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2024年内容创作多一些,内容消费少一些

下面这个视频值得反复多次观看,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创作思路。对我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就是别沉浸在收集各种资讯、消费各种网上内容上,不要满足于在为未来的创作作准备。消费内容很容易,创作内容很难却更有价值。我们现在消费的内容已经太多了,改投入更多时间开始真正的创作了。输出、创作这个过程才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

当然,要开始真正的创作很难,别想太多,先让创作启动起来,无需好高骛远,无需求全责备,思考起来,写起来,不用等到自己成为某些领域的专家再去做分享,把学习、思考的过程分享出来,不断积累,不断关联相关内容,不断编辑优化,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就会把一些问题真正思考清楚,通过分析,和自己、与他人都会有更多的交流发生,也会不断有惊喜发生。

这虽然是一个Youtube上的英文内容的视频,但借助现在很多好用的翻译工具,比如浏览器插件“沉浸式翻译”,我基本也可以理解和抓取视频中的大意。所以,对于非母语的线上内容,我也应该在翻译工具的辅助下去大胆的阅读、理解。另外,这个视频的评论区也值得关注,借助Youtube提供的翻译功能,我也能从评论区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克服创作初始障碍的一条重要策略:把想法快速记录下来,避免灵感流失,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对我来说,DayOne 和 Logseq 就是快速记录的绝佳工具,我希望我未来的创作能更多的从这两个工具上开始,DayOne 更多记录个人生活和工作方面、相对私密的一些记录和感想,而Logseq 则更多的把一些内容结构化、利用链接和标签更好组织起来。

    • 视频标题:How to Start Creating in 2024 with the Curation Method
    • 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qwvgjFyz7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qwvgjFyz7U
    • 视频摘要:这个视频介绍了如何使用策展方法在2024年开始创作,提供了克服初始障碍的最佳策略。

    Logseq这样用-我在Logseq上撰写了2K个页面

    一、Daily Notes

    Logseq 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日志模式(Journals) 。按照日期排序,除了能够查看当前日期,可以向下滚动,查看临近日期的日志。这种”时间线”主页设置,非常便于回顾、翻看之前的日志。这也是我使用 Logseq 最主要的场景。目前,Logseq 就成为我撰写工作和生活日志(Daily Notes)的主阵地。

    我的生活和工作就在Logseq 上。

    配合 Logseq插件:Journals calendar ,可以更方便的利用日历视图跳转到对应日期的Daily Notes。

    二、没有顾虑的随时随地记录

    大部分内容都可以放在每天的 Daily Notes上,以大纲层级的基本架构快速记录、展开、条理化,不需要思考分类,随手也可以加上双链或相关标签,可以很好的组织信息。

    碎片化记录,结构化思考,系统化整理

    放在时间线上,所有笔记内容也和日期时间关联了起来。日后可以方便的“按图索骥”,快速回到笔记记录和整理的场景之中。

    三、区块是笔记的最小单位

    区块(Block),Logseq 更基本的笔记单位,颗粒度更小,给撰写、整理和发现笔记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借鉴卡片盒笔记法的基本原理,把笔记写小一些,每个page 有诸多独立的区块作为内容单元,这样也方便结合Logseq插件:随机页面来进行随机的回顾、整理和优化。

    四、图片插入

    一些图片可以上传到我自己的图床,比如七牛云,然后再插入Logseq ,也当成1个区块来管理。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入Logseq,图片可以拖动右下角的三角标记来调整大小。

    我选择上传图床主要不想让Logseq 的库文件不要过于臃肿,另外在macOS上使用iPic上传图片到图床也是非常方便的,也方便复制页面内容发不到博客不需要二次上传图片。

    五、聚焦&隐私

    Logseq 以区块为基本单位,所以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其实可以点开具体的某个层级的区块(点击这个层级区块前面的小圆点就可以),作为工作区,这样一方面更加聚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保证隐私,不用担心身旁的同事看到我不想让他们看到的内容。

    六、各种类型内容的存放逻辑

    小写作,直接体现在 Logseq的时间线上

    大写作,形成文档,拥有独立的Page

    碎片内容,有回顾必要的,在时间线或某些Page中添加记忆卡片(FlashCard)的标签

    七、添加注释

    在Logseq的相关内容中可以方便的通过coment::语法添加注释,这样可以给笔记添加新维度的内容,复制的时候也方便做排除。

    八、快捷键

    Logseq 对于键盘操作非常优化,有很方便的各种快捷键,可以减少键盘和鼠标之间的操作跳转,对于效率控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比如:

    • t+l 开启关闭左侧边栏 t应该表示toolbar 了应该表示left
    • g+h 返回首页 Go Home 的缩写
    • command+k 搜索

    九、插入在线文档的链接建成更丰富的文档索引库

    有一些文档还是适合在飞书文档或Notion 上编写,第一时间把文档或文档区块的分享链接同步到Logseq ,并打好标签,这样通过Logseq 可以很好的和飞书文档中的内容发生联动。让Logseq 成为我一切文档内容的总索引。通过Logseq 内部的双链系统更好的挖掘各类内容的价值。

    基本的思想是能放Logseq 的就放到Logseq里,不方便存放的,也至少存放一个链接🔗

    摘录笔记就是歧途

    在我的阅读笔记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大部分划线笔记并未在后续实际应用。这引起了我对如何更有效利用这些笔记和提高阅读效益的思考。

    一、摘录没用

    笔记不仅要记录阅读内容,更应反映我们对其的理解和思考。我以前的做法是简单复制粘贴所读内容,并未深入理解和思考。这些年在印象笔记中摘录的大量内容,能用起来的我估计不到10%。

    只是简单做摘录,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增加了阅读的负担。还不如全情投入到阅读之中。我的阅读笔记方式是有问题的,想想就让我痛心😖

    二、必须加上个人表达

    划线笔记应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重要的不是摘录可能有用或引发共鸣的内容,而是写下基于这些内容产生的感悟和思考。换句话说,摘录虽简单易操作却低效无价值;相反,我应该以自己语言表达、结合个人场景来记录自己理解与思考。只有这样的笔记,才是自己的笔记,只有这样的笔记,才真正包含了个人的思考和个性的表达,未来才有可能真正为我所用。

    不想再浪费时间记录一些只会躺在笔记本里的划线笔记了。

    三、汇总并结构化

    此前我的划线笔记通常散落在各处——InstapaperKindle微信读书以及印象笔记等各类笔记软件中。需要用的时候需要四处找,搜索的时候经常找不到。为了便于管理, 我计划将所有带有个性表达的划线笔记整合到主力软件Logseq中,并通过双链及标签工具进行进一步组织。还是要结合卡片笔记写作法来做笔记。

    四、定期回顾

    定期回顾也需加强,要养长定期回顾/复盘自己笔记的习惯。看着多年来整理在印象笔记里已经过期且价值不高的内容,我意识到它们大部分只有“回忆”价值了,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了。

    这段歧途,让我痛心,这段经历让我深思🤔:走出笔记歧途,让笔记和自己的思考流淌起来,在Logseq 中重新焕发生机。

    flomo的每日回顾让我离不开它

    flomo (浮墨笔记)是非常不错的笔记应用,我们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上使用它,快捷地记录和管理自己的笔记。这个应用非常简洁,容易上手,我愿意把它推荐给所有想多写写笔记,并想把这些笔记的作用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好的朋友们。

    现在好用的笔记应用很多,比如Notion、Logseq、Obsidian 等,我也有使用,但flomo 依然有其他笔记应用无法取代的地方,让我一直用到今天。

    flomo 一项重要的产品特征就是“每日回顾”。

    • 一方面,他随机提供给我每天12个需要回顾的内容
    • 一方面,我也可以通过微信或手机小组件获得可以回顾的内容。

    暂时我没有在其他笔记应用中看到做得比他更好的。

    flomo 网页版的“每日回顾”
    flomo 网页版的“每日回顾”

    PS:Logseq 有1个叫Random Note 的插件,可以实现随机访问1个笔记页面的功能,相比flomo 的“每日回顾”还是太简单了。

    我不仅要记录,还需要复盘和回顾。笔记能提供给我便捷的功能支持,我需要做的就是定期复盘,定期做,坚持做,我想这些留在flomo 中的笔记就会被不断唤醒,这些珍贵的内容就会不断被激活,最终获益的就是我的头脑。

    flomo App上对“”每日回顾“”的介绍
    flomo App上对“”每日回顾“”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