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的两年后
好久不见,诸君。
为什么选在两年这个时间节点写一篇文章呢?一是觉得似乎达到了一个里程碑,二是总算觉得自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遥想当年刚去香港的时候,是两个月就 settle down 了,可见这两次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生活
如何定义适应一个新地方?我个人认为是当生活中 80% 的场景不需要搜索和问询的时候,或者说有自信能处理绝大多数情况的时候,那就算是适应了。我经常喜欢用 Warcraft III 里的“战争迷雾”来比喻在新环境里的处境,每次搬家就像换了一张地图,刚来总是两眼一抹黑。
衣食住行
来美国之后的生活不得不说和香港、内地有很大不同。比如对移动半径的描述:在上海和香港,我可能描述的方式是“几站地铁”;在美国,我都是用“开车要多久”来衡量。其他的,随便说说衣食住行:
- 衣:除了工作场景,没有打扮的需求。车内,没人注意你穿什么;车外,你会为大家穿着的多样性感叹。所以,只要没自我要求,那就是随便穿。另外值得提一嘴的是:美国衣服的尺码都显著偏大,可能是考虑到烘干机会让你的衣服缩水 1-2 号吧😂。
- 食:午饭基本是速食,因为中午都在开会,没时间休息。晚饭是太太做好,回家吃现成,偶尔下馆子基本上都去吃中餐、韩餐。
- 住:那比香港是大太多了,不过也有很多问题。面积变大了,家务变多了!要维护的东西也变多了!考虑到人工很贵,很多维修工作要亲历亲为。尽管我是租房住,但在两年内我也自己修了不少东西:冰箱、水管、洗衣机、空调、车,车库门......房子大了还有个副作用:买买买的欲望更强了
- 行:至今只在纽约坐过公共交通,扑鼻的尿骚味。
节奏
除了这种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造成适应时间要这么久的原因我觉得还有很多,比如:
- 语言:我的塑料英语应付工作没问题,但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太多词汇不熟悉了。不过现在和同事聊的多了,慢慢也能跟人吹水了。
- 慢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