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美式橄榄球

前几周无意中看到学校(虎虎队)要和我之前的学校(牛牛队)打橄榄球比赛。附近有一个学校自己的很豪华的比赛场馆,我从来没去过。既然牵涉到我呆过的两个学校,不论谁赢,都还能接受,我决定去凑个热闹,体验一下美式橄榄球。

买了票,去的时候有点迟了,已经开场了。在马路边上远远就听到主持人喊:M-I-Z-,现场观众山呼海啸:Z-O-U-

这口号是学校的名字。虽然细想有点傻,然而这么多人一起喊,衬得主场的气势非凡。

进去以后发现球馆里吃喝小店俱全,我们上到自己的位置,在一片真球迷之中坐了下来。比分已经是3:0了。三分应该是直接踢进了杆子里面。

没一会儿牛牛(蓝色)开始进攻,我们虎虎三次防守成功以后,现场居然开始播放小号的诙谐小曲(Blasterjaxx & Timmy Trumpet – Narco),学生方阵随节奏甩动手花,观众跟着节奏打拍子。很喜欢这段小号的音乐。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环节,真的很有意思,感觉防守成功比赢球还快活!

touch down,也就进攻抵达对方底线,得六分。虎虎很快就得分了,这时烟花炸开,主持人喊M-I-Z-,观众回应:Z-O-U-。还有旗手队伍绕着场地跑一圈。学生方阵,啦啦队,管乐队各种庆祝。

主场也太压迫人了,牛牛队得有多大的压力啊。

比赛从下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这是两个学校的卡通形象,感觉牛牛憨态可掬,老实人被欺负的样子。

实际上也是如此,两个学校队伍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牛队员总是抱着球往前硬冲。虎队员还挺有策略,会向后回传,然后再横向突进。最后本校以38:0击败了牛牛。好惨的牛牛!

因为胜利了,还要点亮学校的行政楼穹顶,图中红圈处。

回去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晚还在学校。学校就是市中心,晚上还挺热闹的,毕竟大家看完球赛,都在街上吃喝玩乐。路过学校的一处标志建筑,晚上亮灯看别有一番风味。第一次看球赛,没想到这么有意思,主要是现场氛围太棒啦。

 

从《乡下人的悲歌》 到美国副总统候选人:J.D.万斯的开挂逆袭

近期热点无疑是特朗普被枪击,舆论认为已经锁定胜局,之后特朗普迅速宣布了副总统竞选搭档:J.D.万斯(以下简称万斯),对我来说这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媒体对万斯的介绍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他31岁时(2016年)写的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恰巧图书馆有一本,借了出来周末看完。本文结合搜索到的信息,讲一下万斯描述的美国社会的一个切面,以及他是怎样逆袭的。

一、J.D.万斯的履历

1984年8月2日,出生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俄亥俄州的米德尔敦,因为生父离家出走、妈妈吸毒+5次婚姻无法给予稳定的生活,很多时候居住在外婆家。

2003(19岁)-2007年,高中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伊拉克服役,并担任公共事务专员。

2007-2009年,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政治学和哲学双学位。

2009(25岁)-2013年,就读于耶鲁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获得虎妈蔡美儿的青睐和帮助。

2013(29岁)-2016年,在彼得蒂尔旗下的硅谷风险投资公司Mithril Capital工作,担任执行副总裁。

2014年(30岁),与耶鲁同学乌莎(Usha Chilukuri)结婚。乌莎是一名印度裔美国律师。

2016年(32岁),出版自传《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连续两年成为亚马逊畅销书榜首。

2017年,回到俄亥俄州并创立了Narya Capital,一家以中西部为重点的风险投资公司。

2019年,与Netflix合作,将《乡下人的悲歌》改编成电影,于2020年上映。

2021年,宣布竞选2022年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席位,2022年,当选为美国联邦参议员,代表俄亥俄州。

2024年(40岁),成为特朗普搭档,美国副总统候选人。

二、 关于《乡下人的悲歌》

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连续两年都是亚马逊畅销书榜首,可见书中的内容切合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关注点。回想80年代到2016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一路向上的时候。2016年我还在美团负责零售业务,觉得世界(现在看其实是中国)还很美好,王兴转述的那句著名的「2019年可能是过去10年最差的1年,但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1年」还没有说出来。

现在已经很少被提起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成本更低,那就应该向该地迁移,所以一些工作机会转移到了中国(也有一些开发工作转移到了印度);我觉得比较优势潜台词是:如果你觉得你失去了工作机会,那你也可以选择像中国人一样接受低薪、高强度的工作啊,否则就是你自己放弃了。

但总之,至少一种相对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导致很多美国人失去工作,所以他们痛苦,于是他们吸毒、酗酒。

我觉得这本书妙就妙在它是一本「自传」,如果抛开「自传」这个形式,可能就是一本社会观察。例如我新近读完的《履单》,主要是讲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如何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和贫富分化。万斯在书中也说,当时其实已经有很多社会观察类的书籍,但旁观者和亲历者还是不一样的,作为自传,就更容易让一个群体觉得是自己人在说话,所以万斯后来成为俄亥俄州的参议员,也就顺理成章了。

整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9章,内容是在阿巴拉契亚(米德尔敦+杰克逊)的童、少年。

第二部分,10-13章,内容是逃离阿巴拉契亚,从海军陆战队到耶鲁。

第三部分,14-15章,内容是理解、反思、找补,上价值和升华的部分,也是比较虚的部分。

对这本书的批判大概有这么几个角度

1、简化归因、以偏概全。把自己的个人经历当作社会的普遍情况,忽视了多样性、复杂性。

2、重视个人,忽视社会。认为困境主要是个人不努力,忽视了社会影响、例如经济政策、教育制度等。

3、偏见、自我成就叙事、负面叙事:书中有明显保守主义倾向,例如「鼓励个人奋斗、反对福利依赖」,拔高自己通过努力实现美国梦,而对阿巴拉契亚地区和居民的描绘过于负面,甚至是“污名化”。

三、在乡下:逆境与挣扎

这部分的主要人物是:外婆、外公、妈妈、姐姐(同母异父)、和妈妈的丈夫、男友们。

对这本书的一个具体的批判是万斯其实不是乡下人,而且他过于美化自己,而忽略了家人们的努力。真正的乡下是杰克逊,而万斯大部分时间住在米德尔敦,是他的外公外婆走出了乡下,才让他有机会在城市生活。所以如果有一天万斯走到白宫,无疑是一次飞跃,但不能认为外公外婆走出乡下就是理所当然的。

作者补:就像我们过去的几十年,很多家庭都是:村里人(爷爷奶奶没怎么出过村子) → 城市人(爸爸的努力搬到了城市) → 中国人(我们的努力搬到了大城市,并且可以任意选择城市工作、生活)。但我们不能认为祖辈父辈的贡献微不足道。

总之,外公、外婆来到了米德尔敦,外公在当地的钢铁厂工作,然后就失去了工作机会,外公开始酗酒(文中没写清楚,所以不确定是不是因为失去工作酗酒),而外婆生性倔强,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是:外婆对外公说再酗酒就弄死他,外公一次酗酒回家,外婆就把汽油倒到外公身上点了一把火,11岁的女儿把外公救了回来。外公的典型人设故事是:一次在高速卫生间,女儿在洗手间没有很快出来导致外公担心,外公就持枪踹开了女洗手间的大门;总之就是外公酗酒、外婆暴躁,但对家人很好。在妈妈不能尽到义务的时候,照看抚养万斯和姐姐,外公去世、外婆受伤的时候,妈妈生气自己的子女和外公外婆关系好而和自己关系不好,总是说「她是我妈妈、不是你们的妈妈」,而姐姐回答「不是的,妈妈,外婆也是我们的妈妈」。

外婆外公有1子2女,虽然家庭鸡飞狗跳,但主角的舅舅和姨生活还好,但妈妈受到的负面影响很大,导致的结果是妈妈成为护士一次偶然因素接触了病房里的违禁药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对妈妈人设的典型描述是:万斯每个学期都要换一个继父(妈妈有5个丈夫,多个男友);妈妈总是说会戒毒但从未成功,妈妈一次接孩子回家半路飙车撞电线杆子要和万斯同归于尽,万斯逃到陌生人家里报警,警察抓走了妈妈;妈妈吸毒后为了逃避尿检让万斯提供尿液,万斯拒绝说不能这样,其实还有个原因是在当时的继父家看到了大麻所以觉得自己尿液也不干净,这个事实让外婆觉得不能再让妈妈带孩子了。虽然如此,妈妈还是尽量给了自己能给的,例如圣诞礼物,而且妈妈还给办图书馆的借书卡,给万斯买书、鼓励万斯读书。

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姐姐一直承担了妈妈的义务,姐弟两个人扶持着生活,后来,姐姐有了自己的家庭,万斯就去和外婆生活。

题外话是:万斯和生父恢复联系后,有一段时间经常去生父家生活,他觉得生父家的生活很好,不用整天担惊受怕,但妈妈又生气,才发生了上面的撞车事件。

总之,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心惊胆战,鸡飞狗跳,频繁换爹;而生父、姨,主要是外婆给了逃避的港湾。

四、开挂逆袭:奋斗和人脉

本来,可能万斯会觉得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他也会成为典型的乡下人:酗酒、吸毒。然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开始。

万斯的第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加入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的履历对他有3个帮助,我行、我可以、我顿悟;我行是坚持下来海军陆战队的训练成为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我可以是在伊拉克因缘巧合(正常要比他高4级军衔才可以,这很重要)成为公共事务专员并且做得很好得到嘉奖,我顿悟是在伊拉克给了一个小孩一颗巧克力小孩特兴奋,突然顿悟我的悲惨生活其实是别人的理想生活(所以可能就不那么怨天尤人了,顿悟确实很重要)。

第二个重要选择是读书,大学草草略过主要是提了嘴提前毕业,之后虽然觉得大概率失败但还是报了耶鲁法学院,到了耶鲁的部分,万斯在文中也直接提出,影响自己的核心是人脉,包含:虽然面试表现不好,但推荐人打电话挽救了他;学院教授虎妈蔡美儿给了他很多帮助,包含让他放弃某个法官助理选择乌莎,包含后面帮助他和乌莎介绍工作;乌莎一直陪伴着他帮他克服一些人性的缺点;彼得蒂尔到耶鲁讲座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想做法官后来去彼得蒂尔旗下的的投资机构做了投资人后来成立了自己的投资机构,等等。

虎妈蔡美儿的成名作是《虎妈战歌》,讲的是自己怎么用中国式教育,培养了两个读哈佛的女儿。蔡美儿后来陷入为美国大法官卡瓦诺「选妃」的争议。

彼得蒂尔是科技圈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特朗普的人。它是PayPal创始人之一,Facebook第一个投资人,《从0到1》作者。

五、反思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没想到美国人写书和我们的小品一样,最后都要找补、上价值。

本书14章内容是ACE(童年创伤),美国工人阶级40%有ACE,非工人阶级29%有ACE;然后说外公自责自己没有教育好妈妈才导致这个结果,然后说自己开始没有试着去理解妈妈,但确认妈妈不是坏人。

15章说自己功成名就后,而妈妈活的很艰难,无处可去,所以自己就回到家乡试图帮助妈妈。然后,自问很多人会想怎么帮助他们,美国也试图努力帮助乡下人,但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乡下人,所以很多政策可能适得其反。

可能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正这两部分给我感受是这样:

1、妈妈虽然给我带来了灾难,但我逐渐试着理解她,也不会对她不管不顾。所以我是个好人。我的感受是:从怨恨到理解,但从没有感恩。

2、他们不了解我们乡下人,很多政策适得其反,是错的。所以给我投票吧(当然,写书时万斯还没从政),虽然我也完全没提我怎么做(也许后面从政后有了施政纲领?)。

不管是什么原因,美国舆论对万斯也有批判的声音,除了前面提及的对《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的质疑之外,典型的批判有两点

1、万斯写书的时候,主要观点是乡下人的不幸是因为他们自己,从政后,则转变观点认为乡下人的不幸是外因——例如被中国人抢了工作。

2、万斯之前批评特朗普,在特朗普再次竞选后,一转身就投到特朗普门下。

所以我的感受是:万斯的家庭给他了珍贵的个人财富,但没有给他价值观,所以他最后成为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致力于追求个人的成功,是非无所谓。当然,这个感受大概率是不对的,一是,我个人其实是鼓励观点的变化的,我并不觉得以前认同A现在认同B是错的,何况政治观点本来就没有对错;二是,毕竟我也是只看了本书,看了几篇新闻,绝不敢说了解他。

六、读后感:每一步都算数

在《乡下人的悲歌》里,母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角色,即使在最后的找补,万斯也只是说理解了母亲(我怀疑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形象)。但我其实觉得,万斯的成就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母亲。不管是有意无意(实际兼有),母亲让他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中只是提了一嘴,但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总是鼓励他读书(张磊的《价值》里也提到他有个亲戚是图书管理员所以他读书很多对他成长起了很大帮助),给他办卡、买书、鼓励(原文:母亲非常在意精神上的进取,没有什么能比我看完一本书或是要开新书看时能让她更高兴),这是有意的。

无意的部分是:1、每年换一个继父,无疑是悲剧,作者也没怎么提(只是说继父人都挺好的,但最后都会离开),但我相信和继父打交道的经历会给万斯极大的锻炼,我甚至猜测是他后期能建立起来人脉的最核心因素;2、小小年纪就和姐姐一起养家,这无疑是财富,看看我们现在大学生就理解了,他们可能连燃气灶就不知道怎么打开;3、离开这样的家庭给了他抵抗的动力,推动他一路向上。

所以,我觉得母亲是:被生活、失败、毒品压弯了腰、但努力地想为孩子好,最终却让孩子远远的离开自己。没有人是喜欢逆境,任何父母也不会刻意为孩子制造逆境,但逆境确实是财富(之前看乔布斯传和马斯克传,发现他们也都面临类似的逆境),当然,只有走出来才算。

关于这一部分,我特意在各个AI问「J.D.万斯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他的妈妈有怎样的贡献?」,这波文心一言的回答很合我心意。

书中没有讲万斯为什么获得了蔡美儿、彼得蒂尔的青睐,但我猜测不外乎是:逆境中培养的区别于妈宝男的能力(来自母亲)、社交能力(可能来自母亲的男友们)、阅历和写作(可能来自母亲的鼓励阅读)、不屈不挠(来自外婆、外公)。

逆境如挽弓,挽弓当挽强,强则迅,过则断。万斯这把弓最终是挽强后射出,迅猛的逆袭,但风险是如果他没有及时的从母亲阴影中走出来,可能就断了,所以他的外公外婆的主要贡献是在他可能断弦的时候,给他了港湾来缓冲,在这个角度,他在书的扉页写着「献给外婆和外公,这两位乡下人一直是保护着我的「终结者」」也是恰如其分的。

又一个周日突发

当年今日

2024年,北京时间周末的早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新闻。上一次我印象中的新闻是俄罗斯的某个音乐厅被恐袭。这一次的新闻是特朗普在某个地方演讲的时候被袭击,又或者是蓄意谋杀。俄罗斯的那次恐袭,结果非常悲惨。这一次特朗普的暗杀,对特朗普本人来说,是有惊无险的。因为他只是微微地被子弹又或者其他人说的玻璃之类的东西擦到而已,完全没有生命危险,但是现场的某些路人却出现了一死两伤,所有人都把曝光点放在特朗普身上。

以前都只是暗杀总统而已,这一次离美国总统大选还有好几个月,特朗普这个候选人甚至还没被正式推上去。当候选人的时候就已经被暗杀。回看一下美国的历史。好多任总统都曾经被暗杀,有可能成功了,也有可能没成功。就概率来说,美国总统被暗杀的比例无论是尝试的比例还是成功的比例,都应该是暂时来说挺高。当然这里指的只是大国而已,一些不知名的小国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新闻里没报道,当然我就没办法把这个考虑进去。

无论谁无端端被夺去生命都是一件大事。特朗普在这个事件里,顶多算一个轻伤。为什么新闻里面却完全没有提到那一死两伤的路人甲乙丙呢?他们甚至不是特勤局的人员,他们不是保安,他们只是现场的某些支持者而已。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政治暴力上,但是这明明就是枪支暴力。在生存权这个问题上,理论上是人人平等的,但实际上被误杀误伤的那些人就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他们只是这条新闻附带的某些数字。在这条新闻里,主角特朗普被不断地轮番播放,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报道,不断重复那个画面,不断地请各种人来解说描述,但是那一死二伤的人就只是被几秒钟出现词带过而已。我们甚至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画面是工作人员或者医务人员把那些人送走。他们把命都搭上了,甚至都得不到一个镜头。所以这个事件发生在特朗普身上就叫政治暴力,但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那就只是枪支暴力。政治暴力那是要上岗上线的,但枪支暴力天天都在发生。我搞不懂美国的政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窍不通。但我知道,美国总是把武器有偿无偿地送到其他国家。总是出现那么一个状况——别人出命,他们出武器。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那些运出去的武器有一天会回到他们那里发生自噬吗?有钱人有保镖,特朗普够有钱了吧,特警特勤队员够努力了吧,但依然会发生这种事情。对那些没钱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怎么办呢?他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保护自己呢?他们也随身携带各种冷兵器或者枪械吗?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我感觉这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魔幻的程度,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有时我甚至在怀疑,我到底是不是在做梦。

夏季旅行

最近老板回密歇根十天,既然老板不在了就等于不用上班了。我决定出游四天三晚,在美国七月四独立日前旅游回来,就可以完美错峰旅游啦。

有一年,夜里沿着伊利湖开车,发现头顶有银河,就下了高速,找到一个地方看星星。那是极美的星空,伸手不见五指,头上群星璀璨,既害怕,又梦幻。可惜当时只有一个手机,也没拍出来好的感觉。

决定了!这次出游的主题就是拍摄星空。

用光污染地图找了一会儿,最后选择了马克吐温国家森林公园,光污染接近二级。住在附近Bass river resort的小木屋。确定之后行程后,就在B&H上购买了唯卓仕新出的Z卡口,16mm,1.8镜头。

度假村真的很棒,有马场,露营地,房车营地,还有各种大小的森林小木屋。我们住的是最小的木屋,只要99刀每晚,这个已经低于外面三星快捷酒店了。我们本来以为条件会比较差,谁知道去了发现屋子干净整洁,已经预先开了一整天空调,还有很棒的独立卫浴。我们在门口的烧烤架子上搞起了烤羊排烤鸡翅。煤炭是在度假村的商店买的,肉食都是在家预先腌好带来的。除了我们小木屋,周围的其他人也在烧烤,林间青烟袅袅,到处都香喷喷。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烧烤。家门口有一座宝盖山(其实就是土坡),山上有很多野坟,还有些是清朝的坟了。那时候真的非常离谱,我经常周末跟小伙伴在坟头烧烤。没错,坟头烧烤。因为坟头有个竖着的石头和一个平台,很适合烧烤。我们会带很多火腿肠玉米红薯上山,然后开始收集枯叶,小树枝,大树枝。把报纸放在最下面,上面撒点枯叶,在搭起小树枝架子,最后往上面放大树枝。点燃纸以后,火就可以慢慢生起来了。这样的方法,我最初是不会的。一位小学同学的爷爷住在山上,有一回过来看我们烧烤,点不着火,就教我们。我才知道树枝没办法直接点燃,有潮气,需要从纸开始一级级引火。

没想到来了美国,才头一次用上了这个技能。

店铺里只有煤块卖,还有些助燃的液体。我们都买了,放到烧烤架子上,撒些液体在煤上,火是烧起来了,液体用尽,火也就灭了。只使用过电烤炉的老公,开了很久的车累了,一脸懵逼。

我让他去睡了,自己在附近捡了叶子树枝碎木头。按着小时候的方法把火烧起来了,开始烤羊排。真的很满足。虽然又把头发燎了一些(小时候也经常烧到头发),我好爱玩火!


来时路上我们驱车顺路去看了一个溪流公园(Maramec Spring Park),那儿有漂亮的小瀑布。溪水的颜色好美,远看幽蓝,近看似雾似纱,游鱼影影绰绰。溪流很长,我们只走了其中一小段。瀑布清隽,深潭静谧,真是散步的好去处。溪流里面有的区域密集养殖了鲈鱼,其他区域则开放给大家钓鱼(收费的)。有钓鱼许可的人都会带个渔帽,上面挂个日期标签。沿岸稀疏的钓鱼人,好不悠闲,这也许就是我爸的理想养老生活吧。

阴天和太阳出来的时候不尽相同。金色的阳光洒在澄澈的溪水上,深夏的绿林投在水面,水下墨绿的柔软水草轻轻摇晃,蓝天白云倒映着,种种镜像被微风揉碎,溶在水中,水体的色彩变幻莫测起来。

公园内还有些石头砌的高炉,我说这玩意儿怎么这么像幻兽帕鲁里面我们三家炼铁的炉子。沿着公园内的历史古道开车游览才发现这里以前果然是炼铁的,地上的石头都红红的,看得出是铁矿石。之前在学校地理系玩的时候,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密苏里地图。不同于普通地图,没有标注城市,反而是标注了高低地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南方向的一座iron mountain。山如其名,确实是一座铁山,遍布铁矿石。我们一查地图,所在地果然已经几乎在铁山。我还有点奇怪,这种地方竟然没有兴起匹兹堡一样的重要城市,果然还是因为没有水,交通不便吧。


小木屋的第一夜就是晴夜,我们兴冲冲的带上相近三脚架出发了。网不太好,大概查了下附近的光污染更小的区域,准备上密苏里八号公路,正好路中段有个观景点可以停车。已经考虑了光污染、月相和天气,本以为万无一失,可是森林的树实在是太多,有些遮挡银河了。十一点以后银河慢慢升上来,大概在十二点半银河升到树林的上方,才拍出了不错的片子。这张银拱是单张无堆栈接片而成。1.8光圈全开,快门20秒,轻微后期。

不接片,即使是单张也非常美丽。这张是无后期直出银心。

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头顶银河璀璨,天蝎座和银心跌落在路的尽头。肉眼不如相机能看到这么多星云,也很绚烂了。拿着天文通APP辨认了好多星座,还是蛮有趣的。

周围荒无一人。远处有狼叫,近处有莫名其妙的虫子和鸟类的怪叫,仔细听有点吓人。我老公则是在每次有车经过的时候,很害怕别人靠近停车,持枪抢劫什么的。

后续又找了几个地方都不如第一个点。第二天又去了这个点,因为远方有雷暴闪电,影响了星星可见度,不如第一夜。


第二天白天我们去了大象岩(Elephant Rocks State Park)和Johnson’s Shut-Ins State Park。

Shut-ins 是一个很特别的词。指的是一个地方,河水被大石分成许多小溪流,因为水不深,自然形成水上公园。Johnson一家三代是最早在这儿建立农场的人。后来被圣路易居民Joseph Desloge买下,于1955年捐为州立公园

——《Elephant Rocks and Johnson Shut-ins一日游》

大象岩很多石头圆滚滚的好大一块,散落在地表,令人称奇,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里弄来的呢?仔细看石头的介绍竟然是大自然自己形成的,当还真是鬼斧神工。入口处的一篇岩石山,爬上去以后,下面就是深潭,我看着有点恐高,风又很大。旁边立着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swimming”,我???一个美国女的路过,指着木牌和朋友说笑,原来是”no swimming”, no被人抠掉了。

shut-ins很有趣。我们本来整理了泳衣,谁想出门忘了拿上包。开车到了地方,别人大人小孩在水里玩得不亦乐乎,我俩拿着相机,在岸上眼巴巴望着。最后决定把裤腿卷起来下去趟一下水。

这一趟就一发不可收拾,老公非要带我爬到最前面去。我本来就是个矮子,还不会水,还不会爬石头,还带着昂贵相机!石头烫手,水里又要找路,既不能太深,又不能被冲走,一番岩石探险,比起穿泳衣的坦荡,多了好多挑战。有个很深的水洞,几个孩子在那轮流跳水,我在那真是进退不得,俩妹子看我表演前前后后不下水挑战,最后老公拉了一把,扒拉着石头终于过去了。

当时又着急又后悔,作为一个没什么运动细胞的人,从来不会把自己置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来了美国以后,人都变得冒进了。事后回想又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泳衣才更惊险有趣。


第三天有些雷阵雨,不过都是一阵一阵的。我们趁不下雨的时候去参加了漂流。这个度假村倚着溪流浅滩建造。提供游泳圈筏子、皮划艇和老式木划艇三种漂流工具。蓝色的游泳圈筏子是现在很流行的,单人的话使用皮划艇更合适。因为我有小时候在运河划船的技能,就选了老式木划艇六英里漂流项目。

工作人员开车带我们去溪流的上游,水非常浅,只到脚脖子。我们把船拉进水里,刚踩上去就翻了。只好求助四个光膀子帅哥工作人员,他们帮我们把船里的水倒出来,看我俩还在那四体不勤地折腾,就说让我们坐进去,推我们入水:真是求之不得!

顺利入水以后,感觉好起来了。

本来以为只是顺水飘荡一下,竟然有点难。第一个弯道没控制好,直接教我做人。撞在岸边横斜的大树干上,为了人不被撞飞,我紧急下腰仰面躺在船上,腰背都受了点轻微伤。后面的弯道有了经验,渐入佳境了。

其他几组漂流的人甚至带了一箱啤酒,篝火、音响,遇到浅滩就停下来,上岸party。

还有爸爸带着三个孩子,孩子坐在游泳圈筏子里玩水,爸爸踩在水里推。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是唯一一组认真漂流的人。我们一路超车,超过所有人,最先到达了下游度假村的上岸点。四个小伙问我们要不要再来一圈:不不不,够了。

漂流结束,胳膊都有点累了。回到小木屋,美美睡了一觉。直到巨大的雷声把人震起来,我们随意吃了点,玩起了桌游。之前看到度假村的宣传,心动骑马和漂流。事实证明只漂流就有些吃不消了,为了不摔断脖子,就放弃了骑马的想法。本来还规划了去看度假村附近有名的溶洞,谁知道快要接近七月四,溶洞竟然放假了关闭了。看看这个景区,像话么,放假的时候关门。

不过我们也累了,第四天就开车回家了。我们走之前的一晚很多房车都聚集过来了,露营的帐篷也陆陆续续搭起来了,一些人带了彩灯条,还拼成国旗的样子。水边到处是萤火虫,星星点点,夏夜的氛围一下子就渲染出来了。美国人好像就爱开个房车往荒郊野岭钻,和日本太不一样,真是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旅游方式。

这样的夏季旅行还是第一次,很多新奇的体验,我觉得很满意。银河拍摄大成功。

 

 

科研论文

我最早接触到科研论文是大三申请博士的时候,听说有一些文章挂名,会更容易找到国外的组愿意接受自己。所以我找到本科所谓的“导师”,导师跟我说发论文很简单,我暑假就留下来帮硕士师姐洗了瓶子,当然结局是没论文。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我是不可能在那得到什么论文的。

后来我进了博士的组,我向日本人教授急切地表达了我需要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这样才能回国找到好的教职。老师回答我:USJ去了么?箕面瀑布去了么?刚来日本要好好玩一玩啊。我的第一篇论文写了一年半,我甚至为了这个论文和老师吵起来,为什么迟迟不发表?我的副教授,小导师,把我拉到办公室:发表可以,现在只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的数据是真的么?

我气的跳脚,做了三年,你天天看我周报月报的,数据真的不能再真了,想什么呢?

第一篇论文经过副教授精心修改以后发表了。在那之后,我又有了些论文,有的甚至只写了一周。还有的,写完递交给老板,老板几乎没有改动就提交发表了。

我曾经因为嫌弃日本的文章慢,档次低,也来美国追求过大的论文,得过Nature Communication 的大修意见,虽然修完以后拒稿了。所以在学术论文上我有了些自己的见解。

我开始慢慢搞懂了,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钱才是魔术布下面的把戏。科研行业里面,论文就是魔术布。如果盯着布,是没有办法搞懂魔术的,因为魔法不在布上。

杂志的编辑一般都是做得好的组的老板,为了避嫌,不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那么他们在哪发呢?编辑们一般在更高级的杂志上发。

有些组经常发最顶尖的杂志,他们一般是又拿项目又发论文,钱和文章双修的组。非常容易理解,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需要大量投入。即使有了好的现象,一个工作要想做的很清楚,需要大量的实验,也是钱堆出来的。这些组里出来的独立开实验室的子弟,往往就可以发在第二档的子刊上,他们同时做次一档杂志的编辑,筛选符合自己想法的文章发表。

虽然论文数量庞大,也有异数,但是总体来说就是个自上而下的结构,传承了金字塔顶端的组的意志。那么问题来了,顶尖的组在做什么课题?当然是资金愿意支持的课题。

美国有三大科研经费机构:NSF,DOE, NIH,对应着基础科学、工程、医疗。机构每年会放出很多项目,就像悬赏一样,不同的组会揭榜领钱做相关项目。

这样就很明确了。这个系统内的文章其实主要受资金的指挥。整个论文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论坛,讨论着美国政府最关心的议题,有的被标记为精华置顶帖,而更多的则是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补充贴。

如果日本的科研以论文为导向,那么整个日本的学术界就在给美国政府打工。诚然,美国放出来的议题确实重要,但是很多的是对于美国重要,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况且,尚有很多美国政府不允许发表论文,暗中进项的项目。凡是参与这些项目的人,就会表现为:没有论文可以证明自己的学术成果。于是他们只能一直做这种秘密项目,或者离开科研界。

所以日本政府怎么才能摆脱美国对于科研界的管控呢?这也是日本的很多教授致力于的事业:创办自己的杂志。日本政府也应当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发布项目经费。这中间会有很多腐败和结党营私,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总体而言对国家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如何获得审稿

很多人会觉得做科研,发文章就行了,为什么要做审稿人?吃力不讨好,还是免费服务。

希望本文对需要审稿的人提供帮助。

我非常偶尔收到过编辑邀请审稿,就会发现稿件真的是很符合自己的知识技能。大概因为是实在没人才找到我。那么如何自己主动要求审稿呢?

网上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向自己的导师“要”审稿。就比如杂志邀请老师审稿,他没有空,就向编辑推荐你帮忙审稿。但是这种情况真的真的很罕见,除非老师真的想培养你,不会这么做。更多的是老师让你审稿,却拿走你的审稿意见,再自己修改下,发给编辑。这中间你没有留下任何姓名和贡献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看似寻常的代替老师审稿的做法,在实际审稿流程中是违反保密规定的:未经编辑同意,未发表的稿件不得向第三方展示。

还有个广为流传的方法是:注册MDPI这个开放的学术平台,在系统里申请成为审稿人。我实际操作下来没什么问题,成为审稿人之后,就可以在系统里面挑选想审的稿子,发送申请。我每个月有空就去看看,点个三五个申请按钮,一通操作下来,从来都只能得到”审稿人已满”的邮件回复。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我来说不太行。我身边也有朋友,在第一关申请成为审稿人时都被拒绝过。

最后是各大论坛流传的另一个方法:给心仪的杂志里相近方向的编辑写信,说自己想审稿,能不能接到自己相关领域稿子的时候发来给我审。

我找了个自己比较熟的ACS的杂志,编辑名单打开一看,自己领域的编辑不是当面,就是发过邮件说过想做人家博后。虽然肯定也不记得我了,真是不好意思再发邮件。最后因为不认识新上任的总编辑,就向总编辑发邮件了。发的是ACS的邮箱,cc了编辑工作学校的邮箱。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回复我的人是ACS的助理编辑。他说现在不接受主动要求审稿,但是可以上一个教你如何成为审稿人的course(ACS reviewer lab),就可以加入审稿人池子。我一看:审稿还有人才库?

本着试试看的心情,做了course。这个东西就像是那种什么入职安全course,还挺费时间的。有一些材料,然后一些小测试。最后会有个考试,通过了就会得到邮件自动回复。然后会让填写问卷,大体就是问做什么研究的,什么工作单位之类的。填好以后,第二天我收到了邮件,提醒我被分配进了ACS AMI的审稿人池子。紧接着就又来一封邮件,是一篇ACS AMI的稿子审稿邀请链接。接下以后就可以正常审稿了。

前后总共三天。鉴于一做完课程就得到审稿,我认为这不是全自动回复的,人工的成分非常大。因为我在ACS 课程注册时用的是自己私人邮箱,问卷什么的也没有提到任何工作邮箱,结果审稿的事宜都直接发到了我的工作邮箱。

总之想要ACS的审稿,就试试直接注册学习ACS reviewer lab如果担心没有用,也可以像我这样先写信给编辑。内容:我是xxx,现在职位是xxx,想审稿。再说我在xxx,所以需要审稿,也希望多了解行业前沿。吹捧一下这个期刊,比如自己经常发经常看。然后写科研经历。最后附上详细的简历。

《履单 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读书笔记

  • 原书名《Fulfillment: Winning and Losing in One-Click America》,一是「Fulfillment」行业里一般会译为「履约」,反正我看着这个翻译很难受,此外,我也没太理解这本书为什么要叫《Fulfillment》?可能是说Fulfillment(主要是分拣商品和送货)对工作的影响,可能以前很多是工厂工人,现在很多是拣货员;二是「Winning and Losing」翻译为「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不能说不对,感觉有些绝对化了。
  • 这本书主要是以亚马逊为例(但不仅是亚马逊,例如也提到Meta等摧毁了媒体业,可能以前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报纸,而现在媒体业集中在几个大城市),描述新的科技公司给美国带来的变化: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的贫富差距拉大,大企业如何影响政治,如何冷血,美国小镇的普通人如何流离失所(结合电影《无依之地》)。
  • 几个感受是:
    • 世界不一定会变得更好(当然好的定义在不同人眼里也不同,这里主要是说:有体面的工作、有成就、有尊严),即使是美国;
      • 上段说的「好」,我的实际感受是:现在对很多底层人(无贬义)来说,例如送个快递间歇刷个视频,抖音就是他们的奶头乐,他们也许挺快乐的,也许会觉得挺好的,也许确实挺好的。
      • 或者说,我们可以描述现在的世界是这样的,好不好不做评论。
    • 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只能去适应世界的变化;
    • 我国的一些做法未必是错的,虽然看起来可能伤害了经济的活力。

  • 作者:亚历克·麦吉利斯

  • ◆ 引言 地下室

    • 从19世纪最后几十年到20世纪前80年,美国逐渐成为地球上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国内较贫穷的地区也在逐步追赶那些较繁荣的地区。可是,自1980年起,这种趋同现象发生了倒退。

    • 1980年,华盛顿地区的收入水平比国内其他地区高四分之一。到2015年年中,差距已经拉大到2倍以上。

    • 落后地区的选民心怀怨愤,他们被投机主义候选人和愤世嫉俗的电视媒体吸引,容易受到种族主义者和本土主义者的煽动。经济衰退并未吓退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反而武装了这种情绪。

    • 简而言之,过去分散于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家公司的商业活动,无论是媒体、零售业还是金融业,正日益被少数几家巨头掌控。因此,曾经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利润收益和经济增长机会,正日渐流向这些优势公司大本营的所在地。“赢家通吃”的经济造就了“赢家通吃”的地区。

    • 亚马逊是理解美国及其当前转变的理想框架,这是因为它代表了诸多当代力量,并帮助解释了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其一是极端的财富不均,体现在公司创始人的巨额私人财富和大多数员工相形见绌的收入间的差距上。其二是大多数员工的工作性质:工种基础,状态孤立,位置偏远,工作时长与安排往往并不稳定。其三是公司对民选政府产生的深远影响力,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华盛顿——它已渗透到国家首都的权力结构之中。其四是其助长的公民结构的瓦解——它破坏了面对面商业活动和无数社区的税收基础。最后,通过颠覆我们的消费方式——颠覆我们满足(fulfill)自己的各种途径——亚马逊从最基础的层面重铸了日常生活。

  • ◆ 第一章 社区:超繁荣都市

    • 一位叫亨利·耶斯勒的俄亥俄商人来到西雅图,在皮吉特湾建起一间锯木厂。

    • 1916年,威廉·波音在联合湖与人合作制造了他的第一艘水上飞机。

    • 盖茨对西雅图倒没那么热衷。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选项是硅谷,由于斯坦福大学持有大量不动产,加上冷战时期的国防经费,硅谷那时已经是微型计算的中心。另一方面,西雅图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艾伦需要花点力气去说服盖茨。最后他采取了一个必胜的策略:他知道盖茨一家十分亲近,于是让盖茨的父母去做工作。最终,盖茨向艾伦妥协。那么就是西雅图了。

    • 公司的电话号码最末几位是8080,和几年前他们证明自身价值的英特尔芯片序号一样。这个愉快的巧合之所以能实现,很可能是因为盖茨的母亲当时是太平洋西北贝尔电话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 微软落脚后的西雅图是米洛·杜克生活过的第二个西雅图。多了一点科技,一切都变得高级了一些,但姑且还能应付。

    • 贝索斯知道,公司的成功得靠招揽许多程序员。硅谷是挖掘这方面人才的最佳地点,不过西雅图也是差强人意的备选方案。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产出大量毕业生。更重要的是,微软的存在吸引了一小部分小型公司来到这片区域。这是一个“因微软而出现的人才资源池”,贝索斯在2018年这样解释选择西雅图的原因。

    • 多年以后,高科技时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规则将被概括如下:赢家通吃,富者愈富。互联网本应让我们随心所欲地选择生活和工作的地点,不管在天南或是海北,都能相互连通。互联网本应把我们从格子间和办公园区中解放出来,将机遇撒播到全国各地。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科技行业的企业家很快发现,选址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正确的地理位置帮助公司与相似企业形成集聚,更容易吸引雇员——不仅能从对街的公司挖角,行业中心的声誉还会吸引闻声而至的新人才。在雇员流动性很强的科技行业,当前一份工作保不住时,能够就近获得另一份体面工作,这样的地方是符合情理的选择。因此人们愿意到行业中心工作,反过来,这又能吸引更多雇主入驻。集聚不仅事关人力资源,对创新这项技术精髓也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这句话总是对的:历史就是对的城市与对的人融合交汇,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故事,不管是古代的雅典,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还是工业时代的格拉斯哥,皆是如此。

    • 公司有了名字。最初是Cadabra.com,还考虑过Awake.com、Browse.com、Bookmall.com、Aard.com和Relentless.com,最后贝索斯才选定Amazon.com。“亚马逊河不仅是世界第一大河,而且,它比排名第二的河流要大许多倍,”在布拉德·斯通2014年关于亚马逊的书中,贝索斯如此答道,“所有河流都无法同亚马逊媲美。”

    • 西雅图成了一座养家难度与日俱增的城市:少子化程度仅次于旧金山,拥有孩子的家庭不足五分之一。[插图]尽管如此,城市人口仍在不断增长:截至2015年,它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城市,绝大多数新增人口属于受过高等教育且薪资较高的年轻群体。据估计,截至2018年,每周有50名软件开发人员迁入西雅图。

    • 在贝尔维尤,人们频繁出入崭新豪华住宅塔楼里的预约制品酒室;或者在洋气的巴拉德区“巫师俱乐部”购买专属魔杖——“量身定制,按照出生日期选材,魔杖工匠提供12种魔法精华任您挑选。”这座城市里的孩子不多,但拥有足够可支配收入、足以实现童年梦想的成年人却有不少。

    • 如今,有45000人在西雅图市区的亚马逊公司工作,城郊还有8000人。他们的人均年薪达15万美元,此外还拥有价值甚高的期权——公司以此激励员工的忠诚度。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亚马逊提供了全西雅图30%的新增岗位。公司占据了西雅图五分之一的办公空间——比全美任何一座城市里的任何一家公司占比都要高,超过本地紧随其后的40家最大企业面积之和;在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达美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为亚马逊员工增设了特别登机通道。

  • ◆ 第二章 纸板:向下流动的美国中部

    • 与中西部许多其他城市的情形类似,代顿人从移民入侵的蔓延中感受到威胁时,他们便开始逃离。

    • 自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美国制造业岗位的加速流失对代顿等地造成了尤为猛烈的冲击。

    • 父亲把我养大,让我衣食无忧,”他说,“我建了一个家,就要养活这个家。”但是这个家并不以婚姻为中心——两人决定绕开这种制度。越来越多的白人工薪阶层正逐渐做出同样的选择,仅仅10年,美国44岁以下成年人结婚率下降了10%,跌到50%。

    • 一年年过去,你看那些工厂,它们变成了老年公寓。这都很棒,但是我们需要工作。各位,我们需要工作。我们再也无法拥有曾经属于我们的工作了。我们的工作溜走了,去了中国,去了日本,去了墨西哥。我们的工作流向越南。我们正在失去工作,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基石,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制造业,我们正在失去一切。我们正在失去每一件事物,不管它是什么。

    • 这件案子暴露了围绕家庭暴力产生的典型难题。数据指出,暴力在低收入家庭中更为普遍。施虐者需要承担其行为的后果,但主要的追索途径,即让其服刑,往往会导致失业,加剧经济压力。而在某些情况下,失业和经济压力正是最初引发施虐行为的部分原因。

    • 在代顿以南的莫瑞恩,昔日的通用汽车厂旧址如今被福耀公司的厂房占据,这家来自中国的汽车玻璃制造商正不断地招聘工人。这里时薪13美元,远远低于过去通用汽车厂的时薪,而且据联邦检查员报告,该厂存在严重的安全违规行为,老板强烈抵制工会化的努力,但工厂的出现至少是件好事。

    • 对一家凭借电商模式来避税的公司来说,向一个因此被它掠夺了财富的州申请税收抵免,需要一些胆量;然而亚马逊并不缺乏胆量。2015年,亚马逊首次向俄亥俄州发展服务局以及俄亥俄州创造就业组织宣传自己的计划:在哥伦布市周边,270号环城州际公路附近建设两个仓库。

    • 这家公司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领取补贴,他们管它叫“经济发展”办公室。

  • ◆ 第三章 安全:一国首都的财富

    • 华盛顿的游说史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一样悠久。纽约商人曾在1789年第一届美国国会阻止一项关税法案的出台。“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与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权利一道被写入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 美赞臣公司支付了1万美元,以深入了解新母婴食品计划,结果该计划购买了大量美赞臣婴儿配方奶粉。

    • 围绕“扶贫战争”计划,施洛斯伯格和卡西迪替各个企业游说,并且用挣来的钱在朗方广场置办了一个面积不大却十分体面的办公室。

    • 在华盛顿拥有注册说客的公司,数量从1971年的175家增长到1982年的2 500家。在解释1972年美国制造商协会从纽约搬到华盛顿的原因时,协会负责人说道:“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像企业与政府间的相互关系那么重要了。”

    • 在“水门事件”后的1974年美国大选中,参众两院竞选开支总额为7 700万美元。到1982年,不到10年之后,两院竞选总开支翻了两番,达到3.43亿美元。

    • 卡西迪事务所依旧鹤立鸡群:接下来几年里,它一直是世界游说之都最大的游说公司。

    • 假如你建立的杠杆收购公司,合伙人与政府官员关系密切,又对受监管行业了如指掌,那会是怎样的景象?80年代初,还是消费电子行业说客的加里·夏皮罗,和鲁宾斯坦同去日本旅行,从他那里听到了这个想法。“他想的是将资本与政治上有门路的人结合起来,这些人能打通全世界的电话。我们感到好笑,敷衍地说‘啊,对对对。’”

    • 例如位于五角大楼的美国国防情报局,其雇员数从2002年的7 500人增加到2011年的16 500人。窃听全世界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总部设在马里兰州郊区米德堡,在上述同一时期,该局预算增加了一倍。美国政府从无到有地创立了国土安全部,在这个乔治·奥威尔式的新部门下设有22个机构,其总部设在俯瞰华盛顿的前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旧址之上,规划总造价为34亿美元。

    • 大部分支出散落在外,被嗅到商机且跃跃欲试的私人合同雇员瓜分。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2011年获得最高机密许可的85.4万人中,有26.5万为合同员工,而非联邦政府雇员。

    • 负责建立和管理国土安全局办公室的通用动力公司,其收入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增长了3倍以上,逼近320亿美元,员工队伍则多了1倍,超过9万人。

    • 它向人们免费提供传统媒体的一项主要产品(即分类广告);随后,另一家公司(亚马逊)让大量百货公司关门,而百货公司曾大量购买让报业生存的印刷广告;再有就是两家大赚特赚的公司(谷歌和脸书),它们的数字广告已经取代失落的印刷广告。

    • 2005年到2015年,每4名记者中便有1人失业,以全美来统计的话,共有12000人丢了工作。

    • 如此多的记者驻扎在繁荣的华盛顿,而不是圣路易斯、水牛城和坦帕,意味着更多的国家媒体在形势最为和缓的地方生活和工作,这样一来,华府之外发生的种种很容易被错过,而人们也将误解这个国家的真实状况。

    • 到2013年,一家网站统计了卡尼近万次拒绝回答提问时说过的话,其中包括“我会把你介绍给其他人”(1383次)、“我不打算告诉你”(939次)以及“我不会随便猜测”(525次)。

    • 战后,经济繁荣加上新政期间建立起来的国家监管(regulatory state)不断增强,华尔街和华盛顿间的流动有所加速。约翰·肯尼迪总统任命前投资银行家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为财政部长。林登·约翰逊的财政部长亨利·福勒被高盛银行招募。对于共和党来说,这种旋转变得顺理成章:美林证券首席执行官唐纳德·里根成了罗纳德·里根的财政部长,得克萨斯州参议员菲尔·格拉姆被任命为瑞银集团投资银行部门副主席,小布什任命高盛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为财政部长——鲜有人站出来反对。

    • 随着科技行业向前发展,即便是硅谷最傲慢的自由意志论者也需要放下身段,与“陈腐”的华盛顿打交道,这在所难免。比如说,你得阻止针对企业的反垄断控告,1998年微软就被司法部盯上了。或者你得阻止某些恼人的规定对在线平台收集大量个人数据的事指手画脚。你还需要阻止政府取缔藏匿巨额利润的海外避税天堂。

    • 于是,新客户敲开了卡西迪事务所及其竞争对手的大门。2002年,谷歌在说客身上的花费不到5万美元;到2015年,谷歌在一个季度内为游说支出了500万美元,一跃成为美国第三大企业游说者。

    • 在科技公司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它们自然而然地把手伸向旋转门。脸书雇用了小布什的前副幕僚长乔尔·卡普兰。谷歌雇用了众议院前共和党女议员苏珊·莫利纳里。

    • 2016年10月21日,杰夫·贝索斯用2300万美元现金买下一套房产,刷新华盛顿最高销售价格纪录。

    • 几年后,他将以1.65亿美元买下大卫·格芬在比弗利山庄的一套房产,创下加州房地产销售纪录。

    • 贝索斯一年要去十趟华盛顿,下榻杰斐逊酒店、瑞吉酒店,或者四季酒店。

    • 在华盛顿,他在热闹的餐厅召集聚会,像是米兰小馆、外交官法餐厅、米尼巴尔餐厅,还有菲奥拉·马雷海鲜餐厅。

    • 至2018,在所有科技公司中,亚马逊在华盛顿拥有最大的游说办公室,团队由28人组成,还签约了华盛顿地区另外10多家公司的100多名说客。亚马逊游说团队里有4名前国会议员。

    • 相较其他科技公司,亚马逊游说了更多的联邦机构。它为消费税问题游说,至今尚未对平台中大多数第三方卖家开展税务评估,而第三方销售现在占据亚马逊美国零售业务的一半以上。亚马逊游说反对关于无人机的规定,因为它希望使用无人机来配送包裹。它游说邮政部门维持给予它的折扣运送费率。它游说争取政府采购订单,希望成为所有联邦采购的一站式供应商。它游说反对任何对该公司发起反垄断调查的努力。

    • 公司的新名单中有几家引人注目的客户。美国最大的营利性监狱运营商之一GEO集团与巴拉德签订合约,每年支付60万美元,3个月后,该集团签下了一份11亿美元的合同,负责运营得克萨斯州一座移民拘留机构。

  • ◆ 插曲一9号卸货区

    • 一名身穿匹兹堡钢人队紧身球衣的工友试图给乔迪做心肺复苏,但没有成功。

  • ◆ 第四章 尊严:工作的蜕变

    • 珍珠港事件前两个多月,一场工会投票终于举行。近11000名工人投了赞成票,占总票数的68.7%。该厂6500名黑人工人中约有6000人参与,绝大多数投了赞成票。

    • 这里有一支由110人组成的消防队,还有一个196人的警察局,警力在马里兰州仅次于巴尔的摩,他们在全国规模第一的麻雀角靶场练习射击。

    • 德雷顿成了第一批黑人起重机操作员。此后在工厂中担任其他职务时,他作为普工的工龄被计入资历,如此一来,他就比后辈享有更多权威。随着收入水平稳步攀升,他在20世纪90年代退休前,年薪达到4万多美元。他在西巴尔的摩一个不错的地段买下一栋房子,5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其中一个儿子后来成了黑人律师组织“全国律师协会”的负责人。

    • 20世纪70年代,巴尔的摩总人口减少了11.9万,无论从绝对值还是从比例上看,都是最大的一次下降。几乎所有人口流失都来自白人居民。1970年,白人在巴尔的摩占多数。经过十年的出逃,白人比例跌破一半,可能将跌至不到三分之一。

    • 跟许多垂死的事物一样,麻雀角的消亡来得不爽快也不利落,仿佛是一场被虚假的希冀拉长的戏剧,只是在拖延不可避免的结局。

    • 弗雷德里克·伍德建立麻雀角工厂的125年后,这里只剩下2000名工人;麻雀角正式关停。

    • 仓库侧面大大的黑字写着:亚马逊履单中心

    • 《纽约时报》商业记者诺姆·沙伊贝尔指出,与其说机器人取代了工人,不如说它们让工人愈加机器化。

    • “亚马逊的系统跟踪每个同事的生产率,并自动生成与质量或生产率相关的任何警告或解雇通知,无须主管人员输入。

    • 为应付假日订单高峰,亚马逊部署了“露营者大军”计划,招募那些住在房车里在全国流动的退休老人。

    • 作为整改的一部分,麻雀角被重新命名,现在,它叫“大西洋贸易角”(Tradepoint Atlantic)。亚马逊本身为新仓库取得了1900万美元的州与地方税收优惠。新仓库几乎和布罗宁公路仓库一样大——占地85.5万平方英尺,拥有长达11英里的传送带。

    • 麻雀角仓库被命名为DCA1,以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命名,因为华盛顿本地没有仓库,这个名字仍然可用。华盛顿可不是一个适合建仓库的城市。

    • 他没有加入工会,事实上,经理们警告他和同事不要找什么工会代表,不然就等着失业。

  • ◆ 第五章 服务:争夺地方业务

    • 还有一回,一名美国边境巡逻队的管理人员打来电话,说她买了5000枚2A电池,而她本该买3A电池,她担心自己会丢掉饭碗。另外,这些电池并不是从铅笔筒公司购买的。特蕾莎一家却觉得这不是问题,他们从自己的供应商那里买了5000枚3A电池,换下了那名管理人员买错的型号。虽说是笔亏本买卖,但——“这可是我们的客户啊,”卡洛斯说,“我们保住了她的工作。”

    • 她告诉奥利瓦斯。她讲述了自己最初接到亚马逊的邀请——她为之感到兴奋,但随后了解到,他们将从销售中抽取大量的提成。

    • 接过特蕾莎的话,奥利瓦斯指出亚马逊最近增加了抽成比例,他还指出,哈佛商学院一项研究描述了亚马逊的偏好,在弄清哪些产品最畅销后,它会提供自家产品取代它们。

    • 他带着PPT走上台,指出亚马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是“地球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这当中三个主要支柱分别是价格、选择和便利”。

    • 他看到了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你把商品寄给亚马逊,他们把东西存在仓库里,负责把它们寄给买家,负责客户服务,还负责退货。当然,亚马逊也从这种模式中获得一定佣金。

    • “可悲的是,我很钦佩杰夫·贝索斯,或多或少将他视为偶像。”“因为,”他说,“他就站在我想要抵达的地方。”

  • ◆ 第六章 电力:疑云之下

    • 平均每分钟,全球网络用户在谷歌上检索240万次,在YouTube上观看410万个视频,在Instagram上发布4.7万张照片。

    • 2003年,亚马逊创建了云计算分支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并在2006年开始提供首个数据存储服务。到2017年,亚马逊云计算服务为通用电气、第一资本、新闻集团、威瑞森通信、爱彼迎、Slack技术公司、可口可乐提供支持,客户名单中甚至还有苹果和网飞等直接竞争对手,该年度为公司带来超过170亿美元的收入,占亚马逊总收入的十分之一。

    • 2011年至2012年的两年时间里,劳登县增加了近80万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空间,但却没有增加1平方英尺的传统办公空间。在该县“数据中心巷”的中央地带,每英亩土地价格超过100万美元。

    • 以及新奥尔巴尼,因为这里有“美国最好的郊区”。新奥尔巴尼从前不过是一片大豆田,亿万富翁莱斯·韦克斯纳在他那位神秘代理人——性侵罪犯杰弗里·爱泼斯坦——的帮助下,将其打造成现在的模样。

    • 都柏林给的更多:为建造数据中心,它批给这家公司面积达60英亩、估价为675万美元的农田。都柏林书面承诺,只要在那里建造至少75万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该公司将不必为该土地支付任何费用”。

    • “只要在施工开始前取得土地所有权,‘花岗岩项目’便无须与工会工人签约。”

    • 但道明尼反对该法案,而这家公司在里士满影响力巨大——2013年至2014年间,除了每年1500万美元慈善捐款外,该公司还向州议员及官员候选人提供了160万美元。法案无疾而终。

    • 一则头条新闻写道:“亚马逊数据中心威胁弗州百年黑人社区”。

    • 2018年,其电视广告支出膨胀至6.79亿美元,与3年前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 数十年来,为了在招商领域击败对手,各座城市竞相出台税收减免政策,而亚马逊在仓库和数据中心的选址过程中完全掌握了游戏规则。

    • 杰夫·贝索斯是个彻彻底底的自由意志论者。这些人认为,世上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亚马逊做得有多好,其他一概不论。他们会选对亚马逊最有利的地方。这个抉择会如何影响当地?除了当地会如何影响亚马逊之外,其他问题无须考虑。他们才不会想这些。杰夫的观点是典型的新自由主义观点:公司的唯一目的、股东的唯一目的,是不顾其他一切,让自己赚取财富。这就是最高的、唯一的责任。

  • ◆ 第七章 庇护:税收与捐赠

    • 他和家人总共捐出了大约1亿美元,但这笔钱只占他个人净资产的千分之一。

    • 亚马逊的避税方案像是“瑞士军刀”,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政府税单,都有相应的手段。

    • 2017年,亚马逊甚至制定了秘密的内部目标——确保公司每年获得10亿美元地方税收补贴。

    • 萨万特说:“我们所要求的税收,对于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来说,不过是零头上的变化……不过是这些亿万富翁的一点点零花钱。”

    • 中产阶层化和流离失所并不是西雅图独有的现象,在全美各地的赢家通吃型城市中,长期生活在奥斯汀、波士顿和布鲁克林的居民都被挤出了原来的社区。

  • ◆ 第八章 孤立:小镇美国的危机

    • 公司为邮递员和警察供应“职业用鞋”,他们的主顾很喜欢鞋子带有“美国制造”标识,甚至要求带上这个标识;此外公司还为徒步旅行者和猎人提供靴子,这些靴子采用戈尔特斯防水材料制成,材料制造商是迈克的朋友。

    • 2001年11月21日下午2点,洛奇鞋厂最后一双靴子完工下线。日班工人最后一次排队打卡,和同时失业的经理在生产线上来回走动,互相拥抱握手。迈克·布鲁克斯则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 在1960年,美国销售的鞋子有95%以上在本土制造;到2002年,情况正好相反:在美国销售的鞋子中,有95%以上是在国外(主要在中国)制造的。

    • 折扣商店通常取名叫Bon Marché,意思是“省钱,买得起”;而紧跟潮流的同类店铺则通常叫Bon Ton,意思是“好样式、时尚”。

    • 每个人都总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 那些地区性企业主里面当然也有贪婪的混蛋。但至少财富留在了辛辛那提,或者这么说,至少他们会给当地学校捐款。至少在这些地方保留着这么一个繁荣的支柱。而现在一切都流向了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或芝加哥,一切都被吸走了。

    • 在不断上升的繁荣岛屿身后,这个国家的这部分地区被远远抛弃。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旧金山、波士顿和纽约等都会区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蓬勃发展,就业增长占该时期全国增长的近四分之三。从2010年到2014年,全国新成立企业的一半集中在20个县里。全国数字化服务业工作有44%以上集中在10个都会区。

    • 据一项统计称,自2008年以来,最大城市人口不足5万的县,就业和人口增长只占到全国总量的1%,泰勒所在的县就是一个例子。

    •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很快便预测,到2030年,25个城市和高增长中心将创造美国所有就业增长的60%,而54个落后城市和农村地区(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居住在那里)将面临零增长。

    • 尽管美国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从困难地区向富裕地区迁移的人却越来越少。

    • 不久后,约翰收到检测试剂公司的提醒:根据测试,他可能有一个“兄弟或姐妹”。

    • 到2019年8月,实体经营世界来到了真相时刻:在之前的6个月里,在所有新开张的零售商店中,约有一半是一元店和折扣杂货店。

  • ◆ 第九章 配送:40英里的巨大落差

    • 40英里。这就是巴尔的摩和华盛顿这两座城市间的距离。

    • 亚马逊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近200个配送站。公司买下了一支由20000辆柴油货车和7500辆拖车组成的车队,还准备为司机订购10万辆电动货车。

    • 亚马逊这一步可谓是高明的政治手段——只消摆出简单的姿态,就能令亚马逊看上去真的很在乎员工的发展,仿佛成了什么新式的社区学院。

夏夜的风

最近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屋子里面总是呆不住人。

待到入夜了,坐在阳台上,凉凉的风抚过衣角,白日里昏沉的头脑沉静下来。路灯映得水泥地好像雪地一样白,眼前的景象,反而比白天更清晰了。

晚风裹挟着山野的气息,如同一副清爽的解药,呼吸间熨帖了工作带来的沉闷感。

五月的风,在大阪的时候,混着后院野百合的香气,即使没有刻意种植,也有种子长成,自己开了花。在福州读大学时,同样是五月的风,总弥漫着着校门口夜市的香气,卤味、鼎边糊,还有福鼎肉片。小时候,到了夏夜要和父母出去转转乘凉,金山下的湖会闪着点点的碎银,长江的水轻柔地舔舐着焦山北固山的剪影。更近一些的五月是日本黄金周,来美国玩,在亚利桑那自驾游,途径天普小镇,空气里洋溢着ASU学生毕业的欢声笑语。仙人掌和鹅肝成了那个五月的回忆。

因为在北地居住了两年,离夏夜,已经很遥远。

又一次回到南方,仅仅是坐在阳台上,这样的温度,这样的晚风,便能模模糊糊地唤醒很多记忆。

纽约散记(五)百老汇音乐剧

我们下榻在纽约的珍珠酒店(The Pearl Hotel)。这个酒店坐落在传说中的百老汇街上。酒店出门左手就是音乐剧“芝加哥”(Chicago)的剧院,对门则是“摩门经”(The Book of Mormon)音乐剧的剧院。当然,在我们入住之前是一无所知的。对于这两座剧院,我们虽然每天出入都能看到,却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有一天晚上回来,对门的“摩门经”排队入场,直接排到路口。我们觉得很奇怪,所以顺便又搜了一下隔壁画满了黑丝美女招贴画的“芝加哥”。这才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所谓的百老汇,不是一个剧院(我以前的认知是一个剧院),而是一条街,而且就是我们住的街。街上有很多座小剧院,这些剧院每天晚上七点开始,专门演自己的一个剧。

为一场戏,打造一座剧院。

原来这就是百老汇。

本着凑热闹的心态,想着来都来了,虽然平时从来不看音乐剧,要不要去看一下呢?查了一下票价还挺贵的,如果位置好一点的话得150刀以上了。不仅犹豫不决要不要去看,而且还犹豫不决看哪个音乐剧。其实刚从纽约的机场出来就被各种大幅广告吸引了。广告的内容竟然是狮子王,阿拉丁,哈利波特的音乐剧。我们当时忍不住吐槽,能打得起这种广告,肯定赚的超级多。纽约的精神世界竟然这么丰富,支柱产业是音乐剧?

经过一番调查,我发现“芝加哥”是最经久不衰的一部。但是因为故事情节古早,颇有些叫好不叫座。人气最高,评价最高的是“汉密尔顿”(Hamilton)。汉密尔顿的剧院就是上图这个,我们还曾经路过。这些剧院的特点就是有一排排的小灯泡,很有美国繁荣旧时代的味道。可是汉密尔顿居然是说唱美国建国历史,再怎么好评,都有点不想看。一是怕听不懂,台词太快太密;二是对美国建国史这种题材没有兴趣。

我老公极力怂恿一起去看“魔法坏女巫(Wicked)”,因为他对魔法什么的感兴趣,而且听起来会比较小朋友向,容易看懂。我看了一下发现是《绿野仙踪》的续写。我小时候看过《绿野仙踪》的小说和电影,都很喜欢。于是我们订票去看了。

落座的时候已经快开场了。这个音乐剧真是不拖泥带水,说几点开始就直接开始了。我们坐的还比较靠前(买了最贵的票)。开场以后就不能拍照录像了。群众演员蹦蹦跳跳上场,还有些有杂技功底的表演。我最惊讶的是,每个人都能开口唱两句,唱的还特别好。

舞台效果和故事都很吸引人,音乐更是让我大受震撼。观众席前低处站着个指挥,他指挥台上的众多演员唱歌,还指挥隐藏在舞台下方的现场乐队演奏。主演的唱功太厉害了,尤其是饰演主角坏女巫的绿色女巫,只能用牛逼来形容。第一次她的唱功引起我的注意是曲目The Wizard and I,这首一出来我就满头问号:卧槽,这演戏的唱歌这么牛逼么?!这可都是现场全开麦,她唱歌的时候情绪饱满,引人入胜。上半幕结尾高潮的时候,她乘坐扫帚飞到了剧院的顶上,同时唱歌(曲目:Defying Gravity),那声音直接贯穿真个大剧院,把我的天灵盖都掀了。

从表演到唱功都让我感觉自己是个乡下人,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令人震撼的现场表演,头一次看到。

男主完全是一个大帅哥。然后跳舞杂技什么都来,还唱歌好。普通人可能只要会其中一样,哪怕只是单纯的长得帅就已经有饭吃了,这个音乐剧竟然汇集了这么多能人。而且是现场表演,这种沉浸式体验绝对是荧幕给不了的。整个音乐剧,我最喜欢的曲目是Wonderful,一首反派的曲子,诙谐幽默的曲风深得我心。Popular是一个比较广受喜爱的曲子,我也挺喜欢的。

最后当然是大快人心的快乐结局,所有人都欢呼尖叫鼓掌,幕布拉起来,演员们一组组谢幕,再集体谢幕。看完真是满满感动,仿佛和演员一起走了一遍不一样的人生。出门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幸好来看了,错过实在可惜。

虽然已经夜里十点多,外面街上人潮涌动,不只是这座剧院,各个剧场都散场了。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片区看起来这么有活力,甚至有美国难得的夜生活。出租车等在剧院门口吆喝生意,满街零食小吃奶茶店都等着顾客来买夜宵,各式酒吧更不消说。旁边的时代广场街头杂耍不断,琳琅满目的发光大屏幕把街头照的如同白昼,热闹还更甚白昼。也不知道纽约是如何有这么多闲人,撑起每天晚上场场爆满的这么多剧院。不论什么地方,如果有这种每天晚上固定的人潮,哪怕在街头卖狗屎都能赚钱。

体验过林肯中心的小提琴演奏会和这场百老汇的音乐剧,我深深的感受到纽约作为“艺术之都”的魅力。白天走在百老汇附近的街上,很多小店里面都有奇装异服的群演刚散场或是为晚上的表演做准备。附近的酒吧也在看板上写着今天晚上的表演项目,或是爵士音乐,或是脱口秀。一些小剧院则打着广告,推出自己最新研发的音乐剧。如此繁荣的景象,必定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托举。你很难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找到纯粹靠艺术就能吃上饭的城市,纽约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无二的。

纽约散记(四)地标2

[第五大道]

准备去帝国大厦看日落的时候,尚未意识到附近的街道就是赫赫有名的第五大道。当时还以为只是一条普通的商业街。以至于路过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时,只是感觉那里有好多人,甚至都没走过去看一眼。

这个标牌写着世界上最大的Macy百货,所以拍了一下。看来广告还是很重要的。

这个店很大,路上也有好几家这种店。写着日语,我很费解,日本没有这个品牌。查了一下发现是地地道道的英国品牌,那你为啥写日语呢?

第五大道上有好几栋这种连着的小楼,而且它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只是门楼上的雕塑略有不同,在高楼大厦之中显得格格不入。目测是很久以前,第五大道成为商业街之后建造的,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周围的街道俱是高楼,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天空只剩细细长长的蓝色小条。

 

[帝国大厦]

到帝国大厦的时候,天色尚早,还没到预约的参观时间,所以在周围溜达了一下。帝国大厦始建于美国国力鼎盛的时候,102层仅花费一年零45天落成。在1931年-1972年期间保持全球最高建筑的记录。

2001年911事件中,世界贸易中心双厦相继倒塌之后,帝国大厦再度成为纽约最高建筑,也是首座两度(1931年、2001年)成为纽约市最高建筑的大楼。在2014年时被重建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超越,成为纽约市最第二高建筑。帝国大厦原本总高381米,1950年代安装的天线使其尖顶高度加至443.2米。

上到80层室内观景台的时候已经开始落日,但是由于人流大,需要排队,暂时不能直接去86层的户外观景台。

室内观景就已经非常美丽了,很多参观者在这里流连忘返。上楼的电梯排起了长队,有些人就干脆放弃了。图中环形的海湾,抱着两个个小岛,那就是之前参观的自由女神像的所在了。

事实证明放弃上楼是正确的,日落时刻,即使费劲上了86楼的户外天台也看不到什么东西。人实在太多了,没法挤到护栏边上。所以就只能拍别人手机咯。这也是唯二深感需要长焦镜头的时刻。

太阳落下去之后,城市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人群也略微有些松动,终于能靠近围栏好好观赏景色了。

这个三角形的街角就是刚刚在楼下看到的世界上最大的macy商场。

天色更沉的时候,灯光就显得璀璨起来了。天边还有些云霞,是落日余晖。

另一方向清晰可见夜色下的海港和自由女神像小岛。

建议参观的话稍微早一点上去,不要卡日落时分,电梯排队的人太多了,可能赶不及日落。

 

[无畏号军舰博物馆]

无畏号航空母舰 是埃塞克斯级(Essex-class aircraft carrier)航空母舰,于1943年下水。 它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一艘回收船。该博物馆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被提议作为保护无畏号的一种方式,并于 1982 年 8 月 3 日开放。博物馆以每年 50,000 美元的价格向市政府租用86号码头 33 年,用于停靠军舰博物馆。

登上舰船以后,进入三楼,大厅入口处有一搜乐高还原的舰船本体。上面还有很多小人呢。

内部有很多关于几次战争的讲解,一些当年的文物。这个直升机的造型还挺奇特的,不同于平时见到的直升机。

看了说明才知道这个直升机是一个救援机。

军舰的内部也有很多内容可以参观,厨房、休息室、下锚的舱还有炮台机枪台,各种东西。看看船员们的小床也太逼仄了,当兵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不仅狭窄,还是吊床,真不知道怎么睡。

上到甲板上就可以看到停放的许多飞机了。都是真飞机。

参观船长的房间,也不过这么点大,好在船长还能有一个正经的像床一样的床。

透过某个船舱看到有个妹子在拍岸边的城市。

厅内还有一些旧照片的展览,这张照片我很喜欢,因为很大,对着画面坐在这里,就能想象当初这个船服役的样子,明明只是黑白老照片,却仿佛定格了阳光与海风。图片上的文字说明这是船1944年去夏威夷珍珠港修整时拍摄。

还有很多照片就不一一放出来了。我本来对于参观军舰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去看了以后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也算是了解一些历史。确实没见过航空母舰,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圣巴德利爵主教座堂]

我们参观完军舰,准备去吃一个中国菜烤鱼,下了公交就看到了这个圣巴德利爵主教座堂St. Patrick’s Cathedral。教堂工程开始于1858年,但是受到美国内战的耽搁,1865年重新开工。座堂完成于1878年,1879年5月25日祝圣,以其巨大的体量高耸在当时的曼哈顿中城。

作为一个哥特建筑,在如今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已经算不得耸立了。但我们还是被教堂繁复的花纹,厚重的历史感所吸引,在不了解这是什么的情况下,就走进去参观了。里面正在举办某种仪式,有一个牧师在上面唱经,下面的信众起立附和。围绕着座位外侧,则是游人在到处溜达。这种感觉还蛮奇妙的。

不需要门票即可入内,里面雕梁画栋,非常震撼,甚至还有“圣水”(其实就是个可以打水的大方桶)。

 

[中央火车站]

步行即可抵达著名的中央火车站。实际上美国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客运铁路网络,主要交通都是靠飞机和公路。现存的铁路也是货运为主,客运火车非常慢,有时还要给货运车让路。所以火车站内部人群稀稀落落。尽管如此,纽约中央火车站也是现存的美国的最大火车站,气派的大厅,可以让人想象十八九世纪时候繁华的景象。

火车站的穹顶有一些雕塑和绘制的星座。拍下照片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止星座,甚至还画了小星星,当真是想把银河搬到上面。

纽约散记(三)地标1

[时代广场]

抵达纽约的第二天正好就是晴天。我们住在百老汇街上,离时代广场很近,所以出门坐地铁的时候就过去转了转。

时代广场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很多高楼电子屏广告。

居然有个小哥在这里跑步也是挺离谱的….

有一些座位,可以坐人。还有一些表演团体,比如女团什么的,以时代广场为背景在录制。

到了晚上时代广场就是另一副模样了,人比白天更多更热闹。网红直播,杂耍表演,什么都有。不同于美国其他城市天黑就要回家,纽约,尤其是时代广场晚上的夜生活还是不错的,没有太大的安全问题。

第一天下雨,抵达宾馆的时候,在路口看到写着时代广场禁枪的标牌,可是有人贴了一个Doge打枪的表情包,还挺有意思的。

时代广场确实有一块地段位置都很显眼的屏幕,就是著名的按时间收费屏幕。好像是20刀一分钟,扫码上传自己的素材就可以。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有些生日祝福,也有应援自己喜欢的偶像的。虽然说时代广场多的是屏幕,说自己的素材“上过时代广场大屏幕”有些吹嘘的成分,但是这么多人流量,又是地标,打特殊意义的个人广告还挺棒的。

 

[华尔街]

我们坐地铁到了华尔街,从地铁口出来最先引入眼帘的竟然是个教堂。后来晚上回宾馆查了一下,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三一教堂。

走过几个街区,到了教堂反面,更震撼,不是说教堂的规模多大,而是教堂看起来很古旧,和周围林立的大楼不是一个画风,就好像大城市中的神秘古堡。

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在华尔街上。

很多楼的楼间距非常近,只能看到狭窄如线的天空。漫步其中好像时间回溯,梦回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那个时代。华尔街附近的街道,可能因为靠近港口,更干净。也可能只是因为人流两没有时代广场附近大吧。

著名的华尔街金牛。其实就在一个小路口,看起来也还好,没有那么地标的感觉。很多人排队合影,已经有点影响交通了。

我觉得很奇怪的就是Wall Street按照直译,应该叫做“墙街”,翻译成“华尔”,一下再高大上了许多,也不知道哪个人才弄的。我也是来了纽约才后知后觉的发现“百老汇”就是broadway,直译宽街。翻译前辈们真是把对他国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到了极致。

 

[911纪念馆]

在911纪念馆附近吃了一个印度料理。店就在街角,味道不错,装潢也很有印度风情。印度老板很热情,还招呼我们下次一定要再来。也不知道是真的看不出,还是装的。我们一身游客行头,哪有回头生意。

911事件中炸毁的大厦已经被挖成大坑,做成水池和喷泉。从这两张照片就可以看出我需要一个广角镜头。这次旅行因为是城市风光居多,又是高楼大厦的,深深感受到没有广角的痛苦:退无可退。

趴在水池边上的小孩子。下面估计刻的是遇难的人名。我们没有进去参观。有一个很常见的团结国家人民情绪的手法,就是渲染苦难,不断刻画共同的苦难记忆会加深人群的共同体的感觉。不论是哪个国家的故事,我都不太感冒。苦难就是苦难,死亡即是死亡本身。除了亲历,其他都是在消费苦难。

 

[自由女神像]

到了港口边上,我们坐船准备登岛看自由女神像。船可以带游客去两个岛: Ellis岛上是移民博物馆,自由岛上是自由女神像。

船靠近自由岛,已经清晰可见自由女神像。正好有海鸥飞过。人群都举着手机相机在拍照。我在这次旅游中有两个时刻深深觉得自己需要一个长焦镜头,这就是其中之一:没有长焦真的很难绕过人群拍摄。

下了船就可以近距离拍摄了。港口有一些木桩,海鸥双目如炬,丝毫不畏惧人群,气定神闲的一鸟一个桩子排排站。还有两鸟为抢夺一个木桩而打架的。背对自由女神像的鸟兄看起来很不屑。

回望曼哈顿,繁华的都市做背景,他也是一只有故事的鸟。

自由女神像正面。变绿是因为这本来是一座铜像,氧化成铜绿了。我发现这条知识竟然被做成牌子放在雕像下的路旁科普。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也要科普?

回望纽约曼哈顿。左侧就是Ellis岛,上面的红顶建筑是移民博物馆。我们也去玩了一下,博物馆里都是纽约如何发展的历史知识。看到竟然还有中国的戏份,就仔细看了看。结果感觉是满嘴喷粪。英国德国移民就是贡献和奋斗,帮助印第安人。到了中国广东移民这里就是各种非法,破坏社会稳定。华裔在这个国家的定位可见一斑。

在Ellis岛上有一处娴静的小广场,没什么人,景致很不错,野鸭子靠着水岸闲闲游着,有时还会飞一飞。相比于城内的逼仄,这两个小岛倒是难得的清净美丽,可惜要花钱才能上来玩。

纽约散记(二)纽约客

在纽约旅行,最无法避开的就是人群了。这次带了相机,回顾照片的时候,感觉最得意和精彩的照片大多是关于人的。这大概就是“扫街”(偷拍)吧。好在纽约人多,相机多,即使“扫街”,也并不引人注目。

这张三一教堂前的情侣,明显是一对游客。我们出了地铁站,试图寻找华尔街,但是引入眼帘的就是这个令人震撼的大教堂。和我们一样,纽约到处散落着无数搞不清方向,攥着手机讨论的迷茫游客。

 

三一教堂内部未曾参观。但是在纽约的另一座古老教堂,因为过于气派,我们也入内参观了一番。精致的穹顶雕花和正在进行的弥撒仪式令人迷幻,临走了,看到一名黑衣女子端坐在教堂长椅上,眉目低垂,实在与此处气质过于匹配。忍不住拍了一张。我拍完以后,她甚至抬眼扫了我一眼,我赶紧溜啦。

 

华尔街附近的街区。繁华的大厦门口看到一个残疾人士,对着这家店坐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我问老公这是什么店,他说是一个高级牛排餐厅。

 

乘坐环城观光船的时候,风很大,就没有去船头,在船舱内呆着。前一日近距离登岛看过的自由女神像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再加上是日阴天,并不能得到更好的照片。反而是远远隔着窗户,看到窗前几个孩子正在玩,在自由女神像下,倒显得比其他伸长了脖颈的游客更“自由”些。

 

去中央车站的路上,偶遇街角的四重奏。无人驻足欣赏,单论琴声,技术倒是不错的样子。可惜纽约虽然是艺术之都,也正因为是艺术之都,遍地都有寻梦的人。四重奏没有聚光灯和观众,却在广告灯牌和出租车流的缝隙中怡然自得,就好像艺术在纽约这座城市的生存状态。

 

中央车站内部拍到的一张照片。临行的火车与检票上车的人。没有国内现代化的铁轨和检票措施,随意进出的老旧站台,时光仿佛冻结在了十九世纪火车最初的样子。

 

靠近时代广场的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拍摄下来。远处是Chase银行的大灯牌广告,近处是黑哥坐在路障上。拍完之后,黑哥看我了,我赶紧把镜头移向远处。我觉得黑哥坐在这里就像坐在自己家,周围人潮涌动,车流不息,所有事物都行色匆匆,只有灯牌像他一样是这里的常驻。

一艘航空母舰改造成了军舰博物馆,我们在参观船舱控制室的时候遇到这个老头。他被人群包围,缓慢又口齿不太清晰地说自己过去的故事,在一片惊呼中亮出自己曾经作为越战飞行员的照片。我拍下了这一幕。

 

大都会博物馆的参观者。我们很累了,坐在波斯伊斯兰文化附近休息。这里有一处仿伊斯兰的建筑小院。对面的凳子上坐了一个年轻人,眉头紧锁,在写笔记。他身后是伊斯兰典型的重复花纹墙壁。右侧是一块有古代伊斯兰文字的石碑。

纽约散记(一)音乐会

“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泡泡,闪耀着炫目的光晕,漂浮在臭水沟里。”如果问起纽约的这趟行程,我会如是描述。

三月初,我去纽约玩了一周。一切的起源其实是阿拉斯加。本来老公一直心心念念想去阿拉斯加看极光,但是我们每每回忆起在美加边境线的一年,就浑身发冷,再也不想去更冷的地方。于是我看了看喜欢的小提琴家的行程。大部分都在欧洲,只看到Hilary Hahn要去纽约一晚。人生就是激情,请不到假就硬请,大不了开除我,音乐会就要这次!!!214那天直接激情下单购票。飞那么远的地方,又是第一次去,当然不能只去一天,就搞了一周旅行。

周五开完组会,激情离场。老公开两小时车到附近Kansas City。住在机场附近宾馆,第二天早上七点多的飞纽约。说实话挺折腾的。意外是宾馆可以停车,还很便宜,可惜我们提前租了其他公司的停车场。一般是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停车场公司有个接送机场的车子来找你。留下停车的位置票票,到时候回来这个机场的时候再取就行了。当然回来的时候也是有公司的接送车带我们回停车场。虽然还算方便,却比不上直接把车留在宾馆更好。

到纽约就是周六了。第一天晚上去听音乐会。Hilary Hahn 演奏本场巴赫的独奏会。晚上六点多,天空下着朦胧的小雨,打车来了林肯艺术中心。周围水泄不通,没法去正门,司机将我们放在路边,由侧方通道步行入内。我们在各个指示小道间徘徊摸索,最后上电梯到了地面层,正中间的广场被三座灯火辉煌的建筑环抱,夜幕微雨中,视觉冲击强烈。我们找到音乐会对应的建筑和演奏厅入场。厅内装点以暖金色的灯光,穹顶吊着闪亮的蓝纱,气派非凡,如梦似幻。Hahn的演奏一如既往,简直如同录音版本。

她花了很长时间,让观众安静下来。每次举起小提琴,总有些声音,比如咳嗽,或者有人被放进场馆。总而言之,感觉有十次吧,都是假动作前摇。最后我都有点不耐烦了,暗暗觉得她是不是有点摆架子过头了,有点声音也不是不能演奏的。后来证明,确有必要。纽约场地的观众素质真的良莠不齐。之前去看Augustin Hadelich的场次,都是些难以抵达的城市,都是周围的小提琴真爱好者才去。纽约有很多专业的观众,但是更多的都是看个热闹装逼的,再加上Hahn因为TSV的缘故,有一些网络粉丝,观众素质真的不如Augustin Hadelich的场次。

琴声响起的一刻,巴赫独有的巴洛克风味,骤然将整个大厅变成一座庄严的教堂。

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首巴赫无伴奏,用一把小提琴自己给自己伴奏,听录音是一回事,现场看别人演奏出来,还是会忍不住着迷和惊奇。中途突然肚子疼,因为之前吃的泰国菜太辣了,于是就跑出去拉肚……回来了,演奏过程中不能入内= =,只能等中场休息。所以在外面听了三分之一的演奏会,正好这三分之一都是些小品,还有些是我拉过的,正想着好亏,心好累。出乎意料的觉得厅外空旷,玻璃幕墙,欣赏着城市夜景,看吧台的人聊天,背景回荡着古典音乐,反而比坐在里面庄严肃穆又逼仄的感觉轻松惬意多了。怎么说呢,厅里面的,不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多少有些做作刻意的感觉。

听完音乐会正要离开,突然发现大厅外拍了一条长龙。老公非要过去看,我不喜欢凑热闹,就催着快点走。一看发现居然是签名的队伍,已经绕场馆半周了。这我可就来劲了,那必须签名啊,好不容易来一趟,见到了真人。这回可变成了老公疯狂想走,我兴致勃勃开始排队。

“排到了不要签名是不是不礼貌?”蔫了的老公。

“你多签一个,我拿去卖钱”炯炯有神的我。

队伍缓缓行进,排在我们后面的是一对金融男女。男的梳着大背油头,大谈特谈祖上和八旗子弟的渊源,家族在北京的势力,时不时插入一句“这些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你是第一个知道的。”我快笑的喘不上气了。而那个女的唯唯诺诺,捧哏角色。男方“你上次不是要跳个舞,怎么这次不跳给我看看”,女方“我现在就是感觉自己命里缺男人,离了男人活不了”。油男油女,不得不说,纽约真是人才辈出。那男的还就日本指点江山大谈特谈,表示虽然没有去过日本,但是对日本了如指掌,都是学的中国的文化,是个很有特点的民族,一直很想去日本富士山旅游,Balabala

服了。

难怪人家说女的在纽约找对象很困难,如果都是这种金融油男,也太惨了。

这样排队听了一路太离谱的对话,终于排到了我。不允许拍照,只能签名。Hahn在演奏会的介绍小册子上给我签了名,笑容热情洋溢又真诚地看着我的眼睛说Thank you。好敬业啊!毕竟当时都已经夜里十一点多了。

这次音乐会还是很棒的。偶然得到签名真是太开心啦,可以炫耀一辈子!

 

2023圣诞芝加哥游

2023的圣诞前夕,搬家到了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我们决定开车六小时去芝加哥度过圣诞节。

入城的时候拍的,远远的巨大的城市逐渐靠近的感觉。不论是面对旷野,还是城市,人的存在感都变小了。

宾馆定在市中心千禧公园旁边,出了地下停车场,楼前的小广场满是圣诞的氛围。

宾馆的玻璃窗向外看,夜景好看,但是有点压抑,当真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

下楼去附近逛逛,街上熙熙攘攘,商店林立,是好久没见到的大城市的景象。

老旧的地铁穿城而过,正好拍到了。

macy的圣诞装饰,很新奇。

附近的一些街景,也洋溢着圣诞感。

macy的楼上有一个老饭店,里面是一颗巨大圣诞树,过来打卡

千禧公园封起来了,需要安检入内,有活动。门口就像国内一样有一些卖小吃的、小玩具的地摊。毕竟是芝加哥,晚上在街上有点吓人,这个安检让人安心。柱子和楼都投映上了圣诞的颜色。

广场的高大的圣诞树。芝加哥第一百一十年的圣诞树。

豆子,官方名称“云门”,标志性雕塑。周围被铁皮围墙封起来无法接近,远远拍摄,倒映着周围的街景。

 

第二天在市中心随便走走转转。这个时候就深深感受到了手机的无力,楼实在太高,距离又近,没有一个好的广角镜头没办法拍完整。

等红灯的话时候看到对面巨大的圣诞蝴蝶结。

地标建筑水塔。这条街主要都是奢侈品,就像大阪的梅田。

并没有下雨,却一直水汽氤氲,雾蒙蒙的,高楼也看不清了。


我们后来驱车抵达了old town,也就是老城区,德国移民早期建立芝加哥的地方。我老公字在芝加哥生活了三年,不过这个片区是从来没有来过的。这条路的名字很有意思,街上都是些小手工店。

附近的街心还有圣诞树,地砖也很欧洲。

街背后是我们找到的停车位小巷,说实话,进入芝加哥城市范围内,整个人都会比较警觉。像这种巷子,如果不是老区,是万万不能进的,很危险。但是这里很多这种巷子,很有历史感,楼和垃圾桶车库的非常紧凑,让我一度感觉是回到日本了。

街边有好几家书店。这个旧书店不太起眼,店主是一位栗金头发的美女,她坐在一张很巨大的软椅子上,看看书,有时候翻一下手机,我在外面看着感觉很舒服。

本地的书店里卖弄都很喜欢手写书的内容介绍贴在下面,精致。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小摆件群,也许是教堂的墙根。

老城区几乎都是白人,氛围也很古旧,安静却没什么活力。街角的小店,烟酒杂货,一些欧洲国家的小银行。也没有连锁店,想上个厕所,去了附近的超市,厕所竟然是有密码的,必须跟工作人员要求才能上厕所。而且厕所的下水也是坏的。看来全世界的城市大多如此,上了年纪,翻新总是最难的。所谓美国地广人稀,设施靓丽,也只是个刻板印象,并不是处处如此。但凡有点历史,旧的东西就确实不那么好使。


驱车到芝加哥北边看了一个圣诞灯会。下了比较大的雨,不太适合户外活动,因为已经约了停车位和票,还是进去看了。

激光还是很惊艳的。

整个灯会和传统圣诞灯会有些区别,音乐和光影虽然每个区域不一样,却总体都是偏向现代风格的,只能说不愧是芝加哥吧。和圣诞的关系不太大,也玩得挺开心的。

汉尼拔小城

去年圣诞前,从密歇根搬家到密苏里,开车全程需要十个小时左右。我们两人一鸟,准备开三天。第一个停留点选的芝加哥,第二个倒是难选,因为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景点城市。最后选择了密苏里州境内的一个小城市汉尼拔,这里曾是马克吐温的儿时故乡,他的小说大多以此地为原型。小城紧邻密西西比河,车行过桥就离开了伊利诺伊州,进入了密苏里州。

我们住在河边的最佳西方酒店。酒店落成时间已经很久了,结构很奇特,像一个学校,或者说大商场。四周是房间,中间的天井是大厅和游泳池。我入住的时候,就跟老公说看起来有点像那种明星大侦探或者是柯南里面有凶杀案的酒店结构,他让我不要胡说。

还有一些老虎机,说实话这种东西我在美国还是第一次见。日本倒是很多,因为老年人才会打这个。看来这里的老龄化也很严重吧。

在酒店住了一晚,夜里火车呜呜的叫声从远到近,再消逝不见,断断续续好多次,前半夜一直如此。让我忍不住开始查这里到底怎么会这么多老式的火车。像中国的很多城市一样,因为河流兴起的城市,逐渐会受到铁路的冲击衰败,扬州就是典型代表。汉尼拔不同,两次都被幸运眷顾,河流和铁路都选中了它。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在飞机成为美国主流交通以后,汉尼拔还是走上旅游小城的归宿。

马克·吐温(英语: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极其知名。“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生涯,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水流平稳(1浔约1.8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

——维基百科

相信中国大部分人都知道马克吐温。因为他的作品中有很多讽刺美国社会现象的故事,在中国他受到了更大力的宣传。在美国,他更多的被当做一个幽默大师。其实虽然他的作品是幽默的,但背后反映的内容是社会的严肃的,美国并没有挖掘这方面的东西。所谓“早年水手生涯”指的就是这条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生涯。

我们在第二天早上拜访了岸边的马克吐温儿时故居博物馆。

进门买票的时候,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白人老头在服务台卖票。老爷爷盯着我们两个亚洲人,神情严肃。问我们想捐多少钱。我一愣,这太莫名其妙了,除了门票,还要捐钱?刚想说不捐。老公在台子下按住了我的手臂,暗暗对我摆手:我们每人捐两块。对面收了卡,堆起一脸笑容出票,和我们大概大概介绍了参观路线,祝我们愉快。

我:你为什么捐钱?

老公:看不出这是红州黑店么?花钱保平安吧。

我们还是第一次踏出蓝州的势力范围,来到红州的地界生活。人种高度单一,简直如同来到了欧洲,还被保守势力来了一个下马威。

这个白色的小房子就是马克吐温小时候的家了,装修翻新了。里面陈设保持当时的感觉,倒也没什么特别的。

出口处还有一个商店,买一些旅游纪念品,还有马克吐温的书。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这两本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费恩历险记了。

这是对面街角的一个律师事务所,复原了马克吐温父亲做律师办公的环境。南北战争前后,看来美国的普通人生活也不过如此,美国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发迹。

那个年代的药店,看起来结构非常像中国过去的一些大药房,存仁堂什么的。

在街道另一头是马克吐温纪念博物馆,里面有一些过去的物品,还有书中场景还原。这个缝纫机,也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我们晚上去吃了一家家庭餐厅,据说马克吐温也在这里吃过,门口贴着他来用餐时的新闻。

正直圣诞前夕,餐厅内装潢的很有家庭氛围。

食物只能说还不错,价格有点过于昂贵了,名人餐厅大多如此?酒倒是格外的好喝,喝了一杯以后还续杯了,不仅续杯还带了一整瓶回家。

路灯装饰起来了,上面还有马克吐温的名言。

这就是主街了,旅游小城的旅游街,两头分布着旧居和博物馆,中间散落着各种特色小店。顶头是一座小山丘,上面发光的是马克吐温纪念灯塔。

有一个卖石雕的店外放着几个庭院石像,有够离谱,大晚上看到吓一跳。

博物馆橱窗里的的姜饼屋变成了姜饼塔。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店,叫NobleWares,里面专门卖各种剑盔甲。

还有海盗用品。

还有各种旧式猎枪、手枪,西部感装束。

也少不了哥特魔法相关的装饰物品。还有蒸汽朋克,日本武士刀什么的。我们流连忘返,东西太多,可惜时间很紧,也来不及细看。最后买了一个蒸汽朋克的装饰小座钟。付钱的时候发现老板是两个帅小伙年轻人,和这个城市的氛围格格不入。他们热情的问我俩从哪里来,我们说是密歇根来,要搬去哥伦比亚。我们试探地说你们看起来也不像这里人,他们说是的,他俩是从加州回来家乡创业的。因为加州物价太高了,老家就在这附近。现在住在店的楼上。我们说下次还会来的,他们很高兴,说如果店没开门的话就打门上电话,他们可以随时下来。当然还有网店也可以买东西。

感觉汉尼拔还是很有意思的,可惜交通不方便了一些,只有开车能到,距离周边大城市又有些远。而且还是个人文景点,不是马克吐温狂热爱好者应该不会来吧。

Meadow Brook Hall-2023圣诞

快要二月了,圣诞的很多照片和游记都没空写,再这样下去要拖到春节意义上的“明年”了。倒不是没空写,只是总被别的事情岔过去,于是就放在草稿箱了。当时游玩的心情是那样激动,错过了节点,翻看照片还是历历在目,却失去了彼时的分享欲了。

依然是Dodge家的旧宅,十一月底的时候,同实验室的女生T跟我说每年圣诞有活动。我就在网上预约了晚上的灯会,天气实在冷,但我们十二月就要搬走了,不去就太可惜了,也许再也看不到了。和T说起来,她竟然从没去过,所以干脆连白天的活动都预约上,说走就走了。

城堡门口已经有圣诞花环装点。

进门以后发现通往地下室的楼梯这次竟然开放了,盛装打扮的走廊实在太出片了。

管风琴也开始演奏了,一位白发老爷爷坐在前面一直演奏者圣诞相关的乐曲。百年前的Tiffany吊灯也熠熠生辉。比起上一次,这次城堡里人流涌动,喜气洋洋,充满了生气。

客厅的装扮都与锡兵有关,圣诞树多了一些蓝色元素,壁炉前也有锡兵。

上二楼的时候一回首,楼梯角度的圣诞树和挂式,惊艳。

楼梯转角处的圣诞树,上到这里在播放一首管弦乐队的铃儿响叮当,我从没听过这么恢弘的版本。一步一景一音乐。

二楼厅内的巨型圣诞树与姜饼屋,童趣又甜蜜。

二楼走廊的灯上也有了特别的装扮,我很喜欢这个小点缀,静谧温馨,给人以雪的想象。

走廊称得上金碧辉煌。尽头是一颗位于茶室的淡蓝色的圣诞树,正好有外面蓝色天光映衬。

这次来才注意到墙上挂了一些过去的地图。

———————-多圣诞树预警——————————–

参观了每个房间,都焕然一新。不论是主人房,还是客房都各具特色。挑选了部分喜欢的照片放在这里。一日看尽圣诞树,各种各样的形态,大饱眼福。

—————————–夜场分割线————————–

到了晚上,室外的灯会就开始了,入口处一颗很高的树亮起了彩灯,路过的人不禁驻足。我们在门口领了一杯热巧克力,学校的人员可以免费领一杯热巧。寒冷的冬夜,夜游浪漫灯会,手捧一杯热巧,没有更舒服的事了。

小花园竖起了彩灯拱门。

小花园扎的彩灯。

城堡外的广场上装点了好多程序控制的灯球,播放着圣诞相关的音乐,灯的颜色和闪动都会根据音乐变化,走到这里,圣诞的气氛被推上了高潮。

后花园又是另一番景象,音乐更加现代。

这个长廊的彩灯星星点点,仿佛各色雪花洒满了草坪和植被,美不胜收。

最惊喜的是长廊尽头的马喷泉。因为冬天和灯会的缘故,喷泉封起来了,装点起蓝金色的灯串。悬于马上的灯条随风微微摇摆,好像进入了魔法幻境。

花卉区不再是鲜花的主场,各色大小灯球散落在花园里,拱柱长廊交相辉映,如梦似幻。尽头的圆形小广场被一块环形LED屏包围,循环播放闪光飞马在墙壁上飞驰的景象。

门口的纪念品商店换上了圣诞挂饰。

复古的小电视,亮片飞舞如同雪花,光影交错,美好又温馨。

密歇根秋色

曾经特地去北密歇根赏红叶,但没赶上时节。刚刚过去的2023年也动过这样的念头,没有假期也就作罢了。幸好没有去,2023冷的格外的迟,一冷下来,又是狂风暴雨,红叶没两天就落尽了。反而在家门口,有幸窥得密歇根秋色。

这是学校门口的小树林,总是经过,觉得很漂亮,有一天就真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了。我和朋友讨论过,都觉得这种阴天反而更适合红叶。阴沉的天色更能衬托红叶,仿佛火一样在燃烧。秋日阳光灼灼,晴朗的天气处处闪耀,红叶反而显不出来了。

有一天中午去学校食堂,路过草坪看到很多树落了叶子,尤其是这棵银杏特别显眼。远远望过去金黄一片,特地绕道走到跟前。发现落叶积满了长凳,还有学校放的两盆小菊花,就拍下了这张照片,真是太惊艳了。来来往往的学生居然视若无睹,我真的不理解,没人想停下来拍一张么?

密歇根湿度比较大,雨后草丛里总是会见到这种蘑菇,不知道能不能吃。

食堂就在湖边,湖边景色使我内心宁静。

又一次还看到树上站了鹭鸶。在国内总是看到公园里有人长枪短炮拍摄鸟,我觉得理论上来说,如果鸟是这样就怼着脸站的话,可能不需要什么器材就可以拍摄了。

学校的钟楼。黄昏的时候,影子拉的好长,连光影都是秋天的味道。

 

我们有一天去听一个音乐会,当时迫近日落,路过附近的富人区,丛林掩映,三色交辉,分外好看。可惜不能停车,都是私人住宅。

有很多这种斜坡顶的房子,我感觉建筑风格偏日式的。也许是因为附近的日本车企多吧,日本人也多些。好些人家建的像日本的民俗博物馆的。

还有好多都是这样的大城堡,就像主题乐园,令人震撼,散发出金钱的气息。

最后找到一处小路短暂停车,拍了变黄的树叶。

所谓音乐会并不专业,只是一个网上约的Candle light万圣节主题四重奏,在附近教堂举办。说实话门票应该是付给蜡烛了,四重奏的水平相当糟糕。

到了秋天,天空就变得高远起来,空气也澄澈了。这是学校的高尔夫球场,夕阳。

去买菜在停车场看到。

 

这是我们家小区的落日。

我们小区的结构是几栋房子围着草坪建造,中间做了一个人造喷泉,鸭子、加拿大鹅经常会过来。这天落日,正好几个鸭子在里面玩。

过了没多久就初雪了,一早起来,透过百叶窗看到外面白茫茫一片,秋天也就结束了。

Meadow Brook Hall-道奇·威尔逊家族旧宅

七月底的一个工作日,实验室的博士生说要不去去附近的博物馆玩吧,于是我们中午吃过饭就去了。她说的博物馆就在学校旁边,是道奇·威尔逊家族在底特律郊区的旧宅,捐作博物馆了。本校学生去参观不用钱。实际上,这所大学也是道奇的遗孀和第二任丈夫在1957年捐建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我们驱车几分钟,穿过一片高尔夫球场,就到了博物馆。门口有座小小的花园。

我在门口椅子上留影。

越往里面走就看到城堡了,只能拍到部分建筑。

穿过花园的门廊就可以走近城堡。

入口。

进门以后提供校园卡就可以开始参观了。客厅内的陈设十分富丽堂皇。

窗边石雕透着光。

门口是道奇·威尔逊家族的人物关系图。每个片区都设置了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因为没有购买花钱讲解服务,我们准备自助参观。没想到讲解员非常负责,还是领着我们简单介绍。

左上的约翰·道奇 (John Dodge) 就是道奇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夫人就是图片正中心的玛蒂尔达·道奇·威尔逊 (Matilda Dodge Wilson),两人育有左边三个孩子。玛蒂尔达是德国移民的父母在加拿大出生的孩子,通过和道奇结婚,她获得了美国身份。1920,道奇去纽约参加车展,死于流感。后来玛蒂尔达改嫁给阿尔弗雷德·威尔逊 (Alfred Wilson),卖掉了道奇汽车公司,获得巨额财富,并开始经营农场,在这里创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庄园和全国最大的农业企业。右边的三个就是这一对新夫妇的儿子和领养的两个孩子。

玛蒂尔达和阿尔弗雷德去英国度蜜月时研究学习了英国建筑,回到美国建造了这所庄园。建筑全部使用美国材料建造。Meadow Brook Hall 于 1929 年竣工,耗资近 400 万美元。乔迁派对于 1929 年 11 月 19 日举行,有 850 人参加,此时距引发大萧条的股市崩盘仅三周。它是美国都铎复兴建筑的最佳典范之一。

 

【阳光房】

大厅向前稍微走些就是家族喝茶晒太阳的阳光房。内部家具都是玛蒂尔达从各个国家旅行购置回来的。

这座房子还有另一处阳光房,在参观出口处,拱顶很别致。还有一处阳光房是早餐厅,也是落地玻璃窗为主,但是我没拍照,里面放置了很多中国日本异域风情的摆设。

 

【卧室】

这是玛蒂尔达的卧室,是整座房子最大的卧室,也是唯一一个有独立阳台的卧室。墙面全部装饰有刺绣丝绸。这已经不是墙纸了,而是墙布。因为布料容易损坏褪色,博物馆将墙面用透明亚克力装裱了,所以有点反光。

女儿的卧室。说实话有点羡慕。

还有一些主人,比如儿子爸爸的卧室,都是色调比较深沉,我不是很喜欢,没怎么拍照。还有儿童房什么的。每个人的卧室都有一个墙后的秘密楼梯可以直接通上三楼他们个人的游戏活动室。

这个是法式客房。客房都很讲究,有三种风格,法式、意大利和英式。参见下图。我觉得英式的有点古板无趣了,其他两个还行。

 

【办公室】

这是阿尔弗雷德的书房,我只拍了一角,可能是为了方便参观,书桌都被移到了非常贴近墙角的地方。这些墙后有隐藏的楼梯,可以直接通往二楼卧室。还有隐藏的小厨房。朋友对此的评价是“他要厨房干嘛?他会做菜?”。呵呵,当然不是做菜,厨房里放了佣人提供的吃的吧。

我们咨询讲解员那个年代是否有冰箱,他说冰箱刚刚问世,这个房子里面有几台冰箱,当然也有冰窖用于夏天取冰。

书房墙的顶部有很多雕刻装饰画,细看就会发现其实刻画的是阿尔弗雷德的生平,从出生读书到与玛蒂尔达结婚的场面(下)。上方展示的是他的一次有趣经历,他曾在海上落水,又被渔夫救起。

忘了这是谁的办公室,但我很喜欢!

这座房子里面还有图书室,很大,藏书很多,设计也非常用心,但是我没拍照。

【其他】

晚餐的用餐厅。朋友说曾经在这吃过饭,我?这么牛的么。她说有一个剧本杀活动,要搞化妆舞会,就在这里办的,她曾来玩。

大厅和图书室的连接处有一座自动演奏管风琴,两面墙上全是曲子,插入就可以演奏了。据说每个圣诞会有表演,届时音乐声响彻整座庄园。管风琴上方的灯是蒂凡尼的。

虽然内部装潢很复古,但是厨房浴室这一块还是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座现代的宅邸。当时先进的电器都装备了。这座房子也有两部隐藏的电梯,电梯在当时还是稀罕物件。

一处连廊,两边柜子里都是藏品。

一处楼梯拐角。挂毯有些年月了,雍容不减当年。油画上应该是某位主人骑着马。据说整个家族都很喜欢马,甚至每个人都有一匹自己马,还有人喜欢特定的马种。

 

【外景】

这所庄园有110个房间,只有少数对公众开放,面积非常大。维持这个房子,一天的开销就高达一万多美元。

厨房的一角,偏门摄制。

某处喷泉,有一座马天使雕塑,因为他们家族很喜欢马。

另一处花园的一角。这个庄园本来附带了很大面积的农场,但是现在没有农场了,已经改造成一个比较高档的高尔夫球场。庄园本身也承接一些婚礼业务。

朋友是女生,参观的时候就感慨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过上这样有钱的生活。

其实可以的,我说你可以找个道奇这样的老公。她笑嘻嘻:那不行,还得老公死了把公司卖了才行。我看着她的笑容心里凉飕飕。不论是参观感想,还是针对这段对话的想法,我都只有一个:老婆根本靠不住!老婆这种生物,只会在你死后把公司卖了,用你赚的钱和新男人建城堡。

道奇得到了什么?他创建了公司,得到了流感,把快乐永远地留给了老婆。

当然参观这座庄园,也让我得以一窥美国近代史的侧写。相比同时期还在政权纷争中挣扎的贫弱中国,美国曾经的富裕令人震撼,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