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秋园》
《秋园》描写的是母亲梁秋园的故事,以及她们家庭和周围的人所经历的贫穷苦难的生活。
这本书通篇文字浅显易懂,按照时间顺序记述家庭往事,条理清晰,不拖泥带水,读起来不费劲。书中人物遭遇曲折,虽语言简洁,因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有不少处虽只有三言两语,也让人感到真实而生动,故事性很强。在看书的过程中,因讲述的故事年代和语言风格,也联想到了作家余华。
这本书虽然拿在手上小小的轻轻的,一天就读完了,但是合上书却让人觉得心里堵得慌,心情很沉重。到了和平年代,日子竟然却比战难时期还要难熬、受尽折磨。
书中的女性形象是顽强和坚韧的,但贫穷和苦难却不值得纪念和歌颂。生命如此渺小脆弱而又如此生生不息,常年困顿饥饿辛劳,辗转各地,流血流泪,只为能活下去。能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力显得尤其重要。从书中的故事也切身体会到旧时农村生儿子的迫切实际需要,孩子也是自己亲生的能有依靠。
杨仁受在家似乎只是一个丈夫和父亲的符号,除了时代和命运的缘故,总觉得他作为一家之主应该对这个家庭的苦难或多或少负点责任。旧时的女性即便更有主见和生命力,却也总是无形中依附于男性,不仅是经济上,还有思想上,大多默默选择了顺从、隐忍和付出。
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无法抗争大时代的动荡起伏,但能否尽力让家人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吃不饱穿不饱的岁月,虽然无法跨越阶层,但身边总有人能吃香喝辣,甚至作威作福。乐善好施也要考虑个人经济情况,不能置家中妻儿生活于不顾。一家人挨冻挨饿受欺凌,所谓温文尔雅、正人君子的名声和面子又有多少价值?身体状况不好,对农事不通,又不能结合实际做出决定,太过于理想化,困于亲情或是碍于面子,原是国民政府参谋军上校参谋,弄丢了每月90块银元的工作,又辞了适合自己的民办教师,非要搬去陌生的村庄居住,拖累家人,受邻居欺凌…
书中最后也提到几次因家人往日积德行善,在困顿时被帮助扶持的事情,算是“善有善报”。从秋园一生的境遇中,了解到那个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的年代,知道了以前的人是怎样生生死死,看到了人性的善与恶,也看到了现实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