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为什么人们开始不会“提问”了?

这段时间和@松易涅 形成了一个奇妙的一来一往的交流关系。我们在Telegram给对方留言,有时候及时聊天有时候慢慢回应。我是在对自己做一个实验——如果通过社交的方式,我能收集到多少灵感。显然,在这段时间的聊天中,我们彼此给了对方非常多的灵感,不停有新的话题被开启、然后闭环、话题和话题之间又形成连接……

之所以说是“实验”,是因为我有意识地掌控了“社交进程”。

一开始,我跟他的社交流程是“观点-观点附和”的方式,我提出一个观点,于是他根据这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很多时候这种看法不是“相对的”,而是进一步地证实这个观点的可行性,甚至有些像“鹦鹉学舌”在拉进彼此的关系;

接着,我开始主动“提问”,然后得到他的“回应”。在这种提问的过程中,观点就有了“不同”而不是简单的“附和”关系;

现在,主动提问的那个人不再是我,而是我们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会随时随地地向对方提问,提问就意味着需要得到对方的回答,并且在这个回答中有可能把问题抛回给对方。于是就形成了“提问-回应-提问-回应”的关系。


聚光灯下的独角戏眼里是没有观众的

我手上有一个话剧疗愈的项目,每一场会有6个陌生人、或认识的人、甚至是情侣夫妻档。在一周的时间里,暂时组成一个放下身份的小社会(当然,也有人会极力地维护自己的地位)。在这种全然社交的过程中,他们彼此会形成短暂而紧密地社交关系。从一开始地互相抢话筒、到真正地关注到彼此、再到他们之间形成的镜像关系(例如有人觉得别人是自己的父母原型、是过去的自己、是想要成为的自己)。这个过程中,我和我老婆或作为观察者和主持人的身份,不停强调三件事:

  • “在看着对方说话时,请用‘你’而不是‘Ta’。”
  • “在别人说话时,请不要抢走对方的话题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 “在关注他人时,请用‘提问’代替质疑和反对,因为你只有学会了如何提问,才会真正做到关注对方。”

说实话,这三件事对于很多现代人而言,也是很难做到的;甚至一些人会嗤之以鼻这样的“规则”,会瞧不起任何人觉得他们没有资格跟自己交流。

这三个规则其实在讲一件事——“看见对方”

不知道你在社交场合是否也见过类似的人,他们无时无刻都是那个拿着话筒说话的人。哪怕是别人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感受时,他们也可以轻易地抢走话筒开始说自己的事情。就例如当你观察到手臂有伤疤,“看见对方”的做法是询问对方这代表什么。而时刻需要被关注的人,会假借询问对方手臂上的伤疤,转而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哎,我以前初中也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抢话筒”的内核是无时无刻都在索取他人的关注,关注越多越证明他们的存在性和特别感。为了维系这种存在感,他们甚至会不停加码,开始杜撰、吹嘘装逼、故意抬杠、甚至主动追求痛苦变成那个苦难主角。


当我们意识到第四堵墙存在时,表演就会开始

“第四堵墙”是一个戏剧术语,指的是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墙”,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隔阂,观众透过这面“墙”可以看到戏剧设定的世界中的情节发展。如果演员把观众席当作是一堵“墙”,假装其不存在时,可以提高自己进入角色的信念感。但也正是因为这堵墙,表演又需要“尽兴”,否则又会影响戏剧的效果。

演员因为经过专业训练,是可以通过“信念感”来进入不同角色,但普通人很难真正“无视”第四堵墙的存在。所以,当我们意识到有“观众”存在时,就会无意识地进入表演状态。同样,既然是无意识,又可以通过识别无意识的方式,将这种无意识反向利用——这就是所谓的“信念感”。

在疗愈话剧里,很容易发生一种奇妙有趣的现象——“观察者效应”。当然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是被人瞩目时,他们的提问会越来越“不真诚”。特别是当群体中有一个权威代表时,比如疗愈话剧的第一场是丁锐主持时,参与其中的几乎都是他的“粉丝”,粉丝们为了向丁锐证明自己的能力,甚至会在提问的时候,有意识地进入到表演状态。他们的提问不再是向被关注者提问,而是表演给丁锐看——“你看看我这个提问的水准是不是很厉害,我是不是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本质上来说,这样的表演式“提问”仍然是希望他人关注自己,而没有真正地做到关注别人。


没有被关注的表演,就没有谢幕的落寞

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新的话题——“我为什么要关注别人”。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从联系、关注、回应,在进入到共有的。亲密关系(不仅仅是情感关系)还有更高层级的依赖、抱持和融合;亲子关系的最终的融合是分离。因此,大致上,我们要建立一段无论是友情、合作、爱情、婚姻关系,都可以用这个路径找到问题所在。

我在《没有回应即是绝境》已经拆解了“回应”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再赘述。在回应之前,联系和关注则是对他人的“看见”。如果你不关心别人正在发生什么,你哪来的“提问”话题呢?总不可能又是以自己的舞台开场:“我今天吃了一个很好吃的外卖,你吃了什么?”对方老实回答“我吃了某某火锅。”你这就来兴趣了:“某某火锅不好吃,我给你推荐一家好吃的,我上次吃他们家的……”发现没有,这个还是在舞台上演自己,久而久之,你对这样的人也会失去兴趣,因为他无时无刻都可以把关注拉回到他的头上。

不过,这样的“自查”过程是很羞耻的,就算当时意识到自己确实很爱抢话筒,他们也能为自己找到各种意义上的开脱——他们的话题太无聊了、我不希望冷场、我觉得我能引发大家的讨论。

行吧——久而久之,看不见别人的人自然而然也会失去越来越多的观众。直到他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安慰——我就是自己表演自己的,你爱看不看——那你他妈就别发出来让别人看见啊?


人们不会“提问”的内核是眼里只能看见自己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提问”和“抬杠”的区别。

提问,是通过关注对方之后,提出对对方感兴趣的问题,前提是你对这个人有兴趣;抬杠,是通过贬损对方,来提高自己的存在感并获得廉价的尊严感。抬杠的前提是关注自己,抬杠者只关系对方的漏洞,从而体现出自己的“能耐”。

向人提问有几种类型:

  • 索取答案,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得观点反馈;
  • 索取价值,通过诱导等方式获取观点支持;
  • 索取存在感,通过提问的方式(特别的当外人见证时)获得能力认可;
  • 建立交流,通过提问的方式释放“我在关注你”的信号(它可以是你对这个人真正感兴趣,也可以是利用这种方式获取好感度)

而在交流里面还包括:引发互动、引发思考、确认假设、转移焦点、切换赛道、教育传输等等,但这些所有的前提是需要有“交流”存在。如果你一直抢着话筒,任何话题都可以回到自己头上进行表演,那这不是交流,而是你的独角戏表演罢了。能不能看见别人,和会不会看见别人,这是两件事,而有的时候我们看见被人也是为了关注自己。

举个例子。一对热恋期的情侣,走在河边的步道散步。女孩一直在摆弄自己的衣服,检查自己的妆容,总是觉得自己说的话是不是让两个人冷场的,所以一直有些别扭和害羞——这个女孩这种摆弄的过程,其实是对自己的过分关注,觉得自己在对方眼里的形象不好。她就像是一个一直在摆弄自己蝴蝶结的人,对方说什么她都不在乎,只在乎自己此时此刻美不美。

我们在社交里也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总觉得自己说话不得体、自己这里是不是做得不对、自己发这条消息是不是在打扰别人、自己发这个朋友圈有没有人看,其实内核都是在“摆弄蝴蝶结”。那这些独角戏,我们真的找对方确认过吗——“我这样做对不对”,我相信敢做到这件事的人,少之又少——因为过分关注自我的人,本质上极其脆弱敏感的,所以才会如此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只能看见自己是否受到伤害。


先学会看见别人吧,再来学习“提问的技巧”

本来不打算写这一小节的,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了解“原理”和内核,只希望看到“方法论”,那这一节就来聊聊看见别人的方法论吧。

  • 时刻记住,你要关注的是“人”,所以你要切入的话题也是关于“人”,而不是硬找一个“今天天气真好的”话题;
  • 不要评价他人,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雷区在哪里。我知道夸人很好,但是乱夸人也是一种打扰。比如“你看起来好瘦”这句话,虽然很好听,但如果对方听够了这种表扬,你的话或许会被当作是“奉承”;甚至如果对方有身材焦虑,你这句话等于告诉对方“你如果胖了你就不好看了”;
  • 如果你就是想夸,与其夸大家都能看见的“点”,不如夸她从未被夸的点;但是要做到这点,你就要充分地观察对方,甚至要动用你的底层逻辑去分析对方。女强人希望被夸什么?独立?衣品?财富?感情观?要如何确定那个方向是对的,你至少先要听听对方怎么说吧——所以,不如试着提问吧;
  • “你是最特别的”。人都希望自己是特别的那个。那如何找到对方的特别,有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如下(但是内核需要你自己理解)

女强人的脖子上带了一个珍珠项链——你或许能想到的是“这串珍珠项链好漂亮”——请把这个问题回到第一点,你要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珍珠项链这个“物”——换一个问题“你戴这个珍珠项链真漂亮”——对方或许早就听腻了这样的赞美,这或许听上去很是客套话——换一个问题“我好少看见有西装配珍珠项链的风格呢,一看就知道是你的风格,你很喜欢珍珠吗?”——你真特别,我看见了。

没有回应即是绝境

前几天,朋友@三十海河 的博客来了一个nogay的骚扰。按道理来说,遇到这种人,无视就是最好的方法。但无视本身又正中了“自证陷阱”的圈套,所以才发生了图文里的手段:我最后一次回应你,然后我再无视你。

为什么?因为自证的圈套丢回给了对方。所谓的人言可畏,正是当你意识到自己也被打上了一个最害怕最想要洗脱罪名的标签时,没人在乎你的扑腾和自证。其实这些方法论我都在过去的博客里提到过。


我是个“较真”的人,较真的核心不是要求对方赞同我的观点、更不是讨论对与错。而是较真“为什么”,因为“合理推测”在这件事件里很难得到证实,所以才需要摒弃情绪、回归事实、询问本心地确定这件事的内核。

举个例子,我小学时,从一棵树的配角,演到了英语话剧的主角,要去参加市里的演出时。学校校乐队的家长之间有了一个传闻:我是因为行贿了校领导才拿到这个角色的(要知道那个时候,这种代表学校参与市级表演是可以加分的)。他们笃定我有行贿的原因,一是我不属于校乐队的学员,这种文娱活动明明应该优先安排有“天赋”的学生(事实上是因为我家庭条件一般,无法学习乐器);二是我在学校不算是好学生。

这个传闻有鼻子有眼地传得越来越严重,家长告诉家长,家长告诉学生,于是学生之间也开始有了拉党结派地霸凌。就算组织演出的老师出面解释,他们因为笃定了“真相”,我接下来做的任何事情都会被怀疑,比如我代表学校去参加建筑模型的比赛(也是可以加分的)也是行贿来的资格。我改变不了“既定事实”,哪怕这个事实非常离谱,而且无论我怎么回应,都只能掉落他们的自证陷阱,是因为确有其事才会急于解释。

中国人向来喜欢造神,因为从造神到把神像推下神坛的过程能体现出他们超于个人、规则、甚至是社会的权力。所以他们最期待的,是我在参与表演的最后一刻被替换下来。可惜没有,我依旧参与了表演,也在最后升学考试算上总分和微不足道的加分,我考了全校第二。没有回应即是绝境,这些家长的笃定在最一刻都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任何回应。

当然,这个时候又有人会站出来说“你是因为小时候被这样伤害过,才会如何敏感”——较真的方法是“还原真相”,且是在摒除情绪的情况下还原真相。还原真相或许在你看来没有意义,都不如观点之战谁胜谁负之后掌握真理。但如果没有真相,所谓的“独立思考”或许是贪恋自己在乌合之众中被人捧赞的地位——别忘了,捧赞的同时,也有捧杀一说。


为什么要回应?

回应是人际关系建立最初的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为什么一些人会在乎他人在自己博客的互动,一旦对方停止了互动,就会立马下架对方的友情链接。反之,一些人把回应他人施压于己,觉得无论什么互动都需要回应,否则自己会显露出冷漠的形象,导致未来的互动频率下降。无论哪一种,回应都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个例子,是所谓的七年之痒,正是因为夫妻之间的互动变少、回应变少。妻子换了一个新发型,对丈夫而言根本无法发现;丈夫因为职场受到了不公对待,回到家本想找妻子抱怨,结果妻子总是用“我上班压力也很大”切断了所有的回应。如果两个人失去了交流,那交流的需求就必然投向外界,沉迷网络、或是沉迷他人充满情绪价值的怀抱。

什么是无效回应?

除了最开始提到的那个nogay,他在暗处虽然有回应,但回应方式跟那群家长一样,一直采用“切断”和“妄断结论”的方式笃定他的判断。

另一些无效回应,是“我自觉我回应了”和“你应该知道我想表达什么”。这就是所谓的黑箱人们会本能地远离黑箱,是因为黑箱会榨取他人的关注、情绪、精力。特别是男性,他们会在面对黑箱时优先采取“逃走”的模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跟情绪上头的另一半交流时会多说多错。避免无效回应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话说破,甚至是在见证的情况下彼此回应,在他人的见证下,人们会自己判断谁处于“情绪失控”,从而让两个人的对话回到理性上来。

你可以无视他人的回应,却不能剥夺他人的表达

其实到这一小节要去解决的问题应该“为什么要较真”,但或许很多人觉得“得饶人处且饶人”,把不回应就当成了息事宁人的手段之一。

但是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拆分两个概念——“表达权力”和“回应权力”。每个人都拥有“表达权力”,除非被割剜舌头、打断手掌,因此我们无法剥夺他人的“表达权力”。但“回应权力”是你作为回应的发出者可以选择拒绝提供的。注意这个差别:我可以无视你的回应,但不代表我同时剥夺了你的表达权力;我拥有表达的权力,我可以说我任何想说的,但我的表达并不是在回应你。

因此,任何人不能因为单方面切断他人回应,而阻断别人的表达权力——这叫坏。同样,也不能因为人随意地表达,却老觉得这是在会回应自己、甚至是羞辱自己——这叫蠢。


最近我有意识故意地“回应”躲在暗处的朋友,希望能够摒除情绪和刻板偏见来一起聊聊创作者的事情,结果他虽然关注着我,却还是只喜欢在暗处评价他人。如果你很好奇是不是你,可以前往我的莫比乌斯频道看看这场“社会实验”的前因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