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公告:网站被攻击了

今早起床发现博客网站宕机了,最初以为是小 bug,就重启了服务器。

网站加载速度依旧很慢,艰难的进入了控制面板。记录显示从昨晚 11点 左右开始服务器 CPU 满载,且提示已开启 CSRF 攻击防护。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的中文名为跨站请求伪造,是一种常见的 web 安全攻击方式。

在群友的建议下,开启了 Cloudflare 代理服务(橙色小云)。没立即见效。然后开启了 Cloudflare 五秒盾(Security—settings—Security Level —I’m Under Attack!),并再次重启服务器,能够勉强进入博客页面,但 CPU 依旧满载。

半小时后,安装了 fail2ban,依旧没有缓解问题。

有些头疼,就干了会其他工作,再回来看,网站已恢复正常。回顾之前的操作,已经搞不清楚是哪步起了作用,也可能是 DNS 服务生效比较慢,生效后就解决问题了。

又或是攻击者觉得累了,恰好暂停攻击,让我喘口气。

无论是哪种,都让我有些心有余悸。

我选用的服务器网络比较好,兼容外网和国内网络,所以溢价较高。如果一直使用 Cloudflare 代理,可以增加稳定性,但抹去了这些优势。

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听朋友说 1panel 自带了防火墙(ModSecurity),易用性高一些,之后考虑试一试。

最后,感谢群友们的帮助。

并求求别攻击我这个小博客了。

telegram-cloud-photo-size-5-6145471324785590530-y.jpg

Devonthink 出品的免费软件

DEVONtechnologies 是一个 macOS 软件公司,其最知名的产品 Devonthink,用于文件和信息管理。

每次逛 Devonthink 的社区 —— DEVONtechnologies Community,都能给我不小的惊喜。前段时间发现 DEVONtechnologies 原来还发布了很多功能强大的免费软件/插件:

WordService,针对选择文本的小工具,比如转成繁体中文、格式化文本等。

CalcService,是一款公式计算插件,在文本界面都可以使用。

EasyFind,用于替代 Spotlight 的文件检索软件,适合更高级的精确文件搜索需求。相似的软件还有 GoToFileFoxTrot Search

Neo Network Utility,网络工具,用于获取网络适配器信息并诊断常见的网络问题。

PhotoStickies,将喜欢的图片直接展示在桌面上。桌面相册(photoalbum)也有相似地功能,样式稍微好看一些。

ThumbsUp,设置好参数后,将图像拖拽到该软件的图标上,即可调整图片分辨率和大小。

XMenu,在菜单栏添加程序、文件、文档、文本的快速访问窗口。

DEVONagent Lite,网页检索工具,可以提前配置一些搜索习惯。完整付费版为:DEVONagent Express 和 DEVONagent Pro。

PIVOT Vol.9 组会分享什么?一些有趣的科研论文

本刊物不定期发布,您可以通过 RSS 订阅:https://anotherdayu.com/feed/

IMG_1488.jpg

The Climate of Middle Earth

布里斯托大学的 Radagast the Brown 在 2013 年发表了一篇中土世界气候报告。没错,就是魔戒和霍比特人里的那个中土世界。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 中土世界的气候分布与西欧和北非相似。
  • 即使不考虑索伦的影响,魔多的气候也很恶劣。炎热干燥,几乎没有植被。
  • 由于中土世界的风向偏好,驶向西方不死之地的船只能从灰港出发。
  • 如果没有被龙、兽人、巫师等改变地貌,中土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本应被茂密的森林覆盖。
  • 英国的林肯郡或莱斯特郡,或新西兰南岛的达尼丁附近,其年平均气候与夏尔非常相似。
  • 美国的洛杉矶和德克萨斯州西部,以及澳大利亚的爱丽斯泉,其年平均气候与魔多非常相似。
CleanShot 2024-11-02 at 18.55.55@2x.png

Parachute use tåo prevent death and major trauma when jumping from aircraf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The BMJ

评估降落伞在跳机过程中预防死亡或重大伤害的有效性。该试验于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进行,共筛选了92名参与者,其中23人被纳入并随机分配到使用降落伞或空背包跳机的组别。主要结果指标为跳机时的死亡或重大创伤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均未出现严重后果。

还在觉得奇怪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张图… 原来是这么跳呀。

所以使用降落伞并未降低死亡或重大伤害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静止飞机和较低跳机高度的低风险环境所致。作者强调需谨慎解释研究结果,因为它们可能不适用于更高海拔的跳机情况。

image.png

No time to di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James Bond’s exposure to infectious agents – ScienceDirect

全球旅行者,无论是游客还是特工,都有暴露在传染性病原体的风险。这篇文章探讨了詹姆斯·邦德(007)在1962年至2021年间执行国际任务期间面临的健康风险。

  • 作者认为邦德的鲁莽行为可能源于弓形虫病感染。
  • 大量且混乱的性生活所带来的性传播疾病风险也值得关注。一些性传播相关的疾病,会让感染者有更强的性欲。
  • 邦德从未涂过防晒霜,增加了皮肤类疾病风险。
  • 邦德的着装习惯往往不适合温暖和炎热的天气,他经常在炎热的气候中进行极端的体力活动,有中暑风险。
  • 过度吸烟和饮酒。
image.png

The case of the disappearing teaspoons: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easpoons in an Austr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 PMC

关于澳大利亚研究所勺子移位或丢失的纵向队列研究。共有70把编号的茶匙被监测,结果显示80%的茶匙消失了,半衰期为 81 天。放在公共茶水间的茶匙丢失速度比放在特定房间的茶匙快,但茶匙的价值并不影响丢失率。整体丢失率计算为每 100 茶匙年 360.62 次,这意味着每年需要更换约 250 把茶匙才能维持足够的供应。后续问卷调查显示 38% 的员工承认偷取过一把茶匙,但没有人承认永久性地从研究所带走过一把。作者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理论,比如勺子其实逃到一个勺子星球。

‘It’s a Small Little Pub, but Everybody Knew Everybody’: Pub Culture, Belonging and Social Change – Thomas Thurnell-Read, 2024

这篇文章探讨了英国公共房屋(酒吧)角色的演变,强调它们作为社交中心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动态中的重要意义。文章揭示了参与者对近几十年来酒吧文化转变的认知,并将这些变化与更广泛的社会转型联系起来。

酒吧历来承担着各种社会、文化和经济功能,但近几十年来,,其数量有所下降,运营性质也发生了转变。夜间经济的兴起、性别动态的变化以及食品供应的日益重要性等因素,都改变了酒吧的面貌。

参与者普遍怀有对过去的怀念,反思了传统上酒吧所培养的社区凝聚力和社交互动的丧失。尽管对现代酒吧的一些积极看法,但许多人也表达了对社会联系衰落以及基因化对当地社区影响的担忧。文章认为,酒吧是社会变迁和归属感的见证者,突出了个人与这些空间的情感联系。

上个月我也写了一篇和酒吧相关的博客:学术、酒吧、醉了


Looks and longevity: Do prettier people live longer? – ScienceDirect

该研究探讨了吸引力与健康之间的直接和间接联系,暗示吸引力可能反映了潜在的健康特征。

即长相好看的人,可能更长寿。不过研究的缺陷也比较大,图一乐吧。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全文都是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怨念很深呀。

CleanShot 2024-11-02 at 19.09.45@2x.png

「BMJ Christmas issue」

BMJ 的圣诞特辑,2024年的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31日2024年8月31日。25 年应该也是相似的截止日期,大家可以尽早做好准备,这可能是你离 BMJ 最近的一种投稿方式。

往期文章:


「Follow」

Follow 是一个内容订阅软件,最近增加了助力功能。

使用该软件的朋友,可以支持一下本博客,谢谢大家!

以下是两个邀请码,可以解锁更多功能:

QNeeSVI3Ob

fslkzZg28a

follow-summary.png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检索的时候,在关键词后加 “Reddit”,总能搜到一些有趣的讨论帖。

过去知乎、小红书也能起到这个功能,但随着它们商业化价值变高,越来越多功利性比较强的信息进入,如广告和 AI 生成的文字,内容的真实性变的越来越难判断。

论坛和社区的流量相对较小,其中的信息还显得有些人味,也往往更深入。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不知道小红书还能坚持多久。

Reddit 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偏好性强的小论坛,以下是我偶尔会逛逛的:

如想发掘更多论坛,可以试试这两个渠道:ListOfSubredditsDiscourse Discover

主动寻找,才能找到更符合自己兴趣和性格的内容。

那些曾很喜欢但不再使用的软件

在 MAC POWER USERS 看到一个帖子: What are your “favorite no longer used apps?” ,但苦于没有评论权限,就写在这吧。

.

「Flomo」

像写 Twitter 一样记录碎片化的信息,做到了极致的轻量化和易用,心理负担很轻。

确实能帮很多人养成记录的习惯,并进一步思考笔记之间的联系。

但输入的时候很开心,整理得时候体验就稀碎,依赖其他软件整理和输出内容,自身无法形成完整的工作流。

看了少楠的《笔记的方法》和产品沉思录,感觉他思考的很多,但对 Flomo 妥协的也很多。这绝不是他心目中完美的笔记软件,却是迎合大众需求,能带来长期收益软件。

不喜欢 Flomo,可能是不喜欢这种妥协背后的无奈吧。

相较而言,我更喜欢 Roam Research、Obsidian 和 Devonthink,这几个软件的开发者都对「好用的工具」有自己的理解,并将其引入了软件中。他们做的都是长期主义的软件,赚有限的钱。阅读他们的博客对我带来的启发和意义,远大于使用软件。

.

「Readwise Reader」

测试阶段我就是重度用户,它已在力所能及的部分做的足够好用:阅读、高亮、笔记。

订阅制,可能是它为数不多的缺点。

但用久了之后,发现它虽然能帮我养成收集信息、阅读信息的习惯,但其实不那么有必要。

当你有一套记录和思考的流程和习惯,那么这个软件将变的可有可无。

.

「Obsidian」

对了,其实最近我也不再使用 Obsidian,但它其实没有什么大的缺点,称得上是我过去几年中最爱的软件,大部分博客都在这里编辑完成,很多博客的题材也是它。

只是最近想精简一下自己的常用软件,然后感觉 Obsidian 的核心功能 Devonthink 都能满足,剩下的大多是伪需求,就一鼓作气转了过去。

Obsidian、Notion 其实都在往个人知识数据库发展,变的越来越重,而 Devonthink 在这块其实已经做的足够好,只是软件太「重」,很难入门。

20 年买第一台 macbook 的时候,就装了 Devonthink,直到今年才觉得自己有点用明白。

.

「笔记软件」是在塑造一个记笔记体验很好的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想起了这个梗图,笔记不是核心,脑子才是。

img

答问卷

拖了两周,终于坐下来答自己设计的问卷


  1. 简单介绍下自己或者你的博客?

网络上的我,是碎片化的,有多少个平台,就有多少个我。这个博客是最接近于我的,「另一个大宇」,却也非完整的我。

.

  1. 什么契机让你开始写博客?

21年,初学数据分析,因 Yihui 老师接触了 blogdown,它可以借助 Github、Rstudio 和 Hugo 搭建静态博客。

回想起来,用 R 语言搭建博客的过程,让我很快熟悉了数据分析常用的基础工具,很顺利的完成了转专业这个过程。那时用的主题是 Hugo-Book,今天翻出了那时的截图,还是很喜欢,wordpress 上没有找到很完美的复刻。

之后偶尔会上传一些可有可无的笔记,看得人很少,对我来说也可有可无。

过去喜欢听一个叫 「Steve 说」的播客,主持人是心理咨询师,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人来聊天。很久以前的一期,他讲述了日记对个人心理疗愈的作用,我就尝试记了段时间。内容比较碎片,但让笔记本里的内容多了些「人味」。

这对我而言是个很重要的契机,开始思考博客这种表达形式为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尝试在博客里写一些工作学习之外的东西,一些更生活,更有个人情绪和思考的内容。

很多话题我平日里也会思考,但写作很不同。文字被敲击在屏幕上的过程中,我变的更谨慎,这种谨慎让我分割成了很多个,互相交流。想到了那句,我与我相争久,宁做「我」。

那时,我突然很确信,我会写很久博客。

.

  1. 你是如何完成创作的?

偶尔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会在博客文件夹里新建一个话题,等着未来去写。

家里、咖啡馆、公园、火车站… 能坐下的地方,都能开始写。但不同场合,题材会很不同。家里会写一些需要查资料的长文,其他场合则会写一些更轻松的内容。

我有个坏习惯,就是越忙的时候,越想写博客。今年初写毕业论文的阶段,焦虑的人晕沉沉的,根本忙不过来,却总是分心。现在毕业了,反而更新没那么频繁。

过去我喜欢用 Obsidian 写作,最近转到了 Devonthink,开始用 Typora 作为 Markdown 编辑器。

.

  1. 运营博客的过程中是否有失去过动力?如果有,是为什么恢复的?如果没有,请问您又是如何保持创作的激情?

被看见,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正反馈,建站初期仅有女友和几个好友会来逛逛,给了我很多动力。

之后,有几篇工具类的文章带来了长期的访问量,有稳定的正反馈,且有引荐码的返利,帮助维持博客运营,也让这个博客走的很长久。

但也被这些数据所困,有段时间每天都会查看博客后台的访问量,失去了很多乐趣,也少了些踏实写东西的动力。

就干脆把访问量统计插件给删了,清爽自在了些。

.

  1. 如何搭建博客,以及运营博客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

我使用 amh 面板 + WordPress 搭建博客,服务器托管在美国,选了一个比较优质的线路,年费为 $92.49。这个服务器上搭建了 3 个网站,3 个小工具。

域名每年 $10.44。之前听说域名续费可能要涨价,就续到了2031年。

.

  1. 推荐 1 篇你博客中的文章,并推荐一个你喜欢读的博客,聊聊原因。

推荐这篇:风的咏颂,喜欢那首歌,喜欢那个迷迷糊糊地早上。

推荐海碗的博客天仙子。我虽很少饮酒,但独爱她那些与酒相关的文章。似乎是同龄人,也先后毕业,所以感觉她的烦恼离我很近,情绪很真实。

.

  1. 推荐 1 个近期喜欢的事物?

(例如书籍、电影、音乐、工具、软件。)

前段时间压力大,肠道紊乱,每天夜里肠道胀痛,胃酸,痉挛。现在没有那么严重,却也没完全康复。

饮热水能缓解一些痛苦,但每次烧完水太过滚烫,就买了个恒温水杯,将温度控在55摄氏度。

给了我很多恰到好处的温暖。

.

  1. 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或想尝试还没有尝试的主题?

年初和女友仓促的登了英国第二高山斯诺登山,天气不好,又全身湿透,心思全在与潮湿衣物做斗争,没能好好享受风景。

却也爱上了这种感觉。

之后想登一次 Patagonia。

.

  1. 写到这里,闭上你的眼睛,深呼吸几分钟,或是出去溜达一圈,然后回来写任何你想写的东西。

我的桌旁,有三本还没拆封的《读库》,一瓶似乎过期但仍在用的眼药水,和一个泛黑的香蕉,不知还能不能吃。

闭上眼睛,想起前段时间夏天,深夜,路上已空无一人。

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几声蝉鸣,然后猛地扩散开来,原本安静的街道满是蝉鸣声,又迅速的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感受着身边鸣叫声逐渐变小,隔了许久,恢复到最初的平静。

写着这篇文章,又想了些心事,一晃 90 分钟过去。又是深夜,却已是秋季。

树上已无蝉,不知树下有多少蝉。

.

答于2024年10月31日

祝各位早安,午安,晚安。

赚有限的钱

前两天 Arc Browser 发布了一个视频:What have we been up to? (CEO Update) ,提到他们将发布一款新产品,并保持对 Arc 的维护。

评论区很多网友猜测,这是 Arc 的告别视频。

我一直对这款产品的感情很复杂,喜欢,发布之初就试用了很久,但就是感觉不跟手。

后来感触越来越深,Arc 的好用,其实在于下放了很多常用的快捷键功能,将其包装的更易用,并且有很舒服的设计和交互。

在普通用户和 Power user 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小的空间。不过,这个领域的人太少了,那些有着旺盛好奇心的人会很快过度到 Power user ,或是回到 bug 更少的大众浏览器。

我日常喜欢折腾这些,但就我的体会,这类产品如果做的好,确实能赚钱,但不会是上市公司的那种赚钱级别。

Raycast 给我一种和 Arc 很相似的感觉,都又好用又漂亮,但总让我有点担心。

这确实有些多管闲事,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法描述出这种感受的理由。

后来,同类产品接触的多了,开始能够总结出些共性。

  • 他们都有很好的设计和交互,所以发布之处就能吸引很多用户。
  • 都有充分的网络宣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 KOL 背书。
  • 最初都是偏 To C(面向普通用户)的产品。
  • 都吸引了巨额的投资。

前面两条都很好,出问题的是第三条和第四条的组合。

在这样一个小众领域赚 To C 钱的产品,却被资本给了过高的估值,这在初期是一种激励,但长期看是双刃剑,一种被迫不断增长的诅咒。

当原本有限的核心消费者无法满足资本需求的时候,就被迫尝试新的盈利模式,比如 AI、企业客户、订阅制、扩大产品内容、推翻重来… 这些举措虽然可能带来新的增长机会,但也存在风险,可能偏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削弱品牌价值,让产品变的更复杂和更昂贵,更难讨好本就很难讨好的 Power user。

当然,能给这么高的估值,资本想赚的就不是 Power user 的钱,而是让普通消费者养成习惯,进而消费。但巨额投资,有时候会让公司过度膨胀,导致产品成本不断上涨,但普通消费者不会在这些软件上给那么高的预算。

其实 Notion 也是如此,但它相较于 Raycast 和 Arc,已经做的很好,且有可能转型成面向企业用户的产品。

个人感觉能长时间活下去的 Power user 软件,都是在「赚有限的钱」,比如 AlfredDevonthink

通过满足特定用户群的深度需求,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这需要创作团队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并坚持下去。

秋夜、白葡萄酒和面包

骑着刚修好的自行车兴冲冲的出发,本是去买想吃很久的 Bremplete Flan 蛋挞,到店后才得知卖完了。

有点失落,但又不想无功而返,就买了个可颂,解解馋。

买单的时候发现这家面包店还卖葡萄酒。可能是氛围还不错,也可能是想微醺一下,鬼使神差的买了一杯。

白葡萄酒冰冰的,微甜,酒精感不重,回口有淡淡的果香味。可颂用的黄油不错,酥皮发的很到位,一小口一小口的嚼着。想着附近有 Ole’ 就好了,他们家刚出炉的蛋挞可太好吃了。

坐在路边发呆,恍惚间想起了以前在格拉斯哥很喜欢的一家餐馆,好像是叫 Gloriosa,最吸引我的也是面包和白葡萄酒。白葡萄酒很甜,好喝到不怎么喝酒的我,想要买一瓶回家。餐前面包是佛卡夏,简直一绝,烘烤前浸满了橄榄油,刚刚出炉的时候可太香了,湿润可口。

喝完一杯,晕乎乎的,才想起自己还在听播客,一点也没听进去,却也懒得倒带回去。我喜欢的是播客的陪伴感,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几个我喜欢听的声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我有点兴趣但又并不重要的话题。热热闹闹的,挺好。

扬起头,看着摇摆的叶子发呆。

有买一送一的活动,就又喝了一杯。要酒驾回家了,不知道自行车酒驾违不违法。

夜里风不大,略微有些潮湿,想下雨却没下,是上海的秋季了。

刚好女友打来了电话,聊着天,骑车回家。

秋夜、白葡萄酒和面包,迷迷糊糊的,一天过去了。

我不想带脑子啦

前段时间腰伤严重,牵动神经,不贴膏药起床都成问题,就更别提看论文了。

只能趴着刷手机,刷着刷着就刷到了徐艺真的短剧,她真是有点搞笑天赋在的,每部都是又土又上头,特别是和孙樾搭档的几部。

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看一会,挺好的,偶尔就是需要一点不带脑子的快乐。

找短剧的时候推荐直接在 Youtube 上搜,大概率能找到全集,而且清晰度还不错。如果没有就试试 iyf 吧 (推荐 Jixun 的小插件)。

写到这里,有点怀念《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记得以前这类作品叫网络迷你剧,大部分都是搞笑题材的。现在的网络短剧模式则在轻松的基础上,更多元了,开始有各种各样的题材。

短剧确实能带来很直接的表层刺激,但看多了之后会有点疲劳。所以现在一些短剧也开始尝试略微复杂的剧本。

以下是最近看到比较有趣的短剧:

博客作者呀,我想采访你这 9 个问题!

「为自己而写作」是绝大多数作者的自我形象定义。这个行业,有它自己的传统。
—— 李兆欣

这个采访目录参考了 Manu雅余。Manu 会定期邀请有趣的人聊聊自己的博客,至今已有 59 篇。我稍微调整了他的目录,问一些感兴趣的问题。雅余则设计了一个独立博客问卷,已有很多朋友参加。

平日读博客时,最喜欢看的是各位写的杂文随笔,那些生活中的细碎小事,也很好奇文章背后的各位,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博客的联系。所以和朋友一起设计了这 9 个博客作者和读者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写完的朋友,可以回评论区留个言,期待看到一个很多链接的评论区。

如果有更多想与我分享的,也可以参加「交个朋友」活动。


1. 简单介绍下自己或者你的博客?

2. 什么契机让你开始写博客?

3. 你是如何完成创作的?

4. 运营博客的过程中是否有失去过动力?如果有,是为什么恢复的?如果没有,请问您又是如何保持创作的激情?

5. 如何搭建博客,以及运营博客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

6. 推荐 1 篇你博客中的文章,并推荐一个你喜欢读的博客,聊聊原因。

7. 推荐 1 个近期喜欢的事物?

(例如书籍、电影、音乐、工具、软件。)

8. 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或想尝试还没有尝试的主题?

9. 写到这里,闭上你的眼睛,深呼吸几分钟,或是出去溜达一圈,然后回来写任何你想写的东西。


写一篇博客,就是跟未来的自己约会。

希望大家享受这个问卷。

Peer review:JackYorks0n

.

.

拖了两周,终于坐下来答自己设计的问卷。

PIVOT Vol.8

本刊物不定期发布,您可以通过 RSS 订阅:


「为什么成年之后交朋友如此困难」
最近一项堪萨斯大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从熟人发展成普通朋友需要约 50 小时的社交时间,发展成真正的朋友需要再多 40 小时,而成为亲密朋友总共需要约 200 小时。
学生时代比成年后更容易交到朋友,因为大家每周都有大量共处的时间。成年后很难交到新朋友是正常现象。
有意识地努力与想交朋友的人长时间相处是关键,虽然这可能很辛苦。
许多人在退休或远程工作后发现自己缺乏朋友,这凸显了在工作之外建立友谊的重要性,不应让社交完全依赖于工作。

「人和动物」
在与宠物或是人互动时,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尊重它们的意愿和边界。每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肢体语言和交流方式。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体察宠物传达的信息,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
和猫咪互动的时候,先征求它的同意,如先靠近,然后让它先触摸你,然后再尝试抚摸它。
在和孩子或是异性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这样。

「长蘑菇的青蛙」
疑似妙蛙种子。科学家猜测青蛙可能受过伤,所以真菌可以附着在凹陷区域。这种真菌似乎对青蛙没有致病性,青蛙的状态也较为正常。(图片来源:Lohit Y.T., Pokémon)
CleanShot 2024-10-14 at 21.31.16@2x.png

「Artvee」
发现古典与现代艺术的最佳作品浏览并下载高分辨率、公共领域的绘画、海报和插图

「Mac 合盖掉电(休眠掉电)解决方法」
Macbook 关盖后掉电和发热问题一直挺严重的,偶尔急用的时候发现就剩一般的电量。这篇文章微调了一些参数,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每次开机时会比较慢,且默认关闭蓝牙。

「Voicenotes」
Voicenotes 是一个语音笔记软件,这几个月更新了几次,已经到了可以日常使用的状态。但月费价格还是太贵了,按现在本地大模型发展得速度,在过一段时间,也能达到这个基础效果,到时候应该会有买断制的产品出现。

  • 优化了中文识别的准确率
  • 优化了标点符号
  • 每篇会显示关联笔记
  • 提问回答得速度也上去了一些
  • 可以自动同步到 Obsidian
  • 有 iOS 和 watchOS 版

「关于中国云南农村妇女自我写真集」
由53 名农村妇女和 9 名妇联干部自己拍摄,创意很棒,接地气,很有趣的摄影集。
image.png

「SIMD」
苏格兰的生活相关信息评分网站,包括每个区域的收入,工作,健康,教育,住房和犯罪等信息。

「See How Your Weight Compares」
通过身高体重判断你的健康情况,动画效果做的很可爱。
CleanShot 2024-08-15 at 21.43.40@2x.png

「13 Feet Ladder」
之前一直用的 12ft,最近发现了这个新软件,可以自托管,稳定性会更好一些。

「Bits & Bops」
Steam 上线了一款类似节奏天国的节奏类游戏,其他同类游戏还有 Melatonin 和 Rhythm Doctor。

「Apple Podcasts loses market share to YouTube, Spotify」
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苹果播客输给了两大竞争对手,目前市场份额最高的是 Spotify。

ONCE — Writebook
在社交媒体上写博客和发帖很容易。但写书很难,Writebook 是一款非常简单的软件,允许您以简单、可浏览的在线图书格式发布文本和图片。

「96% OF CLIMATE POLICY SINCE 1998 FAILED」
自 1998 年以来 96% 的气候政策都失败了。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确认错误存在,并努力改变。

学术、酒吧、醉了

学术酒吧

前段时间去了次上海的学术酒吧,叫街垒 Bunker,定期会准备一些社科人文类的活动。

去之前,我的理解是「一群人在酒吧讨论一个主题」。去之后发现这个活动更像是「在酒吧办的学术讲座」。这种学术酒吧活动其实更接近于 TikTok 上很火的 PowerPoint 之夜,一群年轻人围绕一个主题准备比较轻松的演讲。

演讲的内容,一般话题性比较强,吸引眼球。讲者似乎是海外留学背景的居多,算是一个业余爱好。

我去的那场内容还挺有趣,但情绪大于严谨,会聊一些她并不能掌握的话题,听得内容又恰好是我有些了解的,就有点头大。也可能讲者之前喝酒,有点醉了。主持人的水平要好一些,帮着圆了圆场。结尾部分有简短的问答环节,我会更喜欢这个部分。

趣味性要高于国内的部分课程,如果能再严谨一点,做本科生的科普讲座挺好。

酒吧不强制要求消费,这挺好的,但确实有一些「学术」溢价,比上海普通精酿酒吧的价格要高不少。

我感觉自己从小上课的时候,就有心理上的负担,即开口回答、讨论,就一定要「对」。没有很多自由讨论的氛围。学术酒吧特别好的一点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开口了。

酒吧这种场所,做酒吧辩论,可能会比酒吧演讲要有趣的多。

醉了醉了

之前有跟英国老师和同学去过酒吧,风格差别挺大的。

英国是有酒吧文化的,一般校内就有两三家酒吧,下课之后偶尔会去聊聊天。桌子比较小,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不是那么强,聊得话题也轻松一些。

聚餐的时候不会约一个很具体的时间,先到的喝 1、2 轮,聊一会,等人到齐再去吃饭,然后再喝 2 轮,最后再去酒吧喝到深夜。

慢慢会聊到学术相关的话题,能听到一些八卦内幕,一些他们对政策的看法。几杯下肚脸红之后,确实会感觉互相之间的关系变好了一些。

跟英国的好友聊起过酒吧文化这个话题,英国酒吧其实对他们来说也挺贵的(但其实比上海酒吧便宜很多),但本地的学生奖学金比较丰厚,毕业后慢慢还就行,所以大部分人有钱有时间去社交。另外,pub quiz(酒吧团队答题活动)每周会举办几次,在欧美很流行,吸引很多人参加。

前几天在看 Welcome to Wrexham,一个小足球队的纪录片,能感觉到欧美的体育赛事有一种很深的社区感。镇子上的人聚在一起支持自己的球队,无论这个球队是否有世俗意义的成功。而这些体育赛事也和酒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顺着酒吧这条线,感觉能看到很多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朋友也聊到,酒吧文化在英国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活动,现在年轻人慢慢也不那么积极了。一部分原因是经济下行,但奖学金没有涨很多,学生的消费力没有以前强了。另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们没有那么在乎社交了。那时候,感觉他有些伤感,感觉他想起了曾经一起喝酒聊天的朋友们,还有年轻的自己。

A: 真学术酒吧都是拎着白酒分酒器打圈。
B: 一看就是大导带出来的。

  • 小红书评论区

国内的酒文化,一般是餐桌+白酒。我不爱喝酒,量也一般,参加的不多。

酒桌上都是长辈,就比较难放松,且有种不知道该聊什么的感觉,只能一杯下肚,都在酒里。

大大的桌子,总感觉很难聊天。

我身边的同辈之间很少会约喝酒,记得本科毕业的时候,全班男生说要疯狂一下,结果也没喝掉几瓶啤酒。

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有英国老师一起,感觉他们对中国酒桌文化还挺习惯的,也挺爱喝白酒,比国内的老专家还能喝。

那时候,感觉国内外酒文化的差异其实也没那么大,开心就好。

跨学科

酒吧讨论挺容易停于表面,但其实很适合跨学科交流。就比如我去参加的这种社科讲座,最该去的不是人文社科的学生,他们沿着大学科的脉络总会学这些知识。倒是很适合理工农医的学生参加,国内学科之间的壁垒有些过于严重,多扩宽自己的视野很有好处。

我心里理想的适合学术讨论的酒吧:

  • 价格亲民
  • 离学校近
  • 讨论氛围自由友好
  • 跨学科的包容度
  • 有 Pub Quiz
  • 有好喝的 Cider

Too good to go、Olio 和惜食魔法袋

Too Good To Go 是一个旨在减少食物浪费的软件,与餐馆、咖啡店、超市和酒店等合作,推出可预订的临期食品盲盒。每次得到的食物是随机的,按当日店铺销售情况而定,运气好的时候 5 英镑能收获价值 20-40 英镑的食物,够两三个人吃。

2020 年回国的时候,没有在国内找到类似的服务。

最近刷小红书的时候发现了趣小袋和惜食魔法袋,似乎都是从 2022-2023 年之间起步的。尝试着用惜食魔法袋在上海浦东搜了搜,还真搜出了好几家。距离在 1-3 km 之间,走路去比较远,骑个共享单车刚好。其中比较有欲望去的是 Morebox、七分甜、小桃园和多乐之日。市区里店铺更多,品牌和质量也更好一些。

昨晚预约了多乐之日,19.9 块钱,2110 开始可以取货。我是 2120 到的,食物已打包好,直接取走即可。盲盒里有三样面包:蒜香法棍、抹茶红豆面包和抹茶欧包,原价大概要 50 块左右。刚好做第二天的早饭。蒜香法棍用空气炸锅加热一下,味道还可以。另两款则味道一般。

IMG_1446.jpeg

喜欢 Too Good To Go,一部分原因是我以前学的是 Food security,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另一部分原因是英国物价太高,偶尔贪点小便宜,挺开心的。

这两部分也恰好是 Too Good To Go 商业模式能成功的面子和里子。

面子就是品牌,其理念需要被大众接受和认可。里子则是公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理念型的东西,值得被提倡和宣传,但不能反人性。贪点小便宜是消费者的需求,希望自己买到的东西是「划算的」。是否真的划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感觉和体验。对餐馆来说,塑造环保品牌、处理临期食品、引流,也是他们的需求。所以,即使是临期食物,如果给消费者提供的是不良体验,则得不偿失。

Olio 是一款和 Too Good To Go 理念类似的软件,主要关注超市里的临期食物。特殊的地方在于 Olio 的食品分发是以志愿者的形式完成的,并且为 0 元。所有人都可以申请成为志愿者,审核成功后,志愿者前往超市领取食物,然后上传食物照片在软件上,并分发给其他人。志愿者的福利是:可以先留下一部分自己想要的食物。

很多超市里过期的食物,其实是最佳品尝日期过期,而非不能食用。如果掌握了鉴别食品安全性和储藏食物的能力,那么 Olio 很适合你。

过去,人们是通过经验判断食物是否能吃。而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其实丢失了这种经验的传承,转而通过日期标签确认。这样的好处是很难吃坏肚子。弊端则是「离食物更远」了,对食物的认知在改变,变成了通过数字(钱)换取的物品。我第一次触摸农场里的牛羊,还是跟着学校课程一起去的。城市里的消费者,其实大多没有接触过塑料包装下食物本来的模样。这样确实很简单方便,是直接的消费关系,但似乎对世界的认识,变的也更单一了。

「入世」就是认识世界多样性的过程,这其中丰富的实践经验,会反复与自己过去的社会文化经验相冲突,思考和平衡这些矛盾,就是一点一点重塑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记录

2024.09.29 石窑面包盲盒的质量很好,推荐! 19.9 有四个面包:红豆、香肠、起司和盐可颂,味道不错。

做中国的 M&S:奥乐齐

M&S

小时候偶尔会跟妈妈去南京西路的玛莎(M&S)逛逛,两层楼,一层是衣物,一层是日用品和零食,店面很大。那时觉得 M&S 作为日用品商店是偏贵的。2016 年的时候突然关门了,清仓折扣的时候还去兜了一圈,买了点饼干零食。

后来发现英国也不都是大型 M&S,一层楼的中型店铺更多些,销售日用品、食物和新鲜果蔬。自营产品的质量很好。

回顾着看,M&S 来的太早了,闭店之后刚好是上海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阶段。很多上海居民的消费习惯都在 2015-2019 年之后改变了很多。疫情后,虽然有消费降级的趋势,但山姆反而更火了。如果逛超市的体验能很好,那么似乎没那么有必要逛商场了。

奥乐齐

奥乐齐在英国的定位是高性价比,与联华相似,品质和体验不如 M&S,坚守着自己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它的定位则是精品社区超市,更类似于 M&S,有质量还不错的烘焙区、自营产品和鲜食。很少在繁华商圈开店,集中在人流量集中的居民区。

2015-2019 给我的感觉是混乱上升的,到了平台期之后,大家才缓过来,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

奥乐齐则刚好在 2019 年进入中国,旁观着山姆和盒马的大战,随着上海消费者生活习惯的变化,慢慢成长。

奥乐齐是在疫情后铺开的,品类比传统超市少了很多,自产自销,控制成本。店铺规模是 M&S 在英国最常见的那种,800 平米左右的中型超市。偏欧美的主产品结构,很适合上海消费者市场。

奥乐齐的自有产品占比很高,看网上的数据,能达到 70%,盒马和山姆则在 30-35%。这其实和山姆的策略很类似,选优质的产品,但更注重自己品牌营销,并进一步增加了自己的议价能力。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奥乐齐的本土化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新自有产品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比如万年青、盐水棒冰…

附近奥乐齐开了之后,我们家去山姆的频率都变低了一些。

M&S、奥乐齐和山姆,有一个共同点「很好逛」,综合购物体验不错。

最近挺喜欢看「教别人怎么开便利店」的视频,那位讲师很重视香烟、快递和饮料。香烟无法线上销售,快递能吸引年轻人,饮料则是日常解渴的刚需。这几款商品是引流的,消费者会就近购买,并连带着消费其他货品。

线上经济的火热,带来的是实体店关闭潮,怎样将消费者引导到店内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这些超市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好的体验」和「社区化」。基于社区,培养小中心的消费习惯,感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没那么多消费者需要去大商场。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觉得 M&S 如果 2019 年入华,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写完之后,发现不是这样的,奥乐齐的供应链体系很成熟,定位也比 M&S 入华的时候,清晰的多。

鱼生

去年开始,感觉上海卖鱼生的餐馆多了起来,甚至一些偏江浙菜的餐馆也有这道菜。刷 B 站和小红书的时候,也发现越来越多的美食博主会特意尝试鱼生。

鱼生一般用淡水鱼制作,而生食淡水鱼和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有密切的相关性。早期症状不明显,长期感染有会造成永久不可逆的肝损伤,且伴随肝癌风险,感染人数近几年还在不断上升。

大部分寄生虫病在欠发达地区的感染率较高,但华支睾吸虫病在高收入地区和人群中的感染率更高。很多当地人甚至会一边吃抗寄生虫药,一边吃鱼生。这种文化现场很有趣。

前几天刚好和瑞金和中疾控的老师聊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的话题。瑞金医院疫情后接诊病人中华支睾吸虫病的病例数确实明显上升,急性症状居多。

这些病人大多是上海的常住居民,大部分在旅游时尝试了鱼生,回沪后开始有急性症状。肝吸虫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很多病人转诊了好几家医院才最终确诊。

少部分在上海有吃生鱼片(非鱼生)的习惯,但选择的是较为廉价的外卖。由于海鱼不会携带华支睾吸虫,所以很可能是不良商家使用虹鳟替代了三文鱼。值得消费者警惕,在卫生条件比较好的餐馆食用生海鱼。

这些病人住院后都表示再也不吃鱼生了,因为同病区大多是晚期肝病的患者,症状非常严重,日夜呻吟。甚至有一个肝吸虫病人住院期间,同病房有多位重症患者去世。

在上海一般使用广谱抗寄生虫药-吡喹酮治疗,但有比较强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观察下使用。多次除虫后,急性期治愈率接近 100%。广州使用的则是另一种药物-阿苯达唑,这种药物的驱虫效果不如吡喹酮,但副作用较小。在大规模驱虫项目中,比较容易被群众接受。这两种药物可以混合使用,理想状态下可以兼顾疗效和低副作用,但目前缺乏相关资料佐证。

我本人平时也吃三文鱼,但一直不敢碰鱼生,因为除了急性肝吸虫病,慢性肝吸虫病才更值得担心。患者感染后长期都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虫卵会不断堆积,长期损伤肝脏,等察觉到相关症状时,已经偏晚期。

-20℃ 以下冷冻 24 小时,可以杀死大部分寄生虫。但这又与鱼生追求鲜食的文化传统相违背,比较难被当地人接受。

另外,粪检阳性是肝吸虫病检查中重要的指标,但识别和鉴定需要深厚的医学检验水平,过去的检出率比较低。这两年人工智能粪检设备普及后,检出率明显提升。很多寄生虫病都会慢慢变成罕见病,但依旧会有零星的患者感染,没有相关经验的医生会很难做出正确的医疗决策。人工智能则可以保留一部分经验,辅助临床做出决策。

购物随想

以前想买一些不那么小众,但也不那么大众品牌时,我可以挺自信的选淘宝上价格比较低的商铺购买,甚至可以去闲鱼看看二手,有没有合适的。

但最近几年,市场环境变化的很快,Bose、AER、Bellroy、Freitag、Keen 等品牌的盗版也层出不穷,reddit 也开始有很多讨论帖。

逛闲鱼的时候发现「普通卖家」越来越少了,职业卖家越来越多。相信有一部分职业卖家是有优质产品的,但更多的不那么敢相信。甚至很多都是顶着卖二手的旗号,用接近正品二手的价格卖盗版。

很多是顶着代工厂旗号的半假货,五金件可能是真的,但面料和做工都无法保证。一些基础材料的产品还好,盗版正版质量差别不大。特殊材料的差别就很大了,良心点的把进口面料换成国产的,降一些强度,不良心的就直接换个便宜的材料。但大家愿意花钱,买的就是这些功能型的材料。

结果就变成,我现在不敢买淘宝和闲鱼的东西了… 然后看看国内旗舰店的价格,又比国外同产品贵的多。这些也非刚需,不如攒一攒直接去国外买,或者等打折的时候海淘。

消费欲望再次降低。

走个神

在心理默默吐槽以上这些的时候,刚好在逛山姆,它的选品策略很有趣,对一些小品牌,他可以比较强硬的拿低价格的货品。而一些大品牌难议价的产品,山姆则选择定制一款「新产品」。这款产品有新的包装,也是新生产的,但一般是旧的款式。性能不会比新款差多少,但价格低了不少。

这样的擦边球,让多方都以为自己获益了。

回来回来

又开始想之前盗版的话题。

他们找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赛道。

  1. 从一个自带流量的高质量国外品牌入手,这个品牌不能太火,容易惹火上身;
  2. 最好没有国内代理商,或是国内代理商的价格比国外高很多,营造一种似乎是海淘回来的产品的感觉;
  3. 原产品价格要稍贵一点,这样大家会自发的去找低价格的商家;
  4. 伪装自己是中国代工厂,给人一种「低价买正品」的感觉;

这些盗版的产品,其实质量也都不差,甚至某些细节还挺好。

但质量和功能不是体验。

蔬菜汤和隔夜燕麦

最近在找一些自己做饭方便且健康的食谱,这两种吃起来很不错。

隔夜燕麦

个人不喜欢喝热牛奶,早餐也偏冷食,所以看到隔夜燕麦这个食谱的时候,就觉得很棒。口感和口味都能根据喜好调节,也不容易吃腻。

基础做法:

  • 准备密封容器
  • 倒入适量「即食燕麦」
  • 倒入冰牛奶,水位线高过燕麦一点就行,可自行调整口感
  • 闭盖,放入冰箱过夜

第二天早上就能食用了。单独吃隔夜燕麦比较单调,可以自行调味。
以下是几个基础搭配:

  • 加蜂蜜和酸奶
  • 加果酱
  • 加酸奶和香蕉
  • 加黑巧克力碎和酸奶

优点:

  • 更好消化
  • 含有抗性淀粉,饱腹感久,摄取的热量更低
  • 将燕麦浸泡过夜可以减少植酸 (phytic acid, inositol hexaphosphate, or IP6)含量。植酸会损害(阻止)身体对锌、铁、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
  • 可添加其他元素,搭配很多
  • 节省时间,制备方便

蔬菜汤

食谱来源于《哈佛蔬菜汤》,核心材料刚好都是我喜欢的,就试做了一次,味道很不错。备菜和烹饪都非常简单,食材健康,挺适合做日常食谱。

核心材料:

  • 卷心菜、洋葱切块
  • 胡萝卜不削皮,切滚块
  • 南瓜去籽,连皮,切块

可选材料:
金针菇、虾、豆腐、虾皮。

做法:

  • 全部倒入锅中,加水,大火煮开
  • 小火慢煮 10 分钟左右
  • 少盐,少调味,可加一点橄榄油

优点:

  • 有蔬菜有碳水,可以不另外吃主食
  • 热量低,易于吸收

户外日常兼容的好物推荐

Nike Pegasus Trail 4 Gore-Tex 越野跑步鞋,好像是派友推荐的。那时我还不熟悉 Gore-Tex,刚好想买新鞋就入手了。目前穿了一年,真香。很适合上海梅雨季节,透气性也不错。

酷态科 10 号,10000 毫安充电宝,外观和质量都不错。

UTO 运动内裤,「王哥我想玩户外」推荐的。不贵,很好穿。

Snow Peak X JINS 磁吸夹片眼镜,近视眼镜和墨镜双功能,纯黑板材哑光外观。墨镜部分带磁吸可拆卸。墨镜部分带偏光镜,开车时带刚好。镜腿可以内扣,这样运动的时候也不会甩下来了。眼镜包带快挂和肩带,挺户外的。

Bellroy Lite Sling 7L 斜挎包,在轻薄和耐用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太薄的材料,没有隔离,背起来舒适度很差。尼龙材料则太硬了,自重也会比较重。在外出旅行的时候我会先用来装数码产品,到旅店后再拆出,逛街的时候背。轻量化出行,舒适度很高。

Keith 400ml 钛水壶,国产的,比 Snow Peak 便宜一些。杯盖上有一个挂钩,刚好可以挂在斜挎包上。自重很轻,所以每日携带负担也不大。另外,刚好可以装下 Manner 的大杯(335 ml),凑自带杯折扣。缺点是容易沾上液体的味道。

Cuben 收纳袋,很耐用的材料。日常使用会有一种踏实感,游泳的时候可以装湿衣物。配合快挂还可以挂在斜挎包上。缺点是价格昂贵。买过几次 Psnake 的产品,质量不错。

迪卡侬坚果棒(海盐蜂蜜味),没有士力架那么浓郁,坚果多。近期常备在背包中,户外旅行的时候补充能量。

Altoids 城市 EDC (Everyday Carry),小盒子里的日常工具集合。具体可看我过去写的博客,确实很实用,这半年大部分都有用上。

HeroClip 多功能挂钩,和一般快挂的区别是多了一个折叠的挂钩,可以将书包等稳稳的挂在原本没有挂钩的地方,比如厕所门上。在厕所很脏的场所,这个功能太太太实用了。

Bellroy Classic Backpack plus v2,优秀的城市通行包,很满意。质量很好,自重合理,有很多夹层,储物设计优秀。外观在正式和休闲之间。缺点是不防雨,如果有防泼溅的功能就更棒了。

之前女友送了我一条 Patagonia 的短裤,板型好看,防泼溅,特别适合雨天穿。之后就对这个牌子印象很好。然后又买了几件:
Houdini jacket非常轻薄,适合随身携带。我一般塞在斜挎包里,冷了或是下小雨,都可以披上。今年梅雨季小雨的时候,我都带的它。
C1 短袖是 Patagonia 的速干 Capilene Cool Daily 系列,体感光滑,夏季穿着舒适度很高。
没到冬季,R2 TECHFACE 还没上身。试穿时的感受很好,确实比优衣库的摇粒绒要舒适且适合轻度运动,轻度防泼溅也很适合城市通勤。

夏天来北海道的话,玩这些!

这次的旅行攻略大多是跟着小红书做的,发现小红书上有些精致的信息其实是旅行社做的,推荐的部分合在一起,刚好成团。

如果看普通用户的攻略,又会发现一个问题:大部分人不会说这些景点的缺点。

我这次在北海道呆了 10 天,聊聊自己的体会,下次夏天来北海道会怎么玩。

札幌

札幌的美食比较多,商场也热闹,值得逛 2 天,但没必要特意去景点。大通公园、札幌电视塔在逛街途中都能逛到。

白色恋人工厂不推荐,北海道好吃的点心太多。小樽的商业街和札幌 JR 站旁大丸 B1 的美食街都有大量甜点品牌聚集,可以稍微买一些尝尝,心仪的产品到机场买也来得及,还能退税。

有空闲的话可以去日本的北大(北海道大学)散散步,有一个校内的博物馆。

札幌的户外产品挺多,让我这个门外汉开了眼,比较推荐的是:

  • 秀岳庄,在北海道大学旁边,东西很多很齐全,打折少。
  • Sapporo Factory,品牌全,有很多打折的产品,但个人觉得打折的都不是很好看。
  • PARCO,有一层户外的产品很多,Keen 的折扣力度挺大。
  • Saro(Stellar place 三楼),选品挺不错的。
  • Patagonia 札幌奥莱店,R2 techface 在人民币 900 左右,C1 在人民币 250 左右,比国内便宜很多,也是札幌最便宜的。缺点是颜色和款式少。

另外,Jins 的眼镜在日本买很划算。Stellar place 四楼的店面很大,还有很大一篇阅读区,有摄影集和画册。

洞爷湖

很适合度假的景区,湖边的景色很好,从札幌到这边有点远,住一晚的话稍微有点折腾。

下次再来的话,会考虑住 3 晚。环湖徒步旅行 or 骑行一圈,然后泡泡湖景温泉,看看书。这样的行程比较适合安静的人。

缺点是湖边的住宿比较贵。

神威岬

超预期的好看,很适合自驾和徒步旅行,周围应该有很多徒步线路。

非自驾的话,可以在携程等 app 上报一个单日团,从札幌出发。这样的团一般还会包括小樽。

小樽饮食和景色一般,属于正常的日本街景。适合爱吃甜品的朋友去,六花亭、LeTAO、北菓楼都有很大的店面,特别是源于小樽的 LeTAO,有 5、6 家店。

不推荐

考虑到路程和体验之间的平衡,美瑛、旭川、富良野这些区域都不推荐

如果是第一次来日本,还是更建议走东京、京都、大阪这些常规线路,景点更密集,体验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