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瓦里奥大陆2:被盗的财宝

Z2FtZV8wMDAwMDAwMDE1MDI2LmpwZw==
原名:ワリオランド2 盗まれた財宝 / Wario Land 2 别名:瓦力欧大陆2 / 瓦力欧乐园2机种:GBC厂商:任天堂类别:ACT发行年月:1998-10耗时:55
Wario_Land_2_131
在我的游戏生涯里,这是款命运多舛的倒霉蛋。这个游戏的通关画面,我已经等了快25年。
1999年从汤球球手里盘来二手GBC的时候,他打包给了我两盘卡:《R-TYPE》、和《勇者斗恶龙怪兽篇》。不久之后我又自己买了两盘,正是本作《瓦里奥大陆2》和《口袋妖怪银》。
大部分时间在玩银了,但本作也没少玩。不幸的是,GBC和这4盘卡不久之后就丢了。丢的时候打了十几关吧。
Wario_Land_2_137

实机丢了,就在模拟器上找回来。2001年的GBC模拟器已经相当成熟,作为GBC首发游戏的本作当然不在话下。
又打了20多关,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寝室的PC,硬盘挂了,啥都不剩。于是心灰意冷,这一扔下,20多年就过去了。
Wario_Land_2_089

有实体卡的时候,因为资讯的不完全,担心一旦错过关卡中的秘宝和关卡末的拼图之后没有后悔的机会,故而玩得叫一个步步为营,每关拿不到秘宝和拼图就立刻软重启。
实际上我是被没有选关这件事吓到了。这一作有5大结局。只要打到任意一个结局,就可以像一代一样开启选关画面,一次一次地陷入刷金币和秘宝的桎梏之中。
Wario_Land_2_127

本作故事承袭前作,说的是瓦里奥盖好了城堡之后,每天宅在城里呼呼大睡。结果某日遭了贼,前作的BOSS,长得像茉莉公主的那个女人带了三个枪栗,把瓦里奥的钱给偷了。瓦里奥睡醒后勃然大怒,奋起追回财产。
Wario_Land_2_017

本作的秘宝固定成了“神经衰弱”小游戏,而金币的左右也变成了开启隐藏关和过关后换取刷碎片的机会。于是在可以任意使用SL大法的模拟器上,过关变成了简单的找秘宝和隐藏分支,前作中拼老命挣钱为了达成完美结局的动力不复存在。不使用SL大法?臣妾做不到啊!
Wario_Land_2_099

窃以为本作的耐玩性是不如一代的。虽然瓦里奥有多种新变身以及不死之身,但“变身不能出门”这一特点,使得变身的乐趣大大降低。有变身的场景,唯一要判断的就是要利用变身找隐藏门还是个干扰条件。而限于GBC的机能限制,场景不可能很大,所以变身的谜题设计也就只能流于表面表面了。
唯一眼前一亮的“变身”是“金币钓人”,第一次遇见的时候不由得大呼我艹。
Wario_Land_2_033
Wario_Land_2_027
Wario_Land_2_029

BOSS有些敷衍,一小半的BOSS沿用前作,还有一百倍枪栗出现了多次,颇有些缺钱的感觉。
Wario_Land_2_011
Wario_Land_2_015
Wario_Land_2_069
Wario_Land_2_079

隐藏门的设置也比较单调,大部分是通关开关改变地形达成。而秘宝的数量虽然从15个增加到了50个,却鲜有留下深刻印象的谜题。
Wario_Land_2_117

5大分支剧情也差不多。不过是在不同的场景追上金币小偷,把钱抢回来而已。5个BOSS特色也不很鲜明。
Wario_Land_2_045
Wario_Land_2_047
Wario_Land_2_059
Wario_Land_2_065
Wario_Land_2_073
Wario_Land_2_083
Wario_Land_2_095
Wario_Land_2_097

倒是城堡内分支路线的进入方法有点脑洞:游戏开始的时候瓦里奥听到闹钟响之后,只要不起床(不按任何按键),就可以进入隐藏分支了。
Wario_Land_2_057

每种结局的通关画面都差不多。收集全部秘宝和地图碎片后倒是会出现一个非常俗烂的特殊画面。
Wario_Land_2_109
Wario_Land_2_103

5大结局都看完之后,会出现最终的隐藏关。
隐藏的最后一关,是我最讨厌的类型。是容错率很低的动作极限操作。包括变态的加速后下蹲,变态的加速后高挑,变态的跳起后拉右立刻拉左,变态的踩敌人高跳。其中有个连踩敌人9次才能跳过去的大坑,我可是足足跳了三个小时,左手拇指都快脱臼了。
Wario_Land_2_121
Wario_Land_2_129

龙珠大冒险

Z2FtZV8wMDAwMDAwMDE1MDA2LmpwZw==
原名:ドラゴンボール アドバンスアドベンチャー /Dragon Ball: Advance Adventure机种:GBA厂商:BANPRESTO类别:ACT发行年月:2004-11耗时:48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07

不久前鸟山明先生去世,便决定找个龙珠游戏来缅怀一下他和自己。不少up主也怀了同样的心思,很多怀念视频中便出现了这个游戏。我最喜欢龙珠从与布尔玛的相遇到战胜短笛大魔王之间的剧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这次的缅怀鸟老先生的攻略对象就是它。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01

此游戏出品于2004年冬,是GBA中后期[2]颇有名气的作品。我对GBA的态度并没有太过积极,只会对真正感兴趣的游戏才会尝试一下。《龙珠大冒险》这种动作+格斗游戏,当时明显不在此列。当年错过了也并不后悔,甚至连遗憾都没有。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05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37

龙珠的游戏大多以RPG和格斗游戏为主,动作的玩法实在凤毛麟角。上手之后觉得诚意满满,小悟空的腆肚子跑、发波时被反冲到后方的头发、空中飞踢,棍子变长、旋转棒子挡子弹,格斗版面的连击抵消和空中追打,差不多都可以在原著里找到一样的帧,真的是久违的回忆。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15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03

正常游戏中,除了动作版面,还穿插了几个飞行版面和小游戏。并且有二十一、二十二两届武道会的格斗剧情,加上BOSS战的动作面板一对一,玩法可算相当丰富。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06

龙珠IP当然在万代和眼镜厂手里。眼镜厂的动作游戏我玩的不多,本作难度对我这个动作游戏苦手来说比较适中,在稍微厉害一点的动作玩家眼里可能算比较容易的。空中的鸟类有些讨厌,而地面敌人大多还好。皮拉夫城和马斯尔塔的地形有些烦人。
对于龙珠迷来说,最大的亮点是终于原著。像什么地狱使者、骷髅机器人这样只出场一两话的小角色都有亮相,把犄角旮旯里的记忆都掏了出来。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10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23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36

对我来说,遗憾的是人造人8号没有出场,以及弥次郎兵卫只出现在过场动画里。老八跟小悟空从来没动过手,倒也能理解。但是弥次郎兵卫可是跟小悟空打过两页的,设计个用刀的角色不比重复短胳膊短腿的小悟空、小林、孙悟饭、饺子、那木……这一票可操作角色带感得多吗?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11

接下来说说缺点。
上篇《卡比弹珠台》的时候,石樱灯笼就留言预言说:“感觉掌机就应该多出一些比较杀时间,操作逻辑简单的游戏,结果到了GBA时代,很多游戏搞得像是准备给掌机做计划报废一样,搓键搓得手指头疼。”
我这个游戏简直是照他这句话找的!
那个年头很多GBA游戏生怕留不住玩家,拼了老命地增加收藏要素。而我又偏偏是个吃这套的人。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30

为了最终能够操纵短笛大魔王,需要先通关悟空剧情模式,再通关小林剧情模式,再再打附加模式,在各种犄角旮旯找齐7颗龙珠,再再再刷小兵RUSH模式,随机出现大魔王卡,最后回到标题画面输入秘技(日版),才能选用大魔王打附加模式。
短笛大魔王还不是最后一张卡,最后还藏了个机器桃白白。
于是乎刚玩的时候满腔热忱,越玩评价越低。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35

辛辛苦苦刷出来的大魔王并不怎么好用,主要是连击手感不爽。实际上我刷齐了所有人物卡片挨个试了一遍[3],真正好用的角色屈指可数。就只有蓝将军比较对胃口。
浪费不少时间不说,还把手柄的方向键给摁坏了。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26

剧情模式最后一个BOSS当然是短笛大魔王,还是颇有些难度的,主要是对招的时候难破防。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13

剧情模式的通关画面没什么特色。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14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16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17

倒是小游戏通关的时候还恭喜你一下下。
DragonBall_Advanced_Adventure_28


  • (1):地球球花演邦女郎的时候已经是五旬老太了,不在讨论之列
  • (2):本作日版发售后3天,任天堂的下一代掌机NDS在北美上市
  • (3):本作两个流行的汉化版都有大问题。一个D商汉化版不能正常存档,另一个汉化版切换到饺子开始的中间几个人物后会死机。

两年以后,与React道别

Photo by Alex Kubsch on Unsplash 雪猫社从来都少不了折腾。 先是雪先生要求加的表情包FacePack,然后又为了精确统计浏览量连了GA桑的API。之后,因为小图片不能放大看,又加了点击放大图片(Sakurairo里面更喜欢叫灯箱)的simple-img-modal,还为了显示EXIF加了EXIF读取功能。而驱动这些的,自然是前端脚本。 最开始雪猫社的这些附加组件都使用了React作为框架,现在回头看,这并不是一个很匹配我们的使用场景的选择,最直接地体现在React框架给我们带来的重达100kb的额外脚本上。这个大小的脚本会严重地拖慢我们的脚本解析速度,带来性能影响。但其实这也是当时无奈的折中之选:与React 16.x同期的Vue 2.6.x 包大小也要90多近100KB,虽然比React可能小20/30k左右,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