜品和Alice Pizza. 聪嫂甜品是真的不错,小红书上的推荐有时候也蛮靠谱的;Alice Pizza就有点一般,除了更脆一点以外,感觉和在美国吃到的pizza没有太多不同,没觉得非常惊艳。后来去了一家银饰店,我在店里看中一枚戒指,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越喜欢,拿起放下了四五次,最终买下。朋友说我戴上看着很lesbian. 我戴在无名指上,希望不要被误以为我是已婚lesbian(12.22 更新:真的,真的有朋友问我怎么戴在无名指上,是不是结婚了(玩笑))。

在离开香港之前,我们在香港吃了最后一顿饭,虽然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了,但这家店却帮助我下定了以后少来香港的决心。那是一家拉面店,在西洋菜南街,服务态度极其糟糕不说,我进门的时候还被自动门撞到,他们却仿佛没有看到,而别的客人进来却还会有日语说欢迎光临。我们进餐厅和等位的时候,我感受到的只有颐指气使和趾高气昂。我在美国受到的歧视没有在香港一周受到的要多,无论是前两天我妹妹被MUJI的工作人员「教做人」——「如果你听不懂我说的话,那你应该说你听不懂,这样我就会用普通话和你说」,还是之后我们坐地铁出香港的时候,一名乘客在起身下车时很不客气地说「让开」,一桩桩一件件让我对香港失去兴趣,这也是我为什么希望尽早离开香港。虽然我的亲身体验告诉我,我在香港使用英语会更容易得到更好的服务态度,但在香港这样一个可以使用「两文三语」的地方,我应当享有自由选择使用任何语言和文字而不受区别对待的权利。

我们回到深圳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到了酒店才发现身上有在拉面店被撞出的淤青。但我此时的快乐已经冲散了不愉快,心里想的只有早点迎接新的一天。

12.15 && 12.16

到昨天为止,我的「香港之旅」已经结束了,这篇文章或许应该也在这里结束。只不过我一定要再花一些篇幅记录一下我离开香港后的深圳之行,不仅因为这是我香港之旅的延伸,还是因为在深圳和朋友一起玩的这两天,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冲散了我在香港的郁闷。

早上我妹妹离开后,下午一点我要去深圳的商场见朋友。从酒店里出来到地铁站的这段路,我有种做梦的感觉。国内的街道和香港的不同,和美国的不同,和哪里的都不同,但和记忆深处的模样相同——我实在是太久没回来了。

我们约好在商场里先碰面,然后一起去吃螺蛳粉,已经不记得上次吃现做的螺蛳粉是什么时候了。在美国只能趁着中超打折买10美元3包的螺蛳粉,或者买贵一点的螺霸王。新鲜的螺蛳粉就是比包装袋里的好吃!吃完饭后,我们去看了《好东西》。我们买的是「床厅」,软件上显示的两个「座位」其实是一张床。(以下内容无剧透)
这部电影的配乐非常赞,看到一半我甚至希望它可以是一部音乐剧,听到《八九点钟的太阳》非常惊喜,Spotify上也有这部电影的配乐合辑。不仅如此,情节上这也是一部足够优秀足够细腻的影片,剧情里细微的,玩笑式的反抗让我心里酸酸的。打算之后二刷。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154853/

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11504154/

看完电影已经有点晚了,但这个时候不吃点什么好像又不太尊重这么繁华的夜市。我们后面又去吃了粿条,一家开在街头巷尾的店,刚尝一口非常惊艳,丸子 Q 弹多汁,粿条既不会太软,也不会太硬,正好到我喜欢的点!作为一名面食爱好者,我非常满足!哦对了,差点忘了,鲍师傅也很好吃,本蛋挞爱好者狂喜。

有相聚就会有分离,我的香港和深圳之旅也差不多要结束了。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会再见,彼时彼刻心中有些伤感,分别时朋友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也没听清(x

又一次回到宝安机场,好像航站楼顶没有上次来那么「密集恐惧」了。虽然回家之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忙,但此时此刻我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后记

这次在香港路过邮局,买了几张空运到美国和陆路到国内的邮票。这是我第一次在香港寄明信片,而且我没有回邮地址,希望能妥投吧。

感谢阅读,祝节日快乐。🎄

太子城 O 型穿越之二水依海子至太子城下

清晨六点半,从睡梦中醒来,天色已亮了起来。可能是昨天从向导家到水依海子营地的长途跋涉走得疲累,昨晚睡得还好,爬出睡袋围绕水依海子溜达一圈顺便嘘嘘。又是美好又幸运的一天,晨辉映照在西边的山尖上,居然有种日照金山的感觉。周边发现两条细如珠帘的小瀑布,是从上方的沟口流下来的雪水。

向导们忙着生火烧水做饭,我们能做的只是帮着捡些干柴、把自己的水壶装满水、检查补给。帐篷背包物资全都留在原地,今天全部轻装登山。

水依海子营地,登太子城的起点。早上八点出发,向导嘱咐马儿就在水依海子边吃草,顺便看守帐篷啥的。向导带着我们穿过一片杜鹃灌木林开始上山

在山坡上俯看我们的水衣海子营地

杜鹃林中夹杂着大的碎石,还不算难走。

向导、冲哥、高兴和我走在前面。下图左侧是我的后面,远远地还可以看到小小的帐篷,右侧图是我的前面

这段坡度有五六十度吧,没量过。高兴挥手说:鹰快点。水依海子在后面已经变成了一块碧绿色的宝镜,营地也看不到了。

越往上走,杜鹃林越稀少,最后只剩下一丛丛矮小的不知名的植物。可以发现水依海子这里就是一个山中的 Ω 字型谷地,但这里不是山脚,水依海子是在半山腰。雨季的时候这里水流一定比较大。

海拔开始陡然上升了,越来越陡,这种山口看似顶部,等上来了又会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口在前面。

岩石比较坚硬,但经不住岁月在身上刻下的痕迹,逐渐风化,乱石穿空的感觉

穿过碎石坡。

爬上一个山坳,后面那排雪山好美啊,碎石坡望远处群山,那是四姑娘山么

向导和幽素正在攀爬,背景与雪山同框,坡度就是这样

先到的同学在此休整,全是碎石坡

手脚并用,终于翻过了碎石坡悬崖上到一个垭口,身后是悬崖,好高啊!雪山做背景赶紧照个合影。

从这里要绕过一个不可翻越的碎石山尖,于是我们从右后侧攀下十多米的悬崖到一个台地上,绕过碎石山尖,再爬上九十度的峭壁。不失手就是奇伟瑰丽的风景,一失手就是粉身碎骨的万丈悬崖。我把相机收进包里,束紧背包,紧抓崖壁的手有些发软。当我们手脚并用终于翻上了碎石坡的垭口,豁然开朗的风景,刚才的苦累一扫而光。

三号眼中的我

这里要从下左图山口下几二米,再绕过右图的大山岩壁走过一个U字形的路才能往上走。坡的底下就是悬崖,滑下去就挂了。

伙伴们放了扁带,也沿途做了保护,小心翼翼安全通过。

终于走上了“平路”,依旧是碎石坡。

已经可以望见太子城了,下左图太子城下黄色小点是同伴冲哥。

太子城主峰下北面,山腰处有一汪雪化的小海子。

向太子城前走,望山跑死马。从下图可以看到山顶全是风化的大小不一的石头。

下午一点半左右终于从右侧走到了太子城下。由于上午路上耗时太多,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1. 继续冲顶太子城,但可能会错过下撤关门时间,风险较大;
  2. 立刻下撤,可选路线也有两条,路线1是就近攀崖下撤到水依海子,路线近,垂直落差大,风险未知;可选路线2是从太子城绕道火把梁子-大田坝再回到水衣海子,路远但风险可控。

何去何从,我们都陷入了两难的思考。

太子城下的合影

合影,前排左起依次为:鹰,高兴
后排左起:老罗,小脚印,幽素,精确鬼林冲,长征三号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今年3月底,我回国待了两周。4月3号从福州回厦门,当时提前到了火车站,打算坐动车回去,因为第二天是清明节,要去扫墓。

人在囧途的故事就此展开

早上8点,我们准时抵达福州火车站,正准备候车时,得知台湾发生了地震,导致火车大规模停运。等了五六个小时后,依旧显示“晚点未定”。眼看毫无进展,我们果断决定打车回厦门。这一趟长途打车,足足200多英里,终于在傍晚赶回了家,喝上了老妈亲手炖的猪肚汤,疲惫一扫而空。

原本以为火车只是稍微晚点,没想到一等再等,从早上8点等到中午,依然没有任何准确信息。媳妇建议干脆退票打车,于是我们打开滴滴下单,显示的预估费用是719元。司机看到后提议不走平台,直接一口价,这样可以省一点钱。我想着反正长途打车通常会比平台预估贵,还经常需要补交额外费用,就答应了。最后面价格是650元。据说滴滴平台扣司机费用20%。

确实,远距离打车费用除了里程费,还会涉及时间费。有的司机为了多挣些钱,可能故意开得慢慢悠悠。印象中,每分钟时间费是5毛左右,晚到半小时,就能额外多赚15元。

出租车是电车,中途加了一次电,福州到厦门大概是260公里,打车大概花了3个多小时(动车只需要1个半小时)。

这趟回家的旅程虽然曲折,但总算有惊无险地抵达了目的地。

2024-04-03-00.52.42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滴滴打车,等出租车,然后去福州火车站。

火车晚点从最开始的晚几十分钟,到晚1小时,然后2小时,最后面直接说待定。从大早上等到了中午1-2点,在火车站简单买了些吃的,然后又打了盹,感觉这么等也不是事,后来媳妇说打车回家吧。还和旁边的一乘客(学生)聊了天,得知他也原本是坐同一班动车的,也是干着急,说还急着回厦门有事。

2024-04-03-03.04.44-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福州火车站大厅里是焦急等待的人们。

2024-04-03-02.38.30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福州火车站大厅里是焦急等待的人们。

2024-04-03-01.45.44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两娃在福州火车站候车厅。

2024-04-03-10.35.29-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第一次打车从福州到厦门,进厦门了。

2024-04-03-09.38.50-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离厦门还有62公里

2024-04-03-09.35.15-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打车到厦门

2024-04-03-07.51.52-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打车到厦门,福厦高速路风景

2024-04-03-07.43.27-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打车到厦门,福厦高速路风景

2024-04-03-11.04.28-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在Taxi里快到厦门了。

2024-04-03-10.45.53-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至厦门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间。

2024-04-03-11.46.56-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两艘厦鼓摆渡邮轮每10-15分钟往对面开,晚上至凌晨频率变成30分钟/1小时一班。

2024-04-03-12.06.15-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从鼓浪屿渡轮下船后沿着海边往家里走。对面就是厦门岛

2024-04-03-11.53.42-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轮船就要靠岸,离家心情激动和紧张,很快就要到家了。

2024-04-03-11.48.28-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厦门的夜景,平静中带点繁华,顶多算是二三线城市了。

2024-04-03-11.47.38-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厦门的夜景还是很美的。坐在厦鼓摆渡邮轮上看两岸风景。

部分列车临时停运 本报讯(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万字)4月3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地震,福建、江西震感明显,我市部分班次列车、铁路线路受到影响。据悉,为确保列车及旅客安全铁路部门安排畲龙线、漳龙线、梅汕线、杭深线汕尾以东、甬广高铁汕尾以东(含福厦高铁部分行车段)临时封锁,沪昆高铁部分列车调整运行区段。其中,经铁路厦门站、厦门北站的G5110次、G5115次、D9195次、D6592次共计12班高铁动车组列车,以及 C5208次、C5209次两列城际列车组列车临时停运。受影响列车多分布于厦门开往福州、龙岩、漳刚等地方向。地震发生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应急抢险预案,封锁福建省内和江西部分铁路线路,第一时间扣停运行的客货列车,对铁路线路、桥梁、隧道及信号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经检查后,昨日11时许部分铁路线路已陆续恢复运行。

news-paper-amoy-xiamen-taiwan-earthquake-2024-04-04-00.28.33-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第二天从鼓浪屿坐邮轮到厦门的时候看到报纸报道了这次台湾地震,还好当时果断打车了,不然很有可能到厦门的时候是隔天凌晨(及时止损)。

报纸上说到晚上11点列车才陆续恢复运行。还好打车了。

2024-04-03-01.42.14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后来到了车站的时候才听说地震了,出租司机说好像感觉到震动了,我是没感觉。

预估震级:6.2 级。受影响的国家/地区:日本、菲律宾、台湾和中国距离台湾花莲市寿丰乡 10 公里·07:58

IMG_6868-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两娃第二次回我的家乡,上一次是2013年,老大一岁刚学会走路,老二还在妈妈的肚子里。

IMG_6863-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厦门鼓浪屿街上有很多流浪猫,对比家里的两只猫,这些流浪猫好可怜。

2024-04-03-12.47.41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奶奶请孙子吃雪糕

2024-04-03-12.37.00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老妈炒的面,家的味道。

2024-04-03-12.18.40-scaled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老妈做了一桌的饭,最爱那个猪肚汤,想着都流口水了。

2024年回国见闻

2024年3月28号回国,4月12号回英国,在国内玩了两周,北京-福州-厦门。 本文一共 1832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出差与游玩 折腾 照片 生活 见闻 风景
The post 人在囧途: 从福州车站打车到厦门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2.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3. 在英国给孩子换学校的经历: 孩子离开了村里的小学 由于搬了家, 孩子上学得提前半小时出门了, 因为早上堵, 也得开车半小时才能到. 之前在 Fen Drayton 村庄上小学, 早上8:45学校门开, 9点敲钟孩子排队依次进入教室, 我们由于在村里, 只需要提前5分钟出门和孩子一起走路就可以了. 现在一下子早上变得很匆忙, 得叫孩子起床, 做早饭,...
  4. 英国房子的EPC节能报告(Energe/Efficienc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 EPC (Energe/Efficienc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 是英国房子的节能报告, 法律上规定, 每个房子都必须要有一个EPC报告, 报告的有效期为十年. 房东在把房子出租或者想卖房的时候, 这个EPC就必须有效, 在一些情况下 比如出租房子的时候, 这个EPC报告还必须符合一些最低标准, 比如房子必须满足 F档(类似及格线)...
  5. 同一台服务器上多个WORDPRESS站点的一些设置可以移出去 我自从把所有网站都挪到一处VPS服务器上 就发现很多事情省事很多 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网站 包括 WORDPRESS博客. 比如我有四个WORDPRESS博客 然后我就把通用的一些资料给移出去 移到 HTTP或者HTTPS都不能直接访问的文件夹里这样就更安全许多. 文件 wp-conn.php 存储了 相同的数据库资料. 1 2...
  6. 公司请的专业摄影师 公司来了新的CEO管理之后,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特别是一些公司对外形象的事情就特别的在意, 比如公司网站用上SSL.现在公司还有空闲的位置,请速来(钱多人不傻). 一月份出差回LUTON,刚好公司请来摄影师给高层管理照像放网站上的,于是我也凑了凑热闹(但是却还不够资格被放在公司网站上),不过没关系,放这里也差不多. 人到中年, 沧桑感强了些. 更新更新: 同事用他NB的单反给谢菲尔得办公室的人也拍了一组这样的照片.看起来很不错, 很专业,灯光,道具应有尽有.我已经用在了LINKEDIN页面上,立马高大上. 本文一共 230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公司请的专业摄影师. (AMP...
  7. Leetcode 的在线调试器 最近 leetcode 刷题网站出了一个在线调试器. 个人感觉非常好用. 因为我平时是用 IPAD+蓝牙键盘来刷题, 而在 ipad 上是没有集成的IDE的, 对于调试来说, 只能很原始的让函数退出一个值, 然后尝试不同的输入来发现问题. leetcode在线调试器的好处 理论上来说, 你可以直接在浏览器里解决任何一道...
  8. 优化设计 个人主页 并且 PageSpeed Insights 双项 100分 坛子的个人主页 www.tanzhijun.com 不错 很适合个人主页的模板. 而且是手机友好. 于是我照着把 我的主页改了改. https://steakovercooked.com 并且做了几点修改: 0. 使用 google mod_pagespeed 把 JS,...

太子城 O 型穿越之一向导家到水依海子营地

前两天看到冲哥朋友圈说是茂县糖心苹果滞销,向导刘哥家面临困难的消息,于是就想起九顶山云和山的彼端,想起登山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O 型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直到今天才有一个稍微完整点的小结。怎奈记忆力大不如前,再加上几经周折当时拍摄的图片很多都遗失或损坏了,穿越过程细节大多已模糊只剩下这些快乐的瞬间,却久久地在脑海中回旋。谨以此文记念那些行走的快乐时光,致敬可爱的向导,致敬携手同行不离不弃的山友!

由于幽素同学已经在太子城登山活动游记中详细介绍了整个行程,重复的内容我就不在赘述了。

由于头天晚上到向导家太晚,向导刘哥一家半夜还起来为我们炒菜做晚餐,为了第二天的诗和远方,我们在向导家吃得饱饱的。

向导家地方比较大,吃完宵夜已经是凌晨了,各自抱着睡袋早早的睡去。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是七点过,四周异常安静,空气清新,忍不住跑到向导家旁边山坡上的土沟里挖了个坑开个大的,也算是给果树和地里的菜施了肥了。

吃过早餐,由于今天徒步时间较长,为了节省体力,我们租了向导刘二哥的马驮包,全队人得以轻装徒步前行。七点四十左右,我们从向导家旁边的土路出发。刚出发就是一个陡坡,这条路前半段和九顶山上黑龙池的路是一条路。

向导家旁边的树,杈杈桠桠的长出了嫩绿的芽。

一路风景很好,空气也很新鲜,远处的雪山,山沟里丰富的植被,天山缥缈的云,地上整装待飞的蒲公英,前方回望的三号,倒也不觉得累。

青龙坪

到青龙坪的时候是上午九点过。青龙坪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有一些老乡的马在草甸上悠闲地吃着草。想想有时候我们还真不如一匹自由自在的马。

青龙坪风景如画,山友伙伴们围着路边一匹棕色的马拍了半天。为了远方更美的风景,我们依依不舍地继续向前行走。

从青龙坪向上经过夫妻树,现在这里用栅栏围了起来。下图右为夫妻树。从这里往左是白龙池,往右是小树林。

清晨的光线下,路边的灌木丛五色斑斓地也非常好看

寻路往右上山穿过一片树林,树干上尽是垂下的松萝,看来这里的环境很“环保”很“天然”。地上的野花,远处的雪山,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份画中游。

立立爬

立立爬好像也叫鱼犁耙。
穿过树林就是立立爬,左侧为山壁,右侧是深谷,坡陡路长,还好风景不错。

对面磨刀梁子上,有一巨岩,好似鹰嘴,不如就叫鹰嘴岩吧。这里好像也叫老虎咀。

三号同学和向导一路走一路采摘野菜(野葱),那将是我们的晚餐。

翻过立立爬是一个小山坳平台,时间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我们停下来吃点路餐,太阳晒得暖洋洋,我们像牦牛一样躺在草坪上打滚,困意来了躺草地上休息了一会儿。

(多图杀猫,点击分页页码查看更多内容。)

多伦多一日游

本来想写一篇关于去多伦多的日志,但时间过去那么久了,还是想记一笔。 第一次开告诉将近5小时抵达多伦多。 人生总有很多第一次,或者说,人生所有的经历可能都是”第一次“吧。。。

💾

广安印象

广安来过两次了,总觉得广安是个很低调的城市,有点像我的老家泸县。

为什么说很像呢,环境上来看,都是丘陵;地理位置上来看,距离省会成都比较偏远,反而距离重庆稍近些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交通不便,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资源”,偏安一隅而略显尴尬。

从成都到广安南的慢速动车每天有七趟,最快的两个多小时,最慢的三个小时,二等座车费 77 元。广安南站算是比较大的车站了,出站一层,候车室有两层,候车室里也没有很贵的卖零食饮料的那种小店,全是座位,还有专门充电的桌子。但是我不太喜欢广安南站列车到站时出站的时候,全是拉客的司机,吼得声音非常大,太吵了。

等这些吵杂的声音散去,我在路边等到一位大姐的网约车,不是电车。广安依渠江和西溪河而建,城市不怎么大,但是从广安南站到老的广安站也有二三十公里,好像也不应该说小。

在路上我和大姐闲聊,大姐很热情地跟我介绍,现在广安的建设和发展还不错,像比亚迪广安工厂等产业园区的建成既解决了就业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大姐吐槽说有个云轨据说花了几十亿修的,但是运行不起来,人太少,一运行就亏本。关于游玩的地方,大姐说除了邓小平故居,城里还可以去逛逛大的商场,还有一个新修的广安博物馆也可以去看看。如果是城外的话可以去下华蓥山,很快就下雪了,车开上山还要挂防滑链……

目前,广安已经全域纳入重庆同城一体化都市圈,深度融合发展和高水平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在交通上西渝高铁,南广高铁也将在广安东站汇合,广安的未来也将再次腾飞。

10月古都之旅——京都奈良

去年8月的旅行横跨了半个日本,但京都奈良的行程安排实在过于紧凑,以至于好像就是走了个过场。惦记许久,恰逢円安散发出诱人的吸引力,几个月前看到低价机票的我决定重返京都,再去细品一下去年错过的部分。(其实行程还是少了,如果真想深度体验的话还得再加几天,然而我没有假期了) 广州直飞大阪的选择并不多,至少我没能遇上ANA的低价票。恰好南航有这么一条相对阳间的航线,来回1k6的甜品价那必须手痒一下。 这算是我第二次坐南航的国际线,上次是9年前,见识过南航飞机餐的难绷之处以后一直都有心理阴影。不过好在这次拿到手的感受是:至少能吃……但ANA的饭后哈根达斯就肯定没有了 落地后在关西国际机场的海关耗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很难评这种通关体验……因为近期明明推出了Visit Japan Web,也说了二维码通关有多方便。

来源

历史的痕迹

每到一个新的地区,我便会在地图上做个标记。就在前阵子,无意中拜访了最后一个大洲,完成了七大洲的拼图。细细的数着,尚缺失的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了。翻看回忆,我大概也是见识过一些浓缩的历史。

我们这代人,出生后不久苏联就解体了,导致我们对冷战的了解大多来源于历史书和电影。平心而论,我对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对三国时期的理解,并不见得有那么多的迥异。直到后面,在巴尔干半岛上流传的南联盟的誓言,在雅尔塔徘徊的三巨头的对话,在诺曼底呼啸的海风,在奥斯维辛锈迹斑驳的窗户,在瓦尔帕莱索沉吟的诗句。二战的历史就这么鲜活地展示在新一代人们的面前。可能应该再去看看柏林墙的痕迹,才能具像化盛极而衰的一丝丝印记。

走过亚马逊丛林,看到了石器时代和现代工业的微妙共处。沿着巴塔哥尼亚,南美洲一点点刻印着从发现新大陆到殖民地到奴隶生意的历史。顺着洋流,在一个个人间天堂的岛屿上,快速穿插着同化的默契。历史不会消失,只会一层层地堆积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加州的生活,对我来说,还是太单调了些吧。

奔山赴海山海情

奔山赴海走马观花体会“胡建人”的生活,福州长乐特种兵式 City Walk 半日游。

十七孔王母礁

这是第二次到福建,从西往东走一趟不容易。上一次还是很多年前是从深圳去的福州,也不知是哪一年,也忘记了是干嘛。
询问“胡建人”小乌同学福州长乐有哪些值得走走的地方,小乌也一头雾水又去转问了其它朋友,据说是“十七孔”可以去看看。

福建长乐机场跟深圳宝安机场一样也是建在海边的,或许也是填海而成。从机场出来,发现没有机场大巴会去长乐,问出租车,出租车不去,但是好心地提醒 16 号出口那边找网约车,于是又转到 16 号口坐网约车。长乐机场的网约车也是从很远的地方绕进来,有两个车道,编了 1234 的号码,次序井然,也方便查找;反而是成都双流机场的网约车感觉比较乱哄哄的。

离长乐机场没多远就是十七孔,至于为什么叫十七孔我没有查证。
从机场出来在修建到机场的地铁,到十七孔的滨海公路一路上都没什么车,感觉有点偏。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有很多私家车,草坪上有很多人露营野餐。路边顺路摆了很多路边摊有各种小吃。岸边有一栋修建豪华的餐厅,是给小年青们约会吃饭的地方,老年人就不要进去了,切记!

文武砂这地方原是一个出海口,后来围海造坝建成了一个东湖湿地,靠海这边黄沙礁岛这里十七孔的王母礁岛、情侣岛礁在这里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王母礁岛的旁边,礁石上两块相依的石头如同船帆一般,被称为“双帆石”,好像也叫情侣石啥的。看网上的图片,两块大礁石的中间,海水随着潮汐涌入退去,击打着海岸,遇见大风或大潮时,颇为壮观。

我是看国家地理上的照片慕名而来打卡。

国家地理同角度十七孔王母礁

现在海水退潮了,这边的海水感觉有些浑浊。王母礁石上矗立着8米高的妈祖石雕像,她与莆田湄洲岛,台湾的妈祖石雕像遥遥相望。仿佛在召唤海外的游子:回来吧,回来…

发现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在海边生活,一到这里严重的鼻炎症状立刻缓解。

本来还把这里当成内地那种湿地逛逛,结果一看一大片海啊,而且天气确实很晒,也确实一个人除了打卡也没啥好逛的。

打卡十七孔完成,在路边看到公交车可以到最近的地铁站:万寿站。最主要这里也没法打车。

支付宝打开出行,福建公交卡开卡,刷码乘车。

万寿地铁站坐 6 号线,地铁也是支付宝里福建地铁卡开卡,刷码乘车,这还是比较方便、快捷又便宜。

南山

住的地方附近有个南山

发现很多城市都有叫“南山”的地方,像深圳南山,拉萨南山公园风吹过南山,长乐南山可能也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意思。

本着有公园不逛等同于浪费的精神趁着夕阳西下就去看看。

长乐南山公园没有门票,主入口正对一段百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书一个“夀”字。旁边是一段钢筋铁网架设的拔地而起螺旋式栈道。走百十来步可见南山阁。

螺旋栈道远眺南山阁
日光穿过树荫形成了一个心形的光斑

长乐南山公园有登山人行休闲步道,有慢跑的塑胶跑道,还有车行的沥青道路,山上植被也很丰富,可谓林荫环绕。

在山上随意走走,不觉间已是夕阳西沉。

此处回廊很是喜欢,在这里多待了一会儿。

在景观灯光映照下,两位大哥恰好缓步而出。

走到连廊中部,回望,一位大哥正悠闲地穿过回廊,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

穿越时光隧道

山上可远眺城市,在晚霞的迷人光线下,鳞次栉比的城市次第展开。

鳞次栉比的城市

山上更有亭、台、楼、阁加以桥、回廊、刻石等人文景观。

在闽航长廊这里,是拍摄南山阁夜景的绝佳位置,晚风习习,夜色阑珊。没有脚架,也没防抖,此时的光线已经超出了我能控制的能力,就当感受个氛围了。

蚊子很多,试了几次拍不出来效果只好离开了。

重回栈道,地面是镂空的金钢网铺成的,走在上面颤颤巍巍像蹦床式的。

经纬桥,一桥飞架两山,下面是公路。此时的晚霞更加迷人。

南山阁广场上漫步的人们。

下山不远就是长乐奎桥夜市,整条街两旁都是各中小吃排挡。

最有名的是长乐烧烤加上各种口味的冰饭,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体验一下。

以前看电视剧《山海情》还不能完全体会福建人对山海的执着,原来福建本身就是山海相连,密不可分。喜欢这座城市,“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苍浪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奔山赴海,静待一树花开。

游 沈荡镇

8月中旬的时候又出门自驾了一趟,算是一次短途自驾,顶着39°的高温,和爸妈一家三口来了趟说走就走的自驾,环杭州湾开了一圈,主要其实是我想去逛逛沈荡镇,所以就来说说沈荡吧。

和无数江南小镇没什么差别,不过沈荡镇因为作家余华的关系,倒是有了几分与众不懂,跟着余华的文学地图游沈荡,可以发现很多小惊喜。

沈荡距离上海124公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那天又是特别热的一天,所以我们早上到达沈荡的时候,基本上没什么人。胜利饭店里的员工正在准备午市的菜品,耳边除了燥热,就是知了的叫声。小镇上没有什么餐饮,天气炎热,市井萧条,唯独树下屋间有一家咖啡馆,暑气难挡,买了一杯冰咖啡解暑,现在的文创周边真是随处可见,小小的一杯咖啡,显得不那么普通了, 和周边的景致天然合一,顿时有了那么一点精致感。

除了余华的作品出名外,沈荡镇还有一家至今仍在制作酿造酱油的厂,也是一个必到之处。据说光绪年间就开始酿造酱油了,目前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酱油酿造工程,酱油厂的后院里放着好多大缸,里面是已经发酵的黄豆,烈日炎炎,就这样晒在太阳下面,我很好奇,难道这样不招苍蝇吗?确实也是没见到苍蝇。大概有50几个这样的大缸整齐排列,每一个都装着满满的发酵物。工作人员说这边还是在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制作酱油,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所以产量也不高。同时这边也有酿酒生产线,也一样是有传统工艺,甚至可以看到老年工匠注意检查修复酒缸的过程,对我来说算是头一次看到。这里有个销售部,售卖此地出产的酱油和老酒,我们也买了一些,除此之外还有白酱油牛乳风味雪糕,也是不错的文创产品,至少我觉得磨具和雪糕的配料表都很不错,还挺好吃的。

这样的小镇还有个创意园区,是在一个粮仓旧址建造的。一间书店,一间咖啡店,对门开着,一下子文艺气息拉满。余华的书摆满了书架,理想国的全套也很吸睛。要不是还有下一站目的地,我真想在这里泡到晚上。沈荡镇的这几个角落各有千秋,感觉是花了心思布局的,我挺喜欢这个小镇,我觉得可以挑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再去。

蒙特利尔一日游

蒙特利尔距离渥太华200公里,开车一天来回。 我们出发的时间比较早,路况很好,开到快进蒙特利尔城的时候,开始堵了,不过也不是那种一睹半小时的,只是行进速度没那么快。 蒙特利尔对游客来说,可以参观的地方不多,除了教堂就是老港。 之后去吃了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