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V60太快了

当年今日

周一的中午,我比平时早了10分钟起来。13点50的闹钟之后,我就起来了,然后准备手冲咖啡。首先把手摇磨拿出来,然后把烧水键按下去,接着就是把一勺的咖啡豆放进去开始磨。周一咖啡豆用量感觉要比平时多一点。因为我足足磨了摇了16圈才终于结束,平时应该是14圈。咖啡豆出来以后我就开始清理手摇磨的残粉,当我把那些残粉清理干净以后,水也烧开了。滤纸和滤杯中午我已经准备好。这一次用的是锥形滤纸,而滤杯是个便宜货,是陶瓷的V60,但实际上还没到60度,所以滤纸需要按照滤杯的尺寸稍微改良一下才能完全贴合。我感觉这种不到60度的还好一点,大于60度就真的有点麻烦。这是我第一次用V60的滤杯,以前用的是锥形滤纸,配套的是不锈钢滤杯,区别在于这一次我用的滤杯下面开口是一个大洞,不锈钢滤杯下面是平的,所以那是通过漏斗壁把滤液排出去的,这个V60滤杯所有滤液都通过下面的洞流走。

用开水把滤纸湿润的时候,我傻眼了,因为水去得非常快,几乎可以说秒杀。平时用不锈钢滤杯不会这样。我该怎么办呢?如果还是用那个茶壶,还是按照平时的那样冲的话,滤液一定会滤得非常快,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尝试着像平时那样直接上茶壶,结果发现不行。几秒后我拿出了一个不锈钢的勺子。茶壶嘴对准勺子,用勺子柄作为引流棒,这样的话液体就能以我期待的方式流出,流到我想要的地方,但这么高难度的操作就意味着整个步骤我都必须左右手非常配合。一开始的时候,勺子该用什么角度,我没有考虑过的,但尝试了一两秒后我发现勺子垂直是最恰当的方式,但即便出液量已经比平时茶壶直接出来慢很多,但实际上从那个液体的声音我就知道流速还是很快。该怎么办呢?可以怎么办呢?我买的这个入门款的滤杯里面的凸起相对来说已经很不明显了,但即便这样,流速还是非常快。加大粉的用量不能解决问题,萃取速度依然会很快。所以接下来。我打算把手摇磨的粒度再调细一点。MAVO巫师2.0手冲的建议是38-42格,现在我用的是38个,接下来我打算试用36,甚至34个。如果这两个都不能解决问题的话,我是不是一次性要用两张滤纸?

自从我开始用手摇磨,我就发现出来的那些滤液一开始入口那一下都会偏酸,是温度不够的那种酸,但是当我把咖啡静置在那里,过上一段时间再慢慢喝,后面的那些部分却不像一开始那么酸了。手摇磨已经用过5次以上,但我感觉出来的那些滤液口味还是有点偏淡,还是有点偏酸。后来我意识到,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我萃取完以后没有摇匀萃取液就开始试味了!!!口味偏淡这个问题应该是我对萃取量的理解有偏差,我理解的是最后萃取出来的量,但可能别人所说的那个萃取量是指加水量。这两个东西差异很大。因为加进去的水很多都跟粉结合在一起。如果我把最终得到的那个液体理解为萃取量,那么我就会多加了水,滞留的那些水分那不是一个小数目,也正是因为大家要控制加水量,所以才会有咖啡秤这种东西。普通水的密度就是1g/mL。所以用克数就能容易折算出毫升数。通常咖啡豆包装袋上建议的萃取量用的是克数而不是毫升数。

现在看来配套一个咖啡秤是很有必要的,那是一个很直接数据化的仪器,但关键是靠谱的那个东西价格也不便宜。这个价格不便宜是相对于一般的厨房秤而言的。所以这将是我双12的入手目标,但万一在双12之前我已经感知到了那个萃取量呢。那么这笔钱我就可以省下来,我也不需要考虑安排放置这个仪器的空间。

为什么要入手巫师2.0

当年今日

当我终于觉得要入手一个靠谱的咖啡磨的时候,我已经喝挂耳咖啡好一段时间了,而且也尝试了好几个不同品牌的挂咖啡,不同口味的也都尝试过了。喝挂耳咖啡的时候,我会观察打开袋子那一刻咖啡粉的粒度,我也会观察经过我的冲泡之后,咖啡粉的粒度。所以现在的我可以把握手冲咖啡应该用什么粒度。因为挂耳咖啡喝多了,所以我知道那需要多少粉,通常来说,挂耳咖啡里面咖啡粉的量是8~10克。你或许会觉得8克会不会味道不够,实际上我个人没觉得8克跟10克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区别很大的话,我感觉是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咖啡粉。有些品牌是你喝过以后就不想再喝了,你只想赶快把那些东西消灭掉。最后你甚至连那个牌子是什么你也记得了。最后让我觉得可以持续喝下去的,只剩下辛鹿和GEO。辛鹿是个靠谱的牌子,是同事介绍给我的,同事是由她男朋友介绍的。至于GEO,是因为从前单位的福利都发在南粤分享汇上,我要把它消灭,搜索咖啡就看到了GEO,觉得价格也不算太过分,所以就尝试了。后来单位的福利不发在南粤分享汇了,新的那个东方福利网上面可选的咖啡很少,可选的挂耳咖啡更少,这些咖啡价格都不菲。南粤分享汇之所以还能选到咖啡,因为实际上送过来的时候用的是京东物流,所以实际上的是京东上的东西,但是南粤分享汇这个屌丝,你放进购物车里面的东西,不一定都能用你福利的余额去结算,所以挑选过程已经很痛苦,结算可能被系统筛选掉,又要重新挑选就更加痛苦,最后的痛苦变成他们给你的那个搜索页面根本搜不出你想要的东西,于是你只能采取登出,搜索并找到产品页面,再次登录,把商品加入购物车的方式获取资源。最后一次在南粤分享汇买的咖啡里面我也买了知乎的咖啡,结果送过来的时候打开一看,原来代工知乎咖啡是GEO。还记得曾经买过一次GEO,放在家里,我妈直接忘了,再次被我发现的时候,已经过了很久,但实际上那些咖啡冲泡出来味道还不错,所以他们的充氮保存是真家伙,也真的起到了作用,虽然跟新鲜的比起来,味道肯定会有一点差异,但是对我这种粗人来说,没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因为观察过挂咖啡,因为看过不同口味不同品牌的咖啡粉的差异,我也终于知道如果我要自己磨咖啡豆,我应该用什么样的粒度。虽然我还没到那种看一下那个咖啡豆就知道要用什么粒度,知道那个磨要怎么调整,知道要用什么水温,什么滤杯去实现这么牛逼,但起码我知道,大概差不多要调整出什么样的粒度才能实现我想要的结果。最纠结的人估计对那些咖啡粉的粒度得用不同的筛网分离确定,我知道这是一定可以做到的,但我觉得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没必要做到那么学究。

挂咖啡是很方便,但关键是我感觉那个滤袋实在太快了,有时我甚至觉得,我是不是要对某些咖啡粉要使用浸泡的方式。跟一般的滤杯比起来,挂咖啡的那个滤袋开口实在太小。我用一个普通茶壶注水,还要在这么小的口袋里面转圈,简直折磨人,于是这就迫使了,我觉得得用滤杯,得用滤纸,得用手摇墨自己控制粒度,得用经过处理的沸水进行我想要的冲泡。

一天就喝那么一杯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纠结呢?我觉得,人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事都很随意,我选择在咖啡的这个问题上不随意。

咖啡磨

当年今日

为什么之前我要从喝咖啡粉变成喝咖啡豆呢?可能是因为我发现辛鹿咖啡除了挂耳以外,其它卖的都是咖啡豆。现在不一样了,辛鹿咖啡很多,豆子都有磨粉这个业务。如果之前他们也这么干,估计我就不会买咖啡豆。当然也不会迷上磨豆机这种东西。

我第一个入手的咖啡磨豆机是最原始又或者是低廉的那种,磨芯是陶瓷的。当时其实我也看过磨芯是钢的。好像那种咖啡磨就只有手持式。无论是手持式还是我那种,都有点像古典咖啡磨。陶瓷磨芯能通过调节旋钮来控制出粉的粒度,但关键是没有一个标准,所以都是凭感觉瞎折腾。当时我觉得陶瓷的应该更耐用,但实际上陶瓷的真的很难磨,因为不够锋利。其次是虽说那个是陶瓷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光滑的那种,不像陶瓷水果刀那样锋利,可能陶瓷做到那种锋利程度的话就很脆了。遇到咖啡豆可能咖啡豆没有磨碎,陶瓷自己碎了。陶瓷的磨芯决定了那个东西不可能很锋利,而且硬度也不太好。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磨起来的时候很费劲。我用那个陶瓷磨磨咖啡粉的时候,实际上我对手冲咖啡粉的粒度到底是怎样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认知,因为那个时候我才开始喝挂耳没多长时间。但实际上在喝挂耳之前,我已经喝过很多年的咖啡粉了,第一次买咖啡粉是在家乐福,买的是进口哥伦比亚咖啡粉,之所以买咖啡粉是因为大学的时候通过某个博客活动赢回来了一台美式咖啡机,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在家乐福买了进口的咖啡粉和进口的滤纸。当时也只能买进口的,因为国产咖啡的区域根本没有这两种东西。那个时候的确也有淘宝,的确有网购,但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起来。在家乐福买过咖啡粉,然后好长一段时间买的都是宜家家私的瑞典咖啡粉。双11的时候,我也有趁着特价买过意利的咖啡粉。我妈说意利的那个咖啡粉特别细,后来隔了好多年我才明白到,可能那个意利的咖啡粉就不是为了你用来手冲的。来自于家乐福哥伦比亚的咖啡粉以及宜家家私瑞典的那个咖啡粉到底那个粒度最适合用什么方式萃取咖啡,我们从来都没有研究过。所以当我用那个陶瓷咖啡磨磨咖啡粉的时候,我妈一直在说,那个粉太粗了。但我不断调整以后,当粉的粒度足够细,发现磨起来真的非常非常累。累了之后,喝的效果还不好。那个陶瓷手摇咖啡磨,实在让我太累了以后,我忍不住又低价买了一个电动打粉机,我只能称呼为打粉机,因为那根本不是一个标准的咖啡磨,那只是通过很钝的刀片把固体打碎。如果你需要打得很碎,只要停留时间足够长就可以了,但关键是咖啡粉要根据不同的萃取方式决定咖啡粉的粒度,并不是越细越好,太细的咖啡粉很难过滤。即便等的时间足够长,过滤出来的那个滤液也不好喝。那个打粉机到底用多少的咖啡豆打粉多长时间才大概差不多呢?我试验了一次又一次。这个试验跟放进去的豆子的量有关,跟打粉的时间有关,跟豆子的软硬程度也有关,但最后一个条件,我是完全不去判断的,因为我的确也没有什么好的判断方法。所以我需要控制的因素是大概每次放进去的豆子量都差不多,然后我就开始控制打粉时间。我的经验是大概10秒就好了,我也没看秒表,就是默数10个数,如果觉得数太快了,就再多数两个。出来的那些东西,粗细肯定是不均匀的,所以在装进瓶子的时候,我还得先混一下。这个步骤我很熟悉,因为在做谷物水分测量的时候,磨出来粉也是需要先混合一下再装瓶,然后去做水分的。在不知不觉中,这样凑合着用打粉机磨咖啡豆已经好几年。

既然萃取咖啡是一个很科学的事情,所以今年我决定也稍微用上一个比较靠谱的咖啡磨来处理那些豆子。

磨豆机

当年今日

在看《灿烂的花园》的时候,我才知道磨咖啡豆这种事情,对咖啡有要求的普通人用的估计都不是用电动磨豆机,因为磨的量不大。如果那个手动磨豆机是靠谱的,一分钟之内一杯份的咖啡粉就可以准备好。

在买电动磨豆机之前,实际上我也买过手动磨豆机,但那个时候我是随便买的。那是陶瓷芯的东西。理论上我觉得陶瓷可能比钢材更耐用,但实际上这纯粹是我太天真了。我没有研究过那个东西磨出来的粉到底均不均匀,反正一开始的时候我被我妈欺骗,所以费了好大的劲,才磨出那些粉,因为我妈总觉得那些粉不够细,结果手冲的时候发现水根本下不去,因为粉太细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妈让我磨的那个粉的细度估计适合上意式咖啡机。也正是因为那个时候磨出来的粉太细,所以直接把我磨崩溃了,经过一两回以后,我就买了个电动的磨豆机。与其说是磨豆机,不是说是打粉机,那个东西用的是很钝的刀头,所以打出来的东西肯定是非常不均匀的,如果要打成细粉,延长打粉的时间估计能实现,但是要打出咖啡这种对颗粒度有要求的粉的时候,显然那个东西是力不从心的,但起码不用我很费劲。一开始我觉得可能电动磨豆机太新,又或者豆子放太久有点变味了。所以用电动打粉机出来的那个东西有点铁腥味。如果量大味道不那么明显,如果量很少,那个味道就很明显。同样的豆子,用我那个非常廉价的手摇磨豆机反而不会有这种味道。那个廉价的手摇磨豆机除了因为我妈要求粉要磨得很细,所以把我磨得很崩溃以外,清洗的时候也很麻烦。那些粉在边边角角卡住,用刷子根本刷不下来。因为那个陶瓷表面其实不是光滑的,会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咖啡粉如果藏在那里,简直就是无解之谜,外加那个刀头本来就有一定的纹路,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直接冲水根本没办法,用牙刷也实现不了,所以我连电动牙刷都用上了。但即便这样,还是有一些地方有残留,所以最后我直接把冲牙器怼上去,才终于把那些角落里面的余粉清理干净。的确,那个廉价的手摇磨豆机可以水洗,但如果那个磨我直接可以用毛刷清理干净,我又何必水洗呢?

直到这几天我才知道,原来磨芯是钢的那些手摇磨豆机是不能水洗的,因为水洗以后,里面的某些材质就可能生锈,就会影响那个设备的精密性。那些东西你可以把它拆出来,用刷子刷干净,但是你不能拿去水洗。据说磨豆机到达一定的价位以后,磨芯用的是420不锈钢。之前食品级的不锈钢我只听过304跟316,316耐酸性更好,这个是420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感觉是加入了某些微量元素,增加了硬度。如果那个钢足够出色,的确即便因为静电的原因上面粘了粉,也理论上非常容易通过毛刷或者吹的方式把那清理干净,不需要水洗。

如果每天只需要花15秒的时间就能手磨没出一份咖啡粉,我感觉这个事情可以每天都坚持一下。现磨的咖啡粉,肯定比磨好的咖啡粉放在那里慢慢喝味道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