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挂耳咖啡

当年今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11,我反倒不知道该买些什么,需要买的东西肯定是有的,比如咖啡豆或者咖啡粉。这里说的咖啡粉不是速溶的那种,而是用咖啡豆磨了以后的那个粉,需要进行手冲或者其它方式煮/泡咖啡。外国的咖啡豆价格飞涨,理论上我喝的是云南的豆子,价格应该稳定才对,但实际上相比于前段时间,云南的咖啡豆也涨价了,尤其是我喝的那个牌子,我喝的那个牌子便宜的时候,价格大概只有现在的一半,有些还不到一半,因为有些盲盒类的产品,现在几乎都已经回到了原价。

这里我说的平时喝的咖啡是辛鹿。辛鹿这个牌子是我的一个同事介绍的,因为她开始喝,所以我也开始喝,之所以她开始喝,是因为她男朋友开始喝,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这么说,喝了几年的辛鹿,一直以来品质都挺稳定的。有一次我买了辛鹿一个不是最便宜的咖啡豆,但我却一直没有喝,放在那里,倒不是因为不记得了,而是因为之前囤下来的那些粉还没喝完,所以当我开始磨那个咖啡豆,开始喝的时候,已经几乎过去了一年。理论上最精华的部分都已经消耗殆尽,但实际上那个咖啡都喝起来还很正常。最后那次我买的不是官方旗舰店的东西,而是一个其它什么店的盲盒。相对于辛鹿旗舰店的出品,那个盲盒的粉喝起来有点不一样,可能跟新鲜程度有关。第1次入手辛鹿咖啡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的惊讶,因为那个挂耳咖啡是从云南用顺丰寄过来的,从发货到我收货就几天时间,发货时间就是那个打码的生产日期。为什么以前的辛鹿通常都能保持非常好的质量,就这个原因。后来,基本上我都是在京东上买,那样的话日期就不那么新鲜了,买回来了以后,可能我先囤着,过了几个月再喝,所以感觉会有点不一样,但是从京东自营旗舰店和天猫辛鹿旗舰店入手,价格是有差距的,我是个抠门的人,用的是哪里便宜哪里买的策略。

喝过辛鹿咖啡以后,我也有尝试过其它挂耳咖啡,感觉还是有点不如它。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南粤分享汇上买了一个叫GEO的挂耳咖啡,那好像是中粮的一个品牌,用的也是云南豆子,我感觉那个挂咖啡也可以。我这种低端的用户,分不出它跟辛鹿的区别,但是另外一些随手买试一下的那些牌子,喝起来就真的有区别。中粮也有自己牌子的挂耳咖啡,那些咖啡喝起来很糟糕,不仅仅是喝起来很糟糕,那个独立包装的挂耳袋子也很糟糕,因为那个挂耳无纺袋经常被压到了外面那个袋子的热封条上。虽然可能只是压了一点点,但是你拆袋不小心就会悲剧。有一次我试过直接拆烂了,所以也就只能拿出自己之前存下来的那些空挂咖啡袋,然后把咖啡粉转移过去。

以前喝咖啡,小的时候喝咖啡,想到的就是雀巢,除了雀巢我数不出第2个咖啡的品牌。说起雀巢的咖啡,我们脑子里想出来的通常只是它的3合1,到底黑咖啡是什么味道?后来当我认识了1号店,我又认识了很多牌子的黑咖啡。现在当我迷恋上了挂耳以后,我又觉得任何牌子的黑咖啡感觉都怪怪的,除了G7。

我是一个咖啡续命的人?我一天也就摄入一杯而已。我也说不准,这是情怀多一点,还是喜欢多一点。

实现迷你主机挂显示器后方

当年今日

在买蒸架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淘宝上面的角码,于是想到如果我在那个壁挂的板子下面安装两个角码,然后再把两个角码固定在增高架上,是不是我就可以把迷你主机挂起来呢?其实之前壁挂板固定在显示器背后的时候,离迷你主机能挂上去就只差那么一点点了。我买的只是普通的铁角码,很厚,2毫米那么厚,黑色的。要买多大的角码呢?我犹豫了一番,我感觉6厘米应该够了,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8厘米,最后事实证明选择8厘米才是正确的,如果我选择的是6厘米,最后那个迷你主机离真的能挂在板子上又差了那么一点点。

角码到货,要怎么把它固定在壁挂板上呢?最直观的方式当然是螺丝和螺母,但是我手头上没有那种东西,所以又得上网买,但是要买直径多大的螺丝呢?手头上没有游标卡尺,所以我只能用卷尺感觉一下。我买的是M3,结果螺丝到的时候我傻眼了,怎么这么细。但到底我应该是买M4还是M5呢?配套的那个螺丝肯定要比M3要粗,但是有没有出到M5的程度呢?照样没有游标卡尺,我估不出那个数。后来我才知道。量取螺丝直径没有游标卡尺,对一般人的来说用卷尺是没办法准确的,因为一点点误差就会导致你用不了。M4的孔用M3的螺丝,也不是固定不了就是感觉会不会力量不够。用M3螺丝的时候,依然可以稳固地把壁挂板跟角码连在一起。在买螺丝跟螺母之前,我手头上有一些自攻螺丝,也恰好有两个堵头,所以我用堵头跟自攻螺丝尝试把角码跟壁挂板连起来,发现那种方式是可行的,那就是不太稳固,因为那个堵头我也就只有三个不一样的。

我要买大一号的螺丝,但到底那个码数是多少?这一次我没有再猜,选择去搜索,我发现VESA壁挂除了孔距有严格的规定以外,螺丝的孔径也有规定。对于小尺寸小重量的显示器,用的是M4的螺丝,而且孔深也有标准,就是8毫米。更大尺寸更大重量的显示器,用的是M6或者M8的螺丝。海信显示器背后那4个螺丝孔的距离是75毫米,也就是说VESA的小尺寸,所以匹配的是M4螺丝。买了一回M3螺丝之后,我又买了一回M4螺丝。

在用M3螺丝把壁挂片跟角码连接之后,我尝试着把迷你主机用我期望的方式挂上去,结果相当完美,非常稳固,但关键是这样的组合,无论是放在增高架外面,还是增高架上面都很不协调,于是我只能把迷你主机拿下来。刚好我把一个CPU的小风扇带回了宿舍,把那个东西固定在75毫米的孔上,居然成了一个完美的风扇架。在那个壁挂架真的成为壁挂架之前,它差点就只成为了风扇架了。

8厘米的角码上面,每一侧都有三个孔。固定壁挂版我用最上面那个孔。我突然想到,如果我把最后一个孔固定在显示器的壁挂孔上,这就等于之前我想做到的把壁挂片延长。接着我马上测试了这个想法。壁挂架固定在显示器后面非常稳固。增高的部分刚好高于显示器的底座突出来的部分。迷你主机能以完美的方式刚好挂在上面,所有线材都可以走得很顺畅,包括最难侍候的那条HDMI连接线。从正面看显示器,你完全看不到后面迷你主机的存在,从侧面看,那也是非常整齐的一个设定。因为迷你主机刚好挂在显示器的中轴线上,所以重量分布很均匀。显示器增高架在这样的摆布之下,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压弯变形。

在兜了多次弯路之后,我终于实现了我想要的效果。两次买螺丝合计花了不到三块钱,一对角码,花了不到4块钱,一个蒸架花了不到两块钱,也就是说合计我用了不到10块钱,完成了这次改造。如果没花那些冤枉钱,比如说蒸架,也比如说第1次买螺丝,我甚至可以把整个成本控制在5元以内。

小时候的我只会把搞破坏,只会用暴力的方式拆卸。现在的我,可以把一些貌似毫不相干的东西拼凑出1+1>2的效果。

壁挂?平放?

当年今日

上回说到我要重新安放我的迷你主机。海信显示器买回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显示是支持VESA壁挂。什么叫做支持VESA壁挂,买的时候我不太清楚,我也没有特别挑到底支不支持,反正那个时候卖的显示器基本上都是支持的,只有老款的显示器没有那种说法。我个人觉得所谓的支持大概就是显示器的背板上预制了4个或者以上的洞洞,那4个洞洞是跟VESA的配件一致的,无论是孔距还是孔深。那些洞洞的位置又刚好是显示器的重心。那么在固定显示器的时候,你就可以不通过显示器默认的底座,采用悬挂的方式把显示器给支起来。

买迷你主机的时候,我知道迷你主机是支持壁挂的,它的配件里面就有一个方形的壁挂板子,上面有好些洞洞。那些洞洞的尺寸,尤其是那些好像是螺丝洞的尺寸应该跟VESA壁挂一致。显示器买回来的时候没有自带壁挂的相关工具,连螺丝都没有,但是迷你主机却有一片方形的壁挂板子,4个螺丝,还有4个螺柱。4个螺柱可以固定在迷你主机背后的4个洞洞里。当你把壁挂的那块板固定住以后,你就可以通过螺柱卡在壁挂架子的相应洞洞,实现迷你主机所谓的壁挂。

我首先想到的是把那个壁挂的板子固定在显示器的背后,但关键是我肯定只能固定两口螺丝,因为下面的两口螺丝被显示器的坐式底座顶住了。这样的确能固定那块板,但关键是迷你主机也是有一定体积的,所以当我把主机挂在那块板上的时候,又被显示器的底座给顶住了。该怎么办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一些现成的延长板子,那种板子的孔距刚好是VESA那个尺寸。我需要的是一个N字型的东西,就等于是在现成的那块壁架板子上面加两条腿。搜索一番之后,没有找到这样的异形板子。我找到过像是两块板拼接延长的东西,但关键是那个玩意太贵了,几十块钱一块,完全没必要。

我没有把迷你主机背后的几个螺柱拆掉。因为如果我把迷你手机放平在桌面的话,那几个螺柱刚好把主机加高了,增加散热,这挺好。然后我要尝试着把迷你主机直接平放在显示器增高架的上面。螺柱的增高,几乎抵消了显示器底座的厚度。这样是完全可以的,问题只是为了能按开关键,我不得不把迷你主机后面所有的连接线都暴露出来。这种安放方式会让整个增高架压变形,因为那个东西本来就很便宜,板材不厚,显示器本来就有一定的重量,迷你主机还压在其中的一边,雪上加霜。虽然说螺柱几乎让迷你主机和显示器的底座齐平,但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所以我买了个不锈钢的蒸架。就是那种放在锅里,或者放在电饭煲里,隔水蒸东西的玩意。我买了最便宜的那款,那个东西如我所料,能非常完美地把迷你主机架起来,高度也大于显示器的底座,但关键是这样架高以后,增高底座出现的那种凹陷不水平就更明显了。我家里现在的那个锐捷路由器,下面我就是用蒸架加高的,因为那个路由器出了名散热不太好。这种架高的方式会让散热明显改善。如果我不架高,长期那样估计路由器会在那张桌子上热出一个印子。

方法我尝试过了,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人不是我想要的效果,接下来我还会进行怎么样的挣扎呢?

为了能在宿舍工作

当年今日

单位的宿舍,首先我只放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后来我习惯了用远程的方式通过笔记本电脑连接办公室的电脑。之所以这样,因为在局域网内,这种远程连接非常顺畅,绝大多数时候都很好,除非出现了网络问题,又有或者出现了电脑的问题。但是接着,我发现笔记本电脑的可视面积太小于是我买了一个显示器,那是一个很便宜的海信显示器,大小跟我办公室的那个一样,这就意味着我工作的时候,打开的Excel表格可视范围是跟我办公室的时候完全一致,那么我就可以无缝进行各种操作。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候,通常我也会外接一个鼠标,但关键是还需要键盘的操作,再外接一个键盘,好像就有点过于麻烦了。那个时候,我遇到了迷你主机。我首先遇到的是神州的迷你主机。配置很一般,但是大小和价格很吸引,相对于正常的PC主机来说,迷你主机真的很迷你,虽然不至于能直接塞到裤兜里就能走的那种。在买迷你主机的时候我不太看性能,因为只要我能远程连接到办公室的电脑,我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起码我能解决所有工作上的问题,所以只要那台机器靠谱能用的就行。基本上在我有那个打算的时候,我就没想过直接独立用宿舍的那台迷你电脑进行工作。实际上也是可以的,不过相对于办公室的那台主机来说,性能没那么好。虽然现在办公室我使用的那台电脑也已经是2017年的机子,但5系的i5还是很能打。

就这样,宿舍有了显示器,然后有了迷你主机,我外接了键盘和鼠标,这就意味着,工作的时候我不需要一直蹲在办公室,我可以回宿舍洗澡,然后等待单位的业务结束。在完成工作之后,远程关掉办公室的主机。但也会有些很突发的事情,比如不知道什么问题突然断线了,那个时候,我就只能赶快去办公室看一下,是网络的问题还是电脑的问题。两个问题我都遇到过,但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这种概率不高。宿舍有了电脑,我把笔记本长期放家里,因为家里的台式机也老了,得有个万一的备胎,不至于我工作不了。

宿舍有了电脑以后我可以愉快地看爱奇艺。虽然有些时候晚上会受到网速的限制卡顿很严重。看爱奇艺相对还好一点,如果我是看的是某些免费网页上的电视剧,可能会卡得很惨。所以如果某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爱奇艺上没有的,我只能选择下载回来再看。

为了能顺利安放好迷你主机和显示器,我买了个显示器的增高架,因为主机足够迷你,所以能放在增高架的下面。不使用的时候,我就把鼠标和键盘都塞到了增高架下面,使用的时候再把它们拿出来。这样的操作一直以来我都有个很矛盾的地方,因为迷你主机阻挡了增高架的一部分空间,宿舍的那张桌子又不够深,再放一个键盘哪怕我放一个B5的笔记本也放不下了,所以我需要某种方式调整迷你主机的安放。首先要把迷你主机从增高架下面拿出来,但具体应该怎么放呢?拿出来以后,当我要工作时,需要放置B5笔记本的时候,我可以把键盘稍微推到增高架下面,那个位置不影响我正常使用。我真的不明白那些人,为什么要把键盘放在桌面上?为什么他们不觉得那个东西会阻碍自己?

迷你主机,我是怎么对付呢?下回分解。

钢笔碎碎念

当年今日

我自己到底买过多少支钢笔,我已经不记得了,用得最多的是两支英雄359。两支笔杆都是黑色的,一个是亮光的,一个是磨砂的。这两支笔都是明尖的。实际上我也买过第3只英雄359,那是暗尖的,但是暗尖买回来就不好写,经过我的一番处理以后还是不好。我的那些一番处理是进行各种打磨,显然我没有那个技术,所以最终那支暗尖的英雄359只是被我放在一边。

我买过一只永生9159,这支笔忘记了它的存在,所以当我在抽屉里把它翻出来的时候有点惊讶,我曾经买过这样一支笔吗?好像是买过,但为什么我一直没有用呢?往那支笔灌墨水以后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关键是等了半天,说墨都不下去,于是我手动旋转那个活塞,下墨了。关键是我不写的时候照样下,所以当我把那支笔套上放一边,过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的时候发现笔盖那里已经累积了一堆墨水。为什么那支笔会这样呢?我感觉这跟活塞有关系。漏墨的那个地方不是笔尖,是某些缝隙。我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我也就只能把里面的墨水倒掉,然后洗干净。

用钢笔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经常要加墨。我这种人觉得两三个星期加一次也挺麻烦,所以我曾经买过一些。笔杆上墨的钢笔,牌子好像叫烂笔头。那支笔的笔尖果然很烂,所以我换上了替换的英雄359笔尖,感觉还行。但关键是我怀疑那个活塞系统有问题,经常不下墨,当我手动拧那个活塞,下墨了,甚至漏墨了。情况跟永生9159有点类似。相对于永生来说那支笔的情况更为严重复杂。如果我在抽屉找不到的话,估计是我已经把那扔掉了。

为什么英雄的墨囊就不像其它牌子的那样,会导致笔下不了水,又或者挤压以后出现这样那样的漏墨呢?钢笔质量的好坏,跟运气有关系,有些人用得好,但有些人就是那么背。据说是制造钢笔的品控不稳定造成的,有些牌子品控很一般,于是你能否遇到一只好笔,除了跟那个牌子是否靠谱有关以外,还跟你个人的运气有关。在我印象之中,我只买过三支英雄的钢笔,但起码其中两只是好的。我买的另外两个牌子的钢笔,各买了一只,但都中奖了,对我来说,这样的遭遇,让我对那两个牌子不可能产生什么信任度。

为什么钢笔的墨囊会那么的小呢?为什么就不能做个大一点的墨囊?其实他们也不需要把墨囊的直径放得很大。他们只要把那个材质搞薄一点,搞长一点,然后把外面的笔杆同样也这般处理,钢笔就不至于要那么频繁加墨了。为什么习惯上了钢笔以后很难回到中性笔?我感觉是书写手感的问题。有些厉害的人,用铅笔、中性笔,用任何的笔都能写出笔锋,但是对我这种弱鸡鸡的人来说,大概我也就只能在用钢笔的时候才能好像有那么一点感觉。有些笔杆我会不习惯不喜欢,刚好英雄359是我喜欢的那种笔杆。笔杆书写的时候,也刚好是我喜欢的那个重量以及那个重心分布。

幸好学生时代需要写很多字的时候,我不是这么挑的人。

钢笔堵了

当年今日

国庆假期之后回到单位。第1件事首先是把下个月末的那些报表账本全部都打印出来,然后签名,签名的时候发现我的钢笔英雄359又写不出了,估计是没有墨了,国庆那几天还那么干燥,风干了一段时间,所以写不出来了。把笔翻转一看,果然,墨囊里已经没有墨水在流动,意味着这支笔真的是干透了。首先我在墨囊里加了一点墨水,发现依然写不出,所以我只好乖乖地去洗笔头。因为是晚上,本来就看得不太清,我又急于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所以没有洗得太仔细,洗得差不多了就把墨囊按上去,然后继续干以后的事。当天晚上没有问题,但是到了第二天,又写不出了,不像第一天那样完全写不出,而是断断续续,很卡,基本上一个字都写不全,如果写得很慢,还凑合着,稍微快一点马上卡住。我知道,肯定又堵了,为什么会那么确定呢?我用的英雄359是一个明尖钢笔,明尖部分有个地方堆积墨水,所以意味着那个地方肯定堵掉了。尝试了很多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这显然不是笔头塞了纸纤维那么简单,所以不到24小时,我第二次洗那个钢笔头。钢笔头洗完以后,总算接下来的24小时钢笔一直正常。

习惯了用英雄359以后用回中性笔,我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写字了。如果只是签个名还行,但如果还要写其它字,感觉就很别扭。因为英雄359除了是钢笔以外,笔杆的造型还是正姿的,说白了就是模仿凌美狩猎者。至于原装的凌美到底是怎么样的,至今我没碰过,也没亲眼见过。因为我从来没想过要买一只那么贵的钢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开始入手英雄359,反正感觉用得挺好,所以一直在用,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

很久以前我就已经不用钢笔自带的上墨器,我把一个墨囊用完或者直接倒掉,然后加上自己的墨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发现墨囊的墨水不防水,字写在纸上,纸一旦湿了字就糊了。现在我用的墨水是英雄440,好像是一款颜料墨水,通常情况下不怎么堵笔,但相对来说也快干。英雄440的好处是如果墨水到了手上很容易就能洗干净,如果墨水写的字到了纸上,只要干透了,字体就不会化开。通常来说,我每天都记录的那些东西,我希望可以永久保存。遇水会化开,变成一坨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显然不行。相对于钢笔自带的上墨器来说,墨囊墨水的容量会多一点,所以我的做法是买0.2mL的塑料滴管吸取墨水,然后加到墨囊里。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在网上买有0.5mL容量的上墨器,而且那还要5块钱以上一根。实际上买一次性的塑料滴管就足够了,你可以用扔掉,完全不用洗,不会互相污染,像我这么抠门的人,我会用完以后洗干净晾干,下次再用,重复用十几二十次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量大的话,5块钱以内就能买100根。之所以大家会买上墨器,大概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在实验室待过一段时间,不知道原来有这么一个现成的东西。

钢笔这个玩意用起来或许真的挺麻烦,但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不得不让你学会很多东西。

生活上从来都很糊涂

当年今日

2024年很多个周末、很多个法定节假日都下雨无法出门,但是这个国庆假期却是个例外,每天天气都很好,每天都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白云的几率还低一点,基本上都是大蓝天,而且相对于之前来说温度不高,更准确的来说是在国庆假期之前新一波的冷空气直接关照了我们。所以国庆假期的前6天,每天我都和我妈出门到处去,但因为天天都出门,经常会有种不知道要去哪里的烦恼。感觉好久都没有试过这么舒服。这个龙年真是在国庆这个假期里给足了我们面子。之前有过洪水、地震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是那些不好事情的额度已经在今年的较早时候全部都花光了,接下来就只有好事情。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跟往常的周日一样,我都不出门,因为晚饭要早吃,然后早点自己搭车回单位,让我有点喜出望外的是地铁和公交的人都不算特别多。可能外地的人在我7日傍晚回单位之前已经离开,那些不在那个时间出发的人,可能会想着再请一天假,就可以错峰避开人流。

10月7日最让我觉得糟心的是马上就要吃晚饭离开之前我收拾东西,打算把之前买的麦片带回单位。因为单位发了上半年妇女用品的费用,放在嘉荣的购物卡上,所以7月20日那天我跟我妈去了南岗的嘉荣买东西,其中就包括了我的麦片。通常来说,那明明是我的东西就应该堆在那里放在显眼的位置,但是从麦片到家以后我几乎就没有见过,也没有人跟我说到底放哪里了。国庆假期的某一天,我爸突然问我,那个麦片是不是要拿走的,我说是。但是,当我在厨房翻找东西的时候,却找不到我的麦片,放在厨房了还是放在客厅呢?我爸问了我在找什么以后,他从放米的旁边拿出一个打了结的塑料袋子。我不知道那个袋子之前装过什么的,反正肯定是很有历史了。理论上我的燕麦片不可能挤压成那个形状,当我打开外面那个白色的塑料袋以后,我直接傻眼了。燕麦片原装的塑料袋子已经被剪开,袋子的开口处捆了一些红绳。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我一直就没有发现燕麦片,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爸根本没有看那袋是什么东西,他觉得是米,所以就收起来了,所以我不知道燕麦片在哪里,估计我妈也不知道燕麦片在哪里。因为把燕麦片买回家的时候,我单位还有存货,所以我没有马上拿走。我爸不知道那袋是什么东西,他也完全不看袋子上写的是什么,关键是燕麦片还有一部分袋子是透明的,明明能看到里面的不是大米,但他依然迷糊地直接把袋子给剪开了。剪开了,打开发现不是大米的时候,他又用他觉得的方式把那个东西给包起来。据我的推测,那袋燕麦片已经被剪开很久,但是从他剪开到我主动去找燕麦片期间,他从来没有跟我或者我妈说过他干了这种事。如果是米被打开了,这么操作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我的燕麦片是即食燕麦片,不能再洗了。首先,我对我爸的捆扎技术完全不信任,其次,开口的燕麦片放在放米的那个柜子里。那个地方本来就有点潮湿,另外可能还会有一些粮食害虫。看到那袋开口的燕麦片的时候,我直接发飙了。我爸平时拿着他自己的手机看的那些资料,字体比药瓶上的字还小,但他依然能看清,但是燕麦片那个包装袋上燕麦片那三个字足有5厘米那么大,他却视而不见。不看字,也不理会里面到底是什么。同样体积的大米怎么可能是那个重量呢?我买了一包燕麦片只有1.5公斤,同样体积的大米,估计会在3公斤左右。我那1.5公斤的燕麦片的价格,如果按照我们平时吃的那个大米价格折算,等于7公斤大米。

我爸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以至于过上一段时间我妈就会给我吐槽说我刚出生的时候我妈没奶,所以我需要吃奶粉,但我爸拿着那些券去指定地点兑换的时候,却把较小婴的奶粉兑成了较大婴的奶粉,以至于我出生的第1个月,基本可以说没有设摄入到营养,一个月后去复诊,医生惊讶地说,这小孩怎么没长?几十年前是这个样子,几十年后我爸依然是这个样子。

反正那袋燕麦片我是不会带走了,我直接当那几十块钱没有存在过。那个东西要怎么处理,我爸得自行解决。

鸿鹄楼看日落

当年今日

国庆假期的第6天,在决定向西走之前其实有个地方我一直想去却没去过,那就是麓湖公园里的聚芳园。第一次听说那个地方是在我第一次走云道的时候。从雕塑公园过去,要下到麓湖公园,就会经过聚芳园,然后我知道那里有那么一个地方,往高处一看那里还有个楼,在山顶上,至于那个什么楼,我一直没有研究过,直到这一次,打开地图,找那个楼,发现那个楼叫做鸿鹄楼。

从家里出发之前,我没有跟我妈说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因为如果我一开始就说去增埗公园,肯定很嫌弃我,那是个什么地方,然后当我说我还要去麓湖爬山,她会更加嫌弃,所以我直接不说。在地铁5号线的西村站进去,我知道很快就能到达小北,但没想到快成那个程度。从西村到小北,中间就只隔着一个广州火车站。我们还在地铁上,为了坐哪里折腾了一番,实际上屁股还没坐热就要下车。从老干活动中心下车走去麓湖公园最近的入口非常近,中间会路过一个人工的小瀑布,我没搞懂为什么那里有那个东西,后来我妈说估计那个就是东豪涌的源头了。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因为进麓湖公园我从来没走过这条路。文溪亭这个地方去鸿鹄楼我选择的是绕西边,之所以绕西边是因为高德地图是这么导航的,结果走西边是正确的,因为如果走东边,要多绕很多路。

走到鸿鹄山脚下准备要上山的时候,我妈不出所料怨我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爬山?她在那里耍脾气,说她不上,那结果她还是上去了,但她只上到了鸿鹄楼,没有登上鸿鹄楼那几层。去过广州很多制高点,唯一没有去过的大概就只有广州塔。可以这么说,鸿鹄楼第4层望出去的风景是我登高所见最漂亮没有之一。白云山上的确能看很远,但关键是有很多阻挡,而且那里真的太远了,很多东西看不清,但从鸿鹄楼上看整个广州,可以这么说,一览无余。你能看到城市风光,也能看到青山绿水。之所以这么美妙,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市中心,旁边没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挡,同时又有白云山作为依靠。现在如果谁要问我在广州有什么免费的登高点可以一览全市,我首推鸿鹄楼。之所以让我感觉那么美妙,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到达麓湖公园入口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6点30,我们到达聚芳园入口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7点。当我登上鸿鹄楼眺望的时候,刚好处在日落时分。大晴天的日落,但天上又不至于完全没有云彩,那种感觉只有你经历过了才能想象得出有多么的美妙。我没有特意挑选过时间去登楼,但这一次我算是狗屎运了,而之所以这么狗屎运,是因为实际上这个地方我很早以前就想上去,但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从西村出来显然还有时间,而且两个地点之间才相隔这么短的距离,实在让我喜出望外。如果从西村到小北要超过半个小时,我的登楼计划可能就泡汤了,因为聚芳园晚上18点就要关门。之所以这样,因为鸿鹄楼一路上山根本没有灯,那个地方从来没想过让你夜爬。

在恰当的时间,干了恰当的事,会让你收获一些意外惊喜。

去西村

当年今日

国庆假期的第6天,我和我妈又是很晚才出门,因为不知道要去哪里。哪里才会不多人?哪里才不用坐那么久的车?广州的那么多地方,向南向北我们都去过了,但是我们却很少向西。沿着东风路一直向西,过了流花湖公园,然后我就不知道那边区域了,我们去得极少。某天我在大众点评上无聊刷的时候,发现好像说西村也是有些好玩的地方。这里说的好玩,并不是因为那里有什么娱乐设施之类的,而是有一些我喜欢的东西,比如某些工业遗址。

接着,我找到了增埗公园。那个公园在陆地板块的最西边,旁边就是石井河。我们从地铁8号线的西村站下车,出到地面就看到了一个口袋公园,墙上介绍了西村这个地方,我感觉那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的工业区,而海珠区的工业大道沿线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工业区。民国时期的广州,我几乎不了解,但就在10月6日,我们出门之前,凤凰卫视的某位节目,说到了红军被迫转移,说到了广东地区,说到了陈济棠。河西村那一片的工业就是陈济棠那个时候搞起来的。之前我妈从来没有跟我说过外公以前经常说,陈济棠时期最好,大家都能赚一些钱。我对民国时期的广州几乎完全不了解,唯一有点印象是通过电视剧《珠江人家》。学校里学回来的历史没有说过广州的近代史到底怎样。我只记得从前外婆说过她富有过,她也穷过。富有的时候,家里开了个小店,还请了几个小工。外婆也说过,手上的那些钱一夜之间全部都变成了废纸,我感觉她说的是军票。在看《珠江人家》之前,我对军票是什么毫无印象。

从地铁的西村站D出口出来,马上就看到了协和学校,看到了那学校的多门,几十米就一个。我们沿着西增路一直向前,然后转到了福州路,中间有一段叫南京路,那里还有个南京路大院,门楼上面的那些字是某种篆体,我和我妈根本分辨不出那到底写的是什么,只知道那个地方戒备森严,门口说着不让停车不让照相。福州路走得差不多就到达了增埗公园。增埗公园很好认,因为有个门楼。对山园是增埗公园中的一部分。对山园是陈济棠时期某个大官的私家别墅。据说对山园的设计是完全按照中山纪念堂来的,被称作翻版中山纪念堂,我对建筑不怎么了解。增埗公园除了民国时期风格的别墅建筑以外还有工业时期的产物。在接近石井河的地方保留了两个二十几米高的水泥桶。增埗公园很小,只是一个社区公园,但是这个公园蕴含的历史价值,显然非常深厚,但出于某些原因,他们没有直接把那些通过图文的形式介绍。

增埗公园出来以后,我们沿着河边往回走。增埗公园南门对面是一个很大的工地,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没有把厂房的框架结构拆掉,后来我才知道,那原来是广州市光华建材机械厂,现在那厂子应该不复存在了,估计要改建成创意园之类的东西。找增埗公园的时候,我们路过一个叫原创元素创意园的大门。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广东饮料厂。广东饮料厂是那最早的称呼,后来改组为广州饮料总厂,然后又改名为广州啤酒厂,最后广州啤酒厂与生力啤酒强强联手,成为了全国首家中外合资啤酒企业,广州生力啤酒有限公司。你或许对广东饮料厂的产品没什么印象,但说起广式菠萝啤,大家一定会非常有印象了。广东饮料厂是民国时期华南地区首家啤酒厂。因为当时的汽水、啤酒都靠近进口,价格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所以当时的省政府就拨出巨款建立广东饮料厂,与洋人争夺市场。现在的原创元素创意园总体感觉有点破败,尤其是跟广州其它风生水起的创意园比起来,以至于不搜索资料,我还真不知道,原来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存在。如果外婆还在,我猜她一定能记得一些广州饮料厂的产品,说不准她和外公当年用来养家谋生的小驳船也曾经为那家厂拉过货。

于是这就带出了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作为一个广州人,在我所经历的学校教育里面,从来没有给我讲述过这么一段广州历史呢?

第二次去南沙

当年今日

国庆假期第5天,去了南沙海滨公园,据说这个公园是刚刚重新开放不久。从地理位置上说,实际上它就是在南沙天后宫的旁边和南沙天后宫在南沙客运港的旁边,所以理论上搭乘广州地铁4号线过去是最直接的,但关键是4号线从来人都很多,非常有可能从头到尾一直都得站着。地铁4号线进入南沙开始,基本上是地上线,相对于地下的地铁来说,我感觉地上线的运行速度会慢一点。14号线、21号线也都是地上线,6号线的一部分也是地上。前几天晚上才从蕉门上了地铁4号线,直接站到了4号线和8号线的换乘站万胜围才算是终于找到了座位。我感觉这条地铁真的挺尴尬,地铁4号线贯穿了南沙很多个中心区。在3号线的东延段没有开到海傍之前,经过南沙的地铁,跨越中心区的地铁只有地铁4号线,这就意味着除非自己开车,否则可以这么说,那是去市中心的唯一一条通道。人流肯定非常多,而且这也是之前通达大学城的唯一一条地铁。万盛围往南沙客运港方向,你在地上线之前有位置坐,那根本就是个奇迹,因为这条地铁从黄村开出来的时候到了万胜围之前就已经很挤了。万胜围的时候,能不能挤上去也是一个未知数。

这个假期第2次去南沙,我们依然选择的是去冼村搭乘地铁18号线。地铁18号线也不是不能到达南沙,但关键是如果你要到达4号线覆盖的地区,大概你就只能在横沥站换乘,万顷沙就太深入了,横沥出地铁站以后,去蕉门实际上也就几个公交站而已。那个地方也可以去南沙客运港,路其实不太远,但关键是要兜很多路,那种兜路的感觉,跟麻涌公交有得一拼,红灯的设置也跟麻涌公交有得一拼,很多时候你看到路上没什么车,但关键是很短就一个红灯。这种道路的设置,这种红灯的密度,真的跟麻涌很相似。唯一不一样的就是麻涌我生活工作的那个片区,很多大货车,路况很烂,但南沙这边好很多,虽然那边也可以称之为工业区,但估计你得称之为高科技聚集区,所以很多都是科创企业,他们也有大货车,但不是密集型的。我们选择的是从地铁18号线的横沥站出来,然后搭乘南沙24到达地铁南沙客运港。路上没塞车,但有很多红灯,走了很多路,绕了很多地方,结果车程接近45分钟。南沙的公交真的很多,有普线的、快线的,还有干线的,不知道这些到底是如何分,还有一些是K开头的,有一些是蒲州公交。不管那是什么公交,反正都能刷羊城通免费搭乘就好。

还没到达南沙天后宫,人就非常多,虽然到处都有很大型的停车场,那车永远不够停。因为南沙区有太多楼盘,而且广州各地的人也都奔往这里。如果要看海的话,大概在广州也就只能去南沙了。

一路吃喝

当年今日

国庆节假期第4天去了从化。我非常担心从化的状况跟花都类似,但实际上是我多心了。之前我跟我妈已经去过一次从化。也是从这一次出的那个从化客运站地铁站出来的,但是上一次我们选了一条几乎没有人没有什么好玩好看的线路,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我们沿着流溪河的两岸走了一段。

这一次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所以地铁出来以后,我们选择了个地方先吃了点东西。从那个地铁站出来,路的两边各有一个大型广场,我们随便挑了一个进去,发现虽然还是那些店,都是那些连锁的店,但是价格却要比市中心便宜。比如同样是文通冰室的黯然销魂饭,通常需要39块9,但在从化客运站地铁站上盖却只要29块9,差别看上去就只是少了一个鸡蛋。这一次我们选择了卢家妈妈,第一发现庐江妈妈是在龙归地铁站上盖的那个万民广场。之所以去到那个地方,是因为我在闲鱼上买了FR255,要去那里取货。当时路过的时候就觉得那家店很便宜,但我们没有吃,后来我们在鹭江的羊城秀店里也看到卢家妈妈,同样没有吃。这一次我们选择了进去吃一下。一个经典的肉酱意面15块钱,因为我是新客户,所以他们的两款经典披萨,还有5折,我们选择的是肉多多披萨,所以一个意面加一个披萨加起来才31块钱。白开水是随便喝的。我在那里喝了好多杯水,以至于还没出那个广场我就已经上了一次厕所,出了那个广场,我妈买了个番石榴,然后我们去了第二家广场,洗了个番石榴,洗了吃了以后我又上了一次厕所。走过流溪河大桥,沿着青云路走的时候,没走几步,我又感觉我要上厕所。

10月4日天气很干燥,我总感觉口渴,但是水喝下去,喝了很多以后,就得不断上厕所。这一次我们又是走青云路,当时走到人行天桥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于是不知道为什么就都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那里,感觉比我们上一次路过的地方还要兴旺。我们沿着西宁路走到了江边,到了公交站的时候,选择上了从5路公交车直接搭到了总站太平小学。从地图上看,我觉得太平小学应该是太平镇的中心,但实际上到了总站的时候,那里一片荒凉,所以我们又往回走了两个公交站回到地铁太平站离开。

晚饭去哪里吃又成了一个烦恼的问题,所以我又在那里翻哪里有谷田稻香。结果发现白云万达有,同和金铂广场也有。这次我们选择在同和下车,因为那是地铁的3号线的沿线,是地铁上盖。反正我们要路过那个地方。之所以选择那里,不选择白云万达,是因为同样是谷田稻香,不同门店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南沙万达跟同和价格一样,但是白云万达、海珠万达、南岗万达以及动漫星城就要比这些店贵。所以谷田稻香的价格到底如何,跟那个地方偏不偏有关。

4号的晚上,因为有了3号晚上的经验,所以我们吃得少,但依然吃得很好,也吃得很饱。一天下来在外面吃了两顿,加起来还不到80块钱,而且每次都把人吃撑了,这感觉很神奇。

我估计下一次如果再去从化的话,我妈就会让我搭更多的公交车去温泉那边。

在南沙万达找吃的

当年今日

国庆的前三天,居然都没有省储的出库业务,简直让人有点喜出望外。天天都被那些压垮感觉挺崩溃,突然间有了三天真正的放假,有种解脱的感觉。

国庆的第三天,理论上我想去南沙湿地公园,但实际上刚好遇上星期四,要做的手机任务比较多,尤其是有20局的消消乐,我跟我妈很晚才出门。南沙湿地去不了的,因为人家下午很早就关门,所以我们就直接地铁18号线去了横沥,上一次去横沥的时候,因为大雨所以被劝返,到了番禺广场找吃的。这次总算如愿,地铁站出去以后,过个马路就是公交车站,上面有很多车。我们选择的是做南2号,直接坐到蕉门公交总站。从蕉门公交总站出来,走一小段路,就是蕉门河,过一个桥对面就是南沙万达,接着我们就在那里瞎逛,那里有很多吃的地方。万达外面有一条街,整条街都是吃的。万达里面,第3层也全部都是吃的。我已经不记得我们到底逛了多少个万达,海珠万达肯定是前段时间去逛过。最后我们在点都得解决晚餐,因为好像其它店都很贵。海珠万达负1层几乎一整层都是吃的,都是小店,然后2345层也有很多吃的地方。这个南沙万达就比较集中,吃的都在第3层,无论是大店还是小店。相比于海珠万达来说,南沙万达会不会便宜一些呢?

最后我们选择了在一家叫做谷田稻香的店里吃。在我印象之中,广百新一城负1层好像以前也有个谷田稻香,现在有没有不记得了。之所以对他有印象,因为那些菜色基本上都是一煲一煲上的,感觉得直接要一煲番茄牛腩或者招牌牛腩,再加个米饭就搞定了。这一次我们吃了一个番茄牛腩煲、一个海鲜粉丝煲以及铁板鱿鱼,再加一个白灼生菜,两个人要了一份五谷米饭。最后又把我俩吃撑了,因为除了这些以外,他们还有小食区吧台,那些免费的。我们吃了好多那里泡菜还有脆的小三角,那里还有海带汤。可以这么说,吧台有4个小菜:泡菜、酱萝卜、老坛酸菜以及17脆三角,我们都喜欢。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在那里吃饭,不需要点青菜的,因为直接去吧台那里吃包菜就可以了。这一家店的菜单里没有汤,因为免费的海带汤就能解决问题。他们免费提供了薄荷柠檬茶和乌龙桃桃。乌龙茶是热的,柠檬茶是冰的,我个人觉得乌龙茶好喝一点,因为柠檬茶几乎没什么味道。要了三个菜,吃到最后实在有撑不下了,但与其说是因为吃菜吃得撑不了,不如说因为那个米饭,虽然只要了一份分两个人,我依然觉得太多了。之所以觉得太多了,另外一个原因也有可能是我们吃他们的泡菜的分量,甚至可能多于我们自己点的那个白灼生菜。如果穷鬼要在那里吃饭,直接叫一个3块9的白米饭,然后搭配免费吧台的老坛酸菜或者泡菜。如果觉得有点难看的话,还可以点一个6块9的狮子头,又或者是2块9的卤蛋。免费加饭是不可能的,但是那个饭的饭量本来就不小。他们的海带汤和茶水是免费供应的,所以对非常抠门的穷鬼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吃完了以后我再看广州还有什么地方有这家店,原来海珠万达也有一家,不过是我们如果没有留意而已,我印象之中的广百新一城却没有。大概是广百新一城的那一家关店了吧?

100元出头吃了3个菜,且吃撑了,还奢求什么呢。

再去花都

当年今日

国庆假期第二天,我妈和我搭地铁去了花都。这一次我想去的是资政大夫祠,从高德地图的导航看来并不太难,就是地铁搭到广州北站,然后接一趟公交就行了。地铁也很简单,这是地铁3号线转地铁9号线,在高增那个地方转。高增离机场南就只差一个站而已。让我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地铁3号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人。嘉禾望岗也是一个换乘站,换乘地铁2号线和14号线。去的时候嘉禾望岗很多人,回来的时候没什么人。之前去过一次花都,也是搭地铁。已经忘记那一次是从什么地点站出去,反正出去以后就是一个大广场,然后我们沿着某些路就一直走,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好看好玩的,唯一确定的是我们那一次下地铁的地方是一个市中心。路上几乎没什么人,遇到人最多的是秀全公园,公园里有很多人,哪里都是人。逛完这个公园以后,我们就搭地铁离开了。

这一次我们从广州北站出来以后,好大一个广场,附近没什么高楼,很容易找到了公交总站,但关键是站在那里,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什么二维码查询公交查询。打开车来了小程序一看,那台车一个小时或以上才发一趟,所以虽然广州北站离资政大夫祠就只有三个公交站的距离,但如果一个小时才发一趟,直接走过去就是算了。还有另外一辆公交车,但是那一趟更离谱,几个小时才发一趟车。所以最佳的方式我感觉是直接开共享单车,然后骑过去,但显然我妈没办法用这种方式。我们步行去资政大夫祠的那条路线很简单,还路过一个水果批发市场,有好几家在卖榴莲。我妈是那种很喜欢看人家开榴莲盲盒的人,所以她在那里看人家开了好几个榴莲。

资政大夫祠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景点,但实际上没几个人,我妈拿的是老人证,肯定是免费进去的,我拿着个无偿献血A证。A站门口的人不清楚,于是我只能去售票那里问卖票的人,卖票的人看一眼知道这个证是不用钱的。

资政大夫祠就占地来说,我感觉比陈家祠大,但里面的展览,相对于陈家祠来说低档了一些,但实际上这个三华村姓徐的这位的官做得更大,他做到了从二品,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个,他的表弟也做的官也不小。资政大夫祠跟之前看到的很多景点都不一样,那些景点,比如陈家祠、余荫山房都是那家人自己建出来的,所以有很多都非常精巧的建筑和园林设计,资政大夫祠是姓徐的那位当官了以后,皇上在封他的父亲为资政大夫,然后他们才建了这个建筑。资政大夫祠很漂亮,但是跟其他的那些比起来,又不是那个味道。资政大夫祠又被叫作广州民俗博物馆。因为除了说徐氏的故事以外,还有一些民俗的展览,我们这一次遇到的是粤剧和灰塑的展览。要看灰塑之类的东西,显然佛山是首选。如果要看粤剧博物馆的话,同样佛山也才是首选。看这两个东西,你得去佛山的祖庙,还有普君北路地铁站出来的兆祥公园里面的广东粤剧博物馆。祖庙要收费,但广东粤剧博物馆是免费的,资政大夫祠也要收费。

这一趟让我觉得花都的公交实在太糟糕,去资政大夫祠的路上,一辆公交车我都没见过。回程的路上总算看到了几辆,但车上几乎没人,这样的发车时间有车等于没车。为什么增城不会这样,花都却这样呢?

回来的路上就在想,去哪里、吃什么?结果我们又去了保利广场的七鲜。

干了很多很多很多事

当年今日

国庆假期的第1天,感觉做了很多事。首先是起床时间,比平时假日早了一点点。8点平时吃药的时间,我就起来了,直接就按掉了8点半吃药的老总,接下来完成了blog的发布,完成淘宝支付宝任务,这一切都做完了以后,才9点多一点,然后就吃早餐。10点的时候有一个招行的还款红包要抢,所以做完那个时间的任务以后,我开始剪头发,这次剪头发比上一次更快,只用了大概45分钟。不用纠结的地方是两侧头发的处理,直接上推剪推到一定高度,大概差不多就这样,衔接的地方直接用牙剪处理。相对于后面来说,侧面的头发还是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才处理完毕。后脑勺部分推剪上去,这次我处理得比以前高一点,所以衔接部分好像有点麻烦。反正我要的效果就是硬边不要太明显,其他部分不会有坑坑洼洼的感觉就可以了。我感觉45分钟给自己剪头发基本上已经是我的极限。刘海处理是直接剪平了以后再做碎剪处理,以前我还会把头发搞起来再用牙剪,现在我直接用牙剪过去,哪里长就整了一下,所以为什么速度会更快,确实有原因。

剪完头发以后去洗澡,然后差不多到吃午饭的时候发现之前买炒饭的那一家兰州拉面又重新上架了,炒饭还是12.5元。唯一的问题就是要自提,如果不直提的话,还得加4块5,我这么抠门的人,一定会选择直提。因为那是一家兰州拉面,所以卖的所有东西都是牛肉的,但我爸不吃。我买了一个牛肉炒饭和一个牛肉水饺。赤岗路的后半段全部都是吃的,但是却不知道给我爸买些什么,于是就继续往大塘方向走,到才富面家那里给他买了一个鲜肉云吞面。吃过午饭以后就赶紧催促我爸去移动沟通100的门店把电话卡换掉。那个需要换的电话卡其实已经发现好几个月了,之前一直没叫他去干,因为天气太热。10月1日气温已经下降,外面太阳很好,风也很大,我爸依然不愿意出门,但我还是强迫我爸一定要把电话卡给换掉。硬拉着我爸一起过去是很有必要的,不知道我爸耳背还是怎么样,反正营业员说的话他基本上听不清,所以我又得把那些话全部都得重复一遍。大概两个多月之前,我就发现他的电话卡是坏的,但是10月1日我爸才跟我说,他怎么发现一直没有收到短信。电话卡坏了,怎么可能收到短信呢?微信之所以可以,是因为用的一直都是用家里的WiFi。话费每个月都交,我爸居然好几个月都没有收到过短信却这一点都不上心。再过几天他就要出去同学聚会,带着个手机,然后又接不了电话,在没有WiFi的地方,微信毫无用处,所以就逼迫着我一定要让他把电话换掉。因为换电话卡需要身份证和人脸识别,所以必须他本人去做。

搞定我爸的电话以后我就赶紧跟我妈去万胜广场看电影。大概在电影刚开售的那天,我就已经买票了,买票的时候,我是那个时段那个放映厅的第1个。实际上,当我们观影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场次那个放映厅有很多人。各种年龄的人都有,但估计年纪最大的那个可能是我妈。电影院提前10分钟就把人给放进去了,知道字幕还剩下几秒钟才播完的时候才亮灯。在我印象之中,已经好久没遇到过这么好的事情了,通常一开始前5分钟才放你进去,字幕出来马上亮灯,于是大家就开始离场,想看的人看不到后面的东西,那些搞卫生的人有时候也会主动赶客人。过去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所以我们已经很久都没来过万胜广场的万达影院。

电影结束以后,刚好是晚饭时刻,就去了对面保利广场的七鲜,转了一圈以后发现熟食区很便宜,所以直接晚饭就在那里解决了。要了一盘蟹,一盘拍黄瓜,还有一盘炒饭。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已经多少年没吃过蟹,这一次算是满足了。吃过蟹就像之前已经吃过榴莲一样。

七鲜出来我们还赶到了下渡路的盒马奥特莱斯,买了5块钱两包的吐司面包,三个早上的早餐又解决了。

这些事情如果放在平时,肯定不可能一天干完,但这个十一感觉很神奇。

居然提前结束了

当年今日

国庆假期的前一天晚上,我以为要熬上到很晚才能结束所有的工作,结果这个月居然喜出望外。地磅的业务下午16点多就全部结束了,中控的业务实际上下午17点也结束了,但是他们却一直处在那个我以为你知道我结束的状态,直到晚上接近20点,我主动去问,他们才终于宣布全部结束了。下午16点多地磅业务结束的时候,我就已经在飞速赶工,因为那意味着我一半的工作就可以开展了。平时我是16点55开始溜走,但是9月30日那天,我却不得不做到了超过17点,有些东西还是没做完,但是我已经没有时间继续了,因为同事说要赶去银行,所以我得赶紧蹭他的车出去。因为那个时间我已经错过了平时搭的那一班公交车,虽然离下一班公交车估计时间还有,但是结果下一趟车618就有可能赶不上了。我必须在17点30之前到达滨江左岸。蹭同事的车,17点27我就到达滨江左岸,张望了一下没有车,打开手来了,发现还有7分钟那趟车才过来,所以理论上我平时搭的那趟618到达时间晚了。要等7分钟,感觉已经很幸运了,因为如果那趟车不是晚了,还是我错过了,那就意味着我得等20分钟。

下午17点之前,其实我已经把一半工作做完了,虽然急急忙忙我也紧张,可能会出错。所以到家以后,在询问过业务已经都结束了以后,我赶紧把日报做了,然后我把下午急急忙忙的那些东西全部都检查了一遍,然后才去吃晚饭,晚饭结束了以后。在等待另外一个需要处理的数据的回复。等到那条回复以后,准确来说是在得到回复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往后的事情。最晚的那个数据处理是在晚上接近10点的时候做完的,那个东西完成,我才算是能把我全盘的数据都彻底定格下来。回想一下,9月30日下午很多工作,我都属于一个准备状态,在等待着数据的发生,等待着数据的结束,等待着最后数据。数据生成我是没办法控制的,但数据的结束和数据的变更实际上我都已经提前一步。晚上10点多的时候,总算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关了电脑然后去洗澡,洗澡的时候想起我还有一组数据还没处理,虽然那是完全不急的数据,什么时候做都没关系,但是洗完澡以后,我还是选择重新开电脑,重新把那一波数据也搞完。那一天的业务不算复杂,如果那天的业务很复杂,我该怎么办呢?即便业务不太复杂,我也花了接近4个小时才把所有东西都做完,之所以让我焦虑,是因为如果数据很复杂,那个时间可能得延长到6个小时。东西不难,但是东西很多。为什么这些年来越发让我发生月末焦虑,是因为报送的那些东西只有加法没有减法,翻来覆去都是那些数据,但总要以各种表格的形式上报。以前只是Excel表格和纸质版,现在要把它们手动做进系统。你还得按照那个格式生成一套数据,导到系统里面,然后加上流程,等待很多人的审核。Excel电子表和纸质版,毋庸置疑肯定是放假之后才能提交,但是系统这个东西,上数据的那个时间、所有审批的过程都是留痕的,有没有及时上报数据无形之中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考核的内容。这对我来说,从来都很难,因为像这个月末一样,那么早就结束业务算是一个奇迹,绝大多数时候要挣扎到晚上23点,甚至接近24点。23点哪怕再往后加两三个小时,也让人够呛。

但总算,我又顺利地扛过了一个月末。

主动和被迫

当年今日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现在相对于从前来说,我主动分享某些东西的概率会低了很多。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分享,可能是各种见闻,也可能是各种技巧。这种分享我感觉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可以帮到别人,那更重要的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可以挽救自己。某个教程做出来,与其说可能会被某些陌生人看到,并让他们觉得有用,还不如说是多年以后的某一天突然自己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一套解决方案,所以我不需要慌彷徨。现在我越发觉得,这种积累非常有必要。这种积累不限于一个范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这种积累。有些时候你会觉得,一些人简直就是个万能型的存在,但你不知道的是他在背后做了多少积累的工作。表面上他很风光的,但背地里,谁也不知道他经历过怎么样的坎坷。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把这些自己的艰辛分享出来。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仅仅是结果,那个过程其实也是很有趣的,而这种有趣,可能只是对自己而言。

有些时候,别人会强迫我进行分享,但我很抗拒那种东西。美其名曰是约稿,但是我打心里抗拒。就像从前,我非常抗拒任务分配下来的征文比赛交作业。主动参加的征文比赛,在我印象之中,只有一次。是华农的某个征文比赛,但是我交上去的是一篇英文,结果邮件居然回复下来说,如果你是个中国人,你就交中文的过来。凭什么中国人就不能交一篇英文参加你们的征文比赛呢?既然文体不限的话,为什么要限制语言?他们可以无视我这种稿件,但是被这般回复让我觉得非常愤怒。写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不是你们参赛范围你们可以直接忽略,为什么还得这样?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会交一篇英文上去,是因为那段时间我所有blog都是用英文写的。我强迫自己那么干,那段时间我的脑子只有英文回路,不知道该怎么用中文直接表达。四六级英语考试里面,我的作文却从来不是老师的菜,每次成绩出来作文都是悲催。为什么高中的时候作文不会有这种待遇,但是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时候,却被判成那样呢,我搞不懂。我也从来没有主动搞懂过,因为我不喜欢用他们的那些套路,当然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套路是什么。高中老师没教我那些套路,大学英语的老师也没教给我那些套路。那些套路是辅助机构默认的潜规则,可能那些潜规则也是四六级英语考试老师判卷的潜规则。我从来没上过那种班,但是要我阅读英文的各种材料,从来都不成问题,除非你给我读专四专八的东西。既然生活上的英文没问题,专业期刊的英文没有问题,看电视、看电影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我就非得用你们八股的那种方式写那些所谓好文呢?!

我自己可以写很多,但当你要求我写的时候,我却不愿意。

文字是最实在的

当年今日

小时候家长或者老师要求你写日记是一回事,长大了以后自己主动要做一个blog又是另外一回事。前一件事,那是上面要求的,总有种抗拒的心理,到现在为止,如果某件事不是我主动去做,而是别人强制的,我依然会有抗拒心理。主动做一件事,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我觉得那些主动写日记的孩子,尤其是把纸质日记本做得很漂亮,做成了手账的孩子,他们一定不会觉得做那个东西是一个负担。当然,如果那个手账不是他们发自内心,而是被强制要求的,另当别论。现在我依然没办法理解那些在课本边边角角涂鸦各种东西的人的脑洞,为什么可以这样?所以你要我做手账,你要我在文字的前后左右画花花绿绿,贴上各种好玩的东西,甚至把那个东西搞成立体的,对我来说太难了。有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矛盾体,首先我的脑洞完全就是一个理科生,但是在写blog这个问题上,不用其它形式,光靠文字,这感觉又很文科。因为实际上某些东西可能做个表做个图或者涂鸦一下,更能表达,但貌似我就是不太擅长用那些东西输出,文字才是我最强有力的武器。

之所以选择文字,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抠门。文字,无论是写下来还是存储下来,所占的空间都非常小。我轻而易举就可以把它们移动,把它们以各种方式保存,但如果我存下来的是图片视频又或者是其它多媒体,我就很难保证我能不能完整地把它们存下来,而且存很多个版本,因为保存那些东西要付出代价。在U盘还没有那么大的年代,只能存在硬盘里,存到一定程度就刻录成光盘,但无论是硬盘还是光盘,都会有一定的寿命,但因为那些东西可能太多,你不可能把那上传到某个地方,哪怕你已经很保险上传到很多个网盘。很早以前我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尽量不用多媒体,但有些东西你只能用多媒体,比如橡皮章,除了图片,没办法表达那个东西。因为我的blog运营时间足够长,所以我经历了很多这样那样的丢失。图片很多,但图片放在哪里呢?BlogBus自己的空间吗?但是那里根本放不下我那么多的图片,于是我就用外链的方式,放在各种图床,结果我用的那些图层一个又一个挂掉,最终结果就是引用的那些东西,全部都不可打开。最后好不容易换到WordPress,算是自己说了算,但关键是图片太多,当你一看备份的文件,会发现原来那个东西占很多地方,占很多地方的后果就是会让我搬家非常不方便。当然了,搬家这种事不经常干,而如果我不把图片存在WordPress自己的网站里而存到外面,结果会跟之前跟那些图床一样,某一天就打不开了。归根到底,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文字是最佳的长期储存方式。

大概现在的人都比较习惯于视觉冲击,喜欢看图,喜欢看短视频,但我的经验告诉我,那些东西都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被忘掉,很快就会找不到。哪怕你觉得现在你在一个比较大的服务商那里,但说不准每一天那就挂了。如果你没见识过这种,只能说那是因为你经历的时间还不够长。

我早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了,但我知道我正在做正确的是以前在做,现在在做,以后也要一直做。

入门blog回忆录

当年今日

周六早上,我发现有人在我的blog上留言,问我为什么可以坚持那么久,为什么要写blog,以及怕不怕有隐私的问题。这条评论我已经回复过了,所以具体是怎么回复的,我也就没有必要再详细说明。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特点以及习惯。对我来说,我在最花样的时候接触到了blog这种东西,也把这个东西一直坚持了下来。在开始blog之前,我已经有了做网站的想法,但是要怎么做网站呢?自己用花生壳搭建一个,然后买个域名绑上去?我真的有想象过那样做,但是这样干的话,如果我把电脑关了,那岂不是不能访问?如果不是这样,我还得先买个空间。在哪里买?得花多少钱?对学生时代的我来说,那些要花钱的东西基本上我都不会考虑。还有一点,搭建一个网站,我应该用什么软件呢?当时我想搭建一个网站,主要的思路是搭建一个静态的网站,所以肯定得把整个网站的内容都做好了,然后放到网上,但关键是我要做什么内容呢?一开始我想到的是The X-Files。我为什么要做那个呢?纯粹因为喜欢?别人的网站做得比我详细比我好,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些都是英文的,仅此而已。我把那全站翻译过来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我模仿不出那个效果。当我有那个念头的时候,网站上很流行用flash之类的东西。那个时候的我对flash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高中的时候,电脑选修课程我选的是photoshop。在我有网站念头,但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的时候,我遇到了blog。因为Yo soy Betty la Fea,我遇到了danzhu,准确来说是遇到了danzhu的网站。没有那么多花哨的东西,吸引我的只有内容。她的网站几乎没有图片,又或者说实际上是有的,但不是直接以图片的方式贴出来,而仅仅是发一个链接而已。如果某篇里有个图片,大多时候是某个工具的使用,而不是粉丝花痴的内容。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blog这种方式很赞。之所以我会停留在那个网站不停地翻看,一遍又一遍阅读是因为那些内容、那些文字,以及那些链接带出来的信息。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是看文字。第二次看的时候是找链接。第三次看的时候可能是记得好像见过某个东西,但又好像找不到了,于是不停地在那里翻。当时danzhu的网站是在blogger上面建的,域名是新浪的。当时danzhu的那个网站不完全是Yo osy Betty la Fea 的内容,也有她自己的东西,她自己的生活以及她的生活和这部电视剧产生的某些联系,还有一些她对这部电视剧又或者是她搜索相关资料之后的感想。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网站是可以这么干的。有些人把blog作为一个专业的网站,但我更习惯于danzhu的这种方式,以至于后来其实我也在遵循或者说是模仿,或者是融入了自己的东西继续这种形式。在Google上建立网站不用钱,但关键是在国内不能直接访问,所以你得买个域名,然后绑上去。虽然当年我经常访问那个网站,基本上打开电脑之后,我就一定要去那个地方,但现在我居然忘了域名到底是什么,网站名到底是什么?后来新浪的域名估计再也没有续费了,这网站不能访问。因为那里丢空了太久,danzhu自己也忘记了对应的blogger账号,所以她也没办法访问后台,把网站的内容导出。当时我称呼danzhu为danzhu姐姐。唯一肯定的是她一定比我大,因为我首次接触的时候,我只是个高中生,但她已经工作多年了。她好像是从事IT工作的,但具体做的是什么,她并没有在那个网站上有非常详细的描述,不像现在我自己的blog那样,基本上里里外外没有什么保留着。

那个网站,让我明白到分享的乐趣,或许写那些的时候,她没有想过其他人会搜索,会喜欢上,而且是非常喜欢。对她自己而言,可能更是一个记录,因为她自己喜欢那个东西,所以她就把自己的爱好记录下来。可能,她开始做的时候,没有想过因为她的这个网站,会聚集了一帮喜欢的人,同时也让我成为了她的粉丝之一,最后也让我走上了blog这条不归路,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如果你突然问我,有什么是让我觉得很骄傲的。把一件事坚持20年,而且还一直保留着高度的热情。我觉得,起码对我来说,到现在为止,这肯定是我觉得最骄傲的事情。

好像老花了

当年今日

某天,跟往常一样,我半躺着在家里的床上,戴着近视眼镜,拿了一个药盒之类的东西放在眼前,突然发现我什么都看不到,一片模糊。当我把眼镜拿开好像又能看到了,但是当我把东西更加靠近眼睛,又一片模糊。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近视眼镜是有盲点的。那个盲点对我来说,大概是离眼睛20厘米以内的地方,摘掉近视眼镜之后,盲点会缩短,大概在10厘米以内。

以前我觉得看药瓶上的说明是很简单的事,但现在我觉得那对我来说变得困难了,尤其是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无论我用什么样的距离,我都看不清。戴着近视眼镜看不清,不戴近视眼镜也看不清。光线好一点的时候,可能会看清,但是得比较用力看。因为数据比较多,又不得不在一页A4纸里把东西都打印出来,所以也就只能用缩小的功能。缩小的那些字体大概只有正常大小的1/4。就字体的大小来说,肯定要比药盒或者药瓶上面的字体大,但是激光打印机加普通的A4纸出来的效果肯定不如专业的印刷。遇到那些纸质表格,我也得非常努力才能看清上面的字,前提是我有点知道那到底是什么。

我才38岁而已,但我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估计我已经有老花了。我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已经有了近视,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散光,后来连散光都有了,现在的我近视老花散光,再加上长期在阳光底下不做任何防护,所以估计白内障也是有的。

老花这个东西是我近期感觉到了。所以当同事把我们共享的表格缩小使用的时候我就得看得很用力,之所以她们得缩小使用,是因为她们在笔记本上操作。高端的笔记本分辨率很高,但是太高的分辨率,字体虽然是清晰的,但是你却看得很辛苦,所以不得不放大。比较老的笔记本属于那种分辨率就那个样了,所以即便用到100%的分辨率,屏幕显示的东西还是不够多,于是她们同样的操作就是把Excel表格缩小显示。我不用干这种事情,因为我尽可能不在笔记本上操作。操作的电脑都是台式机。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办公室的台式机又或者是我家里的台式机里完成。两个台式机配套的那个显示器要分辨率和显示效果基本上完全一致。这不是什么巧合,是我觉得单位的那个我用得很舒服,所以依照那个款式家里那个尽可能买同款,全自费。

从前我觉得老花这种事情,老人家才有,我觉得我自己的这个年龄,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老人,甚至有些中年人也不认同我踏入了他们的俱乐部,但事实就是这么残忍。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是因为过去这些年,我们过度地在电子产品上消耗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跟老一辈的人相比,眼睛的老化速度比他们快起码15年。

我可以怎么办呢?当我连很普通的正常大小字体也看不清的时候,大概我也就只能去配老花镜了,然后就是一天到晚不停地更换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