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一点点展开我的 macOS

Core

Alfred 是我的应用启动器,感兴趣的朋友可看:2024 Alfred 5 基础设置和 Worklfow 推荐Shortcutie 可以利用私有 API 为 Shortcuts 提供丰富的系统级扩展动作,配合 Alfred 使用更佳,我最常用的是「通知清理」。

我长期订阅 Setapp,这是一个软件打包订阅服务,所有在该服务内软件后会加一个星号*

DEVONthink 是资料管理的核心,大部分内容使用 Typora 编辑(PicGO 为图床),其他资料的格式主要为 PDF、Doc、Markdown 和 Html。浏览器插件 Obsidian Web ClipperSingleFile 可以快速收集信息,然后使用 Hazel 自动转入 DEVONthink 中。我选择在数据库中尽量储存复述和重新理解过的资料,少储存源文件,这样能减少数据库的大小,也让内容更聚焦。Apple mail 中的邮件可以直接拖拽到 DEVONthink Inbox 中归档。数据库通过 Dropbox 同步。

我使用 PDF Expert 阅读 PDF 文件,MarginNote* 阅读需要记笔记的 epub 文件,高亮和笔记可直接导入 DEVONthink。不需要笔记的 epub,则用 Calibre 阅读。

Apple Calender 和 Things 3 用于日程和项目管理,配合 Dato* 在 Menu bar 中快速查看信息。Things 中的项目可以直接拖拽到 Apple calendar 中。

进入工作状态后,我会用 QSpace 替代 Finder 管理项目,用 Bookends 管理文献。以前一直用 Zotero,DEVONthink 4.0 加强了和 Bookends 的联动,我便转而尝试了它。

使用 Sublime Text 查看代码,用 RStudio 和 VSCode 进行数据分析。TablePlus* 和 Delimited 可以更方便的查看数据。

使用 Librewolf 一年多,还是回到了Chromium 内核。目前,Brave 是我的主力浏览器,并使用 1Password 管理密码。作为 Kagi 的忠实用户,我一直对 Orion Browser 有很高期待,每隔半年会试用一次,但至今没优化到能做主力浏览器的程度。近期最喜欢的浏览器插件是 Sider,结合了 POE 的 AI 对话功能,和双语翻译、Youtube 字幕翻译、网页总结、PDF 翻译总结… 另外,Sider 挺适合 1-3 人合租,价格不错。

我习惯使用 RSS 订阅内容,FreshRSS 是我的 RSS 管理器。Reeder 则是我的阅读器,可以直接订阅 FreshRSS 中的内容。

WordPress 被用于搭建博客。每隔三个月,会用 SiteSucker 为博客做二次备份,能够异步下载网站的网页、图片、PDF、样式表等文件并重建站点目录结构。其他自托管服务可见这篇 Blog

Menu Bar

我使用 Bartender 管理 Menu Bar,将其折叠成三个层级,「常驻可见」、「隐藏」和「后台常驻」

常驻可见:

  • DEVONthink Extra:用于快速记录笔记。
  • Dropbox:云盘同步中枢。
  • Trickster*:可以查看近期使用的软件和文件,并支持查看 DEVONthink 内最近查看的文件,和 Alfred 联动。
  • LookAway:非常漂亮的休息提醒 App,有干眼和坐姿提醒,能设置一些场景下不启用,如游戏、视频和会议。
  • Dato*:快速查看日历信息,有全屏的会议提醒。
  • Squirrel: 输入法。
  • DisplayBuddy*:研究所的电脑是 1080P 的,这个软件能启用 HiDPI 分辨率,略微提升显示效果。
  • AIDente Pro*:电池健康管理工具。Apple 官方的电池管理工具被我隐藏了。
  • Alcove:最接近 macOS 原生的动态岛功能,简单舒适,没有多余的功能。
  • One Switch*(偶尔):我使用它的两个功能,「保持开机状态」和「擦键盘屏幕状态」。
  • Gestimer 2:交互很舒服的番茄钟应用,通过拖拽设定时间。

隐藏(点击 menu bar 可显示):

  • Bettermouse:用于替代罗技的鼠标管理软件,兼容我目前使用的两款鼠标,可设置快捷键。
  • PicGO:图床工具,接入 Typora。
  • Copy ‘Em:非常棒的剪切板软件,交互非常合理流畅,工作中需要的小功能它基本都有。
  • Supercharge*:系统增强工具,提供数十种可选功能,用户可按需开启,无需额外脚本或插件。
  • MagicQuit:自动关闭长时间未使用过的软件。
  • 1Password:交互体验最好的密码管理软件。
  • PopClip*:选中文本即显工具条,可以快速检索和翻译内容。安装插件后,只要能选中文本的内容,都可以剪藏到 DEVONthink。
  • ScreenMemory:通过定期截屏,保留用户的操作记录。与 Rewind 有一些相似,交互没有 Rewind 舒适,但功能够用,价格实惠。

后台常驻(完全隐藏):

  • Mission Control Plus*:为 Mission Control 设计的增强工具。
  • Hazel:完成各种自动化文件管理。
  • Codepiper:自动复制短信中的验证码。不要买 app store 版,功能不全。
  • Bob:macOS 上现阶段体验最好的翻译 & OCR 软件。
  • CleanShot X*:截图软件。
  • Magnet:窗口管理器。
  • Shareful:优化系统共享菜单。
  • iPreview:增强 macOS 的 Quick Look 浏览功能。
  • Mounty:将 NTFS 分区重新挂载为读写模式,实现在 macOS 下对 NTFS 卷的写入支持。
  • Key Maestro:大的macOS自动化工具,很多 Supercharge 的功能都可以用它实现。
  • New File Menu:优化 Finder 菜单栏,快速创建新文件。

其他

线上会议之前,我习惯用 Hand Mirror 检查一下摄像头状态。会议中,Presentify 能帮助我在屏幕上做标注,KeyCastr 则能显示实时使用的按键。

比较简单的思维导图,会用 MindNode* 绘制,复杂的则使用 Kinopio

BetterZip* 是我最喜欢的压缩文件管理器,它可以在不解压缩的情况下查看压缩文件的内容。

Clean My Mac*:垃圾清理、恶意软件扫描、应用管理… 确实比 OnyX 体验更好。

FoxTrot Search:很好用的本地全文检索工具。

Chatwise 是我觉得目前最好用的 AI 聊天软件,功能添加的很克制,没有变的很臃肿。

Renamer* 是批量重命名软件,稳定,清晰。

最近开始用 Mela 记录菜谱,用 Tripsy* 规划旅行计划。

Steam:最近很喜欢玩电脑上的桌游,比如展翅翱翔、猫与花毯等。

Darkroom:不知不觉用了 10 年的修图软件。

我使用 Squash* 和 PDF Squeezer* 压缩图片和 PDF 文件。

Permute* 转换音频图片格式,用 Downie* 下载视频,使用 Elmedia Player* 观看视频。

Picture View:一款轻巧快速的 macOS 图片浏览应用。 体积小巧,方便快速的查看图片,不产生缓存,适合作为默认看图应用。

Affinity 系列软件:制图三件套。

Spotify:听音乐。

Readwise Reader+”沉浸式翻译”:阅读外文内容的绝佳工作流

将想要阅读的外文内容加入到Readwise Reader 中,在浏览器中使用“沉浸式翻译”这样的浏览器插件,把收藏的外文内容逐行翻译成中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添加下划线和笔记。

这样,无论是原来的外文内容,还是翻译后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笔记加入Readwise 中。可以在日后再对笔记内容进行阅读、回顾,添加更多的感悟、标签,制作闪卡……这样,更多非母语的优质内容我都可以在Readwise 中阅读并沉淀起来,这样就很符合我的阅读和做笔记的需求了。

2025年3月24日03:58:45

Screenshot of the Readwise Reader interface displaying a document on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sections listed on the left and text content visible on the right.Readwise Reader界面截图,显示项目管理文档,左侧列出章节,右侧可见文本内容。

在平台之外,留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读 Be A Property Owner And Not A Renter On The Internet 一文有感

文章讨论了互联网平台的集中化带来的问题,如用户被锁定和内容控制权的丧失。建议用户成为“房东”,拥有自己的域名和服务器,建立个人网站,维护自我内容的独立性。强调真正拥有数字资产的重要性,以实现自由和灵活性。

在平台之外,留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读 Be A Property Owner And Not A Renter On The Internet 一文有感最先出现在Justin写字的地方

2025 三月读合作 投资 小说 传记 命理…… 10 本

三月读了四本聚焦合作行为、社会演化的书。四本书的作者,有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解释,合作时怎么形成的。虽说各有各的精彩,却如盲人摸象一般拼拼图,最终也没有人能回答的出,起点是在哪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多数都对合作有偏好。立足当下,寻求合作吧。比追根溯源要更重要些。 段永平的投资之道读完,很好的价值投资问答。正好在遇到股市动荡时提醒了我,不懂投资就不要妄动。 读小说,俯拾金句。《隐身衣》说“事若求全何所乐?”《草木志》说“存在通过见证而呈现”。《我看见的世界》的李飞飞,提出人工智能要以人为本,不知道人工智能能为人控制多久。《命运的求索》记录的是中国命理学的简史,而算命这回事儿,很多都已经用计算机自动化了。 人们忙忙碌碌,上下求索。最好的结果,概括起来,《无事生非》。

Manifest V3 之后如何屏蔽广告:NextDNS

谷歌更新 Chrome Manifest V3 之后,很多广告拦截浏览器插件都渐渐无法正常使用,包括之前提过的 uBlock Origin

如果想要正常使用有以下几个方式:

  • 更换 Firefox 内核的浏览器,继续使用 uBlock Origin 等插件;
  • Chromium 内核的浏览器中,Brave 从浏览器级别构建广告拦截功能,目前不依赖 Manifest V3;
  • 使用 DNS 服务进行隐私保护和广告拦截,如 NextDNS、Pi-hole 和 AdGuard DNS。

NextDNS

本文想聊 NextDNS,一款注重隐私和安全的现代 DNS 服务,提供广告和跟踪器拦截、恶意软件防护、家长控制以及高度可定制的过滤功能,支持所有设备和加密协议(如 DoH 和 DoT),保护用户免受恶意软件、网络钓鱼、挖矿病毒等威胁。

与其他同类服务相比,它有丰富的过滤和设置,不需要复杂的安装和配置,操作界面简单直接,很适合个人使用。免费版(300,000 queries/month)已经足够日常。付费版为 £1.79/month,定价也很合理。

首先要明确的是,NexDNS 并不能完全替代广告拦截插件,两者的定位相似又不同。比如,DNS 屏蔽广告的过程中有时候会使得网页出现一些空白的块,广告拦截器插件则会清理这些元素,让页面更舒服。

另外,NextDNS 无法阻止 YouTube 的广告,所以仍需要好的浏览器插件来屏蔽 Youtube 广告。

设置

Techlore 对 NextDNS 介绍得很详细,以下是我的笔记。

Al-Driven Threat Detection 是一个新功能,不影响日常使用,所以我选择开启。

CleanShot 2025-04-07 at 18.00.21@2x

黑名单(Blocklist)不是越全面越好,太多黑名单有可能会让网页加载变慢。Techlore 推荐了 HaGeZi,简洁够用,分为5个版本,高级版本的效果更好但有可能太过激进,导致误报。

我选择了相对基础 HaGeZi – Multi NORMAL。

CleanShot 2025-04-07 at 17.57.08@2x

Native Tracking Protection 可以阻止系统级的数据收集,选择自己常用的设备即可。

CleanShot 2025-04-07 at 17.57.40@2x

NextDNS 的 Parental Control 设置还挺丰富的,我屏蔽了两个分类。

CleanShot 2025-04-07 at 17.57.56@2x

Setting 中可以设置数据储存区域,我选了欧洲。

CleanShot 2025-04-07 at 18.01.41@2x

NextDNS 可解析基于区块链的域名,例如 Ethereum Name Service (ENS) 和 Handshake 域名,使用户能够访问 Web3 特定的顶级域名(如 .eth.rloc

CleanShot 2025-04-07 at 18.03.02@2x

在浏览器中使用 NextDNS 非常简单,以 Brave 为例,仅需要将 DNS 改为自定义,并输入 NextDNS 提供的网址即可。

更多设置可参考:yokoffing/NextDNS-Config: Setup guide for NextDNS

摆脱社会化的学生思维

前天录了期博客,把「AI会不会毁灭人类」的大主题里的「人」的部分给解决了——即AI会不会毁人类的思考能力。

在聊的内容中,提到了「学生思维」这件事,想想还有值得拓展的有趣部分。

首先,我需要明确一个态度,学生思维并没有「不好」,只是人们习惯性地用「更高一级」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所在的层级是「正确的」,所以才需要分出层级问题。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透过认知层级分立的阶级歧视是实际存在的,所以很有可能当我们提到「学生思维」,对于学生思维而言就像是找到了参照物去证明它是「错误的」。

其次,学生思维却又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无论你是否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人的认知体系本身就需要经历理解对与错、寻找标准答案、碎片化知识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最后,才需要讨论学生思维向其他思维转变的途径。甚至在功利主义的视角里,学生思维带来的正向反馈远远超过独立思考,那是否要转变学生思维,就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存在标准答案?

学生思维最大的惯性思维,便是在寻找「标准答案」。在播客开录之初,我们请过朋友来录制节目。她是一个每天都在「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的人,所以我们从她的表象开始慢慢拆解,找到了焦虑症、正向反馈依赖的底层逻辑。于是她直接跳到了最后一步:那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对了,她的职业竟然是一个支行的银行行长。学生思维并不会因为当事人所处的社会结构而自动调整——因为标准答案就意味着「正确」,可以避免更多的时间被浪费在无用的「过程」上面。

但当学生思维无法寻找到「正确答案」,甚至是知道自己无法做出结果时,又会受困于「过程」。我刚入职社会那几年,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做笔记」,开会的时候我的笔记详尽到每一次会议纪要都得我来写然后抄送全部门。那段时间一直在做「助理」的工作,所以几乎我的所有工作都是「被安排」的,有些安排甚至会给到我明确的「结果指标」,这种感觉会让人上瘾,就像每一个赛段的奖励一样,可以不断地得到正向反馈。

然后有一天,我的主管告诉我要做一本机载杂志的刊例价,我依旧按照过去的逻辑,端着笔记本准备认真一条一条记录「标准答案」时,他告诉我这一次由我自己随便做,没有任何要求。

「你总得给我一个模板,让我知道刊例价的定价吧?」

「价格的部分先空着。」

「但是我不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投放广告啊?」

「我也不知道,所以需要你去了解。」

「找谁?」

「你开了这么多会,记了这么多笔记,你也应该知道每个部门在做什么事吧。」


我怎么知道我做对了?

当我把刊例价的PPT交给主管时,他看了一遍,才让我去做了「标准答案」的事情,他让我去看看其他航司的刊例价报价,然后让我去思考支线航空的广告投放应该如何定价。

对,他当下竟然没有反馈我的刊例价PPT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再之后,就看见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大致是说:这次自己带进来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用当「学生」教,希望那家伙看到这条朋友圈不要对号入座不要骄傲。

这对我来说就是当初最想得到的「正向反馈」,所以我还是手贱回复了「是在说我吗?」他回复我「老子说了不要对号入座。」

大致就是这个节点之后,部门大部分事情都是我直接处理,不再是助理身份去完成被安排了「标准答案」的工作。

虽然这个故事有点装逼,但装一下我本身也是写博客的功能性之一。但确实是那一次事件之后,我的正向反馈阈值被提高了很多——如果我们把脱离「学生思维」比喻成发射至外太空的火箭,正向反馈的切换是,在另一层高度围绕地球圆周运动的第一宇宙速度,即:

  • 当可以做出「结果」时,标准答案即「正向反馈」;
  • 当无法做出「结果」时,过程努力即对自我满足的「正向反馈」;
  • 当「标准答案」不存在时,「仪式感」即对自我满足的「正向反馈」;

我特别提到「自我满足」这件事,是因为当我开始做主管的时候,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了「学生思维」。


父与子

当爹的乐趣,是因为有一个听话的孩子。学生思维是非常好的「子」,可以承载大部分人在当爹时的操控欲和说教欲——所以,当我开始做主管的时候,当爹的乐趣也一下子体会到了。

所谓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如同白纸一样」,表象说的是他们肯学好教,潜台词其实说的是他们「好控制」。还在大厂工作那会,我们倒是有了独立的能力,所以把项目争取独立之后,便开始招聘自己的员工。学生思维的新员工,总是会体现出「好学」的样子,所以安排工作相对来说容易很多——但就是这种「容易」很容易发生「没结果」的情况。

职场是一个讲「结果主义」的地方,能够做出结果看上去是一个「标准答案」,但它追加了很多「说服他人」的要求,而不是自娱自乐地「我最近把周数据表格增加了一个栏目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数据变化」来体现工作能力。

但当结果无法达成时,「努力」就成了一个很容易自我满足的模块。比如加班到晚上10点,如果出公司写字楼不拍一张证明加班的照片,这个班就加得毫无意义——但与之相对的,是「结果」在哪里?如果加班能带来结果,是否它就已经作为邮件附件,抄送给了「能够看见你努力结果」的部门了?而不是变成了一张「天啊,我好努力」的朋友圈。

但这件事没办法被直接戳穿,所以这种粉红泡泡一般会在最后一刻才被戳爆——

「结果呢?」

「我做了这些努力。」

「然后呢?结果呢?」

然后对方开始给我展示他的文件整理归档得有多细致、表格排版有多细心、产品原型像素对得有多齐、代码写得多漂亮,但就是没有「结果」。

是不是有一种父与子的乐趣?我告诉你,这件事是会上瘾的,无论是习惯性说教的「爹」,还是以学生思维惯性思考的「儿子」。因为被「说教」就意味着知道了接下来「我该怎么做」的方法论,就算没有做出结果,「说教者」还会手把手地教会解题思路,然后变成笔记本里一条被精心珍藏的「公式」。

显然,职场没有「知识」,它必然由「经验」构成,所以犯错也是必然的。所以学生思维容易在「犯错」之后去追求「正确答案」,但经验主义者则需要提供当下的「解决方案」,并形成未来SOP里的重要环节,这便是脱离地球引力(即爹引力)的第二宇宙速度。


扔掉笔记

当我们开始自己工作时,有意识地开始克制享受当「爹」的乐趣,便提出了另一种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有问题就问。

很显然,问问题是「认知」领域的事情,而不是「方法论」。就像是小学大家还会积极举手,到青春期之后,别说提问了,回答问题的人也开始越来越少。成年后,问问题有很多情况是「预设了答案」而问的,比如我希望权威看见我、或是我希望所谓的权威掉进我提前预设的逻辑陷阱从而体现我超越权威的能力。

前几年,老婆开过线上的塔罗课、占星课,当时会让跟我们关系比较好的徒弟来家里上课。每一次到需要他们实操占卜时,有的徒弟无时无刻都需要借助笔记解牌。最后一堂课,她给了几个徒弟最后的「时限」,如果准备好了要开始实操练习了,就把笔记扔掉,或是交给我们统一处理,否则永远都迈不出实操的那一步。

期间我们也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让徒弟挨个录制塔罗的周运势视频,渐渐地也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差距,从他们的表述其实能非常明显地看到谁是在照本宣科地使用「笔记」。学生时代,我们之所以要做笔记,是因为零散的知识点需要通过整合的方式形成「解题思路」,但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卡在数学应用题的最后两题,是因为这些知识自始至终都是零散的,所以需要整合的时候,就看出了学生思维里「知识依赖」的局限性。

成年人,或者说是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开始拥有模块式的学习能力,会在接受到一个全新知识时,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整合,放进不同的「待用」空间。这一点和学生思维的「整理零散」知识的本质区别,在于你是否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套系统并不会因为年纪、职位得到自动优化。

所以,很多人卡在了社会化学生思维转变的夹缝中,一旦意识到「正确答案」不存在时,就会本能地逃回那些「努力」和「仪式感」之中,通过自我满足的方式,来获得短暂路径的正向反馈。

这点没错,只是它会随着「任务难度」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内耗。

一旦回到问题本身,开始试着寻找「为什么」的时候,学生思维就开始有了一层向独立思维蜕变的伊始。这便是脱离太阳系引力的第三宇宙速度——扔掉知识、整合知识与经验、然后开始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到底有没有正向反馈?

如果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独立思考确实很难有价值上的正向反馈,但同时独立思考可能追求的「正向反馈」其实本身就脱离了学生思维的那种快速路径。

这个话题留到之后再聊——因为独立思考似乎也不会全然地带来「好事」。

高亮、总结、剪藏-本地优先的浏览器插件

Obsidian Web Clipper 是一个最初为 Obsidian 设计的网页剪藏工具,它允许用户快速保存网页内容到 Obsidian 笔记库中。

今天快下班的时候看到 @kepano 发布了新功能,不再限制导出路径,可以保存到电脑中。

所以,现在任何本地优先的笔记软件都能使用 Web Clipper 了

不用 Obsidian 之后,一直眼馋 Web Clipper 的功能,可太开心了!

Web Clipper 适合哪些内容?

我平时储存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 自己完成的内容,如博客、论文。
  • 高亮的内容和笔记 – 尽量不储存全文。没有重新梳理的内容,大多没必要储存。
  • 值得收藏的内容和链接,.pdf.html

Web Clipper 支持 Markdown 格式导出全文,但偶尔会有排版问题。个人更喜欢 .pdf.html

储存 .html 推荐使用 SingleFile,导出时能够保留双语翻译的结果。储存 .pdf 推荐使用 Just-One-Page-PDF

Web Clipper 很适合收藏「链接」和「高亮内容」。

链接大多为工具性的,配合 AI 总结内容,方便日后检索。

配置 Web Clipper

首先,激活 Interpreter(解释器),绑定大模型 API,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型。

我试用了 Deepseek Chat 和 GPT-4o mini,GPT-4o mini 的速度要快一倍左右,推荐。

然后,在「常规设置-高级」,将保存行为改为「保存文件」。我还开启了「保存笔记但不打开」。

CleanShot 2025-03-14 at 21.05.38@2x

最后编辑模板,「文件名称」改为了 :

{{ date | date:YYYY-MM-DD}}-{{title}}

「笔记内容」部分的设置如下。一切为日后检索服务,添加了中英两种语言的总结。

### Summary
{{"a summary of the page"}}

{{"Three keywords"}}

{{"a summary of the page, translated to Chinese"}}

{{"a three bullet point summary, translated to Chinese"}}

### Highlights
{{highlights|map: item => item.text|join:"\n\n"}}

解释器上下文:

{{fullHtml}}  

效果如下:

CleanShot 2025-03-14 at 22.27.52@2x

Markdown 文件会默认保存到浏览器默认的 download 文件夹。

我平时会使用 Hazel 配置规则,将 download 中的.md文件自动移动到 DEVONthink 的 Inbox 中。

虽然从 Obsidian 彻底转到了 DEVONthink,但我依旧认可和喜欢 kepano 的理念,也佩服他的很多决策,有舍才有得。

比起用功能绑住用户,Obsidian 更注重插件生态和社群活力,以此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是我觉得比较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2025 二月读地球科学 设计理论 文学小说 传记 佛经…… 10 本

过去的一百年,人类的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对世界的认识,也突飞猛进。对比90年前写就的《46亿年的地球物语》和最近的《地球的故事》,能看出人类对目前已知的唯一的生命栖息地–地球–的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还有许多谜题要解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地上地下,均没有前进多少距离。即便睁开双眼,宇宙就涌入脑海,人们还在为眼前的利益而争斗。 有时,有些想不明白,人类写那么多书,从中都学到了些啥?睁着眼睛,看似眼神明亮,实际上还不如睡着的时候好些。 残思飘忽意徘徊
孤舟探幽感人怀
落花流水怜君远
斜月三星载梦来 祝愿今夜无人失眠。

WordPress Newsletter 插件

前几天看到 拾月 开发了一个 RSS to Email 的服务,可以让读者订阅网站的 RSS feeds,0.002 元 / 封。

目前有 5 人民币的免费额度,对大部分博客来说,已经够用很久。

个人感觉这个服务很棒,不用花费额外精力配置,也不用再编辑一遍文本,都是自动化的,特别适合静态博客。

以此为契机,我搜了搜 WordPress 的插件商店,发现了 Newsletter

比起其他类似功能的插件,这个插件的优势是不需要注册,如果我保持 WordPress 版本不变,即使这个插件不更新维护,我依旧能使用。

设置很简单,如果 WordPress 配置过 SMTP 邮件转发,则可以直接下载使用该插件。

我目前使用的是免费版。可以展示近期的多篇博客,也可以每封邮件展示一篇博客全文。

CleanShot 2025-03-03 at 14.50.50@2x

Note: @JeffreyCalm 补充了一下非自建邮件服务(比如Gmail、Outlook)一天用 SMTP 发 200 封左右会被封停,自建的应该没有该限制。

自建邮箱则会有触达率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邮件服务商是白名单模式,新且小的 STMP 转发有可能被退信。

买了云记APP

买了云记APP - 第1张图片

2023年的时候,《为了孩子的学习,入手华为MatePad 11》。当时主要是给闺女学习拼音用的,也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洪恩的季度软件。但是现在学习之余却成了他们的娱乐工具。现在的平板上闺女安装了蛋仔派对儿子安装了王者,还有很多很多乱七八糟的小游戏。只要不是学习时间两个孩子都想着玩平板,这样下去真的不得了,必须要没收,没有商量的余地。

平板孩子不用了,也不能让它吃灰呀,正好这段时间需要看资料学习,而打印的东西又太多,所以计划直接在平板里看。年前自己从海鲜上淘了华为手写笔,硬件都准备好了,就是配备软件了,这两天测试了华为自带的笔记软件、云记、享做笔记和Notein四款。

对于这四款手写笔记软件,华为自带的笔记软件功能还是非常的少的,连word文档都不能导入,可以直接省略。对于云记、享做笔记和Notein这三款,想要使用全功能,都需要购买VIP。三款软件终身VIP价格也相差不大,都是五十来块钱,价格方面还是可以接受的。价格方面三者没有太大的区别,还是比较下功能及使用体验吧。

最终我还是花了52块钱买了个云记终身VIP。为什么选择云记呢,我感觉云记里有一个功能非常适合“记忆”,就是“记忆胶带”功能,可以把重点文字内容遮挡起来,点击之后再显示。另外选择云记的原因就是云备份不需要再单独购买,是包含在VIP里,而其他两款还需要再花10块钱一个月单独开通。云记云备份功能可以直接把数据同步到华为云盘,也可以把数据备份至百度网盘和OneDrive里。

软硬件都有了,就差自己努力的学习了!估计近三四个月时间,博客更新频率会降!以学习为重!

推荐《自我的本质》

我是谁?这个问题应该由自己来回答,还是由被问的人来回答?成龙的同名电影《我是谁》中,成龙因外伤而导致失忆,从而 […]

编程辅助工具 Roo Code

这两个月试了一些 AI 编程辅助工具,比如 Cursor、Windsurf、新版 Github Copilot、Cline 和 Roo Code等。

个人感受:

  • 注重效率:VScode + Roo Code + Claude 3.7 Sonnet 用起来比较舒服,但高频使用价格高。Reddit 里有朋友提到,Windsurf 这类订阅制的软件,为了节省 Token,做了一些优化,没有强制访问整库。Roo Code 和 Cline 则会强制访问,效果更好,但价格也昂贵一些。
  • 不喜欢折腾Windsurf 价格适中,性价比不错。Cursor 效果稍好,但也更贵。
  • 轻度使用CopilotGemini Code Assist 的免费版够用。

我平时仅会用代码完成数据分析项目,偶尔做个小插件。项目的代码量都不大,很少高频编程。

Roo Code 已经很够用。

小技巧

【1】Roo Code 是基于 VS Code 的插件,额外安装 Copilot 后,只需在 API Provider 中选择 VS Code LM API,即可在 Roo Code 中调用 Copilot。如果你拥有 GitHub Student Developer Pack,那么这一套设置将是免费的。

注意:Reddit 的一个帖子 提到这样有账号被关闭的风险。该账号最终恢复了,但风险仍旧存在。

【2】Code、Architect 和 Ask 三个模式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型,Architect 我选择的是 Deepseek R1,其他两个是 Claude 3.7 Sonnet。

【3】关闭 Roo Code 的 MCP Servers 服务,能减少很多引导词,节省日常使用的 Token。

【4】在 OpenRouter 中开启「Compress prompts and message chains to the context size」,能节省 Token。

【5】Gemini 系列目前不算热门,但性价比不错,效果也挺好。

Source:

2025 一月读科学史 心理学 宗教 育儿小说…… 11 本

历史有两种:一种是记录发生了什么,一种是基于事实的阐发,解释,重建。 有时候,很难将两者分清。比如,记录什么不记录什么,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某种视角的重建。 有时候,我们所相信的事实,其实是编造的故事。而,编造者是自己。也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深信不疑。

Bearblog 风格点赞按钮

** 本文基于 第三夏尔Booooombenji 的 Hugo 插件代码,修改为 WordPress 插件:DayuGuo/bear-style-like-button

功能

在 WordPress 的文章类型页面下方添加两个按钮:「点赞」和「支持」。

  • 「点赞」:参考 Bearblog 点赞风格,以简洁版向上箭头为图标,配上一个轻柔的跳动动画。设置界面支持导出点赞数据。
  • 「支持」:可在 WordPress 插件设置中修改链接,跳转到特定页面。

效果见本文下方,大家可以试试。

安装

本插件可在 Github Releases 中 下载:DayuGuo/bear-style-like-button ,并在 WordPress 后台上传安装。

如有任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