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阅读书摘
1月阅读记录
- 《置身事内》Done
- 《控糖革命》Done
- 《生活在低处》Done
- 《廉价日本》Done
- 《素食者》Done
- 《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10%
1月阅读书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 书名: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 作者: 兰小欢
- 简介: 本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小欢多年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广泛采纳各领域学者全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出版时间 2021-08-01 00:00:00
- ISBN: 9787208171336
- 分类: 经济理财-财经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前言 从了解现状开始
- 📌 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对读者来说,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 📌 中央重大政策出台的背后,也要经过很多轮的征求意见、协商、修改,否则很难落地。成功的政策背后是成功的协商和妥协,而不是机械的命令与执行,所以理解利益冲突,理解协调和解决机制,是理解政策的基础。
第一节 京东方与政府投资
- 📌 创新当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动力,但创新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做。创新必须基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所以只能自己动手“边做边学”,否则永远也学不会。只有自己动手,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和引进,才能真正明白技术原理,才能和产业链上的厂商深入交流,才能学会修改设计以适应本土客户的要求,也才能逐步实现自主创新。若单纯依靠进口或引进,没有自己设厂和学习的机会,那本国的技术就难以进步,很多关键技术都会受制于人,这样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
- 📌 这种现象被称为“隧道效应”(tunnel effect),形容隧道中两条车道一动一静时,静的那条的焦虑和难耐。(40)
第一节 债务与经济衰退
- 📌 一个部门的负债对应着另一个部门的资产。债务累积或“加杠杆”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商业往来增加的过程,会推动经济繁荣。而债务紧缩或“去杠杆”也就是商业活动减少的过程,会带来经济衰退。举例来说,若房价下跌,老百姓感觉变穷了,就会勒紧裤腰带、压缩消费。东西卖不出去,企业收入减少,就难以还债,债务负担过高的企业就会破产,银行会出现坏账,压缩贷款,哪怕好企业的日子也更紧了。这个过程中物价和工资会下跌(通货紧缩),而欠的钱会因为物价下跌变得更值钱了,实际债务负担就更重了。
结束语
-
📌 我出生于1980年,长在内蒙古的边陲小镇,在北京、大连、上海、深圳、武汉都长期待过,除了在美国读书和生活的六七年,没离开过这片滚滚红尘。虽然见过的问题和麻烦可以再写几本书,但经历和见闻让我对中国悲观不起来。我可以用很多理论来分析和阐述这种乐观,但从根本上讲,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它影响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接受这种局限性,没有改变的打算。
-
📌 我是个经济学家,基于专业训练的朴素信念也有一个: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廉价日本:什么都涨为何薪资不涨?
- 书名: 廉价日本:什么都涨为何薪资不涨?
- 作者: 【日】中藤玲
- 简介: 曾经以“高品质”与“高价格”为标签的日本,正逐渐成为物价和工资都“便宜”的国家,也让“日本的工资在近30年间完全没有增长”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
日经记者中藤玲从物价、人才、房地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采访,从采访和调查中传达日本现状,并针对企业对低价的成因、影响的看法,学者提出的见解,消费者遭遇的两难困境,进行深入且详实的探究。
便宜当然好。若便宜还有好货,那就更好了!但当企业唯一的促销手段只剩下降价,是否也在促使整个社会陷入恶性循环呢?打工人、消费者,甚至日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呢?- 出版时间 2024-05-24 00:00:00
- ISBN:
- 分类: 经济理财-财经
- 出版社:
前言 正视日本的廉价
- 📌 从民众的角度来看,廉价无疑会让“生活更轻松”,但是站在供给方的立场上看,则会导致收益无法提升。最终结果是薪资原地踏步、消费难以带动、需求增长无力,社会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