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转眼国庆第三天。昨天走亲戚,顺道去资阳市博物馆转了转,相比四川省博物馆及成都市博物馆,这里的馆藏要数资阳人的头盖骨最具吸引力。预约扫码入场,直接走到资阳人头盖骨化石展厅,从课本走到现实。
现存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只有眉骨以上的脑颅和上颌部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5万年),1951年3月原资阳县九曲河出土通长17厘米,通宽13.5厘米,厚13厘米,颜色黑漆漆的,泛着金属色泽。(复制品)
这个是根据头盖骨复原的人像。头骨较小,额骨和顶骨较一般现代人低平,其顶结节、额结节明显突出,眉嵴和乳突非常发达,前额狭窄,鼻根部高而狭窄,具备全新世人群和晚更新人类的混合体质特征。经科学检测,“资阳人”是一个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的女性个体,仅存的一颗牙齿显示她患有严重的牙病。然后,我摸了摸我自己的头盖骨。
上面依次是克罗马农人头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3万年),法国克罗马农石窟。山顶洞人头骨,旧石器时代期(即今约2万年),山顶洞人头骨已经与现代人头骨没有什么区例,在现代人精量的变异之中,人类学家把山顶洞人视为早期的黄种人。柳江人头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万年),是我国乃至东南亚目前发现和保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现代人类化石。当然,以上都是复制品。
绳纹灰陶釜,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2500年前),上面一个个绳子的纹路,这是工匠对美的理解。
陶水塘,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资阳市天台山出土。可以看出当时稻田与水渠、水塘相依托的关系。瞧,青蛙,乌龟,还有鱼儿。上面的图便是人们根据考古的文物想象出来的汉代农民耕作时候的场景,一家人分工合作,收割水稻。
石俑,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2003年资阳市四海公司汉墓出土。一个个表情超有喜感,看着就乐呵。
蟾蜍形石摇钱树座,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1987年莲花山出土。这青蛙神兽,表情特严肃了。
陶瓦当纹榫卯楔形砖,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1988年资阳市东岳山出土。上面的纹路很漂亮,还有一只鱼儿。
铜镜,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其实很想翻过来看看,这铜镜到底照人清楚不。
木梳,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1986年资阳市城北砖厂出土。木梳有些腐朽了,和现在的梳子一模一样。
陶吹箫俑,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资阳市交警支队工地出土。黄泥巴塑成的人儿,表情饱满,笑意盈盈。
铜鼎,西汉(前202年-前8年),1986年资阳市城北砖厂出土,圆形,三足两耳,配盖。
双耳铜釜,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圆底,收腹,敞口,有两耳。想到了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铜盆,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这个可以用来洗脸吧,或者盛汤。
陶俑,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这两个有些逗比的感觉,很搞怪。
陶马,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这个马儿最可爱,瞧,大嘴巴,鼓鼓的眼睛,哈哈哈哈,就想笑。
铜车马,新莽时期(公元0年-公元23年),2006年资阳市雁江区兰家坡出士。这个马儿也乐呵,哈哈哈。
圆雕佛石刻头像,宋代(公元960年一公元1279年),石质,螺发,弯眉,高鼻,嘴唇小巧,脸部轮廓饱满,整体表情柔和自然。
贴金彩绘石刻水月观音坐像,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观音头戴宝冠,额头宽阔,面部端庄慈祥,左脚微抬轻踏荷叶,右腿支于台座上,呈游戏坐。就是历经沧桑,这面部被涂抹的黑压压,有些森然。
水月观音像俗称“紫竹观音”,是全国罕见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观音造像高3米,悬坐于石窟峭岩之上,侧身跷足坐于蒲叶座,头戴装饰华丽的宝冠,上身着披肩短袖薄裟,下身着绣花长裙,裙角飘逸自然。其容貌风姿恰似出水芙蓉,凤眼下视,端庄秀美如韶华绝伦的妙龄女郎,被著名专家、学者韩素音誉为“东方维纳斯”。
圆雕罗汉石刻头像,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相比常见的阴森可怖的罗汉,这两个罗汉乖多了,胖嘟嘟的。
釉陶狗,宋代(公元960年一公元1279年)。这个狗有些傲娇,瞧,那翘着的鼻子还有眯着的眼睛,很拽哦。
蓝釉陶花觚,蓝釉陶三足香炉,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有一种沉重厚实的感觉,然后就想到东厂、西厂。
珐华彩武官俑,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这笑的有些假啊,简直是职场的标准笑容,没有上面的那些陶俑自然。
人物四条屏(纸本),丁云鹏,明代(1547-1628年)。每一个屏上面都写佛教相关的话语,总觉得作者想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虽然馆藏不多,但站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看,同一时期不只是有诺大的都城,还有一个个小小的城邑,走进资阳博物馆,小而精致。看看古代资阳人的生活情境,有狗有鸡,有马有猪,有酒有肉,有歌有舞,还有跨越数万年的资阳人头盖骨化石,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