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佛山城市展览馆

当年今日

在去佛山城市展览馆之前,我就已经在大众点评上,大概看了一下评论,大家说二楼好像是最好玩的。我也这么觉得啊。二楼一入门就是一个大沙盘,那个沙盘展示的老佛山。在里面我发现了祖庙,因为我认出了沙盘上的那个九龙壁,然后我也认出了,旁边的那个佛寺,然后还有很多骑楼、密密麻麻的房子。远处,东平水道旁边,我也认出了龙窑,所以那个地方估计是石湾。沙盘上没有说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时期的佛山。

佛山到现在为止,陶瓷都很厉害,所以展馆的很多展品和微缩场景用的都是陶瓷小人。这个在其它地方是不可能看到的,而且那些东西做得非常的细致。佛山的成药很有名,很多药丸至今都非常流行,比如冯了性的药丸。在现在的岭南天地里,就有冯了性的旧址。除了药丸,跌打酒也很有名。最有名的我感觉得说铁器、陶瓷、纺织也很厉害,烟草曾经也占了一席之地。当时的顺德糖厂,在介绍上说,在80年代是该行业全中国第一,但是顺德糖厂在1993年的时候就已经停产了。因为陶瓷很有名,铁器很有名,纺织很有名,成药很有名,这就意味着这个地方肯定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前面的那几个行业都是体力劳动为主的,于是佛山就出了有名的一些武术家。黄飞鸿、叶问、李小龙都出自佛山。佛山同样有名的,还有粤菜和粤剧。小的时候,家里老人很喜欢听粤剧,但是我对那个一点兴趣都没有,后来粤剧可以这么说,几乎在我生活里消失了。因为香港电视台里面基本不会播粤剧。即便在我小的时候,广州本地的电视台也仅仅是在每周的其中一个晚上播语粤剧。之后估计全部都改成播电视剧。

还记得第1次去佛山,第1次路过岭南新天地的时候,我就看到其中一栋建筑里面正在唱戏。里里外外围了很多人,有些人是进去坐着听的,有些只是路过,在门口观望的,我就属于那种在门口观望的人。里面唱戏的人也不是什么大家,但票价很便宜,只需要5块钱。本地人习惯了听戏,外地人觉得这个很好玩。祖庙里面的戏台,现在仍然在使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每天某个时段都会有大戏。看过佛山粤剧相关的东西、看过兆祥路上的粤剧博物馆,我感觉就粤剧的氛围来说,佛山比广州浓实在太多。

上面说的所有东西的介绍基本上都在佛山城市展览馆的二楼,除了上面说的那些以外,他们还做了一个通济桥的缩小版本。在光景的衬托之下,仿佛让你时光倒流,很梦幻。

如果说广州是以商业为主,那么佛山我感觉是以小作坊的手工业为主。展览馆里面的某一层好像说过这么一句话,基本上每个人的家里都能数出一件来自佛山的电器。产自佛山的小电器的确也非常有名。美的、容声、格兰仕,基本可以这么说,广东人家里必备的小电器基本上不可能没有这一些的其中一个,而且他们坚持了好久,不是那些几年之后就消失不见的。无论是以前的佛山,还是现在佛山的小电器,都给我一种很实在的感觉。他们在踏踏实实的干事,在传承着以前的东西,但从来不缺乏创新的精神。

我感觉到世纪莲那个地方,滨海公园走一走也就可以了,甚至可以租个单车或者电瓶车浏览一下,但是城市展览馆是推荐的,得去看一看。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今年8月17号,和朋友一家一块开车从剑桥到英国温莎/Windsor。单程两个多小时。

温莎(Windsor)是英国英格兰的一座历史名城,位于伦敦以西约34公里处,以其宏伟的温莎城堡而闻名。温莎城堡是英国女王的官方住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仍在使用的城堡,历史悠久,建筑风格融合了中世纪和哥特式的元素。温莎周围的自然风光优美,泰晤士河穿城而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和欣赏。此外,温莎还以其丰富的文化活动、购物和美食而受到游客的喜爱,成为一个理想的周末游目的地。

之前去过两三次,当时和媳妇刚谈恋爱那会(2010年),有一天就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时从LUTON卢顿火车站就选了到温莎城堡,中间转了一次火车,当晚就在温莎城堡对面的酒店住下了,由于没有提前预订,一晚上记得得近300英镑了。

温莎城堡我们之前进去过两次(2010年/2017年的时候我姐过来我们也一起进去过),所以这次就没再进去,这次主要是去坐一个水陆两用的观光船(可以开起河里的船),然后中午吃了个饭,然后下午在草地上休息聊天,在温莎的河上看看风景,晚上回剑桥前一起吃了一个饭。

这个 ducktour 的官网在这里。我们选的是 “Windsor Mallard Splash Tour” 中文翻译为温莎野鸭飞溅之旅。大人一张27英镑,小孩(2-14岁)是19英镑。

Windsor Mallard Splash Tour(鸭子游)是一项独特的观光活动,结合了陆地和水上的双重体验。游客乘坐专门设计的鸭子船游览温莎及其周边的迷人景点,首先在城市街道上行驶,欣赏温莎城堡等历史建筑,然后船只驶入泰晤士河,继续观赏河岸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游览方式适合家庭和朋友,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探索温莎的文化和历史,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精彩体验。

第一次听说并坐这种观光船,涨知识了。

视频:油管/Youtube | B站/小破站 | 微博视频 | 西瓜视频 | 微信视频号 | X/推特 | 小红书

windsor-castle-2024-08-17-10.51.48-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英国温莎城堡街上一景

windsor-castle-revierIMG_8754-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下午在温莎河边喂鸭子喂天鹅,河边的小卖部卖饲料1英镑1小包

windsor-castle-porsche-on-the-street-IMG_8834-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媳妇说喜欢这种保时捷跑车,应该是帕拉梅拉 也可能是 Taycan

windsor-castle-IMG_8835-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当天温莎天气很好 晴空万里,我拿我的单反在草地上拍飞机,每隔几分钟就有飞机飞过

windsor-castle-duck-tourIMG_8775-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街上看到这个水陆两路的观光船 Duck Tour 每1个小时1班

windsor-castle-duck-tour2024-08-17-11.11.58-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第一次体验到车能开到河里

windsor-castle-duck-tour2024-08-17-11.11.25-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船上驾驶舱顶部有好多各国的钱

windsor-castle-ducktour-2024-08-17-11.08.07-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船上大概20个人,有20套逃生装备

windsor-castle-2024-08-17-10.53.22-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就在这里等车上车,和一般的公交站没啥区别。

windsor-castle-2024-08-17-10.53.08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等待Duck Tour的车来

windsor-river-IMG_8592-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坐Duck Tour在温莎河里看着街边的景色

远处就是温莎城堡。

windsor-river-IMG_8586-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温莎河里的景色

windsor-river-duckIMG_8599-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温莎河里的天鹅

windsor-duck-tourIMG_8615-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温莎街上的船

windsor-duck-tour-IMG_8609-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温莎Duck Tour水陆两用船舱

windsor-duck-tour-busIMG_8571-scaled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温莎Duck Tour水陆两用船舱,水上驾驶的是另一套设备。

本文一共 1139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出差与游玩 游记 照片 生活 资讯 风景
The post 温莎野鸭飞溅之旅: 水陆两用旅游观光船 Dour Tour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2.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3. 同一台服务器上多个WORDPRESS站点的一些设置可以移出去 我自从把所有网站都挪到一处VPS服务器上 就发现很多事情省事很多 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网站 包括 WORDPRESS博客. 比如我有四个WORDPRESS博客 然后我就把通用的一些资料给移出去 移到 HTTP或者HTTPS都不能直接访问的文件夹里这样就更安全许多. 文件 wp-conn.php 存储了 相同的数据库资料. 1 2...
  4. 在英国开车的简单介绍/英国开车上路需要准备什么? 在英国合法上路需要有: 有效的驾照; MOT 车的年检; 路税 (Road Tax);还有最重要的汽车保险; 四者缺一不可. 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因为警察现在都高科技, 都能扫描车牌就能知道你合不合法. 不合法直接拦下来轻则罚款, 重则扣车上述法庭. 驾照 在英国可以用欧盟的大部分驾照,...
  5. 小白教程 – 如何把 SBD或者STEEM转出到比特币钱包? 虽然好像已经有很多人写过很类似的教程, 但是 @thisjourney 似乎还是不太明白 于是我觉得有必要用我的自己简单的语言来介绍一下这个过程, 其实通过官方推荐的 @blocktrades 来转换SBD或者STEEM到比特币甚至是其它货币是相当的简单. 首先 你需要一个比特币钱包, 线上的比特币钱包我推荐 Coinbase, 线下的比特币钱包我推荐 Electrum. 第一步:...
  6. 因为一个 try catch 好几天优秀点赞程序挂掉了我却以为是节点的问题 YY银行有四个点赞程序, 分别跑于四台服务器上, 它们是: 股东点赞(代理给 @justyy ) 自己的号 足球队 优秀作者(排名前30, 还有跟随点赞) 这几天我就发现, 有些赞没有给出, 我还以为是节点的原因, 因为查看记录, 发现是...
  7. 花钱让人换汽车钥匙的电池真是个智商税 今天想不到我这么聪明的人也被人狠狠的收了一把智商税. 今天被收智商税了, 去 Tesco 换车钥匙的电池. . 才发现如此的简单, 那人直接2分钟搞定2个, 然后收了我25英镑. . 服了. . 我还以为很复杂…… 网友说 “1....
  8. 老婆的配偶签证被拒 郁闷死了, 601镑签证费打水漂,一去不回!费钱费力. 去年12月份我请了律师拿到了永居.老婆是T1G签证的陪工签 (DEPENDENT VISA) 2016年4月份到期. 然后我就想说得趁早把她的签证转成配偶签(SPOUSE)这样她就可以尽快走五年永居的路线. 今天收到拒签信,原因是我没有提供 有工资进帐的那份银行帐单,我提供了我和我老婆的联名帐户, 但是工资并不是直接打到这个帐单上的.所以就这一点被拒了.完全不给解释,不给补材料的机会.601镑就这样再见了. 英国的签证寄出之后是先由另一个部门先收费, 收完费才正式审理,而且不管结果如何是不退钱的.后悔没让律师弄,也不至于到现在浪费这么多时间和金钱,签证还没过.由于原签证还没到期,所以还不能上述.估计只能等搬完家后年底请律师搞定这事. 真是郁闷, 600镑, 我可以再买一个IPHONE6,或者给我的新买的车换四个轮胎....

再谈西村

当年今日

周五回家的路上,坐在地铁上的时候,我一直在刷大众点评。通常我刷点评是为了看哪里有什么好吃的,那些好吃的有什么特价之类,而这一次我刷的内容大部分都不是吃的,是去哪里玩。之前总觉得广州很多地方我们都已经去过了,没什么可以继续探索了,但实际上当你刷到那些内容的时候,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地方等待我跟我妈去探索。

国庆假期去的那个对山园就算是一个成功的探索案例。怎么会想到在西村那个地方会有这么一个东西呢。在去对山园的路上,我们也见到了好多漂亮的小洋房,那些风格跟东山的那些有得一拼,甚至更加华丽,但关键是相对而言,东山的那些现在很多都保存完好,尤其是那些有重点历史意义的,那就修葺得更好了。西村那边,对山园附近的那些小洋房,有些真的是得用面目全非去形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西村那些洋房建于民国时期,它们的拥有者是那个时候有权有势的人。那个时候有权有势的人,在后来的历史里,都没有什么太好的下场。这么说可能不太合适,但他们的很多后人都没有再留在广州。之后,在后来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些建筑又曾经被用作其他用途,所以,最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可能如果之前我对西村有所了解,我不会有这种感叹。因为在那天之前我对西村一无所知。在我印象之中,在我的家人的讨论中,我总觉得西村是一个很一般的地方。我的某个亲戚就住在西村。每次说起那个亲戚,说起那个亲戚的住所的时候,家人会自带负面的情绪。我去过西村,但仅仅是去过而已,因为高中的时候,组织过一次成人宣誓,广大附中我们那一届的人,全部都被大巴车拉去了广雅中学,但我们是大巴开到了中学门口,我们走进去,离开的时候是直接出门就上大巴,几乎可以说没在那个地方停留过,所以我对西村到底是什么模样?有什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情况?一无所知。但原来这种完全不了解只是我个人而已,因为我妈对那个地方还是有一点印象,她起码知道那里曾经有个广东饮料厂,但具体那个厂产什么饮料,她却不怎么说得出来,后来才发发现,鼎鼎大名的广氏菠萝啤就是那里的产品。我的两个姨妈都是师范毕业的,第一师范跟第二师范,据说那两个学校旧址现在都在协和中学里面。可能我妈那代人对那个地方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他们觉得我没有必要认识地方,所以一直以来,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起过,也从来没有带我去过那个地方。

每个地方都会有每个地方的历史,除非那个地方之前一直以来都是一片荒地或者一片农田,只要那里出现过工业、商业、有人居住过,那里一定会有故事,虽然那些故事可能没有被记录下来,但这不代表那不是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过着很普通的生活,但这不代表我就没有必要记录我的故事,哪怕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历史的痕迹

每到一个新的地区,我便会在地图上做个标记。就在前阵子,无意中拜访了最后一个大洲,完成了七大洲的拼图。细细的数着,尚缺失的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了。翻看回忆,我大概也是见识过一些浓缩的历史。

我们这代人,出生后不久苏联就解体了,导致我们对冷战的了解大多来源于历史书和电影。平心而论,我对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对三国时期的理解,并不见得有那么多的迥异。直到后面,在巴尔干半岛上流传的南联盟的誓言,在雅尔塔徘徊的三巨头的对话,在诺曼底呼啸的海风,在奥斯维辛锈迹斑驳的窗户,在瓦尔帕莱索沉吟的诗句。二战的历史就这么鲜活地展示在新一代人们的面前。可能应该再去看看柏林墙的痕迹,才能具像化盛极而衰的一丝丝印记。

走过亚马逊丛林,看到了石器时代和现代工业的微妙共处。沿着巴塔哥尼亚,南美洲一点点刻印着从发现新大陆到殖民地到奴隶生意的历史。顺着洋流,在一个个人间天堂的岛屿上,快速穿插着同化的默契。历史不会消失,只会一层层地堆积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加州的生活,对我来说,还是太单调了些吧。

从电影扯到历史

当年今日

我搞不懂为什么现在的影视作品都会集中于某些战争题材,比如说电影的大片,好长一段时间,都在说朝鲜战争的故事。比如《金刚川》,《长津湖》系列,《志愿军》系列等等。在这之前肯定也有过说志愿军故事的电影,但是那些不在近几年发生,我就不列举了。这些通常都是大片,都是在重要的时间上映,有可能是国庆,也有可能是春节。如果是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在重大的节日播这些片子,估计没什么票房,又或者说根本比不上其它片子的票房,但现在这些片子已经成为默认的票房冠军。估计以前的人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这些主题色彩这么浓的电影居然也能兼具商业价值,而且商业价值还很高,我个人也很喜欢看。打开这个奇妙世界的,我感觉是《战狼》系列,然后《红海行动》狠狠地火了一把。

中国打过那么多仗,跟日本人打,跟自己人打,跟美国佬打,为什么这几年红起来的是朝鲜战争呢?以前我总觉得朝鲜战争是跟美国佬打,但实际上到《志愿军》第2部的时候我才知道,实际上我们的对手是联合国军。不仅仅是美国人,肯定也有英国人,电影里说到了有比利时人。看到那里的时候,我想起了现在的俄罗斯,虽然牌面上在跟乌克兰打,但乌克兰背后是整个欧盟和美国,所以准确来说,俄罗斯在跟欧美联军打。我们的影视作品这几年一直在说朝鲜战争,但实际上我根本记不起朝鲜战争到底打了多久。我学校历史课上根本就没有提及过朝鲜战争到底持续了多久?因为那场战争不是在中国本土内发生,那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无论是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我感觉我都只是知道它们的存在,但具体很多细节,完全不了解。

我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妈一岁,所以她没有经历过这些战争,但她肯定经历过这些战争的副作用,所以当我妈跟我说起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一些东西的时候。我很迷惑为什么这些我从来没有在历史课上听说过呢?因为老师真的没说还是我选择性过滤掉了?还记得某次在佛山的某个公交车上,有个小学生在兴奋地跟他的家长讲起某段欧洲史。中国历史某些部分我尚且好像一片空白,那个小学生到底是怎么对那段欧洲史如此了如指掌的呢?在我的记忆之中,我的学生生涯里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世界历史,但是某次搭地铁的时候,我身边的那个中学生翻开的那本教材,好像就是历史,好像里面说的就是欧洲史。为什么我会对这些东西一片空白?可能因为轮到欧洲史上场的时候,那已经不是考试的范围,所以老师选择性不说了。我中学的历史教材里真的有欧洲史吗?既然有欧洲史,那美洲史呢?还有亚洲其它地方的历史呢?

人生回望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不知道的真的非常多,当学生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已经学得够多了,脑袋都爆炸了,但实际上,相对于知识的海洋来说,那只能称作其中的一滴水。

《悲情城市》观后感

不少人提到过《悲情城市》,里面有梁朝伟,却一直都没有看过。最近想看电影,就想起了它,先上豆瓣看下评分,竟然有9分之高。

刚开始观看才发现电影中讲的话都听不懂,又去找中文字幕。以前看台湾的电影都是国语发音,不用字幕也能听懂,没想到这部电影却这么另类。

电影主要讲了两个家庭。一家兄弟四个,分别是文雄、文森、文良、文清,文森一直没出现,文清是个聋哑人。一家是兄妹两个,分别是宽荣和宽美。宽荣和文清是朋友,经常小聚,宽荣针砭时局,文清和宽美相识。文良招惹了黑帮,被打傻。文雄手下和黑帮手下斗殴,文雄强出头,被打死。宽荣和文清去台北「闹事」,文清被抓,宽荣逃走。文清被放,回去继续经营照相馆,文清和宽美结婚。宽荣被抓枪毙,文清又被抓走。

电影中的人物很多,看的时候好多人不知道是谁,直到最后看了演员表才恍然大悟,比如大哥的妾爹和妾哥。好多情节没看懂,后来看了别人的讲解才知道电影的背景是「二二八事件」。台湾的「二二八」以前也听说过,但了解不多,这次结合电影和解说才明白台湾的本省人和外省人、本岛人和外来政府的矛盾。

电影中的人物穿着很时髦,即使放在现在也不过时,说明七十年前的本岛人的生活过得很不错。

电影里的梁朝伟很青涩很帅气,但是演的是个聋哑人,交流只能靠写字,写的又很慢,看得很着急。Jasmine说,可能梁朝伟不会说国语,所以让他演哑巴。后来看了电影解说,确实如此。

老大文雄脾气火爆、满口脏话,既然那么痛恨老爸赌钱,为啥又跑去死对头的场子里赌博,意气用事丢了性命。

这是一部历史电影,节奏很缓慢,一段走路、一首歌就能用几分钟,没什么戏剧冲突,可能「不好看」,但值得一看,后劲大,看完后不会让你觉得浪费了时间。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历史学科中基本题型之一,题干主要以文字形式或图表材料等方式来呈现,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考查范围比较广,利用获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辩证认识和解决问题。

推荐《企鹅欧洲史》

《企鹅欧洲史》总共读了有两个月,中间穿插着读了几本其他的书。原因是《企鹅欧洲史》是免费下载的,其他书是微信读书 […]

我们为什么要编纂历史?

早在今年初,适兕就建立了「开源之史」讨论小组,旨在探讨有关技术、人物、思想、文化等开源世界发生过的事件和演化。

一开始,我对这个小组保持观望态度,既期待能够从中了解一些或许自己还不知道的历史,又对历史研究抱有一定的怀疑。一直以来,我都推崇关注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历史尤其是尚未有定论也没有“信史”的“开源之史”,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我并不确定。但是,近日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重新考虑“历史”的价值,也对标题提出的“我们为什么要编纂历史”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清代龚自珍《定庵续集》有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一个群体的历史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反映了这个群体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认识和定性。历史如果不能被正确的记录和认识,针对相应主题的讨论就是虚幻的,形成的知识也是缺乏基础的。

编纂历史的第一步是汇集史料。汇集史料这一步,是从各种输入源获取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记录。例如庄表伟翻译的《自由和开源软件的历史》从维基百科摘录而来,维基百科当中又有相应史实的出处标记,例如上文原文在维基百科上就有 76 条引用。

References of history of free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创作的维基法则也在汇集史料这一点上体现。例如,关于自由软件运动的发展,核心成员在各阶段的观点,以及不同时期发生的事件,在 Philosophy of the GNU ProjectCurrent campaigns by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等页面都有记录。开源促进会也在自己的博客 VOICES OF OPEN SOURCE 上记录了诸多时事。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史料的数量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不过,修史并不是对史料的简单拼凑。汇集史料的下一步就是去伪存真。好的史书总有“信史”的称号,意即详实可信的史书。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四史之说,其中的《史记》、《三国志》都是有名的信史。近日触发我考虑编纂历史的意义的,正是史实的准确记录和传播的价值。

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更是体现了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环境下,谣言与辟谣的拉锯。我们发现很难说辟谣真的是在辟谣,也很难说谣言都不是谣言。到底我们怎么样把一个时期发生的事情相对准确地记录下来,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思考的话题。

前面提到,历史反映了群体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认识和定性。先秦时期有董狐直笔和记录“崔杼弑其君”的齐太史的故事,但是越往后世发展,则历史为政治服务的特征就越明显。哪怕是《史记》和《三国志》这样的“信史”,也有迎合统治需要的神话传说或者明显的矛盾和曲笔。

编纂开源运动的历史,或许也会陷入到现实与理念的矛盾当中。开源运动一直以来都不只一种声音,1998 年的山景城会议,虽然云集了 Linux 的创作者、Python 语言的创作者、Perl 语言的创作者、Apache Httpd 的创作者还有 Tim O’Reilly 和 Eric Raymond 这样的开源先锋,但是会议达成的也只是一个笼统的基于开放源代码的合作的模糊共识。会议唯一形成的结论,就是在宣传上统一采用 Open Source 的表达。

后来的二十余年间,围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参与者。例如才华横溢的工程师,FFmpeg 和 QEMU 的作者 Fabrice Bellard 和 SQLite 的作者 D. Richard Hipp 等。例如创造开源相关软件协议的律师,GPLv3 的联合撰写者 Eben Moglen 和开源专门律师 Heather Meeker 等。例如可以独立成为一个潮流开端的 RedHat 式开源技术公司,以及可以独立成为另一个潮流开端的 MongoDB 和 Elastic 式源码可得技术公司。往前追溯,则还有第一个系统地明确提出获取和使用源代码“自由”的自由软件基金会以及它的领导人 Richard Stallman 等。

适兕在《「开源之史」系列之一:该如何思考开源的历史?》一文里写到关于开源的历史,要避免陷入“时间轴概述的误区”,因为开源并没有像年代表示那样呈上升趋势。

这正是因为开源这面旗帜下聚集的人员众多,自由软件运动、开放源代码运动和开源商业化浪潮,其实各自之间没有明显的承袭关系,反而更接近独立发展在同一个名称之下的不同势力。

前面举例的人物,互相之间对软件开发和源代码开放的理念甚至可能互相冲突,这也显得对于开源历史的编纂和基于对历史提出的定论来形成对未来的指导尤为重要。前面提到,山景城会议达成了对 Open Source 一词作为宣传表述的共识,但是后来由 Eric Raymond 和 Debian 的领袖 Bruce Perens 等人建立的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并不是会议的直接结果。近年来,对于什么是开源,对于 OSI 及其提出的开放源代码定义(Open Source Definition,OSD)能否代表开源,其实暗流涌动,有过许多轮较量。

以人物为划分基准的开源历史,在适兕的《开源之迷》当中有过尝试。这也是我对该书最喜欢的一部分。以运动潮流为划分基准的开源历史,或可区分成自由软件运动、开放源代码运动、开源商业化和沉默的大多数的开源软件这四大类,它们各自内在的起源和目的是很不相同的。以项目案例为划分基准的开源历史,则接近于我在创作中的《开源案例库》的叙述方式。

编纂历史,要在过程中体现出对历史的态度,即基于史实和“史识”评价乃至断论一段历史。上面提到的不同切分方式,则是对开源历史建模的一种思考。《史记》以本纪、世家、列传、表和书为体例,《汉书》则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它们各自为历史叙事定下一种叙述模型。然而开源的历史应该怎么讲,有哪些线索、哪些关键要素,目前仍无定论。甚至于开源这个词本身,是否符合当前的需要,也尚处于争论当中。例如我在不同场合会提到开源不止开放源代码,但是 Open Source 这个词提出的背景,确实强调的就是开放源代码,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个更好的表述方式,也是一个暂时没有结论的问题。

除了开源的历史,再回到触动我思考历史相关的问题的出发点,自二十四史以后,现实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我们有没有历史可以依据?我想很多人也并不清楚。对于时事的讨论,我看到参与者很容易陷入到身份政治的桎梏里,枉顾事实只管站队后相互抨击。且不说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只会在原本万物互联的世界里形成一个个信息茧房,这些抨击本身也是虚幻的。因为失去了对事实的探究,追求宏大叙事或者以点概面急速上升,我们没能关注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底为什么发生。

我们看《史记》、看《三国志》,多的是以人物和事件为核心的叙事。如果能够再多一些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的聚焦,撕开身份和站队这面无差别的旗帜,迫使其中的个人思考他的境地和责任,或许比起,一个模糊的概念碰撞另一个模糊的概念,会更有价值一些。

摘录《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

我对1946年-1949年间发生解放战争的了解,更多还是停留在影视剧和历史课本的层面,浅层次,表面化。最近在得到APP 看到一本书《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全面、更宏观、更深入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不是简简单单说只是小米加步枪,不是靠小规模的游击战,是通过系统性、全面性的战略部署,通过一场场精密谋划的战役,一城一地地打下来的。

本书以历史为序,采用史论结合的手法,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回忆录、党史资料等,从 13 个不同侧面树立了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国民党败退、共产党胜利的深层次原因,全新更新了我对解放战争的认知。

1、“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战争之初,解放军的整体实力是比国民党的军队有不少差距,但这个差距并没有非常大,国民党的军队并非不可战胜,党中央对战争前的情势有着全局而清晰的分析,相信这场战争将是艰苦的、长期的,但又是能够胜利的,原来的计划是通过5-10的斗争取得全国的解放,但后台战争的发展,大大推进这个进程,用3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胜利。这说明共产党的军队做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战术上。

2、“蒋介石给国民党打上的死结”。国民党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失去大陆,与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迅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蒋介石给国民党打的死结就是“发动全面内战”,蒋介石要推行独裁统治,就会必然反对国共合作来建国,这条路在当时国家形式和国共双方的实力对来看,注定是一条失败的道路。

十年前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还那么弱小,在国共内战中都顽强坚持下来了,经过全民族抗战虽然国民党的军力也有了一定发展,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更是取得了大发展,更何况经过遵义会议之后共产党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已经有了炉火纯青的领导艺术,长期的革命战争也使共产党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还企图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共产党问题,又怎能摆脱失败的命运

3、“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主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全民族联合和团结,是大势所趋。联合政府会取消蒋介石一直主张的国民党一党专政,使蒋介石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无论接受还是拒绝都是他无法面对的现实。于是蒋介石选择了内战,想通过战争消灭共产党的军队,达到自己独裁和一党专政的目的。

4、“为全国和平而奋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和平,反而弥漫着内战的阴影。要取得全国的和平,就必然要和国民党的独裁和反和平统治进行斗争,退让和软弱是无法争取到全国的和平。

5、“东北为我势所必争”。抗战胜利后,确立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特别是建立与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方针,是解放战争前期,巩固和发展胜利局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大战役的“辽沈战役”,正是从东北开始的,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重要标志。

6、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个战术策略,在解放战争里,被淋漓精致地贯彻,成为解放军胜利的致胜法宝。如何打破敌人的进攻,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是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毛泽东指出:“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人是一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而蒋介石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夺取中共已经控制的中小城市,并打通城市之间的交通线。这导致的局面是:地占了不少,但主力的部队的兵力损失非常大。

7、“用蒋介石的骨头熬蒋介石的油”。将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是基于经济上的考虑,战争的消耗是非常大,经济上的负担很大,如果战争只在解放区开展,对解放区的经济消耗是非常严重,必然无法持久。如果战争,不断延伸到国民党占领区,就是消耗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能力,从而改变敌我双方的经济实力。

8、“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加大炮”。“小米加步枪”并不能准确描述解放军的军力,更多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宣传说法,其实解放战争中后期,随着战场缴获的增多和解放区军事工业的发展,解放军除了没有飞机参与作战外,大炮已是为数不少,武器装备并不比国民党军逊色。战争的胜负最终是依靠军事实力,只强调精神力量就是不尊重客观事实和事物的本质。

9、“英明的统帅方法和作风”。周恩来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能够迅速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人民解放军有一个英明的统帅部是分不开的。当时,全党自觉维护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各战略区负责人高度信任,做到放手不遥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10、“补充的都是俘虏兵”。解放军在战争之初不到130万人,到了1949年战争取得胜利时,兵员增加到500万人,增加了近4倍。全面内战爆发之初,人民解放军的补充主要是动员解放区的翻身农民,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则主要依靠俘虏兵了,到这时,解放战争实际上是共产党用蒋介石送来的人员和武器装备与蒋介石进行作战。

1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这里的力量不单是军力,也包括双方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组织动员能力。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场上取得的胜利,但战争不仅仅是双方军队的较量。战争的胜负本质上还是双方综合实力的比拼,而人民群众的支持度可以说更是决定战争双方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团结了可以团结所有力量:农民工,工人,民族资本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稳定了广大的民族资产阶级,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2、“我们要消灭敌人,有两种战争”。两种战争就是公开的战争和隐蔽的战争。隐蔽的战争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入敌人内部,瓦解敌人并为公开的战争提供支持;另一种在公开的战争中要防止敌人的渗透破坏。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用兵如神,离不开隐蔽战线的特殊贡献。

13、国民党的不治之症。由于没有组织活动,国民党名义上各级组织健全,但实际上是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也不把组织当一回事。由于不开展组织活动,党员都缺乏基本的认同,党员人数虽然不少,但它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没有组织力也没有号召力,整个国民党其实是一盘散沙。国民党不能团结统一,也与其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有关。国民党没有一个完整的能够真正武装全党头脑、统一全党意志、集聚全党共识的理论体系。国民党军队虽然人数多、装备好,但说到底是一支无信仰、无明确奋斗目标的军队。

The post 摘录《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