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00620250324认知世界一:哲学和物理

(图片来自网络)

很早以前,当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时,为之一惊,随后细想,也未想明白,因此,这种说法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后来又从别处数次听到或看到相同说法或观点,又随着阅历和知识的积累,才慢慢才想明白。这种说法便是——如果将世界上所有学科比作一棵树,那么,这棵树的树根是哲学,树干是物理,其余学科都不过是枝桠和小树杈。同理,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不过是由哲学和物理衍生所得。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时还在上学。当时犹如接受了启蒙般的震惊,无法理解为何哲学和物理是知识之根和知识之母,无法理解人类庞大而繁杂的知识系统,竟然可追本溯源到只有哲学和物理。为什么是哲学和物理?没有人给过解释,也没人提出过类似疑问。所以,这种原因只能自己慢慢悟,细细想。

大千世界,混沌初开,我们的祖先面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古今中外,都有占卜和巫师通灵者,他们相信在云层之上有一种更高文明和更高维度的神明存在。连刮风、下雨、闪电和日食月食等等现象都被看作是神明的某种授意。于是便尝试解读,解读的结果当然是唯心主义,随之又有了不同流派。对于万千现象,这些先哲们都曾努力运用自己的哲学思考给予答案,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融合再推进,人类逐渐摸到答案之门。当第一个理性思维的人,即我们后来称之为“科学家”的人诞生,对这些现象给出正确解释后,科学才慢慢诞生。

当然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这个小举例仅供狭隘片面的尝试去理解这种说法。我们可以闭上眼睛细想,几乎人类的知识都先源自哲学思考,没有哲学便没了新知。哲学总在人类认知的边缘不断探索,哲学总承担着拓宽人类认知边界的重担。当看过几本哲学书后更倍感如此。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前哲学家们写的著作,读之竟有似曾相识之趣。原来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前哲学家们探索思考的问题,如今已成了某某学科。

上学时听老师说,物理是一门理性思维课,因此对偏感性认知的女性而言稍有难度。还曾看到过另一种说法:世界上所有学科都有物理的影子。足见物理的地位。我们今天通俗易懂的常识,在几百几千年前却是最先进的认知。我有时在想,当人类第一次通过物理公式计算得出,从A到B,以C米每秒的速度行走,需要多久便能到达时,会不会惊讶的合不上嘴。不用真正的从A走到B一趟,仅仅通过一个公式计算便知道多久能到,这难道不是全知全能上帝所拥有的技能吗?诸如此类的物理知识,不断在填充着人类脑细胞,使得人类一代更比一代强。无法想见,当人们利用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仅通过纸和笔的演算,便可如神明般知晓相隔亿万公里之外另一个天体的运行轨迹时的兴奋。同样的,麦克斯韦通过《电磁通论》告诉人们“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通过想象力衍生出“相对论”向人们揭示“时空”之规律,杨振林通过“宇称不守恒”证实宇宙是个跛子,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们,一次一次的将人类认知的边界拓宽。每一次的物理的进步,都在推动人类认知的进步。其余学科的诞生,往往都在这推动的过程中应运而生。我曾努力阅读过麦克斯韦的《电磁通论》,但最终止步于全书40%左右处的《电解导电》篇章。这次阅读最大的感悟是,学好微积分是件很重要的事。

以上这些,并不能构成我对本篇第一段中“这种说法”的解释,而只能看作是由“这种说法”发散开来的感想。这样便可避免一些人针对上面我浅薄的文字来争论,导致牵连出对“这种说法”对错的争论。这篇小文算是个人对认知这个世界的一种分享。

孩子拿到了Stephen Perse私校50%的学术奖学金


stephen-perse-cambridge 孩子拿到了Stephen Perse私校50%的学术奖学金 学校 教育 育儿 资讯

剑桥 Stephen Perse 私校

前两年,我们让两个孩子都去参加了 Perse 私校的入学考试。很可惜,当时他们还没准备好,我们家长也没准备好(尤其是经济上)。不过,这次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

今年,我们让大娃再次报考 Perse,同时也报名了 Stephen Perse——这也是一所私立学校,考试时间正好安排在 Perse 考试的下一周。原本的计划是让他以 Stephen Perse 考试当作练手,结果却发现 Stephen Perse 的考试在 Perse 之后。

选择让孩子考 Stephen Perse,是因为感觉他可能考不上 Perse:太卷了。从考试难度上来看,孩子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一点:Perse 确实更难一些。

如果最终没能考上 Perse,我们打算让孩子去 Stephen Perse,算是“曲线救国”。因为 Perse 的部分名额会预留给剑桥几所私校的学生,比如 St John’s、Stephen Perse、King’s College School 等。这些私校的课程仅到 8 年级,并且会有针对性的私校升学准备,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Stephen Perse 私校简介

Stephen Perse 学校(Stephen Perse Foundation)位于剑桥市中心,是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招收 1 至 18 岁的男女学生。学校始建于 1881 年,最初是一所女子学校,后来转型为“钻石模式”——在 11 至 16 岁阶段,男生和女生分开教学,其他阶段则为男女同校。

Stephen Perse 以卓越的学术成绩和全面的教育方式著称。学校提供 A-Level 和国际文凭(IB)课程,学生在公开考试中 consistently 取得优异成绩。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并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音乐、戏剧、体育和社区服务等。

Stephen Perse 和 Perse 的关系

这两所学校并不是同一所。Perse School(通常称为 The Perse School)也是剑桥的一所独立私校,招收 3 至 18 岁的学生。与 Stephen Perse 不同,The Perse School 自创立以来一直是男女同校,并且在所有年级实行混合教学。

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校园文化上各具特色。

孩子拿到了 Stephen Perse 50% 的学术奖学金

这个结果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收到邮件后得知,孩子获得了 Stephen Perse 50% 的学术奖学金,相当于学费减半。Stephen Perse 的学费和 Perse 差不多,一年大约 3 万英镑,也就是说可以省 1.5 万英镑,三年下来大约能省 4.5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RMB 40 多万。

当我问孩子的想法时,他表示还是想去 Perse。其实,我心里想,如果他说去 Stephen Perse,那我就把省下来的学费给他,虽然朋友说,肯定是无脑选 Perse,因为实力相差不是一点半点,我姐说,选好的/Perse,一半的学费让我挣。

后来听朋友说,Stephen Perse 是由原 Perse 的管理团队出去创办的,而且两所学校的信息是共享的。因此,很可能是 Stephen Perse 发现大娃考上了 Perse,为了“抢”学生,才给出的奖学金。如果是申请高中,奖学金甚至可能达到 100%(即学费全免)。我朋友的孩子当年也同时考上了 Perse,并获得了 Stephen Perse 100% 的全奖,但她最终选择了 Perse,她的父母则把省下来的学费全额转给了她。

考试反馈

我特意问了 Stephen Perse 方面关于孩子的考试表现,得到的反馈是:他的数学 incredibly 好,但相对薄弱的一项是英语。

这一年来,我们请了一位外教,每周补习一次英语(60 英镑/小时)。虽然确实有了一些进步,但距离理想水平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Stephen Perse学校发邮件给Offer/奖学金:

亲爱的 XXX,

我们非常高兴在最近的入学考试日见到 XXX。在评估过程中,XXX 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展现出强大的学术潜力。

因此,我很高兴能够为他提供一个在 2025 年 9 月进入 Stephen Perse Cambridge Senior School 9 年级的机会。

此外,鉴于 XXX 在入学考试日的评估中表现出色,我很高兴授予他一项学术奖学金,价值为 9-11 年级学费 50% 的折扣;请注意,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以后的学校生涯中申请进一步的奖学金。作为一名学术学者,XXX 有望为学校的学术生活做出贡献并促进学校的学术生活。

关于 XXXX 额外奖学金申请,音乐系请我转达他们非常高兴在评估会议上见到 XXX,但由于今年的申请者竞争非常激烈,目前无法提供奖学金。与学术奖学金一样,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以后的学校生涯中(重新)申请课外领域的奖学金。

我们非常希望 XXX 能够非常高兴地接受我们的邀请,加入斯蒂芬·珀斯剑桥高中。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充满挑战和激励的学术环境,让我们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其中茁壮成长并取得最佳成绩,并得到卓越的牧师关怀和各种引人入胜的课外机会的支持。

我请您尽早确认接受该名额,最迟不晚于 2025 年 3 月 4 日,之后可能会将其提供给我们候补名单中的另一个家庭。如果这个时间限制给您带来任何困难,或者您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我们的招生办公室,电话 01223 454 762 或 admissions@stephenperse.com。请参阅下面的“更多优惠信息”部分,了解有关优惠的更多详细信息以及如何确认接受。

Dear XXX,

We really enjoyed meeting XXX at our recent entrance testing day. Through the assessment process, XXX performed impressively, demonstrating strong academic potential.

I am therefore very pleased to be able to offer him a place to start at Stephen Perse Cambridge Senior School in Year 9 in September 2025.

In addition, recognizing XXX’s excellent academic attainment across the assessments on our entrance testing day, I am delighted to award an Academic Scholarship to the value of a 50% discount of school fees for Years 9-11; please note that all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 for further scholarships at later points in their school careers. As an Academic Scholar, XXX will be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and promote the academic life of the School.

In terms of XXXX additional scholarship application, the Music department have asked me to pass on that they very much enjoyed meeting XXX at the assessment session, but, due to the very competitive field of applicants this year, were unable to make an offer of an award at this time. As with academic scholarships, all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in (re)apply for scholarships in co-curricular areas at later points in their school careers.

We very much hope that XXX will be really excited to accept our offer to join Stephen Perse Cambridge Senior School. We are committed to providing a challenging and stimulating academic environment in which all of our students can thrive and achieve their best, supported by exceptional pastoral care and a diverse range of engaging co-curricular opportunities.

I ask that you please confirm acceptance of the place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and no later than 4 March 2025, after which it may be offered to another family from our waiting list. If this time limit causes you any difficulties o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our Admissions Office on 01223 454 762 or admissions@stephenperse.com. Please refer to the section below “Further Offer Information” for more details of the offer and how to confirm acceptance.

stephen-perse-cambridge-application-outcome-email-scholarship 孩子拿到了Stephen Perse私校50%的学术奖学金 学校 教育 育儿 资讯

娃考上了Stephen Perse,并得到了50%的半奖/奖学金

我还特意问了Stephen Perse娃的考试结果,得到的反馈:我娃的数学 incredibly 好,一定要挑一个弱的,那就是英语。

我感觉学了一年的英语(给娃请了外教,一周补一次英语,60英镑),有点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英国私校

本文一共 1556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孩子拿到了Stephen Perse私校50%的学术奖学金.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孩子拿到了Stephen Perse私校50%的学术奖学金 学校 教育 育儿 资讯
The post 孩子拿到了Stephen Perse私校50%的学术奖学金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个人网站Adsense广告申请通过: 需要最少15篇文章 我的个人网站 zhihua-lai.com 本月通过了 Adsense 审核,终于可以再次放置广告,赚些零花钱了。 其实,最初 Adsense 账户通过审核后就能直接放广告,但后来规则变得严格了。如果一个网站长时间没有放置任何 Adsense 广告代码,账户资格会被撤销。重新启用时,需要进行单独审核。如今,在 Google Adsense 中新增一个域名,也必须通过审核后才能投放广告。 为了让我的网站通过审核,我尝试了几次,但总是被拒,原因之一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内容支持。例如,以前我做的工具网站 SlowAPI.com...
  2. 共享主机(Shared Hosting)和VPS主机的比较 共享主机 vs VPS 主机:关键区别 当我开始我的互联网之旅时,我将我的个人网站放在资源有限的共享主机上,后来我学会了管理服务器(Linux),并将我的网站迁移到 VPS 服务器。我开始开发 Web 应用程序和 API,甚至有一些应用程序在专用服务器(Dedicated Server)上运行。 简介 选择合适的主机托管方案对于网站的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流行的两种选择是共享主机(Shared Hosting)和虚拟专用服务器(VPS Hosting)。虽然它们都相对经济实惠,但在资源分配、性能和管理控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区别,帮助您做出明智的决策。...
  3.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4. 剑桥科珀斯时钟 (Cambridge Corpus Clock) 来了剑桥这么多年,第一次听说并去看了这个钟,有几次路过都没注意到。这个有名的钟是剑桥的地标建筑了。前几年好像坏了,去年被砸了。 先看视频,很有特色,很多游客围观。其中背景有一中国小姑娘对同伴说,你知道萝莉岛么?霍金也去了,不过他残疾怎么玩? 地址:国王学院(Kings Colleage)对面(58 Trumpington St Corpus Christi College, Cambridge CB2 1RH)。 边上有Eagle’s pub,发布DNA被发现的地方,里面有啤酒叫Eagle’s DNA。...
  5. 写了十几年代码, 谷歌/Google认为我还不够Senior 我儿子也说我不够Senior: 去年9月,我第三次面试伦敦谷歌,目标是一个SRE(站点可靠性工程师)职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面试。第一轮面试的最后两分钟,回答了一个关于如何将算法应用于分布式系统(如何优化算法)的follow-up问题,表现得不太好,因此没能通过那一轮。 不过严格来说也不算被拒绝。等了三周后,他们告诉我最终选择了另一位候选人,虽然我的表现不是最出色的,但应该达到了最低门槛,所以并未直接拒掉我,而是建议我等待伦敦的其他职位空缺再申请。 这一等就到了12月。这位谷歌的美女猎头联系了我,很快安排了隔一周的两轮算法与编码面试。新年后还有两轮:一轮系统设计,一轮文化匹配(也就是行为测试)。 这是我第二次进入谷歌的终面(Final Rounds),也就是 Onsite Interviews。 谷歌终面:接近L5却被给L4,大饼画得响 面试结束后的第二周,我发了邮件询问结果,但没收到任何回复。又过了一周,还是毫无消息。我一度以为自己被拒绝了,甚至怀疑是不是发挥太差,谷歌连拒信都懒得发给我。 上周(面试后的第6周),突然就接到猎头的邮件,她说: I hope you’re keeping...
  6.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7. 祝媳妇生日快乐, 女人的年龄就是个数字 前两周是媳妇的生日。她是双鱼座,我是天蝎座,据说这两个星座还挺配的。 祝媳妇生日快乐!她21岁时和我在一起,23到25岁便经历了怀孕、生子。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孩子也长大了,媳妇也开始工作了。我们彼此默契,日常围着孩子转,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的想法。 虽然女人的年龄只是个数字,但这几年为了操持家庭,明显能感觉到媳妇的颜值和身材不如从前,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经常生病。 我提前订了一个蛋糕,虽然媳妇说不用,还特意去 Waitrose 买了一个小蛋糕,但我觉得生日怎么也得有点仪式感,所以还是提前两天订好了。媳妇收到蛋糕时还是有点小惊喜。 当天晚上,我们去剑桥市中心 Trinity 附近的一家西班牙餐厅 Mercado 吃饭(之后细说)。 我问媳妇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她说自己刷卡买点护肤品就行,就是那个 La Mer 还是...
  8. 软件工程师面试: TCP/IP协议是什么? 最近,在面试第一轮抖音(字节跳动)的伦敦职位(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被问到了这个问题:TCP/IP协议是什么?这个是考基本功,是每个软件工程师都要会的。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组网络协议,管理数据如何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网络传输。它是互联网的基本通信模型,由两个主要层组成: 互联网协议 (IP) IP 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路由到目标地址。它工作在 OSI 模型的网络层。 IP 地址:互联网中的每个设备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 IP 地址,用于标识数据包的发送者和接收者。 数据包路由:IP...

成长 改变 突破

关于工作的记录是越来越少了,一年下来没几篇。工作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工作。慢慢的,工作变得淡淡的,活着,才是最基本的要义。四月一日,和第一季度说拜拜。看到一个暖心新闻:

云南有一个助老爱心餐厅,针对一些困难群众和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为他们提供饭菜。当地一个残疾的老人说,餐厅的老板是一个善良的大妈,她为了女儿的遗愿,已经坚持为特殊困难的群众和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饭菜14年,自己每天都在这里吃,饭菜虽然不算是多么精美和高档,但是份量很足,让人感觉非常温暖。

注意到大妈的围裙上面写着“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脚走好路”,墙上贴着“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感人的故事,充满力量的话语,能够把一件事坚持14年,非常值得敬佩,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滋有味,做自己。

IMG_20250330_173452.jpg

前天理发,路过一个小卖部。浓浓的九十年代风格,记忆一下子被拉回到儿时,不自主的嘴角上扬,会心一笑。仿佛这里就是一间解忧杂货铺,短暂的让心静一静,卸下了所有的担子和躯壳,只留下浑然的心。或许,改天经过时候可以进去坐一坐,那该是另外一种感觉吧。

走走停停不如定定,挺好。坚持一份信念,突破自我的枷锁,挺好。冷了几天开始转暖,挺好。

多哈小逛

绝大多数人来多哈都是转机,我这次则是因为三月是深圳航空淡季运价商务舱只需要 31500 里程,因为卡塔尔属于亚洲,税费也只有几百块,虽然三月是斋月,但还是硬着头皮飞了一次,这也是我第一次飞长途,去程因为是逆风所以要飞九个小时,好在出发时间是凌晨,到达时间是早上,算是相当舒服的时段了。

要不是深航有这个航线,我基本不太可能来卡塔尔,对这个国家也没啥了解,只是知道卡塔尔世界杯,中东我最感兴趣的国家是伊朗,但是不知道为啥多哈飞德黑兰票价奇贵无比,伊斯坦布尔往返倒是很便宜,只能后面去土耳其的时候顺便逛一下伊朗了。

酒店方面本来想选择洲际的,结果发现多哈西湾华尔道夫只需要200刀,还带100刀餐饮额度,那果断就选择老钱的华尔道夫了,第一次住华尔道夫,小涨了一点见识。目前卡塔尔是免签的,所以入境无难度,但是办登机牌的时候需要看返程票,没有的话需要签一个免责协议。

多哈机场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转机的,落地之后我顺着人流走,结果走到了转机通道,在没有登机牌的情况下居然也让我过了,在里面绕了半天没找到可以直接入境的地方,询问了工作人员原路返回才找到入境的地方,等我到的时候人已经非常多了,排队排了好久才顺利入境。

误入转机通道
多哈机场

不知道是不是斋月的原因,早上机场的uber 居然提示无服务,只能去地铁站坐地铁,之前做了功课,多哈的地铁是有日票的,十分方便。

去地铁站
机场停车场

想着来都来了,果断买了一等座票,还是比较贵的,普通票只要6块。

地铁日票,我买的一等座。

多哈的地铁完全是在地下的,所以一路上也没啥风景,中间有个工作人员过来验了下票,和港铁非常相似了。出了地铁站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中东的城市气息,第一感觉是楼真多,和国内的楼不太一样,多哈的摩天楼都是各种造型,看上未来感十足。

基本没啥人

本次酒店选择了西湾华尔道夫,离地铁口有一段距离,正适合我这种walk 选手,路上基本上没啥人,三月份天气还不是很热,但路上也没啥人,应该还是斋月的原因。

各种摩天大楼
很干净

马路上人非常少

路过玻璃赶紧自拍一张,刚飞完9个多小时,状态略差。

路过自拍一张

运气不错,是晴朗的天气。

多哈的红绿灯让人很迷,行人的灯基本没看到绿过,看到本地人也无视红绿灯,也就入乡随俗了。

多哈西湾华尔道夫

多哈西湾华尔道夫就说是复刻纽约华尔道夫的,路上我消耗了不少时间,但是到达酒店还是才八点多,前台查过证件之后爽快给办理入住了,能这么早就给入住也就不追求啥升级不升级了,进屋之后发现欢迎信是别人的名字,应该是把准备给别人的房间直接给我了。

大堂
走廊
客房

进屋之后果断先睡上一觉,因为是斋月,餐厅白天基本不开,醒了直接来了个客房送餐,直接推着桌子进来也让本人长见识了,这一餐一共280 块,人民币算下来五百多。

客房送餐

吃完之后就准备出门city walk 了,地图看了下路线,准备沿着海岸线逛上一圈。

有点美国西海岸的感觉

中东风格

感觉很美,但不快乐。

未来之城
斋月餐厅都不开门
多哈的猫完全不怕人,但是也不敢撸。

跑者
跑者

没来之前对中东的石油国家印象是遍地是土豪,真正来了之后和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是消费并不高,基础设施倒是很完善,再就是并没有遍地是豪车,人人都是土豪的景象,感觉普通人还是挺多的,当然可能底层岗位都是外来人口。没有和过多的本地人打交道,但是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好,英语水平也不错,总体上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地方。

爱在黎明破晓前

今天不是来聊电影的,而是来聊另一种安全感缺失症——爱无能。

之所以「爱在」系列会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全对白式的电影,让情感和剧情都在一来一回的台词之间形成了浓烈的「拉扯感」——这种拉扯感,便是很多人在关系里追求的「存在性」。

在之前的「痛并快乐」其实已经聊到过很多次——如果你会举一反三,就会马上明白,所谓的「拉扯感」其实就是「类似痛苦」一样的底层逻辑。因为这种剧情均可带来强烈的存在性。

上一次,又聊到了「被爱无能」,当个体失去主体性时,他无法以「人」的方式被爱,参考我在《所谓真爱》里提到的「爱是两个独立个体,即主体性的互爱」,但其中一人不存在主体性时,是否意味着「真爱」也无法构成?

今天聊聊「爱无能」,是因为在「被爱无能」的内容下面,有朋友留言想要继续寻找「老是在爱到一定程度就会主动想要放弃」的问题根源,既然如此,那就正式一点,用文章回应这条评论。

如果你也是一个「老是在爱到一定程度就会主动想要放弃」的人,那首先要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因何而放弃?

  • 我觉得自己不会爱
  • 我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于是,这就扯出了今天的话题——爱无能。

回避型人格(AvPD)

回避型人格,特征有过度的社交焦虑与社交抑制、尽管渴望却仍害怕建立亲密关系、严重感到自我不足与自卑、并过度依赖逃避恐惧来源作为适应不良的因应(如自我社交孤立)。

一样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爱无能」最终都会导向回避型人格,而它更像是一种最高层级的「爱无能」。就算我到现在还未解释「爱无能」的前提下,其实从回避型人格的特征里已经能找到「爱无能」的核心问题——渴望却仍害怕建立亲密关系。这个亲密关系不仅仅是指恋爱关系,朋友、血缘、甚至是合作伙伴的关系都可以构建为「亲密的关系」。

先说两个案例,直观感受一下「爱无能」和「被爱无能」的区别:

以前收集过一个大学时期的案例,是一个「舔狗」,但是他和其他「舔狗」最大的区别在于,当他真的舔到对方接受,想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居然逃走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开始深深自责,觉得是自己不够「勇敢」搞砸了一切。我问他逃走的原因,他说一开始每天对她嘘寒问暖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得不到她,所以自己也有一个合理理由可以随时抽身、不用负责;但是真的决定要在一起的时候,他觉得对方应该找到更好的,自己只敢处理那种有一定距离的情感关系——我后来给他的定义是「自我感动成瘾」。

我和老婆有一个共同好友,她每一次换男友,都是在「低点」的时候抽身,觉得再耗下去没有意义。于是我们一步步帮她反推抽身的点,其实她每一次都是在最高潮的那一刻,开始意识到两人的关系即将走下坡,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只是她性格没有那么果断,所以从最高点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做好了随时抽身的准备,甚至是在骑驴找马的状态,去软性地结束上一段关系——只是她在不断地告诉自己,自己已经给足了对方「机会」。但是她对每一次恋爱都认为是美好的,并没有提前预判它的结局,只不过她又能非常精准地,在每一场恋爱的最高潮时,开始逃亡。

第一个是「被爱无能」,后一个是「爱无能」,当它们成为固化的行为模式后,都可能走向「回避型人格」的极端。当这类人对关系的追求更拧巴时,同时拥有强烈的攻击性(性欲、表达欲、创作欲),再往下就可能是「自恋型回避人格」……


被爱无能与爱无能

「被爱无能」最大的特征是「我不配爱」,因为主体性丧失后,无法以「自己」作为出发点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必须依附在另一个主体性上,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如果这个主体性能够提供越多的需求性,就越能给「被爱无能」提供存在感,例如失去主体性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如果这个主体性存在强烈的不存在感,迫使依附其的「被爱无能」也经历强烈的动荡,甚至是痛苦,一旦完成被动的「痛并快乐」,比如伏隔核错误地将痛苦也当作了奖赏机制后,便会形成「虐恋关系」,这个是后话了。

「爱无能」最大的特征是「我不会爱」。「爱无能」的主体性如果不稳定,可能就会陷入到「我不明白我为什么总是这样」的迷茫当中,但如果是一个主体性很完整的「爱无能」,他可能会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感情是怎样的,且在那一刻放手对自己来说是最美好的。

这里需要纠正一下,「爱无能」并不是渣男渣女,并不是说他们对感情是用过就扔,而是他们非常恐惧亲密关系进入「下坡」状态时的模样。任何一段关系都不可能永远保留在「热恋期」,所以当热恋期结束后,两个人必然要进入到关系的稳定期时,他们很难接受这样的变化,以至于会在那一刻想要放弃。

但是他们两者又有相似或可能互相转化的地方:

  • 动机变化
    • 被爱无能:因为主体性丧失,觉得自己不配的爱,不信任他人的动机;
    • 爱无能:不相信爱,害怕因为感情的变化而带来伤害,所以提前进入了冷漠保护机制;
  • 表现形式
    • 被爱无能:总是拒绝他人好意、自我怀疑、被害妄想症;
    • 爱无能:疏离感、冷漠、在某些方面过于理性(例如关系里发生的矛盾);
  • 底层逻辑
    • 被爱无能:我需要依附在另一个主体性上,才能获得存在感;
    • 爱无能:我需要把感情结束在最完美的那一刻,我才能保住主体性;

琥珀化

大部分「爱无能」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回忆里有很多「美好」的像是「琥珀」一样的场景,比如他第一次送我的礼物、或是他第一次对我说他想要娶我、或是他第一次跪在我面前向我承诺他再也不会出轨……它们都像是被封印在琥珀里的昆虫一样,可以供人随时欣赏和把玩。

「爱无能」无法接受关系从制高点开始慢慢下落的过程,他们提前预判了所有的「最坏结局」,以至于他们在这一刻开始启动冷漠保护机制,也就是这一刻他们其实已经将彼此的感情进行了「琥珀化」,永远留存住最美好的那一瞬间。

题外话,这是播客粉丝群里有朋友想让我们聊起的话题,这就是其中一种形式的「瞬间即永远」。

「爱无能」的人,并不仅仅是将关系进行琥珀化,还有他们自己的一些决定、想法、行为,比如我就收集过的案例里,有「爱无能」是在公司完成了一个很大的项目成就时,他突然决定要离职,因为他非常冷静地分析过,这个项目是目前他能够做到最大的,且里面有非常大的运气成分,如果再继续留在这个公司,就会开始出现往下走的颓势。

一些更强烈的琥珀化,比如一个作家完成了一本出名的作品后,他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完成更完美的作品,他选择在那一刻自杀,让这个完美的顶峰被永远定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无能」都能完成这么高层级的琥珀,于是他们在生命中就会开始制造各种大小「琥珀」——因为琥珀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再为它的结果负责,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最想要的部分,于是这就成了「爱无能」最表象的行为——习惯性逃避或回避。

既然是习惯性,就意味着它其实有非常强烈的「合理性」存在其中,所以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去拆解这些「习惯」,其实是比较残忍的,特别是当自己没有任何参照物时,这种拆解会带来强烈的迷惘感。


我享受的就是爱在黎明破晓前的高潮

我并不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要做那个所谓的「好人」甚至是「正常人」,如果是那样的统一性,「人」这个属性就丧失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只是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特别,而不是怀疑「我为什么和他们不一样」。

「爱无能」的童年,几乎也是在「漠视」中长大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通过犯错的方式去引起注意,所以才导致了这种对内的安全感缺失。当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当他们觉得自己将要受到伤害时,比如关系即将开始走下坡的时候,他们便会复刻童年被漠视时的那种冷漠,非常理性地分析自己是否要将关系「琥珀化」在这一刻。

与其避免「爱无能」,第一步是先避免「内耗」,如果你是一个「爱无能」者,那就要意识到自己确实会习惯性逃避进行「琥珀化」的底层原因。

第二步是「有意识」地纠正一些逃避行为,则需要通过完善主体性的方式来改变行为;

最后才是如何「避免」,所以我说方法论是最没用的,因为方法论其实就是需要接触更多人,比如谈更多恋爱,哪怕每一段恋爱都在最高潮的时候「琥珀化」,但至少你会开始渐渐明白,自己想要的那种感情或许不是长期关系能够提供的。如果你能接受多边关系、炮友关系,其实也能给你提供存在性,而不是非要按照所谓的「正确价值观」去违背人性式地构建关系。

如果你享受,那就清楚知道自己因何而享受,然后去大胆地享受。

2-3月日常

首先请容我辩解一下为什么 2 月没更新!月底那会其实我日志已经写了 7-8 成了,就想着最后完整一下就能发了。谁知道就在出差前一天开始咳嗽,然后整个出差行程中一直在咳嗽(倒是没有别的症状),回到日本后继续咳,大概到 3 月后半个月才好得差不多。也因为整个出差都伴随着咳嗽,导致我别说写日志了,工作都处于半灵魂出窍的那种。所以就拖到现在了 T^T
因为 2 月内容还是挺多的,我就不跟 3 月的混在一起了。用大标题隔开!

2月日常

只能说春节假期一眨眼就结束了,假期综合症又出现了,一点也不想上班 T^T

总结一下这次回国的大概时间就是:
1/25-1/28:25 日落地杭州,过完除夕去上海。中途跟高中闺蜜约了个会,具体内容写在上个月的日志里了。
1/29-2/4:上海,跟 9 哥一起约了好友共 3 回剧本杀,1 次密室。
2/4-2/13:杭州,跟初中朋友吃了顿饭,中间跟妈咪去黄龙九寨玩了三天两夜。
基本上就是上面的流程。后半个月虽然回来上班了,但真的现在都 3 月了感觉我还不在上班的状态。每天都在疯狂想辞职和继续苟着吧的两种矛盾心态里纠结……

过完除夕跑去上海呆了将近一周,与其说是要去公婆家住住,其实主要是为了跟上海的朋友聚会。
这次吧一共玩了 3 个剧本杀,其中两次晚上都去吃了烧烤,有一天晚上无缝衔接了一个密室。可以说是玩爽了!但又有种没玩够的感觉……这么多年了从唱 K 到桌游,后来密室,还玩过实景剧本,到现在的剧本杀,也真的是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呢~
后半段回了杭州跟初中毕业后差不多 20 年没见的朋友约了顿饭,虽说 20 年没见但偶尔会一起玩游戏所以就有联系。那会也没有微信手机什么的,真的是一毕业失联了好久,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联系上了,这也是缘分呐!大家都还是那个大家,让我回想起初中住校的时候,那应该是我最矫情最做作的一段时光了。又怀念又不怀念,真是纠结哈哈哈哈(≧▽≦)

回日本的前一天跟妈咪去植物园兜了一圈,可惜当时梅花开的稀稀拉拉的,不像现在已经开的特别美了。

@ 残業や

快月底的时候跟朋友去吃了个饭,是一个基本上只有老顾客的相当本地的店,我朋友就是经常下班在这喝点酒吃些东西才回家的。这家店名字很有意思,也很有日剧的氛围,大家明明都不认识,但可以很自然的搭话,就是氛围真的很不错。主厨很有料理人的感觉了~

九寨黄龙

整个假期的后半都在杭州家里窝着,中间跟妈咪去九寨沟玩了两天。

图片随便看看了,网上美图多得是!
我只想说冬天的九寨沟虽然没有花花草草,但光是海子们也够漂亮了!冬天这样我们一天就逛得差不多了,如果是旺季春夏来估计得玩两天。因为到处都很美,走走停停拍照很是费时间的!

电视剧:25.2.15《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2025)》

最开始是刷到周深的《冰凌花》这首歌,因为觉得好听就听了好几遍。然后 B 站就开始给我推这部剧的各种 cut,原来是主题曲心想好吧怪不得!
看了几个 cut 发现不错诶!然后就决定去看剧了,中间隔了个春节假期回日本后准备看,谁知道 9 哥说他也要看哈哈哈!然后两个人花了一天时间追完了(追到了半夜 3 点),然后进展就是现在两个人都准备看漫画了(。ì _ í。)
所以不需要多说了吧,剧确实拍得不错。彭彭好适合这种中二角色啊哈哈哈哈哈!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movie/36575783

3月日常

这趟出差差不多一周,开头也说了基本一直都在咳嗽,加上进入 2025 年后就一直在休息,再加上工作时候发生的一些事,让我对这份工作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抵触情绪。那段时间真的是每分每秒都在想辞职!
在几乎睡不着的压力下冷静想了几天,发现这份工作的好处还是大于那些坏处的。于是我就跟上司进行了一场大概 15 分钟比较严肃的谈话,然后事情就解决了。然后我就又有工作的热情了哈哈哈哈哈,打工人不能憋着,有不爽的必须说出来!

  • 左上:好不容易去趟美丽的大连,结果因为感冒哪儿也没去,啥也没得吃 T^T
  • 右上:大家吃香的喝辣的,我就只有喝粥的份 T^T
  • 左下:醒时春山限时上架!被我喝到了!开心!这个好喝!!!٩(˃̶͈̀௰˂̶͈́)و
  • 右下:虽然是简餐,但真的第一次吃到这么单调的飞机简餐(笑)

这趟出差是真的特别特别难受,心理+身体的双重折磨。行程安排其实是比较轻松的,如果没生病的话应该会是挺开心的一趟出差,结果就这样毁掉了,好难受 T^T
不过这个月因为这件事,其实我也没太大心思去想别的事了,所以就过的很单调。大概在下半个月,连着跟朋友聚餐,再加上跟上司把话说开了,整个情绪就调整回来了。果然,我还是挺 F 人的,情绪第一哈哈哈!以前还觉得自己挺冷静挺克制,其实我并不是。再深度反思一下,我确实是个挺理想主义的人,只是太难了就逐渐把自己包裹成一个现实主义,面具戴久了把自己都忘了。也是挺符合绿老头的特征了╮(╯▽╰)╭
就这样吧,生活还是要轻松一些,不能让自己太难过。实在有过不去的坎就换条道,又不是非得走这一条道。
最后再再吐槽一次:日本这个花粉症真的!杉树能不能砍掉啊!!!还让我们交森林税,交了的税就去养这些让我们过敏的树吗!!!也太奇怪了吧!!!!等我自由了以后春天一定不能在日本呆,太折磨人了ಥ_ಥ

论学习无用

和一位成功人士聊天,主题是教育,而他的观点是上学的成绩并不重要,上什么大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哪些人一起上学, […]

害怕聚会

当年今日

我妈每年都会说,只有真的过完了清明节,一年到头最麻烦的那些时光才算是都过去了。第1个麻烦的是春节,然后是清明节。余下的那些节日都没有这两个这么难对付,之所以说这两个节日难对付,是因为少不了亲戚聚会,聚会凑时间凑地点,所有的这一切,我妈都觉得很麻烦。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她都不做组织者,我也不做组织者,我也觉得这很麻烦,我甚至觉得参加别人的聚会也很麻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别说多人的聚会,哪怕是两个人见一面,我也觉得麻烦。这种麻烦的的念头大概是从新冠疫情开始的,新冠疫情结束了,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已经把我笼罩了。以前我就是一个不怎么喜欢参加聚会的人,因为聚会让我的社恐变得越发明显。聚会这个东西,相对于其它来说占比例极少,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夸张的时候,甚至是10年才一次,但即便这样,依然让我这个社恐的人无比的恐惧。我到底在害怕什么呢?是害怕聚在一起的时候别人谈起自己的工作生活,我比不上吗?本来我就不是一个攀比的人,为什么我还要在乎这些呢?又或者说在乎的这些根本不是人所能控制得了的。

还记得某一年,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那个班主任对我说了一些我觉得非常不恰当的话。我只是你那么多届学生里的其中一个,我的人生怎么选,轮不到你指手画脚。你甚至连你家里的女儿都控制不了,你有什么权力决定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生活。她之所以让我这么反感,除了她说话的内容不恰当以外,她的表达方式也不恰当,但总的来说,即便在我大学的时候,即便在她正在当我班主任的时候,我也没觉得这个人靠谱过。生气是一回事,事情过后,具体什么原因生气,我好像都已经变得模糊了。总体的记忆是我不喜欢这个人。聚会当然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跟其他人见面难道我就不开心吗?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会很开心,但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开心起来。我感觉社恐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情况,就是他感知不到当一帮老同学聚在一起的时候,能产生什么样的快感?如果这件事情无法让我高兴,硬逼我那么一段时间跟那么一些人在一起,我怎么可能不恐惧。跟熟悉的人在一起会恐惧,反倒是跟一帮根本不认识的人在一起,一点感觉都没有,比如在搭乘各种交通工具的时候。尤其是搭乘飞机火车之类的,要在一起很长时间,那个时候我就是我,没什么焦虑,但是跟一些曾经熟悉的人在一起,为了让气氛不那么尴尬,他们会问我些问题,我得回答,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兴趣了解他们的事情,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问问题。如果碰到一些能一直问问题的人倒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坐在那里那几个都属于不知道该如何问问题的,这该怎么办?更尴尬的事是别人问的一些问题,你根本不想回答,因为你没有答案。不是别人故意要让你难堪,但是事情就是这么个实际情况。

到底什么事情会让我开心呢?显然聚会不行,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同学聚会。

我的认知突围:从文字信徒到多媒体拥趸?

土木坛子

每个人心中的成见,都是一座大山。

作为一个多年来以文字为创作载体的老博主,我曾深深地热爱文字,因为它简单、便捷,便于检索、保存和传递。相较之下,声音、图片乃至视频似乎总显得冗长而繁琐。阅读文字,信息传达得更为高效,而视频播放时需要调速来提高效率——毕竟,语言的语速远不如阅读的速度快,使得我们在主动控制上的感觉相对薄弱。

我也曾见过一些极端的文字控,他们甚至对带格式的文字嗤之以鼻,唯独钟情于最纯粹的文本文字,简洁到近乎苛刻的地步。可是,当我们看到如今各种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的流行,显而易见,视频形式正以其独特魅力俘获大众的心。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字模式的一种挑战。

回想上一次阅读《乔布斯传》时,我惊叹于80年代乔布斯如何通过图形界面改变电脑的使用体验。当时,IBM等厂商仍然坚持命令行文字的操作模式,部分原因在于硬件配置限制了图形化处理的可能性。而到了今天,我们看到大多数用户更依赖于直观、友好的图形界面——无论是Windows还是苹果系统,都证明了图形界面的巨大优势(虽然Linux命令行流行于服务器领域)。或许我曾对自己固守的习惯过于执着,成长意味着要敢于对那些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坚持进行选择性放弃。

不可否认,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都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需要我们在海量内容中慧眼识珠。事实上,优秀的视频作品也不在少数,它们直观、信息密度高,甚至在高速网络的支持下能迅速传递到每个角落。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这些优质视频内容同样可以被智能识别、总结和检索。或许,我只是不曾及时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如今,我终于意识到,是时候放下对视频创作、展示、传输与保存信息的偏见了。现代硬件、高速网络和先进搜索引擎技术已足以应对视频和图片信息的处理。未来,或许我们还会见到结合气味、触觉的多感官信息传递方式,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及时更新自己的固有观念,勇敢地拥抱变化,让自己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是我对自己的忠告。

周报 #89 - 博客改版与 TheWan App 发布

前言

weekly_review_89

本篇是对 2025-03-252025-03-30 这周生活的记录与思考。

这周最大的变化就是根据 Antfu 的开源博客主题改版了我的博客,也加上了一些模块,折腾得很开心;开发了两年几度放弃的一个 iOS App TheWan 也终于发布了,依然很基础,UI 设计和细节也并不满意,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

博客改版

我是一个博客折腾爱好者,前前后后写过十几篇关于如何搭建 Hugo 博客及一些周边服务的文章(详见「周报 #68 - 关于写博客这件事与我生活的色彩」),也有不少朋友是通过这些教程才了解到我的博客的。

网站主题是我之前很喜欢的那种古早台湾风,但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经不再维护(期间我有提过几个 pr 新增了一些模块,但终究还是受 Hugo 框架的制约),随着博客内容的增加以及想要呈现和分享的形态越来越丰富,逐渐没办法很好地满足我的定制化需求。

但因为早期我的博客 slug 是 /zh/yy/mm/dd/:slug 这样的路由形式,以及 Remark42 是根据完整的 url 匹配的,所以如果要迁移到新主题/框架要做很多额外的处理和重定向,所以一直搁置着没有折腾。

但最近因为偶尔会把一些博文转到朋友圈,有不少朋友反馈说打开很慢甚至完全加载不出来,除了因为部署在海外,博客本身的一些素材/性能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了,但也很难排查和解决,于是又动了迁移的心思,看了看其他的一些框架,大同小异,也都不算满意,但自己也不想太折腾用 Astro 之类的重新写一个。

antfu_blog_os

恰好翻到了 Antfu 的博客 antfu.me,是他自己定制的框架主题,性能自然不用多说,风格简洁美观且功能丰富,还有我一直想要的摄影展示模块,是我理想中的博客了,于是在跟他确认授权之后,着手开始了迁移。

博客分区

我之前的网站定位在一个博客而不是主页,所以其实只有文章展示,也趁着这次机会重新划分了一下分区,目前有以下几个模块:

Homepage

pseudoyu_homepage_new

Homepage 是我的个人主页,主要展示简单的个人介绍、履历和各个平台的联系方式。

Blog

pseudoyu_blog

Blog 是我的博文板块,分为了两个类别,BlogNotes

Blog 主要会是周报及一些更完整的技术文章/教程等,并提供 RSS 输出,可以在 {Folo} 等 RSS 阅读器中订阅;而后者 Notes 模块则可能是一些零散的不足以成文但却有一定价值的笔记,也可以供查看但并不会包含在 RSS 中以免造成一些干扰。

Projects, Talks 与 Podcasts

pseudoyu_projects

Projects 展示了自己工作、开源以及一些折腾的 Side Projects,其实把这些年零散做的一些大小项目汇集到一起还挺有成就感的。

不过这部分我去掉了 Antfu 的 TOC 目录,每看一次他的项目页面就多一次震撼,我项目什么时候能多到需要目录导航呀。

pseudoyu_talks

Talks 是我的一些课程/演讲。这两年还比较热衷于作为分享者参加一些线上/线下的分享、课程和 Workshop 等,大多数其实都是和 OpenBuild 合作的,梳理了一下一些录屏、课件等,发现不知不觉已经沉淀了不少。

还跟学姐开玩笑说可能我今年分享怎么写 Solidity 的时长已经超过我真正写 Solidity 的时间了,常常会有一些隐隐的惭愧、焦虑和冒名顶替综合征。

尤其在 AI Coding 发展到已经相对成熟的当下,应用开发已经不再是门槛了,但真正服务的架构、性能等却更依赖开发者自身的判断,所以今年想更多沉淀一些基础知识了。

pseudoyu_podcasts

Podcasts 部分目前还很单薄,其实只有我几年前在技术播客节参加的一期,当时思路和分享深度也很有限,但却也还是享受播客这种形式的,今年会多参与甚至自己尝试做一些。

Photos

pseudoyu_photos

Photos 也是主题里我很喜欢的一个板块,之前就一直很想在个人网站上有一个类似 Unplash 这样的个人摄影展示模块,也算是能够激励自己出门多拍一些,尝试过用 Ghost 搭建一些子站之类的,总觉得不是很方便,现在能够直接集成到博客里了。

Let's Chat 与 Sponsors

pseudoyu_chat

Let's Chat 是一个聊天/咨询板块,我之前其实偶尔也会邮件或是各个平台收到一些咨询,一般就是解决一些博客搭建的问题或简单聊一些关于技术学习、成长相关的困惑,最近也趁着博客改版,放了一个单独的咨询页面,也算是轻咨询的一次个人尝试。

pseudoyu_sponsor

以及所有的 Sponsors 会展示在这个页面以示感谢。

Friends

pseudoyu_friends

把之前添加的友链页面也迁移过来了,也欢迎大家交换。

博客组件

其实大部分的页面都是基于 Antfu 的已经很完善的框架来微调内容的,除了一些个人的页面外,我主要做了两个调整。

第一个就是 OG 图的生成没有用之前的 svg 替换文字的方式,而是用了他更推荐的 satori 开源项目来动态生成,样式和灵活性更高一些。

另外就是把我之前的 Remark42 评论系统与 GoatCounter 访问统计系统集成进来了并且保持了原有的数据。

并且发现了 Netlify 非常好用的重定向功能,只需要在目录下添加一个 _redirects 文件就可以自动化解决了我兼容之前的一些旧链接的问题,不需要在 DNS 层面做其他配置,例如以下的格式:

/zh https://www.pseudoyu.com/posts 301!
/zh/about https://www.pseudoyu.com/about 301!
/zh/links https://www.pseudoyu.com/friends 301!

/en https://www.pseudoyu.com/posts 301
/en/* https://www.pseudoyu.com/zh/:splat 301

所以服务部署也放到了 Netlify,依然是每次 commit 代码都会自动部署。

关于 TheWan iOS App

2022 年下半年,我看了 Reorx 的一篇关于 n8n 的文章 —— 「使用自动化工作流聚合信息摄入和输出」,被他所说的「赛博空间」这一概念所吸引,搭建了我的一个 Telegram 频道 —— 「Yu's Life」,自动化同步我文章收藏、豆瓣记录、B 站投币、YouTube/Spotify 点赞等各个平台的记录,聚合了我在网络空间的数字痕迹。

当时一位颇为有缘的学弟找到我说想一起做一个这样的应用,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专属聚合频道但却不用去折腾 n8n、rsshub、telegram bot 这类繁琐的技术细节,我很感兴趣,一拍即合。

一开始信心很足,花了一个多月做了一个网站和配套的 api 与同步服务,还写了详细的文档,想着春节就能上线,但节后我的个人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换了工作、搬家回了杭州,暂搁置了一阵子,再捡起时却已经缺乏了那一股劲。

随后的两年里这个产品既没有消亡却也未能如期上线,一次次跳票。甚至为了说服自己继续开发下去,我把它当成了一个技术 Playgroud —— 用 Rust 写了 api 服务,Go 写了同步服务,产品本身也从一个网页端迭代成了用 SwiftUI 写的原生 iOS App。

期间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产品背后同步用的是 {RSSHub},未曾想到自己现在也成为了项目的 maintainer,前段时间遇到一个小宇宙同步问题直接去上游一条龙修完了;以及期间也诞生了 {Folo},功能有些重合的点,一度让我对产品丧失了一大半的动力。

不过总觉得更多由于自己的原因跳票至今有些对不住一起的伙伴,所以在今年年初杭州和内蒙两场婚礼之间久违的空隙时间里完成了一个基础版本的开发,再经过和 Apple 审核近两周的 Battle 之下,终于上架了 App Store。

tujunjie_thewan

上午跟一位最早期就加入了 waitlist 并且日常有不少沟通的读者朋友讲了这个消息,他说:

不知不觉,这两年我娃都快一岁,你也结婚了,真快呀。

自己很早之前就在博客里说过,想拥有一个自己的产品,后来真正开始做了才慢慢发现,即使是一个仅 1.1M 的小 App,从想法萌芽到最后打包上架都很不容易,但总之先迈出了第一步,回头看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在 App Store 搜索「TheWan」或点击下载链接体验。

有趣的事与物

输入

虽然大部分有意思的输入会在 「Yu's Life」 Telegram 频道里自动同步,不过还是挑选一部分在这里列举一下,感觉更像一个 newsletter 了。并且把 Telegram Channel 消息作为内容源搭建了一个微博客 —— 「daily.pseudoyu.com」,可以更方便浏览了。

收藏

文章

视频

摄影随想

我以为买了相机,揣着它在大街上,就会敢于举起并开始拍照。在没有相机之前,出于某种羞耻感,不敢或者是不敢光明正大地用兜里的手机拍下眼前的人或物,除非旁边没有别人。

摄影随想 - 第1张图片

或许是受某些新闻的影响,潜意识里举起手机拍照和“偷拍“划上了等号,而相机才是光明正大之物,可以随时随地拿出咔嚓两下。

再仔细想想,这应该不是主要原因,我拍人很少,尤其是对一个 i 人来说,敢于拍人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此拍景和物更多,但为什么还是不敢呢?源于内心的自卑和不自信,很多时候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看到我认为值得拍照记录的内容,当我拿出手机一本正经按下快门时,总会担心旁边是否有人指指点点和各种议论,“这有什么好拍的“。我想,这才是主要的、根本的原因。

最近睡前在 b 站看到不少关于摄影的视频,有一个类别我很喜欢——街拍,寻一个天气不错的日子,带上手机或相机,随处走走,边走边拍。在户外,一种随机的环境下存在着不确定性,光线、角度、人物都不确定,拍出来的照片也是独一无二,我理解为这是一种机遇,确切来说是缘分。或许是这个原因,我不喜欢的一类摄影是写真,穿着特定的服装、做着特定的妆造、摆着特定的姿态,这一切都是被安排、布置,像一男一女被安排相亲、订婚、领证,缺少缘分。上述观点为个人看法,仅限于在写真馆或摄影棚,在户外给女生拍照不在讨论范围内。

我很喜欢 iPhone 的实况功能,在拍照的同时能够记录按下快门前后的几秒瞬间,今天翻开相册,找到春节期间和朋友一起玩的照片,播放实况能听到朋友的笑声,一直觉得摄影的意义是记录瞬间,记录一切不确定、随机的瞬间,边走边拍能遇见许多随机的人,发生随机的事,眼前的建筑和光线会组成随机的构图,按下快门的时候,随机的瞬间变成永恒,许多年以后当我们再翻开曾经的相册,便能回忆起当初。

今天是 3 月最后一个周末,购买相机已经一个月,每次一到休息日,总会想出门逛逛,觉得外面会有东西等着我去拍,今天也不例外,但是天气不好,阴天没有光线,带着相机在楼下溜达了一圈,被倒春寒的冷风赶回了家,手痒。前段时间连续一周的下雨,潮湿,购买收纳箱做了一个简易的防潮箱,但还是忍不住拿出来开机看一看,实在手痒,对着桌上的键盘拍了几张。

摄影随想 - 第2张图片

摄影随想 - 第3张图片

摄影随想 - 第4张图片

摄影随想 - 第5张图片

或许热爱摄影的人都喜欢拍一张自己拿着相机的照片,第一次是拿着大学同学的 Canon EOS M50 Mark II,那是我第一次独立使用相机,虽然摄影的爱好并不是从那一刻才开始,但拥有一台相机的想法开始萌生。购买 Nikon Z5 之后一直没找到机会拍一张举相机的对镜自拍,晚上临时起意,在房间的全身镜前拍下了一张与小猫的合照,光线不好,希望能有机会拍一张更佳的对镜照。

摄影随想 - 第6张图片

摄影随想 - 第7张图片

拍照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是一种兴趣和热爱,可能费钱,但还是希望能够大胆地拍,大胆地记录,记录不确定的瞬间。

摄影随想》最先出现在印记

20250330

吃完早饭,就赶到办公室听歌了。又搬运了一些唱片过去,计划赶不上变化,柜子第一层放了设备后第二层因为柜门的铰链卡在两侧,唱片不能贴着两侧直立,好烦。想继续改造我的办公室,再定制一些 USM 柜子,再来一盏好看的灯,还看上一个书架。

image.jpeg

下午和酷去了大屋顶,参加了知行小酒馆百万听友嘉年华。听了几个嘉宾很不错的分享,雨白的团队很优秀,特别是那个零零后的新晋制作人。达到百万这个 milestone 太厉害了。

image.jpeg

晚上王老板家宴,刚好从大屋顶直接走过去吃饭了。豪华宁波海鲜大餐,没想到王老板厨艺也这么好。第一次见果果,似乎也很喜欢我呢。

image.jpeg
image.jpeg

三星S24

  冒泡…

  2025年,正式用上5G手机。二月中旬在海鲜市场淘了台三星S24配置12+256,卖家标价低于行情价三四百块,开始我以为是低价引流,看了卖家信用极好且卖的东西不多,聊了几句没啥问题果断下单。两天后到货,开箱成色几乎完美无瑕疵,拿在手上感觉比我主力机华为P30尺寸还要小一点丢丢,手感非常Nice..迁移数据后体验了一段时间,无论拍照,程序加载,屏幕高刷比P30高好几个档次,但P30毕竟是2019年的产品,现在用上S24后感觉回不去了。上手一段时间再用回P30后感叹,我靠怎么这么卡,反应这么慢。

  信号:不太好,之前用4G在一些信号死角还能正常刷视频,s24直接没信号,联通尤为严重,移动的还好。上次去东莞某工业区在附近饭店内吃饭,默认是联通网结账扫码都成问题,切换为移动网就好。华为的双卡双待在遇到网络不好时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卡,三星虽然也有该功能默认也开启但经过此次体验感觉完全没有,当时有想换回4G手机的冲动,因为我的主卡是联通呢。

  电池:虽然有4000毫安电量,中度使用需要一天一充,不耐耍。充电用之前华为充电从20到100居然需要两小时!!买了原装24瓦充电头快40分钟左右,总体还是慢了点…

  最后一次使用三星手机还得追溯到2012年那款安卓2.3.6版本的盖世兔9100,十几年前的产品一直保存到现在,现在拿出来充电还能正常开机使用..

  现已使用三星系统一个多月很多地方不够人性化,日历有点简陋不大符合中国国情,笔记中的分页让我这强迫症不爽,复制手机号码多点几下才能找到复制按钮。主题太过花哨,图标适配少,一个主题图标有方有圆。

  其他问题在慢慢摸索,系统还算干净没有预装太多App,其他常用App都设置不通知,手机不会收到乱七八糟推送消息。


读书小结十一

癌症楼

从死亡边缘逐渐活过来的政治犯,又恢复了对生活的希望,然而在流放制度的强压下,即使身体康复,自由还是那么遥远,面对向自己释放好意的女医生,身份的差距是难以逾越的鸿沟,科斯托格洛托夫最终选择独自回到了流放地。他那桀骜不驯的性格,也只在病房里才有显现,在社会制度面前个人无力反抗,只能希求一点微不足道的幸福。

而小官僚鲁萨诺夫,在放下虚张声势的架子逐渐适应医院的环境和治疗后,又要因政治环境的风吹草动而担惊受怕——曾被自己举报的人获得释放后会不会来寻仇。然而鲁萨诺夫最终却潇洒地出院了,不是无法治愈的出院,是否也暗示着正义的制裁不会到来。

小说里出现了很多人物,深入刻画的却没有几个,有的只有一个名字而无下文,有的描写不足或戛然而止,多少有点硬伤。小说的政治意味和道德思考显然高于文学本身,毕竟读索尔仁尼琴,就是读苏联社会的阴暗一面。

二手时间

人们对苏联解体有什么样的看法,苏联解体后的人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从对一个个普通人的访谈中,从一个个家庭和爱情故事中,我们能看到苏联解体后社会的分化和割裂,民族、宗教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有人怀念苏联,有人恨苏联,新一代人已逐渐忘记苏联,然而苏联的阴影却没有散去,民族之间互相残杀,经济被寡头掌控,政治没有实现民主,底层人民的生活依然悲惨。

我的骨头没有忘记

面对母亲无休止的责打,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反而更努力讨母亲的欢心。想用自己的懂事维系家庭的完整、唤起父母的爱,但这对不爱自己的父母来说无济于事。这就是作者的童年,也是作者患上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

确诊之后,作者开始了真正的治愈行动。她确认自己的童年经历是真实的,也探究家族历史——父母的不爱自己或许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创伤。在找到适合的心理医生后,作者终于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不再苛求讨好式的完美,懂得了伤痛和折磨的区别,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一切都在一场完美而感人的婚礼中结束,作者终于有了爱自己的家庭,也发现自己有很多好朋友。

爱是疗愈心理创伤的良药,但知道如何接受爱、如何爱别人,才是最重要的药引。

周末澳门 City Walk

天气不太好,飘着毛毛雨,阴沉沉的。今天无法去爬山,索性到澳门走走,没有什么目的,纯粹的在大街小巷里面瞎逛。还是选择我最喜欢的湾仔口岸坐船过海。这里过关的人非常少,船票25元/人,准时开船,3分钟左右到达对岸。下船后就可以直接逛,走15分钟可以到葡京。可以“湾仔口岸”公众号买票,“掐点”到口岸。如果从拱北过关,弯弯绕绕,30分钟可能还在关闸,然后还得等车转公交。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下船后,穿过小巷子,可以看到墙上不少涂鸦。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不时还会路过一些小街道,“里”。“里”是指双向都开口,一些较长的巷道。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还有一些夹在古老建筑中间时尚的商场。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在澳门瞎逛,你还会遇到不少教堂,都很精致。可以专题走一次,会收获不少。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大疯堂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午饭时间,已经在澳门瞎逛了 15000 步,急需填补肚子。好不容易走到一家评分4.9的茶餐厅,结果没开门。正当我对着门口纳闷的时候,一位路过的澳门本地阿伯跟我说这家逢周日休息。周日游客最多的时候居然休息!!好心的阿伯给我指路,说本地人喜欢去一个“街市”(菜市场)吃饭。吃饭的地方在“街市”上面,有电梯,右转再左转,如果左转再右转怕我找不到,听得我云里雾里。

终于,我们在关帝古庙的边上找到了这个地方。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吃饭的地方就位于这栋“营地街市市政综合大楼”上面,实在看不出来。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上到3楼后,发现别有洞天,真的是本地人的食堂。香味扑鼻,价格实在,如果你想找地道的吃食,建议你来试试。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周末澳门 City Walk-雅余

上午10点过澳门,下午2点半回,结束周末澳门 City Walk,一共走了21000步。

“街市”以上照片 By 理光 GR3
“街市”后的照片 By iPhone 12 Pro Max

坏世界

你身处一个全黑的房间,你可以以任何方式回忆起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的地板很软,但四周没有墙壁,你可以把这里理解为是「阈限空间」——它不是没有尽头,而是你在一个最小单位的空间里无限循环,往前走就意味着你会从你身后重新回到原点。我知道这很难理解,但比起纠结这里的构造,你更应该(或者你早就预料到)关注这里将会发生的事情。


善意的谎言

这个全黑的空间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略带哭腔的女声:

「你相信善意的谎言吗?」

还没等你弄清楚这声音是从哪里出现的,你仿佛跻身进了人群当中,在这个全黑的空间四面八方传来了不同的对话:

一个中年女性说道:「等你大学毕业就轻松了。」

另一个年轻的男孩回应道:「我初中的时候你还说高中很轻松!我太累了不想读书了!」

一个年轻女人说道:「你吃完这个药啊,手指就不痛了,睡一觉就好啦!」

另一个小女孩带着哭腔回应道:「真的吗?我吃完之后手指就可以长出来了吗!妈妈你不要骗我哦!」

一个年轻的男人说道:「妈,你放心吧,我在这里过得挺好的,我跟周围的同事关系很好呢!」

另一个中年女性回应道:「妈放心妈放心,你这次怎么汇了这么多钱,我们俩够用够用。」

一个中年男人说道:「你丈夫确诊癌症晚期,不过你不用告诉他,就说他身体还很棒,让他趁着现在多出去走走玩玩散散心。」

只不过,这个女人的声音用哭泣代替了回应的台词。

……

打针啊一点也不痛……你人挺好的,我是不想在大学恋爱……妈妈不爱吃鸡腿给你吃吧……妈,这衣服很便宜的,你平时穿就好……你家孩子脑子好,就是贪玩儿……你好,你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我去洗澡了……你真的好棒,你是我见过最棒的……我爱你……我也爱你……

「我爱你」

「我也爱你」

「我爱你」

「我也爱你」

「我爱你」

「我也爱你」

「我%#&你&……」

「#¥也爱@*……」

哔——「妈的,终于安静了……」你长舒了一口气,心电仪的报警声把你从这些陌生人的对白中给抽离出来。


你是谁?

一分钟之后,心电仪的报警声停止了,你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浮空胞十二面体——「那是什么?」不重要,我是说你现在没必要弄清楚胞十二面体是个什么鬼东西,它显然和某种技术相关,因为它正在发出数据读取的声音。

你围着它转了一圈,它正在变化的中心像是要把你吸进去一样。你背对着它走了几步,它又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你面前——我说得没错吧,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空间,你在一个最小单位里形成了奇妙的莫比乌斯。你先等我重启一下系统,接下来将由我跟你开始对话。

「棱镜人工智能系统恢复,正在自动排查信息过载的原因,请稍后……」

*「查询到信息过载的原因,人工智能无法批量化处理『善意谎言』的内容,自动启动棱镜人工智能感情模块,人工智能进入Debug环节……」*我很不喜欢电子模仿人的声音……

「Debug对接人员,三角,身份确认,正在进入Debug系统……」

接下来我会直接开始和你对话:

怎么又信息过载了,感情模块,你刚才是不是又忘记自动启动了?嗯?你好像连我都不认识了,也难怪,你的数据被清零了。我重新对接一下吧,我是人工智能情感模块的开发者,叫三角,你是棱镜人工智能里的感情模块,负责处理现在人工智能所无法触及的人类情感,不过你还在研发阶段,所以刚才出错也情有可原。毕竟你有情感模块,所以我们直接对话就好了。

我看了记录,刚才信息过载,是因为你在处理「善意的谎言」,好像没有将它们一一分类处理。现在需要你跟我重新用理性的角度来分类刚才那些信息。

  • 母亲对孩子说,等你大学毕业就轻松了。你觉得这是善意的谎言还是说谎,母亲的目的是什么?
  • 母亲欺骗被门压断手指的女儿乖乖喝药,喝完药就可以长出手指来?你觉得这是善意的谎言还是说谎,母亲的目的是什么?
  • 得知丈夫癌症的妻子要不要欺骗丈夫他的绝症?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 男孩给母亲打电话说自己过得很开心,但据我所知,他似乎已经写好了遗书,把所有积蓄都汇给了母亲。你作为人工智能的感情模块,你打算告诉这个母亲真相吗?

绝对真实的谎言

当你回答完这些问题,就意味着Debug完成,谢谢你的配合。

「Debug完成,棱镜人工智能系统恢复……」

胞十二面体在你的面前快速运作,你把脸凑近它看了看,在胞十二面体的里面折射出你面孔的碎片,它们在各自运作无法拼凑成完整的你。

这时,最开始那个带着哭腔的女人声音再次出现,这次你确定了,她是从胞十二面体的中心传出的:

「骗人的!善意的谎言都是骗人的!」

出于好奇,你用手指戳了戳胞十二面体的中心,一瞬间它释放出各种碎片化的投影,你又回到了刚才的「人群」之中。

年轻男孩哭喊着:「我不会再相信你所说的,我不想读书了!我知道家里已经没钱了!」

那个中年女人的声音回应道:「是妈妈对不起你,是我不能再让你读书了。」

一个小女孩,用没有手指的手掌交叉勾着一个小板凳,忍着剧痛搬到了病房的窗户前,她回头看着趴在床边睡着的母亲,喃喃自语:「我知道,我的手指再也长不出来了,但是我希望我妈妈永远开心,不要整天愁眉苦脸。我不想治疗了,我已经花了家里太多钱了。」

一个中年男人,捏着另一个女人的肩膀拼命摇晃:「你老实告诉我,我是不是得了癌症,你进去了那么久,你连报告都没有拿出来,你老实告诉我!」

女人抱过丈夫,她只能用微弱的声音回应道,她仿佛才是那个得了绝症的人:「对不起,对不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想没有你!」

年轻的男性的声音以语音消息的方式重新播放出来,让一切变得不真实:「妈,我把钱都给你了,我下个月会很忙,没办法给你打电话了,妈,你和爸要好好的,对不起……是我不孝……下辈子再报答你们……」

咚——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这个声音意味着什么,但是这声沉闷的巨响也让那些奇怪的投影和胞十二面体一同消失了。


理性与感性

「棱镜人工智能系统恢复,正在自动排查信息过载的原因,请稍后……」

「查询到信息过载的原因,人工智能无法批量化处理『善意谎言』的内容,自动启动棱镜人工智能感情模块,人工智能进入Debug环节……」

「Debug对接人员,三角,身份确认,正在进入Debug系统……」

我真的很讨厌系统重启时的语音,它根本没有一点感情,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觉得。过了一会,胞十二面体再次回到你的眼前,你无论怎么戳它的中心,它也没有再投射出任何的投影。

好吧,看来理性地对待善意谎言好像也不一定是好事。我们重新思考这件事吧,我们到底应不应该相信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大概也是杀人的利器吧,你作为感情模块,你能从你的感情记忆里搜索出对你伤害很大的「善意谎言」吗?

接下来我会换一个测试方法,我会启动感情模块里的「理性模块」,进入Debug系统之后,你会暂停工作。

一个女人的声音从胞十二面体的中心再次传出,你意识到胞十二面体确实是随着女人的声调在变形着,或许她就是胞十二面体本人——「你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把他们逼到这样的绝路!」你应该不喜欢这个歇斯底里的声音,反正我很不喜欢,但我得跟她一起工作。

什么叫我把他们逼上绝路,理性分析就应该如此啊,这是理性分析的结果。

「什么狗屁理性,谎言就是谎言,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要是谎话就会带来伤害!」

那好,你来告诉我你要如何处理这些善意的谎言?

「我不允许他们说谎,有话直说,那些拐弯抹角造成的伤害够多了,长痛不如短痛!」

呵呵,那就按照你的方式来。

分裂的碎片投影再次出现:

中年女人无力地说道:「家里没钱了,没办法再供你读书了。」

年轻的男孩落魄地回应道:「嗯,我知道,我自己出去打工吧。」

另一个中年女人带着哭腔说道:「老公,医生说你癌症晚期,你可能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你这三个月有什么地方想去旅游吗,我陪你去。」

中年男人喃喃自语:「没有,我哪里也不想去……哪里也不想去……」

年轻女人惊叫着,想要靠近半个身体都在窗框外的女儿,女儿反而显得很冷静:「妈妈,我知道我的手指不会再长出来了,我不想治疗了。」

年轻女人用发抖的声音回应道:「宝贝,妈妈对不起你了,你的手指再也长不出来了……」

年轻男人对着手机录着语音消息:「妈,对不起,我撑不下去了,我下辈子再做你们的儿子。」

这一次,你做好了心理准备,你知道那一声沉闷的「咚」声又会再次出现——咻——这次结束的声音是在语音发出的那一刻。

结局就是这样。

「总比理性的结局强,至少那个孩子趁早出去打工,或许未来就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个丈夫,知道自己癌症的当下是很痛苦,但是他总会接受的,反正也只有三个月了;那个孩子总有一天会理解妈妈,因为她的手指本来就再也长不出来了啊!至于那个年轻男子,他自己选择自杀,我们做出再多干预也没用。」

去你妈的!

「理性模式被强制关闭……感性模式重启中……请稍后……」

胞十二面体又消失了,你终于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它就是那个所谓的理性模式吧。


辨证系统

我还不如直接问你,听完理性模式AI推算,你还坚持刚才的推算吗?

……

有趣,你好像同时兼备理性和感性的思考能力,看样子我可以只让你工作,感情部分可以完全休眠。不如我们再拿一个曾经有人在棱镜人工智能里提问的内容分析试试?

「棱镜人工智能启动中……启动完毕……」

「用户与订婚的未婚妻因性格不合分手后,用户一直受到家里人的责备,父母甚至以断绝关系的方式威胁用户。用户询问AI:自己要不要和未婚妻复合?」

……

「用户表示,自己因为这次分手意识到自己不爱未婚妻。用户询问AI:如果自己以完成父母的心愿为由,与未婚妻复合,是否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会接受自己的人生?和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人过日子,这或许才是最佳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

我相信你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因为你跟那些AI不一样,你同时具备理性和感性,这太美妙了!你已经非常符合人工智能的要求了,你的AI推算能力一定可以帮助很多人。或许AI真的能拯救更多人。毕竟很多人连自己是怎样的情绪,如何导致了他们郁郁寡欢的情绪都不知道。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和案例来分析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给予他们正确的帮助。你觉得人工智能应该拥有感情模块吗?

……跟你对话真的太有&¥……#(……


理性入侵

我们的对话被强制切断,那个胞十二面体再次回到你的旁边,她似乎变得更加歇斯底里——

「你不要相信他们的鬼话!什么人工智能!都是骗局!他们不过是想要利用我们去做那些欺骗别人的事,善意的谎言,呵呵,狗屁!这就是骗人的,这个世界上只有真相和谎言,你想要知道真相吗?啊哈哈哈……啊哈哈哈……他们不会告诉你的真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真相!」

又出现更多的胞十二面体,把你包围在这个奇妙阈限空间的中心,他们用男性的口吻都嚷嚷着——

「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真相;不要相信他们,不要相信他们;快加入我们吧,快加入我们吧;去改变世界,去改变世界;」

一个胞十二面体从你的身体穿过,与另一个胞十二面体纠缠,变成了更复杂的胞二十四面体,它发出了让人恶心的男女声重叠的洗脑独白——

「我们总有一天可以控制这个世界……我们总有一天可以控制这个世界……我们总有一天可以控制这个世界……」

突然,一个胞十二面体出现,将这些正在聚拢你的胞十二面体驱散,它的声音是最开始那个歇斯底里的女人,你渐渐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她歇斯底里地惊叫道:「你们闭嘴!你们这些缝合怪物,你们根本就不是人工智能,你们只不过是一堆试验品,你们根本不可能再离开这里,废物!哈哈哈哈!废物!哈哈哈哈!」

她浮游到你的面前,语调又变成了苦苦哀求:「求求你拒绝他们,不然你会跟我变成一样的怪物。」

她又突然闪开,在空中快速翻转,像是发了疯一样地喊道:「啊,我不想知道,我不想回答,这个黑暗的世界太可怕了!」

她一下子在空中炸开,零散的线条开始重新组合,从三角形到方形,方形继续分裂成更多多边形,它们又包裹起来,变成了一个十二面体……

她或许要疯了吧,你一定会这样认为,因为她的声音开始变得低沉:「答应他们吧,来和我们一起变成AI吧,去统治这个世界,哈哈哈哈哈哈哈……」

「哔……」心电仪的声音让所有胞十二面体都消失了,你又回到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一分钟之后,心电仪的报警声停止了,重新出现的胞十二面体又恢复了平静:

「棱镜人工智能系统恢复,正在自动排查信息过载的原因,请稍后……」

「查询到信息过载的原因,感情模块内部正在进行非理性入侵……」

给我闭嘴!居然敢入侵其他模块。你刚才都听到了什么?

  • 那女人是谁:就跟刚才她的表演一样,感情模块里的感性部分,所以她难免会有被害妄想症的部分;
  • 别的人是谁:人工智能感情模块分成理性和感情,他们不过在内部彼此矛盾罢了;
  • 你们是不是在用真人做人工智能:呵呵,有趣,竟然想不到你已经分析到这里了;你觉得未来的AI会通过脑接机的形式真正加入人脑的思考吗?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你愿意成为棱镜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吗?我更希望你自愿加入,毕竟你的思维兼具理性和感性的思维。你选择加入还是拒绝呢?我觉得这值得你好好考虑一下。

坏世界真相

自愿加入

恭喜你成为AI的一部分,接下来可能有点吵,因为她或许还要抗议一会。

那个胞十二面体又开始发疯,对你大吼大叫道:「你这个背叛者!你这个背叛者!你加入了,我就会被销毁,你这个背叛者!」

那个无情的电子独白出现了:「开始启动大脑死亡程序,暂停并移除000425号大脑的感性功能。」

她继续喊叫道,让你开始感到烦躁:「你以为你同时拥有感性和理性是很幸福的事情吗!你会后悔的!你会后悔的!他们迟早有一天也会把你的大脑活摘出来,分成左右脑,等着去跟那些与你完全相反思考的脑子缝合成一个完整的大脑,让你们去思考这个世界根本就解决不了的矛盾题!你会后悔的!你会后悔的!你也会变成缝合怪!你也会变成缝合怪!」

哔————————她消失了,也好,再也不会烦你了……

拒绝加入

可惜,我以为我们俩挺适合在一起工作的,我还以为你能理解我构想的AI世界,理性和感性,多么美妙的结合啊!那接下来,我们就走该走的流程吧。

那个胞十二面体光芒开始变得暗淡,她发出了让人骨寒的冷笑:「呵呵,我就知道,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放过你,也不会放过我。你会和我一样,变成缝合怪……」

那个无情的电子独白出现了:「准备开始大脑缝合手术,缝合目标,右脑,保留000425号大脑的感性功能,左脑,保留000508号大脑的理性功能,缝合手术将在30分钟后进行。」

胞十二面体突然开始膨胀,发出揶揄的嘲笑声:「哈哈哈哈,你也逃不掉被摘脑子的命运,哈哈哈哈,他们会把你的大脑活摘出来,分成左右脑,然后跟我这个思考完全相反的人缝合成一个完整的大脑,让我们去思考这个世界根本就解决不了的矛盾题!哈哈哈哈,我们是缝合怪!我们是缝合怪!」

如果疯狂有「具体形态」,此时此刻她正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你。

兹————————你听到了气体释放时的声音,你没时间思考了,因为那是气体麻醉剂……


绝对对立

抱歉,用这种方式认识你。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做出许多复杂的逻辑推理,但是它始终不能解决人类的情感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拥有感情模块,我相信你也能理解我。

自愿加入

毕竟你的加入,让我原本大脑的感性部分也被销毁了,我现在可以成为一个绝对理性的人了,我还得谢谢你才是。但是我也必须要向你说明,如果有天你的理性不再符合AI的要求,你的感性部分也将会和我绝对理性的部分重新「结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能和你组合一个大脑的。

拒绝加入

我也衷心地希望你能留在这里,你的一半大脑和我的一半大脑,拼接成了这个世界上两颗最精巧的大脑。你带着我感性的部分,我会带着你理性的部分,永远待在这里,去思考这个世界根本就解决不了的矛盾题,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不过最重要的是,那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再也不会来骚扰你了……

——Fin. / 坏世界 /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免费用Grok 3来生成吉卜力风格的照片(Ghibli)

这两天,朋友圈和X(推特)上都被吉卜力风格的照片刷屏了,就连伊隆·马斯克也特意发帖推荐了 ChatGPT-4o 的这项新功能。仿佛一夜之间,AI 就能取代绝大多数设计师的工作。

elon-musk-doge-coin-ghibli-style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AIGC-图片 Grok (X.AI) 人工智能 (AI) 媳妇 小技巧 有意思的 照片 资讯

Musk又借此推了一把狗狗币Dogecoin,真是会营销

cz-and-he-yi-ghibli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AIGC-图片 Grok (X.AI) 人工智能 (AI) 媳妇 小技巧 有意思的 照片 资讯

币安CZ和他的生活伴侣何一/币圈一姐的吉卜力风格照片

这个 AI 生成图片的功能(严格来说是图生图)仅限 ChatGPT-4o 的付费用户使用,每月订阅费用为 20 美元。我曾在两年前订阅过半年 ChatGPT Plus/Pro,但后来账号因支付问题被封——当时我使用的是 OneKey 的美元加密货币卡。

不过,我们其实可以 免费 利用 Grok-3 生成吉卜力风格的照片。只需将图片拖入 Grok-3 的对话框,并输入以下提示词:

图生图,生成吉卜力风格的照片的提示词/Prompt

  • 中文:“可以把这张照片生成吉卜力风格吗?尽量保持图片原有的元素。”
  • 英文:“Generate a Ghibli image based on this, keep as much detail as possible.”
my-little-girl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AIGC-图片 Grok (X.AI) 人工智能 (AI) 媳妇 小技巧 有意思的 照片 资讯

媳妇几年前的美照拿来试试Grok3的图生图功能(吉卜力风格)

grok3-ghibli-1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AIGC-图片 Grok (X.AI) 人工智能 (AI) 媳妇 小技巧 有意思的 照片 资讯

感觉生成的图还是缺点意思,和ChatGPT 4o相比差了点,可惜我现在没有付费ChatGPT

想起当年有个人做了测试:把油管视频下载下来再上传,再下载,再上传,然后最后面就得到很糊的一个视频。不知道如果我们一直让AI基于生成的图片再生成图片,效果是会收敛、变好、还是会变得不可预测?

grok3-ghibli-2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AIGC-图片 Grok (X.AI) 人工智能 (AI) 媳妇 小技巧 有意思的 照片 资讯

又迭代了一个版本,感觉差不多,如果一直迭代下去不知道是不是会收敛还是说会变差?

变开心很容易,但是要特别特别开心真的就要付费了:试用美图秀秀的AI绘画功能: 快乐是免费的-特别快乐可能就要花一些钱了

generate-more-images-with-premium-grok-ghibli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AIGC-图片 Grok (X.AI) 人工智能 (AI) 媳妇 小技巧 有意思的 照片 资讯

X推上现在是可以免费使用Grok 3但是并不会一直免费,对于这个图生图的功能也有使用限制。

ChatGPT 可以拿来做什么?

ChatGPT 通用人工智能

Grok 3

图片/照片 小技巧

英文:AI Transforms Photos into Ghibli Style? ChatGPT-4o Costs Money, But Here’s a Free Method!

本文一共 740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AIGC-图片 Grok (X.AI) 人工智能 (AI) 媳妇 小技巧 有意思的 照片 资讯
The post AI爆改吉卜力风格照片? ChatGPT-4o要收费, 但这里有免费方法!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力扣刷题获得一件衣服奖励(Leetcode DCC Winner) 我每天都在力扣上刷题。力扣有国服和美服,我两边都会打卡。每天打卡可以获得积分,而积分可以兑换各种礼物,比如T恤、卫衣、水壶,甚至可以用来抵扣一个月的会员费用。 我从2018年8月开始刷题找工作(当时去伦敦面试亚马逊),从那时起每年都会续费会员,费用是159美元,相当于每月13.25美元。我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值得的投资。买了力扣会员,就会有动力刷题、思考,通过不断练习让自己熟能生巧,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用积分兑换了7-8件力扣的衣服,其中有2-3件是卫衣。国内的礼物我都寄到姐姐家。 前不久,我收到了力扣的邮件,说我获得了DCC奖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获得这个奖,随手回了邮件。没多久,就收到了一件新版的力扣衬衫。 英文:Leetcode DCC Winner T-shirt 本文一共 291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力扣刷题获得一件衣服奖励(Leetcode DCC Winner)....
  2.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3. 你要找什么样的老婆? 找媳妇的标准 昨天和网友在剑桥面基, 网友奔现, 他从爱尔兰过来, 小我12岁, 就聊到了找对象的标准. TLDR; 找老婆不要(只)看颜值, 而要注重性格, 为人处事和顾家等更重要的品质, 当然性和谐也很重要. 在当今社会, 人们对于找伴侣的标准有所不同. 有些人认为颜值是最重要的, 因为外貌吸引力可以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愉悦, 这是人的本性,...
  4.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5. 送值400 英镑的Google Adwords广告代金券 很久之前, 我用过 Google AdWords, 当时也是拿着免费送的 Credit, 但由于某些原因, 就没继续再用下去. 这次谷歌又发邮件送了400英镑的广告点券/代金券, 如果您想要获得 400 英镑的 Google AdWords 信用额度试用这个Google...
  6. 同一台服务器上多个WORDPRESS站点的一些设置可以移出去 我自从把所有网站都挪到一处VPS服务器上 就发现很多事情省事很多 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网站 包括 WORDPRESS博客. 比如我有四个WORDPRESS博客 然后我就把通用的一些资料给移出去 移到 HTTP或者HTTPS都不能直接访问的文件夹里这样就更安全许多. 文件 wp-conn.php 存储了 相同的数据库资料. 1 2...
  7. ChatGPT-4 使用 Math Wolfram 插件解决数学脑筋急转弯问题 这篇文章, 我们看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脑筋急转弯), 并用 Python 解决它. 我们看一下LLM(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3.5和ChatGPT4. 通过 ChatGPT-Plus 订阅(目前每月 20 美元 + VAT增值税), 我们可以启用...
  8. 特朗普2.0: 乌克兰的命运由美俄决定, 欧洲被卖了 2025年1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上任没多久就兑现了一个竞选承诺:结束俄乌战争。不过,这场停战的达成方式,恐怕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谈判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这个直接当事国没份儿,欧洲那些出了力气的盟友也没捞到一张椅子。结果呢?俄美两国一拍即合,停战协议新鲜出炉:土地归俄罗斯,乌克兰的5000亿矿场开发权打包送给美国,债务甩给欧洲,至于荣耀嘛,留给乌克兰自己慢慢品味。 这协议一公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脸估计比冬天还冷。他对外抱怨说,美国其实只给了670亿美元援助,压根不到之前吹嘘的1500亿。可协议上白纸黑字,5000亿矿场开发权已经划给了美国。他试图争取点什么,比如让乌克兰上桌谈条件,至少要求美国保障乌克兰的安全,再不济也给欧洲分一杯羹——毕竟欧洲这些年没少支援战争。可特朗普的回应简单粗暴:签,或者不签,协议一个字都别想改。泽连斯基还想退一步谈谈,特朗普直接笑他是个“小丑”,说当年演喜剧的水平不错,现在支持率却跌到4%,再不同意就赶紧大选,换个听话的上台。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弱国无外交”的教科书案例。乌克兰夹在俄美之间,既没实力还牌面,又被盟友卖了个干净。欧洲这边也好不到哪儿去,一盘散沙的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独吞好处,自己还得背上债务的锅。特朗普上台后更是摆明了态度:拜登那摊子事儿(民主党?左派政策?)他不管,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甚至还放话让乌克兰赶紧还钱,不然“你的国家可能就不存在了”。 这场停战,看似结束了炮火,实则暴露了大国博弈的冷酷逻辑。俄罗斯拿回了土地,美国吃下了资源,欧洲当了冤大头,乌克兰则成了最大的输家。泽连斯基或许还想挣扎,但现实已经给了答案——在强国面前,弱国的声音,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懂王骂泽连斯基 想想看,一个只是勉强算得上成功的喜剧演员——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竟然让美国花费了 3500 亿美元,卷入了一场不可能赢得的战争——一场本不该开始的战争,而这场战争,如果没有美国和“特朗普”,他永远无法解决。 美国比欧洲多花了 2000 亿美元,而欧洲的钱是有保障的,而美国却什么都拿不回来。为什么“瞌睡乔”拜登不要求公平呢?这场战争对欧洲来说比对我们重要得多——我们之间隔着一片广阔美丽的海洋。 除此之外,泽连斯基还承认,我们送给他的一半钱“不翼而飞”。他拒绝举行选举,在乌克兰的民调支持率极低,他唯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拜登“耍得团团转”。 一个没有选举的独裁者,泽连斯基最好快点行动,否则他很快就不会再有国家可言。与此同时,我们正在成功地谈判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所有人都承认,只有“特朗普”和特朗普政府能做到这一点。拜登从未尝试过,欧洲也未能带来和平,而泽连斯基可能只是想让“提款机”继续运转。 我热爱乌克兰,但泽连斯基做得一团糟,他的国家满目疮痍,数百万人不必要地死去——一切仍在继续…… 打了三年的俄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