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成为收藏者的前提是意识到人生短暂」
随年龄增长,我越来越抗拒那种「自我提升」的叙事,即通过「做对的事情」,包括健身、旅行、学外语……来获得自我实现。 听起来很讽刺对吧,我自己既健身,又喜欢旅行,还在学日语。但我的意思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既不是「先验的」,不是说你打卡 100 天,就必定能蜕变成一个成功的人;也不是「后验的」,不是直到死的那一刻才能盖棺定论。
P5R: LIFE CHANGED
但很显然,最好的「改心」,不是强迫谁每天在手机上花费 15 分钟做日常。而是在玩过 P5 之后,真正地去学习冲咖啡、侍弄花草、锻炼体魄,去读书、看电影、打街机、吃汉堡、泡温泉……花数年时间探索现实里的东京,以及最重要的,基于共同的原则和美学追求,与他人建立起超越「泛泛之交」的关系。
无法欣赏 Perfect Days 的人们
但无论如何,「劳动」一直是日本人生活哲学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不只是对待工作「一生懸命」的态度,而是真正将它视为一种美学表达的工具和人生价值的容器。
Faker:再度攀登
从出道到 S3 捧杯,Faker 只用了 182 天。 但从 S6 夺冠到今天,他的「再度攀登」之路,走了 2576 天,足足 14 倍长。 Unkillable,说的不只是 Faker 哪一次夺冠,更是李相赫的整个人生。
Understanding Apple Vision Pro
但也要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哪家公司会反复地「过早进入一个领域,推出一款不切实际的产品,在市场上激烈失败,但依然保持着远眺未来的热情和野望」,那就是苹果。
听过:Endless Summer Vacation - Miley Cyrus
这可能就是我对今天性别议题、平权叙事 in general,感到不满意的地方。
First Love:一生仅一次的体验
一首歌、一个游戏,它们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我们作为个体与世界的关系,象征着你认同、珍视什么,否定、拒绝什么。决定了你最终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这些经历,个中滋味是冷暖自知,但最终,人无法欺骗自己。
Apple Watch Ultra:山在哪里
我早该意识到,生活中真正塑造人的,从来不是那些,输入一万次都得出同一个结果的事情,而是那些更随机,更切身,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瞬间。 多年以后,我会记得这场旅途,记得我的 Apple Watch Ultra,记得我戴它爬过的山,尽管可能很少有人理解。
iPod 时代终结,但音乐没有告别
从留声机到 Walkman,从磁带到 CD,再从 iPod 到互联网服务,一代又一代热爱音乐的人们,就像「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用名为技术的火把,传递音乐。iPod 完成了那个传递火种的任务。在它诞生 21 年后的今天,音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无处不在,生生不息。
字节跳动,我日你先人。
谢谢你,字节跳动,让我看到了中国版地下偶像的残酷青春物语。什么圣嘉然,都只是披着伪神包皮的献祭品罢了。在那个 AI 和算法统治眼球,人人被无限月读的未来里,只有张一鸣,是永远的真神。
没有史蒂夫·乔布斯的世界
10 年前的今天,我走入这个「没有史蒂夫·乔布斯的世界」。但在这 10 年里,他对我的影响,与日俱增。 我走过的路,所做的事,信奉的价值,都与乔布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浑身上下,充满了受他影响的痕迹。
Apple 长沙:The wait is over
有人会将 Apple Store 的建筑风格与「宗教」联系起来,认为它是当代商品拜物教与资本结合后的造出的一种「神迹」。与那些追求极致的苹果产品一样,它是人类当代设计和工业最高水准的结晶。
Understanding AirTag
想要理解 AirTag,不只要「会用」。这是一个「追踪器」,与安全隐私息息相关,你必须弄明白 how it works,才能实现「物尽其用」,且保证自己不会暴露在安全隐患下。
Taylor's Fearless
Fearless 是 Taylor Swift 展现自己强大创作能力的开端,特别是写曲子的能力。毕竟这仍是一张被定义为「乡村」的专辑,制作上没有太多发挥空间,不像 1989 或 reputation。所以它代表了最纯粹版本的 Taylor。
跟知乎有关的三个故事
知乎是一个由大家共建的问答社区,这里也许没有标准答案。
⭐️ To HomePod: the music DNA
HomePod 将「认真听」这件事平民化了。你不需要一个经过设计的听音室,不需要专门的唱机、专门的音箱,就可以认真听一张专辑。 这是苹果做产品的核心理念,也就是他们反复强调的,the music DNA。
【免费试读】钱的焦虑、责任和安全感
这是过去一年我反复问自己的问题:做了这么多财务管理的工作,教别人记账、做预算,提供投资建议。构建游戏化的机制,为毫无灵魂的工作找一个借口,为赚钱赋予意义,这一切就是为了驱动自己赚更多、花更少吗?
更新日志:精选⭐️、热门🔥
我决定用人力的方式做一点 curation。
OFFLINE 读者来信:沟通时间的桥
越来越多的人,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相遇。
Jesse's best of 2020
2020 年我看了什么,听了什么,玩了什么,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