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骑车的装备

为爱好花钱是难免的事。一种情况是刚入坑时头脑发热冲动消费,最容易花冤枉钱。另一种情况是入坑日久真心热爱有需求,消费时能理性、节制且有的放矢。还有一种心理是虚荣、跟风和攀比。最后有一类人叫装备党,他们舍得花钱,对装备的关注超过了运动本身。

我在骑车上花了一些钱,买了不少东西,但肯定不是装备党,有些是冤枉钱,有些是受虚荣心的驱使,而有些的确是有用的好物。

骑车几年后,突然在某一刻顿悟了,不再刻意追求外在的形式但也不将就,更多是单纯享受骑车的乐趣,生出一种宠辱不惊的豁然。

工作后从淘宝花两三百元买了一辆山地车,简直就是工业垃圾,维修费都快超过原价了,最后当废铁卖了五块钱。

又从闲鱼买了一辆二手的美利达山地车,去过滁州,去过扬州,渐渐觉得不够快也不够帅,想买公路车。

去车店看车,计划买辆便宜的,试过TCR后咬牙买了,第一次感受到自行车是这样轻便。

入公路车后,渐渐知道了很多品牌,总觉得骑捷安特过于普通,想等有钱了买辆大街上少见的名牌。然而钱没等来,这种想法却从脑中远去了。骑得久了,不再觉得TCR掉价,也不羡慕他人的豪车。等TCR退役,再次买车也不想超过它的价格。

还买过小径车、林道车,美利达转手了,林道车也卖掉了,却剩小径车烂在手里,实在没有市场需求。

车衣

听说骑车硌屁股,有了美利达便买了一条品质还可以的骑行裤。后来陆续买了三套半骑行服,都是便宜的那种,百元以内可买一身。

自己骑车没有比较,团骑觉得别人的车衣品质好样式好,也买了两套。与便宜货相比更修身,穿着体验没有很大提升,可能排汗更好一点。不过以后再买车衣的话,还是会买贵一点的。

眼镜

我是近视,不方便戴风镜,但有防风沙的需要,还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脸,权衡之后选择的方案是戴隐形再戴风镜。

一开始买的国产品牌,价格也有六百多,后来有人说这眼镜不行,又买了一副Oakley,其实就贵了几百块,纯粹虚荣心作祟。如果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换作现在的自己肯定不会买了。骑车的频次变少,都懒得戴风镜了。

头盔

刚开始花二百多买的头盔,慢慢就嫌弃了,主因是丑,可能安全系数也不高。之后买了MET的头盔,用到现在。买林道车后还想配山地盔,头太大没有合适的尺码未买成。

轮组

有人说我的车轮不行,是成车的铝合金轮,遂换成碳纤维板轮,但也是价格便宜的国产。其实是看了Youtuber的推荐才决定买,没想到设计有瑕疵,后轮的花鼓经常有挤压声,不想再花钱只有忍。换成碳轮应该是让车子轻了一点,但对于巡航和爬坡的助力却没有任何感知。

锁踏锁鞋

上锁让骑车更有安全感,虽然也曾零速摔过。锁踏锁鞋都是从车店买的,自然有些溢价,除了锁片的损耗,锁踏锁鞋还是比较耐久的。用了几年,等到锁片磨得扣不住才更换,也不是节省,而是没这个意识。因为是在路上发生的,只好顺路去车店换锁片,其实自己换就可以了。

码表

一开始用的是买车送的磁铁感应码表,没有GPS,记录行程得用手表或手机。后来买了价格适中的Bryton码表,感觉蛮好用的。有一个码表放在车上很有安全感,提醒自己速度不要太快。

配件

自行车的一些配件都是消耗品,时间久了需要更换,比如来令片和把带都换过,车胎爆了自然也得换。链条倒一直没换过,或许哪天就自己断了。还主动升级过碟片,没感觉出差别。

手套

我觉得手套能用就行,主要是防汗,同时也可以保护手。买过最贵的一副是EVA和捷安特的联名款,一是因为EVA,二是在车店玩的久了师傅经常免费帮忙调车,消费一下礼尚往来。

水壶

水壶和水壶架也没必要花太多钱,对我来说能用就行,如果只是为了减重或空力买碳纤维之类的水壶架,难免有点装备党,当然有钱人随意。

坏掉四颗牙后,我是如何保护牙齿的

坏掉七分之一的牙齿后,我才想到要好好保护牙齿。从小没有养成护牙的习惯,小时倒也平安无事,高中和本科开始牙疼,也不过是智齿作祟。拔掉三颗智齿后,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剩下一颗没拔终究埋下了祸根。说来有些难以开口,是从小被母亲教育出的节俭习惯、最后一颗智齿的正常生长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没有按计划拔掉这颗牙,实在悔不当初。

工作后饮食习惯太过放纵(吃了太多夜宵而没有好好清理牙齿),终于让我失去了第一颗牙齿。在医院做根管手术时,医生额外给我补了一颗牙,并说我的智齿有点蛀。她竟没有建议我拔掉,而我也没问,又错过了一次求生的机会。

根管也做了,牙也补了,以为万事大吉,过了一年半多再去检查牙齿,医生告诉我又坏掉了三颗,正好夹在之前的坏牙和智齿之间。如果早一点检查或许还有补救的机会,如果早一点拔掉智齿或许就不会那么容易在牙缝中累积食物残渣,前者是医生说的,后者是我自己反思的。

当时租房的小区后面有家美莱,检查是在那里做的,但这是家医美机构,治疗费用太贵,又不能走医保,还是去了医院。没有遇到上次给我做根管的医生,新医生检查的结论也是坏了三颗牙,并当场进行第一次治疗,去除蛀掉的部分,经此步骤接下来必须要做根管了。

医院的治疗费用也不菲,经同事推荐,去了第三家,是个人开的诊所,可以走医保报销,遂根管和拔牙一起做了。我的牙齿比较容易塞牙,医生建议使用冲牙器。我买了一款松下的冲牙器,效果不好评价,但便携性和颜值真不错。同时,我也决定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等待牙疼之时再就医就晚矣。

这次治疗也让我摘掉了对大医院的滤镜,当初给我做根管的女博士,技术未必有这家小诊所的医生高。

过了半年去复查时,医生说牙齿又有点蛀,洗牙后又补了牙。其实自从第一次根管,我便在午饭后刷牙,现在又配了冲牙器(可能使用频次不高),难道还不能保全我的牙齿吗?医生说冲牙器冲不掉食物残渣的话,也可以用牙线。牙线真是个好东西,如果早用牙线,或许我就不用遭受这许多折磨了。

经过这次复查,我不敢再有所懈怠。当前我的护牙方案如下:

  • 早晚两次刷牙
  • 饭后用牙线清理牙齿,午饭后多用冲牙器冲一遍
  • 每半年做一次检查,是否洗牙遵医嘱

为什么只有午饭后才用冲牙器,因为我只有一个冲牙器,且放在了公司里,当然家里也可以备一个。

今年的第二次复查,已经拖了很久还没去,主要是诊所离我住的地方太远,坐地铁来回接近两个小时。也曾想过去附近的诊所检查,可一旦对一个医生建立起信任,便难有动力和勇气再找他人了。趁着休年假,必须要去一趟,地铁上的漫漫时光正好可以阅读,反正在家里读书的可能性极小。

又半年没见,感觉医生苍老了一些,白头发长了不少。从开始治疗到现在已经两年多,这期间医生的诊所重新装修了一番,这次去又多了一名助手。初时检查没问题,但又要拍片看一下,把我吓了一跳,好在最终没事。距离上次洗牙已过了一年,这次让洗一下,洗完之后助手说我的牙齿还比较干净。

对我来说,牙齿是珍贵、脆弱又昂贵的器械,必须小心使用仔细爱护,才能延长一点它的生命周期。没有了牙齿,有何脸面面对这世上的美食。

罗马皇帝、日本首相与韩国总统

从三年前开始读罗马帝国衰亡史,进度断断续续,如今才到第五卷的开头,帝国尚未分裂成东西罗马。我不是历史研究者,仅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可读性很高的书,文笔优美,论述严谨,既有散文的韵律,又有演讲稿的气势,还充盈着旁征博引的学识。阅读此书,就像在浩瀚的海上航行,一边悠然欣赏沿途的胜景,一边翘首以盼无尽远处的陆地。

相比历史维度,我更多将《罗马帝国衰亡史》作为故事来读,帝国的兴衰,就是一个个皇帝的更迭。罗马帝国有两个核心,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宗教。吉本的论述便是围绕这两个核心来的,每个皇帝的生平与施政,基督教的发展与各派别的纷争。

罗马帝国皇帝是非常危险的职位,不管是正统皇帝还是僭主,大部分都不得好死,且基本死于权力纷争。皇帝一旦得罪了禁卫军,很容易就被推翻杀死;而帝国疆域之大,守戍行省的军队又容易叛乱推立新君,战争过后失败者难免一死。

罗马帝国的皇位传承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养子继承制,二是多帝共治。虽说是养子继承,其实有很多例外,比如图密善、康茂德、卡拉卡拉和君士坦丁王朝的几个皇帝都是先皇的亲子,更别提篡位的情况了。多帝共治最著名的应是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东西部各有一位奥古斯都(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再各选一人做凯撒(未来的继承人,伽列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此后帝国多次出现东西两帝共治的局势。在戴克里先之前,也有奥勒留、维鲁斯和康茂德三帝共治,塞维鲁之子卡拉卡拉与盖塔共治等先例。

罗马的暴君有名还是明君有名呢?对我来说,应该是暴君更有名,因为中学的美术课本上有很多暴君的头像,如卡里古拉、尼禄、卡拉卡拉等。罗马的明君或能君,给我留下印象的有五贤帝(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和奥勒留)、塞维鲁、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一世。讽刺的是,奥勒留是明君,其子康茂德却是暴君;塞维鲁是明君,其子卡拉卡拉却是暴君,而这两位皇帝都是非常重视家庭的人。

戴克里先在罗马皇帝中是股清流,他终结了三世纪的混乱,为帝国带来了和平;他甘愿与别人分享权力,开创了四帝共治模式;而且他自愿退位,选择过平静的生活。罗马帝国也有不少善终的皇帝,而戴克里先则是含笑而终。戴克里先被后人诟病的一点是对基督徒的迫害,他的后来者君士坦丁一世则成了首位基督教皇帝,而君士坦丁一世的侄子叛教者尤利安则是最后一位非基督教徒皇帝。尤利安身为哲学家,在对波斯的远征中阵亡,统治时间只有三年左右。即使尤利安能统治更久,也无法以一人之力阻挡基督教的洪流。

罗马皇帝的命运让人联想到日本首相和韩国总统,在一定程度上后两者也是高危职业。日本首相更迭频繁,如2012-2018年期间的“六年七相”,现任首相石破茂上任一个多月已经组阁两次。日本首相只是失业,韩国总统则面临牢狱之灾,如全斗焕、卢武铉(调查期间自杀)、李明博和朴槿惠。但与罗马帝国不同,日本首相和韩国总统的命运(除暗杀外)是由民主程序决定的,是公民意志之体现,而非一人一党之好恶。

R's Plots

读研时学过一段时间的R语言,虽未能助我求职,写毕业论文时倒用上了。R社区在Twitter上有个活动,叫做#TidyTuesday,每周二分享一组数据供大家作图。闲来无事,我也参与过一段时间,以下便是当时画的图,收集于此权当纪念那段快乐的学习时光吧。

重用RSS阅读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从Feeder到Inoreader,我几乎已经放弃了RSS阅读。App虽放置在首页,却隔很久才打开一次,面对上百条更新,匆匆浏览几条,便标为全部已读,形同未读。

我的订阅源不多,没有非读不可的内容,甚至没有太多值得读的内容。相反,我从聚合阅读又回到了直接访问。地铁通勤时,会打开卫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浏览首页新闻。

地铁通勤的时间太宝贵,大头是看书,只有一两站的空隙看新闻,或是在不想看书之时。日间的工作太忙,也是我太专注,不怎么看手机。晚饭时间及下班后,更多耽于娱乐,很少严肃阅读。看书,看新闻,末位的RSS阅读便无时间了。

最近看到Follow很火,以为是什么新东西,后来知道是RSS阅读器。打开网站发现需要邀请码,并无十分想尝试的念头,遂作罢。

RSSHub我是知道的,还部署过,学日语时写过两条路由抓取日语网站的文章。原来Follow是同一人的项目,便可以理解了。

Follow公测后也试用了,阅读界面没什么特殊的,有一点社交属性,看视频和图片倒是挺方便,集成了RSSHub的功能,可订阅的内容也多一点。不过公测账号有限制,也没移动端,当前还是不可用的。

Follow不可用,却让我的视线又回到了RSS。打开Inoreader网页,发现改版了,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清理了失效的、太久不更新的和没有全文输出的源,又找了一些新的源,借着再次回归的新鲜劲,尚可以日清。

平时更多用手机端,Inoreader在我看来有两个缺点,一是选中单词时无法像浏览器一样调用欧路查词,二是虽可看新闻,但热点大多是苹果及数码资讯类,不是我感兴趣的。

因此,看新闻的首选还是访问报刊网站,RSS订阅作为补充,另一个用处是看看网友的博客。

因为我是反感邀请制的(或许是自己没有邀请码的缘故?),等Follow放开订阅限制且有手机端,我会成为它的用户吗?图片看多了分心伤身,视频也不常看,目前看来是没有需求的,Inoreader够用了。

大街上的帽子

今年的世界大赛被戏称为“帽子大战”,LA和NY,应该是大街上最常见的帽徽了。

我看棒球比赛断断续续也有十年了,不是热情球迷,以前用来打发时间,现在没有时间可打发,看的比赛愈少了。

除了让对方打线哑火的投手和两出局满垒满球数的局面能让我津津乐道,再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棒球帽了。

人们戴帽子的原因,可能是遮阳,可能是没洗头,也可能是摆造型,或者其他。我戴帽子却只是宣示自己的身份——我是一个球迷。春夏秋戴棒球帽,冬天戴冰球的毛线帽。

在大街上看到的帽子LOGO,归属球队断层领先的自然是扬基和道奇,偶尔一见的有红袜、老虎、红雀和小熊(地铁上遇见的一位年轻女士,水兰色的毛线帽绣着小熊的C),其他球队的还未曾一睹。戴帽子的人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哪支球队的帽子,一直是一件让我好奇的事。

之前红袜和扬基到伦敦打比赛,Judge就曾吐槽,大街上都是戴NY帽子的人,却没人认识自己1。可见,棒球帽是多么出圈,早已不再属于棒球体育了。

我是喜欢特立独行的人,不会戴NY和LA的帽子。买过一顶马林鱼的,被女友要去了,还时常说不好看。买过盗版的红雀,戴着有点小送给了小外甥。再有就是朋友回国送的小熊和大都会(我点名要的)。

喜新厌旧,现在出门就戴大都会,也是NY,但是另一种NY。

从戴帽子的那天起,我就希望遇到另一个棒球迷,问我是不是哪队球迷。但当我遇到一个戴老虎帽子的人会这样问他吗?我肯定觉得他不看棒球。别人应该也是这样看我的。

  1. 某个解说员在比赛直播中说的。 

手机的通知、广告和隐私

在讨论手机的话题下面,经常看到的关注点有通知推送、广告和隐私。作为一个手机的小众使用者,这三点对我都不构成困扰。

我没有推送通知的需求,而是会关闭所有应用的通知,除了微信,因为要收女友的消息。

以前买到手机会ROOT以便卸载系统应用(我有强迫症),或干脆刷成LineageOS。现在使用的一加Ace竞速版没有ROOT,只是禁用了大部分无权限卸载的系统应用。我没有使用任何一个ColorOS的个性化功能,只在安装应用时看到过一次广告,取消后再也未见过系统广告。

此外,我只装了两个有开屏广告的应用(招商银行和同花顺),使用频率也不高,对跳过此类广告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其实在注册完各种账号之后,部分隐私便没了。至于系统层面的保护,我并不是很懂,姑且就按网上的观点,苹果手机做的更好。但我买不起苹果(Android旗舰也买不起),在这一点上无能为力。

有一段时间我很执迷于隐私防护,存储、邮箱、聊天等俱更换为偏向隐私的加密服务,但最终还是败给金钱,选择了更便宜的服务。我觉得自己陷入了迷途,若要真的保护隐私,最好是不上网,连手机都不要有。

这怎么可能呢?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点防护。只在必要时安装国内应用,用完即删。应用权限单次授权,用完即禁。能用手机浏览器做到的事不下载应用。尽可能使用开源应用。无必要不注册,能用Google Voice注册最好。

这些都是杯水车薪,现实可能如1984那样,官方早就为我们立好了档案。有的人匍匐前行,背负的档案纹丝不动,而有的人挺直腰杆,档案滑落,终引起官方注意、招致审查。

两款垃圾耳机

NANK Runner Pro4S

  • 购买时间:2023-03-13
  • 价格:1178

发烧时购买的运动装备。有次参加车店的团骑,看到一个女生戴着骨传导耳机还挺酷的,冲动之下也想买一个。在南卡和韶音之间,选了一款最贵的旗舰产品,希望能带来好一点的体验。

但不得不说,骨传导耳机真是智商税产品,或仅限于特定的场景使用。比如部门的SE和TSE,不喜欢普通耳机堵塞耳朵的感觉,便天天戴着骨传导。在公园里跑步时,骨传导耳机也是很合适的选择。

骑车真的不太适合戴骨传导,音量开到最大,无风和畅的日子还能听到声音,一旦有风或骑车速度快起来,几乎什么都听不到。所以我现在骑车都不戴耳机,偶尔戴着,也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实际上没有播放任何音乐。

南卡的这款耳机好像有16G的存储,可以当MP3用,但遇到无法播放的歌曲时,会卡在那里而不能自动跳过。

耳机虽买了一年多,使用的次数却不多,充电便充不上了。问客服说是充电线可能有问题,让我买根新的试试,买你妹。找了一个极为刁钻的角度,还需要填充纸片,才能勉强充上电。这磁吸充电的做工,比起Garmin差太远了,质量堪忧。

这款耳机宣称游泳时也可佩戴,我不游泳没有试过,对其质量不放心,洗澡时也没戴过。

有次在车店玩,碰到一个同样戴着骨传导耳机的哥们,问我你这耳机价格高效果应该很好吧,我说勉强听个响。听君一劝,骨传导耳机买个几百块钱的体验一下即可,真没必要买旗舰款。

JBL T280TWS NC2

  • 购买时间:2023-08-19
  • 价格:398

七夕送给女友的礼物,因为之前买过JBL的蓝牙音箱,用起来没有不适,觉得这牌子还行才买的。

做工很差,一股廉价的塑料感。操作不友好,音量调节繁琐,点击反应迟缓。环境音模式下几乎什么都听不清,全是噪音。通话能力几乎没有,对方完全听不清。真不知是我不会用,抑或就是电子垃圾。以后绝对不会再买JBL的耳机。

无社交之必要

罗德里(Rodrigo)荣获金球奖后,某些气急败坏的球迷(也可能是机器人账号)跑到德保罗、本坦库尔甚至罗德里戈的社交账号下发表恶评,闹出了笑话,因为罗德里本人并没有社交账号,而这几位躺枪的球员也叫Rodrigo/Rodrygo。

在如今的网络社会,一个人特别是名人没有社交账号是很难得的事,却也并非难事。我对于社交应用的使用,从甫接触网络时的好奇与兴奋,到如今的兴味索然,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兴趣转变。

人是社会性动物,任何时代都需要社交,只不过网络的发展让社交变得更容易、更广泛了。社交应用之必要,我概括为出于使用者的以下三个动机:公共参与、自我满足与营销。

公共参与,在我看来是以社交应用为平台,大众针对国家政策、社会治理、公共事件等诸方面发表意见建议或进行监督。这是我对微博的初印象,也是我中学时(至少要追溯到十四年以前了)想要注册一个微博帐号的初衷。彼时的微博似乎是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虽然现在的微博仍可以“键政”,但铺天盖地的是娱乐至死和主旋律正能量。从第一个执政期开始微博对我就没有意义了,最后一个账号死于无意冲塔。

自我满足是人们使用社交应用最主要的动机,它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自我表达、展示和分享的需要,追星、获取咨询的需要,娱乐的需要,寻求认同、渴望被关注的需要,等等等等。

最后一种动机是营销或推广,它和自我满足的区别在于,营销最终是追求金钱利益的,而自我满足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需要。如果有机会,我很愿意在社交平台上做一个营销者,肯定比领取固定薪水要自由吧,啊,自由。

从我对网络还不太了解时,便接触了很多社交产品。电子邮箱不太算是社交产品,我却喜欢尝试各种邮箱,从QQ、新浪、网易,到Hotmail、Gmail、Yahoo、校邮箱,然后是域名邮箱的各种方案(腾讯、Yandex、Tutanota、mailbox.org)、ProtonMail、Disroot,当前使用的则是Zoho域名邮箱。

大一时人人网是校民级应用,社交之必需,大二就被微信取代销声匿迹。也是在那时注册了Twitter,需要手机验证便给客服发邮件说自己是中国人,立刻便通过了。Instagram还没有被墙,大家也热烈地玩了一阵子。Facebook当然也注册了,还有Tumblr(尚没有那么多色情内容)、Path等,好像只要是一个没用过的产品便尝试一下。

在这些平台上发过什么样的内容呢,几乎不记得了,反正是表达欲和分享欲爆棚时鸡毛蒜皮之事,后来的某一个时间点觉得太幼稚,便尽数删除。至于关注的人和话题,也随着兴趣转移增增删删。

国内的短视频和小红书是什么时候兴起的,我完全没有印象,这时的我已对社交没有兴趣,或是停留在原先的平台上便足够了。前段时间倒是下载小红书玩了一两个月,实在没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最终卸载了。在我们的应用分类中,小红书其实归属于购物一类。

Mastodon注册了,Threads注册了,Bluesky也注册了,但都无法持续使用。如同再没有一款游戏会让我感兴趣,也没有一个社交应用能让我持续使用。不如彻底告别它们吧。

我有议政的需要吗?我有营销的需要吗?有是有,但不是此时。而自我满足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常逛的论坛无需注册和登录,浏览新闻直接访问网站或RSS,有想说的话写在自己的博客上。

虽非无痕,亦难有迹可循。我并不是在谈隐私,只是对当前的我来说,自得其乐,实无社交之必要。

体重和骑车数据上传Garmin

使用Garmin Forerunner 245M已经快三年半了,当时为了记录跑步数据一冲动就买了,骑车时也当码表用。后来跑步少了,骑车也有了码表,它就用来看看时间、天气和心率,早上看看睡眠。

前段时间表带的卡扣断了,从网上买了一根便宜的表带替换。我对这个手表很满意,会继续用下去等它不能再用的那天,退役之后,下块手表还是买Garmin的。

Garmin记录了我的日常运动数据,便想把体重和骑车数据也整合在一起。我的码表是Bryton的(Garmin码表实在太贵了),数据可以同步Strava但不能连接Garmin,查了一下好像没有从Strava反向同步到Garmin的方案,只能采用手动方式上传数据了。

流程是这样的:

  1. 码表连接手机的Bryton Active同步数据;
  2. 在App上选择记录导出为Fit文件(之前的版本可以直接导出为.fit文件,更新版本后变成了.zip文件,还要再解压);
  3. 登录Gamin Connect网页版,选择上传数据,上传导出的.fit文件。

虽然有点麻烦,但总归是一个办法。在这里要夸一下Bryton的App,一开始非常简陋难用,经过几次更新后,终于变得流畅好用了,这家公司还是有心的。

称体重用的是同事送的小米体脂秤,可以在手机上安装Mi Scale Exporter这款应用,作者有详细的使用指导。称体重竟然也是一个不容易坚持的习惯,对减肥不上心后也就不上称了。

一直担心自己的血压,一度还想买个Garmin Index BPM,记录血压数据,不知是否好用。

好吃的食物

很多时候我都不讨厌做饭,就像读书、跑步和骑车一样,做饭也是一种疗愈的活动,需要耐心准备材料,需要专心聚合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忘记周围的纷扰,获得内心的平静。

我也并非热衷做饭,不会特意精进厨艺,菜买回来要做的时候才查教程,或者干脆凭感觉料理。能吃就行,但好几道菜却收获了女友的好评,其实都是第一次做侥幸成功了,女友称赞我的成功率,还将其列为我的拿手菜,事实上再做一次都不敢保证有同样的味道。

我没有资格教大家做饭,只是列举一些我们做过的简单又好吃的料理。家里调味品不多,只有盐、醋、老抽、味极鲜、胡椒粉和孜然,所以做菜很少放调料,基本是原生食材加点油盐。

  • 煮排骨,并加入玉米、土豆、山药、香菇、藕片等配料,既当菜又当饭,一举两得。

  • 鸡排煎洋葱,鸡排当然是从超市买的腌制过的成品,洋葱在鸡排的油脂里煎过后味道不错。

  • 牛肉炒洋葱红椒,牛肉先用盐和胡椒腌制再干炒,好吃。

  • 煎菜饼,土豆、胡萝卜刨丝,洋葱、青椒切碎,加面粉和在一起,再打个鸡蛋,谁家的早餐就这样卖吧。

  • 西红柿炒包菜,先把包菜炒软,捞出后再把西红柿炒汁,加入包菜再炒,没买肉放了一点烤鸭点缀,出锅前加醋,本以为要失败,却被女友抢着吃光了。

  • 爆炒牛肠,吃火锅剩下的牛肠,加洋葱、青椒爆炒,再来点老干妈,也非常美味,还想再吃一次牛肠。

  • 咸鸭蛋鲜虾豆腐汤,做起来很简单,就像名字一样,端午的咸鸭蛋就这样在做汤和煮面中消耗完了。

  • 瓠瓜炒肉,煮面时放了户子让女友吃把她气哭了,但她对户子炒肉却可以接受,还说好吃。

大概还有一些更早之前做的菜也获得了好评,但想不起来了。除了自己的料理,最近还有两个让我很喜欢的食物:

  • 宝鼎康乐醋,是女友买的,在家吃自制寿喜锅的时候,第一次蘸这个醋,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醋了。

  • 黄山烧饼,女友爬黄山带回来的旅馆赠品,皮厚但很脆,馅是梅干菜带点辣,她觉得不好吃,却正符合我的口味。又从网上买了一点,皮更薄更酥一点,没有她带回来的好吃。看包装上的牌子,她带回来的叫十都坊,我买的叫徽城记。

现在只有女友吃过我做的菜,她说等我手艺稳定了,还要请朋友来家里做客。

求婚小作战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可以浪漫的人,或许并不是。

我是不在乎仪式感的人,这可以肯定。

浪漫和仪式感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女友却是喜欢浪漫和仪式感的人。订婚是在邻村的小饭店吃的饭,没有小红书上那种定制的背景墙,只能借着一个简陋的假山摆件拍了几张照。我只跟父母讲要订婚,具体的安排全交给了他们,他们也只是按照家里的习俗来办。

女友多少有些失望,说结婚的时候要订一个好点的酒店,可以像样地举办婚礼的地方。我对婚礼并不在乎,但也要满足她。

虽然订婚了,我却还未向女友求婚,原来求婚要在订婚之前。她一直催我赶快求婚,还发给我小红书上的教程。要么把家里布置一下,要么在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

原本计划外出骑车或野餐时求婚,但最近都没有合适的时间外出,只好选择在家里的方案。看了一眼她发给我的链接,也在淘宝上搜索了一番,有求婚装扮的套餐,价格有点贵,不如买散件划算。虽然是求婚,这个亏也不能吃。

提前买好一个便宜的套餐(内含装饰性气球与2种款式的普通气球、横幅和10米灯)、玫瑰花小彩灯、3种款式的气球以及假花瓣,当天还要订一束鲜花。

趁着调休的日子开始布置。绑气球是最累的,网上看了教程却没学会,活快干完的时候终于找到一个实用的方法——用衣架绑,顿时轻松很多。商家附送的打气筒也不好用,还不如用嘴吹来得快。

她希望能将求婚的画面录下来,一开始想找朋友帮忙,感觉太尴尬,不如自己动手。尼康Z5买了将近一年,临到用时才学会怎么录像,找了一个固定的角度放好,同时Insta360也可以插在房顶录一个全景。

“Marry Me”、“嫁给我”类似的灯具太贵,便用iPad应援牌代替,旁边装点上玫瑰花灯。房间布置好后离她下班还有一段时间,临时想了一段求婚词,这也是她的愿望,不能只说个“嫁给我”。

终于等到女友下班,词虽不多,对着真人说的时候差点忘了。给她戴上之前买的戒指,手指似乎又胖了,差点戴不上。女友是易哭型的,早已感动得泪流满面,我的求婚小作战也宣告成功。

读书小结六

狡猾的细胞:癌症的进化故事与治愈之道

  •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依赖多细胞合作运行的社会,而癌症就是其中的作弊细胞,它们拒绝合作,只会搭便车,利用和消耗公共资源满足的自己的私欲,无限繁殖,最终导致这个社会的崩溃。

  • 我们身体的细胞一直处于一种博弈状态——父本基因和母本基因的博弈、细胞控制和细胞自由的博弈。一方面不能让细胞无限繁殖,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度抑制细胞生长,唯有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 我们的生命之树上长满了癌症之果,只要细胞进行繁殖,就可能在演化的过程中出现变异,从而导致癌症。研究发现,生育更多的女性有更高的几率患癌。

  • 为什么大象患癌的概率低而小白鼠患癌的概率高?这是不同物种的演化策略。大象体型更大、寿命更长,需要对癌症抑制投资更多资源,但同时也导致它们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弱,而小白鼠则相反。

  • 对于癌细胞来说,我们的身体就是它们生存的生态系统,癌细胞在这个系统中进行演化,而我们则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进行演化。面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其他不利环境,癌细胞想要活下去并繁殖,虽然它们本身是作弊者,但也会产生合作,共同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

  • 适应性治疗不是要消灭癌症,而是随着肿瘤的变化相应调整治疗方案,简单来说,肿瘤扩散的时候加大用药,肿瘤稳定的时候减少用药甚至停药。对于无法彻底杀死的肿瘤来说,适应性治疗能降低因用药太多而演化出更恶性肿瘤的概率,让繁殖不那么快的肿瘤活着,就是对繁殖更快的恶性肿瘤的抑制。

猪八戒是哪八戒

  • 解读《西游记》的小书,讲述神话人物的来历和佛道故事,分析命名和情节的寓意。我没看过原著,更没想过探究背后深意,只是闲读颇有意思。

  • 《西游记》宣扬全真教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反对外丹,提倡内丹。一些人物的名字或外号其实就是炼丹的材料,比如红孩儿是铅、金鼻白猫老鼠精是水银。

  • 《西游记》很讲究阶级差别,有后台的妖怪作乱终能平安无事,没有后台的大多横死。孙悟空自称妖怪的外公,也是一种划清阶级界限的说法,既占妖怪的便宜,又不能与妖怪关系太近。

  • 《西游记》也有政治暗喻,车迟国讽嘉靖,乌鸡国除了是个王子复仇记,还影射朱祁镇和朱祁钰,宝象国又隐藏着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的历史,灭法国则揭露了和尚的腐败。

  • 另外一些故事则引申到了恋爱、职场等话题:朱紫国国王是渣男,黄袍怪并不是真的爱老婆,小白龙是争夺继承权失败被贬,铁扇公主是失败的精英女性,观音是人力资源管理大师,白骨精是真正的草根事业型女性,等等。

コンビニ人間

  • 惠子,一个从小脑回路就与众不同的人,为了不让父母伤心,开始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始终无法融入社会,用家人的话来说,就是“治不好”。

  • 大学时在便利店打工,毕业后尝试找其他工作仍融入不了,还是继续在便利店打工,现在已经三十七岁,单身女性。便利店就是她的栖身之所。

  • 休息日和朋友聚会,提到自己的现状,在别人眼中就是异类。

  • 白羽是便利店新来的员工,但他来打工的目的是从顾客中找一个结婚对象。白羽认为现代社会和绳文时代没有区别,强大的男性可以任意挑选女性,对群体没有贡献的人就会被遗弃。

  • 惠子看到被辞退的白羽无家可归,在便利店外觊觎女性顾客,请他到自己家住。

  • 自己家里住了一个男人,只是把这个消息告诉妹妹,妹妹便激动坏了,自顾自话,说姐姐终于“治好了”。便利店的同事听到这个消息,也不再关心商品售卖,一味地谈起惠子的事。

  • 妹妹来看望惠子,却发现惠子还是一如从前,哭了。白羽为惠子解围,假装他们是恋人关系,只是吵架了。

  • 惠子辞了便利店的工作,人生没有了目标,连作息都不正常了,她的进食和休息,都是因便利店的工作所需。在白羽的陪同下,终于要去面试工作了,进到便利店,看到随意摆放的商品,一下子又恢复了身为便利店员工的本能。

  • 面对生气的白羽,惠子说白羽对作为便利店员的她是不必要的东西。惠子的每个细胞都是为了便利店而运转,她要赶快找一个新的便利店工作。

  • 有一份正经的工作、结婚生子,这是社会要求的普通、正常和规范。当惠子辞去便利店的工作后,她才真正意识到,便利店是自己真正的归属。

读书小结五

锌皮娃娃兵

  • 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让苏联陷入泥淖,是其衰落和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却没有对这场战争的描述。
  • 他们怀着成为英雄或为国效力的理想奔赴战场,却成为这场不义战争中的施害者和受害者,要么身体的碎片被装进棺材,要么被视为犯下暴行的罪人回到祖国。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 将humankind译为人慈,既为该词的拆解式直译,又可切题,还谐音“仁慈”,当赞为妙笔。
  • 作者为了宣扬“人性本善”,似乎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要彻底否认“人性本恶”。他立了几个典型的靶子——戈尔丁的《蝇王》、复活节岛的故事、霍布斯的《利维坦》以及几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击实验、旁观者效应、破窗理论等)——然后再用个别案例和他人研究把这些靶子一一打倒。然而,作者列出的论据却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而是陷入了以具体否定抽象的奇怪驳论境地。
  • 为了否定《蝇王》,作者费劲千辛万苦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了一个类似小说处境的真实故事,然后就说《蝇王》的故事在真实世界是不会出现的,只是戈尔丁恶意的想象,甚至以攻击戈尔丁的人格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对人性的解释难道也是数理逻辑吗,以一个反例驳倒一个命题。
  • 复活节岛的历史研究是错误的,心理学实验是动了手脚和无良媒体推波助澜传播的。至于那些精心挑选的展现人类的和善、仁慈、友爱、宽恕和团结的动人故事,也可以有别的解释。这差不多就是作者的全部论据了。为什么有那么多证明“人性恶”的实验却少有证明“人性善”的实验呢?
  • 作者想要宣扬“人性善”并没有问题,但为什么让全面否定“人性恶”的看法吗,妄图以一种宗教取代另一种宗教?当所有人都成了”人性善”教的教徒,世界就会充满爱与和平吗?
  • 我不相信人性善,也不相信人性恶,我觉得先天的人性是空白的,是被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染上了各种颜色。
  • 这本书可以结合《人性实验》一起阅读,后者有前者所反驳的所有实验的介绍。

祈祷之海

  • 讨论哲学、人性、自我和宗教的科幻小说。
  • 科技和医学的进步会湮灭人性吗?
  • 一种有趣的未来科技(能够取代人类大脑的宝石——恩多利装置)可见于不同的故事。
  • 祈祷之海,是“我”从神的安慰中觉醒的故事。

白鳥の逃亡者

  • 女主角是拉cello的天才高中少女,和已婚的指挥家有婚外情;男主角是杀死了妻子和她出轨对象的普通上班族。两人在车站的一次意外相撞,却演绎出了一段彼此安慰和救赎的故事。
  • 无聊的小说,学日语的读物。

蝇王

  • 事先知道了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故事,反而没有带来什么震撼。
  • 译文佶屈聱牙,小说本身也有很多刻意的描写,读起来像是一部十八世纪或十九世纪早期的作品,不是很喜欢。
  • 最后一章,拉尔夫逃避杰克一群人的追杀时,很有代入感,不自觉地让人紧张起来,为他捏一把汗。

读书小结四

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迅绚烂,是一本写给母亲的书,是一本自传。作者是越南移民,由母亲和外祖母抚养长大,书中带着歉意和爱意回忆着与母亲过往生活的点滴细节。为养家而被工作摧毁健康的母亲和她那对儿子时常带着粗暴的爱,体现出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生活之艰辛。外祖母对越南战争的回忆,提醒人们战争的伤痕永远无法消除。除了移民和越战元素,这本书也塑造了母亲和外祖母这两位勇敢而坚强的女性形象。

吉尔伽美什史诗,一部苏美尔英雄史诗,讲述了古代的王吉尔伽美什因好友恩启都遽死而意欲追求永生,历经千难万险却无功而返的故事。史诗中有大洪水的情节,应该是圣经大洪水的原版故事之一吧。

时代的喧嚣,是曼德施塔姆的自传、文论和书信的合集。自传讲述的重点不在自己,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给人一种醉生梦死、穷奢极乐、风雨欲来的感觉。

重返天安門,是个人与六四的故事,有参与镇压的士兵,有受害者的母亲,有运动的学生领袖(离开的和留下的),也有未曾亲历的年轻一代。最后,还讲述了不为人知的成都屠杀事件。

青年变革者,是写梁启超的,通篇引用,看似旁征博引,实则枯燥至极。此书一点生气没有,一点己见没有,一点梁启超的魅力亦没有。烂书勿读。

死亡是一件孤独的事,装神弄鬼、莫名其妙的小说,除了名字一无是处。不要在这本书上浪费哪怕一分钟的时间,以我浪费了几个小时的经验之谈。

宗族情结

逢年过节回乡,遇到做生意且交结甚广的某叔,总问我既在南京有没有去朱元璋的陵拜一拜,说这是我们的老祖宗,我们是他儿子鲁王的后代,族谱都能对上。

我一直不信,觉得这是无聊的攀附,天下朱姓的人这么多,难道还都是朱元璋的后代吗?

前段时间回家,叔又提起这等事,闲来就查了一下鲁王是何人,结果却很意外,我们家族的辈分正好对应朱元璋给朱檀后代所定辈字。小时因为自己的辈字不是那么优美,还疑惑是谁定下的规矩,这下终于了然了。

“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以前过年时给爷爷抄写供奉祖先的牌位,最高一位便是“希”辈,称呼是高祖(以爷爷的角度),再往后便是天地灵位了。

与朱元璋所定辈字相出入的是,在我们家族的名讳中,兼变成了廉,遇变成了玉。这也是很好解释的,早就褪去皇族的身份而变成贫下中农,一两个字的错用也显得正常。

如此说来,我这一辈应是朱元璋的廿世孙,但我距离朱元璋的时代已有六百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只历二十代是合理的吗?倘若是末子的末子,似乎也是能够解释的。

我并不想详细考证家族的历史,姑且以朱元璋的后代自居吧。虽然这一身份并不能给我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却让我的心态有所变化,毕竟祖上曾是阔过的,似乎于我也有荣焉。

城镇化和人口的迁徙正在瓦解宗族,城市里生活的人们是一个个孤岛,很难再形成成员庞大的宗族,也没有这样的必要。我所长大的家族,在未来的分离也是不可避免的,血缘愈远,相交愈少,感情也就愈薄,待父辈离去,最后的黏合剂也就消失了。

在如今的世上,人们为自己活着已经很苦了,还要为子女父母而活,再要为宗亲而活,将是何其的悲苦呢!

宗族有其利,也有其弊,像我父母一辈已经与其绑定不能脱离。我从小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潜移默化中有些观念业已形成,一面觉得人情淡漠宗族消亡是正常的,另一面也觉得惋惜,一种古风正在不可挽回地散去。

三个月减重二十斤,下腹仍是赘肉

在上一个减肥周期,养成了不吃晚饭的习惯,但进入冬天后放纵自己吃夜宵,过完年也没有节制,五月份一称体重,峰值已经来到78公斤,肚子似乎也有继续变大的迹象。

必须要减肥了,我再次下定决心,誓要把肚子恢复到二十岁时的水平。在我的观念里,肚子上的赘肉是衰老和纵欲的象征。我已经来到一个新的年龄阶段,不想再加速衰老的进程,若要让自己的身体和时间对抗,唯有摒弃口腹之欲和持续运动。

不吃晚饭对我来说已没有任何不适,吃夜宵也并非是因为肚子饿,而只是馋。减肥的第一步,便是晚上不再吃零食或夜宵,在这个减肥周期中,虽然不是完全恪守,但也基本做到了,这应该是减重成功的最大因素吧。

如果想吃零食,尽量会在下午吃,晚上实在忍不住的话也会少吃一点,罪恶感涌来时就去运动消耗掉。周末会适当放纵一下,偶尔和朋友到外面吃,自己做饭则简单很多,自从买了刨丝器,喜欢做咸鸭蛋、土豆丝、胡萝卜丝、洋葱和青椒混炒,既当菜也当饭。

在节食的同时,也坚持运动。一开始是跳绳,从无绳到有绳,每天跳三千个或半小时,坚持了一个多月,因为天气太热中断了。周末或有时间的晚上选择骑车和跑步。刚恢复跑步的时候,膝盖还会疼,随着体重的下降和步频的稳定,跑步的不适也几乎没有了。天气太热,骑车的时间不足,每次只骑三十公里左右,倒不如跑步十公里消耗更大也更省时一点。

不知不觉减肥已经三个月,体重下降很明显,肚子当然也变小了,从穿车衣时的身型便能看出,相比以前少了很多褶皱。但下腹上的肉却依然坚挺,给我一种岿然不动的感觉,实在不知如何才能将它们减掉。

我所能做的,也唯有继续坚持了。积脂容易减脂难,当初纵欲所欠下的债,只能用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去偿还了。

当慢下来的时候

有一种不争,是已经登峰造极后俯瞰常人的淡然;有一种不争,是无法实现目标而甘于平凡的释然。虽想拥有前者的境界,然力有不逮,若能达到后者的状态也应该满足了。

因为种种原因,骑车的频次相较之前少了很多,虽然没有对骑行失去兴趣,执念却渐渐消失了。特别是带着女友一起骑车后,需要顾及她的速度,体会到了慢速的惬意,陷入舒适区不想再出来了。

觉得状态好就骑快一点,累了就慢一点,不必去追赶别人,也不在乎被别人甩开,以自己的节奏骑,这就是我目前的状态,安全和舒适第一。其实和以前相比,骑车的节奏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少了一个“变强变快”的目标。失去了这个无用之目标的重负,骑车反而只剩下纯粹的快乐。

跑步也是一样,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是量力而行。差点觉得膝盖不能再跑步了,随着体重减轻和日常锻炼,身体又逐渐适应,现在绕湖跑一圈已无大碍。初时为了保护膝盖特意放慢速度,其实效果不大,更应该保持步频,以自己习惯的速度跑。5分配速差不多是我的分水岭,更快一点会有点累,再慢一点作为疲累时的休憩。

不论是骑车还是跑步,都有很多我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人,也有无论如何也追不上我的人。收起自己的好胜心,不再单方面与路人较劲,慢下来与自己的身体和解,这就是我最新的运动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