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牛津通识读本《性存在》

友情提醒

个人阅读笔记、摘抄、随想,零散不成体系,超长、慎读

20200731-20200809

导读

对于这个话题的兴趣度极高,看到通识读本中有关于这个话题就提前挑出来读了。从有性意识开始,一晃半生过去了,虽然兴趣度极高,但也从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过。一方面在东亚国家似乎对性这个话题都讳莫如深,另一方面也的确没有好的通俗读物,念书的时候从粗糙的生物课本画面想象结构,后来就奔着《金瓶梅》《肉蒲团》《灯草和尚》以及成人电影的感官刺激去了。

年岁渐长,阙值渐高,这些感官刺激渐渐偃旗息鼓,反倒真真正正想仔细了解了解性,这个几乎所有人都避不开的话题。以前读弗洛伊德,觉得牛逼,后来又对他的泛性论产生了怀疑,后来读魏宁格《性与性格》又似乎找错了方向,这大天才是奔着身后名去的,对咱这种普通读者实在不友好。

可是似乎还是失望了,这本通识读本《性存在》我粗略看了下梗概,似乎与我想要了解的知识介绍甚少,是奔着性文化方向去的,好在在介绍的时候还顺带提了不少其它方面的书籍。所以准备对这本《性存在》只是通读,然后顺着它介绍的其它方面的书籍做一个梳理概括,以解半生困惑。

序言(李银河著)

  1. 现代西方在性领域发生了三大转变:第一是性的世俗化,性与宗教价值观相分离。第二是性的自由化,人们对计划生育、人工流产、离婚、婚前性行为、同居和同性恋有了更高的接受程度。第三是人际关系模式的改变导致了家庭的危机。世界进入艾滋病时代以来,性领域又出现了第四个趋势,那就是性欲望的丧失。丧失欲望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的疾病。可以说,性规范的发展趋势总的看来是越来越多元,性道德的约束也越来越宽松
  2. 性的一元论依然没有脱离基督教性文化的以生殖为性的唯一合法功能,而性的多元论表达了人对性活动的丰富多彩的需求,拒绝被分类定型,不断脱离所有的特殊认知和固定事实。

引言

  1. 性角色标签(孤陋寡闻了,居然有这么多标签和癖好)

    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双性恋者、双性恋好奇者(指那些对双性恋很有兴趣或怀疑自己是双性恋者,但并未宣布自己是双性恋者的人)、裸露癖者、性服从者、女性施虐狂者、摇摆者(交换性伴侣的人)、转向者(从同性恋变为异性恋或由异性恋变为同性恋的人)、交易者(和异性恋男人发生性关系的同性恋男人)、童贞再生者(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童贞但又发誓在婚前戒绝一切性行为的人)、恋残障癖者(受到截肢者性吸引的人)、嗜兽装癖者(也叫嗜毛皮癖者,指那些喜欢穿兽皮衣服并从中获得性快感的人)或喂养癖者(过度喂养自己肥胖的性伴侣的人)

  2. 性存在的概念:人们体验自己的身体、快乐和欲望的方式,并将其和性身份联系起来【性存在是一种方式,并和性身份联系】

书中提及书目

  • 《我的私密生活》
  • 《孤独的性:一部手淫文化史》
  • 福柯的《性史》
  • 卡拉夫特·艾宾《性变态》
  • 马斯特斯,约翰逊《人类性缺乏》
  • 兰迪·桑希尔和克莱格·帕默《一部强奸的自然史:性胁迫的生物基础》(2000年)
  • 米歇尔·吉列里的《男人的阴暗面》(1999年)
  • 海伦·费希尔的《爱的解剖:关于交配的自然历史和我们为什么有外遇》
  • 格努斯·赫希菲尔德所著的《世界大战中的性史》
  • 亚历克斯·康福特《性的欢乐》(1972年)、《更多性的欢乐》
  • 《海蒂性学报告:女人篇》(1976年)和《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
  • 《关于性你想知道但羞于启齿的一切》
  • 《性练习》、《让你享受性福的书》、《笨人性爱》

第一章:性存在之前

  1. 什么叫性存在之前?

    • 古代并不是性自由主义的时代。当时的性道德处于道义与法律规范的严格约束之下。但是,对于道德的注重仅限于性行为,而非性欲的对象。(也就是说即使我是个同性恋,但是我性行为的对象是异性,就是合乎道德的)
    • 古代人并不以生理上的性身份来理解他们自己,但维护社会性别身份对他们来说却至关重要
    • 而现代人理解和判定自己性别的中心依据是诸如异性恋和同性恋这样的概念。
    • 正是基于这一区别,米歇尔·福柯、保罗·贝内、戴维·哈波林或约翰·温克勒等历史学家都将古代世界定位为“性存在之前的世界”
  2. 性存在之前的特点或者说与现在的异同?
    • 古代世界的性文化也绝不单一,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 以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看待性的方式举例,性文化与其政治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 希腊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一小部分男性精英公民。女性公民和儿童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 外来移民和奴隶则连公民身份也不具备。更准确地说,女性公民的地位类似于未成年人,时刻处于男性亲属的法律监护之下。
      • 当时的性文化正反映了男性公民的社会权力,其核心是男性的享乐。古希腊人对性的理解是阳具中心主义的,性的唯一定义就是阴茎的侵入。人们认为除此之外的亲吻、爱抚和其他形式的身体接触是示爱的表现,但它们并不属于性行为。因此,在古希腊人的概念中,性不是一种相互的关系,不是一种对于亲密情感的共同表达,而是一种单方面的行为——对他人的侵入。
      • 性伴侣的身体愉悦或者说配合,则被普遍认为是无关紧要的。男性被鼓励利用阴茎进行侵入式的性交,以获得征服感,控制处于受支配地位的性伴侣。这样的性关系体现了社会政治中的权力关系,因为男性在战场、政治和性的方面,都拥有其作为公民的社会地位。
    • 这一时期的性文化与人们对于性和性别的看法密不可分
      • 人们将性行为本身定义为和身体获得热量有关的一个过程。人们的性别是流动不定的,因此男性如果体内热量流失,就有女性化的危险;而女性如果身体热量增加,则会变得具有男性特征
      • 当时人们认为女性是比男性低级的生物,认为女性不具有男性那样的对于性欲的自控力。因此,女性的性存在被认为是危险的,因为她们对于性的饥渴会榨干男性,更坏的结果是将他们变为女人
      • 当时的人们通常认为,男性气质的表达侧重点在于在公开演说和生活的其他各方面体现出进攻性和主导性,这其中也包括了性行为。在性行为中男性气质等同于积极的、进攻性的性角色
      • 侵入者被认为处在主动地位,而被侵入者则被认为处在被动地位。“合适的”被侵入对象是女人、未成年男子、外邦人和奴隶,这些人都不具有和雅典的男性公民同样的政治和公民权利。当时,社会地位就是根据这样的主动/被动角色来确定的,而不是异性恋/同性恋这样的分类【这么看来,攻受这地位还真是不同啊】
  3. 欣赏一首好诗,欣赏欣赏性存在之前的关于“阴茎”象征性的装饰与符号【真他妈有创造力

    古典文学中反映男性性悲剧的最著名的篇章中,就有这样一段:在古罗马彼得罗纽斯的小说《萨蒂利孔》中,主人公恩科比乌斯想要与美丽的喀耳刻发生性关系,喀耳刻却告诉他,除非他肯为了自己放弃他16岁的男友吉托才可以,这时灾难降临了:


    我三次抽出这慑人的武器,

    三次它却都比菜叶还要绵软,

    在这道可怕的沟壑面前,我退缩不前,失去了男性的意志,

    再也不奢望我曾经所想。


  4. 古希腊性观念大观
    1. 性行为的等级中,最贬低身份的行为就是被控有为女性口交的行为,紧随其后的是为男性口交的行为,因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嘴部被阴茎侵入都是丧失身份的
    2. 男性之间的恋情广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极其普遍,并广泛见诸当时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作品
    3. 侵入者的角色对于男性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基于这一点,成年男性之间的性关系会令人们感到非常不安,因为其中的一个人必须要扮演屈从者的角色。而与未成年男子发生关系则可以部分避免这一问题,因为男子必须要到成年才具有公民身份。雅典人认为成年男性和少年男子之间的情爱是自然而高尚的我擦,对这个观念真是服气,男同性有一个侵入,肯定有一个被侵入,又加上侵入这种角色与社会和政治地位有关,那么就找未成年男子,因为按照解释,公民身份要到成年才具有,这个逻辑和观念真是让人折服
    4. 希腊式恋爱关系常被视为年轻男子所受的一项常规教育,并成为了一种制度化的关系。对于未成年男子而言,他们在希腊式恋爱关系中不应当体验性欲望。如果他们愿意为年长的男性献出肉体,应当是出于“友爱”——对于追求者的友谊、尊重和爱。【这道德观是既得了便宜还要让人自愿奉献,上赶着这不是。】
    5. 大部分不正当的性关系都会得到不成文的默许,但通奸却会遭到公众谴责和社会唾弃,引发复杂的法律后果。人们认为,勾引一个雅典女自由民,比强奸更为罪大恶极,因为秘密的通奸会让男人无法确定自己孩子的血统,不像遭受强奸后的女子生下的孩子,在确认身份后会被直接杀死。因此,人们认为强奸不是对被强奸的女子本人所犯下的罪恶,而是对该女子的丈夫、父亲或男性监护人所犯下的罪恶,也是对公共秩序的威胁
    6. 性交易无处不在,唾手可得。卖淫者却不但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青少年男子。性交易似乎是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地点不仅局限于妓院,也包括公园、墓地等公共场所【坟头蹦迪果然历史悠久】
    7.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奠基者梭伦通过建立公共妓院,控制了嫖妓的价格(让任何公民都可以负担),由此在性奴的使用权这一问题上实现了民主化,他因此备受古希腊人的推崇
    8. 在古代世界,性除了与公民身份相关,也与宗教活动密不可分。人们会特地通过性交、跳舞、唱歌和其他仪式来庆祝某些公共节日【这不是过年打一炮,佛诞打一炮啊?】
  5. 如果你认为奢靡之风和对于道德的蔑视只是我们时代的罪恶——人们总是为此责备我们的时代,那么你就错了。这些是人类固有的缺陷,与时代无关。没有哪个时代能逃过这一劫

  6. 希腊人……觉得控制好所有欲望是作为公民的责任,虽不必费尽心机去完全征服这些欲望,却要训练自己去对抗它们。到公元5世纪,自我掌控的文化已经在社会精英中得以确立。这一文化注重性行为的节制,又受到早期基督教的影响,崇尚各种形式的禁欲。【看来对抗欲望,自古有之。这无疑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纵欲,一个是禁欲,而禁欲带来的看似形式上的道德感似乎很早就占据了上风】

  7. 更新了观念:柏拉图式爱情

    我最早认为的柏拉图爱情,是指精神恋爱,神交而非形交。原来最早的起源是来自柏拉图的《会饮篇》,最初的意思是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在现在看来奇葩的成年男性和少年男子之间的情爱。

    “人们往往将此看成是成年男子(“情人”)向年轻的、处于被动地位的“男孩”(“被爱者”)——一般最小12岁,最大17岁至20岁——提供理论和肉欲上的指导的关系”

    说的太他妈有意思了,提供理论和肉欲的指导关系,文字的博大精神啊!

  8. 公元5世纪,基督教教义开始宣扬贞节观和禁欲观的时候,禁欲就同时针对了男女。当时世俗的政治权力开始向教会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性欲因为让人们耽于结婚生子的俗务而备受指责。性欲让人们不能集中精神,为进入天国和死后的生活作好准备。基督教对于性的敌意,反映了当时一项更为普遍的宗教任务,即将人们从世俗的束缚和欲望中解放出来。独身和贞洁被视为行为规范,而性和欲望则要受到监管
  9. 奥古斯丁(354年—430年)是西方基督教的奠基人之一,对这一情形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一些不成形的学说,被发展为后来的一个重要教条——“原罪”。“原罪”的观点将《创世记》中所叙述的上帝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的原因视为性。奥古斯丁宣称,如果亚当和夏娃没有沦丧于肉体的欲望,那么天国里性的形式,只是“在伴侣的臂弯中温柔地睡去”而已。他还认为“充满肉欲的性是上帝的敌人”。与古典时期的人们不同,奥古斯丁认为性不是由身体的热量导致的,而是由“色欲”——罪恶的欲望——导致的。人们不顾体面走向堕落,表明“肉体的堕落”战胜了道德意志的力量,而性交这一过程也沾染上了原罪的色彩。因此,奥古斯丁鼓吹禁欲。不过,从他的自传《忏悔录》中可以看出,他本人觉得对抗“色欲的肮脏”的过程并不容易。这本书中他的自我形象十分著名,他将自己描绘为一个向上帝祈祷的青年,祈求上帝“赐予我一些贞洁和节制力,不过不是现在”。

    这个例子太有意思了,奥古斯丁作为基督教的奠基人,鼓吹禁欲,用“原罪”这一大棒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然后自己扛不住,感觉到深深的空,深深的寂寞,深深的冷。所以啊,很多所谓的道德教条,看看就好,千万还是别当真,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作为武器,作为大帽子,占据高地,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还是不必了。

  10. 基督教的性变迁史(关于这段的描写也极为有意思,即便是宗教对抗“性”也要妥协)

    • 在奥古斯丁眼中,勃起的阴茎象征着色欲对于人的奴役。公元3世纪的希腊神学家奥利金笔下的女性,则更是“欲望的奴隶……甚于禽兽”
    • 早期的基督徒本质上将家庭看成影响宗教虔诚的障碍。对于婚姻,他们则更多持怀疑态度,因为肉体的诱惑是由魔鬼操纵的,会使人们处于险境
    • 新教的神学家马丁·路德对婚姻中的性行为表达了厌恶,宣称:“如果上帝要问我对于这件事的意见,我会建议他继续通过捏泥巴让人类延续后代。”
    • 使徒保罗为代表的神学家将婚姻看作与物质世界之间的一种合理妥协,并称赞婚姻为社会的基石。他们宣称只要夫妇结合的主要目的是繁衍后代,并且遵循一夫一妻制,对彼此忠实,就应该对彼此尽“婚姻的义务”,即性交。在基督教世界,婚姻中有性行为存在至关重要。格兰西的教会法教材(1140年)中曾记载,无性婚姻可以作为离婚的合法依据
    • 走向极端,一种是:“奥利金,为了与色欲斗争,让其不致祸害自己的信仰,采取了自我阉割的极端行为”【后来这被视为异端,我要是教皇肯定也得这么干,要是凡是信仰基督教的都自我阉割了,那这教迟早也得灭亡】,另一种是:“安东尼和杰罗姆,选择隐退于埃及的沙漠地带。这种与物质世界隔绝的行为,被后来的修道院继承并发展为一项制度。”
  11. 基于“无性婚姻可以作为离婚的合法依据”这一原因,不少地区,包括英格兰,都在教会法庭中引入了由“诚实的妇女”检验丈夫一方性能力的制度。历史学家安格斯·麦克拉伦在《性无能:一部文化史》中就记载了15世纪约克和坎特伯雷教会法庭上进行的这样一次检验【太他妈有意思了,离个婚还要证明自己性无能,太他妈不容易了】

    还是这位证人,裸露出她的胸脯,将双手在上述的火旁烤热,握住并揉搓上述这位约翰的阴茎和睾丸。接着,她拥抱并频繁地亲吻这位约翰,尽自己所能挑逗他,以让他显示出自己的阳刚之气和性能力;劝告他为了保住面子,应该在当时当地就证明自己是个男人。根据她的描述,在上述这段时间里,在她的检查和不懈的追问下,那男人的阴茎仍然不到三英寸长……既没有增一分也没有减一分。

  12. 鸡奸的定义:直到18世纪之前,“鸡奸”都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包括男人和女人的各种“违背自然”的性行为(只要是不能产生后代的性行为),包括兽交、手淫、肛交、口交、男人之间和女人之间的性行为,以及男女之间采取避孕措施的性行为。
  13. 在基督教中产生了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性标准模式,该模式极力将贞洁与独身主义宣扬为精神理想的最高境界和将人从俗世事物中解放出来的方式。这与很多其他宗教截然不同。举例来说,犹太教就不赞成禁欲,认为其显然违背了上帝“多生多产”的教条。基督教将禁欲、摒弃俗世、仅为繁衍后代而性交和忠实于婚姻等概念理想化,这些都赋予了性以新的文化含义:它是撒旦作恶的主要领域,因此要对其怀有畏惧和躲避之心。大部分古典医学知识都认为缺少性爱对身体健康有害,与此相反,基督教对于贞洁和禁欲的美化,却推崇了一种性秩序,即无性状态是最高的精神理想。


第二章: 性存在概念的产生

性的科学

  1. 基督教实际上创立了一种制度,即不断地对性进行反省,鼓励人们“供述”自己的性事“真相”。用福柯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从此变成了一个处在忏悔中的奇特社会”。

  2. 工业现代化的推进带来了剧烈的社会政治变化,在工业化(现代的、机械化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城市中心人口比例的增加)和世俗化(近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的重要性的减弱)过程的联合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城市人群。在这样的情形下,19世纪存在着两种现象的结合:一方面,以城市地区为甚,地下卖淫活动和舞厅业十分发达,色情出版物数量激增并随处可得——这部分要归功于印刷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在公开场合又必须故作正经,处于性压抑的状态。【这让我想起弗洛伊德的“文明是以牺牲个人自由获得的”】

  3. 俄南之罪

    俄南(希伯來語:אוֹנָן‎,Onan)是《希伯来圣经创世纪》中出现的次要人物,是犹大与利亚的次子。

    俄南的兄长珥死于天谴,犹大按照希伯来的习俗 ,要俄南与兄嫂他玛同房,生儿子为兄长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俄南知道生下孩子就得过继给兄长,所以与他玛性交时,故意性交中断,体外射精。

    俄南占有了他玛的肉体,享受性爱快乐,却自私地不尽义务,刻意不让他玛怀孕,耶和华认为这是恶,也让俄南死于天谴。及后英语“onanism”成为了手淫及性交中断的代词,日语也引进了“オナニー”(Onani),作为手淫之意。

  4. 托马斯·拉克尔在《孤独的性:一部手淫文化史》(2003年)一书中提到,它改变了以往宗教对于手淫的理解,认为它不是一个道德缺陷,而只是一种因忽视“自渎”给个人健康带来的可怕后果而引发的医学问题。【宗教将性视为原罪,又将手淫的“自赎”行为视为肮脏、不洁,这是与人性做斗争啊,好在天大地大,人性最大,宗教妥协了,将锅踢给了医学问题。】
  5. 大开眼界的防止手淫器具

  1. 对于性的现代化解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于性的科学(“性学”)的诞生。性成为了科学研究,特别是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达尔文主义对新生的社会科学学科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达尔文认为“性选择”是进化的关键,这一观点成为现代性科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 性存在(对性能量的拥有状态,或对性进行感受的能力)这一新概念,将性严格限定在自然和生物范畴,认为它既是一个科学研究领域,也是一种主观经验。性学将性纳入身体和精神疾病与退化的医学分类范畴,取代了以往宗教不加区分地将性归入罪恶的做法


总结:性一开始被认为是原罪,是道德和宗教问题,直到最后发展为自然和生物范畴,这一路走来既得益于工业化发展,也得益于启蒙运动于宗教的斗争,让人们从科学角度正确认识性,真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啊!

性存在与性别差异

  1. 性存在这一生物模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将性别差异纳入了生物学范畴

    从传统的认为女性的身体比男性低级,到18世纪开始认为女性身体的生物属性从本质上与男性不同,而不是男性身体的低级形式。但性别高下的观念仍在延续。

  2. 19世纪中的主流观念是:“绝大多数的女人不太会因为任何形式的性欲而感到困扰”,女性“过多的”性需求则被看成是不正常的。这样的观念导致在整个19世纪,被诊断为“女性歇斯底里症”的人数大幅增长。【这也是我开始怀疑弗洛伊德的原因,在弗洛伊德的描述里,几乎大部分找到他的女病人都是歇斯底里,是因为性得不到满足产生的精神错乱。很有可能,这根本不是歇斯底里。居然当时的医生还提倡“实施阴蒂切除术”,愚昧是恐怖的。】

异性恋与“性变态”

  1. 除了以生物的方式理解性别差异,性存在生物模型的另一个中心特征,是认定“自然”的性行为只包括对异性的性行为和性欲望。因此,人们将异性恋默认为标准范式,而其他行为,特别是同性恋,则被看成是对标准范式的一种偏离

  2. 19世纪对鸡奸者的重新定义(认为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人格),才意味着同性恋概念的诞生。“异性恋”的概念,是随着柯本尼倡导同性恋权利而诞生的,但后来这一概念的意义又转为标榜异性恋的生物自然性和道德高尚性了,因而是“性史上绝大的讽刺之一”。

  3. 性倒错”这一概念在19世纪尤为盛行。这一概念描述的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广泛认知:对同性产生性欲的人,是受到了某种性别倒错问题的困扰,他们是男人身体里的女人,或女人身体里的男人(虽然性倒错这一概念也涵盖了很多偏离常规的性别行为,比如男人着女装),甚至是第三种性别的人。

  4. 在性存在的生物模型下,同性恋者不再被视作罪人或罪犯,而是被视作不正常的人,需要进行治疗

    心理治疗,化学手段,阉割,注射阿普吗啡、电击


性革命

  1. 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1915年)一书中曾明确指出,个体通过将力比多(性能量)转移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来获得“正常”的成人身份。在弗洛伊德看来,正是因为本性受到了压制,文化才会发展;而赖希则认为,文化和本性,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呈对立关系,却应该取得妥协,达到和谐状态。赖希提出通过完全改变弗洛伊德关于性存在的学说来“修正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无意识学说”,并提出了他自己的“植物疗法”以及后来的“性经济”。【这本《文明及其缺憾》一书我曾经看过,以前不懂事,觉得弗洛伊德他妈牛逼了,他的精神分析我都认同,并深信不疑,还经常对自己进行分析,哎,还是书看的少了】
  2. 读到下面赖希的所作所为,这明显看起来就是一个卖保健品、卖壮阳药、卖大力丸的大师嘛!看来文化研究学者也有一批脑子不好的,看来这个行当,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不仅没文化容易信,有文化也他妈容易信啊。

    赖希早期关于性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性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到了后期,他将其修正为“奥根能量学”,即对于“生命能量”的研究。赖希于1939年移居美国后,在缅因州的郊区设立了一个叫作“奥根能”的研究机构。一直以来他都坚称“生殖器的性功能”是生命能量的中心源泉,此时他又宣布通过观察发现了所有生命的源泉:宇宙的奥根能。


对性存在的生物模型的挑战

  1. 19世纪的性学家注意到了所谓“自然”的性本能,实际上是千差万别的。正常这一范畴反映的是社会的定义而不是自然的本能。而正常和非正常的性行为之间很可能有一片连续的中间地带,而不是简单地被一分为二。【这本书读到这句话算是一本书没白读了:“正常这一范畴反映的是社会的定义而不是自然的本能”,谁来认定正常,大部分人同意就是正常吗?】
  2. 最著名的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金赛对1.2万名美国人的性行为所作的研究,以及海蒂对美国1.5万名男女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经验的调查所作的系列报告。这些针对性态度和性行为的自然主义的量化调查的结果又一次显示:“正常”和“变态”的性存在之间的区分,不像人们曾经认为的那样黑白分明。特别是金赛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制造了尽人皆知的丑闻,因为研究披露了37%的男性受访者曾经与其他男性有过性关系并达到高潮,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异性恋者——这样的结果在当代对性行为的调查中再平常不过。这意味着已经不能再将同性之间的性行为视为少数病态人群的变态行为。【我读到这段的时候,也是震惊的,比例有这么高?这本性学报告,一定要找出来看看】

  3. 弗洛伊德发展了一套无意识冲动/力比多理论,认为性欲不可以被控制和克服,而是一直存在于男人和女人身上。在这一理论框架内,他将女性歇斯底里症描述为一种女性性欲本能受到不健康的压制后产生的症状。他所撰写的《性欲三论》(1905年)一文很有影响力,文中认为性不是一种预先拥有的、已经形成的自然本能(主体可以随后从中偏离),而是一种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冲动。弗洛伊德提出,使儿童的模糊性欲为社会所接受,是其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中的核心步骤。
  4. 对性的生物模型的最后一个或许也是最大的挑战,来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社会和人文学科领域中出现的反本质主义理论视角。要将性存在作为一项需结合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经验来理解,而这一经验是由社会权力关系所决定的。这一性存在的社会模型出现之后,性身份就不再仅仅是自然本能的表达,而是社会和政治的产物

  5. 西方对性的文化理解是由三种模型决定的:道德/宗教模型、生物模型和社会模型。虽然这三种模型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有先后之分,但我们仍然要强调的重要一点是,这三种模型仍然在当今的社会中并存。对性的道德、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理解,在社会、政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性意义的阐释中,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三种模型对于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性行为和性身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个体变化和政治变革的可能性也有着重要影响。【读到这里,感觉头大】


第三章 贞女抑或荡妇?女权主义的性存在批评

双重道德标准

  1. 甩锅大法

    随着各国的人相继染上梅毒,大家都想把这种新的、可怕的疾病归咎于自己的邻国。意大利人将它称作西班牙病。法国人于1495年最先染上此病,他们将其称为意大利病或那不勒斯病……1497年,梅毒传入英国,英国人把它叫作法国病……1505年,梅毒传入中国,一年后传到日本,在那里,它被叫作“中国病”或“葡萄牙病”。

  2. 嫖娼是否应该列为非法?

    这个问题,我以前的思考角度是嫖娼是一种你情我愿的以货币为基础的交易行为,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对任何人带来伤害,反而是一种各取所需的双赢。但是在这本书的以下段落,提供了另外的一个角度:

    19世纪的欧洲民间流行一种迷信说法,认为与童贞的处女性交可以治愈性病。儿童卖淫的现象在欧洲和其他地方更加普遍,当然,女童的处女身份常常是伪造的,目的是为了将她反复卖出更高的价格。记者W.T.斯特德1885年曾在《帕摩街晚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报道,以极其形象的方式描述了伦敦妓院中被囚禁和售卖的女童的生活,该报道成为当时一条国际性的丑闻。这一系列的文章题为《摩登巴比伦的女童祭》,揭露了一个地下性交易的世界,中上层阶级的绅士们在“饱受色欲与兽行折磨的受害者的哭声中”寻欢作乐。这一系列的报道促使英国在1885年出台了刑法修正案令,将嫖娼列为非法行为,并将女孩的性行为最低合法年龄从13岁提高到16岁。

    所以问题其实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如果嫖娼合法,那么势必会产生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弱势女性的性剥削,即便是在嫖娼合法化的基础上做层层限制:比如限制女性性行为的合法年龄,加重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的量刑也无法阻止。但是嫖娼非法了,这个能阻止吗?好像也不能,所以这个问题,我依然存疑,继续观察更多证据,或者说这最后其实就是自我的一个“选择”问题。

自由恋爱

  1. 维多利亚时代的医生威廉·阿克顿不禁对此颇有牢骚,他于1871年写道:在过去的几年中,因为对妇女权益的过分重视……数不清的丈夫们前来向我诉苦:在他们要求妻子履行义务的时候,妻子却摆出烈女的姿态。这种不屈服的态度已经让人无法忍受。

  2. 亚历山德拉·柯伦泰是苏联早期最著名的女性共产主义革命家,她于1919年创立了妇女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妇女部),她曾提出家庭和国家一样,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制度,最终会随着“地球上的天堂”——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消亡。她于1920年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家庭对于其成员和整个国家来说,都正在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在1920年所写的《共产主义与家庭》一文中,她有如下阐述:和过去的婚姻奴役关系不同,共产主义社会给男性和女性提供了一种自由的结合,一种由同志精神激发的,因而牢不可破的结合。【我们是同志了!哈哈,这奇葩结论】

性解放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战后大批妇女开始就业,传统的两性关系得到了根本改变,第二次妇女运动的浪潮则产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中。随着妇女开始从事有薪工作和获得政府福利形式的经济帮助,妇女取得了更大程度上的经济独立。在这一背景下,在更广大范围内出现了摒弃传统的潮流,从根本上改变了婚姻、家庭和性别的固有制度。【思想的解放,其实很多时候是经济的解放。】
  2. 性交与繁殖后代这两者的分离,导致了女性性存在外部环境的根本改变,也给男性性存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避孕手段的普及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性解放潮流?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但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3. 性革命一点也不像自由恋爱派女权主义者曾经想象的那样,是“平等伴侣间充满满足感的爱与性”。性革命中的文化变革主要是由男性引导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同时也宣扬了一种新的色欲范式,女权主义者认为这种新的范式更有利于男性。一些著作,如1990年出版的希拉·杰弗里斯的《反高潮:女权主义的性革命观》中便提出:回顾这场性革命,与其说它给女性带来了更多的性自由,倒不如说是满足了男性对于女性身体开放性的幻想。这些著作的作者认为,性革命的话语方式让男性对女性性存在的控制合法化了,并且让女性无法对男性的性进犯“说不”。正如女权主义作家比阿特丽克斯·坎贝尔在1980年曾写下的那样:……性解放的时代给女性带来了一些好处,它拓宽了政治、性和空间,让女性也可以有性自由。但由于男性和女性性放纵的后果不一样,性解放仍然无法保护女性免受这种不一样的后果所带来的伤害……性解放只是对年轻男子的性存在和乱交加以肯定。(……)对性存在的肯定只是宣扬了男性气质的性存在。【很多看起来很合理的噱头,实施起来完全变了样,而且也是在这次性解放之后,艾滋病开始泛滥,人们对性又开始保守起来。没有后果的药最好不要去尝,它的后果只是在暗处,相对于放纵,自律的人生更值得过。对于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一个苦苦追求的过程,轻而易得也轻而易失。】

性高潮的政治

  1. 新的女性运动便采纳了“个人的即是政治的”这一口号,要让女性进一步了解女性个体经验背后的制度基础,“私生活”被赋予了政治意义。
  2. 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在20世纪60年代曾对超过1万名男性和女性做过关于性高潮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女性几乎具有用之不竭的性高潮能力,两位性学家重新提出了阴蒂在女性性快感中的重要性,而此前的不少性科学都强调阴道高潮更为“自然”(有些精神分析学派还声称阴道高潮体现了更高程度的性成熟)【很好奇对这1万名男性女性性高潮的观察是怎么观察的,然后我去维基百科上搜索了下发现高手还是高手啊!但是还是很好奇,即便有如下的研究方法,他是如何说服这一万名男女同意他这一研究的?】

    马斯特斯在1954年担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妇科医师时,开始研究性生理学。他雇用了弗吉尼亚·约翰逊(Virginia E. Johnson),担任他的研究助理,后来两人结婚。

    马斯特斯与约翰逊两个人组成了马斯特斯与约翰逊性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观察人类性行为。他们首创以装有内视镜的假阳具,进入女性阴道,以摄影机观察女性性高潮时的生理状况

  3. 寇伊德驳斥说,声称自己具有阴道高潮的女性,要么是在假装,要么是“不明所以”。因此,精神分析学派和性科学对于阴道高潮的一贯强调代表了男性对女性性存在的压迫,并成为了性的政治化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个人还是同意寇伊德的观点,性冷不冷淡不是别人定义的,也不是通过性交定义的,而是自己在性活动中有没有快感,比如自己全程参与的自慰,如果有就不能说是性冷淡。】

    如果一个女人的丈夫性能力充足,而这个女性却不能通过性交达到高潮,而且在所有性活动中最喜欢被刺激阴蒂,那就可以判定她患有性冷淡,需要接受精神治疗。——性学家弗兰克·卡普利欧在1963年出版的《性能力充足的女人》

    这样的观点是以女性是否能取悦男性来定义她们的性能力的。它没有对我们自身的生物特性加以分析,而只是扔给我们一个有关自由女性及其所具有的阴道高潮的谜团——而这样的高潮实际根本不存在。——安妮·寇伊德的《阴道高潮之谜》

  4. 海蒂在报告中这样描述女性性存在:缺乏性快感是女性遭受压迫的另一标志。海蒂的报告基于对男性和女性的大规模性调查。这一调查的结果引起了热烈的争议。其中有一项针对女性的调查发现“这项研究中只有约30%的女性能够经常地从性交中获得高潮”,这一结果本身并不新鲜。过去的性科学一直坚持认为许多女性似乎对性交缺乏热情,金赛、马斯特斯、约翰逊和其他一些人在此之前也做过调查,均已发现大多数女性不能单凭性交获得高潮
  5. 海蒂的调查结果质疑了主流性学对性存在的观点:性存在等同于男女之间的性交。【即海蒂否定性存在等同于男女之间的性交】,海蒂指出,大多数女性都完全拥有体验性高潮的能力只不过这种高潮不是通过性交实现的。她声称,她调查中的大多数女性的确都可以通过刺激自己的身体获取性快感。海蒂还写道:“82%的女性声称自己会手淫,在这些人中,有95%的女性称只要她们自己愿意,随时可以轻易地、频繁地获得高潮。”因此,女性并没有马斯特斯和约翰逊所定义的女性“性交高潮缺乏”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社会对于性标准范式的定义方式

    马斯特斯和约翰逊也曾重新认定了阴蒂高潮的价值,但他们仍将“正常”的性存在定位为从性交中获得高潮。【有机会一定要看看这夫妻两的著作,这两个人人才啊!】

    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率先创制了一些新的性治疗方案,旨在教会他们的研究对象通过“回归性的自然环境”来克服“功能障碍”,也就是训练他们通过性交来获得高潮。

    根据马斯特斯自己的估测,在《人类性缺乏》一书出版后的五年内,美国成立了3500家到5000家提供性问题治疗方案的诊所。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给这些诊所中的性治疗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他们为所谓“极度脆弱的、未婚的”男性提供替代的女性性伴侣,以治疗他们的男性“性缺乏”。但是,他们却没有为性缺乏的未婚女性提供替代的男性性伴侣,理由是这会与当时的“性价值观体系”水火不容。后来由于有一位身为人妻的女人自愿充当别人的替代的性伴侣,她丈夫由此愤怒地起诉了马斯特斯等人,他们之后就完全停止了使用替代的性伴侣的做法。

女权主义的性战争

  1. 色情出版物被认为再次彰显了男性对女性的暴力,无论是色情出版物的制作过程还是它导致的后果。【也许是这些女权运动带来革新,但是现在来看,一定是以前的色情出版物不够丰富,内容单调】安德里亚·德沃金认为性主宰的情节在色情出版物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这样的主宰也是男权社会中男性和女性性交方式的基本特征。

    男性通过性交展示他主宰的领域:她的性生活、她的内在都是他作为男性可以主宰的领域。他可以将她整个占领——做她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从而宣告了一种占为私有的权利(这种私有权是由他的性别给予的);或者,他还可以通过不带感情地与她性交来占有她,以此表达一种男性对女性的无须掩饰、不必礼貌的共同占有权。——安德里亚·德沃金

    只有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压迫体制下,压迫者才会真正地侵犯并统治被压迫者的身体内部。(……)阴茎的侵入就是一个富有重大象征意义的举动,象征着压迫者侵入被压迫者的身体。——利兹革命女权主义团体

    【有时候看到这些女权运动的理论实在是匪夷所思,阴茎的侵入怎么就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了?动物阴茎也侵入,无非是动物本能罢了,过分解读。】

  2. 女权主义反检查制度行动力量(FACT)等组织,,它们反对德沃金和麦金农等人领导的、主张立法禁止色情出版物的活动。【终于,女权内部也开始相互斗争了,我觉得FACT等组织提出的主张还是合理的,取缔性交易这种事,历史上从有性交易开始就从没有完全禁止过,和天斗,和地斗,和人的本能斗,最终都是失败。好的主张应该是聚焦性产业合法化、改善性工作者的工作条件。但是这似乎与我上文中提到的“嫖娼是否应该合法”产生了矛盾】

    性工作者的组织采用了“性工作”这一标签,并主张她们的政治诉求应当聚焦于使性产业合法化和改善性工作者的工作条件而不是从根本上取缔性交易。“赞成性行为”的女权主义还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美国催生了一系列的商机,尤其是服务于女性的性玩具和音像制品的售卖。这样的产品有“神奇振动棒”、“宝贝乐园”情趣玩具、“在那里”出版社的系列读物以及女同性恋杂志《我们的背上》。


嫖娼是否应该合法?

自己加了一个标题,突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自己的脑子不清,所以通过书写列出来理由来看看。

  1. 如果嫖娼合法,那么势必会产生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弱势女性的性剥削,即便是在嫖娼合法化的基础上做层层限制:比如限制女性性行为的合法年龄,加重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的量刑也无法阻止。

    在这个论述中还是有问题的,嫖娼合法并不必然产生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性剥削。你与幼女发生性关系,依然违法,你拐卖妇女儿童从事卖淫活动,即便卖淫活动合法化了,但是拐卖妇女儿童也是违法的。

  2. 嫖娼不合法,对弱势群体或者说对弱势女性的性剥削就不存在了吗?

    好像也不能杜绝,是不是可以说嫖娼的合法或者非法与性剥削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

  3. 嫖娼合法的坏处最大的大概有全民道德上的风险,相对于它的好处来说损失大于收益,对小政府来说应该利大于弊,而对大政府来说是弊远远大于利。最后这完全成为了一种政治选择。【这里的论述还是不清晰,对于我这种脑子也暂时只能考虑到这么个程度了。】
  1. 对于很多男性来说,他们正是在性生活中体验到了男女关系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依赖性和遵从性。这与他们在公开生活中体现出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常常有天壤之别。——西格尔

  2. 矛盾的是,正是在性政治的背景下,激进女权主义者对国家的作为提出了最为频繁也是最为成功的质疑,尽管其质疑的方式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女权主义者呼吁在强奸、性骚扰、色情出版物等领域进行立法,将这些问题从私生活的领域推入到公共领域,但她们同时又反对国家干预堕胎等行为,认为女性对此拥有“私人”决定权。

第四章 卧室里的国家

艾滋病危机[包括其它目录]

  1.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开始逐渐远离以性存在作为取乐方式的倾向。人们之前就曾将性和危险联系在一起,现在人们再次开始忧虑性传播疾病,以及妓女和族裔、人种上的“他者”带来的性危险。这也再次使宗教模型在性政治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2. 艾滋病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虽然给同性恋者带来了生存威胁,但正是这样的生存威胁,让同性恋者之间形成了团体,联系更加紧密。——威克斯

  3. 最初的政府宣传主要集中于向公民提供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信息,这样实际上是将公民默认为理性的个体,认为他们只要意识到有危险,就会摒弃冒险的行为。然而,持续增多的新发病例很快就表明,提供信息虽然至关重要,却还远远不够。的确,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性生活不是他们最善于运用理性的领域

  4. 20世纪上半叶的优生学思想清晰地包含了三个中心元素:对于繁衍后代进行选择的方法,对人口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下滑的担忧,以及精神疾病、身体疾病和道德变态行为具有遗传性的观点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现代医疗政策和社会政策,为将优生学一词转变为一项社会工程提供了制度条件。现在的人们倾向于把优生学和纳粹德国联系起来。当时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规划实验,包括对“退化”人群实施强制绝育和“安乐死”等。1933年出台的《预防后代遗传疾病法》要求医生将病人的遗传疾病记录在案。纳粹党在统治期间设立了超过200个“遗传健康法庭”,施行了超过40万例绝育手术。

    优生学为以科学的方式清除各种社会顽疾和混乱行为带来了希望,其方式是制定各种能够严密调控民众中性存在的繁衍功能的政策。其他一些优生学政策还包括教育项目、强制收押精神病人的制度、将儿童从父母身边转移的制度、禁止某些人结婚的规定,还有一些针对流浪人群、“吉卜赛人”和更多的社会偏常群体(如未婚妈妈、“性变态者”和身体或精神残障人士)的规定。

    这个案例看着恐怖啊,无论一套理论或理想最初看起来多美好,它的代价总潜藏在深处。有时候我们很快发现了,有时候需要过很久,比如“计划生育”,一定要警惕那些打着“为全人类”的疯子,说不定在某一方面你就是下一个被牺牲者。

  6. 1912年,瑞士开始禁止“精神残疾者”和“无法律责任能力者”结婚。由此,瑞士成为第一个基于优生学原因、为禁止“精神疾病”延续而推行限制性婚姻法令的欧洲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1907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颁布了第一个基于优生学的绝育法令,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州都出台了类似的法令,特别针对那些被监禁的人群,如罪犯或被标记为“精神不正常”的人。

    1927年,美国最高法院有一项声名狼藉的“巴克诉贝尔案”的判决,允许弗吉尼亚州对一位被诊断为“智力低下”的年轻单身母亲施行强制绝育。这位单身母亲因遭受乱伦强奸而怀孕,为了掩盖这一事实她还曾被监禁。最高法院对这项判决给出的理由是:与其让劣等后代因为犯罪而被处死,或者因为智力低下而饿死,社会可以阻止那些明显不够格的人繁育后代,这对整个世界都有好处……连续三代白痴的情况让人忍无可忍。

  7. 在福雷尔观点的影响下,1928年,瑞士的沃州在欧洲率先实行了优生绝育法。接下来,这样的法律于1929年在丹麦开始实行,1933年在德国实行,1934年在瑞士和挪威实行,1935年在芬兰实行。在瑞士,被认为对瑞士民族构成遗传“威胁”的各种社会人群包括罪犯、妓女、酗酒者、“不道德”公民(特别是未婚母亲)、精神不正常者、残疾人、血友病患者、吸毒者、犹太人、“吉卜赛人”和流浪者,这引起了大范围的恐慌。

    需要说明的是,诸如淫乱、酗酒、癫狂、放荡和挥霍狂(一种花钱无节制的倾向)之间的区别常常很模糊。如“精神不正常者”就是一个特别宽泛的概念,可以包括流浪者、“道德败坏”的人、罪犯和未婚母亲(她们被认为具有道德缺陷,因为她们明显有婚姻之外的性行为)。

    在优生学的语境下,医学诊断和道德观念之间的界限至少是模糊不清的,而“道德水平低下”这样的概念则将两者完全混为一谈。福雷尔等优生学家不断地呼吁要由国家对以上的“退化”人群施行“人工绝育”,合理地制止他们繁衍。福雷尔认为这项任务迫在眉睫,因为他认为性感化的“他者”和性“变态”者——包括女性这个整体——都是“更具性诱惑”的,因此对国民繁衍构成了特别的威胁。【还有国内的流氓罪,那些特别宽泛的概念,一旦上位,就会成为一张网,可以随便装你。这也是我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将概念精细、缩小、准确,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好用的脑子,否则装上一大堆大道理,其实也只是个半坛子醋】

  8. 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黎世,妓女被捕后,可以合法地被送去接受精神治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认为“低能”在女性身上比在男性身上更容易遗传,还认为妓女更加容易染上疾病,因此她们有时会被强迫绝育。

  9. 恶名远播的瑞士“乡间的儿童”项目,是政府批准的意在根除流浪现象的项目,由联邦儿童机构“为了孩子”设立,从1926年开始一直运行至1973年。用该组织的创立者阿尔弗雷德·西格弗莱德的话来说,其明确目标就是防止耶尼士人(瑞士境内主要的“吉卜赛人”)“无节制地生育,给世界带来新一代退化和不正常的儿童”,因此该组织寻求根除耶尼士文明的有效方法。为了追求其优生目标,“为了孩子”组织将超过600名耶尼士儿童从他们的父母身边转移,放到孤儿院、寄养家庭和精神病院里成长——后来的瑞士总统露特·德莱富斯在1988年将这一行动形容为“瑞士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

  10. 现代福利政策和更加有利的政治环境的出现,为实现优生学的梦想提供了制度框架。强制绝育、禁止结婚之类的优生手段,开始与优生教育、性教育和婚姻咨询等手段结合起来。大范围内关于优生学的社会和政治实验,明确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性存在的繁衍功能的关注。【看到这些案例,国家对公民的生殖管理还真不是贵国特色,各个国家都有】

第五章 性的未来

  1. 《关于性你想知道但羞于启齿的一切》书中回答了“女同性恋者彼此间做些什么”

    和男同性恋者一样,女同性恋者遇到的障碍,在于她们只具备生物拼图上一半的拼块。正如一个阴茎加上另一个阴茎等于零一样,一个阴道与另一个阴道的和也是零。【我擦,这个说法真是……】

  2. 柴棍:对男同性恋的蔑称(这词太形象了)
  3. 以正常这块大陆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各种反常的小岛,这种情形已不复存在。相反,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岛屿交错在一起……新的分类和性爱取向的少数群体不断出现。旧的群体也经历了分化的过程,因不同的口味、不同的能力和需要,各种性身份不断增多。

  4. 20世纪70年代起包括荷兰、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出现了众多的恋童癖权益群体,这可能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现象。恋童癖激进主义在荷兰尤其有影响,该国成立了声势浩大的“荷兰性改革组织”(NVSH),在该组织的支持下,1972年《与儿童的性关系》一书出版,书中概括了国际上对于“跨代际性关系”的研究,在西欧的恋童癖政治激进主义活动中被广为运用。

    1979年,一项针对荷兰议会发起的请愿活动,要求将儿童和成人之间双方自愿的性行为合法化,这一行动得到了“荷兰性改革组织”、女权主义团体和世界上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同性恋权益群体“文化与休闲中心”(COC)的支持。大约同一时期(1979年—1981年),新教性教育基金会(PSVG)向荷兰的小学发放了数万册名为《恋童癖》的宣传手册。【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人种的多样性,居然还有这样的组织,匪夷所思。】

  5. 特别是在1977年,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让—保罗·萨特、西蒙娜·德·波伏娃、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罗兰·巴特和法国最有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共同签署了一项请愿书,要求将所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双方自愿的性关系合法化。【我擦,萨特和福柯还干过这事?】
  6. 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群体

  7. 20世纪70年代初,荷兰的女同性恋极端组织曾幻想在一个“女儿岛”建立一个独立的女同性恋社区。无独有偶,澳大利亚的激进分子也有类似的乌托邦设想,他们于2004年宣布加图小岛成为新的微型国家——珊瑚海男女同性恋者王国,并在2006年发行了自己的首张邮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纷纷开辟女人专属的空间或女人专有的节日,冠以“她的土地”、“女人的领土”、“女人的节日”等名称。

  8. 20世纪80年代起,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主义在整个西方世界的兴起,使得对于性变态的传统道德谴责再次兴起。在政界,基督教右派激进主义基本上是同性恋权益运动最激烈的反对者,这样的情形以美国尤甚。作为一项社会运动,基督教右派主要依据福音派新教团体的主张,即性放纵的上升趋势带来了“道德沦丧”的局面,而女权主义和同性恋运动又给以父权制和异性恋为基础的家庭制造了威胁,为抵抗这样的局面和威胁,就要守卫和恢复“传统价值观”。
  9. 比如基因科学家赫尔曼·穆勒曾在美国建立了一个“精子银行”,它一直运行到1999年,打算通过提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精子以改进美国的基因“质量”。但这一计划遭遇了惨败,因为获奖者不愿意参与捐献,即使有少数(老年)科学家愿意捐献,其精子质量也很低。?

  10.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美国,每年约有10万至15万低收入妇女接受了联邦政府买单的绝育手术,她们这么做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政府威胁要收回发给她们的福利补贴。美国禁止滥用绝育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诉讼,联邦法官在1974年的一项裁决中宣布这类行为非法,但一般认为,这一裁决并未刹住强制绝育的势头。

    到20世纪80年代初,据估计约有24%的非裔美国妇女、35%的波多黎各裔妇女,以及42%的美国印第安妇女(相比之下,只有15%的白人妇女)接受了绝育术,这些手术很多都是在当事人不同意或不完全了解后果的情况下进行的。

  11. “纯粹”关系的流行是一种正面的现象。他口中的“纯粹”关系,指的是这样一种关系: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使其对男性的经济依赖减少,因此一些退出性的选择开始变得可行,如要求离婚。虽然纯粹关系与传统婚姻相比更为脆弱,但传统婚姻是靠背后更广大的社会制度支撑的,相比较而言,纯粹关系蕴含着对亲密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对私人生活和公共领域中的民主化均有裨益。

个人总结:

和我最初的预计一样,这本书从目录来看是围绕“性存在”这一概念,梳理性文化、性高潮、性道德、性革命、性与权力等等宽大主题的梗概,读到后面的时候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仅仅是读完而已。应该来说《海蒂性学报告:女人篇》和《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或者说《金赛性学报告》一类的书是与我最初阅读的初衷相近的。

好在在机械读的过程中看到了围绕“性”这一主题,各个国家做出了哪些在今天看来极为荒唐的事以及深刻了解了人类的复杂性(比如1979年,一项针对荷兰议会发起的请愿活动,要求将儿童和成人之间双方自愿的性行为合法化,甚至连萨特和福柯这两大哲还都请愿要求将所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双方自愿的性关系合法化,比如优生学那些在宽泛概念下(淫乱、酗酒、癫狂、放荡和挥霍狂在“精神不正常”概念下)牺牲的群体),有些我自己有了新的认知,有些又超出了我朴素的底限。

广告

牛津通识读本购买链接

牛津通识读本《记忆》

友情提醒

1.笔记太长,阅读需谨慎
2.文末有广告

概述

我对人的记忆还是比较好奇的,我能记得最初的记忆是在一个黑暗房子里,门的角落有床。那应该是父亲当年开家具厂时的场景,但我不确定是否还有更早。另一个比较早的记忆是和我哥走在乡间路上,和另一个伙伴去他亲戚家,然后是围墙外有石榴花开,我迷路了,然后不知如何又回到了家。

这几年也明显感觉记忆力开始下降,比如早晨的一把刀,我明明记得随身携带,可是找不到了,转了一圈,在桌角边发现,从放下刀到寻找之间所发生的时间应该不足五分钟。可是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我小时候的记忆力是很好的,我从三年级开始就从没有为写作文发愁过,原因只是当年母亲买过一本作文选。在匮乏的少年时代,这本书翻了几遍,然后在之后的考试中,几乎大部分作文都是默写而成。

也看过很多关于天才的电影,无一例外,电影中的角色都有超强记忆力,甚至有照片复制般的记忆力。在背单词时,也曾看过关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但从来没有践行过。天赋不天赋的我不知道,但一个拥有良好记忆力的人,应该不是一个笨人。

带着关于记忆力的好奇心,我打开了这本牛津通识读本《记忆》,想了解下,在关于记忆力这方面,科学上是如何做研究的,又有哪些可证伪的结论。

内容及脚注

第一章:你就是你的记忆

  1. 除了薄薄的一层‘此刻’,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记忆。
  2. 我们倾向于记住对自己而言最显著、最有用的信息。比如,我们能更好地记住硬币的大小、尺寸及颜色,却容易忽略硬币上面头像的方向和文字的内容,因为货币的大小、尺寸及颜色是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特征,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的支付和交易活动,而这正是货币诞生的直接目的。同样地,当我们去记认不同的人的时候,通常都会记住他们的面孔以及其他变化不大又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而不大会记住那些时常变化的特征(比如个人着装)。

    在这里,作者让我们试图回忆你非常熟悉的硬币,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们自认为很熟悉,其实对硬币的很多细节知之甚少,或者说我们只记住了硬币对自己而言最显著的信息

  3. 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例如,对昨天在公园里会见一位朋友的记忆就是情景记忆。
  4. 语义记忆又称字义记忆,是一种记忆的型态。它是一种对于一般知识的事实与概念的了解,透过语言、文字、数字、算法等抽象性的了解来形成记忆。语意记忆通常是经由情节记忆发展而来,是一种客观性的知识,与个人经验无关。

  5. 如果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事件发生(在我们成为现代人类的进化历程中,这类事件往往与“威胁”或“奖励”有关),我们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模式便会开始运作,因此我们会比较容易记住这些事件。例如,多数人都曾忘记自己把车停在了大型停车场里的什么位置。但如果我们在停车场里发生了事故,撞坏了自己的车或邻位的车,我们便会产生本能的应激反应,从而把这类事件(以及我们当时的车位)记得尤其清楚。

  6. 应激反应:是一种反应模式,指动物机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后,在没有发生特异的病理性损害前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为压力。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机体的交感神经会兴奋,并导致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促等各种功能及代谢的异常。这些反应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按照记忆的这种德性,平淡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似乎能理解哪些极限运动的爱好者们,这可能是大脑的一种奖励机制,这种奖励机制甚至超越了生死(这个在一般人看来至高的机制)。

    刺激事件打破平衡和负荷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负荷能力,可能是大心脏的途径。跑步初期,腰酸背痛腿抽筋,一段时间后,身体的肌肉就熟悉适应了这种额外负荷,然后越来越强。

  7. 记忆是一个选择性、解释性的过程。换言之,记忆不仅仅是被动地储存信息。在学习和存储新的信息之后,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选择、解释,并将不同的信息相互整合,从而更好地运用我们学会和记住的信息。
  8. 我们有五种感官,有抽象得无可救药的智力,有片面选择的记忆,还有一系列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假设,多到让人只能察验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根本无法全盘觉察。这样的配置,能观照出多少事实的全貌呢?

  9. 许多当代学者认为,记忆机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这是一个动态的活动,或者说是一个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实体或事物。


艾宾浩斯的研究

方法

艾宾浩斯自学了169个音节组,每组都包含13个无意义的音节。每个音节包括“毫无意义的”三个字母,以辅音—元音—辅音的方式组成(例如:PEL)。经过21分钟到31天不等的时间间隔之后,艾宾浩斯再次对这些音节组进行记忆。他对这段时间内的遗忘率尤其感兴趣,并使用“节省量”(再次学习时所节省的时间与初次学习时间的比值)来衡量遗忘的程度。

结论

  • 遗忘速度大致呈现负指数规律变化,即在学习完材料后的最初阶段,遗忘进展得很快,之后,遗忘的速度会慢下来。所以,遗忘速度是呈负指数规律的,而不是线性的。
  • 对于那些“丢失了的”信息,例如那些被遗忘了的法语词汇,你能比初学者更快地再次掌握它们(这就是艾宾浩斯提出的“节省”的概念)。

    这一发现意味着,这些“丢失了的”信息一定还在大脑中留存着痕迹。这也证实了无意识认知的重要性:显然我们已经无法有意识地记住这些“丢失了的”法语词汇,但研究表明,我们在潜意识里仍然留有相关的记忆。

    对于这种结论,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个人体验的。这也是很多人说的博闻的重要性。博观而约取,很多知识你看过了,忘记了,那看还有什么用?不是这样的,它依然还存在于潜意识里,我写作的时候也是如此,有时候莫名想到一个词汇,如果仔细追溯,是能找到源头的。

正反观点

  • 艾宾浩斯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对许多可能扭曲实验结果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控制。
  • 艾宾浩斯的方法过于简单,将精妙的记忆过程简化成了人造的、数学的构成,这种方法的风险在于,哪些真正令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本质方面有可能被剔除了。
  • 个人观点:这也许就是模型在多大程度上对所研究问题的适应性,过分简单或者过分复杂的模型可能都会偏离事物的本质。

巴特利特的研究

对艾宾浩斯的质疑

利用无意义音节进行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记忆是如何运作的。生活中,有多少人会花时间去记忆无意义的音节?

巴特利特的方法

着重使用本身具有意义的材料(更准确地说,是我们试图赋予意义的材料),而他选择的受试者将在相对自然的条件下对这些材料进行学习和记忆。的确,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为周围发生的事情赋予意义,这似乎是“人类本性”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巴特利特的一些最有影响的研究中,受试者曾被要求阅读一些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叫作“鬼的战争”),然后再将故事回忆出来。

结论

  • 人们回忆出的故事往往比实际的故事要短
  • 故事变得更为连贯了,换句话说,人们在试图理解不熟悉的材料时,会将这些材料与脑海里业已存在的想法、知识和文化上的预设联系起来【这个结论倒让我想起了《禅者的初心》也就是现在烂大街的词“初心”】
  • 人们在追忆时对故事所做出的修改,往往跟他们第一次听到该故事时的反应和感受有关。

总结论

  1. 巴特利特认为,对于要记住的事件,人们的情感色彩和关注程度存在不同,这多少会影响实际被记住的内容。用巴特利特的话说,记忆会保留“一些鲜明的细节”,而我们记住的其他内容只不过是在原有事件的影响下,我们自己精心加工后的产物。巴特利特将记忆的这一关键特征称为“重建”,而非“再现”。换言之,我们对过往事件和故事的记忆不是一种复制而是基于既有的预设、期望以及我们的“心理定势”而进行的重建。
  2. 巴特利特和艾宾浩斯在记忆研究中采取的方法存在重要的区别。巴特利特观点的核心在于,人们会为自己观察到的事件赋予意义,而这会影响他们对这些事件的记忆。对于采用相对抽象、无意义的记忆材料来进行的实验室研究而言,这一点或许并不重要,艾宾浩斯所做的无意义音节实验便是如此。但是巴特利特认为,在现实世界更自然的场景中,这种对于意义的追求是记忆运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构建记忆

  1. 记忆与DVD(数字多功能光盘)或录像带不同,并非对世界的客观真实的复制。将记忆视为世界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有助于理解。
  2. 当我们回忆时,电影中的某些部分会立即浮现在脑海里,而其他部分则可能会被我们重新构建出来。这种构建是基于我们记住的那部分,以及我们认为或相信一定发生了的其他部分—后者很有可能是通过我们对世界的推理和想象,结合我们所能记住的影片中的元素,进而推断出来的
  3. 有鉴于此,“追忆”这一行为曾被比作:一个知识丰富的古生物学家,试图将一组不完整的残骸拼凑成一只完整的恐龙。这个类比告诉我们,过去的事件令我们拥有了一组不完整的“残骸”(其中还偶尔夹杂着一些与过去事件完全不相关的“骨头”)。当我们尝试将这些残骸拼凑成原本的样子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后我们组建出来的记忆,可能包含一些来自过去的真实部分(即“真正的恐龙骨头”),但是,就整体而言,这仍然是当下对过去的一次不完美的重建。

观察与推理:现代的记忆研究

问题

只要我们经历的事件对我们此后的行为产生了影响,就能证明记忆的存在。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确定,之后的行为的确是被过去的事件所影响的呢?

难点

  • 记忆是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
  • 受试者在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不仅会受到对原始事件的记忆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的动机、兴趣、常识以及相关的推理过程

区分点

  • 哪些是观察到的(这往往会受到其他非记忆因素的影响)
  • 哪些是推断出来的

解决办法

  1. 在记忆研究中,通常会对比不同的受试者小组,每组涉及对记忆的不同操作,某一过往事件,或者某种对记忆的操作,都只在一个小组内出现,不涉及其他的组【控制单一的操作变量】
  2. 在选择所有组内的受试者时,需要确保他们在所有可能相关的维度上都是一致的,至少要非常接近:例如,各组在年龄、教育程度和智商方面都不应有差异【控制受试者的相关维度,不过这个个人感觉还是很难,教育程度、智商等维度其实很难定性分析】

举例说明:“睡眠中的学习”

假设

你睡觉时给自己播放录有信息的磁带,希望或期待可以记住这些信息。你怎样才能知道听磁带是否有效呢?

方法

你可能会在一些人睡觉的时候给他们播放这些信息,然后把他们叫醒,观察他们的行为是否能反映之前播放的任何信息。在受试者睡着后,工作人员会大声朗读出成对的单词,每一对都由一个类别名称和一个该类别中的物品名称组成(例如:“金属:黄金”),每一对都会重复朗读几遍。十分钟后,再把受试者唤醒,要求他们根据所给出的类别,说出他们能想到的物品名称。这一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受试者能记住他睡着时工作人员朗读的单词,那么在他随后列举的金属中就很有可能包括“黄金”。

疑问

即使受试者睡着时工作人员没有朗读“黄金”一词,许多受试者在后来列举金属时还是会提到“黄金”

解决办法

研究者可以考察不同的实验组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表现差异

具体实施
  1. 第一种对比是在不同的实验组之间:工作人员朗读单词组时,一些受试者醒着,而另一些是睡着的。受试者是随机分配到“睡眠组”或“清醒组”的,因此,对朗读过的内容分别在这两组中出现的频次进行比较,就能说明人们究竟更容易受以下哪种情况的影响:1)清醒时听到朗读;2)睡眠中“听到”朗读。实验结果显示,那些醒着听到工作人员朗读的受试者提到所朗读内容的比例,比睡眠中“听到”朗读的受试者要高出两倍多。这项对比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它说明清醒时学习的效果要比睡着时学习的效果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实验并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对那些睡着的受试者而言,他们“听到”的朗读也能对他们后来的记忆表现发挥正面作用。
  2. 第二种是使用了两份不同的单词组列表,其中一份包括“金属:黄金”,而另一份包括“花卉:蝴蝶花”。面对所有睡着的受试者,工作人员会朗读其中某一份单词组列表。而受试者被叫醒之后,会被问到两份单词组列表中的内容。这样的流程可以让实验者比较,在受试者被叫醒后所列举的单词组中,睡着时“听到”过的词组出现的频率是否高于没听到过的词组。换句话说,研究者对同一个受试者也进行了多方位的观察和比较。
最终结论
  • 无论工作人员有没有对他们朗读过某些单词组,他们后来提到这些内容的频率并没有真正的区别

第二章:记忆的图景

  1. (a.)记忆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b.)我们如何定义记忆的各种功能组成
  2. 任何记忆系统,无论是人类的大脑、计算机的硬盘、录像机,还是办公室里一只简陋的文件柜,如果要正常运行,都需要能做到三件事:编码存储,以及有效地提取信息。如果这三道工序中有任何一道出现问题,记忆的运作就会失灵。

    1.编码(即接收或获得)信息,编码出现问题,通常与注意力不集中有关

    2.准确地存储或保留信息(如果是长时记忆的话,能保留很长时间),存储发生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遗忘

    3.提取或读取已存储的信息,信息是否可用,以及信息是否可及。【有时候我们想不起某个人的名字,但感觉这个名字就在嘴边。我们知道自己已经把信息存在某个地方了,我们可能还想得起其中的部分内容,所以从理论上说这个信息是“可用”的,但此时此刻,完整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虽然人们的记忆中存储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理论上一直存在,但通常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可以被随时提取、使用。

  3. 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成分所组成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拥有不同的功能组成
  4.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于60年代所提出的模型

  1. 感官记忆的特点
    • 感官记忆似乎是在意识层面以下发挥作用的。它从各种感官那里获得信息,保留很短的时间,而在这短短的时间中我们将会决定去注意其中的哪些信息
    • 感官记忆可以非常短暂地存储大量不断涌现的感官信息,而大脑只会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加以处理。
    • 储存视觉信息的感官记忆叫作图像记忆,储存声音信息的感官记忆叫作回声记忆
  2. 斯珀林的部分报告法(文中提到的斯珀林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不大理解,节选自维基百科)

    1960年,斯珀林首先成为使用部分报告范式来研究VSTM的二分模型的人。 在斯珀林于1960年的最初实验中,观察人员在短暂时间内(50毫秒)会看到一个由3×3或3×4个字母及数字组成的阵列,作为速示视觉刺激

    P Y F G

    V J S A

    D H B U

    受试者根据刺激消退后的线索去回忆,引导受试者回忆最初显示的某一行字母。记忆表现会在两种情况下作比较: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

    全部报告

    斯珀林最初的部分报告范式。
    全部报告条件要求参与者尽可能地回忆最初显示的元素所在的位置。参与者通常能够从十二个字符中回忆三到五个字符(大约35%)。这表明全部报告受到容量为4到5个项目的记忆系统限制

    部分报告

    部分报告条件要求参与者使用线索回忆,并从视觉显示中,识别出一部分的字符。在刺激消退之后,以不同时间间隔(约50ms)发出的音调作为线索。音调的频率(高、中、低)表示要报告显示器中的哪组字符。由于参与者不知道哪一行会被回忆,因此部分报告条件中的表现,可以被视为对观察者全部显示记忆的随机抽样。这种类型的抽样显示,在刺激消退之后,参与者可以在给定行中回忆大多数字母(12个字母中的9个),表明整个视觉显示中有75%可以被记忆所触接,使原本从全部报告试验得出的图像记忆假设容量获得大幅度增长

  3. 短时记忆的特点
    • 短时记忆能存储大约七项内容,比如拨打新的电话号码时我们用的就是短时记忆。因为容量有限,一旦短时记忆的空间被填满,旧的信息就会被新的信息所取代
    • 近因效应:受试者们回忆由10个、20个或30个单词组成的单词表。如果受试者们在刚刚看过单词后便立即开始回忆,他们对单词表末尾部分的记忆会比单词表中间部分的清晰许多,这一现象被称为近因效应

    • 言语短时记忆主要以声音或语音的形式来存储信息

      康拉德和赫尔就证明,在以视觉形式呈现给受试者之后,发音相似的字母序列(如P、D、B、V、C、T)比发音不相似的字母序列(如W、K、L、Y、R、Z)更难被准确地回忆出来。

  4. 长时记忆的特点
    • 持续地关注某些信息,在大脑里反复思考它或背诵它,就能将这些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
    • 短时记忆以语音形式存储信息,而学者们认为长时记忆主要是根据信息的意义来实现存储的
    • 自上而下人为添加的意义往往会导致记忆的扭曲和偏差
  5.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的记忆模型所遇到的挑战
    1. 信息是否必须首先进入短时记忆,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一些脑部受伤的患者的短时记忆能力表现出严重的损伤,也就是说,根据阿特金森和希夫林的模型,他们的短时记忆存储环节受到了严重破坏。然而,这些患者似乎在长时记忆方面并不存在障碍

    2. 练习复诵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仅可以将信息留存在短时记忆中,也使它更有可能转化为长时记忆

      在一些研究中,受试者用更长的时间来背诵单词表末尾的单词,但他们对这些内容的长时记忆并未体现出任何改善。在某些情况下,研究者们发现,在多种不同场合接触相同的信息(按照合理的假设,这也就意味着更多次的重复练习)并不足以使人记住这些信息。就像我们在第一章中所说的,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硬币,但当他们回忆硬币上人物头像的细节时,他们的表现并不好。

    3. 语义编码(即基于语义的信息处理与语音相对)在合适的情况下也会在短时记忆中显现,这说明语音编码并非短时记忆中信息表述的唯一形式

工作记忆

  1. 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异同

    1. 短时记忆先前曾被或多或少地看作一种被动的过程,但现在我们知道了,人们在短时记忆中并不仅仅是寄存某些信息而已。如果我们在短时记忆中保存了一句话,我们通常能够倒背出这句话,或者背出句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工作记忆这一术语强调的便是短时记忆的这种活跃、主动的特征,因为留存在那里的信息还经过了思维的某种处理或运作。
    2. “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这两个术语还经常被作为“意识”的同义词来使用
  2. 广度(span)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指代一个人能够在短时记忆里存储信息的容量。
    • 20世纪50年代,乔治·米勒曾将短时记忆的典型容量定义为7±2个单元,这是对健康的年轻人而言的
    • 还有些专家认为,短时记忆的广度与语音速度有关,一个人能够越快地一口气说出单词、字母或数字来,他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就越大。
  3. 1974年,巴德利和格雷厄姆·希契提出了工作记忆的模型,将短时记忆细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空画板

  1. 巴德利的工作记忆模型
    1. 工作记忆模型中对这些组成部分加以形式化,由中央执行系统和两个附属子系统—语音回路视空画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以及后来增加的情景缓冲区构成
    2. 由中央执行系统控制注意力,并协调附属的子系统
    3. 语音回路包括了语音存储和发音控制过程,也使内部言语能够进行
    4. 视空画板负责建立和处理心理图像
    5. 情景缓冲区(图中未标注)用于整合处理工作记忆中的材料
  2. 语音回路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对成人理解复杂的语言材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应该是内语功能】
  3. 一个人的记忆广度(即他在听完后能够正确复述的单词个数)是由他说出这些单词所需要的时间来体现的,所以语音回路的时间(而不是记忆项目)容量是有限的

    • 在短时记忆测试中,“cold(感冒)、cat(猫)、France(法国)、Kansas(堪萨斯州)、iron(铁)”这样的短单词列表,要比“emphysema(肺气肿)、rhinoceros(犀牛)、Mozambique(莫桑比克)、Connecticut(康涅狄格州)、magnesium(镁)”这样的长单词列表容易记忆得多,尽管这两个列表拥有同样的单词数量,并选自相同的语义范畴(分别为:疾病、动物、国家名、美国州名和金属名)—这就是词长效应
    • 不同的语言中从1数到10需要用的时间不同: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其数字记忆的广度与他们用各自语言的发音读出数字的速度紧密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听英语的数字比较难,可能就是读出英语数字的速度比汉语慢的多,而人的语音回路的时间容量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记住英语的数字】
  4. 视空画板提供的是暂时存储和处理图像的媒介,就短时记忆的容量而言,并行的视觉、空间记忆任务会相互干扰,由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出视空画板的存在【这里的并行视觉,空间记忆任务意思大概是同时进行看不同东西的操作,类似于周伯通的左右手互博】
  5. 中央执行系统是协调工作记忆所需要的注意力和运转策略

    研究方法:巴德利和他的同事们就采用了这样的双项任务法:受试者所做的第一项任务旨在让他们的中央执行系统保持在忙碌状态,而研究者则对第二项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衡量,从而判断中央执行系统是否也参与了第二项任务。如果第二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由于与第一项任务同时进行而变差了,则可以推断出中央执行系统也参与了第二项任务。为了让受试者的中央执行系统保持在忙碌状态,研究者设计出多种任务,“生成随机字母序列”便是其中一种。受试者被要求编写出许多字母序列,但需要避免实际生活中具有意义的字母序列,例如“C—A—T”、“A—B—C”或者“S—U—V”。受试者在编写字母序列的同时不断留意着字母的选择,这使得中央执行系统保持忙碌状态

  6. 情景缓冲区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通常需要与当前的需求相结合,而这些需求是由工作记忆来实现的。

    巴德利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有能力想象一头大象玩冰球的样子。他提出,我们有能力超越长时记忆所提供给我们的关于大象和冰球的信息,进一步去想象这头大象是粉色的,想象大象握住球棒的样子,甚至想象它可能在球场上打什么位置。因此,情景缓冲区能让我们超越长时记忆中所存储的现有信息用新的方式将信息组合起来,从而用这些信息去创造新鲜的情境,并基于这些新情境采取未来的行动


语义、情景和程序记忆

  1. 情景记忆可被定义为你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如“你上周末做了什么”,语义记忆是对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如“法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你是在某一具体情景下第一次得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然后渐渐地,你又反复接触过几次这个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信息转化成了一条语义信息。】,程序记忆如记住骑自行车需要执行的一系列必要的身体操作步骤
  2. 外显记忆指的是在回忆的时刻能够清楚意识到自己所回想的信息、经历或情形是什么。外显记忆与情景记忆有许多可类比之处。内隐记忆是指先前的经历对后来的行为、感受或想法造成了影响,但我们并未有意识地回想起先前那些经历。比如,一天早晨你在上班路上经过了一家中餐厅,到了那一天的晚些时候你可能会想出去吃顿中餐,却没有意识到这一意向是受到了早晨经历的影响。

  3.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功能结构方面的根本不同便在于是否牵涉到对先前事件的有意识回想

  4. 再认有意识地回想起学习过的信息,无意识回忆这是对知觉辨认任务的测试,例如辨认出先前曾迅速闪现的词语

  5. 商业广告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内隐记忆来实现目的的。实验显示,相对于从未看到过的广告,人们会觉得之前看过的广告更吸引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曝光效应”。

  6. 概念驱动的记忆任务需要人们思考意义和概念,如果你仔细看过一组词语之后被要求记住它们,你会明确地回想这些词语本身。材料驱动的记忆任务要求人们专注于记忆材料本身。如果你的任务是要补全残词(例如e_e_h_n_),并且不能查看先前看过的词语,那么,先前的学习过程的影响可能更多地是内隐而非外显的。你填写单词的时候主要依靠的是字母的视觉排列,而较少(甚至完全没有)使用词语的意义,这便是由材料驱动的任务。

  7. 记得被定义为受试者拥有这样的现象体验:他们的确在先前的记忆测试中看到过那些特定单词。相反,某人也许只是知道某个词语在先前的词语表中,却没有具体回想起那个词。

    研究表明,语义处理(这一过程更强调词语的意思)会比语音处理(这一过程的重点在于词语的发音)引起更多的“记得”反应。但是,就“知道”反应而言,语义处理和语音处理所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多少差别。

  8. 记忆处理的层次:“表面”层次仅仅处理记忆材料的物理特性,“较深”的层次涉及记忆材料的语音特性,而再深一些的层次则涉及对材料的意义进行语义编码。就测试中的记忆表现而言,“深层次”的信息编码处理要优于“表面层次”的处理。更深入的语义处理则涉及基于词义的进一步发挥,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加工,也通常会带来更深刻的记忆(例如,对于狗,我们可能会想到不同种类的狗、它们的起源地、它们最初承担什么功能、特定品种的狗的特征等等)。

第三章:出其不意,使出绝招

  1. 编码特定性原则:我们能提取到什么内容,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最初被编码和分类时的语境,以及提取环境在多大程度上与这一语境相吻合

    我们中有许多人都曾在不寻常的环境下遇到朋友或熟人,却一下子没能认出他们,从而感到有些尴尬。如果我们习惯于看到工作场所或学校里的熟人穿着特定的衣服,那么当我们看见他们在婚礼上或者在高级餐厅里穿着很不一样的服装时,就有可能一下子认不出他们。

  2. 回忆(recall)信息指的是脑海中回想起该信息。通常会有一些提示线索触发或促成回忆,线索非常笼统,并没有提供很多信息,基于这类不明确的提示而进行的回忆一般称为自由回忆,提供了更多信息,试图获得某些具体资料。当提示的指向性更强时,相应的回忆过程便被称为线索回忆线索回忆对于受试者而言要比自由回忆更容易
  3. 再认(recognition):当信息再次呈现于眼前,我们能够辨认出过去事件或信息的能力被称为再认。再认是不同的提取类型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需要提取的记忆材料实际上已经部分地呈现出来,你作为回应者只需要做出判断即可。线索回忆通常比自由回忆更容易一些,而再认一般比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都要更容易

    • 迫选再认指的是在你面前呈现两个选项,比如两样东西,其中只有一样你之前见到过,然后别人要求你说出其中哪一件是你曾经见过的。这是一个被迫的选择,你必须从两者中选一个
    • 是/否再认比如,我给你看一些物品,每次呈现一个,并问你:“你之前见过这个吗?”在这种情形下,针对每个物品,你只需要简单地回答“是”或“否”。

    有助于实现再认的两个独立过程

    1. 情境提取:情境提取取决于对时间和地点的“外显回忆”。例如,你认出了一个人,你曾在上周五下班回家乘坐的公交车上见到过此人。在这一类的再认经验中,你需要记起先前经历的时间和地点。
    2. 熟悉:你可能会觉得某人有些面熟,你知道你们曾经见过,但不太想得起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对此人感到了熟悉(familiarity)

      广告获得成功的基本原理之一就在于,它让某些产品在大众眼中变得更为熟悉,而人们对于熟悉事物的喜好要甚于不熟悉的事物


我们许多人还经历过一种奇怪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源于一种错位的熟悉感:我们觉得某个情境“似曾相识”。人们感觉某个情境是自己之前经历过的,却不能确切地想起之前的事情,也无法找到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件事确实发生过。在“似曾相识”这一情形中,熟悉化机制可能是错误地运行了起来,于是新的事物或场景也触发了某种熟悉感。此外,一些研究者提出,催眠也可以引发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引发似曾相识感的大脑机制可能与我们完全清醒时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

★读到这一段,心中一凛,对这种感觉我很早之前就有很深的体验。原来是大脑机制的一种错位。

语境对回忆与再认的影响

  1. 回忆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但再认通常不那么容易受影响

    在两个著名的实验中,戈登和巴德利要求潜水员在岸边或水下记住一些信息。随后,潜水员分别在相同环境下和不同环境下接受了测试。结果表明,就潜水员的回忆而言,信息编码和记忆测试的环境是否相同会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潜水员们记住信息和接受测试时都在水下或者都在陆地上,他们就能记住更多的信息。但如果他们记住信息时的环境和接受测试时的环境不同—前者在水下,后者在陆地上,或者前者在陆地上,后者在水下—潜水员的记忆表现则显著下降。

    这种规律仅仅对回忆而言比较明显,对再认而言并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在测试记忆的时候提供与当初学习时相似的语境,这对有效的回忆十分有帮助,但对再认的影响不大。

  2. 回忆的表现也受到个体身心状态的影响,酒精、药剂和毒品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所以它们也会影响人的记忆表现。记忆对状态的依赖似乎在很多不同的情形下都会发生,但研究者通过系统的实验一致发现,只在以自由回忆的方式测试记忆时,才会体现出记忆对状态的依赖。如果实验测试的是线索回忆或再认,状态和情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稳定一致。
  3. 如果我们之前曾接触过某信息,当我们再次接触这一相同信息,即便没有任何明显的记忆迹象,我们的表现也会因为先前有过接触而有所不同。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效应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许多行为干预手段的背后恐怕就有这种对记忆的无意识影响,比如政治宣传。

  4. 我们可以将记忆的不同表现方式视作一个连续统一体: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熟悉感……对行为的无意识影响。这一思路暗示出,记忆的这些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差别,是由于记忆的强度不同,或者说,信息可用性的不同。

    这一思路也有其潜在的问题。例如,能回忆出信息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正确地再认信息。而且,有些因素会对再认和回忆的表现产生相反的影响,例如词频因素。像“桌子”这样的高频词,会比“锚”这样的低频词更容易被回忆出来,但是低频词却更容易被再认。此外,刻意获取的信息通常比偶然获得的信息更容易被回忆起来,但是无意间获得的信息有时却更容易被再认。此中关键在于,当记忆编码过程受到直接影响,特定记忆参数下得到的记忆结果就会变得不同,有时甚至是出人意料的。

  5. 编码特定性的两个重要方面

    1.原始信息中,只有那些在学习过程中被特别强调过的部分能确保被编码

    2.要想成功地回忆出信息,测试中所给的提示需要同被编码的信息的某些特点相吻合。换言之,回忆效果取决于编码和线索之间的匹配程度

  6. 想要达到最佳的回忆效果,测试涉及的信息处理类型需要与获取信息时的处理类型适当地匹配起来。

第四章:记忆的偏差

  1. 关于遗忘存在的两种传统观点

    1. 记忆只是褪色或者消散了,就像物理环境中,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褪色、磨损、失去光泽一样。这种观点将遗忘和记忆视作相对被动的过程
    2. 记忆痕迹变得混乱、模糊或彼此重叠,才发生了遗忘。换言之,遗忘的发生是干扰造成的后果。

    较为统一的观点:这两种过程都会发生,但通常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时间的作用(即记忆的褪色和消散)与其他信息的干扰通常是同时存在的。不过,有证据表明,干扰可能是导致遗忘的更为关键的机制

  2. 回忆高峰出现在人们生命的后半途,当他们回想过往经历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记忆并不平均,人们记得最多的是发生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之间的事情。回忆高峰的出现是由于人生早期发生的许多事件尤其重要:其中许多事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情感
  3. 在信息获取阶段根据意义对信息加以组织,有时也能提升记忆测试的成绩。但信息获取时的某些组织方式也可能令后续的记忆结果发生扭曲。

  4. 基模(schemata);指的是对过往经验加以组织后所得到的意义结构。这些基模帮助我们理解熟悉的情形,引导我们的预期,并为新信息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框架

  5. 记忆容量与现有知识(恐怕还有兴趣和动机)在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哪些信息能被有效地记住。

  6. 人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活动(看病、听讲座、去餐厅就餐等等)有自己的预期,而这些预期提供的基模能促进或误导我们的记忆。人们倾向于记住与他们脑海中的基模相符的信息,并过滤掉那些不一致的信息。

  7. 现实监控指的是区分出哪些记忆是有关真实事件的,哪些又是来自梦境或其他的想象来源

    外部记忆具有以下属性:1)具有更强的感官性质;2)更为具体、复杂;3)发生在某种具体可信的时间、地点情境下。

    内部生成的记忆则更多地包含推理及想象过程的痕迹,这些痕迹都是在生成内部记忆的过程中留下的。

  8. 目击者证词

    ● 尽管高度激动的情绪可能促进记忆(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但当某人处于极度的压力之下,他们的注意力可能是相当有限的(例如,只注意了危险的武器),而他们的感知也往往出现偏差。

    ● 与上一点相关的是,身处暴力事件中的人们通常记忆能力会变差,因为这时候自我保护才是重点(例如,人们会调用一定的认知资源去寻找逃离的路线,或者寻找用于自卫的工具,而不会重点记住罪犯的外表和身份)。

    ● 同样地,犯罪现场的武器会分散目击者对于罪犯的注意力。

    ● 虽然与回忆信息相比,我们更擅长辨认面孔,但衣着往往是造成记忆偏差的重要原因。碰巧与罪犯穿着类似衣服的人可能会被错误地指认。

    对于与自己种族或民族不同的人,人们往往不擅长辨认他们的相貌。即便我们与其他种族的人群有相当多的接触,事实仍然如此(不过,这种现象似乎与种族歧视的程度并不相关)。

    另一个会造成记忆扭曲的强大因素是诱导性问题。“你有没有看见这个男人强暴了那个女人?”这个问题就属于诱导性问题。比起“你有没有看见一个男人强暴了那个女人?”,前一个问题更有可能让证人指认相关罪行。因此,假设你在某交通枢纽处目睹了一场事故,之后警察问你,车是停在树的前面还是后面。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便很有可能将树“添加”到记忆场景中去,即使现场根本就没有树。一旦树被添加进去,它就会成为记忆的一部分,我们很难再区分真实的记忆和之后经过增添的记忆。

  9. 上面提出的一个概念我觉得很感兴趣,就是“诱导性问题”,我之前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操控的。然后在维基上看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简介,以后找时间重点关注下

  1. 变化盲视是指视觉场景中的某些变化并无被观察者注意到的心理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场景中的障碍物,眼球运动、地点的变化,或者是缺乏注意力等。

    这里有TED的演示视频,我觉得挺有意思《变化盲视》

  2. 误导信息效应:在进行干预、误导性质疑或提供错误信息后,受试者的记忆会发生扭曲。即便误导信息间接地出现,这样的问题仍然会出现。

    洛夫特斯及其同事向受试者展示了一组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幻灯片。之后,研究者向受试者询问那个事件。研究者对其中一半的受试者提问时,对其中一个问题进行了修改:将其中的“避让”交通标识换成了“停止”标识。接受了误导信息的受试者在之后的记忆测试中,更有可能确认错误的信息。这些受试者倾向于选择在误导问题中提及的路标,而不是他们自己亲眼所见的路标。

  3. 记忆不应被视作一个被动的过程。记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受到我们的心理定势(mental set)的影响,被种种偏见刻板印象信仰态度思想所左右;记忆同时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系统,受到感官输入的影响。换言之,记忆并非仅仅由源于我们物理环境的感官信息所驱动,人们被动地接收这些信息并将其存放在记忆库里;相反,根据我们过往知识和偏见的影响,我们为接收到的信息强行赋予了意义,从而改写了我们的记忆,使其更符合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4. 虚假记忆

    可以通过激发“记住”某个语义上和先前呈现的词语相关的词语,而该单词却在之前没有出现过

    人们可能会记得曾经看到过单词“夜晚”,当他们之前看到了一系列和“夜晚”语义相关的词语,例如“黑暗”“月亮”“黑色”“静止”“白天”……

    通过使用暗示或者误导的信息,可以创造出关于“一些事件”的回忆,从而让人们强烈地认为这些事件曾经在过去发生过,但事实上这些记忆是虚假的

    洛夫特斯和帕尔默要求一些学生观看一系列影片,每则影片显示一起交通事故。之后这些学生需要回答关于这些事故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当两辆车互相____时,车开得有多快?”每组学生看到的问题中,空格处的词语都不同,可能是以下词语中的任何一个:“猛撞”“撞击”“撞上”“碰撞”或者“擦碰”。研究者发现,学生对于车速的估计会受到问题中所选动词的影响。洛夫特斯和帕尔默得出结论,学生们对于事故的记忆被问题中暗示的信息改写了。

    洛夫特斯和帕尔默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们要求学生们看一段关于多起交通事故的影片。学生们又再次被问及车速,其中一组学生的问题中使用“撞碎”(暗示更快的速度),另一组问题中使用“碰撞”。第三组学生并没有被问及这个问题。一周以后,学生们被要求回答更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是:“你在事故现场有没有看到破碎的玻璃?”洛夫特斯和帕尔默发现,问题中的动词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车速的判断,还影响了一周后他们对关于玻璃的问题的回答。那些估计出更高车速的学生更有可能记得在事故现场看见过破碎的玻璃,尽管影片中其实根本没有破碎的玻璃。那些之前没有被问及车速问题的学生们中,当一周后被问及玻璃,极少有人回答看到过破碎的玻璃。

结论:后续引入的误导信息可以改写对事件的记忆


第五章:记忆障碍

  1. 大脑皮层可以被看作“图书馆”,由海马体“印刷”出的重要的长时记忆(“书”)都永久存放在大脑皮层。(红色位置,双侧海马体)

  1. 顺行性遗忘是指对信息记忆的遗忘发生在导致记忆丧失的脑部损伤之后(记不住之后的事),而逆行性遗忘是指信息遗忘发生在损伤之前(记不住之前的事)
  2.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事件和论点的记忆,人们可以回想起并有意识地表达出这种记忆。它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很大的重合

  3. 斯奎尔模型(将长时记忆分为陈述性(或外显)记忆和程序(或内隐)记忆。遗忘综合征患者只有陈述性记忆受到了损伤)

  1. 失忆
    • 失忆症患者不能在较长时间跨度内学习新的信息,但通常能够背诵出他们工作记忆范围内的信息;
    • 失忆症患者可能较好地留存童年的记忆,但通常几乎无法获得新的记忆,例如刚刚见到的人的名字;
    • 失忆症患者可能懂得如何看时间,却无法记住现在是几月份、哪一天或星期几,他们也无法记住新家的布局;
    • 失忆症患者或许能学会打字这样的新技能,但即便他们在行为上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下一次他们坐下来打字时仍然会否认自己曾经使用过键盘!
  2. 心因性失忆症的患者通常存在着记忆功能障碍,却不存在大脑的神经损伤。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会出现多种不同的人格,分别掌控其过往生活的不同方面

    20世纪70年代末臭名昭著的洛杉矶“山腰绞杀手”肯尼斯·比安基,曾被指控强奸并谋杀了多名女性。但在面对指认他的强有力的证据时,他仍然坚持否认自己的罪行,声称自己对这些罪行一无所知。然而在催眠状态下,另一个称为“史蒂夫”的人格出现了。“史蒂夫”和“肯尼斯”截然不同,他声称这些谋杀是他干的。当肯尼斯·比安基从催眠状态中被唤醒,他对史蒂夫和催眠师之间的对话毫无记忆。如果同一个个体内能存在两个或更多的人格,这显然会制造严重的司法问题,究竟哪个人应该被定罪呢!然而在这个案子中法庭判定比安基有罪,因为法庭拒绝接受他的确拥有两种不同人格的结论。

第六章:七幕人生

  1. 记忆的发展可以定义为逐步发展出更为复杂的记忆编码和提取策略的过程(在记忆发展过程中,记忆的存储能力基本保持稳定)。当语义知识和语言能力更为丰满时,这一过程就变得更显著。各种认知能力的提升对于记忆容量存在着正面影响。
  2. 幼儿和成年人记忆过程的基本机制是一致的:信息会被逐渐遗忘,经由提示可以恢复,与之前信息重合的新信息会对记忆进行修改。但是,当儿童逐渐成长,他们就能在更长的时间间隔以后、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提取线索来更快地提取信息。
  3. 关于内隐记忆(或者说无意识记忆)的研究表明,幼儿三岁的时候,内隐记忆就已发展完全了,比如他们已经可以进行感知学习、具有语言启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这部分记忆并没有表现出跳跃式的增长,这可能是因为承担这部分记忆功能的大脑区域从进化上来说是较早被固定下来的。事实上,内隐记忆在幼儿期之后就几乎不再发展了
  4. 最近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和健康饮食(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少、抗氧化物含量多的饮食)不仅有利于机体健康,也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大脑的正常运作。脑力训练(例如填字谜、下象棋,或者学习些新知识,比如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也有助于维持神经功能和心理功能。研究显示,在人的一生中,大脑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生长和修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脑力活动和训练而激发。
  5. 海马体是大脑中重点参与记忆整合的部分,它对于情景记忆的整合尤其重要,而海马体对脑力训练尤其敏感,在脑力刺激和锻炼之后更易于出现神经元再生和连接性增强的现象

第七章:增强记忆力

  1. 目前没有可靠的方法可以系统地改善支撑记忆功能的神经系统。不过,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倒是相对容易的事,脑部受伤、酒精,以及其他种种生理伤害或药物滥用,都足以做到这一点
  2. 艾宾浩斯得出结论,学习时间与记住的信息数量成正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你花两倍的时间,就可以记住两倍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总时间假说(这也是废话,地球人都知道)

    • 分散练习效应告诉我们,将学习时间分散在一段时间内比较好,而不要在某一时间内集中突击,其中的主要原则就是“少吃多餐”。所以考试前的临时突击不能取代平时扎实、持久的复习。
    • 无错误学习也是一种灵活的学习策略,即在学习新信息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当这个信息被有效习得,便可以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在信息能被有效习得的前提下,给予每个学习目标尽量长的时间间隔。作为一种学习技巧,无错误学习是很有效的。无错误学习的另一个附带好处在于能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因为记忆发生错误的概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 集中注意力是有效的学习途径
    • 使用声音和视觉对信息进行编码(例如为语言内容创造出视觉形象),或者创造“思维导图”,是很有效的学习技巧。(托尼·布赞已经创作了数本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和其他作品)
    • 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也非常重要。对于需要记忆的信息,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求其中包含的意义。如果信息本身缺乏意义,人们就会给资料赋予一定的意义根据这一现象,一个通用原则是在可用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把新的资料与你自己、你所处的环境详细而具体地联系在一起。要尽量去理解所学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信息,这样做通常会改善记忆。
    • 注意力、兴趣、动机、精通程度和记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相强化关系。你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多,你就会对该领域更感兴趣,于是你具有的知识和兴趣就会互相促进,帮助你更好地记忆与该领域相关的资料。例如,有记忆研究者发现,当他越来越容易获得和保留这一领域的新成果时,他也就变得越发专业!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行业。例如,销售经理基于自己几十年来掌握的产品知识,能够更快吸收关于新产品的知识。
  3. 相对于维持性复述(就是类似小和尚念经式的),精细复述可以更好的提高长时记忆(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一种方法,将你学到的知识试着教给别人)。
  4. 无论我们采用哪种复述方法,都可以通过有一定时间间隔的提取练习来帮助记忆,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间隔后尝试提取信息。这一方法也常称为扩展型复述或间隔型提取

  5. 艾宾浩斯在研究中也观察到了间隔学习的益处,他发现,如果将无意义音节学习过程扩展到三天,回忆这些无意义音节组所花费的时间大约能减半。事实上,将资料分为两个有间隔的环节分别进行学习,相对于两个集中的无间隔学习环节,记忆效果会翻倍

  6. 轨迹记忆法

    这个技巧需要记住一系列熟悉而不雷同的地点或位置—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或大学周边的建筑来记忆。第一个需要记忆的项目被设想为第一个位置(即形成一个内心图像),第二个项目被设想为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后续的信息回忆就是在脑海中重新回想这些地点,并重新经历之前所创造的内心图像。研究表明,这一技巧非常有效,但是它的使用存在局限:往往没有合适的地点和材料供人们创建内心图像。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记忆方法,没有做过实验,但是从文中所描述应该是将所要记忆的东西与图像联系在一起,是不是一种空间回忆法,我准备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尝试这种方法】

  7. 关键词记忆法

    轨迹记忆法继续发展为一种更为灵活的、通过谐音来构建的关键词记忆体系。比如:“1是姨,2是儿,3是生,4是丝,5是我,6是路,7是妻,8是拜,9是酒,10是石。”假设你需要记住一张购物清单,其中第一项是“生日卡”,那么你可以使用关键词记忆法将它与“1”和“姨”相关的图像联系起来。你或许可以想象你姨妈收到一张生日卡的样子。如果清单上第二项是“橘子汁”,你可以想象邻居的儿子将橘子汁倒进鞋子里。通常,你脑中想象的情景越是奇特,这种记忆术就越有效。【这是不是有点荒诞啊,真的是这样吗?我感觉有点怀疑】

    关键词提供了易于检索的记忆提示,而图像的使用能为记忆提示与记忆内容建立起牢固的视觉空间联系。

  8. 言语记忆法【这个方法类似于我们学化学时候背诵“铜汞银铂金”说成“总共一百斤”,但那时我还是觉得这种编打油诗的方法还是蹩脚】
  9. 元记忆是指我们对自身记忆的理解,一些其他研究也表明,在某些学习情境下,当人们对学习的时间进行规划分配,会更倾向于把重点放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领域,而忽视那些更需要努力的方面。这说明,如果希望更有效地学习,我们需要能自律,需要系统地把时间规划、分配给需要消化吸收的学习内容。(我似乎就是这样,我反思我以前学习的过程,总是周而复始,可能不是因为我不能坚持,而是在最开始那些部分我很熟悉,能获得成就感,一旦深入后,需要努力的时候,这就超过了我的舒适区,我就感到害怕,加上不断追问还要多久才能结束,最后自己吓自己,让自己放弃了)


建议

  • 选择一个没有太多干扰的工作环境,这样你可以专注于目标信息而非周遭的纷纷扰扰。熟悉的音乐比新曲子更有帮助,因为陌生的音乐更可能会导致分心。此外,要尽量主动地对信息进行编码,例如在阅读教科书时,可以想象一下你在对作者追问其中的内容。还要试着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 要思考你所学习的领域内各种概念、事实和原理之间的内部关联
  • 要广泛思考你所学的内容,试着将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它们是否能帮助解决你个人遇到过的问题。
  • 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人们常说,学习一门学科的最好途径就是去教这门课
  • 信息整理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整理学过的知识,你在回忆其中部分信息时,可以唤醒对整体知识的记忆;同时,因为在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了联系,新的材料也变得更容易理解。
  • 好好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
  • 请考虑使用视觉图像或看记忆术来增强你的记忆。

牛津通识读本购买链接

牛津通识读本


历史就是不断的循环往复罢了,我知道立flag的次数够多了,但是还是时不常需要立一立,不然某一天突然就萎了。事情通常是这样的,堕落导致焦虑,焦虑寻找解脱,找到某一件事暂时缓解了焦虑,再次走到老路上,大体是这么一个过程。但我始终还是个理性乐观派,我认为历史虽然循环往复,但最终是循环上升的,就像我们不会再见到帝制,生活也比从前更好,你当然可以反对,可是一百年前的皇帝也不会在这样的夏日吹到空调。

我对我个人其实还是有点追求的,大体来说无非是健康一点,聪明一点,有点小钱。在昨天的《当我谈论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其实是想在大时间跨度上对自己的健康做一点刻意的管理,当然了我也没期望自己能三小时跑完马拉松,也没期望每周七天,天天锻炼,横练一身腱子肉。一年中有个51%的完成度就行了,人嘛,还是中庸一点,不必太精进,也不要太颓废,仅此而已。

然后脑子上,我也想变得聪明一点,和跑步一样,我也没期望过高,将阅读习惯养成,多读读书,遇到感兴趣的问题,就凭借上天给的天赋往下面挖一挖就可以了,至于能达到什么程度,无非是看天收而已。

所以我准备从牛津通识读本开始。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series,简称VSI系列) ,是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一套系列丛书。这套书的每一本都对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简洁而精炼的介绍。几乎所有读本都由该领域公认的专家撰写,篇幅为100–150页,并包括进一步深度阅读的建议。作者们往往提供了个人的见解,但每个读本都力图做到中立和完整。

当然了,根据过往失败经验,这和收藏癖一个毛病,以前知道电驴的时候,遇到好的资料,那直接就是全收,不惜网速的download下来,然后一直躺在电脑硬盘里,直到某一天硬盘进水,才发现那些视若珍宝的资料其实丢了就丢了,因为压根就没看过。人总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这样不好,所以这次我准备先做一个挑选,读一读。所谓通识,大概是让你了解了解,先筛选一遍感兴趣话题,然后读的时候争取读完,遇到特别感兴趣的再往下发掘发掘,如果通识都读的死去活来,就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然后根据维基百科上的罗列,这也是一个大工程,我试着简单挑选了以下40本,好在这些书籍都不是很长,然后按照顺序试读一下。

仅此,又一个flag形成。

序列 书名
1 记忆
2 佛教
3 音乐
4 心理学
5 伊斯兰教
6 政治
7 社会学
8 历史
9 逻辑学
10 笛卡尔
11 尼采
12 达尔文
13 弗洛伊德
14 罗素
15 世界音乐
16 密码学
17 选择理论
18 艺术理论
19 意识形态
20 进化
21 卡夫卡
22 悲剧
23 新闻学
24 大脑
25 经济学
26 摄影
27
28 人生的意义
29 统计学
30 电影音乐
31 广告
32 天才
33 睡眠
34 概率
35 焦虑
36
37 社会心理学
38 学习
39 民主
40 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