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工作的焦虑

堂弟向我倾诉,今年一直比较焦虑,心情很烦躁,尤其客户找他时。我们详聊了一会,我发现他有对客户要求的应激反应,只 […]

居然提前结束了

当年今日

国庆假期的前一天晚上,我以为要熬上到很晚才能结束所有的工作,结果这个月居然喜出望外。地磅的业务下午16点多就全部结束了,中控的业务实际上下午17点也结束了,但是他们却一直处在那个我以为你知道我结束的状态,直到晚上接近20点,我主动去问,他们才终于宣布全部结束了。下午16点多地磅业务结束的时候,我就已经在飞速赶工,因为那意味着我一半的工作就可以开展了。平时我是16点55开始溜走,但是9月30日那天,我却不得不做到了超过17点,有些东西还是没做完,但是我已经没有时间继续了,因为同事说要赶去银行,所以我得赶紧蹭他的车出去。因为那个时间我已经错过了平时搭的那一班公交车,虽然离下一班公交车估计时间还有,但是结果下一趟车618就有可能赶不上了。我必须在17点30之前到达滨江左岸。蹭同事的车,17点27我就到达滨江左岸,张望了一下没有车,打开手来了,发现还有7分钟那趟车才过来,所以理论上我平时搭的那趟618到达时间晚了。要等7分钟,感觉已经很幸运了,因为如果那趟车不是晚了,还是我错过了,那就意味着我得等20分钟。

下午17点之前,其实我已经把一半工作做完了,虽然急急忙忙我也紧张,可能会出错。所以到家以后,在询问过业务已经都结束了以后,我赶紧把日报做了,然后我把下午急急忙忙的那些东西全部都检查了一遍,然后才去吃晚饭,晚饭结束了以后。在等待另外一个需要处理的数据的回复。等到那条回复以后,准确来说是在得到回复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往后的事情。最晚的那个数据处理是在晚上接近10点的时候做完的,那个东西完成,我才算是能把我全盘的数据都彻底定格下来。回想一下,9月30日下午很多工作,我都属于一个准备状态,在等待着数据的发生,等待着数据的结束,等待着最后数据。数据生成我是没办法控制的,但数据的结束和数据的变更实际上我都已经提前一步。晚上10点多的时候,总算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关了电脑然后去洗澡,洗澡的时候想起我还有一组数据还没处理,虽然那是完全不急的数据,什么时候做都没关系,但是洗完澡以后,我还是选择重新开电脑,重新把那一波数据也搞完。那一天的业务不算复杂,如果那天的业务很复杂,我该怎么办呢?即便业务不太复杂,我也花了接近4个小时才把所有东西都做完,之所以让我焦虑,是因为如果数据很复杂,那个时间可能得延长到6个小时。东西不难,但是东西很多。为什么这些年来越发让我发生月末焦虑,是因为报送的那些东西只有加法没有减法,翻来覆去都是那些数据,但总要以各种表格的形式上报。以前只是Excel表格和纸质版,现在要把它们手动做进系统。你还得按照那个格式生成一套数据,导到系统里面,然后加上流程,等待很多人的审核。Excel电子表和纸质版,毋庸置疑肯定是放假之后才能提交,但是系统这个东西,上数据的那个时间、所有审批的过程都是留痕的,有没有及时上报数据无形之中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考核的内容。这对我来说,从来都很难,因为像这个月末一样,那么早就结束业务算是一个奇迹,绝大多数时候要挣扎到晚上23点,甚至接近24点。23点哪怕再往后加两三个小时,也让人够呛。

但总算,我又顺利地扛过了一个月末。

周六,下雨

当年今日

大家都担心着,自己的周末会被这个叫做摩羯的台风毁掉,但实际上对我来说,毁掉的也就只有周五,周六的天气非常好,虽然偶尔也会飘一下小雨,但仅仅是小雨而已,甚至不用打伞,其它时候太阳很大。感觉好久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天气。所以,担心这种事情是没有用的,尤其是担心天气。2024年这个农历的龙年,我们已经被天气耽误了太多,几乎每个法定节假日都会被下雨搞黄。普通的周末被搞黄的也有不少。台风这种事情你预测不到什么时候会来。最后当你发现又是周末那才到达的时候,没有一点办法。与其在那里纠结怎么这个周末又没有了,还不如直接看天行事。2024年我的经验是不一定完全相信天气预报说的那个下雨的时间。如果你看到此刻的天气是很好的,那么你大可以相信接下来,不可能短时间之内就风云突变。以前的天气预报能很好地预测出大概什么时候会下雨、要下多长时间。现在的天气预报经常是根本没有预测到接下来要下雨,但没过几十分钟,电闪雷鸣,然后就狂风大作。今天你看后天不下雨,但明天你再去看,可能后天又半天都在下雨了,反之也有可能发生。

周六的上午看着是个好天气,所以中午我跟我妈就出门了。不确定下午什么时候会下雨,的确出门没多久就飘雨了,但只是小雨,是那种飘了十几分钟又没有的那种。飘的那种小雨,你甚至都还不需要打伞。一路上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可能太阳很猛,可能风很大,但可能会飘一下小雨,只是小雨而已。

我们中午出发,到晚上7点多回家,中途遇过好几次小雨,但除此以外,都是把人晒得快要死了大太阳。因为会飘小雨,因为也出太阳,所以我感觉湿度应该很大,虽然我们走的是江边,江风也很大,吹着风的时候人不觉得热,没有风度太阳底下会感觉很热。如果人湿透了,在树荫下,又遇到了江风,甚至会觉得有点冷。周六刚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蚂蚁庄园在白露这一天的问题是白露这一天的天气会干燥还是潮湿,正确答案是干燥。我不知道这个干燥是针对什么地方而言的,就广州的天气而言,准确来说是干燥/潮湿。这两个东西是共同存在的。同一天,任何时间可能是这个也可能是另外那个。在我们一向的印象之中,秋天是应该干燥的,秋高气爽的,蓝天白云、习习凉风的,但实际上这几年打乱我们的雨简直数不胜数,有可能是北方来的冷空气,也有可能是南方来的秋台。天气焦虑这种事情已经焦虑到让人无法再焦虑,因为当你看15天的天气预报的时候,会发现基本上全部都是雨天。基本上所有都有雨点,但实际上呢,可能情况并不完全那么糟糕。应该如何定义某一天是雨天呢?因为那天下过雨,还是说那天下了多长时间、多长强度的雨?如果只要下过雨就是雨天的话,那么对广东而言,一年300天以上是雨天我估计也是合理的,但是对大家的生活来说,一天只有很小一部分时间下雨,其实不太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上上个周六被下雨搅黄了,上个周六得月末纠结搅黄了,这个周六,我总算过了一个自己的周六。

AI巴别塔与信息焦虑 II

借助AI,人类能够创造出更多超越认知的作品?还是因为其便利性可以制造越来越多不经审查的“垃圾”?

这并不是一个短期只能可以看到结果的事情,AI时代才刚刚开始,而人类是否会被取代,目前我们还停留在“凡人类制造的,人类只需要保留最后拔掉插头的权力即可”,就是对人工智能最后一层自信。

前些日子,我在Instagram刷到诸如此类的广告:全程翻译外国语大学教授的课堂内容,或是将一篇长达10万字的论文导入AI由他精简其内容,或是将一个长达1小时的演讲导入AI由他总结出只需要5分钟就能看懂的文字版——当然,5分钟的阅读时间,对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言还是太长。所以人们在标注“全文阅读时间”的同时,都倾向于在文章的最开始,整理出3行字就能“理解全文”的重要内容。

那为什么还要创作一本书、一篇文章或是一大段的文字——是不是任何信息都可以变成3行字,以便满足所谓的“适读性”?

——Previously on AI巴别塔与信息焦虑

我认识一个“创作者”,他至今对ChatGPT都充满了“恐惧”。恐惧的底层是对“未知”没有掌控感,那到底AI的“未知”在哪里——如果你是一个常用AI辅助工作的人,就会很快发现它的局限性——它很难做到真正溯源。所以真的要严谨地完成论据-结论的工作,仍然需要人类作为审查机制。

如果要用“我知道更多知识”作为一个评判标准,那人类在AI面前几乎就是沙漠里的一粒沙——我们假设一个人可以活到80岁,从10岁开始阅读书籍,每年平均阅读50本书,那么这个人类这一生也只能读完3500本书。现阶段,人类已经创作的书籍粗略估计早已经超过上亿本。3500之于100000000,已经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在书籍之外,互联网的兴起让这个数值变得更多,出现了奇点式的增长。更何况很多人一年也读不了50本书……活不活得到80岁再说,毕竟65岁才能退休呢。

再说全科知识,人类更难做到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深入学习。因此两点,人类在AI面前一败涂地。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得换一个思路去理解AI,如果它是一个超级存储器,可以记录全科百科,甚至是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上亿本书籍。那我们或许可以用它做一件事:把这一亿本书每一本都提炼出300字的观点或中心思想,按照人类平均每分钟阅读200字的能力,不吃不喝不睡觉地读完这一亿本书的摘要,也需要285.7年的时间。

当然,这些数值并不是“确信值”,但这个极限值确实存在,现代社会我们能接受的信息远超过这个“极限压力”的数值。


今年上半年,我一直处于某种可以被感知的“焦虑”之中,但这种焦虑区别于死亡焦虑的目的性,它几乎找不到原因。这两天我也在朋友圈总结过:

今年整整5个月,我都处于一种“慢性焦虑”之中,所谓慢性焦虑就是不实质影响生活,但又能够明显感知。和之前死亡焦虑不同,我都不知道它源头在哪儿。

精准的分割线就是从香港看完苏打绿的演唱会之后(因为从朋友圈发布质量看出来的),在香港观察城市和人的时候,脑子调取了《制造宠物》这本书,然后牵扯出了我高中时上课无聊看各种故事解构的“课外书”,再到帮北影的毕业生写关于“城市构建与毁灭”的毕业论文。我发现我有很多零散的信息开始大量地出现在脑子里,不同跨度的事件被一瞬间callback。然后那个时候脑子“乱”了。

我为了对抗这种慢性焦虑,继续找书看、把思绪绕在主轴上的坚持写作也没有停、健身、体检报告也OK、狗造成的催产素也仅仅影响情绪。于是看-输出-看-输出就成了吗啡一样,麻木接受的信息越来越杂,其中掺杂着大量AI杜撰的垃圾文,又得花大量时间溯源,为了突破信息茧房“什么都看看”,输入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想错过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于是,信息焦虑的构成要件全都齐了。


信息大量出现,甚至有越来越多不经验证和溯源的信息出现;

信息间的联系因为信息茧房出现非关联性,从物理上被作了切断。这一点不得不承认,抖音更像是一个“佛教用品”,它的每一个信息都是独立的,短暂而丰富,因为一条信息开始需要思考“为什么”的时候,下一条信息出现,切断了上一条信息可能带来的“执念”——它确实像是一种“放下执念”的训练工具。

我虽然很厌烦APP的提醒功能,但有些软件我会打开提醒,例如微信、RSS订阅软件、博客评论提醒功能。我已经尽量地做到了“免打扰”,但是每次打开APP,都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未读红点。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因为强迫症需要去确认这些红点,后来才意识到,这种强迫性行为,是因为“不想错过信息”导致的。

我细数了一下,可以作为信息来源的社交软件、信息订阅软件竟然有13个,他们分成被动提醒和主动索取两种,但无论哪种,我就得在这个电子产品上花费更多时间。信息来源越多,就意味着我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得更多。虽然我对信息并不上瘾,但当信息过载积压时,我会觉得我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被错过”的信息。

于是,这四个点共同构成了信息焦虑的关键原因——信息过载、信息茧房、不愿意错过信息和精力被过度分散。一旦出现信息焦虑,就会疯狂地寻找更多的信息以满足焦虑感,但事实上这个时候接收信息会因为杂乱而变得更加无序。过量获取的信息因为混乱无序而在内部形成“熵增”情形,只会导致越来越多原本有序的信息也跟着错乱,直到引发全面的精神焦虑。


当人们面对信息焦虑时,能想到的,无非是切断信息源,冷静一段时间;或是继续找寻下一个更加“优质”的信息源——这两者都是滞后性的商业模式;前者是提供替代焦虑的各种认知倾向,例如利用化学药剂的倾向,为焦虑者提供更多的酒精、药品或叶子;也可以利用能量平衡的方式,为输入焦虑的人提供能量输出的平衡——比如参加可以评判别人甚至是释放负面情绪的活动;后者,也是现在很多人在利用AI做的工作,例如将一本书、一部电影通过AI变成“捷径”,让人花最少的时间去对抗必须亲自读完书或看完电影的时间。

很显然,这两个方向并不能根治信息焦虑,反而会制造更多的求知缺口,让自己变得更加麻木。

当知识占满了整个认知空间时,对外对己的感应被切断时,一个人距离抑郁也不会太远了,这个话题下一期再聊。

预言.dll

即视感,法语Déjà vu,指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自认为是第一次见到某场景,却瞬间感觉之前好像曾经经历过,是被广泛报道证实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但是即视感的“历史记录”本身并不存在,是我们的大脑出现了时间交叠感,而误以为即视感的“历史事件”是以前出现过的。海马体的触突突然活跃,会将一些类似的记忆重叠当下,从而有了强烈的“即视感”。甚至有的时候,人们会把这种“即视感”看作是“预言”,但可惜的是,这个“预言”是后知后觉存在的,是因为先发生了即视感,突然经历了曾经经历过或预言的事件——简单来说,这种预言毫无作用。

但是,区别“即视感”,有一种真正的“预言”,是需要大量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看上去是在记录一个当下的时间、或是涉及到某种“推演”,而在未来的某一刻真的得到了“验证”而变得跟即视感有了同样的时间交叠感。我把这些大量的、碎片化的、甚至是毫无关联的“历史记录”具象化成.dll文件。


最近开始的《后缀》系列,从《死亡焦虑.zip》,到《死亡.exe》,是我对一些抽象化概念的一种具象化认知。

我一直觉得,人体是一个精巧的仪器,特别是当我通过控制饮食和健身,就可以带来明显的躯体和身心变化时,这种“精巧感”就会更加明显。加之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案例,就算事件完全不同,但都会找到类似的底层逻辑,从而可以通过理性地分析前推原因或预言结果。既然人体是“仪器”,会不会程序也是提前设置好的?这看上去是非常残忍的“宿命论”,那人的“自由意志”到底又在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是否拥有删除“文件”或是安装“镜像”的选择权,这才是《后缀》这个系列会去讨论的。

回到预言.dll,dll文件是系统级文件,包含代码、数据库和资源文件,许多程序需要调用这些文件才能实现某一种功能。“预言”区别“即视感”最大的区别是先有记录,才能够被调取成为预言。也就是说,这些预言其实早就写在了程序之中,等着某个特定时刻或是特定事件才被激活或应验。不过这一类预言也会有强烈的“后知后觉”感——就像是那句“我早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一样,“如果你早就知道了你怎么不提醒我呢?”

废话,在预言没有应验之前,谁都会妄图成为了那个最幸运的侥幸者。

预言.dll文件只有写入系统,才有意义。而不是那些“马后炮”的发言,因为没人可以查证他是不是真的从一开始就预言到了结果。所以人们总是会弄错一个前提——即,我有预见能力,但是它总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才可以被验证。


你会发现,很多作家、编剧、导演、原创歌手等,他们在成名之后,人生往往会进入到他们原始作品的“预言”之中。

例如马克·吐温,他出生时,哈雷彗星刚好出现。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自己会在下一次哈雷彗星出现时离开人世。果不其然,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接近地球时,他真的被出生时带他降临的那颗彗星给带走了。

巴拉德在1962年,创作名为《沉没的世界》科幻小说,描述了英国因为海平面上升沉入海底的故事。时至今日,温室效应的世界性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这无疑也是一种奇妙的人类文明级别的“预言”。

还有就是乔治·奥威尔创作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它是预言吗?不好说,但你又无时无刻地重新思考“这个社会怎么了?是不是真的要进入到那样的规则中”。以及之前曾在博客提到的那部在中国被列为禁书的《盛世》,你说陈冠中在预言吗?或许是,你说陈冠中是虚构的未来中国吗,或许不是……


以上,这些预言.dll文件,是需要提前被写入,才有机会在未来某一时刻给验证。也就是说,当你有大量的记录之后,这种“预言应验”的情况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因为:

  • 《死亡焦虑.zip》里提到过,作品是对抗死亡焦虑的“后代”,本身就是创作者的“一部分”,所以也会带有创作者的气质、性格、甚至是底层代码。创作者在作品中对“自己的预言”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正向一点,他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负面一点,他希望自己如何离开人世……
  • 《死亡.exe》里提到过,死亡是抽象的、符号化和意向化的,特别是涉及到死亡、关系结束、行为消亡等事件时,作品里面所包含的“死亡气息”是创作者强烈的个人符号,所以当这些事件被历史作品应验的时候,会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命运感;
  • 创作结果本身是无限接近“无限猴子定理”的结果。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地按键,当按键时间达到无穷时,几乎必然能够打出任何给定的文字,比如莎士比亚的全套著作。当创作量足够多,任何一个现实发生的时间,都可以激活多个“预言.dll”。
  • 每个人的行为会有相似的“底层代码”,大部分都会遵守某一种社会规则,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对应的“符合社会认知”的决定;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会作出“反常”行为,但这些反常行为可以“有理可据”。当一个人“怪人”有作品时,作品可以看出这个“怪人做出怪事”的原因,只是这个“底层代码”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所以,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作品才容易被人记住,并且在未来的某一个重要节点,存在非常显著的“预言感”和“命运感”。

然而,这件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考量”——预言.dll文件有什么用?这是成年人,对一个未知事物无法透过“拉回到自己认知领域”的方式去理解时,会本能提出看上去有些抬杠的问题。预言.dll可以非常大量,且烦琐,有些甚至一辈子都用不到一辈子都不会被触发,那为什么人们还需要记录下这些零碎的“预言文件”呢?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这句话,起初是在直视“真理”,被大多数人认同的真理,如果与自己的认知发生违背时,需要强迫自己认同“真理”还是站出来质疑所谓真理?苏格拉底通过问题和逻辑,对真理重新考察,以确定自己是接受“真理”还是得出另一个真理。当然,这个考察也是让苏格拉底“之死”的重要原因,这种质疑最后开始指向了至高无上的“神谕”。对于自我的考察、他人的考察、乃至社会的考察,都是“历史节点”上的一个预言.dll,直到在未来的某一个点重新引发思考。

但与之相对的,“过度考察的人生是没法过的人生”,如果事事考察,特别是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动机、情绪由来都进行考察,那这个人一整天就只会围绕着这些命题运作。因此,随心而为或许是另一种更“轻松”的人生,不用时时刻刻激活历史存在的“预言.dll”。


这是两种人生的选择,没有对与错的差别。

回头空洞,或是前望深渊;太阳照常升起,或是在无常中归墟成埃。

死亡.exe

这两天收集了好几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事实上都是来自于他人的经历,只是我没有亲身经历,无论是它内在的情感还是后坐力,都是没办法完全复刻的。


我很喜欢特别的人,这样就意味着他在人生的某一个看似相似的经历点上走向了另一个分支。“人”都是类似的,但分支越多,就变成了平行世界的“个体”,各自都无法被完全复制,彼此是对方的参照也是解药。准确来讲,我更喜欢“个体属性”更强烈的人,而那些从未自省过“我为何如此”的人,更像是社会学里的“样本”。

我之前很难向人解释“我为什么会坚持写作”,因为大部分的人,他们觉得“生活没有必要分出这么多时间为一个不会带来收益的事情”。事实上,我曾经坚持写作是一种消极式的对抗死亡焦虑,而如今这个博客,从2021年注册以来,共计616篇文章,也算是一种对抗死亡焦虑的形式,不过它更积极——是我主动选择想要记录下什么。很可惜的是,凡涉及死亡的,大部分人会选择“逃走”,就像是不面对就不用经历一样。

工作室有一个项目,叫做“死亡体验”,人们先在十到十二个陌生人构成的临时社会里,经历“社会性死亡”,再会被送进全黑无声的小黑屋,经历“感官性死亡”。每一次招募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把死亡当成“剧本杀”的,有想把朋友介绍来送死的,有真正想要寻死的,甚至还有玩窒息性SM的人觉得我们是在承接SM性服务的……真正想要讨论“死亡”的并不多,问题还是在于“生活没有必要分出这么多精力为一个只要我们不面对就可以不用经历的课题”。


我把关于死亡的故事,具象化成exe后缀的安装包。人们在双击它之后,就会进入到复杂的安装程序,记忆、情绪、不同阶段的人生感悟、甚至是身同感受的痛觉,都会在那一刻被批量安装,然后在磁盘上面读取写入,就算取消安装,磁盘的读写也已经留下记录。它占据了记忆里的一些空间,那些已经安装的内容,会随着时间一点点折叠重新整合,压缩回最初的exe,等着下一次被打开,或是永远永远不要再被唤醒——但是它就在那里。

死亡.exe并不是直接带来死亡焦虑的元凶,但是当它被安装之后,人们努力通过卸载的方式逃避它的存在,以至于留下了那些来不及清理的残留文件,当这些文件被不断堆叠积压之后,就会成为“死亡焦虑”。任何一个生命、关系、经历都是向死而生的结果,得知它一定会“死”就会出现一个坐标——左边的极端是“我不想谈论死亡,因为它很晦气”,右边的极端是“我有很多关于死亡的故事,我通过分享我痛苦的故事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我一直认为,死亡是最接近原始图腾的事情,因为这是自人类进化、社会进程以来,都无法通过某种手段进行规避的事情(当然,人们却可以通过杀戮、战争、甚至是自己的情绪制造死亡)。所以当包含死亡议题的经历,都会有许多充满仪式、符号、玄幻或是很难用科学解释清楚的机缘巧合,就像是山洞石壁上的图腾抽象却具体。但死亡又是很难用理性解释清楚的事情,所以我们会用大量的感性去解释死亡,就会出现巧妙的“记忆偏差”。

跟一个朋友聊起他的母亲,母亲在自杀之前,给他吩咐了家里的银行卡密码、债务等事,朋友察觉母亲的异样,不敢离开她半步。后来,母亲出门给大姨打电话的空档,他想跟着出去,却被一只疯狗咬了腿。母亲想借机支开自己的儿子,让他去镇上打狂犬疫苗。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朋友骑车离开家,他说他那一次看到母亲站在宅子门口目送着自己远去,久久地不肯回屋。处理完狂犬病疫苗的时候,他还在镇上买了母亲最喜欢吃的姜丝饼干,再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喝了白酒加敌敌畏混合物不辞而别。

不过,这个故事有很多被“折叠”的部分,需要再一次深入讨论,才能找到最原始的故事——这就是后话了,会在《记忆.reg》来讨论。


你会发现,当我们再次回忆起关于死亡的故事时,它会变得像是童话一样的“意向化”,充满无法解释的巧合。死亡很难有“绝对理性”的一面,你看着一个人死前大小便失禁打嗝放屁,它是很理性的画面,但如果这个画面是在发生在至亲身上,它不可能还能保持“理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死亡的认知是感性的,就算有再多的“意向化”也会依附于某种真实情感,否则我们只能拿更多的“机缘巧合”来合理化死亡。无论如何,但这就是死亡——这是我们活着的时候无法理解(甚至逃避)的课题,但是死后又无法再向人解释的真相——而符号,是我们从远古自今最直接的也是最普遍的“集体无意识”。

但是,人类的记忆是可以被主观篡改的,其目的无非有二,一是通过记忆降低自己对结果的负罪感,第二种确实通过提高负罪感的方式让自己产生“痛觉”,以证明自己活着的存在感。朋友说起他的母亲,落脚点的确是在“如果我不去打针就好了”。这看上去是两个死亡事件的对冲,自己病发或是母亲自杀,如果关于母亲自杀的真相是在最后才发现,那势必需要另一个与之抗衡的“不可抗力”才得以存在。所以他将责任承担在了自己身上,整合成了这个关于死亡的exe,再为我释放安装的时候,我意识到这种“痛觉”给他带来的强烈存在感。


当然,我并不会安慰对方“这不是你的错”,因为它起不到任何作用,我希望他能保留这份“负罪感”,因为只有这样的痛感,才会时时刻刻提醒他还活着,以及他对母亲的情感——他说过一句话,“如果死后是妈妈来接,死亡也没那么可怕了。”这不是痛觉,而是死亡被卸载之后,留在心房上最柔软区域的“残留文件”。

理性很难“享受”死亡,因为死亡需要足够多的合理性才能“闭环”,这会显得非常冷血;但是感性不同,它可以通过“死亡”汲取到一切可以被汲取的养分,讨论起死亡经历时获得他人同情、关注、身同感受的快感,或是伤口再次被撕开时的痛楚。它想要讨论的不是死亡,而是“我还活着”。

很残忍不是吗?差别就是你将死亡.exe安装在了“理性磁盘”还是“感性磁盘”。

死亡焦虑.zip

我曾在《临死前的最后一枪你会举向谁?》第一次聊到死亡焦虑,因为“希望被记住”所以要留下“可以证明自己存在过的事物”,其实就是一种死亡焦虑的正向驱动——那这个博客准确来说也是“死亡焦虑”的产物,但它并没有过分“焦虑”。


我家隔壁是一个跟儿子儿媳生活的老两口,他们是小区的保洁人员,每天在小区做清洁的同时可以利用职位之便,顺便收集一下“垃圾”,纸箱、泡沫、水瓶……凡是可以卖钱的他们都会收集回来,在楼道里打包。我家的纸箱也会放在他们家门口,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已经延续了好几年了。其实这个家庭并不拮据,有一个大孙女一个小孙子,儿子和儿媳妇都有工作,两个老人也在小区有养老工作,但是他们就是无法停止地“捡垃圾”。甚至是当着自己两个孙子孙女的面,在楼道里打包垃圾。

小区里有很多“捡垃圾”的老人,他们随时等在分类垃圾桶、快递站的附近,只要有人扔了垃圾他们就会伺机而动。渐渐地,这些拾荒的老人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有区域的划分、也有时间的划分、甚至还有垃圾类型的划分,他们之间有不成文的规定,一旦有人越权捡了自己不该捡的垃圾,就会引发矛盾。他们内部也会相互检举,比如我隔壁的老两口最近捡得太多了,就会被另一些眼红的拾荒老人投诉到物管那里,说他们借着职务之便“抢”垃圾。他们会消停几天,然后又回到微妙的平衡状态,日复一日、晴雨不更。

其实这个现象一直都存在,只是我没有真正去好好想过。每次出电梯回家门时,都会看见两个老人把捡来的垃圾分类、压缩、组合、捆绑、打包……日复一日、晴雨不更……我觉得他们像是在执行某种暧昧的仪式,只有打包了足够多的垃圾,才可以献祭某种巨大的、仿佛黑洞一样的存在——我也是因为想到了“仪式”这词,我突然想到或许我们得从另一个视角来理解这件事——他们是在对抗死亡焦虑没错,会不会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集体无意识”。


先说“死亡焦虑”。

每个人都在寻找“存在感”,不仅仅是这些长辈,我们也一样。看不同的书、综艺、电视剧,买不同的衣服、体验不同的服务,就是为了追求重复生命中的“新奇”,以体验不同从而证明存在。有的人甚至会去追求更加强烈的冲突感,竞技、极限运动、约炮、争吵……性欲、痛觉、甚至是心理层面的苦痛,都是一种证明活着的证据。当这股生命力开始消散,他们会被更强的生命力所吸引——理性会被Drama吸引、冷漠会被热情吸引、M会被S吸引……

——《信息茅房》

(生育)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也是对死亡最直接的对抗,由自己创造的个体,从样貌、性格、原生家庭上复制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没有“养育”目标的人,也会有死亡焦虑,他们也需要创造“孩子”——那就是能够留下什么,证明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样貌、性格、原生家庭各个方面的“自己”。

——《临死前的最后一枪你会举向谁?》

我观察过小区里拾荒老人的“游戏规则”,他们因为划分了区域和时段,所以有非常强烈的秩序和领地意识。有一次遛狗,我看见一个上班族着急离开,将垃圾直接扔进了垃圾桶,而不是交给正在垃圾桶旁边拾荒的老人。老人破口大骂,说年轻人“不守规矩”。因为年轻人正在破坏这个拾荒老人的规则和控制权——这或许是她为数不多还能够控制的事情,她“管理”着这个垃圾桶,命令人们把垃圾交到自己手上——相对于她的渐渐老化的身体,那些不可预测的隐疾和疼痛,对她而言那才是不受控的事情。

所以她需要找到一个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事情,来对冲面对死亡时的无能和失控感。


我也有过“死亡焦虑”非常严重的时期。我以前曾一度怀疑自己活不过32岁,为什么是这么精准的时间节点,是因为“凑整”会给人一种压力,会让死亡变得过分仪式——当然这是后话。我觉得自己活不过32岁最关键的原因,其实是那个时期我已经有抑郁症的前兆,只是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所以我决定在2016年的另一个没有“凑整”的日子,突然决定开始“五百日写作计划”——每天创作三篇文章,用一个重复的、但又必须需要创造性的事情,将自己的思维都绕在上方,以免自己进入到“人生无意义”的状态。

那一段时间的“五百日写作计划”坚持到第500天的时候,共计完成了1,537,319个字。而在这些密密麻麻的输出里,我在今天用搜索关键词的方式,看到了“死亡焦虑”的具象化:

其中共计有410次“死亡”、437次“毁灭”、134次“悖论”、459次“矛盾”和40次“重生”。


当我把所有的思维都绕在写作这个轴上时,因为坚持可以让我的情绪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发泄口,而不是完全的对内攻击。所以这些被藏在其中的词汇,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求生信号”。于是,我在序号是1500篇的文章最后写道:

2017年8月10日,500日写作结束,但是却丝毫没有任何我可以捉摸到的情绪。

总得完结这个重要的“整数节点”才行,因为我欺骗了自己,告诉自己只需要完成500日的写作,《∞》就会截止,但是事实上“∞”又怎么可能会有终点的那一天啊!并不是我释放不出任何的关于离别的情绪,而是因为这一切才刚开始。

永别了,500天前的自己。

——《∞》1500 | 写在最后

我通过这场自虐的实验,找到了一个终其一生的“兴趣”和轴,好让我将思绪都绕在上面,从而对抗“死亡焦虑”——这个“兴趣”和捡垃圾拾荒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卖掉的钱远不及对这些垃圾享有控制权的意义——写作本身也是一种控制权,是意识对潜意识的捕捉,只要我还能写,就足以证明自己还活着。

分类、压缩、组合、捆绑、打包……然后卖掉它们换来的为数不多的金钱,就是这些垃圾所拥有的价值。


写作本身是一个关于“孕育”的象征,特别是涉及“角色”的作品,这种“孕育”感会更加强烈,它可以将意识象征转化为任何形式的文字、角色、剧情或是意识流。这个象征就是最开始提到的“生命的延续”。但是很显然,捡垃圾似乎没有这个象征,因为垃圾本身不属于自己,而且它还会把这些孩子“卖掉”。(也有一些拾荒老人会在家里囤积各种垃圾,但还是跟孕育的象征差了很多)。

回到“死亡焦虑”,它其实指向某种与死亡相关的形式。例如容貌衰老、性魅力下降、被需要感丧失、存在感式微、以及疾病加剧——垃圾这个符号,跟上述的哪一个特征最容易形成象征关系?对,垃圾是疾病的象征,当然人们拥有对垃圾的掌控权时,意味着它也象征了某种意义上的对抗(衰老)疾病。

分类、压缩、组合、捆绑、打包……然后把他们转化成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以证明自己拥有了对抗疾病的能力。


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小区的拾荒老人近年来越来越多,整个小区垃圾量还并没有增加,他们在乎的显然不是“收入”,而是他们彼此找到了一种“轴”。为了保证捡到最多的纸箱,这些老人几乎是全勤工作。有时候,一个老人突然不再拾荒,其他老人就会聊起,是哪个老人去世了、生病了、或是离开小区了。

分类、压缩、组合、捆绑、打包……然后用微薄的收益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只要我还能拾荒,是否就意味着我的身体还很健康,我还可以比那些再也捡不动垃圾的人相比,活得更久。

好了,自此,我们拥有了原型——垃圾和疾病,清理垃圾和清理病毒;然后整个小区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拾荒的游戏,他们开始出现普遍化的情形;他们在维系一个重复性的工作,分类、压缩、组合、捆绑、打包……像是某种“仪式”,以满足他们的安全感。

这或许就是一场集体无意识。

分类、压缩、组合、捆绑、打包,然后生成关于死亡的zip。

信息茅房

比“信息茧房”更臭气熏天的,被我称为“信息茅房”——人们只管自己拉、不管擦,而且也不关心别人拉的什么。结果到头来,大家只是把自己想要拉的屎都扔进茅坑里,压根儿没人看、没人交流、没人互动、甚至连看到红点提醒都只会觉得“哇今天又有人拉屎了”——这种群我还真有一个。


疫情封控那段时间,家里长辈耐不住封控的寂寞,搞了一个(更大的)家庭群,把什么远房亲戚都灌进来了。因为来自不同城市,所以这个家庭群一开始以分享自己所在小区的“封控政策”作为话题,聊得热火朝天。当封控开始变得麻木时,2022年爆发乌克兰战争,话题终于被引导了政治上,从俄乌战争、聊到中美关系,大家长们就算没有黄汤下肚也能夸夸其谈高瞻远瞩。

中老年键政总是带有强烈的“过来人”色彩,因为家族群里有体质内的、也有皇城根儿下的、也有天高皇帝远的,所以键政最刺激的也是最受人追捧的就是“听床消息”——我也很好奇,这些听床消息到底是从哪里来了。这些消息都非常巧妙,伪装成另一个聊天群的截图,或是群消息合并转发——截图往往是那种大号字体的界面,极度符合老干部作风;批量转发的消息会更有迷惑性,像是已经在其他群讨论和公开过的消息,再转手的时候会给人一种“有理有据”的错觉。但是你们发现这里面有一个逻辑Bug吗?群消息合并转发的时候其实是没办法转发语音的,所以一旦涉及到合并转发总是大量的文字描述——就像是老干部为了公布消息都突然开始用大段文字输入,而截图里面往往会用老干部的语音转化成文字以表示这是老干部亲口说的,老干部还真他妈割裂。

白纸运动那阵子,因为群里有皇城根儿下的长辈,他们对这件事只字不提,被问到也是表示并没看到消息。而天高皇帝远的长辈呢,就爱聊些直击皇都的“阴谋论”,结果群被炸了。


第二次建群,皇城根儿下的长辈明确要求以后不能再键政,天高皇帝远的长辈倒也知趣,正值疫情解封,很多人陆续被“集体免疫”,群里的长辈也多少有些紧张,担心老年人会不会真的如那些H5页面所说的死亡率极高。所以那段时间开始,关于疫情防控、养生调理、治愈新冠的内容就成了主流。

在这些信息里面,有一条最最长情的,甚至今天还出现过一次的信息,是“越南新冠病毒至今零死亡率,有关国际人士已经获取越南的超级国家秘方”。之所以说它长情,是因为这条消息最早出现在2021年,当时传播这条谣言的台东新北市的女子还被警方侦办(所以你如果有幸遇到这条大便,你会发现它是繁体字内容)。也就是说,这条消息或许真的是从有台湾亲戚的群组里流传出来,经过这么多年还在中老年的世界里熠熠生辉,可见“他们是有多强烈的死亡焦虑”

我为什么会提到“死亡焦虑”,是因为我再度研究起家庭群时,我才意识到一个逐渐的变化——我在《全民智没体》里也提到过这个可爱的家庭群,从一开始的键政到现在的“震惊家里有这个的赶紧扔掉”,他们在被默默地驯化成一个食物链底层的单一物种。当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只有发布没有回应成为绝境,这种充满绝境的社交群,俨然变成了“信息茅房”,那他们为什么还在坚持,日复一日地转发未经证实、危言耸听、甚至是早就已经被辟谣过的消息?

我分析了近半年的消息,做了以下奇怪的汇总分析:

类别(统计)数目特征(包含)数目
医疗养生38与长寿相关12
社会事件28涉及AI人像冒充真人3
亲子(孙子)8原视频被举报删除9
文艺5
自然4
政治2
财经1
幽默1
总计87
* 以上数据仅来源于一个“信息茅房”,不作为普遍性结论支撑

其中,社会事件是原视频被举报下架最严重的,特别是标题带有“事关你我”字眼的,几乎清一色被下架。医疗养生的话题最多,而且都和老年性疾病有关,例如阿尔兹海默症、癌症有关。其中几个比较有趣的,是一个用AI制作的年轻男孩的视频,讲述他的成长史,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最后因为意外去世,落脚点竟然是在“无常”。


这些消息看上去很杂乱,但是里面全有一个支撑他们“坚持转发”的底层代码——“转发给你的亲朋好友,保佑大家健健康康”。医疗养生的内容里,无论是文字、标题、还是视频内容的开场结尾,几乎都有这样类似的“转发话术”,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其实内容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些长辈觉得这句话才是核心,所以想要通过转发的方式传达自己对亲朋好友的关心?

没有回应的社交便有了第二条出路——独角戏。当他在这个皮囊里自我感动、黑箱操作一番后,只要他得到了满足,否则这个行为会因为没有回应而变得没有意义。它的存在,就好比是豆瓣标注系统,将一本书标注为想读,让后通过广播公之于众的时候,这本书读没读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已经让别人知道“原来你想读这本书,你是一个多有品味的人啊”(请勿对号入座,我没有说所有人)。

于是这个家庭群就变成了一面镜子,他们在前面跳舞,无所谓观众,因为下一个人也会转发同样性质的内容,不说一句,但表达的是我是在关心你——别忽略一个重要的可能性,这个人不可能仅仅只有这样一个信息茅房,或许他有十个上百个,他的消息都是转发的,那些还没有变成茅坑的群,还有最初的互动,还能给他自我欺骗的回应。


这就是我说的“死亡焦虑”,这些长辈不是在恐惧死亡本身,而是恐惧自己的存在越来越弱,弱到没人再记得他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存在感”,不仅仅是这些长辈,我们也一样。看不同的书、综艺、电视剧,买不同的衣服、体验不同的服务,就是为了追求重复生命中的“新奇”,以体验不同从而证明存在。有的人甚至会去追求更加强烈的冲突感,竞技、极限运动、约炮、争吵……性欲、痛觉、甚至是心理层面的苦痛,都是一种证明活着的证据。当这股生命力开始消散,他们会被更强的生命力所吸引——理性会被Drama吸引、冷漠会被热情吸引、M会被S吸引……甚至是一些年老的长辈,会开始对幼童产生性欲上的渴望(联动一下《性癖纵横观》,这就是“生”这个坐标轴的例子)。我们陷入越深的低谷,就需要站在越高的高峰将我们给拽出来,直到生命会像平缓的、不再来回波动的心电图一样趋于平稳。生命力进入到了某种“平衡状态”,就是剧本创作里所谓的“静止=死亡”

长辈每天转发不经验证的消息到信息茅房里,就像是深秋的暮蝉一样,在发出最后微弱的还可以被人听见的叫声。按道理来说,我这里应该自我反省,是不是应该跟这些长辈互动,好让他们获得“存在感”。我有过,但我不是对付不了这些长辈,而是我对抗不了冬去春来的法则。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妄图追求外部冲突以获得生命力,还有一些努力追求岁月静好的人,他们希望自己活在一个平稳的世界里——但这些生命力去了哪里呢?那就形成了“黑箱”,在内心全力以赴地演着一场又一场的独角戏。

需要补充的是,“静止=死亡”的生活没有对错,这是一种选择,安稳和熟悉会给人十足的安全感,它当然是好事。只是我需要更强烈的存在感,才决定从这样枯燥的剧本里走出来,仅此而已。

写到这里,才发现这是不仅是一篇“文不对题”的内容,而且还是将我以前写过的内容铺成知识地图的Callback。

忌日三周年

6/27 西安

每年这一天,都被我称之为“忌日”,因为2022年的这一天,我在病床上醒来,于是它就成了一个奇怪的仪式感——所谓“仪式感”,只不过是想要提醒自己,原来在那一年的那一天,我差点死了,而后面发生的事情,或许是另一个「如果分支」上的自己代替了自己,在另一条「如果」的分叉线上活了下去。


去年一整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某些时刻,我有非常强烈的死亡焦虑。死亡焦虑并不是怕“死”这件事,而是害怕“终极死亡”。工作室会开设死亡体验的活动,每一轮“死去”的人,会进入小黑屋,在全黑的环境里和话筒里作为“死神”的我对话。我都会问他们同样的问题:如果这就是一场短暂的人生,在今天遇到的这9位陌生人里,对谁的印象最深刻?往往这个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不会被人记住的人”。陌生人因为一场活动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象,哪怕是因为长得太像自己的前任而被记恨的刻板印象,也是一种“被记住”。而那个“不会被人记住的人”,经历的正是“终极死亡”。

之前有一个小红书“独女女性”人设的PO主,来参加死亡体验,全程她都拒绝和她人产生深入交流,就算“死亡”后在小黑屋呆着时,也选择了“要独处”。活动结束后,她责难我们提供的服务未达她的期许,甚至认为我们是在诈骗。她大概过了太长一段时间被人关注的人生(她在各个平台PO自己的日常,获得他人的赞许和关注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抱怨之后,居然没有人跪着给她进行售后服务。我们反问她,你在现场有关注过别人吗?她的回答是“没必要”——有趣的是,她正是那一场唯一一个经历“终极死亡”的人。

“你有想过为什么大家都记不得你吗?”

然后她愤然退群。

她当然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甚至不觉得这是她要去思考的问题。


对抗“终极死亡”的方式就是“留下什么”,生育一个人养儿防老、杀死一个人通缉悬赏,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是越发困难,后者成本太高。创作也是一种“留下”,只不过现今它正遭受网络电子化和AI的共同冲击,它变得更加容易被抹除、篡改、模仿甚至是被替代。

我很喜欢日式RPG《异度神剑》的世界观。每个人都在轮回之中诞生、进行战斗、沦为废墟、周而复始地战斗至死,成为他人用于杀戮和玩乐的傀儡。只有少数人可以进入“成人礼”,在赞颂的送行曲之中,化为光点消失在天际——这样的人才可以彻底告别轮回,甚至成为可以去享受杀戮的人,周而复始地享受杀戮。

这两种“周而复始”哪一种更残忍?前者记忆会被清除,重新开始为了战争而生的生命;后者会保留恨意,一遍又一遍地折磨他人来获取自己的存在感。前者的人生可以拥有无数种可能,哪怕是刚出生就被他国覆灭,至少这也是无数种因果线里的一种;但是后者,他们的可能性只有一种,就是不停地杀戮。


有趣的是,前者是“自由意志”、后者是向死而生的“宿命论”。两者并不能相互解决问题,甚至很多时候是彼此对立——反正人都要死,那干嘛还要活下去。“自由意志”在做最后的裁决,如果这套系统崩坏,那死不过就是纵身一跃的弧线罢了。

举个例子,常常在算命里,会看到两个人彼此是否是正缘,若不是正缘就必然会迎来分别。如果当一个人提前得知这个结果,他还会跟另一半走到最后吗?一些人会提前止损、一些人接受命运享受接下来在一起的日子。但是大部分人其实没机会看到这个“结果”的。宿命论的乐趣,在于它提前在地图上标记好了某个坐标,它就像一个游戏界面无法删除的标记点一样。就算你在完成其他任务时,那个标记也在小地图的边缘出现。直到有一天,你无限靠近了这个坐标,你可以决定,你会走过去看看?还是避而不谈地赶紧离开?

地图上的那个标记点,在你没有真正抵达之前,它都不会消失——而这个点,便是所谓的“死亡焦虑”。无时无刻地,在你完成其他任务时、甚至是为了逃避而做起无所谓地支线任务时,它都一直在那里。

这个点可能是死、是孩子即将离开自己、是发现丈夫已经变心、是得知妻子根本不爱自己、是拿到了绝症结果的报告单……而所谓的“终极死亡”,就是在你还没有走到这个点时,你已经告诉自己:我就这样活着挺好,我永远不会想要去知道那个点意味着什么。

焦虑与创造力

大脑生来就很焦虑,并且它们还运转的不错。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修复」一些认知上的劣势,这是一件好事,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发展。比如我们恐惧饥饿、死亡和无意义的生活。于是我们从这些恐惧中诞生了农业,医药和宗教。控制思考能力的大脑分区也会控制人们的创造力,这可不是巧合。

你感到焦虑,觉得自己有问题,焦虑完这件事还有那件事,不能停下来享受生活感受快乐,这不是你的问题,因为或许你对人类大脑和幸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我们并不是为快乐而生,比如无忧无虑,感恩,兴奋这些。

我们生来是为了生存而存在,而这种生存表现在创造上。

当我们专注于创造而不是感觉时,痛苦就会减弱。比如专注于如何从已有的存在中创造出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当关注的焦点不是「我能享受什么?」而是「我能创造什么?」时,好坏变得不重要。

阻碍会变成机会。

人无时无刻都在创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你正在创造细胞和想法。你的呼吸在制造二氧化碳。和爱人共度时光时,你在建立自己的关系。工作时,你在挣钱,创造技能,你总是在创造。

停止创造时,痛苦就会出现。因为你不是在规划人生的下一步,而是在反思你上次做事情的最后一步,你不再去想那些有创造性的机会,你假设已经没有更好的可能性。生活开始失控,你开始采取无能为力的态度,变得无助,但这种痛苦毫无意义。

当我们专注于创造时,痛苦就成为了整个过程的一部分。痛苦也变得有价值。我们不再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分为「感觉良好的事情」和「感觉不好的事情」。我们将它们划分为「值得做的事」和「不值得做的事」。我们会正视痛苦,也因此进化成长,增强自己应变与思考的能力。

创造力并不是艺术所独有,它也不一定是一时情感的爆发,它可以是一种习惯。

当我们选择养成这种习惯时,我们不再被动,而变得积极活跃。我们不再从别人创造的世界中获得利益和快乐,而是认清自己的使命,完善自己。


原文链接:Medium · by Brianna Wiest

少吃节食减肥会抑郁焦虑


近期要回国,所以媳妇开始减肥,她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不吃晚饭。我刚开始陪了她两天,然后就不行了,因为突然就感到了莫名的抑郁焦虑

媳妇会在小红书上搜索各种减肥法,比如这一次搜到一个刘亦菲减肥法,第一天吃8个蛋的那个:早上2个水煮蛋,中午三个煎蛋,晚上三个煎蛋,然后第二天只吃菜,第三天只喝水(或无糖饮料)。上一次一起试了一下那个哥本哈根13天减肥法,放弃在第四/五天。

媳妇也不知道是不是受41岁那个贾玲的影响,贾玲为了拍电影《热辣滚烫》一年瘦了100斤。反正媳妇这次减肥的毅力挺强的,我说让她也运动一下迈开腿,她说运动比节食难多了。

说回节食,真能让人抑郁焦虑,我这次就特别崩溃,后面恢复饮食后才慢慢好起来。节食会造成多巴胺分泌不足,自然会引起人的不适,轻则就是犯晕,重则焦虑抑郁。减肥还是得采取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管住嘴迈开腿。

运动会使人快乐,因为会有内啡肽,比如跑步后确实会让人快乐,而且还能消耗卡路里,再配合健康的饮食,才是减肥的正道。

我现在也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唯一能妥协的就是晚餐不吃米饭。

感谢媳妇,在我最抑郁焦虑的那两天,给了我足够的情绪价值。媳妇温柔可人的样子一扫我心中大部分阴霾

wife-is-on-diet-2024-03-25-21.39.20-scaled 少吃节食减肥会抑郁焦虑 吃喝拉撒 媳妇 心理健康 折腾 生活

媳妇一个月减了10几斤, 看起来确实瘦了

PS:这次回国,我媳妇过海关差点被拦下,因为她护照上的照片和她现在差太多,护照上脸是很圆的,而且没有双眼皮,后来拿出了英国的驾驶证也不管用,身份证过期寄出申请不不在手边,最最后面让说出了身份证号码才让通行。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次一个月的节食减肥让她面容变化这么大。还好她的身份证过期重新照像重新申请,否则很可能在国内人脸识别会有问题的。

PPS:媳妇这一个月减肥说得最多的话是 “我好饿啊”,而不是之前常说的 “你压我头发了”。

她对意减肥成果 还是不太满意,她说下次回国得提前三个月就减肥。

本文一共 802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少吃节食减肥会抑郁焦虑.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少吃节食减肥会抑郁焦虑 吃喝拉撒 媳妇 心理健康 折腾 生活
The post 少吃节食减肥会抑郁焦虑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2.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3. 在英国给孩子换学校的经历: 孩子离开了村里的小学 由于搬了家, 孩子上学得提前半小时出门了, 因为早上堵, 也得开车半小时才能到. 之前在 Fen Drayton 村庄上小学, 早上8:45学校门开, 9点敲钟孩子排队依次进入教室, 我们由于在村里, 只需要提前5分钟出门和孩子一起走路就可以了. 现在一下子早上变得很匆忙, 得叫孩子起床, 做早饭,...
  4. 同一台服务器上多个WORDPRESS站点的一些设置可以移出去 我自从把所有网站都挪到一处VPS服务器上 就发现很多事情省事很多 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网站 包括 WORDPRESS博客. 比如我有四个WORDPRESS博客 然后我就把通用的一些资料给移出去 移到 HTTP或者HTTPS都不能直接访问的文件夹里这样就更安全许多. 文件 wp-conn.php 存储了 相同的数据库资料. 1 2...
  5. 公司请的专业摄影师 公司来了新的CEO管理之后,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特别是一些公司对外形象的事情就特别的在意, 比如公司网站用上SSL.现在公司还有空闲的位置,请速来(钱多人不傻). 一月份出差回LUTON,刚好公司请来摄影师给高层管理照像放网站上的,于是我也凑了凑热闹(但是却还不够资格被放在公司网站上),不过没关系,放这里也差不多. 人到中年, 沧桑感强了些. 更新更新: 同事用他NB的单反给谢菲尔得办公室的人也拍了一组这样的照片.看起来很不错, 很专业,灯光,道具应有尽有.我已经用在了LINKEDIN页面上,立马高大上. 本文一共 230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公司请的专业摄影师. (AMP...
  6. Leetcode 的在线调试器 最近 leetcode 刷题网站出了一个在线调试器. 个人感觉非常好用. 因为我平时是用 IPAD+蓝牙键盘来刷题, 而在 ipad 上是没有集成的IDE的, 对于调试来说, 只能很原始的让函数退出一个值, 然后尝试不同的输入来发现问题. leetcode在线调试器的好处 理论上来说, 你可以直接在浏览器里解决任何一道...
  7. 在英国开车的简单介绍 在英国合法上路需要有: 有效的驾照; MOT 车的年检; 路税 (Road Tax);还有最重要的汽车保险; 四者缺一不可. 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因为警察现在都高科技, 都能扫描车牌就能知道你合不合法. 不合法直接拦下来轻则罚款, 重则扣车上述法庭. 驾照 在英国可以用欧盟的大部分驾照,...
  8. 新的旅途 – 离别总是伤感的, 离开了一起创业的公司 2周前, 正式离开了一起创业的公司, 这公司是我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待了8年多了, 离别总是伤感的. 我是9月初提的离职, 三个月 Notice Period, 最后的几周交接完工作确实没有什么压力了. 11月30号, 在公司最后一天, 公司有个习惯, 对于 Good...

幸福u型曲线

今日看经济学家何帆的书《找事》,有一段这样文字,让我思考:

人生的幸福感遵循着一条U形曲线。假设一条时间轴,从离你最近的当下到离你最远的人生终点。越在当下,越容易体会到幸福。越到人生的终点,也越容易体会到幸福。唯独在离你不近不远的那段未来时光,幸福感最低。

......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忽视当下,也不重视长远,我们关心的反而是不远不近的那段时光.

......
越是在不远不近的这段时间,不确定性越大。幸福与掌控感有关,掌控与确定性有关。越是当下,确定性越大;越是长远,不确定性也会越小,因为短期的波动在长时间里都已经被抹平了。唯独在中期,波动最大,不确定性也最大。既不关心当下,也不关心长久,那最终的结果是心里越来越没底,越来越难找到幸福感。

我的内心不安,就和常常过度思虑不远的将来有关,这段话和昨天的一行禅师说的“活在此时此刻”,相互呼应,是一样的道理,不同的解释。

这本书还有不少的观点很有启发,以后会考虑再写一些文字说说对这本书的思考。

The post 幸福u型曲线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美丽的代价

推荐给想去做医美的朋友看看这边本书:《协和肖医生写给大家的医美指南》。

最近在得到App上偶尔看到这本,本来只是闲时翻翻,我对医美并无兴趣,快半百的人,也没打算去做美容,不过这本书读下来,发现挺有趣的,学了不少有关医学和身体健康的知识,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本书作者肖一丁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优秀的医美医生,自称胖天使,他的文字幽默诙谐,在严谨求证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把艰涩难懂的医美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普及,像我这样对医美完全不了解的人,也能看明白。

本书堪称医疗美容的大全,书里详细叙述了10个身体部位美容:额头,面部,臂部,下颚,眼睛,胸部,腹部,腿部......深入介绍了30多个美容项目:自体脂肪填充,玻尿酸注射,肉毒毒素注射,激光.....同时,与时俱进,介绍国内外最前沿医美的科学与技术。

针对每个医美项目,会详细介绍某个身体部位的生理构造,提供哪些医美的方案,方案的利弊和效果,以及方案带来的后果,特别对于那些不可逆的手术方案会警告提示。对于医美的价格,会给出方案的价格区间,包括公立或私立的医院的价格,特别是提示一些私立医院会夸大效果,同时某些项目价格比较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颜值,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之一,不少人有容貌焦虑,因为颜值不佳而不自信,想改善自己的容貌。对于注重外貌的人,我觉得无可厚非,谁不想让自己好看一些,悦己又悦人呢?所幸,现在医美手段来帮助有需求的求美者重获自信。同时,不少求美者因为做了医美就遭到歧视,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无论天生丽质,还是后天完美。正如作者说的:“说到本质上,为什么有人想改善自己的容貌,想做医美?原因很简单,一个姣好的容貌更可能给别人一个了解你内在世界的机会”。

对要去做医美的人,我总结这本书给出的几个建议。

1、医美,度是关键。凡事物极必反,过度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首先要保证健康,才谈得上美丽。
2、充分了解医美项目的每个细节。依据身体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案,了解方案的细节,方案的副作用比如并发症;了解医美后的护理和保养。
3、建议选择大型公立医院。在公立医院开展的项目,都是医疗监管部门通过审核批准的项目,通过安全评审和评估的,比较有保障。某些私营的医美机构会开展一些不合规的医美项目,风险比较大。如何选择医疗机构,如何找靠谱的医生,一点都不简单,建议有兴趣可以去仔细看看书里的介绍,作者提供了非常细致的方法。
4、医美的价格,尽量先去公立医院咨询,参考公立医院的价格。某些私营医院的某个医美项目,价格如果比公立医院低很多,就要警惕了,可能比较坑,风险大。

希望每个对自己容貌不满意的人,都能通过医美获得自己想要的美丽和魅力。

The post 美丽的代价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烦躁就码码字

五一假期,看了山和海,人山和人海。 Better late than never. 只要开始,虽晚不迟。 工作 近一个月休假多,回家次数也多。有疫情的时候都是攒着假回家,现在倒好想休假只等你开口…… 工作一如既往的让人想说上个:基霸班!工作量还是没下来,工资却在一直下降。想想都有点蛋疼。 在路上 来来回回在路上奔波,虽说距离也不是很远,但是路上的红绿灯🚥是超级多的,起步加速一脚油刹车…… 如此这般要走十几分钟都不止,红绿灯设计的真是“太合理”。油钱啥的就不说了,开在这条路着实闹心,想绕路都不可能。 妞宝 最近一个星期,妞宝各种生病😷,支气管炎还没好利索,现在又是发烧,心疼妞宝头上扎针跑针头肿的 […]

生死之间

欧文·亚龙是我近十几年来非常喜欢且仰慕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是尚且健在的,我一直想,也许我还有机会去看看他本人。 他的书几乎我都读过,早期的关于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以及后来的小说类的,他非常善于写作,文学类或者学术类的,都能驾驭。他的文字让人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