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国内信用卡

2025 年开始,国内信用卡的权益已经没法看了,除了超高端顶级卡,不管是免年费的还是刚性年费的,依然有稳定权益的一个手就能数过来了。本人主攒东航里程,虽然我自己主要乘坐国航系,但是东航里程滚动不过期,兑换国内两舱及其划算,主要用来给父母们兑换里程票了。

持有

交行怡然白

号称洗衣白,已无法申请,也算小神卡,10万分抵扣年费,可以免费挂3张副卡,给父母开好副卡,每人6次龙腾和6次沃德贵宾厅,本身权益不怎么样,但是父母一年出行有限,贵宾厅非常好用。而且生日5倍积分,年费很容易搞定。交行的白金都可以挂免费3张副卡,如果有一定的家庭出行需求,其实1000 块的白麒麟、东航白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此之前持有的是东航白金,开卡送2万里程,年抛销卡换成这个了。信用卡点数我最早入坑的时候是交行的牛卡,5倍积分,相当于3.6比1 兑换亚万里程。

广发东航增值白

个人最喜欢的卡片,现在已经停发了,2500 刚性年费,无限贵宾厅,可以进北广贵宾楼,上海虹桥可使用21米包间,非常好用。

虹桥机场广发包间,可以看飞机起降。

人民币7 比1 累积里程,不限制渠道,比例极佳,有上限,自然年最多60万消费,不过已经足够了。季度商旅消费达标可返640 元商城券。

此卡早期甚至还配发PP卡,后面改成了无限不能吃饭的龙腾,不过即使没有PP 卡仍然是神卡。此卡本人持有3年了,申请的时候线上已经无法申请,跑网点费了不少力气才申请的,早期可以申请国航和南航的,性价比更高。

另外广发银行本人早期也持有水钻、safari 等老神卡,后面逐渐温暖全部销卡,目前来看还是刚性年费权益较为稳定。

中信国航世界卡

中信国航世界卡

20000 年费,国航金卡免,本人国航金卡之后立马申请,现在需要能在中信有20W授信才批卡,一般人已经无法下卡了。

延误险单次上限5000,曾经无敌。今年已经缩水了,上月消费五万当月才有延误险资格,而且取消了深航购票渠道,现在不太用了。

人民币8比1 累积国航里程,比例也是很好的,缺点是双标卡,境外几乎刷不了。

国航之前也曾持有东航大白金,每月36+1 spa 权益轻松回本,现在spa 已砍,这个目前不要年费,对付用用挺好。

招商万事达世界卡

招行三件套

招行一直想申请运通白金,申请了两次都没给我批卡,后面换了这个万事达才给批卡,运通白金的优势是配发PP卡,还有百夫长贵宾厅。这张万事达核心权益则是可以通过购买机票抵掉年费,如果有出行需求的话这张卡没啥成本,如果你出差可以自行购票的话这个卡就完全是正收益了。

此卡和运通白金、钻石一样,都是刚性3600 年费,理论上持有一张另外两张都是直接批卡了,还是准备机票回血后换成运通白金。此卡缺点是人民币万事达现在国内线下基本刷不了,如果有刷卡需求建议搭配一张银联卡。

值得一提的是招行只有支付宝才有稳定积分,而且20元累积1分,对小额消费不太友好。

建行东航白

上学时候就办了建行的卡,免年费,12比1,还可以参加下银联活动,没有其他权益,情怀卡。

建行申请了很多次大山白,看上那个不需要本卡买票的延误险,奈何名下小微企业在建行,批不下来,还另外有一张家庭挚爱,今年已经温暖,用完接送机也就销卡了

回忆

花旗 Prestige

曾经的神卡,虽然刚性五千年费,但是开卡续费都送分,可以直接兑换3万国泰里程,加上各种无敌返现活动,兑换比例也很可以,银联钻石和万事达世界之极双顶级,真的是非常好用的信用卡,只持有了2年遗憾退出舞台。

当时花旗至享配发的满血无限龙腾,机场火车站无限吃饭,真的非常好用。

工行万事达黑白菜/mini 白金卡

黑白菜

工行白金曾经深圳最好的贵宾楼信用卡,无限次并可以带人,工行的厅是宝安机场贵宾楼里最好的厅之一,深圳非常值得拥有,有条件也可以申请特殊白金,15次刷免,无持卡压力。不过今年已经严重阉割了,贵宾楼次数和消费等级挂钩,M3 也只有3次并且不能带人了,准备用完就注销了。

光大孝心白

光大孝心卓越白金卡

曾经的神卡,年费3600 可用30 万积分兑换,光大多倍积分活动极多,持卡毫无压力,核心权益是接送机和可以给父母兑换体检。少有的权益可以直接给家人用的信用卡。此卡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权益了,账户积分消耗完毕就注销了。

被归纳迭代统治的世界

在这个AI快速改变世界的时代,园主已经从一开始被GPT表现出来的潜在智力的震撼,到现在对于层出不穷的图像视频音频AI工具有点审美疲劳了。去年的时候和朋友们感慨,在归纳和演绎之间,这个阶段归纳的力量远远超越了演绎。算力的突破仿佛像《三体》中描述的突破智子封锁一样,让可以被计算改进的模型都深深享受着巨量数据带来的断层优势,层出不穷地展现着未来的可能性。

AI模型之外,很多产业也都被基于数据的归纳和快速迭代逐渐颠覆着。shein在快时尚的成功,是千千万万的时尚元素排列组合迭代出来的。时尚爆款可能是玄学,但只要样本量足够大、选择足够多,就一定会出现几个爆款,然后只要快速跟进就可以吃到一波流量红利。类似的玩法不仅仅局限于快时尚,但凡是“义乌制造”可以连夜复制出来的消费品,都可以用这个打法。譬如手机壳,原型相对固定,考验的是设计师的创意和流行元素变化。看一个纪录片说,人们平均一个月换一个手机壳(可能是北上广的消费数据),那么消费者对于新意的渴望就成为显而易见的需求。

从文字,到图像,到视频,到落地成为一件工业制造品,快速迭代的可能性充分地考验着人们的贪心。行业之中的人们各司其职, 努力地优化着每一个可以减少成本或者提高效率的环节。那些看似玄学的艺术和非理性,最后也没敌过归纳和迭代的降维打击。

毁灭吧,消费主义快点变回极简主义吧,要不园主实在是跟不上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了。毕竟这人脑子还是习惯基于演绎的思考,重新训练到归纳的角度有点超出人脑算力和记忆存储的局限了。以有限对抗无限,怪不得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附录:看到一个纪录片《这货哪来的》(B站的?)来的灵感,把这些观察串联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