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摄影改变了我们什么?
你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
1888年,柯达为业余爱好者发布了一款便携性个人相机,于是我们怀念过去的方式改变了。
相机开始成为记录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宝贵的高光时刻被打印出来永久珍藏,不喜欢的时刻则被我们扔掉。胶片摄影在1999年达到巅峰,那一年,全世界总共出现800亿张照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摄影在过去十年帮助我们创造的照片要大于我们以前一共拍的照片。2017年有1.2万亿张照片,现在几乎每天有30亿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照片实时呈现,回忆实时发生
很少有人可以预见我们与摄影的关系会如此亲密。甚至会影响我们体验和记录世界的方式。我们通过相机看到了更多的瞬间,我们也花了更多的时间看自己的手机,观察别人的生活。
手机的发展也影响了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我们走遍世界去找寻那些值得捕捉的时刻,我们拍了这么多的照片,难怪有人会担心我们的「现实生活」。人们都在说要放下手机,活在当下。这确实也有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发现,强社交习惯会影响我们存储记忆的方式。2018年的一项研究证实,相比于简单的观察物体,人们不太能记得住他们拍了什么。这被称为「拍照削弱效应」(photo-taking-impairment effect)。于14年第一次被提出。
研究人员发现,照片记忆会影响我们其他形式的理解能力。当我们通过相机镜头和屏幕观察现实时,我们只能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体验。换句话说,虽然我们「看见」了,但是却失去了其他重要的感官信息。
拍照也是认知减弱的一种形式。我们放心设备会记录信息,我们将部分记忆让渡给数字内存。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Jennifer Soares 博士表示:「你不需要记住,因为你知道相机可以帮你记住,就像你拍摄停车位号码一样,你不会费心去记住它」。
我们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拍照来记住细节。或许会有摄影师争辩他们并没有认知减弱,尤其是他们认为自己的摄影作品是为展现细节的艺术。
然而在这个照片十分丰富的时代,结果却出乎意料:帮助我们记录更多经历的同时,大量的照片和社交平台也很容易让我们忘记它们。拍照,分享,手指下滑,重复——照片的寿命变短了,手指的一次下滑,那些你没注意到的照片很难再让你看到了。这样一来,摄影开始回归它最初的样子。
1290年,Arnaud de Villeneuve 在一个昏暗的房间聚集了一群人。他们围看墙上的一个光点,这个光点显示出一个图像,但它既不突出也不明亮,却足以让他们回味起残酷的战斗和后来的动物狩猎情景。
Villeneuve 业余时间是一名执业医师和表演者。他创造的那些画面即遥远又亲近。观众会抓住照片消失前稍纵即逝的瞬间来搞清其背后含义。演出结束后,人们欣喜若狂,互相窃窃私语。感叹 Villeneuve 的神奇技术。短时间人们不会忘记这些。
但 Villeneuve 不是魔术师。他只是最初拥有摄影暗箱的摄影师。那个时候的观众体验是最初的摄影感受。
相机将物体转化成了可以连接过去和将来的载体:好的回忆,不好的回忆。那个时候拍照还很奢侈,很少有人可以在镜头前精挑细选,除非我们主动丢弃,否则照片就是永久的。
门槛降低便不再永久
拍摄和分享的门槛变低之后,照片也就不那么珍贵了。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怀旧的照片,以至于它们的影响力也大打折扣——我们并不关心手指下滑看到的大部分照片。难怪社交媒体需要动用算法来帮我们搞清楚什么重要。
然而 Snapchat 的照片和视频很快就会消失,这可能会赋予拍照新的意义。
即将出版的《The Social Photo》作者 Nathan Jurgenson 在2013年写道「短暂的照片是其爆炸增长后的一种文化反应。它可以激起你的回忆,因为它可以让你更快的忘记。」换句话说,照片寿命缩短——改变了它被创造和欣赏的方式。你发布一个 Instagram 故事。24小时就会消失。这种方式下,照片又变得珍贵和有话题性,你需要新的方式来珍视它。
Jurgenson 表示,作为永久性记录的传统照片和社交照片要分开来看,后者更倾向于「短暂性,游戏性和表现力」。当照片容易获得和分享时,它们不再永恒,它们会尽力捕捉当下瞬间的感受,就像人们耳语相传一样。
照片的记录功能仍会继续存在,比如文件记录、摄影艺术和回忆保存。但我们和这个世界交互方式变了,我们不再想捕捉那些美好瞬间,而是直接和它对话。当照片和其拍摄的来龙去脉同样重要时,这种体验是不同的,记下或忘记的瞬间也是不同的。当我在 Snap 上给朋友发照片时,感觉和以前祖母拿出相册回忆过去有着奇怪的共鸣。
这是个摄影新时代, 但也许这个新时代与 Villeneuve 的13世纪并无二致。照片被制作成「故事」,他们让我们?,让我们?。我们记录、描绘并筛选它们。
在它们消失前,我们挖掘每张照片背后的含义——就像很久以前 Villeneuve 的观众在那个黑暗的房间里所做的那样。
Medium · by Stephane Lavo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